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办法
安徽省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办法
2009年02月12日 15时49分251
主题分类: 交通运输 公安安全
“道路运输”
“违法行为”
安徽省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
《安徽省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办法》已经2009年1月5日省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王三运
二○○九年二月九日
安徽省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切实履行道路运输安全职责,防止和减少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处分。
第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制,完善道路运输安全条件,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道路运输安全义务。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下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国家行政机关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违法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企业、事业单位在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道路运输经营者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条件。不符合法定条件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运输经营者聘用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有关道路运输安全知识,熟悉有关道路运输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道路运输经营者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除依法处罚外,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报有关情况;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驾驶员的交通违法情况及时向其道路运输经营者通报,责令道路运输经营者对驾驶员进行道路运输安全再教育、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
(一)酒后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
(二)1年内累计2次超过额定乘员20%以上不足50%、超过核定载重量30%以上不足100%或者1次超过额定乘员50%以上、超过核定载重量100%以上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
(三)1年内累计2次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不足100%或者1次超过规定时速100%以上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
(四)在1个记分周期内交通违法记分在12分以上,且未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并通过考试的。
第九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不得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道路运输经营者不按国家规定维护和检测道路运输车辆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擅自改装已取得车辆营运证车辆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驾驶员驾驶拼装的车辆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对驾驶员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十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6个月内发生2次以上1次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安全隐患。未消除安全隐患的车辆,禁止上道路行驶。
第十一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活动。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从事经营活动,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违反规定,允许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以及超载车辆、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者因配载造成道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十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已不具备开业要求的有关安全条件,存在重大道路运输安全隐患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照要求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注销其相应的经营范围。
第十四条 承担与道路运输安全有关的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考试等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应当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
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五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的;
(三)出借、出租、转让或者冒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的;
(四)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道路运输安全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五)被依法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仍继续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的;
(六)对发生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七)组织或者参与破坏事故现场、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有关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
(八)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后,未及时组织抢救或者擅离职守的;
(九)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后逃匿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发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二)违章指挥,强令驾驶员违章驾驶道路运输车辆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
(四)超过额定乘员或者核定载重量运输旅客或者货物,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五)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六)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职责的。
第十七条 交通、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道路运输经营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的;
(二)对经责令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未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许可证件的;
(三)对发现的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应予行政处罚而未处罚或者以罚款代替其他行政处罚的;
(四)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的;
(五)干预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有关的行政许可或者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的;
(六)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违反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交通、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规定采取措施,导致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
(二)对发生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组织、参与瞒报、谎报、拖延不报的;
(三)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的;
(四)阻挠、干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的;
(五)阻挠、干预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
(六)不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七)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
第十九条 交通、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有关道路运输安全的执法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驾驶员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情况,向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新审批的客运线路及班次、停靠站点等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 交通、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对严重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发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较多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名单以及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对依照本办法规定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对依照本办法规定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中除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有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有道路运输安全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竞赛试题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竞赛试题
