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琴大师简介

时间:2019-05-13 21:3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钢琴大师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钢琴大师简介》。

第一篇:世界钢琴大师简介

世界钢琴大师

----郎朗简介

郎朗被称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他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当今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他,被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殿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列入“2007—2008季度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系列”,全世界仅有五位,他最年轻。被誉为 “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一部“钢琴的发电机”,《纽约时报》称郎朗为“古典音乐界中最闪亮的明星”。美国《人物》杂志评他为“最具魅力的男士”,德国《世界报》称他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钢琴家”,他是“中国腾飞的符号”,“世界的郎朗,华人的骄傲”。郎朗,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不仅属于音乐,更属于和平!

 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弹钢琴也可以弹得这么好! 他改变了流行对古典的看法:古典的也可以成为另一种流行! 他改变了艺术对于商业的看法:艺术上是成功的,在商业上也应当成功!

 他使得许多人第一次走进音乐厅,第一次聆听古典钢琴音乐会,第一次把心灵交托给音乐,也让音乐注入心灵。

 他把成功的三要素——“天才、勤奋、机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的神奇传说更成为无数年轻人搏击人生、追求卓越的激励!郎朗在世界各国政界颇受欢迎,反响非同,意义重大

 郎朗在白宫出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欢迎会

 郎朗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独奏《星光》

 2010年4月30日,郎朗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演奏

 郎朗在天安门广场建国60周年庆典晚会上演奏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郎朗

 英国女王接见郎朗

 美国前总统布什接见郎朗

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与郎朗

 郎朗受邀参加波兰政府举办的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开幕音乐会  郎朗被联合国授予儿童和平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

 郎朗参加宋祖英鸟巢音乐会,与宋祖英、多明戈、周杰伦一起登上鸟巢缤纷舞台

 郎朗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上压轴演出

第二篇:世界摄影大师简介

世界摄影大师简介

1、达达曼雷 Man Ray 美国 1890-1976

达达主义的奠基人,先锋摄影大师,诗人,雕塑家,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创者。他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摄影作品价值远远超越其它艺术形式的艺术家。

1911年起从事绘画和雕刻创作,作为美国第一批抽象画家之一,曾和当时欧洲的前卫艺术家频繁接触。1915年开始摄影艺术。他主张对艺术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反对对旧有形式和主题的模仿与重复。曾以一种轻松的游戏心态来进行摄影实验,发明了中途曝光、物影照片等技法,被后人称为“雷照片”。这些探索除了在语言技法上别开生面以外,在观念上也非常切合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反艺术精神。

2、尤金.阿杰 Eugene Atget 法国 1857-1927

曾当过演员,学习过绘画,但都没有成功。直到40岁才开始从事摄影,1899年成为一名摄影师。他的摄影风格独特,不喜欢拍摄正规的人物肖像,而擅长拍摄街头的人物。他用7乘9.5英寸底版的木制相机,在巴黎拍了30年,完成《旧巴黎的艺术》1053张照片、《独特的巴黎》1568张照片,两部宏大的专题摄影集。1927年在贫困中默默无闻地死去。他所拍摄的大量作品,奠定了他“法国纪实摄影之父”的地位。

尤金.阿杰是一位对曼雷影响很大的摄影家,同时又是一位充满矛盾的摄影家。一方面,他在摄影史上被视作纪实摄影师;另一方面,他的很多作品中又具有构成主义的特征,强调历史与对地点的尊重。同时,他的摄影画面充满神秘色彩,又常常被划入超现实主义范畴。

3、Gyula Halasz Brassai 法国 1899-1984

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于上世纪30年代初就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摄影大师地位。20年代,他经常光顾康定斯基等艺术家常去的地方。

他于1933年出版的画册《巴黎之夜》轰动一时,被著名作家亨利.米勒称为“巴黎之眼”。他说:“摄影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一口新鲜的空气,一股强烈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是一种实体的表现。”

除了内容的轰动以外,夜景的摄影技术也是让布拉塞声名鹊起的原因之一。当时专业的摄影师都无法捕捉夜光下的动态画面。而布拉塞的夜景拍摄挑战了计划素的极限,因此他被称为夜间摄影的鼻祖。

