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5篇)

时间:2021-03-10 11:2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

第一篇: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

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市教委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工作精神,深入实施新一轮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XX教育总要求,加快推进更具活力的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整体工作

(一)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培育,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深入推进幼小双向衔接和小学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深入研究中高考改革,推进新中考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深度转型,开展研究式、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探索项目化学习新样态,深化推进初中分层走班教学,全面开展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实践研究,深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工作,学前重点推进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幼儿亲自然活动,小学重点推进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初中重点探索区域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高中重点探索构建大单元、主问题导学新课堂,深化区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基于已有的在线课堂技术环境,架构以基础学科和主题教育为重点的网络课程及其管理发布平台,丰富基础教育资源库,拓展师生教育教学的活动时空,推进其社会化应用共享。加强理化实验室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并推动人工智能赋分探索。切实做好第三批XX市信息化应用标杆校的创建工作。开发教学管理与教研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并推进应用。

(三)深化创新素养培育项目

启动第九轮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开展2021年XX区重点创新实验室的评选工作。进行第八轮创新实验室建设专项调研;完成第三轮创新素养培育基地成果出版;开展2021年学生研究成果评选。进一步完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共享机制。

(四)加强图书馆建设和应用

优化区域图书馆藏资源平台建设,完善学校馆藏资源区校两级一站式管理、一站式分享模式。丰富“XX教育阅读平台”资源建设,组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开展文献综述撰写等专题培训,促进网络资源利用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图书馆管理和专业服务能力。优化区域图书馆建设和应用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区域图书馆以评促建工作。

(五)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规范和支持本区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落实《XX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方案》,全面实施民办学校招生统一网上报名摇号录取办法。利用民办学校办学机制优势,推动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工作,打造民办特色品牌。成立XX世外教育集团,打造公办民办教育合作共同体,探索建立公办民办资源辐射共享平台,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六)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

规范高中国际课程班建设,推动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施。巩固深化人文交流机制,支持本区学校开展国际校际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教育。推进沪港澳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支持本区学校与港澳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务实的合作关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加强教师互动交流,促进长三角区域教育联动发展。

(七)促进特教工作优质融合落实普特融合,加强随班就读融合教研,开展特教教学评优活动。根据区域实际需求,在部分中小学增设特教班。推进医教结合,提升巡回频次和质量,加大对重残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注重保健康复的成效评估及个案研究。深入推进石化工业学校中职特教班的发展与内涵建设,跟进首届中职特教班学生的见习和就业。推进“XX区特殊教育管理平台”的档案数据录入和应用,开展特教五项评估,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校(园)。

(八)做好招生入学工作

平稳有序开展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工作,编制“2021年XX区学前教育阶段招生计划”“2021年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2021年XX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制定《关于2021年XX区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和《关于2021年XX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推进一年级新生、初中预备年级新生网上信息登记和报名,实施公民办学校统一登记同步报名、民办学校招生电脑随机录取,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做好招生信息的审核和验证工作。

(九)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依据《XX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学籍业务要求,组织做好学校基本信息维护、学生基本信息维护、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异动管理、电子学生证数据提交、毕业制证数据提交、照片管理等学籍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中高考报名、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三、学段工作

(一)学前教育

1.优化托育服务指导

建立托幼一体化的研究实验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把托儿所中的幼班部分纳入托幼一体化管理。强化托育工作的管理、服务、指导,加强对托育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强“金小囡”启航工程,为X-X岁散居幼儿家长提供X次以上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线上线下为每一个婴幼儿家庭提供成长的信息服务与接受咨询指导的机会,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和技能。

2.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开展“践行三个指南的探究与实践”园长论坛,认真学习贯彻“三个指南”精神,落实指南内容。开展主题背景下小组探究式学习,在形成“XX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田野活动课程研究,开展窗外的课堂——区域化田野节等系列活动,助推区域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幼儿田野情,家乡爱。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案例征集和演讲活动、幼儿园“青禾杯”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优化信息化招生平台,平稳做好招生平台建设和维护工作。进一步推进优质幼儿园建设,开展市示范园和市一级园创建工作。

(二)义务教育

1.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实施XX市城乡携手共进计划项目,做好第二轮精准委托管理和城乡互助成长项目。深化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强化中期督导评估改进指导,评选区示范性紧密型学区集团,创建市示范性紧密型学区集团。开展新优质集群发展项目展示活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各项评估指标的达成,重点破解初中学校校际差异系数顽疾。

2.落实中考改革新政

加强中考新增科目教学研究,做好中考新政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新中考首届考试改革平稳落地。用好英语听说专用教室,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完成初中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标准化考场系统建设,推进其余理化实验室的操作模拟系统建设,保障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顺利实施。完善初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按时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推进初中教学改革

大力加强初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试点,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本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初中强校工程建设,着力增强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开展市级展示活动,充分展现实验校建设成效。

4.落细学习素养评价

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XX市绿色指标测试结果,制订本区绿色指标改进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组织参加新一轮绿色指标测试。指导学校围绕“XX”及“XX”开展项目研究,初步构建校本化的学业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实施“XX”全程多元激励的教学评价,全面梳理展示“幼小衔接”、“XX”等项目成果。

