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2020-08-17 02:2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解释下列名词

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产权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制度创新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交换价值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

答: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送分题!)

答:按照一中价值规律的名词解释回答就可以了。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

答: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形式(很少出,但可能出选择题)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价值尺度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

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货币流通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无形资产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非实物形态。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剩余劳动

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生产成本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资本积累(重点!)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

资本积聚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风险投资(重点!)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

资本周转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

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流动资本

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起的,所有又称为“物质损耗”。造成有形损耗的原因有两个:①

使用;②

自然力。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是指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它与使用价值的损耗无关,又称“精神磨损”。原因也有两个:

生产同类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出现了更好的新机型。

折旧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可能出,送分题!)

答:

资本的定义: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资本的一般特点: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资本的主要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答:

资本积累的动因:

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区别: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

答:

资本经营的定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资本经营的特点: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也可能出!)

答: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重点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解释下列概念:

商业信用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国家信用

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

消费信用

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

股份有限公司

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虚拟资本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泡沫经济

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

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答:

虚拟资本的含义: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都依赖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和债券。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和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答: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虚拟资本的含义:如上所述。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答:

虚拟经济的定义: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解释下列概念:

产品差别

指同类产品由于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产品的物理差异。

买方知识的差异。即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

买方的主观差异。即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

服务方面的差异。

特殊销售活动。

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过度竞争

是指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

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

资本集中的含义: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了这类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表现在:

必要条件。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客观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为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答:

垄断的类型: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

自然垄断:定义按照西经课本叙述。

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

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或产品市场。

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如品牌效应。

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

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

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

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

垄断的成因: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织协调。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和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答: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外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

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

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

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形成的壁垒。

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

通过倾销手段形成的壁垒。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

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同一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垄断资本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

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

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供原料。

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

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答:

反垄断政策:

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

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

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反垄断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经不能合法存在。

反垄断的局限: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反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如美国的立法机构经常通过修改条文,司法机构通过免予起诉来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而美国政府则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制裁垄断者。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考的可能性很小)

社会资本(重点!)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有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卖方市场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

1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过程中一个“惊险的跳跃”。它不但决定了现有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也决定了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资本得到价值补偿,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答: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个前提条件: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分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答:

卖方市场的定义: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的含义: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第八章

收入分配

解释下列概念:

国民收入

是与收入分配关系最密切的经济范畴,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劳动

土地和资本等)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有如下关系:

国民生产净值

=

国民生产总值

折旧

国民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

间接税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收入分配的主体主要有3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与参与初次分配的3个主体相对应,整个国民收入也划分为3部分:

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其主要来源有各种形式的税收和政府凭国有产权获得的收入。

企业收入。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再减去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后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

个人收入。指个人劳动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获得的收入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形成的上述三种原始收入构成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它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公平与效率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非重点)

答: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

二者都反映了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都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者都是以市场价格来计算的。

二者经常相互替代。

二者的联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要素的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原则计算的,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以国籍原则计算的,包括了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创造的增加值。

试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答:

原则:初次分配优先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内容:即前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定义。

初次分配的意义:

是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此外也作为再分配的出发点。

再分配的意义:

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

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

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

是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

是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和国家物质储备建立的保证。

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答: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市场运行机制决定了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效率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了他们的收入。而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要素供给分配收入则必然导致收入差别。如果缩小这种差别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则必然损害效率。

如何解决:

总的原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在效率优先的条件下兼顾公平。首先,只有效率的提高才能为公平的增长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实现公平必须服从于提高效率;其次,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也要尽可能兼顾公平,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要针对效率和公平在不同时期内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因为虽然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时候公平可能更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则更突出。

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此外也要在其他方面找到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公平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或者以尽可能小的效率损失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公平的途径,以降低效率和公平替代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如果某项政策的实施让大多数人都比较满意,则说明它比较公平,也具有效率。

总之,初次分配服从于效率目标,由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服从于公平目标,由政府调节。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解释下列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资本全球化(重点!)

指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一体化过程。

资本全球化包括资本的货币形态

生产形态和商品形态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上有哪些特征?(有那么点可能考)

答: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实现了资本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通过高效率的经营来争夺市场。

实现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更有效的剥削工人,降低劳动成本。

实现了商品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统一的市场,使资本家可以更好的实现剩余价值。

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发波动,并通过这种价格波动自发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资本主义经济更有效的运行。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书上没有,老师也没有提到,真要那么衰考到了就自己乱写点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现代资本主义具有哪些新特点?(很可能单考其中某一方面!)

