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分享《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放手是为了更爱你》是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分享,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那咱们就尝试一下,他们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动手的。”
在我的再三坚持下,祝老师放弃了坚持。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拿起一只虾“咦?这只虾的衣服怎么还没有脱掉呢?这样孩子们怎么吃呀?恩我得想个办法!”这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于是我先教孩子们剥虾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导幼儿,说实话教孩子剥虾真不如替孩子剥虾省事,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剥完虾后的欢呼:“老师我成功了!”作为教师,那种幸福不言而喻!
3.摆脱依赖,真正放飞。
在一次培训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换了好几位训导的人,在一再的鼓励、利诱下仍然没有成功,后来有一位智者想到一个办法,把雏鹰依赖的大树砍倒,结果出人意料,雏鹰竟然飞了起来。
由此可知,砍断了依赖,实现了蜕变。我们班的姝然是位年龄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脱裤子时,总是喜欢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动手。看着她无辜的小眼。渴求的神情,我总是会心软帮她提裤子,每当她达到目的,得意地笑时,我就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帮她提,要逼她自己动手。可是听着她号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家伙实际的动手能力挺强,就是偷懒不想干。我再一次发狠心告诉自己,无论下次什么情况不能再被她牵着鼻子走,现在“狠”一点,是为了更爱她。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请我帮帮忙的请求被忽视,她闭上眼大哭起来,我忽视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着哭,我仍然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擦了擦泪,自己提好了裤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过来,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裤子提的真整齐,看起来好漂亮。”听到我的夸奖,小家伙得意起来“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实例证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恰当的狠心,可以帮助孩子飞得更高,发展的更好!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分享《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放手是为了更爱你》是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分享,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那咱们就尝试一下,他们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动手的。”
在我的再三坚持下,祝老师放弃了坚持。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拿起一只虾“咦?这只虾的衣服怎么还没有脱掉呢?这样孩子们怎么吃呀?恩我得想个办法!”这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于是我先教孩子们剥虾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导幼儿,说实话教孩子剥虾真不如替孩子剥虾省事,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剥完虾后的欢呼:“老师我成功了!”作为教师,那种幸福不言而喻!
3.摆脱依赖,真正放飞。
在一次培训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换了好几位训导的人,在一再的鼓励、利诱下仍然没有成功,后来有一位智者想到一个办法,把雏鹰依赖的大树砍倒,结果出人意料,雏鹰竟然飞了起来。
由此可知,砍断了依赖,实现了蜕变。我们班的姝然是位年龄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脱裤子时,总是喜欢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动手。看着她无辜的小眼。渴求的神情,我总是会心软帮她提裤子,每当她达到目的,得意地笑时,我就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帮她提,要逼她自己动手。可是听着她号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家伙实际的动手能力挺强,就是偷懒不想干。我再一次发狠心告诉自己,无论下次什么情况不能再被她牵着鼻子走,现在“狠”一点,是为了更爱她。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请我帮帮忙的请求被忽视,她闭上眼大哭起来,我忽视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着哭,我仍然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擦了擦泪,自己提好了裤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过来,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裤子提的真整齐,看起来好漂亮。”听到我的夸奖,小家伙得意起来“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实例证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恰当的狠心,可以帮助孩子飞得更高,发展的更好!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值日生想说爱你不容易》教育随笔
值日生工作是幼儿在园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劳动形式。当孩子们升入中班以后,已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各自的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开展值日生工作,可以培养孩子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自身的责任感等。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教养人员在教育价值、要求、安排等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有时会导致孩子在做值日生时出现以下现象:
妈妈:今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去幼儿园?
孩子:今天我是值日生,我要早点去拿桌椅值日生的牌子,做桌椅值日生可神气了,可以决定哪组先去洗手,哪组后去洗手。
妈妈:哦,原来值日生还分不同工作的,那么你最不喜欢做什么类型的值日生?
孩子:我最不喜欢做洗手值日生,要等所有小朋友洗完手,我才能去洗手,等会儿吃点心也是最后一个,吃好点心玩玩具的时间就少了,好惨!