1、国家财政分配关系是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或者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中与()之间形成的分配关系。
A、公民 B、法人 C、企业 D、其他组织
2、我国的各级财政部门是主管()工作的宏观调控部门。
A、财政收支 B、财税政策 C、国有资产 D、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 3、《条例》的立法目的是()。
A、健全财政职能 B、纠正财政违法行为 C、规范财政收支 D、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4、《条例》是在总结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实施以来的经验基础上修订形成的。修订的主要内容除调整了适用范围和明确规定了执法主体和权限外,还包括()。
A、重新调整了财政、审计和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B、重新设置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C、增减了财政违法行为的种类 D、强化和规范了财政执法手段 5、《条例》规定了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处分的实施机关是()。
A、财政部门 B、审计机关 C、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 D、主管部门
6、按《条例》规定,财政部门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派出机构,只限于()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设置的派出机构。
A、中央 B、省级以上 C、市级以上 D、县级以上 7、财政违法行为的违法主体有:()。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仅限于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 C、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D、涉及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8、《条例》具体规定了()大项财政违法行为。A、15 B、17 C、19 D、21 9、《条例》具体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财政违法行为共有()大项。A、6 B、7 C、8 D、9 10、《条例》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可分为六种。下列选项中,属于处理措施的有()。A、责令改正 B、责令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C、追回有关财政资金 D、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条例》删除了《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中的3种财政违法行为。这3种是指()。
A、动用国库款项 B、国有企业不上缴利润 C、扩大开支标准 D、挪用生产型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12、在财政违法行为中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A、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B、贪污罪 C、挪用公款罪 D、私分国有资产罪 13、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A、国家机关; B、国有公司; C、企业、事业单位; D、人民团体; 14、《条例》规定,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财政收入执收单位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A、通报批评 B、罚款 C、降级 D、记过 15、按《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应予以:()。
A、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B、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 C、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D、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16、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在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A、2 B、3 C、4 D、5
17、按《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造成()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开除处分。A、损失 B、较大损失 C、重大损失 D、恶劣影响
18、按《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国库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A、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 B、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C、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D、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19、按《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的处分种类包括:()A、记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0、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A、违反规定调整预算 B、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 C、违反国家关于转移支付管理规定的行为 D、动用预算预备费
21、下列选项中哪些资金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A、基本建设资金 B、更新改造资金 C、特定用途,需要专户管理的资金 D、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的资金
22、按《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可以向金融机构查询被调查、检查单位的存款。下列选项中属于此类的金融机构有()。
A、政策性银行 B、信托投资公司 C、城市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D、邮政储蓄机构
23、按《条例》规定,企业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的罚款。
A、1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B、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D、4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24、认定“小金库”的几个要件是:()
A、资金性质是公有的 B、私存私放、帐外核算 C、坐支、隐瞒或截留收入 D、列支渠道违规
25、下列行为中属于财政违法行为的是:()A、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B、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 C、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D、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26、按《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进行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在()日内作出处理决定。A、3 B、7 C、15 D、30 27、《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可以公告其处理、处罚、处分决定。A、财政部门、审计机关 B、财政部门、监察机关 C、审计、监察机关 D、财政部门 28、《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有:()
A、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B、降级或撤职处分 C、开除 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9、《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监督检查机关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依法进行调查、检查后,()出具调查、检查结论。A、可以 B、应该 C、应当 D、必须
30、按《条例》规定,国家公务人员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对其的处罚、处分规定有:()A、没收违法所得 B、处以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C、给予记大过处分 D、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31、《条例》对实施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给予的最高罚款比例为违法行为所涉及财政资金的()。A、30% B、40% C、50% D、60% 32、()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财政违法行为,参照《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A、国家机关 B、企业 C、事业单位 D、社会团体 33、《条例》的施行时间是2005年()。
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7月1日 34、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35、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有:()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D、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36、根据《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因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A、属于 B、不属于
37、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等。A、记大过 B、开除 C、撤职 D、降级 38、下列选项中,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有:()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较大的市人民政府规章 39、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有:()
