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农业生态学》形考网络课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考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主题讨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情感失落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请点击观看凤凰大视野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实录和视频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然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心理发展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祖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则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劣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
二、社会化程度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一)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知识、价值、技能、动机和适合他们在群体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过程,个体能够根据社会规范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生活,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化的关注点是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形成独特人格的影响因素,以及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心理机制。我想,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离不开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化是儿童的重要任务。与幼儿期相比,童年期生活的重大变化使儿童的社会交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正是在参与群体生活中,对群体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的反应时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心理品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展了独特的个性和自我,经过时间的推移得到强化而形成稳定的人格和心理状态。
(二)从个体社会化的内容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哈维格斯特在《人类发展》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在儿童期,通过游戏学习一些动作技能,学习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文化知识,发展道德感。顺利完成这些早期社会化的任务,其实也是完成该阶段心理发展的社会任务,需要留守儿童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化行为,做出符合社会期待的亲社会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与社会生活接触,留守儿童具体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人类最初的行为方式;需要促使自我观念的发展,分清自我和非我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社会角色,使自我心理内容内化。然而,与其他儿童相比,由于受身为留守儿童以及这一身份下存在的很多缺陷的影响,成长过程中缺乏与社会成员的正常互动交往经历,于是行为容易产生偏差,恶性循环,由此导致生活技能弱,自我观念模糊,道德感不强,社会角色不到位等,由此可知,很多社会化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和那些狼孩、熊孩、豹孩类似,难以获得正常人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的障碍和挫折将带来消极的心理反应,产生普遍需要解决的心理和社会矛盾,这是笔者在理解社会化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出来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三、社会环境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认为,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综合因素下的结果,笔者认为,留儿童心理发展出现偏差与其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联系。从宏观上看,社会环境涵盖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宗教社团、社区环境、传播媒介等所有的组织机构。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化的主体,其社会化的效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理想的心理特征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
题目1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选择一项: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孔德
题目2
帕森斯是()的代表人物。
选择一项: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题目3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选择一项:
A.孔德
B.韦伯
C.马克思
D.涂尔干
题目4
社会学家()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联系”。
选择一项:
A.帕森斯
B.米尔斯
C.吉登斯
D.马克思
题目5
在社会学奠基时期,孔德、涂尔干的研究传统与韦伯的研究传统开辟出两个相当不同的社会研究路向。一个路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另一个路向是()。
选择一项:
A.经验主义方法论
B.建构主义方法论
C.主观主义方法论
D.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题目6
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选择一项:
A.预期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题目7
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选择一项:
A.再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题目8
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选择一项:
A.角色不清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题目9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选择一项:
A.情境定义
B.印象管理理论
C.镜中我D.符号互动理论
题目10
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因为前一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的行为规范存在直接冲突。
选择一项: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不清
题目11
()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选择一项:
A.拟剧理论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理论
D.情境定义
题目12
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选择一项:
A.关系的协调程度
B.关系的密切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题目13
根据社会关系的目的,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和()。
选择一项:
A.表意性关系
B.功利性关系
C.人际性关系
D.普遍性关系
题目14
()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
选择一项:
A.社会制度
B.社会关系
C.社会结构
D.社会网络
题目15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选择一项: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题目16
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选择一项:
A.归属感
B.互动关系
C.结构特征
D.从属关系
题目17
家庭中的传统功能,即(),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选择一项:
A.赡养功能
B.生产功能
C.消费功能
D.抚育功能
题目18
()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选择一项:
A.初级群体
B.内群体
C.次级群体
