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五篇)

时间:2019-05-13 21: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

第一篇: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

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

文/张令凯

1.激情、自信

虽然刘老师几乎不论什么时候讲课都是拿同一个问题开场、同一个问题收场,但是无论什么场合演讲都遮掩不住的是刘老师的激情和自信。

自信遮不住,毕竟博士后。

销售是信心的传递,情绪的转移,演讲与分享又何尝不是呢?

有把握的自以为是自信,没有把握的自信是自以为是,真正的自信源于内心深处的厚重实力,内化于心,外现于形。

2.演讲

无论是和君张启峰老师还是余世维大师讲课,都会遵循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刘老师亦有提到,就是小孩子讲话的模式。

总分总模式:先总说,再分说,在总说。

我要讲什么?我如何呈现?我讲了什么?

3.语不惊人死不休

记得韩老师也讲过策划的事情,就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到我们公司的主张是“不锋利,毋宁死”。

看看现在做的不错的智业公司口号都挺特别。

叶茂中:没有好创意就去死吧!(潜在顾客不了解其机构的话,就冲能喊出这句话就感觉这公司很牛逼,喊这话相当需要勇气!难怪有广告行业专业人士讲这句话是中国最没创意的广告人喊出的最自信的一句话!)

同行之间、同性之间永远是扯不完的羡慕嫉妒恨,归根结底是自己不自信,心胸格局太小,贬低同行、同性的同时自己的形象在旁人眼里也会一落千丈。

真正的强者不会通过用对比弱者或者诋毁强者这种卑劣手段去太高自己。

采纳:让老虎飞起来!老虎怎么会飞起来?会!台风来的时候,需要足够大的风力去作动力,采纳飞虎队就是这股风!

年轻的时候需要锐气,这话在理,不过稍微过点就被人骂成装逼甚至傻逼,比如令凯小弟我。

如小弟类年轻人还是低调点,少说话,多做事,是非任人云,省的在恶劣环境中死的不明不白。

世界最快乐的感受——挥霍

这个世界上最痛快的挥霍——分享

你想到的都是错的,你学到的都是表面——郎咸平

你想到的大家都能想到,需要深度思考最根本的问题何在最好的学习是受启发

策略是用智慧解决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输出外化

刘老师宣言:凡是存在的都是不合理的,凡是存在的都是不完美的。

听到这句话,最大的感触是颠覆传统,传统讲“存在即合理”,事物在发展中不断完美,深度思考下这句话其实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

孙武先生在2000年前就发现了,《孙子兵法》云:变是唯一的不变!

真理都是显而易见的,简单的语言后面是复杂的大脑。

我也模仿一句:凡是牛逼的都是被逼的,凡事装逼的都是傻逼的!

4.输出有效性

看来我错了!以前感觉,讲师讲课讲故事就是为了满足课程时间,滥竽充数。

名师为讲的明明白白之师,大师为大事化小、深入浅出之师。

讲问题:讲故事(举例子、具体化、形象化)、比喻

5.企业文化

印象当中,好像有个国际智业公司宣言:“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乍一听,挺吓人,尤其是在一些实干的人来看,企业文化真虚,有什么鸟用,瞎扯? 不过,我正式参加公司第一天培训就是企业文化,先学一首企业歌《XX爱之歌》,VVMF,N大精神等。

张瑞敏讲:“企业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比如海尔的服务文化,真诚到永远”。真替这个口号捏一把汗,永远有多远?不过消费者信、意淫,买产品就好。

还是叶茂中这厮对海尔总结的经典,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产品的售后维修率维持在一定水平。

由此创想,某天有哪个珠宝、钻戒、甚至鲜花店等,完全可以用刘德华的歌名“爱你一万年”。这句Slogan加上《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作为记忆点,太棒了!