(三)高中教育

1.加快高中特色发展

对标《XX市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鼓励学校根据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打造学习空间,自主探索个性化的教育装备配置方案,促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为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支撑。立足学校实际,丰富特色育人的资源供给,稳步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建设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提升特色创建项目学校的特色品质和竞争实力,做好第四批XX市特色普通高中评审申报工作。

2.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全面实行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序组织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认证工作。继续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采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评价水平。深入研究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持续推进学分绩点制管理。

3.做好民族教育工作

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民族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形成讲团结、促稳定、促和谐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班安全稳定管理机制,规范民族班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丰富民族班学生文娱生活,充分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篇:2021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21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市教委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工作精神,深入实施新一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XX教育总要求,加快推进更具活力的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整体工作

(一)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培育,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深入推进幼小双向衔接和小学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深入研究中高考改革,推进新中考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深度转型,开展研究式、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探索项目化学习新样态,深化推进初中分层走班教学,全面开展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实践研究,深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工作,学前重点推进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幼儿亲自然活动,小学重点推进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初中重点探索区域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高中重点探索构建大单元、主问题导学新课堂,深化区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基于已有的在线课堂技术环境,架构以基础学科和主题教育为重点的网络课程及其管理发布平台,丰富基础教育资源库,拓展师生教育教学的活动时空,推进其社会化应用共享。加强理化实验室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并推动人工智能赋分探索。切实做好第三批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校的创建工作。开发教学管理与教研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并推进应用。

(三)深化创新素养培育项目

启动第九轮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开展2021年XX区重点创新实验室的评选工作。进行第八轮创新实验室建设专项调研;完成第三轮创新素养培育基地成果出版;开展2021年学生研究成果评选。进一步完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区域创新素养培育共享机制。

(四)加强图书馆建设和应用

优化区域图书馆藏资源平台建设,完善学校馆藏资源区校两级一站式管理、一站式分享模式。丰富“XX教育阅读平台”资源建设,组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开展文献综述撰写等专题培训,促进网络资源利用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图书馆管理和专业服务能力。优化区域图书馆建设和应用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区域图书馆以评促建工作。

(五)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规范和支持本区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落实《XX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工作方案》,全面实施民办学校招生统一网上报名摇号录取办法。利用民办学校办学机制优势,推动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工作,打造民办特色品牌。成立XX世外教育集团,打造公办民办教育合作共同体,探索建立公办民办资源辐射共享平台,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六)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

规范高中国际课程班建设,推动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施。巩固深化人文交流机制,支持本区学校开展国际校际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教育。推进沪港澳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支持本区学校与港澳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务实的合作关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加强教师互动交流,促进长三角区域教育联动发展。

(七)促进特教工作优质融合落实普特融合,加强随班就读融合教研,开展特教教学评优活动。根据区域实际需求,在部分中小学增设特教班。推进医教结合,提升巡回频次和质量,加大对重残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注重保健康复的成效评估及个案研究。深入推进石化工业学校中职特教班的发展与内涵建设,跟进首届中职特教班学生的见习和就业。推进“XX区特殊教育管理平台”的档案数据录入和应用,开展特教五项评估,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校(园)。

(八)做好招生入学工作

平稳有序开展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工作,编制“2021年XX区学前教育阶段招生计划”“2021年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2021年XX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制定《关于2021年XX区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和《关于2021年XX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推进一年级新生、初中预备年级新生网上信息登记和报名,实施公民办学校统一登记同步报名、民办学校招生电脑随机录取,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做好招生信息的审核和验证工作。

(九)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学籍业务要求,组织做好学校基本信息维护、学生基本信息维护、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异动管理、电子学生证数据提交、毕业制证数据提交、照片管理等学籍管理工作,确保学生中高考报名、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三、学段工作

(一)学前教育

1.优化托育服务指导

建立托幼一体化的研究实验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把托儿所中的幼班部分纳入托幼一体化管理。强化托育工作的管理、服务、指导,加强对托育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强“金小囡”启航工程,为0-3岁散居幼儿家长提供6次以上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线上线下为每一个婴幼儿家庭提供成长的信息服务与接受咨询指导的机会,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和技能。

2.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开展“践行三个指南的探究与实践”园长论坛,认真学习贯彻“三个指南”精神,落实指南内容。开展主题背景下小组探究式学习,在形成“XX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田野活动课程研究,开展窗外的课堂——区域化田野节等系列活动,助推区域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培养幼儿田野情,家乡爱。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案例征集和演讲活动、幼儿园“青禾杯”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优化信息化招生平台,平稳做好招生平台建设和维护工作。进一步推进优质幼儿园建设,开展市示范园和市一级园创建工作。

(二)义务教育

1.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实施上海市城乡携手共进计划项目,做好第二轮精准委托管理和城乡互助成长项目。深化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强化中期督导评估改进指导,评选区示范性紧密型学区集团,创建市示范性紧密型学区集团。开展新优质集群发展项目展示活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各项评估指标的达成,重点破解初中学校校际差异系数顽疾。

2.落实中考改革新政

加强中考新增科目教学研究,做好中考新政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新中考首届考试改革平稳落地。用好英语听说专用教室,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完成初中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标准化考场系统建设,推进其余理化实验室的操作模拟系统建设,保障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顺利实施。完善初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按时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推进初中教学改革

大力加强初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试点,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本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初中强校工程建设,着力增强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开展市级展示活动,充分展现实验校建设成效。

