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2022-1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认同度,尽快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缩短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二、培训对象

20xx年9月进入我校的新教师。

三、培训形式

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集中指导和教研组“以老带新”个别指导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自学感悟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四、培训内容

1、师德修养培训:着眼于加强新教师对当代教师职业、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素质的认识,确立敬业爱岗、为教育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正确思想。

2、教学常规培训:着眼于使新教师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规范、要求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规范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教学技能培训:着眼于培养新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和掌握教学基本功的能力,进行备课、说课方法的训练。

五、基本做法与要求

1、对新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业务两手抓,把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新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

2、为新教师配备一名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具体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新教师在培训期听指导教师示范课不少于30节,并写出听课感想;指导教师听新教师课不少于10节,并要对所听的课给予点评指导。

3、学校利用星期六的时间组织新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使其在短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检查)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工作,养成自觉钻研业务的良好习惯。

4、新教师要制定好个人计划,根据学习的内容,写好学习笔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新教师要加强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运用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尽快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各项技能。

六、培训考核验收

新教师培训考核验收工作由教务处、教科室、学校共同进行。考查考核内容侧重于政治表现、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集中培训期间的考核采用案例分析、笔记、总结并结合出勤、作业等方式进行。分散实践培训的考核,采用上汇报课,编写教案、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进行。

考核验收的内容及负责部门:

1、理论学习考试。由教科室负责。

2、新教师与指导教师听课情况。由教务处协同级部进行检查。

3、新教师汇报课、教师基本功比赛。由教务处、教科室负责。

4、培训学习总结、教案、读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各1篇。由教务处负责。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能加快学校发展,让学校教师队伍扩充和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决定对新分配教师和调进的教师进行培训。使新教师及早了解校情,了解教育改革的形势,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进入角色,从而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新教师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参训人员

陈xx、xxx。

四、培训内容

(一)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二)教育教学常规培训

1、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的有关标准及要求。

2、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作业要求和单元检测要求。

3、教学上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五、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个阶段。

(一)集中培训阶段

分三期

第一期:10月11日(星期四)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熊校长

培训内容: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

培训地点:校长办公室

第二期:10月15日(星期一)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文学忠

培训内容:《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三期:10月17日(星期三)下午放学后

培训主讲人:任春英

培训内容: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二)分散培训阶段(10月18——11月18日)

各新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研修,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进一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六、培训要求

1、新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不得迟到和早退。

2、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为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七、考核(指教师参加该内容的培训后所取得的效果的检测)方式:

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并对新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3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海林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海林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十二五”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市教委提出的“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的培训工作方向,和我校“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工作理念,“十二五” 期间,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需求、培育特色、优化品质、提升效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队伍建设的保障。

我校“十二五”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为:

(一) 集聚培训资源。

以海林市教师教育资源,以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力量,建设能适应、引导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资源。

(二) 强化服务管理。

进一步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加强服务和管理,改善培训模式。探索教师自主自律、持续发展的研修方式、以及市管理的新体制、新途径。形成市、校统筹协调的管理服务系统,形成教研、师训、科研、德育有机整合的大师训格局,深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和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研修机会,形成既开放灵活又有序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三) 改善培训环境。

以探索在职人员带薪继续教育假制度和骨干教师学术假制度、实施新任教师见习期制度、建立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研修基地、构建区域教师培训精品课程体系、推行教师个性化学习模式等为主要举措,努力创造发展个性、渠道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培训环境。

二、课程结构

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课程框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

师德与素养课程。是指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及育德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人文科学素养和身心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知识与技能课程。是指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科本体性知识,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行为,提高教育管理、创新素养、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

是指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以促进教师体验和习得育德、教学、科研方面的实践知识为目标的课程。

三、培训对象和学分要求

(一)我校所有在岗教师都有参加“十二五”教师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均按照课时和学分的方式进行统计。其中20xx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可按本人意愿免修市级、区级的选修课程。

(二)“十二五”期间每位教师参加并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修满36学分;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必须参加不少于540学时的培训,修满54学分。学分计算方法,一般以10学时折算为1学分。

(三)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规定,原则上,按课程类别分,每位普通教师应完成的学分指标为:师德与素养课程12学分(其中师德教育课程6学分)、知识与技能课程14学分、实践体验课程10学分;按培训渠道分,参加市级课程学习完成4-7学分(10%-20%)、区县级课程学习完成11-14(30%-40%)学分、学校校本研修学习完成18学分(50%)。

(四)部分特定对象的学分要求

1.班主任。“十二五”期间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须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班主任专题培训,计学3分,归入市级课程的学分指标中。

2.新教师。“十二五”期间的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一年须在见习基地参加新教师见习期规范化培训。计12学分。结业后在工作单位仍需参加全员培训。20xx年9月后进入教育系统的新教师,其学分要求可按入职年限递减。

3.中高职称教师。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除按其他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外,还可通过各种以教育研究为主的个性化研修以及各类高级研修班等途径完成其它的18学分。

四、培训任务和实施要求

(一)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及管理主体

我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主要根据《市实施意见》和本方案实施。

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包括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指导教师、育德团队、创新团队、信息团队等,其研修活动作为我校骨干培训的特殊方式,纳入我校个性化培训范畴,由校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由教育学院师训部门进行学分管理。

我校干部的培训方式和要求主要按照《普陀区教育系统“十二五”干部培训计划》实施。专任教师兼学校中层干部的应按要求参加教师全员培训中的必修课程。

校本研修特别是实践体验课程是在职教师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除离岗在外的人员外,应该全员参与。各校的干部和骨干教师,是学校开展实践体验课程的主要力量,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校本研修的引领者的作用,不使其游离于校本研修之外。这类课程的策划、实施、管理主要由各学校负责。

