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关于“史重如山、学以蓄力”专题党课讲稿
2021年关于“史重如山、学以蓄力”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各个时期的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基本方向,同时也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重要作用,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正确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时间节点上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学习党的历史。从历史传统上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学习,注重从历史传统中总结经验。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把我们党开创的宏伟事业传承下去,要求我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从现实需求上看,要深刻把握“三个必然要求”。学习党史是不忘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科学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文原著,另一方面深刻学习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从历史和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伟力。二是学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把中国梦的华彩篇章书写在神州大地上。三是学习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虽然现在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改、本色依旧。
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在学习党史中悟思想。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不断坚定信仰信念、砥砺初心使命,不断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学习党史中办实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师生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效。在学习党史中开新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意志,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顺势而上、奋发有为,大步向前、永不退缩。
第二篇:四个自信学史增信党课讲稿
四个自信学史增信党课讲稿
这次党史教育的主题是“学史增信”。通过事先的学习,以及今天在党史陈列馆的参观,我对增强“四个自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在就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道路自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路径。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100年前,我党的革命先驱们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择道路、走对道路、坚持道路是拯救国家、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根本路径。
在南湖的小小红船上,共产主义发展道路初现轮廓,无数饱受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的工农阶级纷纷秉持跟党走、开创新中国的信念加入共产党,前赴后继为党的事业奋斗,只因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痛苦历史后,他们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头走的道路虽然崎岖、艰险,但一定是正确的、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事实也给了最好的证明,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真正实现了国家脱胎换骨,是中国走向辉煌的最正确道路。
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了“*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照片、视频、实物等丰富的物料展出,每个扶贫干部流下的汗水、每个增收群众展现的笑颜、每个脱贫县乡的新貌,都在向社会、向每一个关注中国发展的主体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绝对正确的有力证明,是我党*、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圆满答卷。这是人民的胜利,是国家的胜利,是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发展道路的胜利!
当前我们处在激荡的时代潮流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趋势、是发展的必须。我们应始终坚信: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展一切工作、做成一切工作的未来方向及最终目标!
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2035年,我们就一定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就一定能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我们对中国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二、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理论自信是国家飞速发展的思想支撑。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有性、先进性、前瞻性、指引性已在我党百年历程中展现无遗。
在今天参观的*党史陈列馆里,就充分体现了在先进的理论体系支撑下,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各类成就: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主题,通过“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三个专题,展示了新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湖湘儿女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就。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战斗纲领,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参观,我也更深刻的领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我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理,因为这个体系经受住了战争、建国、发展、开放等多个实践考验,成为我党、我国发展的坚强思想支撑。如今我们谈增强理论自信,也正是基于百年的成功实践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息,源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科学结论。
在此前提下,还要更进一步的自觉坚持、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体系的最新成果,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新飞跃、行动新指南、斗争新武器。增强理论自信,最重要的就是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wz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旗帜鲜明地捍卫真理、批驳谬误,以新的理论优势巩固理论自信。
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制度自信是人民共克时艰的强硬底气。
去年初,我们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疫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迅速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zf部门参与其中,我厅作为省联防联控机制的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全面动员、多方协调,实现了我省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从零到有再到满足全面需求,以及*检验试剂盒、无创呼吸机等重要医疗器械供应全国甚至全球,我省也成为大基数确诊病例快速清零的省份之一,这些都离不开省委、省zf的指挥得当,离不开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离不开企业单位的主动担当,离不开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
而串联起zf、企业、群众同心同力的,是严密的组织机构、准确的责任分工、默契的集体协作,是对党的领导的绝对服从、对国家制度的绝对信任,最终才能共同赢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目前,联防联控机制还在运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下,我省自去年3月确诊清零后,没有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相对于国际疫情形势愈演愈烈,更进一步的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疫情中国家制度的高效运转,我们的制度自信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提升,现在全世界都说“中国是做得最好的”,这是国际对中国制度的认可。目前我们虽面临着经济恢复增长的巨大压力,但是,通过贯彻关于“三高四新”的要求,通过落实zf工作报告的具体工作任务,提振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不日可达,这就是对国家制度自信的坚持。
四、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路径。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
我党的发展历程很清晰的显示出,文化事业的深度决定了经济事业的高度、决定了社会事业的广度、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远度。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党的伟大领袖毛*,博览群书,文笔肆意,除了对军事、经济有着真知远见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更是无与伦比。
在当下,我们更要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体系,不仅蕴含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包容了新科学、新理念、新思想,是具有坚定政治性、广泛包容性、强大驱动力的新文化体系,是广大党员干部正身明纪、*的内生动力,是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知,更是国家奋力向前、迈向世界强国的坚强支撑。
第三篇:“学史崇德”微党课讲稿(共)
“学史崇德”微党课讲稿
百年党史,是共产主义道德闪耀光辉的历史。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奋勇前行的精神航标。
打开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穿透时空,依然历久弥新。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崇德”的要求,站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上,在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苦难辉煌的历史中,追寻初心使命,赓续精神伟力,凝聚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强大力量。“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学史增信才能坚定不移,学史力行才能务求实效,提升精神境界才能持久发力。
