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目标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基于“基本道德规范”,把“诚信友爱”作为和谐社会道德方面的基本特征,从而把它提到了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目标价值的突出地位。这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诚信,我们知道,有过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诚信。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诚与信分属于不同层次,“诚”指的不是“诚实”,而是“尽心”或“尽己”。“信”则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思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对他人许下的诺言应当履行,但这个“信”只限于特定的人即朋友。对传统诚信所作的现代性转型的结果就是:舍弃传统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之诚,把它作为基本道德要求,将传统狭隘的朋友之信扩大为适合非熟人社会的普遍之信,按对法律、规则、契约的尊重和信守来重新界定诚信,即把诚信理解为是对维系社会、市场和各种交易的法律法规契约准则的尊重和信守,使之适用于所有公民所有市场主体。这种诚信又叫规则诚信。我们现在讲的“诚实守信”所要求的就是规则诚信。从“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来看,这不仅仅是对规则的信守,还要求有类似于善良人们之间的友谊这样的关系;互帮互助,依赖的是社会成员的合作精神、乐于助人的精神。
友善主要指与人为善的态度,友爱还包括友善的情感,它具有构成一种深情的关系即友谊的潜力。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友爱的使用也发生类似“信”的变化,即更为广泛,而不限于同胞手足和好朋友之间,例如扩展到对海啸受害地区灾民的慰问救助等。
从上面的讨论来看,诚实守信是对自己所承诺的事情的信守,平等友爱是用友善的态度和情感对待所有他人。互帮互助和融洽相处也是个人社会生活最需要的人际交往价值。诚信友爱成为人的道德品质,社会大多数人都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成为社会经常持久的行为方式。
诚信友爱与其他道德价值都是有联系的。要使社会能够真正拥有这些价值,需要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进步。也因此,要求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目前的道德规范情况。
l)对道德的理解。我们过去认为,道德的突出特点是:以体现整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为善恶标准、以必要的自我牺牲为前提来调节个人与社会整体的矛盾,因此强调用节制或牺牲个人利益的原则和规范来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但是,个人与集体或共同体的关系,只是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还有一个方面,即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对这类关系的矛盾调节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而常常是通过平等协商、互利互让来达到的。
2)缺乏适用转型关系的道德规范。对道德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区分,是观念上的,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关系是交织一起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的许多经济关系,现在看来都存在道德规范严重滞后的情况。由于道德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交织,矛盾冲突某种程度上是道德规范的冲突。
3)道德传统上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我们现在的三大类道德规范: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也是用于个人的。随着现代社会中组织或机构作用的突出,要求有相应的组织道德规范。经济关系表现为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多种关系。利益分化不仅发生在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中,而且在群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社会中许多矛盾冲突由这类利益冲突而产生。例如,“霸王条款”,就是以单位、集体的名义侵犯个人利益。因此应开展组织道德的相应建设。
4)道德情感的作用。在我们已有的“爱”的要求中,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公物、爱岗爱幼”,要求的大多是宏观的爱。但是,对社会微观的彼此之爱却没有。特别是,市场经济讲竞争效率,导致强硬的无情的作风流行。社会假定的看法也是:好的领导者是强硬的并且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这种决策必须是基于效率的而不是出于对人们的爱。许多矛盾冲突甚至灾难由此引起。例如,陈家山煤矿事件,撇开单纯利润动机不说,缺乏最起码的爱是重要原因。
5)调整多元文化企业的伦理规范问题。经济全球化,调节经济关系的伦理道德也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能否用我们的道德原则来调整多元文化的企业经济关系?无论是引进来建立的三资企业,还是走出去发展的我国跨国企业,都需要有彼此可依赖的共同的行为形式,这关系到企业合作行为的可信性与效率性。
诚信友爱不是和谐道德的全部,而是与其他道德相联的,有赖于其他道德价值和规范的支持。因此,需要发展相关的道德概念和规范,如权利、平等、责任、自由等。诚信友爱又是与主体相关的,因此要按不同的主体:个人、组织、政府等研究他们的诚信友爱情况及其特点。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还要考虑如何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发挥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总之,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的确定,为我国伦理学界提出了新的课题,这里有大量的工作和新的问题需要研
究。
第二篇: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道德建设,是提高国家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道德建设的加强,广大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不断提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蔓延滋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因此,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和谐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人,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公民道德建设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的也是以人为本。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合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要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社会。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加强道德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道德导向。道德理论要发展、创新,贴近实际和生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统一、整合、引导人们的思想健康向前发展。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各个环节。(2)加强道德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支持。和谐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克服矛盾的过程,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克服不道德、不和谐的现象。要用道德高尚的东西抵制庸俗的东西,用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化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存在的问题。(3)加强道德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舆论监督。各级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普及道德规范,开展舆论监督,大力发挥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4)加强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实践的基础。加强道德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实践,否则,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必须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言尔必行,知行统一,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基本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
总之,只要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道德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建设和谐社会为财政政策的目标