A、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检查和处理记录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检查,可以按材料成本收费 C、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生活经营活动 D、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发现关系公共安全的重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40、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 C、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的原则 D、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
41、行政复议期间,原具体行政行为()A、停止执行 B、不停止执行
42、公民赵某对甲市乙县财政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省财政厅申请了行政复议。此时,省财政厅应当:()
A、直接受理 B、决定不予受理 C、移送甲市财政局 D、告知赵某向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43、我省财政机关作出的下列处罚决定中,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权利的有:()
A、暂停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业务 B、对公民作出3000元罚款 C、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取消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
44、下列关于国家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侵权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 B、侵权行为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C、侵权行为必须造成了损害后果 D、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5、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可以设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有:()
A、法律 B、国务院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 C、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46、根据国家金库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库职责的有:()
A、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 B、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付 C、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D、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督促企业和其他有经济收入的单位及时向国家缴纳应缴款项。
47、下列选项中,应当作为政府采购主要方式的有:()A、询价 B、邀请招标 C、竞争谈判 D、公开招标 48、关于规范性文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B、规范性文件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公开发布并反复适用 C、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处罚 D、规范性文件的名称 可以是规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通告、通知等
49、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A、程序正当 B、高效便民 C、诚实守信 D、合法行政 50、《行政监察法》第二条所称“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是指()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等形式任命的人员。A、企业 B、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第三篇: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2007年1月17日安徽省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活动。
— 1 — 第三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乡村道路运输,并采取措施提高乡(镇)、行政村的班车通车率。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建设、税务、物价、— 2 — 质监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道路运输经营
第一节 客运经营
第六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应当对班线客运经营者取得许可的客运车辆配发班线客运标志牌。
同一客运线路有3个以上申请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 3 — 作出许可决定。客运经营许可的招标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七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6个月内投入运营。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投入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停运6个月以上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由原许可机关注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客运经营者需要终止客运经营的,应当在终止前30日内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因客运经营者停运或者终止经营造成原许可的客运班线运力不足,影响城— 4 — 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客运班线补充运力。
第八条 班线客运的经营期限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高速公路的班线客运经营期限为6年;
(二)其他道路的省际班线客运经营期限为5年,省内客运班线经营期限为4年。
第九条 客运经营者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班线客运经营期限的,应当在经营期限届满30日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原许可机关应当予以优先许可:
(一)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特大运输安全责任事故;
— 5 —(二)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情节恶劣的服务质量事件;
(三)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严重违规经营行为;
(四)按照规定履行了普遍服务的义务。
第十条 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线路、公布的班次和发车时间运营,无正当理由不得改变营运线路和发车时间。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规定的站点停靠上下旅客,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乡村道路未设站点的除外。
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行驶,不得按班线模式定点定线运营,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 6 — 旅游客运按照营运方式分为定线旅游客运和非定线旅游客运。定线旅游客运应当按照班线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第十一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客运车辆外部的适当位置喷印企业名称或者标识,在车厢内显著位置公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督电话、票价和里程表。
第十二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违法行为时,客运经营者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 7 — 安机关及时终止治安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 客运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采取欺骗手段招揽旅客或者强迫旅客乘车;
(二)中途甩客、敲诈旅客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
(三)擅自更换客运车辆;(四)阻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
(五)其他侵害旅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因客运车辆损毁、无法正常行驶,更换客运车辆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的,客运经营者不得重复收费。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县、— 8 — 乡公路,应当将有关乡村客运站点等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乡村班线客运实行公交化运行的,道路、站点、车辆和行驶等应当符合安全保障的要求。
第二节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 第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出租汽车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实行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许可、车辆运营许可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许可制度。
第十七条 申请从事出租汽车客运— 9 — 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数量的资金;(二)有符合规定的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
(三)有符合规定的固定的停车场所;
(四)有符合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五)有相应的责任承担能力;(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八条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车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营运车辆标准并经检测合格;(二)安装出租汽车顶灯、空车标志和经检定合格的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