D.非正式群体
题目19
将()理论运用到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中,就是把家庭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上、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现存结构。
选择一项:
A.符号互动
B.家庭生命周期
C.结构功能
D.社会冲突
题目20
()是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选择一项: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扩大家庭
D.核心家庭
题目21
提出中层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选择一项:
A.帕森斯
B.韦伯
C.默顿
D.福柯
题目22
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选择一项:
A.正功能
B.反功能
C.潜功能
D.显功能
题目23
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
选择一项:
A.社会机制
B.社会结构
C.因果关系
D.社会制度
题目24
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的一种体制。
选择一项:
A.政治控制
B.社会组织
C.社会建设
D.社会治理
题目25
单位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附是由单位制度本身所决定的,而不取决于具体的人际关系,这种依附叫做()。
选择一项:
A.制度性依附
B.经济依附
C.人身依附
D.政治依附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题目26
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孔德
B.涂尔干
C.马克思
D.韦伯
题目27
社会研究方法包括下列哪三个层次?()。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具体方法
B.问卷调查法
C.方法论
D.研究方式
题目28
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问卷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题目29
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定量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定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题目30
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对个人生活历程和社会历史的关注
B.对微观事实的关注
C.对社会结构的关注
D.对实践的关注
题目31
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初始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题目32
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角色中断
B.角色失败
C.角色冲突
D.角色认同
题目33
米德认为自我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本我B.超我C.主我D.客我题目34
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学校
B.家庭
C.工作组织
D.大众传媒
题目35
社会化的失败和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无效文化传递
D.角色失败
题目36
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互相依赖
B.有事相求
C.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D.限于两个人之间
题目37
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弥散性
B.关系性
C.无形性
D.可转让性
题目38
下列属于社会网络特征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可转让性
B.隐蔽性
C.多重性
D.弥散性
题目3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B.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变化
C.社会控制方式的变化
D.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题目40
在社会网络研究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格兰诺维特
B.林南
C.边燕杰
D.科尔曼
题目41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群体的人数
B.成员的认同感
C.领导的权威性
D.外部环境的变化
题目42
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成员关系亲密
B.明确的行动目标
C.成员不可替代
D.规范的制度
题目43
依照群体中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社会群体可以划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血缘群体
D.地缘群体
题目44
按照家庭的人口组成进行分类,可以将家庭结构划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主干家庭
B.平权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题目45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发生的变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平权家庭比重在逐步上升
B.从“个人本位”向“家本位”的转化
C.以核心家庭为主
D.代际之间、夫妻之间的独立程度增大
题目46
以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家长型权威
B.传统型权威
C.卡里斯马权威
D.法理型权威
题目47
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混合经济制度
B.公有产权制度
C.私有产权制度
D.集体产权制度
题目48
当今世界并存的基本政权形式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军人政权
B.民主政权
C.集权主义政权
D.威权主义政权
题目49
对社会制度的运行分析,一般从()展开。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功能分析
B.系统分析
C.规范分析
D.机制分析
题目50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的改革以来,单位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单位为其成员提供了经济所需的各个方面
B.单位制度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的两种倾向
C.单位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资源
D.单位从对人的全方位控制转变为只是对人们职业活动的控制
形考任务3
主题讨论: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
同学们,在学完前八章的内容之后,相信你一定会被某一类社会问题所触动,如城市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教育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请选择你最关心的某个社会问题,与其他同学分享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化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是为人类提供材料和药品的科学,也是人类借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科学.由于化学为其它科学提供基础材料,所以也是其它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高新材料的发展,同时,高新技术也反过来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化学为其它学科提供各种新材料,其它学科为化学提供新设备、新方法、新手段.化学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人类所不需要的副产物,因处理不当或者无法避免而影响到了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但是环境污染的治理、各种副产物的处理技术,又要依赖化学手段才可能得到改进.所以环境改善也需要化学.其实,环境污染也不全部是化学工业的责任,其它工业同样也对环境产生污染,只不过化工的污染更加直接,更加显见而已.而治理、克服、控制这些污染,却更是离不开化学.只有通过化学的手段才可能使其得到根本的治理.所以,可以说化学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另外,人类的活动必然消耗自然资源,这种消耗也必然导致自然环境的改变.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控制这种改变给世界带来的负面作用,所有学科都必须尽其能力,把负作用降低到最小.也就是人类必须尽其全力认识并控制自然、控制自身.科学学科并不存在过错,人类对科学学科也不应该存在任何偏见,才有可能使人类更加美好.3.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老龄化,从个人层2113面来说,大概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工作能力达到顶5261峰,岁数继续增大的话,可能会出现体力不济,学习能力下降的状况。从企业角度来说,老龄化的企业容易形成按资排辈的晋升制度,影响年轻4102员工的积极性,老龄化的企业也缺乏对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接受能力。从国1653家的层面来说,由于老龄化企业按资历晋升的人事制度,会提高年轻人创业的机会成本,老龄化的国家是缺乏创新创专业的,这样会不利于属国家的发展。老龄化也会带来劳动力供给不足,抚养比过重等经济问题。