4.落细学习素养评价

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上海市绿色指标测试结果,制订本区绿色指标改进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组织参加新一轮绿色指标测试。指导学校围绕“绿色指标2.0”及“五育融合”开展项目研究,初步构建校本化的学业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实施“面向人人、关注差异”全程多元激励的教学评价,全面梳理展示“幼小衔接”、“金质10”等项目成果。

(三)高中教育

1.加快高中特色发展

对标《上海市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鼓励学校根据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打造学习空间,自主探索个性化的教育装备配置方案,促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为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支撑。立足学校实际,丰富特色育人的资源供给,稳步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建设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提升特色创建项目学校的特色品质和竞争实力,做好第四批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评审申报工作。

2.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全面实行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序组织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认证工作。继续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采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评价水平。深入研究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持续推进学分绩点制管理。

3.做好民族教育工作

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民族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形成讲团结、促稳定、促和谐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班安全稳定管理机制,规范民族班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丰富民族班学生文娱生活,充分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主要工作安排

1.初三、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月份)

2.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2-7月份)

3.第九轮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3月份)

4.初三、高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4月份)

5.初中、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10月份)

第三篇:2009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09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郊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创新金山教育的增长方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充满智慧的金山教育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参与制订“金山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二)促进各学段学校和谐发展

1、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1)针对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积极推进“金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幼儿园建设项目,配合做好教育园区幼儿园的装修开办工作,充实学前教育资源,努力为适龄儿童提供办园条件基本均衡、入学机会基本均等的学前教育。

(2)加快幼儿园、托儿所办学制度和园所特色的建设,精心准备,迎接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导组的专项督导。制订“幼儿园内涵建设新三年规划”。积极扶持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年内争取有2所二级园能创建市一级园。研究实验、艺术幼儿园独立建制的工作方案。加大学前教育各层次教师及保育人员的培训力度。

(3)继续探索幼儿园多渠道办学的体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努力提升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4)以“区域推进0—3岁散居儿早教指导研究”为抓手,进一步拓宽早教指导的渠道。召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研究、培训工作现场交流会,加大对区内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的服务,普及对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的指导。

2、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根据幼儿园生源高峰的分布特点,及早规划布局,提出小学校舍建设的工作方案。

(2)积极扶持乡镇学校的建设。深入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按照新标准实施城乡学校建设,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设备配置基本无差别。人、财资源向农村学校政策倾斜。对农村学校继续实施“重点扶持”战略,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薄弱学校、薄弱环节、薄弱学科、薄弱教师、困难学生上不动摇。

(3)继续推进区级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建设。组织专家对首批12所素质教育实验创建校开展总结性评审,并做好下一轮创建申报工作。

(4)为“委托管理”工作提供保障。以积极状态支持徐汇区教院附中、田林三中、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对我区廊下中学、吕巷中学、兴塔中学的委托管理,为其提供服务和保障。及时研究委托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按时完成“委托管理”工作的总结性评审。精心开展“委托管理受援区区域保障机制的研究”课题的研究。

继续支持刘京海成功教育研究中心对新农学校的“委托管理”,探索委托管理的新模式。

(5)完善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制度。推动徐汇区学校与我区学校结对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典型,及时推广。扩大结对共建试验,吸引更多市优质教育资源向我区辐射。鼓励区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和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校、素质教育实验创建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鼓励区内不同类型学校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体。

(6)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依法落实政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责任。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分快慢班、重点班、非重点班。普通高中不办高复班。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和招生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协助督导室做好小学三年一轮办学情况督导,进一步提高小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

(7)发展特殊教育。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精神,制定和实施《金山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特一体,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康复指导中心为核心,普通学校、辅读学校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各校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巡回指导,认真开展随班就读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改善辅读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充实康复指导中心的力量,提高康复指导中心的指导能力。

(8)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贯彻“两个为主”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不断提高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根据市教委新出台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设置标准和暂行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我区农民工子女学校转制工作,有序地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学校的管理范畴。年内完成三所及以上学校的转制工作。支持满足设置标准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层次,健全农民工子女学校学籍管理。继续创新公办学校托管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3、发展高中优质教育

(1)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深化改革的方向。做好金山中学、华东师大三附中的市年检。完成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学校的总结性评审。

(2)积极探索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培育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支持学校与大学“联姻”,合作开展教改试验。

(3)进一步完善高中学校结对互助制度。提高两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责任意识和受援学校的主动意识,切实把结对互助协议规定的任务落到实处。

(4)继续办好金山中学的新疆班。从稳定社会政治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支持金山中学新疆班的教育实践和创新,提高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1)依法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健全民办学校的年检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2)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创品牌、办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学生与同级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等的权利。

(3)依法增强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服务,落实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奖励政策,为民办学校创造良好环境。

(三)有效推进二期课改

1、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

加强调研,正确把握课改发展脉博,及时破解课改发展难题,及时发现课改实验典型。

2、加强教学领导力建设

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制度,抓教学常规,抓薄弱环节,抓学科组建设,提升教学执行力。

3、推进课程建设

继续加强基础型课程,开发拓展型课程,发展研究型课程,逐步形成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管理,严格课程计划的执行,严格校本课程教材的审查制度。

4、聚集课堂教学

继续以实施“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为抓手,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从而形成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制度。组织实施“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的研讨会和区级、市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开好“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表彰会。

5、加强教研与科研

(1)健全校本教研的制度。组织校本教研的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区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