4、雅克-亨利.拉蒂格 Jacques-Henri Lartigue 法国 1894-1986

以拍摄其家庭和朋友的各种日常生活而自得其乐,他以引人注目的新鲜感记录了20世纪初美好时代的生活。

他从不拍摄摆布照片,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抓拍稍瞬即逝的瞬间。所拍照片不受任何人影响,仅仅供自己和家人欣赏,从而使其摄影日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日记”。一生保留了125本摄影日记。

5、安德烈.柯特兹 Andre Kertesz 匈牙利 1894-1985

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柯特兹的照片与人生姿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回味无穷的启示。各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的每张照片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融合一体的境界。他喜用多变的几何形态来结构画面弥补着痕迹地通过各种形态的交相辉映,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在人们的心中引发一种微妙、丰富的心理感受。布拉塞曾说:“柯特兹有着对伟大的摄影家来说必不可少的两个资质:即对这个世界、人与生命体的不倦的好奇心和精致的造型感觉。”

6、爱德华.韦斯顿 Edward Weston 美国 1886-1958

18岁时第一次拍照,1932年同亚当斯等人共同创建著名的“F64小组”,1937年成为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奖的摄影家。他的作品将摄影区别于其它艺术形态的特征,即精确的描写、丰富细腻的影调,以及不同于绘画的独特观察表现方式,表现得鲜明淋漓。

韦斯顿的艺术是一种极端主义的艺术,始终追求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东西;同时他的艺术又是一种象征和隐晦的艺术。他总是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指向充盈与枯竭的两极。其作品既客观又个人化,强调物影形状、质感等客观元素对于摄影家立体意识的表达。

韦斯顿的一生,不慕名利,不图富贵,竭力简化自己的生活。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给人以朝凡脱俗之感,不能不说与他的这种精神境界有关。

7、史蒂芬.肖尔 Stephen Shore 美国 1947-

美国摄影家,“新彩色摄影”的代表人物。其彩色作品包括建筑和自然风景,以错综复杂的感性力量而受到摄影界的重视。

他所选择的风光题材很平凡,画面中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视觉焦点,所有的植物都处于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从而表现出摄影家心静似水的心境,也为上世纪80年代的自然风光摄影找到了一条独有的审美通道,引导更多的摄影师在平凡的自然中找到所需要的视觉表现元素。

8、扬.斯达乐 Jan Staller 美国 1952-

美国摄影师斯达乐,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纽约从事摄影,以拍摄城市风光与建筑为主。作品经历了从超现实风景摄影到现代抽象风格的转变。

9、黛安.阿伯斯 Diane Arbus 美国 1923-1971

作为当代纪实摄影的重要人物,阿伯斯以特别锋利的记录眼光,始终不渝地用照片率直地表现那些几乎得不到社会承认的边缘人群。装束上不男不女的人、侏儒、精神病人等,似乎都乐意在她的镜头面前表露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缺陷。

在谈到自己的照片时,阿伯斯说:“大多数人活在世上总害怕他们会经受创伤。这些人则生来带有创始。他们已经经受了生活的考验,他们是第一流的人物。”她的作品,因主题思想与奥格斯特.桑德的作品相近,而常被人们相提并论。

10、肯.约瑟夫森 Ken Josephson 美国 1932-

肯.约瑟夫森的专业摄影生涯迄今长达40年之久,探索摄影的本质极其限制一直是他创

作研究的课题。他的作品以难得的幽默趣味,深入摄影的观念层面,自然呈现出摄影者、被摄物与观众之间多重而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

他最著名的作品系列是《影象中的影象》。在这些摄影作品当中,被摄物包含一张或多张已经预先拍好的拍立得相片或是明信片,象是拼贴却又还原为摄影。这些预先拍好的相片,其内容与整幅影象作品的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拍立得或明信片中的人物或景物取代了原本可能的主题,一方面他们满足了观者的期待,另一方面却又更赤裸裸地暴露出照片不过是张平面的纸,既平凡简单,又是一种影象幻觉。在既有的长方形框架里,相关的影象重复出现,或层迭,或并置,被摄物与摄影行为之间的关系成为作品真正的主题。

11、威廉.魏格曼 William Wegman 美国 1942-

在美国摄影家中,魏格曼因拍摄主题特殊而名声大振。他曾经学习绘画,1961!1967年就读于马萨诸塞州艺术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多所高校任教。1971年在波莫纳大学艺术画廊和巴黎的索纳本德画廊举办首次录象艺术个人展览。