企业文化对外最好的宣传,受众会自动自发替你传播。

企业文化对内最好的管理,文化渗透到员工灵魂深处,会根深蒂固,心行合一。

6.品牌识别

Brand烙印

想到A,就想到B,A就是B的记忆点,也就是刘老师说的把手。

关于企业文化品牌的识别,其实就是玩文字游戏,广告、创意也是,所有的平面、影视等首先得形成文字。

葡萄糖酸锌 蓝屏的农夫山泉有点甜

怕上火,喝王老吉

海尔,真诚到永远

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

……

刘老师分享这些案例,都是传播量比较大的品牌,参考意义不大。但从策略性思考角度将,找对了对消费者的诉求点。

这只是识别的一种方式,其实企业形象物、品牌符号、VSAIS、故事等都有可能能成为识别符号,创造品牌记忆。

7.建筑的灵性与把手

人的本性,联想记忆,简化记忆,关键词记忆。

悉尼歌剧院——贝壳

国家体育馆——鸟巢

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中央电视台大楼——大裤衩

千万不要用旧的概念支撑新的事物

8.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做得到

企业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做得到的有型存在。

想起黄总经常讲的一句话:“理解执行,不理解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现在看,对于企业文化,员工应该是“理解记住,不理解记住,在记忆中理解,在行动中深化”。

海尔:激活休克鱼、斜坡滚球、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蒙牛: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财散人聚,才聚人散

Tcl:床垫文化、鹰的重生 5+2 白加黑

华为:狼性文化

……

9.研究

钻石——透明的亮晶晶的石头

研究就两件事——发现,命名

10.企业文化要有高度,以人为本,传达企业核心价值观

学术研究要创新

1)大楼像一个章,所以,建筑是人格的印章!

2)四建集团最崇高的位臵永远在脚手架上!在四建,每一个人都必须向脚手架致敬脚手架是我们的根基和方向,脚手架上有我们的亲人和希望,还有我们的国旗还在脚手架上迎风飘荡!

3)尊严,给那些最没地位的人!

4)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

5)拼刺刀的时代过去了,拼刺刀的精神一直存在!

6)抱团,钢筋加水泥,是一种混凝土的精神

7)“正步走”才可以建筑最有战斗力的团队

8)困难是是别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句话:企业文化要触动受众群体灵魂深处,把人真的当人看。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法规

张瑞敏至青岛冰箱总厂第一件事,禁止随地大小便

前进一步,尽显绅士风度

前进一步,别弄脏你心爱的鞋子

向前一小步,玩笑一大步

美国尿槽上的苍蝇

想想这几个还不够经典,烟台SPR咖啡厅的“It’sshorterthanyouthink”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又一语中的!妙哉!

12.文化与法制

领导要凡事对事不对人,管事不管人,通过管事管人。

法规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

文化引导人到达最高极限

法规,惩罚

文化,奖励

13.如何让领导以最快的速度提拔你

傻而不笨

笼统是思维最大的误区

细节和细心离得很远

专门不等于专业

傻是态度、情商,笨是能力,要善良而有智慧。

在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好人,更要做一个能人、艺人。

征服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尊重他?对于刘老师,这句话实在不敢苟同,充其量只能说是征服一个人“成本最低”的方式。

14.领导管理下属

1.让下级得到清晰的指令,没有任何借口(这句话往往会成为主管对下属最大的借口)

2.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执行意愿

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

想拒绝什么,就负向激励什么

15.执行力文化的打造

1)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将简单的事情标准化

3)将标准的事情习惯化

4)将习惯的事情制度化

5)最终通过文化驱动打造员工别无选择的职业性格

16.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没有意义!

人生本身没有意义,所有的人生奇迹都是奋斗的轨迹。

对每个人而言,每天为什么而活那就是他生命的意义。

时间有限,不罗嗦了!