“学史崇德”就是要学习对党忠诚的大德。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看人大节,识官大德,关键看忠诚。只有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始终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才是对党忠诚之人。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学习党史,就要学习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学习党史,就要学习立志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通过学习,把对党忠诚刻在灵魂深处,以对党忠诚之心做对党忠诚之事,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学史崇德”就是要学习为民造福的公德。
德,乃立人立业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学史崇德”,就要学习革命先辈救国救民的初心,始终牢记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本和血脉在人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承诺;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真正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学史崇德”就是要学习严于律己的私德。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学史崇德就是要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学习道德风范,在红色精神谱系中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学习在严私德上下功夫,明是非、识良莠、辨美丑、分善恶、晓荣辱、知行止,慎独慎微、严于律己,以俭养德、廉洁齐家。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坚持人民立场,发扬和践行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学史崇德,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落实到工作全过程。以忠明大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勤守公德,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廉严私德,树牢清廉底线,做到心中有戒严私德,让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转化成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党课讲稿-学廉政
学廉政、讲奉献、树新风
同志们:
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和保定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省委组织部、保定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上党风廉政教育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互相提高。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
第二,胡总书记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指示;
第三,紧跟形势,努力搞好廉政建设,促进民政事业新发展;
第四,结合自身实际谈党员干部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一)《廉政准则》的形成过程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也不断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内存在不正之
风和腐败风气,强调“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中央还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中几个严重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党风建设的文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明确提出要依靠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强调“要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随着新时期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现实需要,中央决定修订《廉政准则(试行)》并印发。
(二)《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
《廉政准则》分为总则、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和附则等4个部分,共18条。
总则部分,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正面提出了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等原则性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 的原则。
第一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部分,分别从“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8个方面提出了52个“不准”。这些要求与《廉政准则(试行)》相比,一是保留了《廉政准则(试行)》中目前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不与新要求存在交叉的5个“不准”;二是对于规范内容相近或者类似、存在交叉的,进行了归纳、合并,有的还借鉴了地方和部门的做法,形成了19个“不准”;三是对于与《廉政准则(试行)》规定内容不存在交叉的,加以吸收,新增形成28个“不准”;四是考虑到有些要求提出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这些方面的不廉洁行为已无产生蔓延的土壤,再写入廉政准则意义不大,作了删除。
第二章“实施与监督”部分,作了进一步充实完善,重申和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机关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责任,并分别从教育、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章“附则”部分,明确了《廉政准则》的适用对象,并对有关地区部门单位依据《廉政准则》制定具体规定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看,《廉政准则》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近年来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体现了反腐倡廉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新进展,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实际需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三)《廉政准则》的作用
1、《廉政准则》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明确的自律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较为全面的行为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及到具体廉洁从政问题时有所遵循。
2、《廉政准则》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措施。针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惩治不到位”问题,一方面,《廉政准则》关于行为规范的规定,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监督的标尺和依据,使各种监督主体在监督、评价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时能够“心中有数”。
另一方面,《廉政准则》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实了实施与监督措施,从而使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明确;使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形成领导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与相关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的关系更加协调。
3、《廉政准则》为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抓手。同志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廉政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制度的重要基础。开展以《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廉洁从政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围绕提高《廉政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建章立制,可以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对照《廉政准则》提出的各项要求,检查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契机,深挖细查一批案件,可以进一步加大惩治工作力度等。
4、《廉政准则》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党和国家的廉洁形象。《廉政准则》的规定,标准很高、要求很严,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廉政建设的主张,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提倡什么、反
对什么,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绝不容忍腐败的决心和态度。通过宣传教育,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从《廉政准则》中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不允许领导干部有特殊利益,而且对他们有更多的约束和限制;有利于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人们廉洁、守纪、公正的思想观念,促进各行各业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洁从业环境。同时,《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还有利于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树立我们党和国家清正廉洁的形象,促进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胡总书记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指示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成功完成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对接任务,成功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社会安定团结大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书记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随后,又专门听取中央纪委工作汇报,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利条件和坚强保障。总书记在讲话中几次强调要重视反腐败成效或者是实效,并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总书记所作的讲话在四个方面有重要新意:
一是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为系统和全面。胡总书记用了四个“认识十分清醒,态度一以贯之”进行概括,特别是对于腐败是影响我党长期执政的最大风险,有了充分的强调。
二是提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可以说是我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说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廉洁的国家是一个含义。当然,目前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以透明国际的国家清廉指数作为一个指标的话,是全党全国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是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在讲话中几次强调要重视反腐败成效,并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虽然我们过去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政策评估、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
