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经典语录
曹操经典语录1
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
4、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
5、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高歌!
6、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10、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爱迪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1、曹操兵近濮阳,下住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
12、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1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4、“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
15、大量事实证明女人不能惹秦始皇惹了孟姜女,长城被哭倒了曹操惹了小乔,赤壁被烧了黄世仁惹了白毛女,永世被唾骂了和谐生活,善待女人很有必要!“
16、纸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7、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三国志》
18、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被袁军围困,曹操语
19、吾好梦中杀人!曹操《三国杀》
20、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国)曹操
曹操经典语录2
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5、知错,改错,不认错!
6、明君不赏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7、天地间,人为贵。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9、临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10、汝妻子,吾养之。
11、生子当如孙仲谋!
12、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4、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15、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16、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8、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0、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经典语录3
1.“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2.“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何人杀吾近侍?”
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抱歉,我的头太贵,而你的又太便宜!
5.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6.成大事者,不可无钱,却又不完全在于钱。首先是人,得一英雄豪杰者胜十万金银。
7.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0.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11.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12.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1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5.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6.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1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8.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19.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1.量时度理,进退合义。
22.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23.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2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5.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26.你如何知道今天的无名鼠辈,来日会不会名震天下。如果真的名震天下了,你又会不会为今天的事追悔莫及呢?
27.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28.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0.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3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33.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34.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35.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胜,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成大业。
36.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37.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38.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39.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4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1.死不可怕,死是清凉的夏夜,可供人无忧的安眠。
42.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43.天地间,人为贵。
44.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45.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46.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47.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48.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49.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50.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51.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52.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53.心恬澹,无所愒(Kai)欲。
54.性不信天命之事。
55.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56.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57.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58.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59.要杀就杀嘛,何必犹豫呢,搞得自己很痛苦!
60.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错了,或许明天还会看错,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
61.一个人要想成事,就得拿得起,放得下。
6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63.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64.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人,只有败而不殆,败而益勇,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人。
65.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曹操经典语录4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刘备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7、夫有其志必成其事。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10、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国曹操《蒿里行》
11、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三国志》
12、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曹操经典语录5
1、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曹操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
4、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曹操《蒿里行》
5、据史料记载,在官渡之战前,孔融觉得袁绍有田丰许攸一干能人,不能和他斗。曹操的谋臣荀彧却说,田丰许攸一干人等,都是些缺点很突出的人,将来还会内斗。因为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8、爱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幸福不是曹操不能说到就到。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1、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14、如果有如果,早就如果了。曹操《角色》当知觉熄灭的时候,思想也就熄灭了拉美特利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6、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后世对关于的评价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18、大量事实证明女人不能惹秦始皇惹了孟姜女,长城被哭倒了曹操惹了小乔,赤壁被烧了黄世仁惹了白毛女,永世被唾骂了和谐生活,善待女人很有必要!”
1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20、老骥伏枥?在千里。义士老年壮心不已。(曹操)
曹操经典语录6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3、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4、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5、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6、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7、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8、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9、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10、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11、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12、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13、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4、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1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6、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1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9、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20、心恬澹,无所愒欲。
21、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22、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23、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5、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26、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经典语录7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2、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5、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三国魏.曹操》礼让令》
6、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而走,正逢典韦。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
7、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的同时也失去斗志。曹操《新三国》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0、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11、神龟虽寿,犹有竞时。
12、灵感不是曹操,说来就来。
13、曹操,奸诈多疑,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者可当帝?曹操的一生,有不少罪过和错误,但正如鲁迅所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1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高考满分作文与文化名人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最能体现曹操的奸恶。
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操,却有着对理想的追求,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极高的文学造诣。《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写的。【原文再现】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素材评析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适用话题
曹操爱惜人才,胸怀大志,杰出的军事才能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曹操狡诈多变,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适用话题有“智慧与狡猾”、“理想”、“抱负”及“诚信”、“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人与路”、“谈意气”等。【精彩范文】
致曹操的一封信 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
孟德君:
悠悠千载,别来无恙否?千载之后,您的枭雄气概仍让晚辈钦佩万分,你横槊高歌,你长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时,眉宇中流露出的求才若渴的神情,仍让我想后心有余香。可是——孟德,我仍觉得您性格中有一极大弱点,这虽没阻止您最终成功,却至少使您的时间推后了。
您对“人言”的态度错了!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三把大火烧出了刘氏基业,可是赤壁一战让您狼狈不堪,那把火烧在你的心头啊!您叹息,可您又可曾细想,失败之源是过分相信人言啊——“北兵不善水战,宜用铁链子,船只,则行之平稳,丞相之成功之日亦不远矣”——那个与卧龙齐名的人口舌生花,您敬若神明,可最终„„
的确“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但相信一切是一个人致命的错误。
是的,赤壁一役让您清醒了一点,可您又犯了又一种错,那就是——怀疑一切。
杨修乃千古名士,对您又忠心耿耿,偶尔有点恃才放旷,可人无完人啊!您最终以“扰乱军心”之名杀之,使贤良之士心寒。您为什么杀他?是他对着被您“梦中”杀死的近侍痛哭“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时下的祸根吧?他说的没错!您怀疑任何人又表现在——杨修细陈“鸡肋”之涵意时,您就该放弃这“食之无味”的一战,可您又过分刚愎自用,执着进军,可最终却几乎丢丁性命。赛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您就犯了这个错误啊!
