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科院一研究生的退学感言 2010
中科院一研究生的退学感言 2010-08-21 00:44 |(分类:默认分类)
来到科院才知道,所谓的科学家们也不过是跟在国外大牛后面捡面包渣吃的一群人。小木虫上这篇文章写出好多科院学生的心声!
1.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2.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于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与老板的争吵,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突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压力很大,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我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3.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给了我什么?
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除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以外,科学院还彻底改变了我的许多价值观。
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它比其他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论上说,只要经过系统训练,谁都有希望掌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
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比较规范的思考方式,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4.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地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
怪现状之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
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当然,我们毕竟是穷国,没有太多钱,所以只能严格审批,选择性地支持科研项目。这没有错,但也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A.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B.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化,所以一个课题,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这些圈子的人脉就变得很重要,在这上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结果导致帮派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C.课题立项全是伪“高精尖”,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猖獗。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用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申请课题时,表面上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实际上个个都是虚张声势,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不招摇撞骗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D.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严格来说,探索是不能规划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地规划的。而我们由于审批时需要拿出科研项目的具体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学家们事先把学术活动规划好。这就好像探险家们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们画出地图。这是很荒唐的。
E.科学家也会傍大款。一些“小老板”(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学家),单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于是,他们就努力跟大腕们拉关系,申请经费时写上这些大佬的名字,美其名曰“共同申请”,这样就比较容易拿到经费。实际上,这些大佬们手下课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根本管不过来。经费拨下来后,就由着下面的人折腾了。
F.一些比较有钱的科学家们拼命铺摊子。一些科学家在申请到经费时,不是埋头做课题,而是拼命买仪器,扩张实验室。我过去所在的实验室规模十分可观,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实验啥都能做。这是为啥呢?其实仔细分析很简单。实验室成规模后,就比较容易申请到课题了,一年立好几个项,有做遗传的项目,有做发育的项目,有做免疫的项目,这个项目申请不下来还有那个,风险分散了,经费就有保障了。
5.怪现状之二:重立项,轻验收,很多课题不了了之。
立项时轰轰烈烈,验收时马马虎虎。因为验收时还是专家评审,而这些专家其实都是圈内人,你评我我评你,互相都得给面子。不管做得怎样,只要能发几个文章就行。
6.怪现状之三:研究生培养制度。
我们现在的培养制度,是以论文为硬指标的(少数地方目前有改革)。论文已经成了指挥棒,老板需要论文给评审专家交差,学生需要论文毕业。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论文,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混个院士啥的。学生则是能毕业就行,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为具体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刚好够毕业就行。谁都明白做个大文章谈何容易,有很多课题,理论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领域,本身有风险,一般学生不敢冒险,万一五六年后课题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毕业就困难了。所以,我们的文章数量多(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质量普遍不高,或者简直可以说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宝贵年华。
7.我们的科研害了谁?
害了老板们。我们的好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他们在国外做得很好,发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为什么回来以后,就难以拿出国际水平的成果?
害了研究生们。我们的宝贵年华,我们的纯真梦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尽。逐渐变得呆头呆脑,谨小慎微,没有眼界,没有胆量,没有开拓精神,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了为科学奋斗终身的激情,只是盼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产论文。
8.我们的科研帮了谁?帮了美国,帮了英国,帮了日本,帮了德国。
我们的科研活动,每年消耗大量的仪器、试剂、以及其他实验耗材。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就拿生物学来说,大部分仪器都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大部分试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价格高得惊人,我们买的数量也很惊人。而这些东西都在热热闹闹的所谓科研活动中消耗殆尽。投入是看得见的,产出却没踪影。就拿生物学领域来说,全国每年能发三五篇顶级杂志的文章,就高兴地庆贺半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同时,我们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我们的很大部分博士毕业之后,都到了美国做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的科研殚精竭虑,耗费青春,等到“人老珠黄”,再回国混个教授当当,又淹没在中国科研的滚滚洪流中。
较旧一篇:穿越时空的危险 阅读(47194)| 评论(979)| 分享(355)评论 | 分享| 赞
2个人觉得这很赞!
