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化推进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街道实际,现就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进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功能、优化机构、强化保障,着力构建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保障有力、依法高效的街道管理体制,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XX”,打造更具活力与实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主要任务
(一)明确街道职能定位
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关,根据区委的授权,负责街道辖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是辖区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按照区委有关文件精神,街道党工委主要有8项职能: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统筹辖区发展。统筹落实社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社区建设规划,参与辖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推动辖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组织公共服务。组织实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服务,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相关政策。
4.实施综合管理。对区域内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等等地区性、综合性工作,承担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职能。
5.监督专业管理。对区域内各类专业执法工作组织开展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6.动员社会参与。动员各类驻区单位、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社区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引导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整合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为社区发展服务。
7.指导基层自治。指导居委会和村委会建设,健全自治平台,组织辖区居民和单位参与辖区建设和管理。
8.维护社区平安。承担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工作,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等。
街道办事处是城区政府的派出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政府职能。
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街道经费支出由城区全额保障,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把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变为优化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同时,街道要结合实际,组织实施下辖城中村相关工作。
(二)党政机构设置
根据街道职能定位,优化完善街道党政机构设置。街道统一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5个综合性机构。
1.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机关党务和行政事务等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保密、信息、会务、档案、督办(督查考评)、党(政)务公开、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重要事项的综合协调和重要文稿的起草审核,负责政协有关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区委办(保密局、接待办)、政府办、巡查办、绩效办、督查考评办、财政局、审计局、档案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协。
2.基层党建办公室。负责基层党的建设、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负责机关编制、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统战部(民宗局)、编办、关工委、工会、团委、妇联。
3.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上级关于辖区发展重大建设规划的落实,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市场监管、市容环卫、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禁毒、征地拆迁等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城市管理局、住建局、土储、大行动办、交通局、交警五大队、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禁毒办、土地储备中心、征拆中心。
4.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辖区内民政、人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残疾人等工作,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组织实施,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承担社会经济调查统计等工作;指导街道政务服务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民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协、文广体旅局、卫健局(计生协会)、医疗保障局、残联、经信局、发改局、统计局、税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资促进中心、红十字会。
5.公共安全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信访等工作,维护辖区安全稳定;指导辖区内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政法委、公安分局及辖区各派出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信访局,联系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除机构编制专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街道不再对口设立其他机构或加挂牌子。街道纪检监察、人大工委、人武部、工会、团委、妇联等机构按有关规定或章程设置。
(三)事业机构设置
根据街道职能定位,构建面向基层的服务管理平台体系。在现有机构限额内,将街道事业单位整合为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网格化管理中心(综合治理中心)2个事业单位。
1.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街道办劳动保障事务所更名为党群服务中心,挂政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主要负责与群众、驻区单位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工作,加强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充分发挥综合便民服务作用,进一步拓展服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功能。负责原劳动保障事务所的退休人员管理。承担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营商环境建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
2.网格化管理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将街道国土规划环保安监站(综合行政执法队)更名为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挂综合治理中心牌子。主要负责网格化综合管理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指挥、调度、督办等工作提供保障。协助完成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应上级部门:政法委综治中心、流动办。
三、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一)建立权责统一工作制度。
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赋予街道党工委相应职责职权。城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应当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城区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提拔任用、评先评优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城市规划制定实施中涉及街道的相关内容,应当听取街道党工委意见。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务,一般由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二)健全条块分工制度。
全面梳理街道目前实际承担的工作事项,按照依法、高效原则,分类划定条块职责。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管理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处置,街道负责配合和监督;对部门职责交叉、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城市综合管理难题,由街道办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进行统筹协调、考核督办,但街道不取代执法主体;对公共服务类事务,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和业务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由街道负责整合安排;对社区自治类事务,由街道发动居委会等各类自治组织开展自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配合支持。(三)实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
探索建立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城区职能部门将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街道承担的,需审核报批并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加强下放给街道事权的人才、技术、资金、网络端口等方面的保障,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四)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制度。
健全与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对街道的检查考核,由区委、政府统筹安排,上级职能部门一般不对街道进行直接考核,确需开展的由上级职能部门按一事一报原则报城区党委、政府批准。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对社区、街道党政机构、城区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进行分类考评的制度,其中,街道党工委对城区职能部门的考评占城区职能部门年度绩效考评成绩的30%。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城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城区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区委编办具体指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具体落实。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列入街道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二)明确职责,协调推进。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切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街道纪工委要加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党政办负责做好内设机构的调整和人员安排,报街道党工委会议审议后实施;财务室负责做好经费和办所整合后国有资产的登记、划转工作。各有关办所和人员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支持改革,形成合力,确保改革顺利完成。(三)严肃纪律,确保稳定。
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对改革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认真纠正和严肃处理。要妥善处理改革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改革稳步推进,工作正常运转,辖区社会稳定,按期完成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