4.对教育问题的认识
放眼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段不快乐的学习生涯。原因有二:其一,教育体系的问题,以分数为衡量基准;这一标准使这一段原本最幸福时光成为了学生的痛苦经历。其二,老师传递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教育的核心并非灌输,应该是激发其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而是整个人的学习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的提高。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家长如何实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
(一)实行心情教育。
培养孩子内心的美感,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读一些世界名著。以此熏陶其精神气质,陶冶其心灵。比如:与孩子一起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夏天与孩子一起欣赏漫天的繁星;带孩子走进图书馆享受思想的启迪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二)实行鼓励教育。
给予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做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商、情商、逆商,使其具有完善的人格和积极的价值观。比如:发自内心的表扬孩子,可以是任何方面,而不仅仅是分数;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鼓励而非侮辱、打骂的方法,让孩子在失败中站起来勇往直前。
教育体系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
(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出身无法选择,但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责任心,才会具有反思能力;而反思能力是一切进步的根本。一件简单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有不同的结果。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实行教育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才是希望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形考任务4
一、单选题
题目1
“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选择一项:
A.吉登斯
B.滕尼斯
C.哈贝马斯
D.恩格斯
题目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理论。
选择一项:
A.图灵
B.诺斯
C.科瑟
D.刘易斯
题目3
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选择一项:
A.城市贫民化
B.城乡融合C.城乡二元结构
D.逆城市化
题目4
()是造成中国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选择一项:
A.行政制度因素
B.历史文化因素
C.市场竞争因素
D.自然环境因素
题目5
费孝通把中国乡土社会那种“水纹圈”式的社会关系格局称为()。
选择一项:
A.伦理格局
B.差序格局
C.关系格局
D.团体格局
题目6
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
选择一项:
A.开放性结构
B.水平结构
C.封闭性结构
D.垂直结构
题目7
人们从处于同一社会层级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选择一项:
A.垂直流动
B.水平流动
C.代际流动
D.代内流动
题目8
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选择一项:
A.非结构性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开放性社会结构
D.社会变迁
题目9
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是(),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选择一项:
A.代际流动
B.代内流动
C.水平流动
D.垂直流动
题目10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97)认为,()应该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指标。
选择一项:
A.生活方式
B.政治权力
C.社会声望
D.财富
题目11
()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冲突。
选择一项:
A.社会建构论
B.冲突理论
C.偏差行为理论
D.社会解组论
题目12
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
选择一项:
A.拟剧论
B.文化传递理论
C.冲突理论
D.标签理论
题目13
()强调个体的越轨行为经常是一种积极选择的结果,人们选择越轨行为是为了反抗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
选择一项:
A.冲突理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功能理论
D.标签理论
题目14
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选择一项:
A.强制性社会控制
B.政权控制
C.非强制性社会控制
D.伦理道德控制
题目15
我们在分析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时必须注意到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并且将社会问题的解决定位于转型期()的继续调整。
选择一项:
A.社会功能
B.社会保障
C.社会结构
D.社会关系
题目16
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选择一项:
A.行动人群
B.表意人群
C.常规人群
D.偶合人群
题目17
()是由一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集群行为。
选择一项:
A.恐慌
B.时尚
C.大众歇斯底里
D.传言
题目18
“非典”初期,某些地方政府对病情未予公开,使人们对“非典”的传言更信以为真。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
选择一项:
A.社会控制机制
B.结构性助长
C.诱发因素
D.结构性紧张
题目19
所谓(),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10人以上群众自发参加的、主要针对政府的群体聚集事件,其间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暴力冲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选择一项:
A.社会运动
B.群体性事件
C.集体上访
D.集体维权行动
题目20
()通常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
选择一项:
A.政治运动
B.集体上访
C.社会运动
D.集群行为
题目21
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选择一项:
A.脱节
B.错位
C.畸变
D.失衡
题目22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带来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
选择一项:
A.广义全球化
B.开放型社会
C.现代化
D.狭义全球化
题目23
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
选择一项:
A.广义全球化
B.狭义全球化
C.开放型社会
D.现代化
题目24
()的理性化理论强调,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行动出现了理性化趋势;西方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就在于理性化,工业化、现代社会的科层制组织形式都是理性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选择一项:
A.吉登斯
B.涂尔干
C.韦伯
D.哈贝马斯
题目25
()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还会引发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并带来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迁。
选择一项:
A.社会现代化
B.社会进化
C.社会变迁
D.社会转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
题目26
按照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区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邻里社区
B.同事社区
C.朋友社区
D.亲缘社区
题目27