(二)全员培训的主要任务和学分结构

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全员培训力求体现选择性与引导性相结合、菜单式与定单式相结合的策略,体现区域层面提供分层、分类、分岗、多渠道的培训资源,教师个人自主、自律参与的原则。

三级培训任务

按照《市实施意见》对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任务和学分结构,分为市级、区级、校级三级,见下表。

学分要求 主要内容 选课方式

市级 4—7分 师德与素养类1—2分

知识与技能类3—5分 市教师培训共享课程管理平台

区级 11—14分 师德与素养类 2—3分

知识与技能类 9—11分 区教师培训报名平台

校级(校本研修) 18分师德类6分 素养类2分

实践体验类 10分(每学年2分) 学校组织

2.市级培训课程选课

选修课程是指教师通过区培训报名平台自主选修的课程。教师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选课,同时须注意《市实施意见》规定的师德与素养和知识与技能两类课程学分比例。

个性化研修是为具有特殊需求或有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开辟的自助研修渠道。其研修方式形式多样,具体操作办法另定。个性化研修是建立在教师自身水平和发展基础上的自我提升,每位教师都有个性化研修的选择权。

3.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由学校自主策划实施的教师培训,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校本研修应着重加强以教研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专业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发展性评价等手段,激发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观察记录、诊断改进、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方法,培养教师研究习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校本研修分为师德与素养类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类课程学习。见下表:

学分要求 课程来源组织方法

师德与素养课程 师德类6分

素养类2分 围绕师德与人文素养开设各类讲座、课程;学校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学校组织实施,报教育学院师训部门核准。

实践体验课程 10分 学校自行设计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化研修,着重通过教师团队的实践、研究、体验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实施,其中讲座类比例一般不超过10%。方案及结果报教育学院师训部门备案,校师训专管员登分。

实践体验课程的设计、实施基本延续我区“十二五”期间教师实践课程的做法,各校应在提高教师参与性和课程效益方面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模式,确保全员、确保时间、提升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品质,并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推进。教育学院专业部门要加强对校本研修的过程指导,在市《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本校的管理制度。

五、重点工作项目

(一)优化培训环境,探索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继续探索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机制,着力解决教师在行政推动下的被动学习状况,营造乐学、善学、自主学、有效学的培训环境,逐步形成多通道、开放化的培训体系。

1.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假制度。

2.推行个性化研修制度。

3.实行教师培训经费二级管理制。

(二)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每年通过课程开发审核、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估,对培训者进行考核评价,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区域层面的集中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的培训者,都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绩效奖励。 (三)丰富培训资源,建设精品课程系列

1. 加强资源管理,形成精品课程系列。

2. 建立特色培训基地。

(四)加强师训专管员队伍建设,深化校本研修

继续坚持“十二五”期间我校校本研修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实践为舞台,以课程化设计为基础,以教师研修团队建设为突破,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促进校本研修与教学实践、教研活动、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相结合,完善制度,注重参与,追求实效,使我校校本研修推向深入,走向成功。“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师训专管员在学校师训工作特别是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明确职责,提升能力,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化。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4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我县决定改造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对全县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培训培训对教师的培训方式和新课程的跟进指导方式的创新探索,对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校本,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校方案实际情况,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就20xx年暑期校本培训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所在地x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对我校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抢抓机遇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我校今后工作的核心。我校教师老少配,年龄结构严重断层,有的老教师即将退休,而有的教师培训大家网上岗,培训方案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提高师资校本培训方案素质应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积极规划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创新培训制度,暑期培训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校本,推进培训方案的未来发展,把校本培训计划培训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上海电脑维修培训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促进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这次校本培训是新课程实践后的跟进培训,这次培训的被定位在教学中反思实践、解决酒店礼仪培训。用聚焦热点问题的方式来反思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做到培训内容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使校本培训内容切实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棘手问题,使培训内容让每个教师转变观念、开拓思维,并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方案培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做到学校管理有效,教师教学培训大家网。

(二)主要任务

通过校本培训,确保完成以下暑期任务:

1、做好农村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培训班招生方案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推动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的提高。

2、精心打造学校部分学科的精品课和课改精品教案,推动日常教学杭州计算机等级培训工作。

3、培育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在教学培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4、通过研讨、交流等有效手段,建设满足我校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料库,及时推荐配发到每个教师,服务和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5、建设好教研组,搭建培训大家网个人教育交流平台,形成教研与教学实践培训部经理职责教育互动机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6、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力争多出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农民工培训的突破性成果,实现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专业引领。

7、制定完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考核办法和评估措施,校本培训方案培训常规考核机制,促进教学工作。

8、发挥校本培训的综合效益,通过不同形式培训活动的开展,带动学校未来的跨越式发展。

(三)目标实现方式

1、指向问题、研讨问题。

近几年新课改让每位老师都面临一些绕不开的难题。问题既存在于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于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使用之中。作为新课程跟进培训,将跟进实践,用聚焦问题的办法来展开学习。利用校本培训通过集体思考的环节,从专业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方面,为解决教师平日苦思冥想、百思不解的新课程教学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2、反思实践、提升认识。

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课程改革,关系重大、利益悠关、情况复杂、时间紧迫,新课程推进这几年,以其巨大的成效和发展中的问题,把新课程的总结反思与实践突破的任务摆在全体课改的参与者面前。为此,这次校本培训抓住教师关心的话题,引导教师正确总结反思课改实践,对新课程进行再认识。

3、推动学习、改造学习。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学习的改革,新课程之新就是师生学习生活之新。几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课程改革,既推动着学习、也改造着学习。一方面,课改从学习需求和学习条件上推动着老师的学习。

三、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推出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1)举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专项培训。