来看,成效还不够明显,这是在今后工作中要重点予以改进的地方。
四是强调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性。在过去一些年里,领导人的讲话中较多的是强调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对紧迫性强调得不够,胡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重要讲话中,还明确提出要坚持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又加大预防工作力度,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从以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就不难看出,党中央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从此,在我们国家以廉政文化建设题材为活动内容的各种活动就没有中断过。
三、紧跟形势,努力搞好廉政建设,促进民政事业发展
一是全面做好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方面,在机关廉政建设的促进下,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各项工作正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是对廉政建设高度重视,认识统一,各项活动能够精心组织,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四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班子成员对照各自的
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能够深入细致地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
五是求真务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只有自我警惕,提高思想意识,才能具有高尚的品格,一个党员干部要活到老学到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创建一个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
四、结合自身实际谈党员干部需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利益分化、利益分配等诸多利益矛盾,这些变革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靠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执掌着各种权力,在资源与利益分配中占据着有利地位,属于强势群体,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形成一种放大效果,影响和带动一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和一般党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会直接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就民政工作而言,比如,士兵安置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问题;城镇、农村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殡葬改革问题;民间组织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威信,阻碍改革的进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家的胸怀,在维护人民群众长远的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竭尽全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讲清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长远利益为重。
3、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是树立正确利益观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当然要考虑自己所管辖的地区、单位和部门的利益,关键是看你在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采取什么态度。如果能够顾全大局,哪怕牺牲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那就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只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那个局部考虑问题,对全局利益全然不顾,甚至损害全局利益,那就是狭隘的、自私的、错误的。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站在大
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
4、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利益矛盾和思想上的观念冲突常常交织在一起,引起一些困惑,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要通过从事诚实劳动,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物质文化利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党员干部。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还应当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这种获得除了必须建立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之下外,还应该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带入政治生活领域,更不能搞权钱交易、与民争利,不然的话,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
5、纪律约束与严格自律的关系
党纪国法对于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需要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反腐败斗争中提出建立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两道防线。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我们来说,生活
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即使是所谓的突变,也蕴涵着大量的数量的积累。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开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注意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管住管好自己。
6、遵纪守法与保持节操的关系
党员干部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同时又要注重个人道德操守的修养。
一是“家庭圈”问题。在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里,有这样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表达了一种递进的关系。
二是“工作圈”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好工作,离不开上级的指导、身边同志的帮助、下级的支持。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工作圈”的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应该协调一致,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关系,防止形成庸俗的市侩关系和违背党的纪律要求的其他关系。
三是“社交圈”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广交朋友,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又要慎交朋友,这是保持廉洁的必然要求。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按照上述要求,努力营造和谐正常的工作关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
民群众谋利益上,至于个人的升降去留,应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总书记的这段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牢牢铭记在心,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通过廉政教育,领导班子密切了干群关系,能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尽心尽力地解决职工群众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每一位党员干部能够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成为廉洁勤政的优秀分子,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同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非常值得珍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善待它,充分实现它的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手段的情况下,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对谁来说都是必需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大家千万要记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成为它的俘虏,既有损于党的事业和个人名节,也有悖于党员干部的本色,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五篇:严以修身党课讲稿
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课题
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既充分体现了严以修身的极端重要性,又提出了严以修身的明确要求。作为高校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严以修身”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努力使之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我院“转型提质”、实现富民强省的强大正能量,凝聚起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严以修身”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课题来自觉践行、长期坚持。
一、深刻认识“修身不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央强调,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我们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个别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上做得还不到位,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把得还不够严、不够实。具体表现为: 二是宗旨意识淡化。官本位意识仍然有市场,对待职位,想权力多,想干事少;工作中不能摆正权利和义务关系,面对需要协调、负责的工作时,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不到位,甚至不作为;面对困难,担当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还存在着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强,有些事情不是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实际需求出发,不能实事求是地急师生这所急、想师生之所想,而是考虑部门利益和自身工作方便较多,有懒政现象;面对工作困难,强调客观因素多,主观努力不够。