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自然社区
B.法定社区
C.农村社区
D.城市社区
题目28
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农村建设
B.自然起源
C.城市衰败
D.社会组合题目29
要理解中国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以下哪几种二元结构的叠加?()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原生性城乡二元结构
B.市场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
C.身份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
D.行政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
题目30
中国当前的城市化仍然面临着()等多重困境,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继续推进。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B.出现逆城市化潮流
C.城市管理滞后
D.城市化水平滞后
题目31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政治权力
B.家庭背景
C.社会声望
D.财富
题目32
以下社会分层制度中属于封闭性社会分层结构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阶层制
B.奴隶制
C.阶级制
D.种姓制
题目33
()是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C.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
D.出现了更多的阶层
题目34
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中国的社会分层制度已经不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密不可分
C.以经济因素为主、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为辅的社会分层制度逐渐形成D.中国社会阶层仍然处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
题目35
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分层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B.社会分层标准中弥散型的资源配置逐步转变为一体化的资源配置
C.社会分层结构逐渐出现了定型化的趋势
D.社会分层在分化的同时没有出现聚合的趋势
题目36
以下属于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口社会化
B.人口素质
C.人口结构
D.人口数量
题目37
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C.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D.越轨不等同于犯罪
题目38
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非正式控制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道德
B.社会舆论
C.宗教
D.习俗
题目39
以下哪些理论流派曾对社会问题的实质给出了各自的解释?()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功能理论
B.常人方法学理论
C.符号互动理论
D.冲突理论
题目40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复杂性
B.普遍性
C.时空性
D.破坏性
题目41
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易受暗示性
B.无组织性
C.非常规性
D.不稳定性
题目42
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暴民
B.表意人群
C.偶合人群
D.骚乱人群
题目43
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集体上访
B.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C.集体出游
D.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题目44
社会运动包括以下哪几种基本类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抵抗运动
B.表意运动
C.改革运动
D.革命运动
题目45
西方社会运动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社会建构理论
B.资源动员理论
C.匿名理论
D.情感理论
题目46
以下属于社会变迁发生原因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人口变动
C.文化交流
D.技术发展
题目47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的现代化
B.经济现代化
C.城市化
D.政治现代化
题目48
社会现代化的具体含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B.特殊主义的关系模式占据优势地位
C.民主制度的发展和现代国家的建立
D.社会结构的分化
题目49
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们需求的同质化
B.价格竞争同质化
C.文化消费多样化
D.贸易同质化
题目50
下述有关中国社会转型的看法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精英形成是在权力断裂的背景下进行的B.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
C.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运作
D.中国的社会转型有其独特之处
《农业生态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题目1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
选择一项:
a.海岸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航天器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题目4
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选择一项:
a.土壤
b.风
c.玉米
d.二氧化碳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
a.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题目9
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选择一项:
a.石化农业
b.自然农业
c.生态农业
d.有机农业
题目1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选择一项: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题目11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2
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3
内因演替是指推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4
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选择一项:
a.化学过程
b.人工过程
c.自然过程
d.物理过程
题目15
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选择一项:
a.多样的生物种类
b.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
c.高的经济产量
d.高的生物产量
题目16
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7
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选择一项:
a.偏利共生
b.原始合作
c.互利共生
d.寄生
题目18
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选择一项:
a.有机农业
b.生态农业
c.自然农业
d.生物农业
题目19
下列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
选择一项:
a.人类
b.杂草
c.小麦
d.羊
题目20
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选择一项:
对
错
形考任务2
题目1
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亦即农、林、牧、渔、副结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9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水稻和旱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生物生态型。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1
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选择一项:
a.宇宙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微环境、生境、体内环境
b.生态环境、区域环境、生境、体内环境、微环境
c.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
d.生态环境、生境、区域环境、微环境、体内环境