但丁有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虽自信,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人该常听别人的意见。人啊,“应当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所以,孟德君,小女子有一言进上:别人的意见,当听则听,自己的自信,当信才信,别被人言遮望眼,亦防自信扫慧云。
无知晚辈,出言放肆,尚请见谅。无知言论,请君斟酌,认为有理,可信则信!认为无理亦可弃于案头,哂笑即可。
顺祝身安!
无知后生:XXX敬上
XX年XX月XX日
所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名师点拨:书信形式,采取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的方式,可以拉近阅卷老师的距离,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以一“小女子”身份直陈“你对‘人言’的态度错了!”真可谓“出言放肆”!作者注意谏言委婉开篇,先褒扬其功德,在曹操或许沾沾自喜时当头棒喝!虽出言大胆,却又因精熟三国,依靠丰富的论据说得句句在理,字字有情。曹操泉下有知,当为之汗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004年高考福建考生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苛,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象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柽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大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刻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所用话题:选择所列举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文章
名师点拨:运用逆向思维,对历史人物进行大胆评说,是一种聪明的写作方式。文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受到世俗看法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作者认为,“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曹操这位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于一身的枭雄,之所以会招来“汉贼”、“乱臣”的骂名,是因为“‘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这样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因而对曹操的评价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是一篇精彩出色的人物述评
曹操遗书
曹丕吾儿:
呜呼,为父大去之日不远矣!于此海内战乱纷仍、国家鼎足三分之时,吾委实不忍撒手而去。想当年吾雄心 勃勃,欲拯万民于水火,一统华夏,建宏图大业。如此夙愿,今日将
成泡影。天乎?人乎?而今已乎!父死不瞑目也!
人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父有紧要之言欲告于汝,望汝切记!
甲子年,黄巾作乱。吾挺身而出,集思广益,与众多仁人义士并肩携手,齐心协力,斩贼首级万余,终大破之,故得以入朝为官。后吾败袁术,诛吕布,身居宰相之高位,挟天子以令诸侯,欲定天下。
袁绍恐吾势大,率兵四十余万来攻,决于官渡。其时吾兵微将寡,粮草不济,世人莫不以吾必败。然吾了无惧意,欣纳谋士雅言,从长计议,与绍巧妙周旋。时许攸“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方其来投,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攸出奇计,献良策,吾军智劫乌巢,火烧粮草,遏绝退路,令绍首尾无暇相顾,终获全胜。自古及今,以寡敌众、以弱克强者寥寥,然吾创此奇迹,岂不快哉!
后,吾取冀州,夺荆襄,灭刘表,拥军百万,上将数千,兵精粮足,横扫中原。意气洋洋,踌躇满志,旌麾南指,与孙刘联军决于赤壁。
此时北方初定,诸侯或死或降,天下与吾争雄者,唯孙权、刘备而已。然其兵卒之和亦不过五万,吾自以孙刘必败,一统江山指日可待,遂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轻信庸碌辈蒋干之语,误中庞统连环*计,拒纳其他谋士之谏,被周瑜小儿、诸葛村夫火烧战船,八十余万大军顷刻烟焰张天,岂不痛哉!吾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几至走投无路。后败走华容,险些丧命,徒留笑柄。
此奇耻大辱,吾没齿不忘!回朝后反复自念,始知刚愎自用,轻信偏听,拒谏饰非,祸莫大焉!
曹丕吾儿,为父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渐灭,止有孙权、刘备,未曾剿除,余皆不足为虑。而今不起,引以为憾。未竟事业,望汝继承。汝当记取父之教训,遇事不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亦不可忠*不分,是非莫辨,偏听轻信,切勿重蹈父之覆辙。临终遗言,儿其切记。勉之!勉之!
父字
建安二十四年冬 所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名师点拨:忠实原文,但是又要有所突破。从古典名著中取材,就意味着“带着镣铐跳舞”:既不能严重违背原著基本内容,犯常识性的错误;又不能脱离话题范围,离题万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本文给我们提供了范例。首先,作者非常熟悉《三国演义》,原著中的情节、人物,乃至重要历史事件准确的时间、细节和人物的性格,甚至某些原文词句,都了如指掌,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其次,文章始终扣住话题,不蔓不枝,紧紧围绕话题选取材料,展开论述,除此一概不涉及。本文实际是借名著之材料,表达作者自己对话题的看法,这正是文章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曹操事略:
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4.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5.望梅止渴: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6.煮酒论英雄: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7.裸足迎才: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8.东临碣石: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9.滥杀无辜: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10.曹操焚稿:《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11.生性多疑: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名家点评:
(晋)陈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梁)钟峡: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卷下)
(宋)苏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魏武帝论》)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孔北海赞》)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章太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沈伯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
素材运用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事且如此,况于人乎?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鲁迅曾就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2003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
话题2:规则
材料加工: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话题3:宽容
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
话题4:人才
材料加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由价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
话题5:谋略
材料加工: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
话题6:进取心
材料加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这首诗充满着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东汉末年的战乱,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破坏,经济萧条,白骨累累,给人带来一种感伤颓废的情绪。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阵春风,吹散了这种伤感的情绪。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人生进取。在闲难时期,曹操能激流勇进,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论曹操的诗》节选)
话题7:英雄
材料加工:英雄还是奸雄?
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仟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喝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生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满洒!马背上,勒缰援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
你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你为奸雄。是因为你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败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抑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存在?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
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话题8:角度
材料加工: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占恨,上了周喻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罗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他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好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已,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我们却应多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提笔论曹操》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