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近期,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连续下发通知,对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课外读物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统称“五项管理”)工作进行部署。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行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等文件精神,为全力推进我区“五项管理”工作,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要深刻认识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努力从“小切口”推进“大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家校协同、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确保“五项管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覆盖、齐步走,将“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育人价值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提升教育教学服务能级,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促进区域教育生态的优化和改善。
三、工作要求
一是严格对标落实。
主动对接教育部、市教委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主动对标“五项管理”实地督查45项要点,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分层分类实施。根据学段特点和学校情况开展分类实施,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指导。结合全员导师制、家长学校等形式,探索特色化实施路径和方式。三是集中攻关突破。抓住作业管理是“五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把作业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加以统筹,聚焦学校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设计与指导、校本作业体系优化等重点领域进行研究实践。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手机管理
核心任务是要规范学校手机管理,限制带入校园。一是细化管理制度。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学校在校内设置固定电话,或者通过班主任沟通热线保持家校联系,做到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依据学段特点做好分类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三是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管理要求告知家长,通过政策讲解、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手机管理和上网管理,为学生生活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加强睡眠管理
核心任务是要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分别有10、9、8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是规范上午上课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课不早于8:20,中学上课不早于8:0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是优化课程管理。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将睡眠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主题教育、综合实践、项目化学习等活动中。三是实施监测管理。学校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建立区校两级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睡眠监测,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对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并调整作业量。四是组织专题指导。结合主题班会、家长学校、全员导师制试点等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制订健康科学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深化医教结合,组建专家队伍,指导每所学校科学干预睡眠问题,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三)加强读物管理
核心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一是落实审核管理。学校作为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21〕2号)的相关标准与程序,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学校推荐图书进行清理。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学校要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三是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学校要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馆)的使用率。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四)加强作业管理
核心任务是严控书面作业量。一是严肃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严控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二是加强学校管理。作为作业管理的实施主体,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系统设计和规范管理,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作业总量的方法,坚持教考一致,探索建立中小学生作业动态调整机制。三是优化专业指导。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对教师就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五)加强体质管理
核心任务是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近视眼防控和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一是落实课程要求。2021学年新学期开始,小学阶段学校每班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鼓励初高中逐步增加课时,合理安排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校园体育活动。二是加强课堂教学。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并通过体育课、体锻、竞赛等,增强家长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近视眼防控。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四是完善体质健康监测。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报告制度,帮助学校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查找教学薄弱环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指导-保障”闭环体系。
五、保障机制
(一)联动管理机制
区教育局成立“五项管理”领导小组与五个专项工作小组。教育局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学校成立由校长领衔的“五项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编制学校实施方案和制度,形成责任清单,有序推进工作落实。根据区域主导、学校主体的原则,形成区教育局、教育学院和学校上下联动管理机制,确保“五项管理”落地见效和常态化实施。
(二)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委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充分知晓“五项管理”的要求,引导学生和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有关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
(三)督导评价机制
加强对中小学的监督指导,确保管理工作落实落细。将“五项管理”工作列入年度教育督查重点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全覆盖督导,每月到校督查。“五项管理”专项督查结果与校长年度考核、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建立问责制度,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整改。通过信访平台,受理群众举报。
六、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督导反馈和问题整改等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阶段:2021年5月至6月
工作重点:学习动员,制订方案,梳理典型,迎接督查
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区中小学“加强‘五项管理’工作专题推进会”,传达教育部与市教委专题会议精神,部署区域推进工作的安排;制定“五项管理”专项督导方案,组织责任督学对中小学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各校及时梳理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分学段开展经验交流;做好迎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五项管理”实地督查工作。
各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和动员,对照“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开展自查自评;依据市、区相关工作文件要求,制定学校“五项管理”实施工作方案,并且报区教育局备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五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召开家长会,并通过告家长书形式,向家长介绍本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提升家校共育合力。
(二)第二阶段:2021年9月至12月
工作重点:完善制度,督查整改,结果应用,持续推进
区教育局结合开学工作,对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召开阶段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区教育督导室落实日常督导,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每月一次专项督查,形成区域“五项管理”实施专题工作报告。
各校根据上级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五项管理”实施工作方案,完成教学时间、课程安排和学校活动等工作调整,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五项管理”要求,修订、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将“五项管理”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针对“五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认真地整改,做到把“五项管理”纳入学校常态化管理,有部署、有考核、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