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官屯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
为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卫健委、妇联《关
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的通知》及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作的通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于
2021年
05
月
01
日至
2021
年
05
月31
日组织实施了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
经测评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如下报告:一、测评目的和方法
1、测评目的: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全面掌握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秉承“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筛查出可能需特别关注的学生,进一步观察、访谈、关注,根据
其严重程度分类处理,积极开展跟踪、关注、辅导、转介等工作和危机干预,做到
提前预防,及时跟进,有效预防心理危机和心理事故的发生。
总之,以心理测评为基础,形成筛查、识别、辅导、干预、转介、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建立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好学生的心理支持工作。
2、调查方法:本次心理测评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以学生自评、家长和教师他评的方式,借助“智迪心声网格化心理服务平台”进行测评。
二、测评量表介绍
(一)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
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适用于学龄儿童的年龄范围,适用区别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适用于区别儿童有无精神障碍。具体为:1、教师问卷:对儿童在校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
分,以
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
2、父母问卷:对儿童在家行为进行评定,总分的最高分为
分,以
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此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
(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
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国中小学生标准化的《心
理健康诊断测验》。本测验适用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共
个
测验题目,分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
三、测评结果
(一)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由测评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实际参与的2名班主任教师为45名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
1、39人(占
86.67%)测验评分在0-9
分之间,无行为问题。建议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行为状况。可以和学生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学生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
其一起完成。
2、6人(占
13.33%)测验评分在10-52
分之间,可能存在行为问题。
(1)2人(占4.44%)考虑为
A
行为,即违纪行为型,可能包括经常破坏自
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建议帮助学生
调整行为活动,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其一起完成。
(2)3人(占
6.66%)考虑为
N
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型,可能包括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建议首先
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学生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学生一起尝
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学生多一些安全感。
(3)1人(占
2.22%)考虑为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两种行为,可能包括经常
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也包括
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
建议首先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学生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学
生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学生,给他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
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学生和其一起完成。
总分分布饼图(图示)
维度因子分布柱状图
(二)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
由测评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实际参与的45名家长为45名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
1、41人(占91.11%)测验评分在0-13
分之间,无行为问题。建议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行为状况。可以和他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
关心孩子,给他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孩子和其
一起完成。
2、4人(占8.89%)测验评分在14-62
分之间,可能存在行为问题。
(1)1人(占
2.22%)考虑为
A
行为,即违纪行为型,可能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建议帮助孩子调整行为活动,制定一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孩子和其一起完成。
(2)1人(占2.22%)考虑为
N
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型,可能包括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建议首先
带孩子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孩子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孩子
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孩子,给孩子多一些安全感。
(3)2人(占4.44%)考虑为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两种行为,可能包括经常
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学生、偷东西等,也包括
肚子疼、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等。
建议首先带孩子做相应身体检查,确保无器质性病变后,帮助孩子调整行为活动,帮助孩子一起尝试新事物和新环境,多关心孩子,给他多一些安全感;同时制定一
些简单易遵守的规则,并监督孩子和其一起完成。
总分分布饼图(图示)
维度因子分布柱状图(图示)
(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由测评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实际参与的45名学生进行了测评,测评完成率100%。
1、45人(占100%)测验结果可信;0人(占0%)测验结果可信度较低,需在适当时候重新测验。
效度因子分布饼图(图示)
2、44人(占
97.78%)测验评分在0-64
分之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可
细化到其中
XX
年级,或男生、女生,或
XX
民族,有
XX
人,占
XX%)
3、1人(占2.22%)测验评分在65-100
分之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良。在日常生活中焦虑情绪较严重,有不适应行为,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制
定个人诊断和个人指导计划,建议进一步了解各因子得分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
行评估。
(1)
学习焦虑3人(占6.67%)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可能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
(2)对人焦虑
4人(占8.89%)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对人焦虑程度属于高分水平,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易退缩。
(3)
孤独倾向1人(占2.22%)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常常感到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不安,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
(4)
自责倾向3人(占6.67%)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很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
(5)
过敏倾向2人(占4.44%)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
一些小事而烦恼。
(6)
身体症状2人(占4.44%)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
(7)
恐怖倾向2人(占4.44%)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高处等,有较严重且难以克服的恐惧感。
(8)
冲动倾向2人(占4.44%)的学生该因子分≥8
分,表明该部分学生常常十分冲动,坐立不安,无法静止下来,自制力较差。
总分分布饼图(图示)
维度因子分布柱状图(图示)
(四)测评发现的问题综上数据所显示,13.33%学生可能存在行为问题,或
2.2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良。此类学生需结合日常情况综合判断,并予以特别的关注,必要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建议,为完善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本校学生综合心理健康水平,现结合测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工作日程学校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人、财、物的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技能性很强的工作,望学校引进或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教基一厅函[2015]36
号)要求建立我校心理辅导室,以辅
导室为阵地,积极预防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及相关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健康讲座为主要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习(考试)心理辅导、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挫折教育、适应辅导、生命教育、自我意识等
系列教育。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教师心理健康全员培训,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提升教
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减少学生“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4、加强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在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发挥家长的力量,通过家校共育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主动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孩子多一些的关心,积极鼓励孩子。从而减少学生“家
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5、消除对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偏见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得以及时科学的帮助和治疗。
6、预警学生,需长期注意观察、追踪。但学生的心理是动态发展的,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关注的目标对象,需做好日常的关注和预防工作。
7、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为了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建议学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8、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氛围。
西城街道晏官屯小学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