答:

资本社会化:

从19世纪末开始,股份公司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

职工股份制的实行和股权进一步分散化。

股份经济国际化。

与单个资本相比,股份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本。股份公司的普遍化,使得以单个资本为基础的古典资本主义开始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

概括起来,资本的社会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资本积累方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通过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小额资本迅速集中起来发展为大资本,克服了单个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聚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的局限性。

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资本的所有权被分解为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二重形态。私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支配地位下降,而主要体现为了一种收益权。与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相区别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日益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性质,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

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股份资本与单个资本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推动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科技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资本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职能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普通的职业化经理人手中,资本的管理职能日益社会化。

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使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调整和发展。

国家参与的全面化:

二战后,国家干预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政策。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通过财政预算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由此对生产资源的使用

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使其有足够的财力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财政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公共部门的扩大,尤其是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资本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

资本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了现代世界体系的重要特征:

在新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向行业内部专业化发展。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巨大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资本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促进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使资本在全球的跨国流动更为便捷,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民间资金的巨额和快速流动,使得汇率波动加剧,这不但影响各国中央银行管理汇率的能力,削弱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若大量外资涌入虚拟经济领域,就很容易出现泡沫经济。再加上各国经济彼此间互动关系已更为密切,一旦泡沫经济破灭,引起金融事件,很容易波及其他地区,甚至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

解释下列概念: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示在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

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是要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或者说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方法?

答: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其中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

答: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表现在: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资本主义的流通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

资本家的消费是享受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工人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加强剥削程度,从而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解释下列概念: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

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的公式为:

商业利润

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

资本有机构成(并非不重要,但书上给的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参照政治课本回答)

借贷利息

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级差地租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能成为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在实现劳动力价值的同时让渡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劳动力的买卖中一般人只会注意等价原则,而对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则不太关心。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资本家为了掩盖剥削关系,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劳动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高,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点!)

答: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商业利润的本质是重点!)

答:

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借贷利息: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地租: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解释下列概念: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工人与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

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经济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

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老师说这题比较陈旧了,但我觉得还是随便看看好。)

答:

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谈谈对“两权分离”的认识。

答:

“两权分离”即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的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

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结构。这是因为: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

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虚拟企业的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垄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一下)

答: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

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如何产生的?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家阶层服务的。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的实质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

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

答: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

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

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在供求已经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

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

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

答: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

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产业政策:

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

收入政策:

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

工资——价格指导线。

实现工资——物价管制。

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采取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重点!)

答:

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

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

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和新产业,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

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弥补私人垄断资本的缺陷。

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达、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

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

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系的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世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并在其后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表现?

答: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

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如何理解全球化的二重性?

答: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

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表现为国家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对生产社会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全球市场加速形成。

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科技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流通已经被连接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卷入了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从生产关系的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扩张成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小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资本流动的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冲击,以及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数字鸿沟出现,新经济与旧经济脱节,世界经济呈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

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有:

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极化。

国际贸易将有力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近50年来,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一倍多,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

贸易和投资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国际贸易在21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

企业的跨国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

企业的跨国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

国际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

国际互联网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和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将成为新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如果一个国家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公民和让每一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

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治影响: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界的不断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使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这样,必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缩小,这必然有利于形成国际关系的民主与合作气氛。

经济全球化将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解释下列概念:

创造性毁灭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再生产周期(重点!)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答: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因为相对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构和条件,这是因为:

相对人口过剩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内资本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

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界限的需要之内。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答:

创造性毁灭的定义: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产品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产品创新及新兴产品部门的建立,在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使得劳动的质的差别不断扩大,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由此扩大了社会总劳动的规模和商品价值总量,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增加开辟了新源泉。

产品创新对利润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一方面,产品创新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一些旧的产品和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资本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新产品在技术上垄断性的丧失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发展,由产品创新引起的超额利润会逐步消失,各部门之间的利润差别会逐步消除,从而导致了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重点!)

答: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老师说是重点!)

答: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内部落后经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谈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理解。(重点!)