(2)开展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型应用活动,以活动促进主动应用工作的开展。

(3)收集整理在课改教学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新方案,包括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叙事研究、课堂教学范例、典范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形成校本研训的成功经验。

(4)建成为学校服务的学科教学资料库,在学校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5)培养校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打造学校部分学科的精品课和课改精品教案。

四、保障机制和措施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学策划,制定总体规划和培训目标。要积极争取学区中心校的支持,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培训工作优先提供资金保障。要分解责任,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管理体系。教研组要把课改、教研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做好课程教学理论的整合与应用。

五、培训内容与方式

1、“课、研、修”一体化校本研训的实践。

我校以贯穿于校本研训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为指引,以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为专题,通过对如何上好课进行探讨,结合专业,同科互动、反思、个人思考,以师傅带徒弟的活动方式。最后,教师自我反思,撰写教案、案例、经验总结或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写好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一篇说课稿。

2、具体培训内容:

(1)新技术培训。

主要是计算机和农远知识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通过学习,提高教师制作课件,文字处理、网络信息收集、多媒体教学的驾驶能力。

(2)基本功培训。

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全校教师的教案设计和说课进行培训,做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此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水平。

(3)专题研讨。

教学案例研讨、教学反思研讨、说课研讨、教学评价研讨、教材的处理艺术、教学设计研讨、如何正确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研讨等。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5

培养一支师德优良、数量足够、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全体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一、党支部要关心、支持团支部的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在政治上争取进步,教育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参加政治学习。

支部要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

二、青年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虚心吸取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一年熟悉,二年独立,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十年出成果。

四、学期开学前召开新教师见面会,学校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都参加会议,将德育工作条例、教学常规、教科研工作条例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向新教师介绍,向新教师提出相关的要求,使新教师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做好准备,迈好走上讲台的第一步。

五、实行师徒结对

1、学校安排有经验和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教师作为新分配或调入的青年教师的指导师,实行师徒结对。

2、每年教师节举行结对拜师仪式。

3、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师傅二十节课。师傅每学期至少要听徒弟十二节课,并进行指导、评课。师傅审阅徒弟的教案并进行指导,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

4、每学期新教师要开一节公开汇报课,指定同组老师讲评指导。

5、带教一年期满,开出出师汇报课,若不合要求的,结对活动要适当延长,最长不能超过一年,否则作待聘处理。

六、教龄在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一年以内的新教师教学反思每课必写,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二十次。

七、关于青年教师进修的规定

1、高等院校分配来校的新教师,以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为主。工作期满两年方可申请参加进修。

2、教师进修必须经本人申请,由校长室安排,分期分批进行。

3、选择的进修学校以面授时间不与教学工作相冲突的院校为宜,面授安排在本市为首选进修学校。

4、进修教师的一切费用须自行先垫付,至进修期满,凭毕业证书一次性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5、进修专业应与在校的教学工作对口。

6、进修毕业后,有义务为学校至少服务两年,方可提出调离申请。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6

一、发展定位

新教师是校外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未来希望,为了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校外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校外教育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意义

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校外教育为契机,针对新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培训模式,以满足新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有效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培训对象

工作年限二年以内的校外教师。

四、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身心素质,发展专业思想,培养敬业精神,使其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

2、通过培训,增强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具有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独立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加速其专业化成长;

3、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了解校外教育的办学理念、工作特点,树立热爱教育、热爱校外教育、热爱校外教育机构、热爱学生的理想,确立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思想。

4、通过培训,激活新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的意识,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培训内容及形式

新教师培训分为市区级培训和宫本培训两部分,市区级培训由市区级校外教育研究室统一组织,每年针对新教师的专业等开展定期培训;宫本培训则由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组织,其中一年为辅导执行期,一年为跟踪发展期;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校外活动方案的编写、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等。主要以导师制、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等培训形式开展。

1、导师制

由校外教育为新教师指定一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双方组合后,指导期为一年。导师按照宫本培训的有关规定,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指导、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的总课时为50课时,时间为期一年。

2、集中培训

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各类岗位集中培训,如开展专题讲座和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观摩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小组活动实况等,使新教师尽快了解、掌握小组活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熟悉小组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

3、自学自练

新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阅读4本以上的教育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读书心得。

六、职责与要求

(一)对校外教育单位的要求

1、校外教育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新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校外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制定新教师总体培训计划,对新教师进行岗位集中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管理、规范考勤,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以保证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校外教育单位要精心挑选事业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理论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明确职责,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3、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制定学科新任教师年度培训计划;负责师徒结对活动的督促和检查;随时了解新教师参加市区级、宫本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新教师的依据;定期考核验收培训结果及培训档案,组织新教师小组活动教学技能研究活动,跟踪点评新教师的小组活动。

4、建立新教师成长记录袋及培训档案。校外教育单位要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新任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新教师接受培训指导的过程性材料和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变化成长的案例材料。

5、创设新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引导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探索适合青少年和本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6、为新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在本单位内或专业教研组内至少上两节小组活动研讨课,并组织本专业教研组教师进行研讨和反思。

(二)对新教师的要求

1、遵纪守法,恪守师德,按时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主人翁意识。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本专业领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自我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明确教学研究方向,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快速适应校外教育的工作节奏,适应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施教能力,挖掘教书育人、创造佳绩的潜能。

3、认真备活动,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高效的新型备课方式,撰写活动方案必须完整、有效。

4、认真开展小组活动教学,善于借鉴导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促进活动实效。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5、虚心向导师请教,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单元,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博览群书,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勤于动笔记录教育小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坚持信息技术在小组活动教学各环节的运用,苦练教师基本功。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要本着对校外教育发展负责、对新教师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和宫本培训对新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每学期听新教师课10单元以上,听完课后要随时点评。