— 10 —(三)喷涂出租汽车客运标志;(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九条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三)有3年以上驾龄且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服务规范、机动车维修、旅客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等考试合格。
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的考试范围、标准等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申请出租汽车经营资格— 11 — 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的,应当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当地城市交通规划、道路运输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出租汽车客运市场供求状况,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开、公平的方式确定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许— 12 — 可,并向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车辆运营证。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许可的营运区域内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不得擅自暂停、终止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出租汽车上标明基价、车公里运价等运费标准、经营者名称以及监督电话。
第二十三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持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上岗,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显示— 13 — 的金额收取运费,但与乘客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在许可的营运区域内营运,不得异地营运,但可以送乘客到异地并载客返程;
(三)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路线行驶,不得故意绕行;
(四)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搭乘其他乘客;
(五)不得无故拒载乘客。
第三节 货运经营
第二十四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 14 — 货运经营者需要终止货运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二十五条 货运经营者不得运输法律、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货物,货运经营者应当查验并确认有关手续齐全、有效后方可运输。
第二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提供方便、及时的服务,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有序。
第二十七条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 15 — 人员、车辆、容器、装卸机械工具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四节 客运和货运的共同规定 第二十八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车票。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费。
省外货运车辆在本省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超过30日的,货运经营者应当向驻在地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按照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费。
第二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 16 — 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办理道路运输车辆过户变更手续时,应当完整移交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档案。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道路运输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具有信息采集、存储、交换、监控功能的设施。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 17 — 良好。
第三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车辆应当随车携带车辆营运证、班线客运标志牌。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不得出租、转让车辆营运证、班线客运标志牌。
第三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可以统一调度、指挥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并按照规定对承担运输任务的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给予补偿。
第三十三条 汽车租赁经营者出租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其所出租的车辆应当依法取得车辆营运证。
— 18 — 第三章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
第三十四条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和进站经营者。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终止经营,可能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 19 — 第三十五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第三十六条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公布进站客车的班线类别、客车类型等级、运输线路、起止经停站点、班次、发车时间、票价等信息,调度车辆进站、发车,疏导旅客,维持上下车秩序。
客运经营者与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第三十七条 二级以上道路旅客运— 20 — 输站(场)应当配置、使用行李安全检查设备。
旅客应当配合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第三十八条 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操作规程搬运、装卸货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为运输车辆装卸国家禁运、限运的物品,不得超限、超载配货。
第四章 机动车维修经营
第三十九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 21 — 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应当依法经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计量认证。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经营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四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标准对机动车进行维修。尚无标准的,可以参照机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的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维修。
第四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或者整— 22 — 车修理的,应当进行维修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维修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签发维修合格证;未签发维修合格证的机动车,不得交付使用,车主可以拒绝付费或者接车。
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和编号,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不得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
托修方要求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查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后方可承修。
— 23 — 第四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及时无偿返修,不得拒绝或者故意拖延。
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和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修理,并承担相应的修理费用。
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标明经营类别、范围等内容的标志牌,并公示机动车维修工时定— 24 — 额和收费标准、服务承诺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督电话。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或者整车修理的,应当建立机动车维修档案。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为2年。
第四十五条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
第四十六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 25 — 执照。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在核定的教学场地进行驾驶培训;在道路上进行驾驶培训的,应当遵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并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学车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使用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具有统一标识的教学车辆从事驾驶培训。教学车辆的统一标识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26 — 统一制定和编号,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并如实签署培训记录。培训结业的,应当向参加培训的人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教学场地、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督电话。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按照省有关规定,缴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费。