第二篇: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演讲听后感—何伟

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演讲听后感

形式的力量——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刘博士的演讲使我想起一部经典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西游记为什么那么好看?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中《西游记》每晚上开播时的情形:可以说万人空港全跑到电视机前去守候,每一台电视机前挤满了汹涌渴望的人群。《西游记》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模板戏,内容结构基本套用一种模板,一集集重复。其结构大略无非是“妖精想吃唐僧肉,取经路上有障碍,经历一番磨难、厮杀,求助最后问题搞定,继续走上征途。”内容结构虽然老套重复,为何观众不觉枯燥?因为每一集在基本结构上设计了独特的故事情节,处处引人入胜,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印证了刘悦坦博士强调的第一个要点“形式”,形式把朴素变成精彩。

“形式”的力量不可思议,不少大师级人物善用“比喻”引发思考与理解,以此作为传道授业的窍门之一。“比喻”能把复杂原理简单化,运用一个简单的、恰当的比喻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我们从一些经典的影视广告也可领悟这一点,有个广告把顽痰比喻为瓶子里难洗掉的污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进一步探索,进行思维的纵向延伸,比如采用什么样的“比喻”或“例子”是一个好比喻?个人认为好的比喻应该令受众感到“生动,幽默,印象深刻”,好的比喻可取材于一个笑话、或公众事件、或生活常识、或自然规律等等,如何建立好比喻的素材库,则靠平时多加留意,善于记录。若作思维横向延伸进行演绎,可联想到许许多多的现象在用巧妙的形式引导本质。比如为什么人民法院门口会要设计那么多的台阶而高高在上?酒鬼酒的包装为什么要设计成一个麻袋?路长全老师出场前为什么要用人物,短片进行不同的铺垫?橱柜专卖店的动线设计为什么要遵循“移步换景”原则?为什么抵制熊胆制药的人跪下来给熊磕头谢罪?这一切的答案可以概括为“形式”两个字,形式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帮助理解本质,衬托本质,卖出本质。

借用佛教大智慧,古有大德云“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向我们揭示这样的规律:认识事物的真谛要因势利导,为受众找到好的形式、好的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捷径。聚焦的力量——阳光靠放大镜达到燃点

“XX结果是综合因素造成的”这是刘博士最嗤之以鼻的观点,因为持这种观点否定了事物的主次因素,否定个性,不利于认知,也不利于传播,说了等于没说。在做企业文化和品牌塑造时,最忌没有聚焦,没有特征的提炼,这会令企业文化和品牌失去生命力。而对特征的聚焦有如阳光通过放大镜能使温度上升到燃点,产生质的变化。

因循守旧也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大敌,比如一些国企在使用老化的口号、老套的字眼作为企业文化,这些词汇在受众心智里只残存着空壳,不能唤起企业人的信念,不利激发企业独有的生命力,担负起驱动企业成长的使命,好的企业文化、品牌应立足塑造企业独特的印记,用各种可感知的形式加以表达和强化,在人们的心智中打下烙印,对外形成口碑宣传,对内产生勉励,好的文化更侧重正面激励,企业想要什么就应激励什么。

塑造企业文化、品牌不能只靠空喊口号,空贴标语,不仅要“看得见”,还要“摸得着,做得到”。

行动的力量——行动改变世界

企业文化和品牌落地要做到从视觉、听觉,特别是行为等多方位进行个性化表达,虽然行为受心理支配,但是反过来刻意的行为却能使心理发生变化。刘博士分享了他对执教的新闻广告专业学生职业性格塑造的一些经验,比如让全体学生到大众场合去训练表现自我,以此来改变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转变成大胆外向,帮助学生们为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先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基础。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员互动参与,开放性问题的答案要出乎意料,要有思想的高度。”、“施者要顾及受者的面子”,“困难是对竞争对手的障碍”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经验总结和分享,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刘博士既是一名专家,同时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楷模,他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一个都不漏。

何伟2012、3、16

第三篇:《非常策划》读后感20120511——张令凯

《非常策划》读后感

文/张令凯

1、真书真人真情

怎么去形容这本书呢?

