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何玥学习”道德讲堂主持词
“向何玥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讲堂活动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桂林市东江小学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廖薇。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
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有七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段短片、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请大家起立,让我们高唱《公民道德歌》。(放音乐、唱毕)好,谢谢大家,请坐。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看一段短片。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电视短片,这是“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何玥”的感人事迹。(电视短片播放完毕)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典范、道德榜样,是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弘扬社会正气、树
立道德新风,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道德榜样的引领和带动,褒扬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其实,在我们教育系统,也不乏类似的人,类似的事,或许他们的事迹还不够惊天动地,但他们却默默地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道德”二字。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讲一个故事。有请宣讲员王俪霏,为我们讲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韩瑜”的故事,掌声有请!
(讲述完毕)
谢谢王俪霏老师的真情讲述。《百孝篇》总结得好:“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天下儿孙能尽孝,一孝就是太平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亲情,像韩瑜一样对待长辈、对待社会,那爱将洒满美好的人间。
唱了一首歌曲,看了一段短片,听了一个故事,相信朋友们一定有很多的感触,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谈一番感悟,听听大家此时内心的道德感悟。有哪位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请举手示意!请工作人员递上话筒。
(分享完毕)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现场交流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发言,同样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诵一段经典。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中一段节选。
1、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今译:只要每个人都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齐读。
2、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
今译:事奉谁最重要?事奉双亲最重要;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不使自身的言行有所闪失,才能事奉好双亲,这种事情我听说过;自己的言行有失检点,还说要事奉好双亲,这种事情我从未听说过。应该事奉的人有很多,但事奉双亲才是根本;应该守护的东西也很多,但守护好自身才是根本。
齐读。
(诵读完毕)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朋友们,我们的市民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各位朋友通过道德讲堂,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也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做一个承诺。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请大家跟我一起,许下一个道德承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情,一起大声诵读:“做一个勤劳善良的桂林人,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桂林人”,以
作共勉。“做一个勤劳善良的桂林人”,预备,起!
让我们再铭记一段道德格言:“存好心 做好事 当好人 有好报”。预备,起!
(诵读完毕)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千年文明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希望大家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道德讲堂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本次道德讲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
最后将由陈彬校长、郑明福书记、刘映林副书、罗梅慧副校长为大家送一份吉祥,请大家到台前依次领取纪念品,谢谢!
第二篇:向何玥同学学习的倡议书
向何玥同学学习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何玥同学生前是桂林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少先队员。2012 年 11 月 17 日,年仅 12 岁的何玥因患脑瘤而离世。按照何玥生前意愿,父母将其器官无偿捐献,使得三名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尤为感人的是,何玥挽救了一位 18岁藏族青年的生命,民族的血脉因何玥的义举而融合相通,书写出民族大团结的人间大爱。
2013 年 2 月 19 日,何玥被评为“感动中国 2012 十大人物”之一,成为广西首位入选“感动中国人物”,也是中央电视台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以来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何玥同学的感人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因此,学校团委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何玥同学大仁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学习她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学习她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崇高理想。同学们,大家一起争当三好青年,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了达到我们的理想,同学们,行动吧!
学校团委2013-4-22
第三篇:何老师道德讲堂主持词
仙游一中道德讲堂主持词
何泉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你们来到仙游一中道德讲堂。走进道德讲堂,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道德经典,讲述感人的道德故事,分享发自肺腑的道德感言。
大家知道,我们仙游一中已多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并荣获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涌现了如“感动仙游十大人物”之一的刘金星老师等道德模范,我们学校的文明道德建设可谓有口皆碑。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道德力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要求,我们学校决定开设道德讲堂,通过这个载体,让大家有一个地方交流道德方面的话题,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讲一讲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努力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校园风气,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道德素质。
学校决定由我来主持道德讲堂的相关活动,我真的很受鼓舞。道德讲堂的主要议程有“唱道德歌曲、诵道德经典、讲道德故事、看道德短片、送道德格言、作道德点评”等规定环节。今天是仙游一中道德讲堂的第一期。我们的主要议程也有七项。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大家一起来高唱《金石山之歌》。请全体起立。请张碧兰老师指挥。
请坐下。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诵经典。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资料,我们今天诵读的经典是仙游一中学生道德三字经,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读。领读:七年6班杨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个感人的道德故事,掌声有请七年10班的郑婧 1
妍同学!