刘志
徐可达举报
尹相宇 2010-08-21 08:31
我觉得这些问题美国基本都有。拉帮结派是peer review的必然结果。功力主义也是一样,graphene火,nano wire火,那么能做的都去做,因为这样就可以发paper。URu2Si2晶体在去年的Nature能找到4篇paper不能不说不令人震惊,可见都在跟风,目的就是申请经费过日子。美国的老板每天做的事情就是review和写proposal,有自己自己做科研的?
科研这东西比的就是钱,钱多了就做的出来。真正牛叉的东西都是天才做的,大家就是混混饭吃呗,谁也不比谁高
第二篇:科院一研究生的退学感言zz
科院一研究生的退学感言zz [转]
1.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 淡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2.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 于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与老板的争吵,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突 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压力很大,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我成功实现了 人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 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 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3.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给了我什么?
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除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以外,科学院还彻底改变了我 的许多价值观。
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它比其他 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越来越依赖于大规 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论上说,只要经过系统训练,谁都有希望掌 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
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比较规范的思 考方式,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4.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地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
怪现状之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
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 的时候,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
当然,我们毕竟是穷国,没有太多钱,所以只能严格审批,选择性地支持科研项目。这没有错,但也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A.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 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B.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 越来越细化,所以一个课题,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这些圈子的人脉就变得很重要,在这上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结果导致帮派 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C.课题立项全是伪“高精尖”,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猖獗。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 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用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申请课题 时,表面上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实际上个个都是虚 张声势,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不招摇撞骗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D.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 领域的。严格来说,探索是不能规划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地规划的。而我们由于 审批时需要拿出科研项目的具体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学家们事先把学术活动规划好。这就 好像探险家们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们画出地图。这是很荒唐的。
E.科学家也会傍大款。一些“小老板”(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学家),单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于是,他们就努力跟大腕们拉关系,申请经费时写上这些大佬的 名字,美其名曰“共同申请”,这样就比较容易拿到经费。实际上,这些大佬们手下课题少 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根本管不过来。经费拨下来后,就由着下面的人折腾了。
F.一些比较有钱的科学家们拼命铺摊子。一些科学家在申请到经费时,不是埋头做课 题,而是拼命买仪器,扩张实验室。我过去所在的实验室规模十分可观,从分子水平到细 胞水平的实验啥都能做。这是为啥呢?其实仔细分析很简单。实验室成规模后,就比较容 易申请到课题了,一年立好几个项,有做遗传的项目,有做发育的项目,有做免疫的项目,这个项目申请不下来还有那个,风险分散了,经费就有保障了。
5.怪现状之二:重立项,轻验收,很多课题不了了之。
立项时轰轰烈烈,验收时马马虎虎。因为验收时还是专家评审,而这些专家其实都是 圈内人,你评我我评你,互相都得给面子。不管做得怎样,只要能发几个文章就行。
6.怪现状之三:研究生培养制度。
我们现在的培养制度,是以论文为硬指标的(少数地方目前有改革)。论文已经成了 指挥棒,老板需要论文给评审专家交差,学生需要论文毕业。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论文,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混个院士啥的。学生则是能毕业就行,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为具体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刚好够毕业就行。谁都明白 做个大文章谈何容易,有很多课题,理论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领域,本身有 风险,一般学生不敢冒险,万一五六年后课题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毕业就困难了。所 以,我们的文章数量多(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质量普遍不高,或者简直可以 说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宝贵年华。
7.我们的科研害了谁?
害了老板们。我们的好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他们在国外做得很好,发的文 章都很有水平,为什么回来以后,就难以拿出国际水平的成果?