2、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为新教师制定出一年结对帮带的整体规划。每学期初,要确定好本学期培养目标,并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要有阶段性跟踪记录。每学期结束前,要认真分析工作得失,写出本学期培养总结。辅导过程中要注重共性,尊重个性,让新教师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青年教师。

3、了解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提供学习资料、让新教师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指导撰写和修改论文等。

4、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新教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七、考核与评估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一)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业要求、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遵守校外教育规章制度表现等方面。由校外教育单位考评小组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情况和检查指导所掌握的情况,于培训期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

(二)学习和培训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参加市区、宫本培训和学习,以及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参加各专业教研组内的研讨课和宫内汇报课;每学期听评课情况;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体会;每学期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活动总结等方面,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成效;小组活动教学能力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以及德育工作能力;小组活动教学计划、活动方案和教学效果等,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学年度末,校外教育单位将实事求是地根据多方面情况,对每一名新教师分别做出综合鉴定。

八、组织与管理

由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具体负责老教师带教新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一)成立宫级指导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协议书、经费制度、档案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对培训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邀请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和名优教师,负责对新教师的宫本培训进行指导和评估。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将对培养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过程评价,督促师徒落实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新教师的小组活动教学及老教师的指导情况。

(三)培训结束时,组织“优秀对子”的评比,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培训结束后,总结成果。一方面组织新教师参加校外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另一方面,收集优秀活动案例、教案及论文,并编辑成书,形成系统的培训资料。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7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县小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原则

1、全员培训原则。

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

2、学研结合的原则。

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

3、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

五、培训内容

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总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

六、培训时间

20xx年8月27日~20xx年1月15日

七、培训形式与管理

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通识性培训”原则上是全员一次性实施,于20xx年12月前完成。

2、考核基本要求。

(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

(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

(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

3、通过培训,考核合格,记相应学分。此学分既作为“十五”继续教育学分,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上岗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8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20xx)》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xx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xx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xx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9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新任教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Xx小学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担当好基地学校培训重任。同时结合《Xx区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制定我基地校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通过《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力争使新入职教师在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个方面。

1、熟悉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了解Xx区情教情,提高教师职业感悟和师德修养;

2、了解教学常规,熟悉并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法,掌握语言表达、板书板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功;

3、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班级工作的基本要点;

4、懂得教学研究,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规范化培训方式:

1、新入职教师每周不少于一天(周四下午为固定时间,周二上午或周四上午,二选一)进入我基地见习,接受相应培训;接受学校带教导师的教学指导。

2、自我研修:新入职教师通过自主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心得、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等形式,加深对教师职业的感悟,提升师德修养,养成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

三、规范化培训管理及要求:

1、本次培训工作起始时间为20xx、11——20xx、10,我基地校负责见习期间对新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2、学校成立新教师入职培训领导小组,全校性遴选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指导教师。

3、新入职教师严格遵守我基地校考勤制度,每次到校需到教导处签到,请假需出具书面申请,并由所在单位领导签字。

4、新入职教师和导师分别制定计划、落实日程安排。其中基地校培训承担240学时,每周一天,学科带教按10个月计算,班主任按2个月计算。

5、新教师培训须坚持师德为魂。学校要组织新教师了解学校优秀教师事迹、了解学校文化,提升职业境界,为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所教学科奠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6、为帮助新教师全方位了解,体验矢志教育,学校要安排有关人员,组织宣讲师德规范、文明礼仪、教学常规、班主任职责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适应教师岗位作好必须的适应性准备。

7、学校安排带教导师指导新教师学习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班集体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家访、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学生谈心、家长会召开、评语撰写与科任教师协调沟通等。指导教师要对新教师的每项班主任工作事前进行指导,事后进行点评,使新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与能力。

8、学科指导教师要指导新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指导新教师听课、评课、备课、编写教案、课件制作、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编制试卷、质量分析等项内容,须事前指导,事后点评,帮助新教师体验、感悟,提高能力。有关听课上课节数和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次数应不少于相关规定的要求。

9、学校每学期向新入职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各一本。指导新教师写好读书心得、学习体会,并在读书交流活动中深化学习。

10、每季度进行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新教师新入职感悟体会互动。

四、规范化培训的考核:

1、我基地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新入职教师考评工作。考评由学员自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分别评价相结合。

2、考评从见习考勤情况、完成《培训手册》以及见习期间的教育教学成绩多个方面实施。

3、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优秀的比例掌握在培训新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学员的考评结果直接与带教导师挂钩,作为评价带教导师的依据。

五、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带教导师名单: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0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新教师顺利启航,为将来在教海劈波斩浪、扬帆远行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20xx年8月—20xx年7月

四、重点工作

1、抓学习,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抓考核,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要求新教师每月听课至少5节,取长补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五、具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启航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组员:李x

2、组建新教师“启航工程”培训班

“启航工程”培训班学员由近两年分配的8名新教师和组成。业务校长为班主任,教务主任为副班主任,聘请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业务骨干为辅导员。根据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做好记录与考核。

3、采取“青蓝之约”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

通过校内师徒接对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师傅要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徒弟要诚恳、虚心学习师傅的教学艺术。学校要分阶段安排新教师上公开课,组织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听课、评课,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4、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培训工作。

在学校网站的“网上研训”版块开设“启航工程”培训博客,为新教师提供与同事、朋友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博客地址

5、对学员要求

制定好个人发展计划,参加好培训活动,做好笔记、卡片,及时记录心得、案例与反思,上好汇报课,做好阶段培训学习总结。

每一课:充分准备教案、教学资源,精讲精练,随堂作业,及时批改,每课反思。

每一天:检查一天教学得失。

每一周:师徒互动1次以上,听取讲座、辅导1次。

每一月:听课5节以上,撰写1篇原创论文、案例或体会,上传博客。

每学期:进行学期总结。上交听课笔记、学习总结与考核表。

培训期满,组织汇报活动,汇编新教师成长案例集,表彰优秀师徒组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海林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海林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十二五”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市教委提出的“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的培训工作方向,和我校“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工作理念,“十二五” 期间,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面向需求、培育特色、优化品质、提升效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为我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队伍建设的保障。