— 27 —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重点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征费稽查站实施监督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在公路路口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
第五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对没有车辆营运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 28 — 车辆予以暂扣的,应当出具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的暂扣凭证,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应当在暂扣凭证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提供车辆营运证等有效证明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退还被暂扣的车辆;对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或者经查实属于无车辆营运证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当事人履行处罚决定后,应当立即退还被暂扣的车辆;对逾期不来接受处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拍卖暂扣车辆,拍卖所得收入扣除拍卖手续费和抵扣应当缴纳的交通规费、罚款后,余额返还当事人。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暂扣的车辆应— 29 — 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车辆在被暂扣期间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灭失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五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并将有关事项向社会公布。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在20日内依法处理,并答复举报者。
— 30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客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的发车时间运营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一)项规定,采取欺骗手段招揽旅客的。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 31 — 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使用未取得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证的车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
(三)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聘用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 32 — 得,处2000元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车辆运营证。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报告原许可机关,擅自终止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
(二)擅自转让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33 —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持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上岗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显示的金额收取运费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超出许可的营运区域营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
(四)故意绕行或者营运中未经乘客— 34 — 同意搭乘其他乘客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五)无故拒载乘客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
第五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建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的,责令限期改正;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在道路运输车辆上安装、使用具有监控功能的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35 — 规定,未随车携带班车客运标志牌的,给予警告或者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二级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未配置、使用行李安全检查设备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道路货物运输站(场)因配载造成道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从事机动车— 36 — 综合性能检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一)未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二)未经综合性能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的;(三)不如实出具检测报告的。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 37 —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法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四)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的;
(五)违法扣留车辆、车辆营运证的;(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客运,是— 38 — 指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经营性质的道路旅客运输活动,包括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
本条例所称货运,是指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经营性质的道路货物运输活动,包括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本条例所称道路货物专用运输,是指使用集装箱、冷藏保鲜设备、罐式容器等专用车辆进行的货物运输。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站(场),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和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本条例所称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有关运输服务的经营场所。本条例所称道路货物运输站(场),— 39 — 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具有仓储、保管、配载、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功能的综合货运站(场)、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经营场所。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是指以维持或者恢复机动车正常技术状况和功能,延长机动车使用寿命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维护、修理以及综合性能检测等经营活动。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经营,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道路运输活动。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定稿)
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2007年1月17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活动。第三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乡村道路运输,并采取措施提高乡(镇)、行政村的班车通车率。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建设、税务、物价、质监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道路运输经营
第一节 客运经营
第六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应当对班线客运经营者取得许可的客运车辆配发班线客运标志牌。
同一客运线路有3个以上申请人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作出许可决定。客运经营许可的招标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第七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6个月内投入运营。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投入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停运6个月以上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由原许可机关注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客运经营者需要终止客运经营的,应当在终止前30日内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因客运经营者停运或者终止经营造成原许可的客运班线运力不足,影响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客运班线补充运力。
第八条 班线客运的经营期限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高速公路的班线客运经营期限为6年;
(二)其他道路的省际班线客运经营期限为5年,省内客运班线经营期限为4年。第九条 客运经营者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班线客运经营期限的,应当在经营期限届满30日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原许可机关应当予以优先许可:
(一)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特大运输安全责任事故;
(二)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情节恶劣的服务质量事件;
(三)在经营该班线客运期间,无严重违规经营行为;
(四)按照规定履行了普遍服务的义务。