害了研究生们。我们的宝贵年华,我们的纯真梦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尽。逐渐 变得呆头呆脑,谨小慎微,没有眼界,没有胆量,没有开拓精神,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 了为科学奋斗终身的激情,只是盼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产论文。
8.我们的科研帮了谁?帮了美国,帮了英国,帮了日本,帮了德国。
我们的科研活动,每年消耗大量的仪器、试剂、以及其他实验耗材。而这些东西大部 分都是进口的。就拿生物学来说,大部分仪器都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大部分试剂都是 从美国进口的,价格高得惊人,我们买的数量也很惊人。而这些东西都在热热闹闹的所谓 科研活动中消耗殆尽。投入是看得见的,产出却没踪影。就拿生物学领域来说,全国每年 能发三五篇顶级杂志的文章,就高兴地庆贺半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同时,我们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我们的很大部分博士毕业之后,都到了美 国做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的科研殚精竭虑,耗费青春,等到“人老珠黄 ”,再回国混个教授当当,又淹没在中国科研的滚滚洪流中。
第三篇:中科院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1年招收
攻读说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已故)于1960年创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福州西区,闽江之畔。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福建物构所在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包括结构生物学)、纳米材料研究、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和晶体高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逐渐成为在国内外有特色、有影响的我国结构化学和新晶体材料的重要综合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7月全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第二阶段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前是中科院33家A类优秀研究所之一。福建物构所科研实力雄厚,SCI收录论文数连续五年、SCI被引用论文篇数连续四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十位。
现设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博士点及硕士点。福建物构所现有职工3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吴新涛院士、洪茂椿院士);研究员4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4人,研究生导师52人。福建物构所设立了“三个研究平台”(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七个研究室”即: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理论计算化学研究室、晶体材料研究室、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激光工程研究室、应用化学研究室。目前有各类科研仪器3900多台,总价值达7000多万元,其中价值2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7台。图书馆藏书45000余册,期刊400余种13万余册,建有完善的文献检索系统。同时,创办了在中国化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结构化学》(收入SCI),影响因子为0.696。新落成的研究生公寓(7182多平方米),从建筑造型,到室内装饰都让人耳目一新,教职工餐厅、运动小区、活动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种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福建物构所2011年预计招收硕士生7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0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名,详细专业方向招生情况见《中科院研究生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这种学位类型不同于以往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它不要求实际工作经历,需要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普通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但获得硕士学位后,可参加博士研究生公开招生入学考试。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的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包括通过高等自学考试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考获得本科毕业文凭的人员);
2(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且达到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③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三)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各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能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尽早同有关培养单位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推免生须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推免申请系统”提出网上申请(网址:http://admission.gucas.ac.cn/index.asp),并按照培养单位的要求提交推荐免试材料和进行相关考核。被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考生应按时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详见下条)。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复试阶段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拟参加201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在报名期间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网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应选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报名点”(报名点代码为1188)。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和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北京教育考试院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名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考应选择所要报考的研究所所在的省市,然后选择招生单位名称和代码。“院系所名称”栏不选。之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地点: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青年公寓6号楼(中关村东路80号)现场确认;在京外参加考试的考生到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手续:所有考生均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原件及网上报名号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照相等手续。
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必须网上支付报名费,在京外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报名费支付方式以各地规定为准。
推荐免试生必须在10月25日前到相关研究所办理接收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网报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四、初试