他家养有一条德国名犬,被他命名为“曼.雷”。他的众多作品就是一这条宠物狗为拍摄对象,将宠物狗“曼.雷”的日常生活照片和滑稽的拟人动作做了有趣的记录。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由于引起了宠物爱好者的兴趣而销量大增,或许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12、乔尔.梅耶洛威茨 Joel Meyerowitz 美国 1938-

一位屡获殊荣的摄影家,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博物馆和画廊的350多次展览中展出,是自2001年9月13日以来被允许不受任何限制地进入纽约9.11恐怖袭击现场的唯一一位摄影师。

他非常敏感于光线对色彩表现的微妙影响,是最早尝试以彩色摄影的方式来表现美国城市街头景观的摄影家之一。1982年出版名为《不寻常的处所》的彩色摄影集,把美国经常可以看到的不起眼的农村风景以冷静的视线加以展示。

他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放弃35毫米的轻巧照相机,而改用较为笨重的20乘25的箱型照相机,是摄影作品的角度更宽广,并带有更明亮的色调和光线。摄影师自己所言:“我扬弃摄影长久以来的信念:决定性的瞬间,对我来说,所谓的画面焦点是不存在的,画面中的每个元素:人物、建筑、光影与线条都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种整体性的理念就是我所谓的‘摄影内景’。”

13、扬.格鲁佛 Jan Groover 美国 1943-

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杰出女摄影家之一,她拍摄的对象多为生活中不为人注意或很不起眼的东西。

在其摄影生涯中,他每天都要在纽约的街头消耗3卷柯达Tri--X胶卷。1984年去世时,他留下了2500卷尚未冲洗的胶卷、6500卷已经冲洗但还没有扩印出样片的胶卷,另外还有3000卷已制出样片但还没来得及看。曾于1965年、1969年和1979年三次获得古根海姆奖,1975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

14、拉里.克拉克 Larry Clark 美国1943-

美国著名摄影师、导演,开启了纪实摄影的另一种风格:尖锐、刺眼、写实、意识流、个人化,触目惊心且震动人心。

1943年生于美国奥克拉荷马的拉里.克拉克,1977年以自传体摄影集《塔尔萨》一举成名。他使用一个35毫米相机广角镜头,不加修饰的现场光赤裸裸地再现青少年亚文化、性、暴动、毒品等主题。在表现青少年的生活时,他更注重表现的是极端与恶劣甚至是危险的生存状况,试图以此来说明:摆脱社会规范的制约必将导致自我毁灭。这一思想在他于1994~1995年创作的讨论性的电影《儿童》中又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

15、乔尔.斯坦菲尔德 Jorl Stemfeld 美国 1944-

美国新色彩摄影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美国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从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A.亚当斯、沃克.伊文思等传统摄影家的影响,更可以看到当代艺术摄影的流变。他常在照片中把技术带来的繁荣与毁灭以反讽的方式并置。有评论认为,斯坦菲尔德的作品重新定义了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

新色彩摄影的特点是,以彩色摄影独特表现力来提示一种主观的色彩现实,表达摄影家对待现实的新的看法和态度。与此同时,他们的彩色实践也刷新了人们对于摄影表现一贯持有的传统观念,赋予摄影表现以新的可能性。

斯坦菲尔德开车旅行美国大地,注意捕捉一些出人意外的画面,如消防队员不是在火灾现场奋力救火,而是在附近小铺里挑选南瓜,而这些画面因为色彩的表现而更强化了一种荒谬感。

16、尼古拉斯.尼克森 Nicholas Nixon 美国 1947-

美国摄影家尼古拉斯.尼克森的30幅照片《布朗姐妹》,开始拍摄于1975年,每年一幅,拍摄了4个姐妹,其中一个是艺术家的妻子。这种成套的摄影作品并不多见,进入市场的就更为罕见了。

摄影馆馆长艾莉森.诺德斯特龙称该组作品是“沟通现代主义肖像和后现代主义痴迷档案的桥梁,使我们想起家庭快照、时光流逝以及照片与记忆的联系”。

17、土门拳 日本 1909-

土门拳1909年生于日本山形县酒田市,中学时代非常喜爱绘画,特别是油画,他最钦佩的是塞尚。1935年他买了一台相机,开始拍摄一些报道性的作品。1940年倡导成立了日本报道摄影家协会。

他的作品思想性很强,反映了社会下层广大劳动人民,由于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极大灾难和不幸,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在战争中失去双脚的士兵和失去父母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等,为人们所关注。

土门拳说:“报道摄影是从新闻摄影中脱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摄影构思方法。”“要时时注意发展着的社会意识,重新估计一下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在你身边的素材中,你能抓住几个镜头?”