内容摘要: 【摘要】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 自然 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 经济 和人的全面 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本文分四个部分,主要针对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目标 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其中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的增加就业。”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就业实现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条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政策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和谐社会提供了财力保障,财政政策转型创造了良好契机,新一轮税制改革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财政政策与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公共财政提供了基本的经济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公共财政提出了基本的政策目标。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而公共财政则是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实现的基本方式。
本部分主要讨论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这是由经济体制转轨与发展模式转型所决定的。当转轨进入中后期,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财政需要为这种和谐发展配置资源、参与调控。
(一)财政财策的一般目标
财政政策的一般目标旨在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增长服务,为公平分配和提高效率服务。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首届诺奖得主丁伯根在其《经济与政策:原理与设计》一书中指出:政策目标的设定取决于政策目的,财政政策目的可分为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
(1)财政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社会和谐
虽说财政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稳定经济,但最终目的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按照德国经济学家哈德斯的观点:对于处于经济目标之上的社会总目标来说。经济稳定只具有工具性含义,它只是实现社会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2](2)财政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有利于经济稳定
政府政策的目标只有设定在可调整目标上,政策的调控作用才能发挥,经济也才能稳定。[3]在一个政策工具只能实现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就应依据不同政策工具的特性进行政策分工,一般常用财政政策增加就业,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财政政策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更加明确地把我国社会 现代 化建设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和特征的准确概括。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和谐财政政策,是指能够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而财政体系自身又能够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和谐财政政策要求既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和谐循环,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财政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如就业形势严峻、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等。财政政策对于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财政政策目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财政是政府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无论是它们的形式还是它们的内容都应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们自身存在着向前发展的力量。而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产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由于得到来自于公共财政充分的物质供给和受到公共财政稳定的机制制衡,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将得到加速,和谐社会的质量将得到提高。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说,由于受到来自和谐社会的目标约束和路径约束,公共财政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公共财政资源运用更加有效率。“和谐的财政政策”将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二、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建设的相互关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政府对社会所提供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这也正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4]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
第一,人与人的和谐。公共财政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活动可以填补由人的活动所造成的本人和他人需要满足的缺失,所以,人与人的和谐可以通过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而实现,符合公共财政的目标。
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目的。社会应当为人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包括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样人的发展就能带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样,人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公共需要的交集符合公共财政的目标。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总体一致性。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总体一致性的载体是综合性的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变化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现阶段 中国 最广泛的公共需要。因此,通过公共需要这一载体,实现了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最基本的联系,今后的公共财政活动应力求实现其目标,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要求以民主政治作为其基本的政治制度环境
政治制度决定了财政制度,所以民主政治要求有相应的公共财政制度,或者说公共财政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主政治要有效运作,必须有相应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作为支撑,比如要有分权制衡的财政体制和规范的分税制度。财政制度也是有效限制政府权力,从而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支点之一。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活力的市场经济
公共财政的要义在于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经营与自由创新,公共财政只提供市场失灵所引起的如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和公平问题的解决。公共财政要求区分政府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区分政府的职责与私人的职责,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私人部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公共财政必然与和谐社会建立生动活泼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四)公共财政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有机、系统的范畴,不仅强调经济的根本发展。也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是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内的综合体系。立足于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这一综合体系可以分解成为三个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由于公共财政因受到和谐社会这一最广泛公共需要的日标约束,从而受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约束,力求为它们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即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五)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第一,公共财政的导向与调节作用。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能够有效发挥导向作用与调节作用,在引导经济主体在正确轨道上活动的同时纠正某些已偏离正确轨道的行为,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利的制衡机制,决定了公共财政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第二,公共财政的政策体系。通过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可以完善市场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发展社会事业并提高社会福利,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而这些恰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需要借助于公共财政政策所发挥的整体效应来实现其“和谐”的内涵,因此,公共财政的政策体系决定了公共财政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六)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相互发展