三是作风改进不够。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有些部门虽然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为师生服务见事不见人,换位思考不够,有时过于强调工作流程和规则,不能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缺少人文关怀;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醒,落实不力;个别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能处理好“公”与“私”的问题;个别干部、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开口闭口只谈钱,不讲奉献,不能做到教书育人。
二、严以修身,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一是要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仍然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看到,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不等于它永远不会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产生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今天所有试图批判性地看待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状的尝试,都绕不开马克思。尽管他们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思想的高度,但客观的研究和严谨的分析,仍然使大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代感。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道路,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紧密相关不可分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每当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都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一步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信仰,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增强道路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要增强理论自信。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要增强制度自信。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示了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社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发展规律。不管西方怎么样唱衰中国,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我们必须增强“三个自信”,这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三是要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全新布局,其建构的总体框架趋于齐整,勾勒的崭新蓝图日臻完善,构成了习式治国理政的宏大战略体系。这个战略布局,是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发展的进程中作出的全新布局。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次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特点和重大意义。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强化党的意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拥护者,始终做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自觉践行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这就是我党当前的理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实现“中国梦”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
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
三、严以修身,必须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
总书记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实践路径和目标要求,是对好干部内涵、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党始终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首先要从思想上建党,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各方面包括道德修养方面都应该成为模范。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他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大力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更是反复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人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其次,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核心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的核心是取舍问题,就是在公与私、是与非、义与利的面前取什么、舍什么的问题。这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必须有一个标准。对当今中国、当今中国社会、当今中国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个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是我们要提倡的;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是我们要反对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的“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国家、社会之德。现在,人们思想认识多元多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但在核心价值观上应该是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不能搞多元化。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对与错、是与非、曲与直、正与误、好与坏,评判标准只能看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没有别的什么评判标准。我们不能用西方的价值观评判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不能把所谓的“普世价值”当作评判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标准,不能陷入“西方价值陷阱”。我们作为为党育人的高校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在全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
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约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政治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还是一个文化标准。价值标准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硬性的也是软性的。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标准,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内省自己、检点自己。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都是讲自己内心要有一个标准。有了一个内在标准,才能达到道德自觉,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然后,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标准。这个标准要在全社会大树特树,使人人皆知、人人皆用。有了这样的社会标准,就会在全体成员中形成强大的约束力量,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四、严以修身,必须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总书记强调:“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我们必须时时处处用党章和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够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群众的信任、成就事业的辉煌。
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一个有高雅趣味的人,在工作中就能廉洁自律,在生活中就能有益他人;一个趣味低下的人,工作一味向钱看,生活一律没下限。所以,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同志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们要远离低级趣味,实际上就是不要让自己被欲望迷倒。情趣低俗的人在面对“糖衣炮弹”的时候,就没了骨气,失了本色,“三观”扭曲,迷失自我,不再崇尚艰苦奋斗的作风,而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玩物丧志。所以,我们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严以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四风”滋长蔓延,本质原因是个别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民主作风缺乏。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到“三不为”。一是不为私心所扰。古人说:“私心胜者,可以灭公。”领导干部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不可能没有私心、私事、私利,关键看怎么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能否用公心克制私心,正确使用权力。如果滥用权力因私损公、因私废公,必然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二是不为名利所累。要有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要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决策、办事情,坚持从实际和师生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三是不为物欲所惑。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过好金钱关和利益关,远离不义之财,杜绝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常思贪欲之害,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抗得住腐蚀,顶得住诱惑,做到不义之财不伸手。
综合上面所讲的,要做到“严以修身”就是要通过“学讲话、学作风”,切实树立和强化规矩意识。就是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首先要弄清楚什么该说该做、能说能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不能说不能做;其次,该说该做的一定要说要做,不该说不该做的一定不能说不能做。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规矩约束之下,严格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不随波逐流,不任性而为。这才是一名领导干部清醒与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