答:

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说生产力发达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不断发展并最终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要建立公有制,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与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其宗旨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

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实行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答:

要体现效率优化、兼顾公平的原则。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和劳动效率挂起钩来,不仅要衡量投入劳动的量,更要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联系起来。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允许拉开合理差距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及其客观调节机制,使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同一规范和调节机制之下,受客观的市场分配规律的制约,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要建立、完善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特别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价格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

要通过企业改革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

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具体措施有:

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

加强税收政策调节。

加强法制建设。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解释下列概念:

要素市场

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参见政治教材)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

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

是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的。

发展的方向服从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解释下列概念:

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

答:

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自负盈亏。即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利润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的约束。

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答: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产权不清。因而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政企不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的掌握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

权、责、利不明。在市场经济中,权、责、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权、责、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各方面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有权有责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管理不科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使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代替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重点!)

答: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有效的激励机制。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我国目前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途径:

基本制度创新:

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

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

借鉴国际经验。

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答:

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总产出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的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

投资需求

又成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投资结构

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

重置投资

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它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因此又称为更新改造投资。

社会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的总量即社会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试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重点!)

答:

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划分投资类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

从投资补偿的时间和形式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前者又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以及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等。

从资金来源分,可分为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

从管理形式分,可分为计划内投资和计划外投资。

从投资主体分,可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

从时间跨度分,可分为年度投资和在建投资。

投资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有: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在国民收入分为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越大。

消费率与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率与积累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积累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消费率提高,投资规模减小。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由于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消费率和积累率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

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因此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导致投资规模的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重要!)

答: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相应的增加。

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如果物价水平稳定,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稳定增加;如果短期内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收入提高的速度,消费的增加就只能以储蓄的减少为前提。若人们预期价格将持续上涨,则会大量提款抢购,导致储蓄锐减消费骤增。

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如果市场上商品的供给数量增长较快,消费会增加而储蓄会减少;反之部分消费会被迫转化为储蓄。

银行存款的利息率。利息率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和储蓄比例的程度,要看上述诸因素的情况而定。

货币幻觉。只看到物价水平上升而忽视了货币收入提高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减少了,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只看到货币收入提高而忽视了物价水平上升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答: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刻重新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宏观层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最主要原因。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形式: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其表现是: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解释下列概念: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区域结构

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联系,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设计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元经济

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

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制度或体制。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

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

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

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科技:

科技进步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大力发展教育: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

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

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

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

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答: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

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

答:

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

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必要性):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告诉经济发展的情况。后代人不但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的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经济发展能富民强国,并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持。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稳步高速发展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答: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从1953-2000年的4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10次,改革前有5次,改革后有5次。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投资率的变动。

消费需求的变动。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资源共给。

技术变化的状况。

经济体制的变动。

心理预期的变化。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重点!)

答: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其次是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理论。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

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调控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

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

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衡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

收入分配政策

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简述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等于3道题!)

答:

宏观调控的模式:

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前者的特征和危害不再赘述。后者的特征有: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增加就业: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确切的说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政策:

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经济计划:

经济计划是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答: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

从总供求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90年代后半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

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的分析:

财政手段。90年代前半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98年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97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97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

下载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考试版)(五篇模版)

    1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②......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1)p∨(q∧r) 0∨(0∧1) 0 (2)(p↔r)∧(﹁q∨s) (0↔1)∧(1∨1) 0∧10. (3)(p∧q∧r)↔(p∧q∧﹁r)......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1.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

    软件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习题 26. 现值均为 10 万7. 1 1.92(万元)2 3.855(万元)8. 9.215 万元9. 0.7258 万 元10. 3.2549 万元11. 6.1446 万元12. 1.2994 万元13. 104.8387 万元14. 方案 A2 较好16.......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You are give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bout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during a year: a.Calculate the values of the country’s goods and services......

    银行信贷课后习题答案

    商业银行信贷课后题 单选 第一章 1. 信贷资金的来源主要由4部分组成:银行资本金、各项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其中(B 各项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2. 以下业务中(B贴现)为......

    园林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园林的定义2.园林的特征.3.四要素4.景观,(2绿地(3.绿化(4.园林规划(5.园林设计5,园林类型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7.( 1)职业( 2园林理论(3工程技术 ( 4园林表现技法(5园林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