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无论是它们的形式还是它们的内容都应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们自身存在着向前发展的力量。而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产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都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前述种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们并非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影响对方,相互促进地不断向前发展。
三、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问题
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和现有失业人员总数达2400万,在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仅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一类是农民。在 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农业人口需向城市流动和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全国约有4000万的农民失地,失地的农民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种转移将减少农业就业的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极大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就业问题的原因之一。一类是学生。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摆在 教育 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大批的高中毕业生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流失而走向社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几百万,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一个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类是城镇居民。随着城镇新增劳动力,目前的下岗失业人员也不断在增加,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达到2400万,所以由于岗位的紧缺造成了城镇劳动力找工作的缺口增大。
第四篇:道德建设文化目标和规划
东阿职教中心青少年道德培养基本情况
我校一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并且以德育序列化为主线,突出主题教育。建立了一支以学校领导为主,中层干部为成员,班主任为骨干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构建了学校、班级、校外教育基地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围绕让学生做“一个知书达理、品行高尚的人”,我们着重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制订并实施了《与传统美德牵手,与现代文明同行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按学期确立文明礼仪普及教育工作主题,主要包括加强自我修养、校园内的文明、校园外的文明、文明上岗等四大模块,每学期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安排六个内容,将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纳入了序列化、规范化轨道。为强化文明礼仪教育,自编了《文明礼仪规范》校本教材,编写了《文明礼仪“三字经”》,编排了文明礼仪展示操,成立了学生社团——礼仪队,2010年学校被聊城市委宣传部评为聊城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被东阿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评为东阿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十分重视感恩教育,组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十个一”教育内容,即组织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立一个孝心日(时间为每月大休日)、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恩信、通一次感恩电话、说一句感恩话、办一期感恩黑板报、写一篇感恩征文、当一周家、唱一首感恩歌。
围绕让学生“做一个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人”,我们突出开展了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大步模式”励志教育活动,该活动共需读有十封信,每封信读三周,书信的内容来自清华北大300名优秀学生成才经验,由德育处处统一印发。自该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每天早、中晚预备铃后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昂扬向上的词句与理念,接受积极地心理暗示,使学生逐渐构建“我是最优秀的”自我映像,并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这种积极的自我映像得到强化,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激励自己在各方面不断进步。该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该活动起到了强化自信,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为了让学生“做一个文专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我们又突出开展了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每年五月组织学生专业技能比武,每年十月组织学生flash动画制作、发明创造和特长展示活动如唱歌、美术、书法等比赛活动,同时我们每年还组织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组织创业教育讲座,依此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教育。
努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努力把校园建成德育大课堂,形成了“听有声、看有景”的育人教育文化氛围新格局。几年来,我校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种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学校特色的高度来积极构建。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培育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结合形势,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发挥校园广播站和黑板报的作用,加强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等宣传,宏场了正气,树立了典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设了音乐、书法、日语、韩语、动画设计、服装设计、武术、篮球技术、乒乓球技术、体育舞蹈、影视赏析、美术鉴赏等课程,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的补充延伸,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还以师德为核心,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以活动为载体,规范学生品行养成教育,塑造了优秀的学校形象,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我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德育还处利用学校电视网络定期为学生播放《天下父母》栏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完善德育长廊、校园之声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发挥舆论阵地的教育激励和正面引导作用。