(2)精心策划启动“有效教育”课题的新一轮研究。(3)有序推进“学段间教学衔接”项目的实施。

6、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1)成立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进一步完善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式,更加注重监控后的反思和行为跟进,适时召开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会议。

(2)分别组织初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分析会,针对薄弱环节,及时制订应对对策。

(3)及时组织小考、中考、高考总结,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召开中学毕业班工作会议。

(4)制订《金山区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标准指标体系》。

7、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普遍施行《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建立能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成长档案能体现基本达标要求与个性发展要求的结合。总结3所试点学校的先行经验,予以推广。

8、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继续推进“管理通”项目建设,提高全覆盖的中小学生电子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完成小学生社保卡电子系统创建。逐步完成毕业证书的数字化管理。

(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推进学业考试改革

施行《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方案(试行)》,推进学业考试改革。

2、精心编制招生计划

完成“金山区2009年高中招生计划”和“金山区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计划”的编制。

3、组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制订“关于金山区2009年学前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金山区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重点研究、解决新城区教育园区的入学矛盾。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

4、组织初高中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审定工作。

5、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督查,及时完成2009年招生工作总结。

三、主要活动安排

1、编制普通高中09年招生计划

(1月份)

2、参与制订“金山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月份)

3、完成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生源预测

(2—3月份)

4、制订、公示“09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

作意见”等

(4月份)

5、组织初、高中优秀毕业生推荐工作

(4月份)

6、启动农民工子女学校新一轮“转制”工作

(4月)

7、启动公办幼儿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招生

(5—6月份)

8、高考、中考

(6月份)

9、申报“有效教育”新一轮研究课题

(6月份)

10、小学毕业考试

(6月份)

11、公办初中招生

(7月份)

12、农民工子女学校招生

(7—8月份)

13、组织委托管理工作总结性评审

(7—8月份)

14、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专项督查

(9月份)

15、启动区第五届教研组评优活动

(9月份)

16、召开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

(10月份)

17、召开中学招生工作总结会

(10月份)

18、举行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验项目展示活动

(11月份)

19、举行区级素质教育实验校实验项目展示活动

(12月份)20、召开对口支援工作研讨会

(12月份)

第四篇: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上海市“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启动重大改革项目

1.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进一步部署。适应上海城市功能与布局形态调整,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探索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启动实施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任务,重点推进实施本市基础教育领域的10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启动实施《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绩效管理,重点落实“十大工程”相关项目。落实2011年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相关项目。颁布并启动实施《上海市“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3.制订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上海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区县为单位,抓紧编制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入园高峰。制定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困难幼儿资助等政策。建立本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学前教育发展工作。

4.推进幼儿园建设。全市全年新增40所以上幼儿园,并做好教师需求的预测与配备工作。关注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园和看护需求,加快民办三级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学前儿童看护点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非本市户籍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规范和指导全市幼儿入园招生工作,保障本市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服务。

5.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保育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开展保育员轮训工作,提升保育员专业化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适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主题资源库。研究医生进幼儿园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保健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的指导,关注幼儿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6.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各区县要根据“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制订“十二五”期间本区县学校校舍建设规划。扎实推进落实本区县2011年学校建设项目,抓紧在教育资源紧缺地区建设公办学校。进一步健全公建配套建设管理机制,做好大型居住社区教育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确保教育公建配套学校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全面完成2011年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任务。

7.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各区县要依法履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市级设立“上海市教育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远郊区县、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和人口导入区县发展义务教育。

8.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农村。组织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赴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办分校或对口办学,努力提升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新建公建配套学校的办学起点。组织开展第二轮郊区农村受托管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第三轮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郊区农村受托管义务教育学校的数量。

9.建立健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各区县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通过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设立分校、优质教育资源托管相对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城乡学校结对考核、组建教育合作体、组建教研共同体等多种形式,形成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缩小校际差距。

10.开展新一轮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工作。以素质教育实验项目为载体,引导义务教育学校针对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途径和方法,主动破解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难题,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一批学生负担较轻、办学质量较高且有办学特色的义务教育学校,形成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以及学校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激励机制。

11.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艺术、体育特长生以及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按照市实有人口综合服务与管理要求,做好教育配套服务工作,在宝山庙行、大场镇,杨浦五角场镇,嘉定马陆、安亭镇试行户籍人口子女按居住地登记并统筹安排入学办法。

12.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益。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着力增加公办初中学位,引导公办学校开展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际的教育教学研究。贯彻实施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逐步加大这类民办学校的政府基本成本补贴水平,改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加强这些民办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年检、督导工作,开展办学绩效评估工作。

13.推进新一轮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随班就读管理,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多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整合。试运行市特殊教育资源库,为学校、康复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专业支持。

14.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上海市第二次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优化民办中小学布局结构,加大民办中小学的政策扶持,全面实施《上海市民办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会计核算办法》,鼓励民办学校建立年金制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培育高中办学特色,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

15.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鼓励部分区县探索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相关举措,研究制订相关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鼓励高中结合自身办学情况,发挥传统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形成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和推广高中特色办学经验,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高中引进国际课程试验。试点建立普通高中利用中职校开放实训基地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