这本书写的真是不错,没有白耗那么长时间把书快速的看了一遍,虽然看的并不仔细。

本书倒像一本朱总自毕业至创业初期个人及公司纪实性书籍,没有像一些所谓自称专家、大师写的书,根本就不是写书,东拼西凑,事实就是攒书。

黄董事长的读书三字诀“精、泛、复”,这本书不但属于“精”类,更需“复”读。

朱老师作为中国当代营销管理咨询界的领军、标杆人物,是如我之类尚未上道的营销策划人的精神导师和学习偶像,其领导的采纳公司更是执中国本土营销策划界之牛耳。

朱老师是生物专业毕业,文笔还那么好,值得钦佩。

朱老师文笔流畅,挥洒自如,真情流露,率性而为,读起来让人感觉畅快淋漓。

当文章有思想的时候,将不再害怕辞藻平庸。

2、理想是行动的旗帜,马到能使行动加速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朱老师在毕业两年内阅读中国广告专著,其转身求职广告工作,可见你做了一定的准备。

当面试方让其写广告文案的时候,其写的非常认真,稿子也非常好。理想是行动的旗帜,朱老师历经N多不合适的公司,坚守做优秀广告人的理想,对众多的广告公司进行比较和选择。

职场就是赛马。

总听人讲很多人“骑驴找马”,把企业比作“马”。

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其实求职者也在面试公司。

《赛马》一书中列出了好几匹成功人生可以选择的马,其中有一条就是所就职公司,最笨的一条马是选择自己。

人生如赛马,骑上一匹跑的更快的马,可使人更快的到达目的地。朱老师的选择亦是遵循此道,深谙此理。

3、书是人进步成长的助推器

朱老师在书中谈到很多他和书的故事,包括他认为改变他命运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做营销策划人,大量的专业书籍阅读和广泛的杂书涉猎是非常必须的。理论指导实践,营销策划人必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操作工具。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对已有的方法论进行矫正、优化与提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类元素灵活组合,没有通过书等途径获取大量信息进行日积月累的积淀,在怎么折腾也难有好的创意出炉。

从朱老师犀利的创意中能够管中窥豹,洞悉朱老师平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很遗憾,2012年,我读的书和涉猎的信息太少了,有点感觉跟不上步。

我还不够逼自己,总想为自己的退却找一堆理由,善于自我原谅,现忏悔中。

4、不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

朱老师去创业可以说是自己的理想,也可以说被逼,公司垮掉了,加上在公司就职的复杂人际关系,尔后干脆自己当家作主。

创业是被逼的!

不知此言出自何人,仔细琢磨,别有一番深意。

创业可以是自己逼自己,为理想所驱动;可以是环境所逼,没得选择或没有更好的选择出路„„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但是,不得不说,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是多少人朝思暮想的梦想。

朱老师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自己的待遇问题,做私单,搞兼职等,爱好归爱好,财富也是其创业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要生活,就会为财富所困,就需努力,无论创业与否。

创业有风险,虽然有人一直会在走在创业的路上而永远不会付出行动,一直在路上。

总之,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创业的路上。

5、专门不等于专业

专门不等于专业。

做营销策划似乎更要坚信这一点。

术业有专攻,李嘉诚生了病也得乖乖的听医的知道生吃药打针吧!

朱老师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能和客户老总畅快沟通,建立专业权威形象,威慑客户,征服客户,实在令人钦佩。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当然,朱老师年纪轻时这些所展露出的专业与其平时所做的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充足的准备是密不可分的。

年龄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权威。

但,不是绝对的。

不知那位老总训话,你们不要老拿“自己年轻”来说事,来搪塞,来作为不能征服客户,客户不信任的借口。

言之有理,没错,自己其实是一切的根源。

6、不得不说的逻辑

不论是工作所用的方法论,还是给客户呈现的案子,没有逻辑很难让客户信服。

没有好的逻辑,对的客户也可能认为你是错的,是空对空瞎扯。

项目调研、报告整理、项目诊断、策略拟定„„这是一条龙出台的,标准化、流程化、逻辑化的作业流程。

当然每个模块都需要相应的逻辑和推理工具,但都不可能脱离企业的实际去拟定方案和规划。

现在越来越感觉营销策划咨询该成为定制营销服务,如贵仁相助可否考虑企业定位“中国家居建材深度营销咨询服务定制专家” 或“中国家居建材深度营销咨询服务定制供应商”(个人浅见,请勿见笑,望批评指导)。