我校“十二五”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为:

(一) 集聚培训资源。

以海林市教师教育资源,以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力量,建设能适应、引导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培训资源。

(二) 强化服务管理。

进一步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加强服务和管理,改善培训模式。探索教师自主自律、持续发展的研修方式、以及市管理的新体制、新途径。形成市、校统筹协调的管理服务系统,形成教研、师训、科研、德育有机整合的大师训格局,深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和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研修机会,形成既开放灵活又有序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三) 改善培训环境。

以探索在职人员带薪继续教育假制度和骨干教师学术假制度、实施新任教师见习期制度、建立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研修基地、构建区域教师培训精品课程体系、推行教师个性化学习模式等为主要举措,努力创造发展个性、渠道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培训环境。

二、课程结构

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课程框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

师德与素养课程。是指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及育德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人文科学素养和身心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知识与技能课程。是指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科本体性知识,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行为,提高教育管理、创新素养、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

是指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以促进教师体验和习得育德、教学、科研方面的实践知识为目标的课程。

三、培训对象和学分要求

(一)我校所有在岗教师都有参加“十二五”教师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均按照课时和学分的方式进行统计。其中20xx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可按本人意愿免修市级、区级的选修课程。

(二)“十二五”期间每位教师参加并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修满36学分;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必须参加不少于540学时的培训,修满54学分。学分计算方法,一般以10学时折算为1学分。

(三)根据《市实施意见》的规定,原则上,按课程类别分,每位普通教师应完成的学分指标为:师德与素养课程12学分(其中师德教育课程6学分)、知识与技能课程14学分、实践体验课程10学分;按培训渠道分,参加市级课程学习完成4-7学分(10%-20%)、区县级课程学习完成11-14(30%-40%)学分、学校校本研修学习完成18学分(50%)。

(四)部分特定对象的学分要求

1.班主任。“十二五”期间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须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班主任专题培训,计学3分,归入市级课程的学分指标中。

2.新教师。“十二五”期间的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一年须在见习基地参加新教师见习期规范化培训。计12学分。结业后在工作单位仍需参加全员培训。20xx年9月后进入教育系统的新教师,其学分要求可按入职年限递减。

3.中高职称教师。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除按其他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外,还可通过各种以教育研究为主的个性化研修以及各类高级研修班等途径完成其它的18学分。

四、培训任务和实施要求

(一)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及管理主体

我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主要根据《市实施意见》和本方案实施。

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包括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指导教师、育德团队、创新团队、信息团队等,其研修活动作为我校骨干培训的特殊方式,纳入我校个性化培训范畴,由校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管理,由教育学院师训部门进行学分管理。

我校干部的培训方式和要求主要按照《普陀区教育系统“十二五”干部培训计划》实施。专任教师兼学校中层干部的应按要求参加教师全员培训中的必修课程。

校本研修特别是实践体验课程是在职教师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除离岗在外的人员外,应该全员参与。各校的干部和骨干教师,是学校开展实践体验课程的主要力量,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校本研修的引领者的作用,不使其游离于校本研修之外。这类课程的策划、实施、管理主要由各学校负责。

(二)全员培训的主要任务和学分结构

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全员培训力求体现选择性与引导性相结合、菜单式与定单式相结合的策略,体现区域层面提供分层、分类、分岗、多渠道的培训资源,教师个人自主、自律参与的原则。

三级培训任务

按照《市实施意见》对教师全员培训的学习任务和学分结构,分为市级、区级、校级三级,见下表。

学分要求 主要内容 选课方式

市级 4—7分 师德与素养类1—2分

知识与技能类3—5分 市教师培训共享课程管理平台

区级 11—14分 师德与素养类 2—3分

知识与技能类 9—11分 区教师培训报名平台

校级(校本研修) 18分师德类6分 素养类2分

实践体验类 10分(每学年2分) 学校组织

2.市级培训课程选课

选修课程是指教师通过区培训报名平台自主选修的课程。教师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选课,同时须注意《市实施意见》规定的师德与素养和知识与技能两类课程学分比例。

个性化研修是为具有特殊需求或有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师开辟的自助研修渠道。其研修方式形式多样,具体操作办法另定。个性化研修是建立在教师自身水平和发展基础上的自我提升,每位教师都有个性化研修的选择权。

3.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由学校自主策划实施的教师培训,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校本研修应着重加强以教研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专业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发展性评价等手段,激发教师自觉追求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观察记录、诊断改进、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方法,培养教师研究习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校本研修分为师德与素养类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类课程学习。见下表:

学分要求 课程来源组织方法

师德与素养课程 师德类6分

素养类2分 围绕师德与人文素养开设各类讲座、课程;学校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学校组织实施,报教育学院师训部门核准。

实践体验课程 10分 学校自行设计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化研修,着重通过教师团队的实践、研究、体验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实施,其中讲座类比例一般不超过10%。方案及结果报教育学院师训部门备案,校师训专管员登分。

实践体验课程的设计、实施基本延续我区“十二五”期间教师实践课程的做法,各校应在提高教师参与性和课程效益方面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模式,确保全员、确保时间、提升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品质,并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推进。教育学院专业部门要加强对校本研修的过程指导,在市《校本研修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本校的管理制度。

五、重点工作项目

(一)优化培训环境,探索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机制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继续探索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机制,着力解决教师在行政推动下的被动学习状况,营造乐学、善学、自主学、有效学的培训环境,逐步形成多通道、开放化的培训体系。