1.初试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一般应在2011年1月份进行。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3.初试科目:初试科目均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为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或各研究院所的招生专业目录。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
一、英语
二、俄语、日语、数学
一、数学
二、数学
三、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命题。
五、复试
1.依照考生初试成绩,一般按录取数与参加复试人数1:1.2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2.复试形式、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均由各培养单位自定,并在复试前通过培养单位网页向考生公布。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4.对同等学力考生(不含MBA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培养单位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5.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将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更加侧重于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将重视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六、体格检查
体检由培养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5 执行,由培养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七、录取
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定向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八、调剂
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上线考生,符合国家调剂规定的,可优先考虑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调剂。所报考的培养单位将积极帮助考生联系和落实调剂单位。
九、学制
学术型脱产硕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在职硕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至4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十、收费及待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招收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收学费(定向委托培养者除外),且在学期间享受奖助学金等待遇。
十一、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报考硕博连读的考生,应按培养单位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硕博连读生的具体选拔和确认办法由培养单位公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得进行硕博连读。
十二、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
十三、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gucas.ac.cn 查阅全院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同相关培养单位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联 系 人:张婧、吴克琛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邮 编:350002 联系电话:0591-83716824 传 真:0591-83714946 主页: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研究生退学证明
研究生退学证明
第二十三条研究生退学由培养单位发给退学证明。学习满一年及以上、完成培养计划要求且成绩合格者,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发给学习证明。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作自动退学处理,不发给肄业证书和学习证明。
第二十四条研究生退学后的善后问题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入学前为在职人员的,退回到原单位。
(二)入学前为应届毕业生,因学业成绩不及格退学的,由培养单位负责,原则上在其来源省(入本科学习前的户口所在地,后同)安排、推荐就业,报培养单位所在省的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办理派遣手续;
研究生退学后就业按入学前的学历安排、推荐。在培养单位规定时间之内没有接收单位的,退回其来源剩
(三)其他研究生,退回其生源所在地。
第七章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五条培养单位要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对于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应予以奖励和表扬。奖励和表扬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奖励与表扬的形式有: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奖学金,授予荣誉称号等。
第二十六条对犯有错误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或纪律处分。处分分六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
留校察看以一学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研究生,在察看期满时确已改正错误,可按期解除察看;在留校察看期间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提前解除察看;经教育不改的,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二十七条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培养单位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一)有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行为者,组织和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侮辱和诽谤他人而坚持不改者;
(二)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三)破坏公共财产,偷窃他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
(四)酗酒、赌博、打架斗殴,情节严重者,品行恶劣,道德败坏者;
(五)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影响恶劣者;
(六)经查实属靠徇私舞弊考取研究生者;
(七)违反培养单位其他纪律,情节严重者。
第二十八条对犯错误的研究生,要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处理时要持慎重态度,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分要适当。允许本人申辩。
当事人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应在15日内向培养单位研究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研究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在接到申诉请求后的15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
研究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由培养单位确定。
第二十九条对研究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由培养单位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及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教部门和国家教委备案。其中有特殊情况,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教部门审批。