第十条 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线路、公布的班次和发车时间运营,无正当理由不得改变营运线路和发车时间。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规定的站点停靠上下旅客,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乡村道路未设站点的除外。
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行驶,不得按班线模式定点定线运营,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旅游客运按照营运方式分为定线旅游客运和非定线旅游客运。定线旅游客运应当按照班线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第十一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客运车辆外部的适当位置喷印企业名称或者标识,在车厢内显著位置公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督电话、票价和里程表。
第十二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违法行为时,客运经营者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及时终止治安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 客运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采取欺骗手段招揽旅客或者强迫旅客乘车;
(二)中途甩客、敲诈旅客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
(三)擅自更换客运车辆;
(四)阻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
(五)其他侵害旅客合法权益的行为。
因客运车辆损毁、无法正常行驶,更换客运车辆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的,客运经营者不得重复收费。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县、乡公路,应当将有关乡村客运站点等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乡村班线客运实行公交化运行的,道路、站点、车辆和行驶等应当符合安全保障的要求。
第二节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 第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出租汽车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实行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许可、车辆运营许可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许可制度。
第十七条 申请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数量的资金;
(二)有符合规定的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
(三)有符合规定的固定的停车场所;
(四)有符合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五)有相应的责任承担能力;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车辆,应当具备下列
条件:
(一)符合国家营运车辆标准并经检测合格;
(二)安装出租汽车顶灯、空车标志和经检定合格的出租汽
车里程计价表;
(三)喷涂出租汽车客运标志;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三)有3年以上驾龄且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服务规范、机动车维修、旅客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等考试合格。
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的考试范围、标准等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申请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的,应当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二十一条 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当地城市交通规划、道路运输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出租汽车客运市场供求状况,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开、公平的方式确定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许可,并向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车辆运营证。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许可的营运区域内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不得擅自暂停、终止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出租汽车上标明基价、车公里运价等运费标准、经营者名称以及监督电话。
第二十三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持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上岗,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显示的金额收取运费,但与乘客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在许可的营运区域内营运,不得异地营运,但可以送乘客到异地并载客返程;
(三)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路线行驶,不得故意绕行;
(四)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搭乘其他乘客;
(五)不得无故拒载乘客。
第三节 货运经营
第二十四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营运证,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货运经营者需要终止货运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二十五条 货运经营者不得运输法律、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货物,货运经营者应当查验并确认有关手续齐全、有效后方可运输。
第二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提供方便、及时的服务,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有序。
第二十七条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人员、车辆、容器、装卸机械工具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四节 客运和货运的共同规定
第二十八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车票。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费。省外货运车辆在本省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超过30日的,货运经营者应当向驻在地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按照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费。第二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办理道路运输车辆过户变更手续时,应当完整移交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档案。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道路运输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具有信息采集、存储、交换、监控功能的设施。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第三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车辆应当随车携带车辆营运证、班线客运标志牌。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不得出租、转让车辆营运证、班线客运标志牌。
第三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可以统一调度、指挥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并按照规定对承担运输任务的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给予补偿。
第三十三条 汽车租赁经营者出租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其所出租的车辆应当依法取得车辆营运证。
第三章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
第三十四条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和进站经营者。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终止经营,可能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五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第三十六条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公布进站客车的班线类别、客车类型等级、运输线路、起止经停站点、班次、发车时间、票价等信息,调度车辆进站、发车,疏导旅客,维持上下车秩序。
客运经营者与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在发车时间安排上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第三十七条 二级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当配置、使用行李安全检查设备。旅客应当配合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第三十八条 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操作规程搬运、装卸货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为运输车辆装卸国家禁运、限运的物品,不得超限、超载配货。第四章 机动车维修经营
第三十九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应当依法经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计量认证。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经营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第四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标准对机动车进行维修。尚无标准的,可以参照机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的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维修。第四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或者整车修理的,应当进行维修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维修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签发维修合格证;未签发维修合格证的机动车,不得交付使用,车主可以拒绝付费或者接车。