针对职校生的思想实际,学校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开展了待优生帮扶活动,即每一名教师帮扶几名学生。帮扶内容为:在学业上辅导;在思想上引导;在生活上指导;在心理上疏导。帮扶要求为:每周与学生交流不少于一次;每双周与学生班主任沟通了解一次情况;每月与待优生家长沟通交流一次;及时参加学生所在班级组织的班会及其他德育活动;对帮扶的一切活动要认真填写《学生帮扶记录》、并且认真修改学生成长记录。学期学校都召开一次帮扶教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部分学生经过帮扶教育后,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由后进变为先进,部分同学经过帮扶还考入了高等院校或成为了创业立业典型。我校的学生帮扶制度工作受到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
东阿职教中心青少年道德培养工作规划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爱国、知礼、诚信、责任”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为抓手,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为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德育品牌。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思路
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我们确立“点、线、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思路,即: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为主线,全面推进养成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待优生帮扶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遵循“整体规划,功能细化,分工实施,逐步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建“文明校园、特色校园、和谐校园”。
(三)工作措施
1、抓机制,形成合力,构建全员育人局面。
⑴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建立起校长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完善工作部门职能,细化部门分工,强化部门职责,协调部门合作,提高德育工作执行力,使学校德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⑵进一步完善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制度。修订东阿职教中心《学生千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提高德育主体功能为重点的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自律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修订东阿县职教中心《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对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完善班主任考评机制,修改《东阿职教中心班主任工作评比办法》,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⑶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从机制建设、激励拉动等层面加快全体教职工结对帮扶活动的步伐。
2、抓特色,创树品牌,拓展德育教育内涵。
⑴进一步深化“与传统美德牵手,与现代文明同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的优势,组织学生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每学年举行文明礼仪表演2次。大力开展“四德”教育,重点是孝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教育活动,建立校外德育基地3个,开展实践活动2000人次。广泛开展道德宣誓教育,继续抓好国旗下宣誓、会操道德宣誓、每天课前“励志教育宣誓”。
⑵积极开展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突出创新主题,作好结合文章。一是将竞赛引入课堂,实现四个结合:即将“论文”类中的三个项目与作文课和团课相结合;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项目与职业生涯导航课相结合;将“FLASH动漫”类的两个项目与微机专业的动漫技能实训课相结合;将“职业礼仪表演”项目与礼仪课相结合。二是将竞赛内容分布到全年的德育工作中,与学校德育序列化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继续保持山东省领先,力争每届更多的作品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奖项。
⑶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建设,打响活动品牌。加强对国旗班、礼仪队、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学社、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活跃社团文化,活跃第二课堂以此辅助补充第一课堂。
3、抓渗透,整合资源,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⑴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每学年举办全校性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会、在乐中成长。
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①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文化活动周征集提炼设计培育等,体现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切实作好校史、大事记编撰,作好纪念物的收藏、教师录和校友录的编制以及优秀毕业生、先进人物事迹和校园鲜活故事的收集与编纂工作,以校史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教育和激励师生。
②搞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以“绿色校园”为理念,科学构思,精心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校园传媒等文化资源,增加校园人文景观和有个性的校园宣传标语,打造和谐的道路文化、操场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
⑷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各类讲座,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建设文化长廊,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第五篇: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和谐社会建设
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葛晨虹 《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4日 07版)
和谐社会是一种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民众达成道德共识,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
没有道德共识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底线的社会,也将是无序和混乱的社会。如果不能达成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共识,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做导向和支撑,整个民族的意志就会涣散,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为促进新形势下道德共识的达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基本路径:
其一,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形成道德共识的内在要求。
其二,注重公民品格教育,凸显道德共识构建的主体条件。公民品格是道德共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为切实实现品格教育的成效,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共同促成的品格教育模式,以形成道德共识进而转化为道德行动。
其三,建立利益协调及法律机制,完善道德共识构建的制度保障。首先,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是道德共识达成的前提,因此,需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利益获得渠道诚信公平、利益分配结果相对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其次,建设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社会道德底线的法律化。道德底线的法律化可以使道德根基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更加深入人心,使社会民众更加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的要求,从而促进达成社会的道德共识。
其四,倡导理性和谐的社会互动,营造道德共识构建的社会心理。道德共识在一定意义上产生于特定道德文化背景下公众的良性互动。因此,政府应支持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效互动并从中寻找道德共识的生长点,正确引导现代媒介的宣传导向、发挥媒介舆论的引示作用,为民众的社会互动及社会行为提供积极的动力导向,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促成道德共识的良性构建。
简言之,道德共识的达成不仅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避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更是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道德共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