7、方法论是模特,方案是衣服

方法论是模特,方案是衣服。

虽然咨询机构卖的是衣服,但是只凭一个点子、一个创意、一个执行稿,没有营销框架和方法论体系的衬托,就是一团花花绿绿的布,客户很难对号入座,很难幻想、意淫、自以为是,衣服很难卖,卖稿困难。

不得不承认,朱老师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方法论和工具制作这块做的是比较到位的。

文中讲他在公司初期制作了13本《策划人员手册》等工具,足见其用心和重视。

8、物以稀为贵

黄董事长讲Himin公司市场理念是“物依稀为贵”。

其实,对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

咨询公司更是如此,创新、创意永远是竞争的利器。

只有足够的创新、创意能力,包括公司对客户运作服务流程、体系的创新,才能形成与同类公司相比之间的优势。

优势不一定能代表能再比稿中胜出。

行百里者半九十。

只有将这种创新能力发挥到最大,形成极致的差异化,竞争对手不可复制和模拟,才能“变优势为胜势”。

从文章中朱老师所写的案例也能看出采纳的策略制定能力和创意输出能力非比寻常。

9、营销服务体系化

从朱老师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多为全案项目,对客户的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品牌、公关、传播、创意等进行一揽子解决。

客户提出头痛,只针对头痛解决,很多时候治标不治本,客户执行过程中没有好的结果。

于是,咨询公司和客户开始扯皮,互相埋怨。

咨询公司与客户合作,对于绝大多数咨询公司来讲其实自己永远是弱者,除非自己成为卖方市场,制定规则如叶茂中、王志刚等大师。

朱老师最后说道了对客户选择的重要性,什么样的客户积极合作的,什么样的客户坚决不合作,防患于未然。

否则,最后只有一种结果,咨询公司受伤,来一曲“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10、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任何职业、任何人,不论是创业还是在创业的路上,功力不到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从朱老师的书中,提到的些许修炼,包括一些事情他都非常的用心、刻苦,甚至通宵达旦。

在这一点上,我们公司韩老师、刘老师、詹老师等前辈都是我们后辈营销策划从业者的榜样。

或许,这句话将的是对的:如果你不苦逼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11、营销咨询人的职业素养

文人相轻。

营销咨询、营销策划、广告等同属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往往会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好为人师,对任何行业、任何人都会发表观点,评论一番,以此显示自己多么专业、多么牛逼。

有见解是好的,但是嘴痒、脑闲、手乱容易出问题,甚至会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朱老师因发表《XXVCD,请继续努力》、《别吓着我》等引起争议;因在《销售与市场》《AJ嫂现象的背后》惹上笔墨官司;发表《有话好好说》被行业协会某大师(实为叶大师)拒绝参加行业协会论坛就是鲜活的例子。

可能发表这些犀利性的见解有会吸引眼球,引起关注,可借势炒作自己、炒作品牌,但凡事有度,进退拿捏不易控制,除了问题受伤的还是自己。

在这一点上,感觉国内营销策划人应该学习下国际4A、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的同类从业人员,一项低调作业,沉默做事,拿案例说话,不乱发言。

愿共勉。

2012.05.11日

第四篇:《一次做对》读后感张令凯20120427

《一次做对》读后感

文:张令凯 这本书很长,内容也比较散,说是质量管理,更多的是人本管理,人心管理的内容。管理是管人理事,这里更多的是如何管人,真如书名——管理从心开始。

【第一部分本书主要思想】

1.一次做对:只需一次就把事情做的符合要求。天天做对,人人做对,才能保证系统整体做对。

2.做对的标准:1)道法自然,要遵循规律;2)找对的人做对的事情;3)满足客户需求;

4)真善美才是对;5)大家对才是真的对6)一次做对才是赢的对。

3.一次做对难在哪?