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和编号,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不得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
托修方要求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查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变更、改装审批证明后方可承修。
第四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及时无偿返修,不得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和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修理,并承担相应的修理费用。
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标明经营类别、范围等内容的标志牌,并公示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服务承诺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督电话。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或者整车修理的,应当建立机动车维修档案。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为2年。
第四十五条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
第四十六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持许可证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日前告知原许可机关,并在终止经营后10日内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在核定的教学场地进行驾驶培训;在道路上进行驾驶培训的,应当遵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并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学车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使用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具有统一标识的教学车辆从事驾驶培训。教学车辆的统一标识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制定和编号,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并如实签署培训记录。培训结业的,应当向参加培训的人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教学场地、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督电话。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按照省有关规定,缴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费。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第五十一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应当重点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征费稽查站实施监督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在公路路口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
第五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对没有车辆营运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予以暂扣的,应当出具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的暂扣凭证,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应当在暂扣凭证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提供车辆营运证等有效证明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退还被暂扣的车辆;对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或者经查实属于无车辆营运证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当事人履行处罚决定后,应当立即退还被暂扣的车辆;对逾期不来接受处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拍卖暂扣车辆,拍卖所得收入扣除拍卖手续费和抵扣应当缴纳的交通规费、罚款后,余额返还当事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暂扣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车辆在被暂扣期间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灭失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赔偿。第五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五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并将有关事项向社会公布。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在20日内依法处理,并答复举报者。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客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的发车时间运营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
(一)项规定,采取欺骗手段招揽旅客的。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使用未取得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证的车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
(三)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聘用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2000元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车辆运营证。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报告原许可机关,擅自终止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
(二)擅自转让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吊销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持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上岗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显示的金额收取运费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超出许可的营运区域营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
(四)故意绕行或者营运中未经乘客同意搭乘其他乘客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五)无故拒载乘客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出租汽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
第五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建立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的,责令限期改正;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在道路运输车辆上安装、使用具有监控功能的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随车携带班车客运标志牌的,给予警告或者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二级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未配置、使用行李安全检查设备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道路货物运输站(场)因配载造成道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一)未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
(二)未经综合性能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的;
(三)不如实出具检测报告的。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法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的;
(五)违法扣留车辆、车辆营运证的;
(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客运,是指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经营性质的道路旅客运输活动,包括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
本条例所称货运,是指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经营性质的道路货物运输活动,包括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本条例所称道路货物专用运输,是指使用集装箱、冷藏保鲜设备、罐式容器等专用车辆进行的货物运输。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站(场),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和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本条例所称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有关运输服务的经营场所。本条例所称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是指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具有仓储、保管、配载、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功能的综合货运站(场)、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经营场所。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是指以维持或者恢复机动车正常技术状况和功能,延长机动车使用寿命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维护、修理以及综合性能检测等经营活动。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经营,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道路运输活动。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煤矿常见违法行为依据及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煤矿常见违规行为及违反条款及
