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答模拟题:以法制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策措施]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成五方面任务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二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三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2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五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六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七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四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五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六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三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四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六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七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一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二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四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二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中国文化自古以“和为贵”。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他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在社会体系内同样存在和谐的秩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特别防止出现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正确处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保障和谐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法治是和谐的灵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否则,“无法可依,就会无法无天;有法不依,法律没有权威,也会天下大乱。”当然,我们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六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必须”要求,始终坚持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三、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抓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各级人大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推动本区域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听汇报、组织代表视察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还要重点对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拆迁改造、新农村建设、农民减负增收、社会就业等工作进行了重点监督,推
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抓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各级人大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大有作为。首先,在依法行使履行重大事项决定权时,要确保公平正义的原则。要使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力求所有人享有同样的权力和义务,必须符合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的最大利益。其次,要通过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侵犯。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犯罪不过是污染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是污染水源”。司法公平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应把司法监督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司法监督,特别是个案监督,督促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抓稳定,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另一重要内容。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有责任分担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一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思想,切实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法律和工作监督,还是处理来信来访,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二是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抓好社会保障、再就业、帮困助残等工作,关心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三是督促政府和司法机关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抓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同时也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前些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气、水污染严重,矿产及森林等资源遭到掠夺性开采,教训十分惨重。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履行好职责,把促进生态建设,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涉及教材知识点:
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⑵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⑶依法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将建设,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人口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
⑼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⑽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完善党的民族政策。
⑾坚持党的领导。
⑿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⒂青少年立志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怎样的社会?(特征)
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稳定与和谐的关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5)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3、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简述其理由。
(1)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总之,以发展求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持,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5﹑国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三是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四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五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七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6、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1)要树立崇高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
(3)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4)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7、和谐社会的提出:
(1)、十六大。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与2000年的小康相比多了六个“更加”。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此正式列为中共全面提高五大执政能力之一。
(3)、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发表讲话。
(4)、两会。
8、提出的依据(现实原因):
我国的国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②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③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④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建设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
[摘要]文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出发,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功能,论述了加强标准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标准化战略;功能与作用;措施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是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概括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2)是全体人民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
3)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4)是一个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
5)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6)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从上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看,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要求为全体人民谋福利,要求社会结构合理与行为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各种标准,以保证和谐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
二、“标准”的概念、地位、作用与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质、量、度的统一体,事物总
有一个度,这个度是此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而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化,是人类活动的纪律约束,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之一。标准是什么,根据国家标准的定义,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的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是质量检验的依据、知识产权的核心、现代竞争的武器、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致胜法宝。根据WTO/TBT的定义,标准为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包括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业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1.标准的特点和规制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和原则:
(1)标准的柔性规则与非强制性
(2)标准的应用广泛、影响面大,涉及各种行业和领域。标准除了大量的产品标准外,还有生产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术语标准、包装标准、标志或标签标准、合格评定标准、制定标准的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等等,广泛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标准对贸易壁垒的显性作用我们都知道,标准对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并且一般都是量化的。因此,其对于进入国际贸易货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标准来保护本国的利益,采用抬升技术壁垒门槛的国家标准战略。据统计,按照WTO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受到反倾销制裁最多的国家,有60%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壁垒,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但我国每年出口因此遭受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
(4)最小贸易影响原则标准在目的或效果上不应该给予国际贸易不必要的障碍。
(5)非歧视原则各国在标准方面,给予WTO任何成员国领土产品的待遇不得低于给予本国同类产品和源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
(6)等效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除非因为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无效或不适当,一旦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生效,每一国家标准化机构都应使用这些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制定标准的基础。
(7)透明度原则标准化机构应该定期,如至少每6个月公布一次
工作计划,包括其名称和地址、正在制定的标准及其前一时期已采用的标准。
2.标准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世界上,流行着这样的理念“一流的企业或国家做标准、二流的企业或国家做专利技术、三流企业或国家做产品、四流的企业或国家做苦力”,从这其中可以体现和感觉出标准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国际标准制约国际市场的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在于标准的竞争。现在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标准作为参与现在及其未来全球竞争的战略武器。一个现代国家不但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还应该有技术制度,尤其要把技术制度当作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提并论的独立制度体系对待。
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潮流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技术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关系到人身健康与安全,关系到保护人们的权益、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标准化战略对我国而言,有如下的重要作用与功能:(1)
标准化战略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而实现这些目标,必然涉及到产品的技术标准。
(2)标准化战略能够实现规模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