1.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假制度。

2.推行个性化研修制度。

3.实行教师培训经费二级管理制。

(二)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每年通过课程开发审核、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估,对培训者进行考核评价,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区域层面的集中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的培训者,都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绩效奖励。 (三)丰富培训资源,建设精品课程系列

1. 加强资源管理,形成精品课程系列。

2. 建立特色培训基地。

(四)加强师训专管员队伍建设,深化校本研修

继续坚持“十二五”期间我校校本研修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实践为舞台,以课程化设计为基础,以教师研修团队建设为突破,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促进校本研修与教学实践、教研活动、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相结合,完善制度,注重参与,追求实效,使我校校本研修推向深入,走向成功。“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师训专管员在学校师训工作特别是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明确职责,提升能力,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化。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重点培训“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开展优质、高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提高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科研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学习,使培训者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修养、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培训实践,使培训者在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科研水平、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培训研究,使培训者在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三、设计思路

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实际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培训课程的实施力求能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贴近教师工作与发展需求,尽量采取参与式与互动式培训方式,注重教师的实践、体验、交流与反思,在教师的参与过程中达成培训目标。

四、培训形式

专题讲座、案例评析、专业技能学习、互动交流研讨相结合。

五、总体安排

培训时间为7天, 14个单元,总计56课时。培训内容分为五个专题,分别为:

1、专题一:师德

2、专题二:教师说课与点评相关的专题内容;

3、专题三:街舞与健美操、韵律操二部分专项技能内容;

4、专题四:现代教育理论

5、专题五:教育科研方法

六、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

七、课程安排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3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20xx)》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xx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xx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制定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xx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4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激发教师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树立服务农村教育的职业理想,逐步了解和掌握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形势和教育教学规律,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关于做好20xx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的通知》(桂教特岗〔20xx〕1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试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决定对我县20xx年拟新聘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具体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一)通过培训,使新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适应教育教学环境,增强工作信心。

(二)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学习师德模范事迹,了解忻城县情,树立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三)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及教材,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名单见附件)

20xx年我县拟聘“特岗教师”(64人)、“全科教师”(12人) 、“公招教师”(35人,原我县在职10人不参加培训),共计111人。

三、培训方式

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座+互动交流+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任务驱动”等形式交叉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分集中培训、在岗研修两个阶段进行。

四、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

(一)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⒈集中培训内容包含七个方面: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学科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

⒉集中培训时间:8月15日至8月22日,共8天。

⒊请各参训学员于8月14日下午5点前到指定酒店报到(各学员报到地点详见附件),并于6点30统一集中忻城县愉悦酒庄一楼餐饮部,联系电话:5514778。

(二)第二阶段:在岗研修

主要内容:

⒈选定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新任教师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成绩考核等方面予以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

2.组织新任教师听30―40节骨干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的课,并做好听课笔记。

3.新任教师上1节汇报课,指导教师要做出书面评议。

4.新任教师要在有经验的班主任指导下制定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开展班主任工作。

5.组织新任教师通读并熟悉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

6.组织新任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

五、培训教师

根据七个方面的培训内容,聘请部门领导和具有比较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工作责任心强、开展培训有方的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工作在第一线的校长和优秀教师承担培训授课任务。

六、生活保障

特岗教师的培训费、资料费、食宿费从自治区特岗教师专项培训经费中开支。培训期间统一安排在忻城县愉悦酒庄就餐(早餐自理)。

七、培训考核

参训学员培训考核实行考分量化制度,总分100分,考核内容分五项。

⒈考勤20分:无故缺勤或者请假,每半天扣5分,超过2天,考勤记0分;迟到、早退每次扣4分,超过5次以上者,考勤记0分。请假必须书面请假,报送副班主任、班主任签字批准。

⒉纪律20分:非经允许进入异性宿舍者,每次扣10分;非经允许留宿校外者,每次扣10分;在宿舍留宿异性者,扣完20分,同宿舍每人扣10分;酗酒闹事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视情节扣分。

⒊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学习总结各20分,按质量计分。

⒋考核分数达不到80分者,视为培训不合格,取消聘任资格。

八、有关要求

⒈培训期间,培训办公室每天安排培训管理员2名,具体负责培训期间上课教师的联络、课堂秩序的维护监督、参训学员的考勤和有关培训管理服务工作。

⒉严格监控培训效果。每一培训内容结束后,培训管理人员负责收发培训质量调查表,了解培训教师授课质量和参训收获情况。

⒊成立班委,加强参训学员的自我管理行为,强化参训学员的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保持良好形象,维护班集体荣誉。确保不影响在校师生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秩序。

⒋培训地点设在县实验小学,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必须遵守学校和培训班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参加培训,按时完成培训期间的各项作业和实践内容。

⒌培训期间,每位参训学员每天撰写1篇培训心得,培训结束,每位学员提交一份不少于20xx字的学习总结,并于8月22日下午交县教科局师范股,作为培训考核内容依据,并存入个人档案。

⒍培训考核、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

九、其他事项

⒈联系电话:县教育和科技局师范股0772―553、县教育和科技局人事股0772―5515033。

⒉联系邮箱:县教育和科技局师范股xcsf20xx@163.com、县教育和科技局人事股sb033@163.com。

⒊业务交流微信:请同学们积极加入微信群,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共同进步。

附件:1.忻城县20xx年特岗教师拟聘名单

2.20xx来宾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全科教师拟聘名单

3.20xx年忻城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拟聘名单(不含原我县在职)

忻城县教育和科技局

20xx年8月10日

附件1.rar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5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新任教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Xx小学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担当好基地学校培训重任。同时结合《Xx区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制定我基地校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通过《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力争使新入职教师在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个方面。