16.以实验改革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组织开展对川沙中学、松江一中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实施的总结性评审。继续推进“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通过学习培训、考察交流、专家引领和指导等方式,提升实验项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促使其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改革高中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建设一批与创新教育课程相匹配的专题教学实验室,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探索与高中学籍管理相配套的高中招生平台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强考试命题研究。

17.加强民族班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育部下达的任务,认真完成2011上海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的扩招任务。积极推进民族班教育教学研究和探索,不断加强民族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民族政策和法律进学校。

五、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18.加强课程建设,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坚持“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致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深化课程实施环节,重点突破课程评价环节。推进落实《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持续提升区县和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提高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和课程实施的质量。

19.探索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试点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的评价;引导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引导学校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建立校本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课业负担监测、举报、问责等制度。通过建立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多元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形成“高质量,轻负担”的健康的教育发展格局。

20.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以创新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鼓励区县和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内涵建设。

21.整合中小学相关专题教育资源。在调研基础上,梳理和整合中小学各类专题教育的内容和资源,形成整体设计、分类实施、共同推进的专题教育体系和实施途径。深入挖掘、总结、凝炼世博教育资源,22.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采用项目引领方式,集聚区县、高校、中小学校和研究院所等的专业资源,深化教研工作内涵,推广教学研究成果,整体提升教研员队伍专业化素养。

23.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实“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谋划新一轮应用推进工作。继续推进400所农村中小学聚焦课堂教学、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并以各区县为主开展专题评估或督导调研。在部分区县和学校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建立本市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变更工作制度,确保本市学校机构代码变更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六、深入推进“两纲”,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24.整体规划中小幼德育课程。制定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深入开展学科德育工作,系统谋划、科学设置,构建符合学生特点和时代需要的学科德育工作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德育精品课、专业特色课建设,开展优秀校本德育课程评选。

25.深入开展“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明确不同层次学校党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党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围绕“建党90周年”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开展“风尚好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建党90周年专题论坛等系列活动。

26.完善学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统筹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制定实施《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颁布《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区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加强“温馨教室”建设,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7.实施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统筹布局全市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农村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推进职业体验基地、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场馆)建设。积极开展“快乐330”,“阳光暑期”等活动,打造校外实践活动精品。

28.加强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队伍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组织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首批学员研修工作。开展第三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完善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拓宽“教师走进经典”活动的覆盖面,丰富“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内容。

29.继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订出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治安管理技术要求》,规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完成“改善5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园道路安全设施”的实事工程。启动

2011—2013校园风险勘查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开展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及化解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新一轮安全文明校园评审。促进工读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重点做好毒品预防教育。继续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建设。

七、推进教师培训、管理、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0.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开展普教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学校人员聘用制度,深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引领作用。

31.大力推进“双名”工程。完成第二期“双名”工程建设成果总结和展示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优青项目后备人选培养工作。

32.继续开展农村教师分类分层培训。坚持按需施教,开展职初教师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研修、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全体教师专业学科培训、远郊区县薄弱学校教师提升培训、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和远郊区县暑期英语教师强化培训等项目,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做好中小学科研工作。做好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奖励工作。开展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成果汇编出版工作,组织召开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颁奖大会,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对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

八、做好体卫艺科及语言文字工作,推进学生健康发展

34.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积极推进“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赛事的品牌化建设,建立学校系统的体育竞赛和活动体系。试点开展大中小学一条龙业余体育训练体系建设,在招生、教练员选聘,运动队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结合校园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启动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的规划建设工作。扩大“医生进校园”试点工作,启动专业化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培养计划。建设区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和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室,推进市、区、学校体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促进体质监测的常态化和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专项督察。强化学生军训基地的监督和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区(县)、校三级学生军训基地体系。组建上海市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

35.积极推进青少年艺术和科普工作。积极推进“青少年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启动民族文化传习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实践点、民族文化传习特色培训基地,扶持一批民族文化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实施学生艺术团提升计划,对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团考核调整,扩编新建一批市级学生艺术团队。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计划,扶持创建20个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试点学校。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计划”。加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建设,建设10个面向社会开放的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

36.积极做好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有序推进上海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加强对虹口、嘉定等整体试点区和22所试点校的工作指导。建立5—6个市级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开展上海市“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组织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工作。开展对内地新疆班、西藏班学生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依托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中英文使用的监督、监测和依法管理。

九、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37.推进教育政策研究和依法行政。继续积极推进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进程,推动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基础教育领域有关项目的落实。开展“推进上海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上海学前教育就学与管理制度研究”等课题研究。完成《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修订工作,继续开展《上海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完成《上海市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政府规章制定工作。制定《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标准》,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法制培训工作,增强中小学校长的法制意识,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全面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

38.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内外资企业同轨征收教育费附加政策变化,聚焦重点项目,做好2011年教育费附加预算编制工作。加大对高中的投入,稳步推进高中收费改革。实施新的高中、幼儿园、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市财政局的要求启动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估评审工作。加强基础教育资助工作,完善基础教育资助政策,规范基础教育资助工作。

39.大力开展教育督政工作。认真做好对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的公示公报,进一步完善公示公报指标体系,强化保护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监测指标。深入开展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新一轮综合督政工作。继续开展市对区县财政教育转移支付专项督导工作。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价机制,推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优质发展。继续开展对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办学情况的跟踪督查。