(摘自一位母亲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今天薇薇哭了,我也气死了。欣欣是我们的好朋友,她今天做值日生,硬说我和薇薇手都没洗干净,要重洗,其实我们洗得很干净,薇薇就哭了。我们再也不和她做好朋友了。
孩子:我觉得值日生做的事情太多了,我都没有时间和佳佳一起玩了。
(摘自一位孩子的自述)
透过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值日生的定位以及作用:
把值日生定位于“帮手型”小帮手是个很亲切的称呼,突显的是尊重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但另一面,它也是一种层级制的体现,做值日生的孩子将复制班级教师的管理言行,如果这个班级的氛围是属于教师权威型的,那么一个孩子在不做值日生时与周围其他孩子的言行无任何差别,可一旦做了值日生,他就有可能在言辞上会出现指令性语言,使其他幼儿处于服从地位,而自身多了一份权威和优越感。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有一些孩子喜欢做值日生的理由是“因为可以管人”。
把值日生定位于“劳动力型”值日生能帮助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本身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如帮助发勺分碗、擦桌子、整理玩具橱、照顾自然角等。这既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服务思想渗透,也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径之一。那么,当两个值日生吃力地抬着一筐全班孩子的衣服艰难地走上楼梯,而教师和其余孩子则嘻嘻哈哈空手而归时,这就不免会让人联想到“劳动力”一词。值日生工作是不能以削弱大家服务意识而设置的,不能成为一种单纯“劳动力”的使用。
把值日生定位于“奖惩型”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有轮流值日生制,但一旦某位值日生缺席时,或者某位值日生太调皮、能力太弱而执行状态不佳时,不知教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去面对。是按照共同约定的“周三不来周四项”“评选最佳值日生”“结对值日生”等,还是将其变成一种奖惩活动,如取消某些孩子的值日生资格,让日常显得乖巧能干的孩子再次得到机会。教师抉择背后隐含着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应思考,如何使每个孩子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
我以为,作为每天都在运作的值日生工作,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展开。
*应该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生活》课程要求,明晰值日生工作的意义所在,紧扣一些关键词,如为大家服务、责任意识等,突显值日生工作的价值。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减少成人的指派行为。如果教师想将值日生工作予以分类,应通过孩子讨论确定,而具体谁来担任,则可通过前一天的值日生商议活动进行。如早到的孩子才有选择权等硬性规定,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性,因为有的孩子确实住得较远。
*关注孩子值日生工作的现状,家园齐心协力,共同培养。如当一个孩子做值日生时常迟到时,可建议他与同日做值日生的孩子结对,值日生那天用“电话叫早”方式提醒他。
*提升值日生工作的内涵质量。值日生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教育契机,要让孩子们体验并感谢值日生工作的成果,如离园前值日生可作自我评价,教师应提示大家一起感谢值日生的辛勤付出等。
不起眼的值日生工作天天都在做,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目前孩子在劳动习惯、服务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现状,还与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孩子个性品质培养等有关联。
由此,愿孩子们在值日生工作中体验为集体服务的乐趣与自豪。
第四篇:勇敢是为了站上更耀眼的舞台杂文随笔
未来,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未知数,既向往又无助。世间的世俗凡尘,年少的轻狂冲动,难免会有些措不及防。
人生总有一些风霜雨雪、挫折磨难,而在追梦的途中,那一声又一声的否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在不经意间一步一步、不断的吞噬着自己的勇气,而内心的懦弱也在一步一步的加强。如今的你,是否还像当初那样,勇敢、坚毅、永不退缩?
曾经的我,是那么的勇敢、果断,哪怕风雨来临,也毫不畏惧;但当我患上癫痫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经历了人生无数的挫折、迷茫,面对了世界的残酷、狠心,到最后被弄得遍体鳞伤时再回首当初,你是否会觉得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冲动;你是否会嘲笑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你是否会感受到当初的纯真与美好?
有的人说:有勇气的人又能怎样呢?只不过是大胆点罢了,最后还不是会伤痕累累,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那又何必去勇敢呢?是啊,勇敢的确会伤痕累累,的确会有一般人没有的艰辛和劳累,但是,在这些劳累与艰辛的背后,又有多少成熟的果实等待你去摘?一把刀不是天生就锋利的,它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无数次的历练,才锻造成一把无人敢碰的刀,才锻造成成功的自己。如果一味的懦弱,一味的退缩,只会让上帝给你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机会,从你的指缝中无声的溜走,最后遗憾当初的自己,为什么这么弱小,为什么弱不禁风,为什么连承受一点点挫折,拥有一点点的勇气都没有。青春、年轻,在这种年纪,都是用来拼的,唯有勇敢,才能让自己像一把刀一样锋锐;唯有勇敢,才有勇气去迎接那些未知的风雨,即使知道自己会受伤,知道自己可能会失败,但只要你去做过,你有努力过,那么,你已经站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你是为你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让自己活得开心,这才叫真正的成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勇敢的绽放只属于自己的光彩,勇敢的去面对未来,因为勇敢,是为了让你站上更耀眼的舞台!