土门拳的拍摄方法是:1,主题与相机结合;2,排除导演摆布的绝对快拍。

18、白川义员 日本 1039年-

白川义员的摄影作品把山的静,山的呼唤,山的孤独都刻画出来了。他跋涉一百多个国家,把雄伟的山脉当作无尽的创作对象,在封建摄影家里,他是出色的。

早年他考如了日本大学艺术系的摄影专业,奠定了他成为摄影家的基础。1962年他自愿离职,作为朝日新闻社的特派员先后到美国、苏联、中东、东欧、西欧等35个国家,采访回国后辞去一切职务,成为一个自由摄影家。这以后,他曾到过130多个国家访问,出版了《美国大陆》、《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圣书的世界》、《日本的火山》等影集。

有一次他到尼泊尔境内去拍摄喜马拉雅山,艰苦的生活使他的体重下降了25公斤,面貌全变了。回国海关检查,竟然判定护照上的人不再是他,不许他入境。回来后,就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昏迷了一个多月。他说,没有深刻的感受,不不会拍摄出动人的作品的。

第三篇:钢琴大师练琴秘籍[范文模版]

钢琴大师练琴秘籍(2012-02-03 13:04:18)

转载标签:钢琴家

音乐

练习

威廉·巴克豪斯

杂谈 ▼

这些练习方法,都是演奏家们接受访问时,被问到“你怎样练琴?”时的答复,或者演奏家有练琴的著作,或短文中摘录出来的。让广大音乐爱好者们了解大演奏家的练习方法,也许我们无法全部模仿,也不能,不应模仿----缺少像他们的天份与机缘,或者说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可从他们的经验吸取一些观念,整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练习方式。

鲁道夫·塞金(Rudolf Serkin1903~)

塞金是当今五大钢琴家之一(纽约时报所选),他的演奏形态端正而感情细腻,他的演奏给人的感觉是内在的充实感而不是华丽,他的拿手曲目是莫杂特、贝多芬及德奥浪漫派的作品。从他的演奏中可感觉出他的热情洋溢,技巧纯熟,动作相当夸张,音乐在嘴边不停的哼唱,他虽然是钢琴大师,但限于他的触键房是很少改变,所以他不属于技巧与风格灿烂的演奏家,他的最大特点是对音乐能进行深入的探讨,然后展现出明朗的建筑性。

1、如何练习:

①、每天都需长时间练习,练过5小时候才进入状况。

②、用慢速及快速练,不用中速练,但加上表情。㈠

③、练习曲用Moscheles、Hummel、Thalberg、Liszt等,很少用Czerny.④、强调技巧的重要性,没有技巧,既没有音乐。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强调音阶、琶音等基本技巧练习,但不用哈农。

3、如何背谱:

①、指法的记忆,是危险而不可信赖的。

②、我靠不知不觉地回忆记谱。

③、也用分析。

④、我无法想象一句一句背,谱子一直跟着我,甚至使我无法睡觉。

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9)

巴克豪斯生于德国的莱比锡真是德国的文化与音乐中心,巴克豪斯自幼即师从艾洛斯、烈根德弗,1891年进入莱比锡音乐院,毕业后移居法兰克福,虽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兼作曲家的德尔贝特(D·Albert)学习。德尔贝特教他最拿手的“贝多芬作品诠释”。1900年,巴克豪斯初次在伦敦登台,一鸣惊人。他除了21岁时应聘为英国曼彻斯特音乐院教授及1907年23岁在仲德斯豪音乐院任教,但时间很短,自始至终他都已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上。

1、如何练习:

①、强调音阶、琶音及巴赫,这是他的技巧基础,75岁时,每天连半小时以上的音阶琶音。

②、不能以复杂的技巧就认为是难曲,即使最简单的莫扎特乐曲,要做到完美也是困难的。

③、不要只练那些几分钟就能弹出的音群,优美旋律的曲子,这对演奏家是危险的。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一生都在练音乐、琶音,但都加上表情。