1、熟悉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了解Xx区情教情,提高教师职业感悟和师德修养;

2、了解教学常规,熟悉并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法,掌握语言表达、板书板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功;

3、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班级工作的基本要点;

4、懂得教学研究,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规范化培训方式:

1、新入职教师每周不少于一天(周四下午为固定时间,周二上午或周四上午,二选一)进入我基地见习,接受相应培训;接受学校带教导师的教学指导。

2、自我研修:新入职教师通过自主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心得、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等形式,加深对教师职业的感悟,提升师德修养,养成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

三、规范化培训管理及要求:

1、本次培训工作起始时间为20xx、11——20xx、10,我基地校负责见习期间对新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2、学校成立新教师入职培训领导小组,全校性遴选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指导教师。

3、新入职教师严格遵守我基地校考勤制度,每次到校需到教导处签到,请假需出具书面申请,并由所在单位领导签字。

4、新入职教师和导师分别制定计划、落实日程安排。其中基地校培训承担240学时,每周一天,学科带教按10个月计算,班主任按2个月计算。

5、新教师培训须坚持师德为魂。学校要组织新教师了解学校优秀教师事迹、了解学校文化,提升职业境界,为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所教学科奠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6、为帮助新教师全方位了解,体验矢志教育,学校要安排有关人员,组织宣讲师德规范、文明礼仪、教学常规、班主任职责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适应教师岗位作好必须的适应性准备。

7、学校安排带教导师指导新教师学习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班集体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家访、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学生谈心、家长会召开、评语撰写与科任教师协调沟通等。指导教师要对新教师的每项班主任工作事前进行指导,事后进行点评,使新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与能力。

8、学科指导教师要指导新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指导新教师听课、评课、备课、编写教案、课件制作、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编制试卷、质量分析等项内容,须事前指导,事后点评,帮助新教师体验、感悟,提高能力。有关听课上课节数和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次数应不少于相关规定的要求。

9、学校每学期向新入职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各一本。指导新教师写好读书心得、学习体会,并在读书交流活动中深化学习。

10、每季度进行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新教师新入职感悟体会互动。

四、规范化培训的考核:

1、我基地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新入职教师考评工作。考评由学员自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分别评价相结合。

2、考评从见习考勤情况、完成《培训手册》以及见习期间的教育教学成绩多个方面实施。

3、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优秀的比例掌握在培训新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学员的考评结果直接与带教导师挂钩,作为评价带教导师的依据。

五、新入职教师培训基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带教导师名单: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6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理解新课程理念;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掌握教室管理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特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父母建立优良的合作关系;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二、培训对象

新上岗的全市小学中学教师

三、培训主要内容

1、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按照师德修养与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常规与教材教法、教育科研与专业成长、心里健康与教室管理等四个板块,下设8个专题 :

(1)师德规范教育专题:进一步学习《小学中学职业道德规范》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加强师德建设,使新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立志做一名光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2)政策法规专题:进一步了解《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则,增强教师的法规认识,遵章守法。

(3)教育教学常规训练专题:结合观摩教室教学,在备课、上课、组织教室教学等常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新课改教材教法专题:通过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加大课改力度,是新教师成为新课改的一支生力军。

(5)教育科研专题:是新教师树立以科研为先导的认识,在科研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科研型的新型教师。

(6)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要求掌握关于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主动稳定的情绪与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7)教室管理专题:通过聆听学者讲座和优秀教室领导经验介绍,观看教室领导工作专题光盘,阅读教室领导工作书籍等,提高新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8)教师礼仪专题:要求掌握教师仪态仪表,行为举止的一般要求,做到文雅大方。

2、师徒结对

保证每位新教师有一位指导教师,鼓励“一师多徒,一徒多师”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一名教室领导指导师,一名学科指导师,原则上由所在学校自主或新教师本人选定,但需将结对名单报市职教中心师训科备案。

指导师职责:

(1)定期交流研讨,解答新教师的疑难问题,并提供专业咨询。检查新教师的教案,对教案提出修改意见。每学期不少于5次。

(2)听课要求:新教师每月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6节;指导教师听新教师的课每月不少于2节,并就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式的使用、学法渗透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3)指导教室管理工作,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等,每学期不少于2次。

(4)指导新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技能达标过关。

(5)学年末提交一份师徒结对工作总结,对新教师做出基本评价。

3、教育教学技能达标过关

达标内容及一般性标准:

(1)教师礼仪

仪态仪表:仪表(一般含衣着、装饰、发型等)庄重大方,朴实得体,整洁美观。

行为举止:举止文雅端庄,言谈文明礼貌,坐态、站姿自然,气质和谐。

(2)教师书法

毛笔字:能用毛笔书写一副简单的作品。

硬笔字:能用钢笔、水笔等书写一副简单的作品。

粉笔字:在黑板上书写名人格言、古诗词等,要求规范、端正、美观。

简笔画:根据指定的物品用简笔画出其轮廓、形状等,要求快速、形似。

(3)教师语言

普通话水平: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

即兴朗诵:能较流利地朗诵随机提供的材料,要求准确有一定表情。

主题演讲:围绕自选的主体,进行3―5分钟的演讲,要求主题集中、语言表达流畅,有一定的感染力。

4、教室教学

限时备课:120分钟内完成一个随机指导的课程教学设计(教案),要求成稿,仅提供有限的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完成。

上汇报课: 讲一堂所任学科的汇报课,要求基本符合教室教学的一般规范。

5、教育科研

(1)教育论文: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就某个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鼓励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2)反思文章:写出一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文章,可以就某个教育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反思,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

(3)经验总结:阶段性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文章,可以写成叙事性的教学手记,也可以进行概括与归纳。

