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资源的利用原则及
范例探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资源管理受到持续破坏,传统聚落和历史文化遗产遗失退化,保护乡村风貌的完整性及特色性,挖掘民间乡村价值,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和景观发展创新的重要任务。文章以位于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内杜家庄村落为例,以保护先行、因地制宜、有机更新为原则,探讨保护景区内村落景观的特色与完整性,挖掘其生态、经济和文化價值。
乡村景观是景观形态和长期积累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是以自然景观生态学、地域文脉学、景观设计美学为支撑的景观空间形态。近年来,学者们的田园风光的原始形式,抽象的图案,内部秩序,在广泛调研的演化历史。同时,基于“乡土”理论研究开展景观环境保护社会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一、乡村景观概述及分析
农村景观农村的范围内,各种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现象的综合性能,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农耕文明形态、人文主义生态保护环境共同促进作用下的生态共合体。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农业景观被认为是“连接到人类活动形式的自然景观。”以后,西欧国家地理教育学家把农业发展景观扩展到乡村旅游景观,包括企业文化、经济、社会、人口、自然等诸因素在乡村建设地区的反映。
城乡在劳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是第一位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农村和城市所呈现的景观的差异。对于纯粹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用一定的人工雕刻。相比城市景观,降低农村人工雕琢,更自然。乡村文化景观是介于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设计之间,是有自己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方式的田园风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所描述的,淳厚的田园美景,满足人们的愿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意向得到尊重。
乡村景观根据人的参与形式主要分为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这几个重要部分学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景观的精髓和灵魂。
(一)乡村自然景观
农村景观是标签的天然植物当地的地理特征。对于中国乡村文化景观设计而言,自然是环境的主体,人为的干扰影响因素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远离城市和经验自然宁静的喧嚣,每个人都为纯乡村景观的向往。自然景观包括农田、耕地、菜地、果木、篱笆、河流、水渠、池塘等。
(二)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建筑企业体量相对较小,多以当地的建筑结构形式主义为主,且建筑工程材料多为当地石材、木材为主,房屋稀疏;其次,乡村传统建筑大多会设置房前屋后的庭院,这也就在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城市公共建筑。同时,这也创造了乡村建筑密度低的主要原因。聚落景观包括民房、房前屋后林木、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三)乡村文化景观
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社会发展研究历程中所没有形成的特有的地域传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文化遗产的载体,包括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水井、水车、小木屋、稻谷烘干架等生活场景。
可以说,农村景观,是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自然和人类和存储特性。下面以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管理区内的杜家庄村为例,表述乡村景观的自然文化价值。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是世界经济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杜家庄村落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部的樱桃园管理区内,属于景中村范畴。根据《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该区域属于二级保护区,纳入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范围,土地归集体所有,主要居民为农业户口,是保留村落风俗风貌的社区聚落,有着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村落依山傍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属典型的北方乡村。村庄内一年四季景色变化不断,素有“泰山小江南”美誉。村落内水资源丰富,河流潺潺,群崖欲倾,百鸟鸣啾、花香沁脾,景色宜人;有板栗、山楂、茶叶、大樱桃、小樱桃、杏、核桃等特色发展农产品。每年3月至5月,樱桃花开及樱桃成熟季节,游人如织,景色如画。
景区村落人文气息厚重、质朴,主要为“泰山百景”之一的“樱桃精舍”。“樱桃精舍”又名“鲁氏山庄”,山庄东、西、北三面环山,横岭河穿山庄而过,堪称风水宝地。清代咸、同年间,山麓王庄鲁泮藻在此拓建,植樱桃成林,樱桃园由此得名。据清朝周彤桂《樱桃园记》、民国赵尔萃《樱桃园记》均对山庄景象做精彩描述,令人向往。山庄东偏门外有一池,题“鉴我泉”,意思是自我省察,以此来表示山庄主人洁身自好的修养。院内有油松、古柏都在百龄以上。门外的两株白玉兰,枝干有数十挺,倔强峥嵘,春季傲然怒放,繁花似锦。
因为近几年旧村改造,大部分年轻村民逐渐搬离村落,村庄已经成为空心村与老人村。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许多景区内的村落面临着老村空废、整体混乱、文化丧失等问题,亟需提上保护日程。
二、乡村景观资源的利用原则及范例探讨
(一)坚持尊重自然景观
在乡村景观应使用的生态景观设计严格遵守,与原有的自然环境乡村充分尊重。
(二)经济性原则
乡村是重要的经济结构单元,受到中国农业信息技术、自然环境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出发点是原则和乡村景观规划。
(三)地域性原则
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企业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文化景观特性对展现中国农村社会风貌的作用。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故事,更多的,通过使用各种形式发展到提高农村人文的味道,为了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融入性原则
在进行一个村庄的规划发展布局时要吸纳当地传统村落布局管理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企业还要充分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提供一些研究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景观社会形态。
根据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杜家庄村落的实际,提出如下保护利用方式。结合近年来在风景区内盛兴的民宿旅游形式,考虑到村落为景中村,属于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因交通不便、发展受景区规划制约、劳动力流失等限制,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原住民收益欠佳。提出利用民宿发展村落的保护利用思路,在保留乡村记忆、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拉动景区旅游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益,是景区中村落一种新的发展业态。在设计中采用借景田园风光,保存农业体验,是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1)空间组织
静态空间以天空和大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开阔优美;以茂密的树林和农田构成一个空间,展现出浓荫之美和深邃的视野;以高山低谷包围着幽深安静的美。按照农村面貌展现空间序列,如传统的村庄建设,耕地种植面积,园林花卉,苗木,蔬菜和水果园划分动态空间,形成景观的完整序列。
(2)空间营造
“点”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在院落内种植发展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中国特色。栽培樱桃等特色果木,景观绿化蔬菜如丝瓜藤、蔬菜、黄瓜;庭院设施,如水井等。“线”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通过发展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以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企业不同的视觉设计效果。在道路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果树,如茶树、樱桃、杏等当地树种,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道路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在一个有序的节奏农田,果树春华秋实,苗圃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打造的景观氛围。
(3)景观细节
村标设计方法一般企业位于村庄主入口,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治疗前后相互呼应。需要注意的是整体的体量村庄,建设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题。栽植樱桃与其他植物如美人蕉或牡丹、芍药,通过刻有村落名称的石组与植物的搭配形成入口标志。
(4)建筑外立面改造
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中国建筑企业原有知识结构的前提条件之下,增添极具地域特色和乡村社会文化的装饰艺术元素,从材料和元素着手,进行分析建筑外立面的“轻改造”。
(5)植物设计
乡村植物一般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不宜选择长期护理,乡土树种自由成长,打造原创乡村田园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一种多年生草本,一般我们不要进行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6)配套设施及其他小品设计
配套设施包括活动广场、休息廊、坐凳、宣传栏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具、石磨、石磨、筒子等,也可以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雕。.如在进村道路上设置隐约于樱桃园中的茶亭,增加辨识度,成为村落的一景。风格與地方特色统一,量应适中,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地方文化与生态文化。
三、结语
乡村特色景观的整合与利用是以尊重乡土环境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及人文体验需要为前提的一种综合过程。我们应秉持可持续发展、自然朴素的理念,保护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原创特点,保持乡土本色。承载旅游行为的景中村改造更应在时代背景下做出新的探索,文章探讨以民宿作为突破口,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同时,实现发展与效益。总之,“乡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如何利用人类智慧使乡村景观得以保存和发展下去,是未来继续探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