华尔特·纪瑟金(Watter Gieseking1895~1956)

纪瑟金出生于法国的里昂,四岁开始弹钢琴,据说他在6岁的时候在法国贵妇人面前弹奏舒曼的幻想曲作品17号。8岁写了奏鸣曲作品二一起其他曲子。10岁进入德国汉诺威的市立音乐学校,接受卡尔·赖玛(K·Lei-mer),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老师。他初次正式登台是在20岁,而且一鸣惊人,3个月内在汉诺威廉著演奏六场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

1、如何练琴:

①、强调寻求人走路时最自然的姿势弹奏。

②、练习要求绝对正确,即使ppp,或pp都要清楚区分。

③、注重耳朵训练、注意听自己的演奏,要以批判别人的态度来听自己的。

④、音节练习要求以快速弹奏,ppp的音量。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要练习音阶、琶音能从ppp~fff间弹出各种等级的音量,还要用ppp和最快的速度弹音阶、琶音。

3、如何背谱:

可以不用琴练习,就可以背谱。

亚图·史纳伯(Artur Schnabel1882~1951)

史纳伯是上一代的奥国大钢琴家兼伟大的教师,他是雷谢狄斯基(T·Leschetizky)的门生,它是第一位被称为贝多芬专家的演奏家。当代的钢琴演奏家或者教师都以师事史纳伯为荣,甚至以他这一系的教学系统而自夸。

1、如何练琴:

①、最初较为注重技巧练习。

②、有了技巧后,把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则会变成单纯的技巧家。

③、音乐注重直觉。

④、强调音乐的诠释,要忠于原谱。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教学是注重技巧练习。

克劳迪欧·阿劳(Claudio Arrau1903~?)

阿劳是南美洲最杰出的钢琴家,也是当代名列十大的钢琴大师,他出生于南美洲智利,在德国受教育,最后在美国定居,虽然他在美国逗留44年,他仍然保留他的智利公民的身份。由于母亲的启蒙,在3岁学琴之前,已可背弹贝多芬的奏鸣曲,是个惊人的神童,五岁举行首次独奏会,六岁入圣地亚哥音乐院,八岁在圣地亚哥正式登台举行独奏会1853~1918年间师从于马丁·克劳塞(Martin·Krause)克劳塞1918年逝世后,他完全靠自修完成了自己的音乐教育,为了在紧张中保持平静而看了许多“禅宗”方面的书,并从禅宗中不断地找到钢琴艺术所必备的条件。

1、如何练习:

①、在12到13岁时,每天练3小时基本练习。

②、14岁以后,该练乐曲困难部分。

③、演奏前不到会场预演。

④、每天练习时间随个人的体力、意志力而定,有时一天练了20小时来准备,最重要的是身体不觉得疲劳。

⑤、提倡身体放松、精神紧张地处理音乐。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强调学生开始时必须做很多的技巧练习。

3、如何背谱:

用四种方法记忆

①、心像记忆

②、声音记忆

③、分析记忆

④、肌肉动作记忆。即手指位置记忆,分析记忆,最后直到能正确即以每页的详细细节为止。

西西里·珍哈德(Cecile Genhart)珍哈德是美国伊士特曼(Eastman)音乐院之著名老一辈教授于1975年退休,训练出许多优秀的学生。她跟艾德温·费雪(Edwein Fischer)、法国的菲利浦(Philipp)曾弹给布索尼(Busoni)听过,那时的德彪西刚开始有名,在伊士特曼教过10年后,又跟Matthay学了一阵子,终于成为优秀的教师。

1、如何练习:

①、注意巴哈作品的训练。

②、练习基本定律:你必须明白你再做些什么?为什么做?在什么时候做的?又怎么做的?

