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

2020-09-01 14:4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

《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

1.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将诗中的新词语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指了两名学生,读得很准确。)

师:词语都会读了,谁愿意来读读整首诗呢?

(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了解押韵。

(出示诗歌,将每一句最后一个字改变颜色,并写上拼音。)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颜色不一样的字的韵母,你有什么发现?

生:除了“浪、雪”以外,其他字的拼音韵母都师“an”。

师:是呀,这样使我们的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来预习,这个学习习惯真好。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翻开课,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刚才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出示下列词语:

①等闲:平常的小事。

⑤五岭:五座山岭。

②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⑥三军:指红军战士。

③腾细浪:翻腾的小浪花。

⑦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④磅礴:气势雄伟

⑧走泥丸:滚动的小泥球。

4.师: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

师: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师:那么读了这首诗之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

生:难、长、险

……

师:不错,在那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其实诗中也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谁找到了?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细读诗句,品味红军的不怕与等闲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体会长征的遥远:抓“远征”一词,学生体会,教师补充

(2)体会长征的艰难:抓“万水千山”一词

(3)情境引读,感受红军的精神

师:那么红军知不知道长征途中会遇到艰难险阻,(知道)明知困难重重,仍然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呀!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

师:纵然是千山万水,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是等闲视之,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乐观呀!让我们一起读。(生读)

师:从中你感受到了红军身上的一种什么精神?

生:不怕困难、无所畏惧、无比乐观……(教师板书)

师: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从下面这句也能感受到。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通过“逶迤”和“磅礴”体会“千山”的险峻

(2)补充资料体会体会“千山”的险峻,学生补充资料,教师补充资料。

(3)师:假如你就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请你想象一下,要想翻越这样的山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山高坡陡、很难上去,一脚踩空就很危险。

生:上面荆棘丛生,还有野兽出没。

生:食物不足,缺水。

……

(4)通过“腾细浪”和“走泥丸”体会红军的不怕与等闲。

师:长征难,可想而知!可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逶迤的五岭就像——(生:腾起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生:脚下滚过的泥丸),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让我们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

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不怕山高,不怕危险。

生:红军战士很乐观

……

(5)情境引读,深化感受:

a(出示长征图片)翻越了一座有一座高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疲惫的身躯被划出了带血的伤痕,可是红军战士一直这样认为:——

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面对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红军战士仍然没有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们总是这样认为——

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眼看着自己的战友纷纷倒下,红军战士擦干血泪、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这样认为——

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巍峨的高山已然翻过,这白浪滔天的大河又岂在话下,谁来读下一句?

C:“金沙水拍云崖暖”

(1)教师引发学生质疑“暖”,理解“暖”。

师:这句话的哪一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红军渡过金沙江为什么会感到“暖”?

师:是呀,金沙江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渡过这样的一条江,红军战士怎么还会感到温暖呢?

生:因为当时天很热吧。

生:红军巧渡金沙江,没有浪费一颗子弹,没有一个士兵受伤,心里非常高兴,所以感到温暖。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暖”,读出“暖”。

师:是呀,不费一枪一炮,不损一兵一卒,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红军战士感到——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

师:从这个暖字当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这种乐观。(生齐读。)

D:“大渡桥横铁索寒”

(1)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体会“寒”:

师:很快红军战士来到了天险大渡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段)

师:(出示带有画面的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我想此刻你对“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大渡河地势险要,河面宽300多米,泸定桥的13根铁链寒光闪闪,看了让人心寒。(生读)

生:这场战斗非常激烈,在战斗中死伤了很多红军战士,使红军战士心里非常难受,所以感到心寒。(生读)

生:这场战斗是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而国民党也是中国人,却对红军战士赶尽杀绝,令人心里感到非常寒冷。

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受。(生齐读)

师:这可是沾满红军战士鲜血的一句诗呀!再读(生读)

师:这可是融入红军战士生命的一句诗呀!再读。(生读)

师: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两场战斗、两种心情,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生齐读:金沙水拍云崖暖(高兴地)

大渡桥横铁索寒(沉重地)

E:“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体会“喜”的内涵

师: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欣喜。(生齐读)

师:红军战士“喜”的是什么呢?

生:……

(2)读出红军的欣喜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喜悦。(生齐读)

拓展延伸,写出感受

师: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难到红军仅仅是翻越了这样几座山,这样几条河吗?谁能用查阅到的资料回答这个问题?

生:不是。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共翻越了18座高山,24条大河……

师:这么多的高山和大河,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万水千山)18座高山留下了红军的足迹,24条大河记载了英雄的历史。除了诗中所说的自然界的困难之外,红军在长征的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让我们看看毛泽东主席对长征的评价(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段)

师:在毛泽东主席的心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么在你的心中,长征是什么?请拿出你的纸和笔,写下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书写,教师指导,然后交流:

生:长征是一首诗……

生:长征是一幅画……

生:长征是一段历史……

生:长征是一种精神……

下载《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律.长征》优质公开课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一、课前 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欣赏一段歌曲,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 师: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1:长征 师:你想到了长征,很好,注意把话说完整 生2:我想到了长征的艰辛。......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 师:(板书:长征)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生:爬雪山,过草地„„ 师:(小结)是啊,在这万里征途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汇编)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

    《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

    一、初读感知(10分钟) 1、同学们,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字正腔......

    《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课前......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_001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