6、测评方法

新教师根据达标内容和一般性标准进行自主训练,市职职教中心组成评审团进行集中测评,测评结果分优秀、优良、达标、不达标四个等级,具体操作细则、评定标准另行拟定。评审团成员由学者、学校领导及师训教师组成。

根据学科相对集中的原则分组进行测评。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7

一、发展定位

新教师是校外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未来希望,为了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校外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校外教育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意义

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校外教育为契机,针对新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培训模式,以满足新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有效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培训对象

工作年限二年以内的校外教师。

四、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身心素质,发展专业思想,培养敬业精神,使其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

2、通过培训,增强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具有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独立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加速其专业化成长;

3、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了解校外教育的办学理念、工作特点,树立热爱教育、热爱校外教育、热爱校外教育机构、热爱学生的理想,确立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思想。

4、通过培训,激活新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的意识,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培训内容及形式

新教师培训分为市区级培训和宫本培训两部分,市区级培训由市区级校外教育研究室统一组织,每年针对新教师的专业等开展定期培训;宫本培训则由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组织,其中一年为辅导执行期,一年为跟踪发展期;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校外活动方案的编写、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等。主要以导师制、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等培训形式开展。

1、导师制

由校外教育为新教师指定一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双方组合后,指导期为一年。导师按照宫本培训的有关规定,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指导、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的总课时为50课时,时间为期一年。

2、集中培训

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各类岗位集中培训,如开展专题讲座和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观摩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小组活动实况等,使新教师尽快了解、掌握小组活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熟悉小组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

3、自学自练

新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阅读4本以上的教育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读书心得。

六、职责与要求

(一)对校外教育单位的要求

1、校外教育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新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校外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制定新教师总体培训计划,对新教师进行岗位集中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管理、规范考勤,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以保证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校外教育单位要精心挑选事业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理论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明确职责,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3、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制定学科新任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师徒结对活动的督促和检查;随时了解新教师参加市区级、宫本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新教师的依据;定期考核验收培训结果及培训档案,组织新教师小组活动教学技能研究活动,跟踪点评新教师的小组活动。

4、建立新教师成长记录袋及培训档案。校外教育单位要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新任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新教师接受培训指导的过程性材料和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变化成长的案例材料。

5、创设新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引导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探索适合青少年和本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6、为新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在本单位内或专业教研组内至少上两节小组活动研讨课,并组织本专业教研组教师进行研讨和反思。

(二)对新教师的要求

1、遵纪守法,恪守师德,按时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主人翁意识。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本专业领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自我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明确教学研究方向,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快速适应校外教育的工作节奏,适应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施教能力,挖掘教书育人、创造佳绩的潜能。

3、认真备活动,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高效的新型备课方式,撰写活动方案必须完整、有效。

4、认真开展小组活动教学,善于借鉴导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促进活动实效。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5、虚心向导师请教,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单元,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博览群书,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勤于动笔记录教育小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坚持信息技术在小组活动教学各环节的运用,苦练教师基本功。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要本着对校外教育发展负责、对新教师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和宫本培训对新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每学期听新教师课10单元以上,听完课后要随时点评。

2、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为新教师制定出一年结对帮带的整体规划。每学期初,要确定好本学期培养目标,并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要有阶段性跟踪记录。每学期结束前,要认真分析工作得失,写出本学期培养总结。辅导过程中要注重共性,尊重个性,让新教师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青年教师。

3、了解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提供学习资料、让新教师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指导撰写和修改论文等。

4、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新教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七、考核与评估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一)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业要求、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遵守校外教育规章制度表现等方面。由校外教育单位考评小组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情况和检查指导所掌握的情况,于培训期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

(二)学习和培训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参加市区、宫本培训和学习,以及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参加各专业教研组内的研讨课和宫内汇报课;每学期听评课情况;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体会;每学期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活动总结等方面,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成效;小组活动教学能力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以及德育工作能力;小组活动教学计划、活动方案和教学效果等,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学末,校外教育单位将实事求是地根据多方面情况,对每一名新教师分别做出综合鉴定。

八、组织与管理

由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具体负责老教师带教新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一)成立宫级指导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协议书、经费制度、档案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对培训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邀请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和名优教师,负责对新教师的宫本培训进行指导和评估。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将对培养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过程评价,督促师徒落实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新教师的小组活动教学及老教师的指导情况。

(三)培训结束时,组织“优秀对子”的评比,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培训结束后,总结成果。一方面组织新教师参加校外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另一方面,收集优秀活动案例、教案及论文,并编辑成书,形成系统的培训资料。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8

为进一步突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1、教学能力

(1)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

(3)能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编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4)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组织与指导工作;

(5)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和同行好评。

2、教科研能力

(1)能承担综合课程开发工作,并编写课程教材;

(2)积极探索中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具备下述条件者,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1、获取国家专业初级(或以上)技术职称;

2、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一年内有在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利用寒暑假在医院实践学习不少于2个月者。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1、部系应大力倡导本系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按照以上条件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

2、凡符合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向系里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由系里进行初步审核;

3、经系审核后,向学校推荐。

下载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新任教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Xx小学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担当好基......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新任教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Xx小学有义务、有信心、有能力担当好基地学校培......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省市《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意见》为依据,以提高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

    教师工作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工作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工作培训工作方案1 我校在今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方面,认真按照县局有关通知精神进行培训。为认真抓好我乡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 一、现状分析:我园35名专任教师中有4人本科,20人专科,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达标率为68%,此刻已取得专科学历的教师全部在进修本......

    培训学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培训学校专项治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治理校外文化教育培训乱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根据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学校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工作方案

    湘潭市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学校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进一步推进我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全面......

    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结业考核工作方案

    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结业考核工作方案考点: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专业:文秘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领导小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考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