第五篇: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人生的杂文随笔
文学理论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许鞍华的电影《黄金时代》。早在高中,我就曾读过萧红的《生死场》,也大致了解过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冷峻的、不急不缓的文字,坎坷的、颠沛流离的人生,戏剧的、混乱纠结的爱情,在她逝世后多年,仍然为人们所好奇,所探索。
本来,对于这部宣传时号称大制作的文艺片,我是很期待的。可惜,三个小时的长篇观影,并没有给我带来想象之中的那种感动。甚至,遗憾地说,我觉得它并不像文艺片。
提到萧红,绕不开的是她的著作和她的感情。萧红本人也深知,自己当时离经叛道、纠葛不清的爱情必然是后世人们猎奇的焦点,可她还是希望,“如果可以,能不能更多的记住我的作品。”
是的,作品,一个作家最本身的代表,能使一个作家被记住的最重要的凭证。我本以为《黄金时代》能不落巢窠,能用一种虔诚,用画面与镜头为我们还原萧红的心路历程——不是说不能有爱情,我想,萧红的爱情恐怕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是她对于人性思考的一部分,甚至我认为不是主要部分,因为使她成名的著作几乎无关爱情。
在一开始,那苍白无力、贯穿始终的叙述就让人冷了心,我们想看到的,是人物镜头层层推进而带来的自然叙述,不是机械的念白;整部电影时不时出现的人物讲述使得人神思分离,本该是演绎者,突然就变成了讲述者,这根本无法使人全身心地投入观影;并且,纵观全片,我都没有发现有萧红经历生活苦难的思考,没有内心的独白,没有真正从萧红身上来剖析来反映。她和萧军的初见同居直至关系恶化,每一步都显得如此突兀不堪;她和鲁迅的交流探讨,在电影里显得生硬而客套,怎么看出,这个萧红给萧红文学之路最大影响的人对她文学上的、生活上的帮助?许广平说,萧红写苦难,偏偏能写得那么深重,是怎么深重?为什么深重?后来的萧红遇见丁玲,遇见未来的丈夫端木蕻良,遇见那个在生命最后陪她的骆宾基,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
我所爱的萧红,是她在《呼兰河传》里,在《生死场》里,用顾影自怜而又悲伤的笔触为我展示的那个世界。也许是无爱的童年,轻率的少年以及颠沛流离、不断被抛弃的成年造就了她文字的苍凉。呼兰河,是她记忆的北方小镇,有着一片多彩的风土画,那里的人们既善良又愚昧,带着讽刺,却又使你无法不憧憬那一方天地,因为展现在书里的人物是那么真实。仿佛,随着萧红的叙述,我们真的到了她笔下的家乡,尽管忧郁,却忧郁地美丽。这种美丽,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弱女子的坚韧吧,面对日寇的横行肆虐,她笔下虽然愚昧的农民开始觉悟,开始抗争,誓死不做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抗争到底。这,是萧红的含泪与不屈。
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是结尾,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那个场景——童年的萧红和最爱她的祖父,一起在有着阳光、微风的菜园里,祖父漫不经心地劳作,年幼的萧红天真烂漫地玩耍。耳畔,是一个女孩挥着水瓢大叫着“下雨了下雨了”的清脆笑声,眼前,是一片碧绿的菜畦与纷飞的蝴蝶。我不知道,在生命中最后一刻,写下“不甘,不甘”的萧红,脑海里想的,是不是这般无忧无虑的画面?可倘若没有此后的曲曲折折,她又怎能饱尝人间冷暖,看穿世态炎凉?她美丽而忧伤的文字,是因为她备受摧残的人生。我爱萧红的笔触,爱的不是她童年的欢乐,不是她惊世骇俗的爱情,爱的是她备受摧残的人生,是她历经苦难后柔弱却倔强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