③、多做分析、思考后才知怎么练习。

④、注重移调练习。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要求具有绝对的音阶、琶音的技巧,并作移调练习。

古伊欧玛·诺瓦斯(Guiomar Novaes)

诺瓦斯是巴西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及教授,生于巴西圣保罗;在巴黎音乐院跟Philipp学习。1916年在美国纽约首演,在哈利埃时·布劳(Harriette Brower)的钢琴精粹(piano Mastery)提到她和其他大师对她的琴艺评论:“诺瓦斯的琴艺本身就是艺术,对于每一个细节,她总是处理得毫无缺点,似乎没有难倒她的问题,同时诺瓦斯在音阶上的处理更是完美无瑕,恰到好处,尤其是她的滑音,更是没有一位音乐家可堪比拟,她的和弦丰富,颤音犹如鸟鸣,听众总是不由自己的为她的琴艺所倾倒,而且也讶异于她完美的技巧以及对原著的诠释能力,她能将作品中如诗般的情绪化的特质,以澎湃而震撼的方式表达出来。”

1、如何练习:

①、练习时就忠于原作。

②、演奏时必须把技巧练好,但不能想到以技巧取胜,所有的知识尽情尽兴。

③、在音乐院时通常每天4~5小时,测验时才练到6小时,学生时代练过Philipp、Pischna、Cramer、Bach很少特别注意技巧练习,技巧对她而言是天生的。

2、如何背谱:

很自然的记忆,不勉强,靠视学与听觉达成心像记忆。

斯罗伯德亚尼克(Slobodyanik)

苏俄的钢琴家,1968年首次在美国演出时,评论家说到:“也许是自吉列斯(Gileles)、李希特(Richter)以来从苏俄来的最优秀的钢琴家”。他和吉列斯、李希特同时纽豪斯(Heinri Nerhaus)的学生,而他是纽豪斯的最后一个学生。纽豪斯对他的评论是“具有无比天赋的才华”

1、如何练琴:

①、他是一位天生的钢琴家,如果有音乐会又有新曲目,就每天练6至6小时半。

②、“我练习时通常将全曲从头至尾弹,如果有什么地方错,就重弹那些地方。”

③、他全靠本能来弹奏。

④、肖邦的练习曲是最好的练习曲。

⑤、好的声音是从内心,大脑,也从手而来,脚也有点作用。

卡沙德修斯(Casadesue1899~1973)罗伯特·卡沙德修斯。1899年生于巴黎,他的家族是有名的音乐世家,12岁进入巴黎国际音乐院就读,接受路易斯·狄耶梅(Loris Diemer1843~1919),14岁以首奖毕业。他的演奏特征是音质透明、洁净的技巧以及纯粹的演奏样式,成为法国新时代的代表钢琴家二战后迁居美国,在各地举行演奏,并录下巴哈、莫杂特三台钢琴协奏曲的唱片(Odys·Y31531),大获成功,1973年去世。

1、如何练琴:

①、练习要求重要的是声音,不是技巧,然后是圆滑、平均。

②、重视触键,踏板的运用。

③、用Czerny练速度、Philipp练均衡。

2、是否作基本技巧联系:

重视技巧练习,认为c大调、降B大音阶最难弹。

艾丽琪亚·拉罗查(Alicia Larrocha)

拉罗查1923年出生于卡塔龙尼亚的大都市巴塞罗那,拉罗查的母亲和阿姨都是西班牙的作曲家,格拉纳德斯的学生。2岁他的阿姨教她学钢琴,4岁师事法郎克·马歇尔,5随即登台举行独奏会,11岁与马德里的交响乐团协奏演出。1940年起在西班牙各地作巡回演出。1943年荣获马歇尔金牌奖,1947年起在巴黎、伦敦等欧洲主要都市活动,1954~55年的演奏季懊拦翘ǎ⒂擅拦牡芽ɡ韭家艄嘀瞥甘苤跄俊?956年与卡隆德携手演出,同年获得好莱坞国际音乐奖,1960年为纪念阿尔贝尼斯诞辰百周年,举行多场演奏,1972年荣获当代“钢琴女王”的尊称。

1、如何练琴:

①、音阶、琶音是必需的,教学时视学生缺点,需要而有所不同。

②、练和弦用很慢的速度,把手放在键上感受它的扩张。(小手的人练的)

③、时常做伸展练习。(从小到现在)

④、练习扩张手指的方法:

⑴ 第二指与第五指之间,用另一只手,将手指张开。(不用钢琴)

⑵ 有计划、机械式的在钢琴上打开手,尽最大可能张开弹奏和弦。

⑶ 伸展和弦练习用2、3、4指弹4度泛音,即先弹C、F、A,试着弹C、F、B。

⑷ 用五只手指弹9和弦。

2、是否作基本练习:

教学生们必须要练,现在她没时间练,只练演奏曲目中困难部分。

3、如何背谱:

①、先用手]、再用智力、加上分析、先背左手。

②、自然的记忆,由重复的练习,自然而然的记住,但这是危险的。

③、“我认为重要的是分析一乐句的曲式、节奏、段落。”

④、手指的记忆有效但危险。

⑤、重音的记忆。(尤其是西班牙乐曲)

⑥、键盘视觉记忆。

⑦、记忆是复杂的,必须运用所有的方法,最重要是要有音乐的耳朵。

华尔特·克林(Walter Klien)

克林是维也纳音乐院的教授,并时常赴世界各地旅行演奏,中视第五季维也纳时间曾播出他演奏的孟德尔松的G小调协奏曲,所录的唱片以莫扎特的所有钢琴曲为著名。

1、如何练习:

①、练习乐曲时,我练得很慢,不用踏板,试着听到每次的新发现。

②、练习乐曲时,我还找一些有关资料进行研究。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不做音阶及技巧练习,练习乐曲中的困难处。

汤玛士·华沙利(Tamas Vasary)

匈牙利名钢琴家,得过国际肖邦大赛冠军。

1、如何练习:

①、我的练习方法,因新乐曲,或练差不多了,或者在音乐会前而所不同。

②、首先练到我能用“心”弹,然后用耳朵弹,反复练习到能为自己弹或为太太弹。

③、然后设法能离开钢琴来学习每一个音符,在飞机上也可以背谱,想出每一个音。

④、普通曲子开始时先做重点练习,巴哈赋格则一开始就仔细而慢的从头到尾。

⑤、这些阶段完成后,我就分手背。

⑥、演奏会前两周每天练习整场曲目,用标准速度,但没有用上表情,两三天前才尽全力加表情,以培养情绪。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学生时代练很多困难的技巧练习,现在我找些两手都很难的曲子练习,例如拉哈马尼诺夫的第三号协奏曲,或者把肖邦练习曲,用左手弹右手的部分,或者两手同时弹右手的部分。

毕晓普(Stephen Bishop)

生于美国洛杉矶,双亲是南斯拉夫人,后在英国著名钢琴家拉·赫斯(Hess)门下学琴。19岁时在伦敦正式演奏,1961年,被邀请在爱丁堡音乐节上演奏,英国作曲家班乃特(Richard Rrdeby Bennett),还为他写了一首钢琴协奏曲。目前是非利普唱片公司的ㄊ鹨帐跫遥贾品⑿辛吮炊喾腋智傩嗲╬hi 6747 104)巴尔托克钢琴协奏曲(phi 839 761,9500 043)葛里格、舒曼钢琴协奏曲(Phi 6500 166)等等超过了20张唱片。毕晓普是一位率直,音乐性丰富的钢琴家,但并不是每张唱片都能贯彻其独特风格。他的特征是琴声晶莹清澈,经常出现别的钢琴家所不曾表现得优美音色,同时表现自然流畅,如果能塑造并表现自己的个性,就能进入大师级的演奏家之列。

1、如何练习:

①、每天练5~6小时。

②、通常我不练得太快,假如我需要那些特别的技巧,例如,八度,我就找一些八度的曲子来练。

③、假如巴尔托克第二协奏曲,如果是一次又一次的练,即使练到手僵硬,也无法练好,必须找一些技巧练习来帮助克服。④、曲子练到相当熟后,就分段练,如是奏鸣曲就练发展部。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如果有时间就练音阶,技巧练习也是如此,这些都很重要。

3、如何背谱:

记忆对我没什么问题,它是来自正确的练习,我不会一句一句的背。

结论

下面将上面所述,做一结论,作参考:

1、练琴的方法,因个人的天分、才智而有所不同,如果他是绝顶聪明,能像鲁宾斯坦、约瑟金等的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无形中,他就省掉许多练习过程。这些特例的练琴,或被谱方式,不是一般人所能效法的。

2、通常在学生时代,必须多练练习曲,基本技巧等,先打好基础,待技巧已够好时,可以省略一些练习曲,但基本技巧必须作,因为即使是只练困难乐段的演奏者,为了克服这段技巧时,决不能一次又一次机械式的弹奏,一定得设法,改变方法练习,已达成目的,这些改变,就会运用到一些基本技巧的练习方法。

3、练琴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不过要想弹好钢琴,每天最少也得四小时至五小时之间,如果不是绝顶聪明,而要有好成绩,则必须超过这些时间,尤其是学生时代。