第三十条研究生被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后回其生源所在地。对勒令退学者发给学习证明,开除学籍者不发给学习证明。
第三十一条研究生的鉴定、奖励、处分等材料要归入本人档案,不得撤销。
第三十二条被取消学籍、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者,不得申请复学。
第八章毕业与就业
第三十三条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体合格,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四条研究生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经培养单位考核批准,可以提前毕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十五条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硕士生一般为>至三年;博士生一般为三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能延长。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经培养单位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三十六条研究生毕业时,培养单位要做好毕业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第三十七条研究生通过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德体合格,但毕业(学位)论文未能通过者,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三十八条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由国家教委统一印制。肄业证书、学习证明由培养单位印制。
第三十九条毕业研究生依据国家有关就业规定由国家安排就业或推荐就业;结业研究生由培养单位推荐就业。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条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学籍管理,除定向、委托合同另有规定外,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培养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研究生退学申请书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一:
尊敬的研究院领导:
你好!本人因为个人原因而无法做到心安理得的继续完成硕士学业,我退学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另一方面通过其他途径恰好有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我希望到社会上寻找我需要学习的知识,于是提出退学申请,我觉得在工作中学习实际操作的知识对我更重要。
现行的教育体制已不再能满足我学习的需要,我更不允许时间与金钱再象目前这样浪费下去,我只好到社会上继续学习,于是提出退学申请。然而,另我想的最多的还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的体制太需要改进了。关于这方面的构想也有很多,然而仅限于纸上谈兵。众矢之的的灌输教育及应试教育别说在中小学依然横行,就是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过分偏重记忆力而忽视其它能力。然而人不应该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大学的教学制度搞的和小学中学一样。我发现我已经不需要在如此度日了。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我,我拥有太多的思考,我会很敏感的想一些很客观的事情。而现在学习的教材完全变成了主观的意识形态的灌输。难道学习就是如此?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我也如此。我的退学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先行的教育体制必将向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趋势的基础上的、经过反复思考的结果。尽管我个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我毫无怨言!我退学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来自世俗的、前途的等各种压力一齐向我袭来。但我也不能将抑郁终生。经协商父母也同意和支持我的这个退学决定,更是我反复考虑的结果,非常感谢一起相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本人确实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所以我在此申请退学。
申请人:何焯华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二:
校院领导:
你们好!我叫龚永艳,是材料学院20XX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深深吸引了我,带着希望与憧憬,参加了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复试以及奖学金评定等事项。
然而现实总是不遂自己的意愿家庭经济条件一直很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我的母亲暑假期间也病倒了,原来父母的支持不得不因种种原因而变得苍白无力,时间、精力和责任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无法回避的沟壑。在桂林理工大学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日子之一,在这里有我兄弟般的朋友,有对我关怀的老师,还有那点点滴滴的温馨回忆。但是我不得不说,看着抱病在床的母亲以及没日没夜操劳的父亲,家庭的责任让我无法推卸和逃避。面对家庭的困境,我无法做到心安理得的继续学业,我退学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时间与金钱不允许我再像目前这样学下去,我只好到社会上继续学习,于是提出退学申请。
我退学的决定也许比较仓促,也许还有其他办法支持到我顺利毕业,但我觉得,在工作中学习实际的知识对我更重要。我的退学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结果。尽管我个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我毫无怨言!我退学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我顾不了这么多,否则我将抑郁终生。
看来我只能带着失望与无奈离开学校,辜负了你们对我的希望。
我父母也同意和支持我的这个退学决定。
非常感谢一起相处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本人确实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所以我在此申请退学。
望校院领导批准!申请人:龚永艳
申请日期:20XX年9月7日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三:
尊敬的院、所领导:
您们好!经近一年半且慎重地思考后,本人XX决定申请退出于本单位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本人于20XX-20XX年在xx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为xx研究员,自选副导师xx副研究员。提出退学申请,鉴于以下原因:首先,自己患慢性鼻烟,以及天生敏感性皮肤难以适应高原温差巨变频发、强紫外线辐射的高寒气候。其次,在考取博士学位攻读资格后,没有听从所领导及指导老师xx研究员富有预见性的告诫,固执己见走自己选择的道路,致使实验工作零碎混乱、实验结果似是而非一如预料之中。
在博士学习期间,感谢所领导真挚、客观和颇具震撼力的言语。感谢xxx老师能以长者之风范、君子之气度容忍自己上蹦下蹿、尸位素餐。感谢主要指导老师xx副研究员对自己生活上的帮助、学习外兴趣的培养。生活上,xx经常嘘寒问暖,有求必应。学习上,任我广泛猎涉,不会干涉学生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生态及科普知识,特别是认识了在青藏高原湖泊栖息的部分水鸟。在人生态度上,他至始至终甜蜜微笑、乐观高调,让我在迷茫与绝望中沉默、冥思,在反复动摇与逃离中历练毅力,思考人生哲学。
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自己将听从组织和领导意见,态度坚定、立场分明的与党的优秀工作者站在一起、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始终坚持将忠诚、责任感、正派、团结协作、奉献精神放在学习首位,踏踏实实做事,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与生命。
此刻最惭愧的是浪费指导老师xxx研究员一个博士名额,本人深表歉意,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