40.认真实施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为重点的督学工作。研究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督导指标,开展以提升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有效性为重点的区县教学视督导工作。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专项督导。推进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引领和指导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1.加强教育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指导、检查力度,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实施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深化教育审计督导工作,革新审计督导方式,深化督导内容,深入了解基层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本市教育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探索制定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开展绩效审计试点。

42.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学校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学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大会,开展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构建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职工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加大对招生、基建、财务、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后勤、办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做好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办信查案制度建设,认真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

43.扎实推进行风建设。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出台高中阶段学生代办服务性收费管理规定,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等问题的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规范教育收费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校招生阳光工程;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舍场地“退租还教”工作,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典型宣传。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向教(职)代会述职述廉并接受评议和监督的规定。

第五篇:2014-2015学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4—2015 学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4—2015 学年,新郑市基础教育工作继续贯彻“遵循教育规律,促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办“均衡普惠、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新郑教育为目标,学前教育继续按照“抓安全、促规范、保幸福”、义务教育继续按照“抓两课、育特色、促均衡”、普通高中继续按照“循规律、抓质量、保优势”的具体工作思路,突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和德育工作创新,推进我市教育工作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切实让我市教育“动起来”、“活起来”,不断提升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现代化水平。根据省、郑州市基础教育工作安排,结合新郑市教育体育局 2014 年工作要点,制定新郑市 2014-2015 学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如下:

一、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筑牢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抓好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2014-2015 学年要重点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书香校园建设,全市各中小学校要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抓出成效。

(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坚持落实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全面、有机地渗透德育。教研室要继续加强德育基本规律、主要途径、策略和方法等专题研究。广大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深入挖掘课程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在具体课堂教学工作中,力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及有关活动的独特育人功能。

(二)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各学校要采取制作版面、张贴宣传画、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采取多种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结合“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积极推进德育课程研究和实践要深入开展《家长会课程》开发实施。每周保证一课时班会、队会课程时间,积极开发实施《班队会课程》及其他德育活动课程。要切实加大德育课题的立项力度,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教科室要加大德育课题立项的力度,为德育课题的研究提供支持。

(四)重点抓学生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结合学生学习及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及发展,制定不同学段的养成教育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确保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养成。2014-2015学年各学校要重点抓好学生爱阅读、爱学习、爱生活等习惯的培养。

(五)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校要继续利用本地的区位、经济、产业、历史等优势,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外,深入农村、厂矿、社区、古迹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现场,通过动手和直接感受,了解更多的校外知识。要结合“三节”(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和“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主题、有成效。

(六)统筹推进社团活动要结合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等自身的资源优势,成立固定的校园社团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校园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每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促进学校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教体局将在 2014 年下半年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社团活动展示。

(七)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和指导,定期培训全市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增强其专业素质,提升其独立开展心理辅导的能力。2014 年下半年,由教研室牵头,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配合,要制定培训方案,精心准备培训课程,对全市高中、初中班主任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广大班主任切实发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人的作用。要经常深入学校,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疏导,缓解工作压力,消除职业倦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奉献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讲座,确保广大学生心理健康。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的融合管理,形成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

(八)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要在完善促进师生读书制度、做好师生读书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两项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图书的使用,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各学校要坚持采取多种方式,使图书“走进教室”、“走近师生”,尤其要把新书、好书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使用、阅读。要坚持良好的推动阅读的工作机制,确保阅读活动有成效。各学校每学期初,要分年级、分学科推荐一批优秀的阅读书目,供广大学生和家长参考,并以此推动亲子共读。二是要加大对读书活动的激励和表彰力度,要在全市范围评选“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推动读书人物”、“阅读之星”,并对优秀的“书香家庭”给予表彰,全-1-

面推动亲子阅读,在家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2014年下半年,我市将举行阅读活动表彰大会,并邀请专家围绕阅读活动做专题报告。

(九)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和管理新郑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要高效运转、加强研究,不断拿出可供全市班主任学习的有形成果,如辅导学生、转化学困生等具体案例、方法,并适时以报告会、培训会、观摩活动、沙龙等形式,向全市班主任传授经验和方法,带动全市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根据新郑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发展与评价实施方案,指导和引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良性运转,形成名班主任队伍培养的机制。各乡镇和各初中、小学的名班主任工作室,要切实运转工作,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本乡镇和本学校的班主任,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交往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自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各学校校长要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支持和关注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开展工作,把各个成员开展工作的时间和成效列入工作量和绩效之内。

(十)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深化家校一体教育一是要科学组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的校级和班级两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并保障家长委员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二是要指导家长委员会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做好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并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遵循规律育人、化解家校矛盾等方面工作。三是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保障沟通渠道畅通,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工作。四是整合各行各业家长志愿者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优势,引导家长自愿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各项活动,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十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坚持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建设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学校的“后花园”建设。学校的绿化以及花园要整齐、美观,要把学校的绿化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景观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并提前做好预算及规划。

(十二)认真准备郑州市德育工作会郑州市 2015 年德育工作会将于 2015 年 3 月在我市召开。各乡镇、办事处的所有初中以及不少于 2 所小学要参与观摩交流,局直各高中、初中、小学都要参与观摩交流,要重点做好校园

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和交流材料以及相关活动的准备工作。教体局将适时对各单位的准备情况进行督查。

二、要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艺术素质

要把体育艺术活动作为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的重要内容,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带动