4、音阶、琶音、巴哈等的练习,有些大演奏家,如巴克豪斯、塞金等一辈子都在练,因之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到老年,比较看不出衰老的现象。只有少数演奏家,不廉基本技巧,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练习曲,即基本技巧练习,在学生时代,必须多多加强练习,目前有一部分人,提倡不练基本技巧,认为技巧泉可以有乐曲中获得,要用这种方法的人,第一,必须是天生就是弹钢琴的料子;第二,要绝对的天才,否则就只有为兴趣而练着玩的人。

5、联系必须„专心一致,必须明白你再弹什么?为什么弹?怎么弹?弹得怎么样?也就是多做分析、思考、然后练习。

6、尽可能在15岁以前把技巧练好,并多背些曲目,才有希望成为演奏家。

7、练习时要慢,并要找一些相关资料研究。

8、练琴不能懒,随时扩充曲目。

9、背谱是复杂的,要做到万无一失相当困难,所以要尽可能运用所有知道的记忆方法来背谱,以防万一有一方失误,还有另一方法可补救。

10、东方人天生手小,所以最好在发育期开始,多做扩张手指的练习,使相当有帮助的,如果手指能多扩张一个键,也许就是你弹起来舒适、放松。

11、练琴时,要找缺点练习,如果不做技巧练习,必须学会自己从困难乐段中设计练习方法。

12、耳朵的训练要从基本练习做起,从枯燥无味的练习中,找出音乐

第四篇:书画大师简介

艺术简历

陈胜祖,字存任,号犁砚斋主,汉,六十四岁,甘肃兰州市人。

自幼酷爱书法,甚喜翰墨,耕耘不辍,习研诸家之名帖,探秘百家之书艺,博汲其长,融于一家,自成风格,尤精隶、行书体。

现为甘肃诗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兰州分院院士,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书画家协会会员,兰州文化联谊会理事,现任兰州市西固区文化联谊会副会长,作品入选“甘肃现代书画家艺术典库”“西固区志”等,也被社会各界广泛收藏,多次参展省、市、区展览并获多次各种奖项。2011年赴台湾参加“辛亥百年 振兴中华”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作品受到台北市文化大学书画界名人高度赞赏。在台湾活动期间,还受到台湾地方领导人接见并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海峡两岸《新闻报》、《大公报》、《中华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被日本、东南亚书画爱好者珍藏。

2012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曾播放宣传本人作品。

电话:***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陈坪街道

第五篇:钢琴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学习钢琴能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青少年、儿童智力的开发,增强眼、耳、脑以及左右手的协调性,并且对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灵敏的反应等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采用一对一授课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适用对象:四岁以上

上课形式:1V1,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时长45分钟

下载世界钢琴大师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钢琴大师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技能大师工作室简介

    储彩云技能大师工作室 简 介 储彩云技能大师工作室自2014年5月建立于安徽天馨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岳西县第一家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宗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该技能大师工......

    2015世界记忆大师集训营课件

    三个月零起步冲刺世界记忆大师! 尚忆教育“世界记忆大师集训班”,三个月集训,助你冲刺2015世界记忆锦标赛,成为“世界记忆大师”,开创人生新辉煌!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持......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

    李顺才大师工作室简介[本站推荐]

    李顺才大师工作室简介 苏州市相城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和师生才能,更好的树立在校名师品牌形象,从而达到校企互动、名师教育、沿袭传统的师带徒精神,弘扬传承......

    肖邦钢琴艺术学校简介(合集5篇)

    肖邦钢琴艺术学校简介 肖邦钢琴艺术学校成立于2002年春,是了宁省音乐家协会支待,铁岭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非学历性艺术类培训学校。 艺术教育历来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它不仅可以......

    钢琴专场简介华夏之星

    “华夏之星&搜星中国” 2011全国校园音乐舞蹈电视展演活动上海赛区 钢琴专场 活动简介 “华夏之星&搜星中国”系列青少年文艺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电视艺......

    北美爵士钢琴大师戴维布雷德独奏音乐会

    www.xiexiebang.com 北美爵士钢琴大师戴维布雷德独奏音乐会 时间: 12月6日 周四 19:30 - 21:00。 北美爵士钢琴大师戴维布雷德独奏音乐会。 Jazz Piano concert by David......

    世界卫生日简介

    世界卫生日简介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