1)价值取向:不舍怎么得;累不累与值不值;

2)思维方式变异:

3)习惯各自偏好;

4)心力导向骗失。

4.一次做对的人本基础

1)员工是合作伙伴,不是马仔;

2)本质才能发现潜能;

3)员工的积极性在于他们的需求当中;

4)保护员工利益才能保证公司利益;

5)尊重和信任才能赢得人心;

6)授权是人本管理的核心;

7)授权是人力资本最大化;

8)授权是权力资源最大化。

5.一次做对的心智基础

1)调整价值取向;

2)改变思维方式;

3)改变不良习惯;

4)善用培训资源。

6.一次作对的管理要诀

1)领导先行;

2)法与时转,治与世宜—变革开道;

3)理通人自行,制严催人进-----机制推进。

7.一次做对:从“新”开始

1)调整价值取向;

2)端正心态;

3)消除心理障碍;

4)开阔胸怀;

5)固改善心智;

6)注重心通。

8.一次做对:从“新”开始

1)弄清三个环节;

2)把准下游标准;

3)消除差距隐患;

4)营造上游条件;

5)掌握最优流程

6)心、行统一到位;

7)特情预案准备;

8)主动缝合接口;

9)准确衡量纠偏。

9.一次做对:从“芯”开始

1)不讲“好不好”,只讲“对不对”;

2)我行,因为我准;

3)做对要勤更要精;

4)细节体现“对”的水平;

5)预防能由“怕”到“对”;

6)将水滴变成冲击钻;

7)要做“对”就该拥抱批评;

8)做“对”,要术更要道。

10.人人做对

1)以相同的价值取向引领合力方向;

2)以高度诚信作为关系准则;

3)用共同培训奠定做对基础;

4)以营造氛围养成做对习惯;

5)以差距识别找短板;

6)分析差异找根源;

7)以相互融合连接点;

8)以流程贯标达要求;

9)以内外互动促改进;

10)以标杆效应带整体;

11)以相互竞赛提高水平;

12)以衡量考核激发内力。

11.系统一次做对

1)建造零缺陷的系统运行架构;

2)发挥系统生力军的潜能;

3)推行系统的“三通”:1)信息畅通2)运行顺通3)监管疏通;

4)活用四项原则;

5)体系融合;

6)将考核进行到底。

【第二部门对一次做对的认知】

这本书太大,一篇读后感难以概括!

一次做对的真的好难!

我从工作的角度谈下自己的浅见:

1.作为咨询机构做对的几个标准

1)项目组自己满意

2)客户认同,客户买单

3)客户不认同,但迎合市场需要(这就需要坚持到底)

2.咨询机构做对的条件

1)道法自然:是否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和工具箱,并严格执行;

2)能否进行实际调研,无论是一首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做系统综合分析;

3)能否利用方法论和工具箱进行精确诊断;

4)能否制定出精准的的战略、策略;

5)能否在战略和策略下制定立足企业现状的执行规划;

6)从专业角度制定的方案能坚持到底,不向客户妥协(叶茂中同志绝食);

7)贯彻监督,及时纠偏。

3.驻点咨询顾问如何做对

1)做方案前先解决方向问题,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为此我经常提前和韩老师沟通;

2)方案要立足企业现状和实际,否则执行不了;

3)方案能不能照顾到企业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各方利益,防止他们抵抗,使执行落空,方案成一纸空文;

4)及时和项目组老师沟通纠偏,调整方向;

5)沟通案会议对于对的东西要坚持到底;

6)坚持不到底有时候妥协也是对。(比如佳隆纳米的品牌符号:I’m winano leader!施总坚持到底)

7)要有方法论和工具箱;

8)对于项目组提出的策略、方向、方针,要理解执行,不理解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9)要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实现深度沟通;

10)说话、出稿案要有理有据,说服性强。

4.企业文化

管理从心开始!