标准的制定能够减少产品的种类,使得产品的品种呈系列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做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还对产品的规格、检验方法与包装和储运条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依据标准检验,产品的质量就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
(3)标准化战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人
类环境和执行环境法规
近年来,我国将资源和能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作为标准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制定了灌溉、节水生活器具、废物及其处理、回收再利用、城乡建设与小康住宅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了资源和能源标准,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行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4)标准化战略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应用,一旦纳入了标准,则就能迅速得以推广和应用。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标准来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应用。
(5)标准化战略有利于确保产品的兼容性
我们都知道,许多产品如果单独使用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一台电脑仅有主机而没有显示器、键盘或者鼠标、软件等与之匹配的产品将是毫无用处。而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这些相关产品一般由不同的生产厂商生产的,标准就能确保产品与部件的兼容和匹配,使得消费者能够享用更多的产品。
(6)标准化战略是跨越国外“绿色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削弱,包括“绿色技术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显现。我国正处于入世后的过渡期,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关的产品质量。我国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颁布一批新标准,以此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7)标准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
没有标准化战略的技术支撑,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有效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我国标准化战略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前面已经论述了标准化战略及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设。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建
设,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引起全国人民和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
目前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对标准化战略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标准化战略建设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必须加强标准化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进行全方位报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各类论坛、宣传广告等等媒体的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各类企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在认识和行动上高度重视。
2.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我国也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来确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研究,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纳入到重点领域来。要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标准化政策,推进环保标准化战略,建立循环经济社会体系。
3.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建设
(1)成立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专门委员会
(2)组织专家参加安全国际标准制定及其相关的国际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掌握国际信息,并及时把我国的技术要求和意见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
(3)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分析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建立我国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及其框架,建立公共安全标准信息平台。政府通过媒体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宣传教育,使企业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
4.与时俱进,做好标准化的创新工作
标准化工作本质上是通过施加正确而必要的约束,使得事物运行规范化。由于事物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以标准化工作也必须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将会成为事物发展的绊脚石。
5.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社会服务
标准化工作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服务社会是标准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标准化工作必须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活型、节约
型与和谐型社会服务。
6.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及其进展
企业应当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标准化是规范企业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有力武器,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使得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
7.做好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农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大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20141305104王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再次被提上议程,十八大报告首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而且总结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展望。本文正是基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发展实践,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提一些相关的建议。
在党的十八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被作为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被提上会议议程,“和谐”这一光辉而令人期盼的字眼在十八大的报告里也屡次三番的出现,并呈现出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特点。虽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今其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更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艰巨,而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决定着整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成败,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改良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因此,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建设历程,并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做一些必要的展望就显得很有意义。
一、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关于“和谐”一词的内涵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和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和谐的内涵、发展及意义(1)“和谐”一词在汉语词典里的释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和谐的气氛等。(2)在古义中,“和谐”被认为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和睦协调。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唐·李商隐《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②作动词,指使和睦协调。宋司马光《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③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④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赜,初为太子时,特奢侈。道成每欲废之,赖王敬则和谐。”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3)“和谐”在现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做动词。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例如:你今天在论坛上发言被和谐了吧。意思就是因为不文明,有碍于论坛和谐气氛而被处理掉了。(4)西方的“和谐”理念
1.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2.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3.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4.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5)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关于“和谐”的内涵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认识上深化理解、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二)和谐社会的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之一是“社会更加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涵义,是迈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范畴,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要求全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专列单章加以部署。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探索重大成果的集中体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确定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项要求之一,并且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列专章阐述社会建设,部署和谐社会建设要着重抓好的各方面工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
回顾和总结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成就
(1)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10年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日益成熟,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有效避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党和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出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束了中国农民2600年来种田交税的历史,大大减轻了负担,促进了城乡社会公平。
(3)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1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以立法形式保障就业。积极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维持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
(4)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普遍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回升。协调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矛盾,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5)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非农就业职工五大险种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社会救助、救济制度。增加保障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6)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全国范围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初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0年来,医疗卫生体制围绕增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公益性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展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医改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初步显现,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8)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10年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民参与和社会协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问题依然很突出;
(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3)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4)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5)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6)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7)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8)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三、总结 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上一种高级的社会状态,是相对于以往诸种阶级社会形态中的低级社会和谐状态而言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党和人民以及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高的历史定位与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凝聚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精神意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