题目1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选择一项:
a.温度
b.空气
c.光
d.水分
题目13
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的,是()的分类单位。
选择一项:
a.种以下
b.科以下
c.科以上
d.种以上
题目14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选择一项:
a.能量守恒定律
b.最低因子定律
c.耐性定律
d.十分之一定律
题目15
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选择一项:
a.水
b.地形
c.土壤酸碱度
d.风力
题目16
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以下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选择一项:
a.牧草
b.老鼠
c.狼
d.牛
题目17
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
选择一项: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
题目18
将捕食性天敌引入食物链这一环节属于()。
选择一项:
a.增益环
b.生产环
c.复合环
d.减耗环
题目19
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指的是()。
选择一项:
a.食物网
b.食物链
c.营养级
d.群落
题目20
以下食物链中,属于寄生食物链的是()。
选择一项:
a.秸秆→沼气
b.秸秆→牛→人
c.大豆→菟丝子
d.水稻→蝗虫→青蛙
形考任务3
题目1
当工业辅助能投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再继续大量投入,其能量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地球上的水以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固氮作用有2种途径: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氮肥施用过量的农产品水分含量高,固体物少、口感差,但是不易腐烂、货架寿命长。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地质大循环具有周期长、范围大,影响面广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的循环。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秸秆还田或者施用草木灰是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平均约为()。
选择一项:
a.10
b.1/1000
c.1/100
d.1/10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选择一项:
a.人工辅助能投入
b.工业辅助能投入
c.生物辅助能投入
d.自然辅助能投入
题目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选择一项:
a.十分之一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题目10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选择一项:
a.水能
b.风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题目11
以下生物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选择一项:
a.玉米
b.奶牛
c.紫花苜蓿
d.大麦
题目12
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
选择一项:
a.气相型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
题目13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是()。
选择一项:
a.土壤—植物—土壤
b.土壤—植物—动物—水体—土壤
c.土壤—动物—微生物—土壤
d.土壤—植物—动物—土壤
题目14
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
选择一项:
a.范围小,时间短,开放式循环
b.范围小,时间长,开放式循环
c.范围大,时间长,闭合式循环
d.范围大,时间短,闭合式循环
题目15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而在生物体内浓缩和富集的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a.水体富营养化
b.赤潮
c.农药污染
d.生物浓缩
题目16
有害物质的富集使人类受害最大,这是因为()。
选择一项:
a.人处于食物链的终端
b.人们经常接触有害物质
c.大多数人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
d.人类的摄食量大
题目17
生态金字塔有3种基本类型: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8
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等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初级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9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0
将现代信息技术等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择一项:
对
错
形考任务4
题目1
农业资源是绝对无限性与相对有限性的统一。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等可以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配方施肥技术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生产有机食品对原料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要严格按照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进行生产。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稻鱼轮作是指养鱼和种稻在时间上分开,即种稻时不养鱼,养鱼时不种稻。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常用的农业生态系统诊断方法包括物流和能流分析诊断法、指标诊断法2种。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一条河流,当有少量污染物进入时,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净化,河水依然清澈。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可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9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
选择一项:
a.第四位
b.第一位
c.第二位
d.第三位
题目10
()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选择一项:
a.农业面源污染
b.农田土壤污染
c.农业点源污染
d.农药污染
题目11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
选择一项:
a.相对平衡
b.静态平衡
c.动态平衡
d.绝对平衡
题目12
以下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选择一项:
a.太阳能、风力等气候资源
b.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森林树木等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题目13
以下属于土壤培肥生态工程的是()。
选择一项:
a.生物防治技术
b.食用菌种植技术
c.间套作技术
d.秸秆还田技术
题目14
下列是中国生态农业特点的是()。
选择一项:
a.高投入高产出
b.规模大投入少
c.化石能投入程度高
d.劳动与技术密集
题目15
以下关于稻田养鱼主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只可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b.改善稻田水土环境
c.控制田间杂草的发生
d.减轻水稻病虫害
题目16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
选择一项:
a.开发有机肥肥源
b.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c.使用农业高科技技术
d.选择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
题目17
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态系统属于()措施。
选择一项:
a.系统综合关系调控
b.生物种群结构调控
c.生态环境调控
d.输入输出调控
题目18
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属于()。
选择一项:
a.环境控制
b.人工调控
c.间接调控
d.自然调控
题目19
一般来说,发育越是成熟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达到平衡。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0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了“四大阶梯”。
选择一项: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