书中更多的讲的是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从“心”管理,正本清源,治标治本。

一个企业的文化非常关键,好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难怪有人称在21世纪卓越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智业公司,分享、沟通、学习文化非常重要。

1.公司人员不互相分享,各自为政,不能资源互补,就是一片散沙,且降低公司整体运作效率;

2.公司应建立轻松、开放的文化,搞的阶层森严,领导就是权威,即使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有言不敢言,长此以往,对组织不好,对领导不好;

3.“没有员工,只有同事”,智诚灵动的王总确实提的这个观念很好,大家可以畅通的沟通,但落地上需要下功夫,不能只是口号,浮于表面;

4.韩老师这个提的非常好,智业公司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UP OR OUT,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通用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像黄董事长讲的:学习是人的第一需要!

知易行难,我还需加强努力!

第五篇:张令凯:《身态语言入门》读后感 (精选)

《身态语言入门》读后感

BY张令凯

这是一本很厚的入门工具书,内容很多,分为入门(个人感觉这块对初学者最有用,后三个板块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和总结)、男性、女性、情爱四个板块,有原理与案例,也有具体的身态语言符号释意,我理解的还不是很透,还需再读和加深理解,张令凯:《身态语言入门》读后感。

1.什么是身态语言?

人的身体行动可以发出很多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扩大和否定口语所表达的意思,这种通过身体各种举动来反映内心隐蔽世界的语言,被称之为身态语言。

2.了解身态语言的重要性?

1)可作为口头语言沟通的补充,辨别别人是否口头撒谎,可作为一种测谎工具,洞悉别人的真实内心世界;

2)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身态语言,使自己的身态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或故意伪装、瞒天过海,或有意为之、声东击西,使动作语言真正成为自己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一把利剑,改善生活和工作品质。

3.身态语言在中国

身态语言用中国话来讲或许用“相术”或“读心术”这两个词比较其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古语和俗语已经对这个语言进行了诸多解读,“察言观色”“推心置腹”、“敞开胸怀”“心有灵犀一点通”“大腹便便”“顶天立地”等均可窥知一二,只不过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和理论总结。

4.身态语言就在身边

1)空间从大学自习室的大家坐的位置距离就能看出大家的关系;家里辈分最长的人吃饭时候坐在正坐上;

2)领域一般领导越大办公室越大,以此来确立自己的权力;领导和员工碰杯喝酒时酒杯高度一半高于下属;

3)姿势一般(官员)领导的脖子是坚挺的,手是背着的,肚子是挺着的,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4)自摸一般频繁自摸的人内心不稳定、胆怯,比如新近员工做自我介绍时很多会抓耳挠腮,运动员比赛前的摩拳擦掌;

5)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神能大概判断一个的想法,比如小偷的眼神总是猴尖,漂浮不定;另外,电视上赌博片段总能看到赌博对决中双方带着墨镜故意遮盖,让对方捉摸不透自己的心态变化;

6)面具这个世界做自己的是少数人,大家都带着面具生活,生活化的例子是很多男人出去道貌岸然,回家之后是另一副嘴脸。另外,就是很多人戴有色眼镜、染发等,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些人有的出于时尚心理,有的是内心自卑或者故意掩饰的表现。

7)行为心理转移人很善于伪装和自欺欺人,比如讲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某些学员表面看着讲师,不时回应着,脑子确在想着别的事情,听课时转笔就是个很常见的动作表现。

…(内容太多,不再举例)

5.作为咨询顾问如何练就自己的身态语言

练就运用自如的身态语言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和总结,需要无数的阅历和经历来不断验证和强化,读后感《张令凯:《身态语言入门》读后感》。

作为咨询顾问我以现有的了解,简单总结如下:

1.提升情商

情商是一个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综合体。人可以有情绪,但不能情绪化,更不能带着情绪工作。尤其是作为咨询顾问来讲,不但要对内面对同事,对外面对不同的客户,需要通过情商来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快速调整和适应。高情商不是一天练就的,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和别人打交道中实践,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反思,才会水滴石穿,慢慢升华。动作是情绪和内心状态的外化,有好的情商作地基,外化动作才有可能尽可能的合时得体。

2.强大气场

咨询顾问作为智业公司服务的具体执行人,作为教练需要练就教练角色的气场,通过言谈举止、语音语调、着装礼仪练就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营造强大气场才有可能在第一次和客户见面时留下好的印象。

作为执行人员,很多时候要奔赴一线,成为战斗尖兵或项目统帅,需要练就自己的将帅之气,“心有激雷而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说的就是将帅之气,我们咨询顾问平时就可以自己模仿领导讲话,提前操练推演,以备不时之需。

3.身态语言学习

身态语言犹如我们口语语言一样不是天生就会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练就出来的,都有初学入门、稳步提升、熟练运用、炉火纯青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还是入门学习,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刻苦用心的学习身态语言理论和亲身的实践总结,慢慢积累才会由量变到质变,真正的熟化和掌握身态语言之妙,真正能做到洞察人心、提升自己、知己知彼的目的。

4.“阅人”出真“智”

身态语言现在有人把他提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语言学科,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用它,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它什么,像口语语言似的那么具体和清晰。最简单的例子是,很多年纪大的人、阅历丰富的人没学过什么“行为解析学”“身态语言”,却仍然掌握了高超的“相术”、“读心术”技能,真的能做到成为别人“肚里的蛔虫”,这或许就是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用心观察、不断总结出来的。

要练就好的“相术”、“读心术”,我想更多的还是要靠实践,然后再用学科理论去指导和提升。或许古语讲的是对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看来关于人的语言的学问还是要去“阅人”。

5.看懂别人,照清自己

很多人讲自私有制出现以后人性便是自私的、贪婪的,我们总希望别人怎么样,想法与做事都是以别人为中心,而不能反照自己。其实,自己眼中的别人可能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通过对身态语言的学习,我们不但要学会“看懂别人”,做到“知己知彼”,然后“照清自己”进行“自省、自悟、以身试法”才能真的做到“百战不殆”!

6.我要尽快规避的身态语言

1)眼神

一个人的表情可能是受众的心情!有几个善意的同仁已经帮我指出说我看人的时候我的眼神不够聚焦,看人的时候眼珠不在中间,斜视,给人的感觉是傲慢,对别人不屑的感觉,其实我内心不是这样的啊!书上讲的是对的,不能仅通过一个动作语言与判断一个人的想法,需要综合多个动作语言进行评估。

但是,和受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讲了就是辩解,再说他们也没看过《动作语言入门》啊!所以,我还是需要从自身调整来迎合受众,我以后看人的时候尽量把身体扭正,正视别人,平视别人,目光聚焦,给别人一个好的眼神印象,让我的表情给别人一个好心情!

2)多动

有儿童多动症之说,成人多动症好像听说的不多。按照书本上讲,我身上可能有成人多动症的影子,平时小动作不少,动作夸张,容易给别人不好的印象。我想可能我的“定力”练的还不够,不够“淡定”“沉稳”,我在以后会留意克制自己的小动作和工作的夸张性。

2011.9月29日

下载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悦坦博士企业文化听后感张令凯20120315(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切割营销》读后感——张令凯201209185篇

    《新切割营销》读后感 ——张令凯 路老师的名字在中国营销咨询策划界如雷贯耳,堪称行业执牛耳者,其领军的赞伯营销机构服务过极多的国内知名品牌,也帮助中国很多企业实现了品牌......

    对经销商的支持要创造感动——张令凯

    对给经销商的支持要创造感动 张令凯 厂家无论大小,为促进市场发展,利人利己,都会给渠道商有些许支持,即使是同样力度的支持有的厂家了支持后经销商是感恩戴德,有的厂家支持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