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神与人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其一,描写的是北宋末期的故事。《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作者通过108位道教好汉人物的塑造,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历史。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在《水浒传》中,虽然讲述的都是一些凡人好汉的故事,但是在凡间,是有神仙存在的,甚至就在好汉们身边,比如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其修行高深,早就是相当于神仙了,再比如鲁智深的师傅,也是法术高深。
以及曾两次帮助宋江的九天玄女。水浒传的108位好汉代表的是36天罡,72地煞,他们转世到人间,凡体就是化身了108位好汉。《水浒传》未开始,作者已经把众位好汉定位成了一个个的道教人物。这是作者是心血来潮吗?我认为并不是。那么,为什么水浒传中要写到有神仙参与呢?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水浒传》描写的宋朝时期,道教文化盛行,神的来源就要来自一些信仰,里面的神祗大都是出自道教仙人。宋徽宗时期道教受到大力推崇,因而道教优于佛教的现象在水浒传中得到普遍体现。而宋徽宗崇尚老子的“无为而治”,不过他并没有理解“无为”思想的精髓。而一切倒是真“无为”,所以他身边才会围着高俅、蔡京等一群巧言令色、欺上瞒下之徒。这时候需要一种正义化身天神下凡,来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下面我们从第一回“张天师祈祷”、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及宋江与九天玄女这些章节中涉及到的“神”来分析《水浒传》中神与人的关系:
原著中一开始,神凌驾于人之上。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就包括这层意思。而张天师正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其功能是扩大道教影响,必要时帮助朝廷降妖伏魔或平息天灾。被派遣去江西龙虎山禳灾的官员叫“洪信”,“洪”即是指洪水,“信”则是指当时龙虎山在信州境内。“遇洪而开”而导致的放走108魔君的事件,即寓意着这场浩大的洪灾,是这《水浒传》故事的启端。宋朝时期道教文化影响当时的人民思想,就说明梁山108位好汉,都是天上的魔星下凡,而放走108魔君的过程也特别有意思,之前是黑气,之后是金光,这说明说明108将改邪归正,复为良人了。一般黑气代表妖魔,金光代表正神,从黑气到金光,就是108将从上山到接受招安的时候,否则就会一直是黑气,而不是金光了。水浒传的故事,是有神仙参与的。张天师,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其衣钵弟子,信仰道教。水浒传第一回存在为后书提供一个神学线索。
而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主角便是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先来分析林冲:林冲是有神论者,他觉得老天是有眼的。最初林冲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也可以说是个怕事的人。只求安安稳稳度日,但从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后,林冲的命运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个噩运是利益集团高俅、富安、陆虞候这样的权贵。在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等一系列的欺压之后,林冲的生活已彻底崩溃。但他依然没有上梁山的打算。他的唯一愿望是做好一个囚犯积极改造,回归主流社会,林冲是怎么被逼上山的呢,关键就是在“风雪山神庙”这回:林冲得罪了高太尉而被陷害发配到沧州,因大雪压塌住处,凑巧听见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后恼羞成怒,终于爆发,杀死三人,连夜奔梁山而去。风和雪两个因素推动了故事发展,而山神庙这一要素更值得细细分析:在宋代,山神庙是人们生活精神的一种寄托,同时也可以称得上是林冲的一种信仰,而保护人民似乎没有保护好,神面前的杀戮,神面前的悲惨故事让林冲更加悲壮可怜。他深陷于水深火热时,希望得到某种力量的帮助,面对困难,林冲只能凭借对山神庙的信仰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值得一提的是,刚到寺庙时,林冲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虔诚祭拜,祈求“保佑”。此时,林冲想要的是在绝境中求生。他受托神灵帮助他躲避灾难。这一举动也说明林冲此时在幻想逢凶化吉。这也是他顺从性格的具体体现。第二次出现在山寺前的林冲,是一位从血泊中突围而出,坚定反抗的“狠心”英雄。同时也是林冲整个性格很大的一个转变点。由此可见,山神庙中的“神”见证了林冲的发展。
而最后想说的是宋江与九天玄女。在水浒传中,曾经出现了一位神仙,那就是九天玄女。道教神仙之一。她曾两次帮助宋江,一次是在还道村,一次是宋江征辽时期。宋江是三十六天罡星中排名第一的天魁星,同时也是108位好汉的大哥。这就相当于作者在暗喻九天玄女代表的是苍天的旨意。九天玄女的出现是在引导宋江等梁山好汉们为天下替天行道。其实,这也是作者在向读者们传达一种观念,表示梁山好汉们所做的事情,是在顺应上天的旨意。也在表达着九天玄女是一个正义的化身。《水浒传》把九天玄女作为最高神这与宋代崇尚道家有关系。而宋代崇尚道家也是中国思想源流的一脉相承。
总结来说,宋朝时期,道教文化影响与《水浒传》人物构造的关系。水浒中的道教人物,大多法术高深,神通广大,起码都有一技之长。每当梁山好汉遇到挫折或难关时,总有道教神仙或者道术大家施以援手,解除危难,这也充分说明了梁山好汉与道教的密切关系。作者对于道教是推崇的,深有好感的,这与作者的信仰及宋朝时期道教盛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