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成功导案
6、陶罐和铁罐
主备人:杨丽伟
副备人:秦超霞
王彦阁
审核人:胡小平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呦,你们已经认识了,来我们看一看,还可以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抽生说)师表扬: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作势将两罐相撞)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表扬:你不仅善于观察,而且爱脑筋。经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而且敢于发言,上课的时间也能这样吗?(能)
2、今天我们一道去认识这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点击课件),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一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从中悟出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检测:
1、检测词语:同学们这么多老师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预习能力特别强,今天就让大家见识一下,好不好?(出示ppt词语)师:大家表现的真棒!读的声音响亮,准确,说明大家课下预习的都很认真,很棒!)
2、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自由说。
师:课文讲的是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成为了(有价值的古董),而铁罐已经(给氧化了)。
3、刚才,同学们提到一个词“奚落”是什么意思?
四、成功阅读
大家解释的很好,那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呢?
自学提示一:体会铁罐的骄傲
请你画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相关内容,并在旁边批注出你的感受。
汇报画出的内容,交流。
师:铁罐一次又一次用难听的话嘲笑讽刺陶罐,这就是——奚落。铁罐一共奚落陶罐几次?每次语气一样吗?开始是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同学们,你觉得铁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这几句话中,看出来了铁罐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那作者抓住了铁罐的哪些描写给我们展示出了傲慢、无礼的性格特点?(板书:傲慢、无礼)
师总结:作者在描写这则故事时,让他们也像人一样说话了,有这人的神态和思想,那么我们在编写故事的时候也要怎样?对,抓住人物的语文、神态和动作来描写。
自学提示二:感悟陶罐的谦虚
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么回答的呢?
师:面对如此狂傲自大的铁罐,用难听尖锐的话讽刺你,难道你不生气吗?如果是这样肆无忌惮地奚落你,你一定
——,但文中的陶罐生气了吗?这时还能做到和睦相处,证明这个陶罐是多么的——谦虚、友好、大度、和善。(板书:谦虚、宽容)
师小结:铁罐是如此骄傲,陶罐是如此谦虚。文中正是抓住他们的对话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的特点,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让我们来分角色读,谁愿意上台演一演?看他们演的多好,大家想不想?愿意当铁罐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愿意当陶罐?坐下的同学就是陶罐,老师读旁白,准备好了吗?
五、总结提升
师:你们的出色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置身于这个故事中。(出示课件配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故事。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那他们两个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划出描写他们变化的句子(找生回答)
师:谁能把它读成一个词?变得价值连城,而铁罐呢?
师小结:虽然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最好能用上你平时积累的课内外的词语或名言警句。
(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再送给大家几句话:(出示ppt)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寸有所长,尺有所短。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师:同学们,相反的。铁罐的确骄傲,难道真的没有优点,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看待问题时该怎么做呢?对,要全面看问题。
六、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师:我想故事讲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再来看看课文,看看骄傲的铁罐和善良的陶罐,你想说些什么呢?师生交流
师总结:是啊,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再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都要向陶罐学习,不仅对人要谦虚友善,同时也要好好珍惜我们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九、板书:
陶罐
→(傲慢、无礼)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铁罐
→(谦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