教育的方方面面“动起来”、“活起来”。

(一)坚持开展各项体育艺术活动坚持开展小学生“曙光”体育活动及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严格落实“体育·艺术 2+1”和课间操、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确保在校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体育活动务必做到“四落实四提高”一是开齐开足体育课要落实;二是每天上午安排不少于 30 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要落实;三是寄宿制学校实行学生每天早锻炼制度要落实;四是下午一节课时间的课外活动要落实。全面提高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早锻炼、课外活动的质量。

(三)体育艺术教育要有新的突破一是加强中小学体育、艺术特长生培养,探索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模式。二是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培植本校特色项目,继续发展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三是积极开展各类观摩、教学评优、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四)落实国家艺术素养教育的要求要探索落实国家加强艺术素养测评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每名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要加大幼儿园监管力度,提升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水平

(一)加大管理和督查力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着重落实安全及规范办园月督查制度和台账核销管

理制度,逐步促进幼儿园办园规范。各幼儿园要详细制定周、月、学期保教计划,并按照保教计划实施保教活动。本学年秋季学期,全市组织一次各个幼儿园周、日、学期保教计划的评选展评活动。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质量专项自查,进一步规范保教行为,加强保教融合,提升保教质量。不断完善保教设备的配备(特别是玩教具和幼儿图书等),将保教设施配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 2015年幼儿园年审。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加大无证幼儿园的排查和清理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家长科学合理选择幼儿园。

(二)加强园际间的帮扶与交流,促进办园水平提升努力促进全市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百园扶百园”活动为抓手,全面总结帮扶经验,创新下阶段工作方法,促进薄弱幼儿园快速发展;以幼儿园园际交流为载体,采取各中心学校依次承办的方式,研讨和解决学前教育一系列问题;加强品牌幼儿园建设,开展“一园一品”评选活动,建设一批管理有亮点、课程有特色、教学有创新、社会认可度高的品牌幼儿园。

(三)切

实关注每一名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一是探索建立幼儿发展评估机制。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要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探索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估机制。要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各项指标情况,每学期至少对每名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评估,为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幼儿阅读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尝试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切实提高我市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行亲子阅读,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阅读,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使幼儿从小养成爱好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扩大宣传和培训,深入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各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居民等的宣传和培训,不断扩大《指南》的影响,帮助教师和家长更新育儿理念,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引导家长和社区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重视新增幼儿教师“安全意识空白”的问题解决,抓好幼儿教师技能提升,多种形式开展园长、骨干教师、保育员、保健医、信息系统操作员等相关培训,尤其要加强幼儿教师说、唱、弹、跳、画五项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素质。

(四)用好“全国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监测体系加强对幼儿园的动态监管,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幼儿学籍和教职工情况月报制度,每月的 5 日当天,全市所有公民办幼儿园向基础教育科上报本月在园幼儿及教职工情况。

(五)研究制定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结合省、郑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新郑实际,研究制定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年),在继续完成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民办幼儿园办园规范、保教质量稳步提升等目标的同时,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向内涵发展的转型。

四、要大力推进“两课”建设,加快义务教育阶段的内涵发展步伐

各学校要按照《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新教体〔2013〕25 号)文件要求,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推动办学水平均衡发展。

(一)规范课程实施一是切实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各学校要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尤其是体、音、美、小学科学等课程。教研室要针对薄弱学校的体、音、美和小学科学教师,开展持续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为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奠定基础。二是持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各学校要在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领域,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在不改变课程总体框架的情况下,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教研室要至少选取 4 所学校,并确定若干学科进行试点研究和实践。三是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开发。要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概念、开发方式和呈现载体,教研室要指导各学校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并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成果奖评选活动,择优向郑州市推荐。各学校要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切实结合学校实际,把规划和开发校本课程作为为学生精彩成长奠基的重要工作,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继续推进课前教学研究活动。要从 6 个重点方面,切实抓好课前教学研究活动。学科教研中心组要切实发挥优秀教学研究共同体的作用,一是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凝聚正能量,二是创新网上教研新模式,适应新形势,三是建立完善教研新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其一要提升班班通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使用,各乡镇、学校要加强对老龄教师班班通使用方面的专项培训。其二要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形态的生成研究实践,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全员参与,全面普及,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三要围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文化建设。要把育人、教学、管理一体化作为小组合作文化重建的核心要素,不断丰富小组合作文化的内涵。在小学第 14 届校际交流活动中,要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文化建设成果。三是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持续开展“基于教学即研究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专业的方式,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切实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形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不断积累有形成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室要牵头组织课堂观察试点学校成果展示,推广经验,并量化课堂观察,为规范课堂观察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五、要强化教育教学优势,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一)深化内涵发展,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中、一中分校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二中、三中的“特色高中培育”项目,二中分校的“高中和大学衔接”项目,要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郑州市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其一要提升班班通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使用,各乡镇、学校要加强对老龄教师班班通使用方面的专项培训。其二要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形态的生成研究实践,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全员参与,全面普及,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三要围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文化建设。要把育人、教学、管理一体化作为小组合作文化重建的核心要素,不断丰富小组合作文化的内涵。在小学第 14 届校际交流活动中,要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文化建设成果。三是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持续开展“基于教学即研究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专业的方式,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切实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形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不断积累有形成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室要牵头组织课堂观察试点学校成果展示,推广经验,并量化课堂观察,为规范课堂观察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五、要强化教育教学优势,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一)深化内涵发展,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中、一中分校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二中、三中的“特色高中培育”项目,二中分校的“高中和大学衔接”项目,要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郑教基〔2013〕100 号)文件要求,充分做好规划,扎实推进落实,年内初见成效。各高中、基础教育教研室要有效探索优秀生培养途径,逐步建立优秀生培养长效机制,在今年优秀生培养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规划实施后续方案,力求在优秀生培养方面有新突破。同时,在高校自主招生方面,要积极掌握招生动态,努力有所作为。