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拒不执行监管指令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10项
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管理规定作业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违章指挥或强令人员违章冒险作业
发现从业人员违章作业不制止
三超生产
对事故预兆或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
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监督检查
未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未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国家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必须的资金投入
未建立救援组织或未签订救护协议《安规》第493条
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从重处罚》
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 经责令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一年内同一违法行为两次以上处罚
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
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 ※ ※
44条第1款第1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2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3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4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7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4条第1款第8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2条第1款第1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2条第1款第2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2条第1款第3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5条第1款第1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45条第1款第2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54条第1款第1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54条第1款第3项
《安全违法处罚办法》第54条第1款第4项
※ ※
《煤矿安全规程》
没有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无证上岗
《安规》第6条
特种作业人员没培训、无证上岗
《安规》第6条
不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规》第4条 应有安标的矿用产品无安标
《安规》第7条 矿井无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安规》第9条 入井人员没有佩戴自救器
《安规》第10条 入井人员井下吸烟或带烟火入井、喝酒
《安规》第10 条 没有执行入井检身制度、没有清点人数
矿井11种图纸不全
单项工程 单位工程无设计、无作业规程没组织工人学习
未组织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未对安全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
危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未检测检验
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通风
进风井口以下空气温度低于2度
矿井无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生产水平和采区没有分区通风
采掘的进风、回风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矿井不采用机械通风
主扇不能反风
无风、微风(每人供风量小于4m3/min)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半煤岩巷风流速度小于0.25m/s
掘进中的岩巷风流速度小于0.15m/s
循环风(距回风口小于10米)
不符合规定串联风
掘进工作面停局扇
掘进无风电闭锁
掘进局扇无三专供电
瓦斯防治
矿井未安装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不能断电
监控系统故障、没调试
采煤工作面无瓦斯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无瓦斯传感器
被串联的掘进工作面局扇前没设瓦斯传感器
被串联的采煤工作面没设甲烷传感器
被串联的工作面没设甲烷断电仪
瓦斯传感器失效
不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
通风瓦斯日报矿长、技术矿长未签字
《安规》第10条 《安规》第12条 《安规》第15条
安全生产法》第17条 安全生产法》第29条 安全生产法》第30条 安全生产法》第31条 《安规》第102条 《安规》第107条 《安规》第113条 《安规》第116条 《安规》第121条 《安规》第122条 《安规》第103条 《安规》第101条 《安规》第101条 《安规》第128条 《安规》第114条 《安规》第129条 《安规》第128条 《安规》第128条 《安规》第158条 《安规》第160条 《安规》第162条 《安规》第169条 《安规》第170条 《安规》第170条 《安规》第169条 《安规》第114条 《安规》第163条 《安规》第149条 《安规》第149条
《 《 《 《
矿井无专职瓦斯检查工
《安规》第136条? 流动独立作业人员没佩戴便携式瓦检仪
《安规》第149条 临时停工地点无风又没切断电源设栅栏揭示警标
《安规》第140条 主扇局扇无开停传感器风门无开关传感器无馈电传感器
《安规》第175条 防尘
矿井无防尘供水系统(采、掘无防尘供水管路)
《安规》第152条 对产生煤岩尘的地点未采取防尘措施
《安规》第154条 消防火
消防火水池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218 条 井下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
井下从事电焊、气焊、喷灯无安全措施
或不准从事此项工作的地点从事此工作
井上下无消防材料库或不符合规定
机电硐室无消防器材或不符合规定
矿井无火区位置图
永久性防火墙不符合规定
采煤
采煤无规程作业或未贯彻、变化时未修改
采煤空顶、未按规程作业、支柱失效
采煤工作面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采煤工作面无2个安全出口或不畅通 20米内未加强支护
掘进
掘进无规程作业或未贯彻
掘进空顶作业、顶板破碎无前探支护
掘进 支架构件不全未按规定刹实帮顶
巷道失修超过规定
巷道高度断面不合格
井巷维修无措施
爆破
井下无专职爆破工
爆破作业不执行一炮三检
炸药雷管没分开存放、无箱无锁乱扔乱放
井下爆破不使用发爆器
火工品运输与人员同运
防治水
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采掘作业没有执行有疑必探
采掘有突水预兆继续作业
运输
矿车无安全钩或失效
架线机车巷道支护不阻燃
柴油机车不配备灭火器
安规》第222条 安规》第223条
安规》第225条 安规》第226条 安规》第246条 安规》第247条 安规》第49 条 安规》第54 条 安规》第55 条 安规》第50 条 安规》第15 条 安规》第41 条 安规》第42 条 安规》第91 条 安规》第21 条 安规》第92 条 安规》第316条 安规》第316条 安规》第316条 安规》第335条 安规》第311条 安规》第259条 安规》第285条 安规》第266条 安规》第349条 安规》第347条 安规》第50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力推车放飞车、推车数量超过规定、《安规》第362条 通过重要地点不发出警号
升降人员不使用人车或防坠器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366条 倾斜井巷上下无挡车器
《安规》第370条平车场无阻车器、下部略大于1列车长度无挡车栏
《安规》第370条 斜井提升时蹬钩行人
《安规》第372条 下山掘进上口、工作面上方无防跑车装置
《安规》第46条 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人行道无躲避硐无红灯
《安规》第46条 罐笼
升降人员的罐笼无防坠器或失效
罐笼提升矿车无阻车器
罐笼防坠器没按要求试验
人车
人车没按要求试验
人车无人车无信号或失效
人车不合格,防坠器不可靠不能自动落闸和人工操纵
钢丝绳
钢丝绳的检验不符合规定
使用中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符合规定
提升钢丝绳断丝不符合规定
钢丝绳磨损超标
罐笼或人车定期试验不符合规定
提升机
提升机九种保护不全或失效
提升绞车保险闸不能自动发生作用或失效
空压机
空压机无安全阀或压力表或失效
空压机油不符合规定
电气
矿井无双电源或备用电源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井下配电网络无过流短路保护
高压开关无短路、过负荷、接地、欠压保护
低压开关无短路、过负荷、单线断线、漏电闭锁及远程控制或保护失效
入井高压馈电线上无单相接地保护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无检漏或
选择性的漏电保护或失效
煤电钻综保各种保护失效
井上下无防雷电装置
井下电缆选择不符合规定
矿灯使用管理发放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383条 《安规》第381条 《安规》第413条 安规》第413条 安规》第369条 安规》第366条 安规》第399条 安规》第401条 安规》第405条 安规》第406条 安规》第413条 安规》第427条 安规》第428条 安规》第437条 安规》第438条 安规》第441条 安规》第443条 安规》第445条 安规》第452条 安规》第455条 安规》第455条 安规》第457条 安规》第457条 安规》第457条 安规》第459条 安规》第467条 安规》第475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井下及主要场所通讯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478条 电缆及电气设备接地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482条 矿井无主副接地极或不符合规定
《安规》第484条 没有形成接地网
无井下电气设备局部接地极或不合格
《安规》第485条 井下电气设备失爆
《安规》第489条 井下电缆失爆
《安规》第490条 机电记录图纸
无钢丝绳检查记录或没检查
《安规》第404条 无安全人车每班试验记录或不试验
无检漏试验记录或不试验
无立井提升系统检查记录或不检查
矿井无井上下配电系统图
安规》第413条 安规》第457条 安规》第390条 安规》第450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