(二)深入研究课程,推动多元发展要按照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路,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选课制度,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科学规划校本课程,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等,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从而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尤其要加强对国家高招考试改革政策的研究,及早谋划,主动探索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特别是学校的课程规划、教师的培训等,确保顺利转型。

(三)深入研究课堂,推进教学改革要把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持续作为提高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继续实施“减负增效”,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探索“分层教学”模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平,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让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推进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工作和高考试题研究工作。

(四)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质高中积极落实精细务实的管理理念,加强新课程教学和新课改高考备考研究,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研究备考复习方案,实现备考工作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在不断探索提高各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要深入实践“事业化办学、专业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市高中持续专业化发展。

六、要深入落实各项机制,不断提升城乡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要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利用“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活动,采用随机抽查、推门听课等形式督查学校教师的“校本教研、学案、导学稿设计、上课规范、观课议课、作业设置与批改、实验教学等”常规落实情况,切实将常规管理抓牢。二是要切实开展实验教学、阅读教学、电化教学。要加强各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要按照课程计划,加强日常使用,让学生切实接受科学的“三项”教学(实验教学、阅读教学、电化教学),并上好体、音、美等课程。教研室要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管理和评价,要督促各学校常规化开展实验教学,各学校要让购置的各项仪器设备切实发挥作用,不要让仪器设备常年闲置。同时,教研室要定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实验抽测或实验竞赛活动,推动实验课常规、高效开展。三是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开展语文教师诵读比赛、科学教师实验技能比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比赛等,不断加强教师专业技能。

(二)继续实行常规管理月督查台账核销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常规管理月督查台账核销管理制度,并纳入对各单位的考核体系。教体局每次到学校检查工作时,都要在发现新问题的同时,对之前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凡之前发现的问题,在第 2 次督查时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在全市通报批评。通过督查,促进各学校常规抓常,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三)落实区域入学率考核机制,规范招生行为要进一步规范学生入学、转学、休学等程序,完善手续,加强流动学生管理,严格控制学生的非正常流动。不允许私自招生、超范围招生、无手续招生,尤其要坚守“学校不突破招生计划、学生不在午托部食宿”两个底线。要继续落实“域内入学率指数”核算制度,乡镇学校按照正常入学比率进行考评,市区学校按照非正常流动比率进行考评,进一步规范初中段的招生

管理。

(四)逐步建立“绿色”质量评价体系要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五)继续探索“1+X”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模式要进一步加强“1+X”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办学理念的传播、办学经验的交流、学校文化的共建、优质资源的共享,增强乡镇中小学自身的“造血”功能。今年 9 月将继续实施城乡中小学校“1+1”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并签订帮扶规则和发展目标,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教体局将于 2014-2015 学年下学期末对结对双方的教研工作、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考评,结果将纳入学校的年终考评。局直初中考评方法:结对周期为 1 学年,考评结果=本校的考评结果×60%+帮带学校的考评结果×40%。局直小学考评办法:结对周期为 1 学年,各共同体根据自定的结对规则和发展目标,自行制定考评细则,由教体局根据考评细则对结对发展的成效进行考评。同时,考评结果将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纳入乡镇中心学校和局直结对学校的考核。中心学校要主动配合局直初中和小学的结对帮扶工作,并督促辖区内的结对学校积极跟进、主动对接、快速进步,确保有成果、有收获。各乡镇中心学校也要牵头,安排辖区内 2 所小学结成 1 对乡镇级“1+1”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逐步提高乡镇内小学均衡发展水平,教体局将适时对乡镇级“1+1”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结对帮扶情况进行督查。

(六)组织开展好初中和小学段校际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同学段间学校的交流,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我市将继续组织围绕课程、课堂、质量、特色这个主题的义务教育阶段校际交流活动,请各单位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七)关注特殊群体一要做好特殊教育工作。详细排查辖区范围内残疾儿童情况,认真做好“三残”儿童档案续建工作,保证残疾儿童及时入学。各学校要做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关心和帮助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要按照《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逐步加强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特校的办学质量。二要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和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关心留守儿童发展。进一步澄清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情况,确保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畅通入学渠道,统筹安排其在公办学校入学。创新帮扶形式,完善教学管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下载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济源市2012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定稿)

    济源市2012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济源市2012年基础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创全国教育......

    2017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精选五篇)

    2017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7年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

    2021年XX区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21年XX区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21年是XX区教育局“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区各中小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XX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XX区教......

    2014年重庆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定稿)

    2014年重庆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2014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要求,以立德树......

    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

    基础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基础教育工作督查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双岘中学创建于1915年,服务范围为静宁县双岘乡,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61人;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45名。专......

    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一年以来,为了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为我乡基础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现就一年以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加强了对基础......

    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

    塔河县教育局文件 塔教字[2011]第2号 ------★-------关于印发塔河县 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现将《塔河县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