非常感谢郑婧妍同学的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感动中国的一位师德典型和一位好心人城市司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学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位道德模范-----仙游一中数学组的刘金星老师。刘老师是仙游一中的特级教师,30年来无怨无悔,潜心教育,把自己的青春、知识和心血贡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高尚的师德风范,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和首届“感动仙游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感动仙游十大人物的电视短片关于刘金星老师的专题介绍。
同学们,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我们的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是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道德歌曲,诵读了一段道德经典,听了一个道德故事,看了一个道德短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许多感想,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下互动,请在座的一位同学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言。掌声有请七年10班的林沁同学。
同学们,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激发善心,抒发善意,真心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人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因为善良是我们的处事之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这个千年文明古国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让我们共同祝
福我们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以真诚心情,齐声诵读 “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以作共勉。
同学们,下面我们进入本次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让我们一起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仙游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林秋华做本期道德讲堂的点评。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今天的道德讲堂,用实际行动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学生。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再见!
第四篇:学习何玥精神
学习何玥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活动目的潮田中心校六年级(1)中队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1、知识技能目的(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何玥的事迹。了解“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称号的广西12岁女孩何玥捐一肝二肾救三人的感人事迹,使何玥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队员们的心灵,为广大青少年树立可亲、可敬的榜样。号召全中队向何玥同学学习,学习她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学习她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学习她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学习她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无私博爱的精神。让“何玥精神”的正能量在队员心中传递,激励队员们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2)通过网上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何玥的礼赞。
2、情感目的通过查、听、唱、感、赞等手段,使“何玥精神”的正能量在队员心中传递,激励队员们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何玥先进事迹的资料
2、搜集人们对何玥的赞美的话语、诗歌,学习歌唱何玥的歌曲《歌唱你,夜空中的萤火虫》
3、排练好赞何玥的歌曲
4、准备好播放何玥网上纪念馆相片及音乐。
5、设计好主题板报“我在何玥跟前宣誓言”。
三、活动过程
中队主题队会仪式
1、报告人数:
2、出队旗,唱队歌。
3、中队长讲话。(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
4、开展活动(活动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恨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优美而又耳熟能详的歌声伴随着三月学习雷锋月的到来,又有一个小女孩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了将自己体内的器官捐献给他人的重大决定,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人物。你们猜猜她是谁?没错,她就是何玥。
(1)播放何玥网上纪念馆相片、背景哀乐,简介何玥生平。
队员们介绍何玥事迹,亲人、老师、同学医生对何玥的称赞。(通过以上活动,让全中队队员们感受何玥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学习她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学习她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学习她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无私博爱的精神。)
主持人:“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
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2月
19日晚,在央视《20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当这精美的颁奖词为一个12岁的女孩——何玥吟诵,无数观众因她而潸然泪下。
主持人:一个绽放的12岁的生命,缘何赢得这般礼赞?因为,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
捐献一肝二肾,挽救了包括18岁藏族青年索朗旺青在内的3个人的生命;因为,正如音乐
人专为她创作的《歌唱你,夜空中的萤火虫》的唱词“夜色中,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晶莹的光穿
透了漆黑的夜空/燃烧自己小小的身影/无私地把行人相送”;因为,她的大爱已飞越万丈雪山,将壮、藏两个民族的情谊紧紧相牵……”,下面,让我们再次唱响这支生命的赞歌,让这支
歌,引领我们走上生命的春天。
全中队唱歌曲《歌唱你,夜空中的萤火虫》
主持人:
桑椹花落的季节
你去了
你带着窗前的阳光悄然落幕12岁的花季
12岁的生命
如此般美丽
在世界的每一角
你一直都在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举起手来向何玥
们不变的誓言:
全中队逐个到何玥跟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主持人: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队会,我相信,何月同学的精神已根植在每个人心中,像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我们前进。
5、辅导员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何玥虽然已经走了,但她的爱心融化了严冬,执着矗起了顽强,真挚唤回了新春。
她行走的生程再近,也够亿万人奋起直追;她走过人间的春天再远,也走不出人们怀念博大的船舱。她坐
在我们心中,坐成了指引我航向的灯塔!让我们像何玥一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6、呼号。
7、退旗。
8、本次中队主题队会到此结束。同学向上我们最庄严的队礼,让我们在何玥跟前立下我四、活动巩固与延伸
为村中的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献爱心。
五、活动点评
第五篇:何玥事迹
何玥事迹
何玥,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和兴榨村人,感动中国2012候选人之一。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玥因患脑瘤晚期被确定为脑死亡。她父亲根据她生前的意愿,将她的肾脏和肝脏进行捐献。她的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被分别移植到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和一名肝病患者体内,使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何玥的义举经《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被称为“最美女孩”。在“2012感动中国”20位候选人网络投票中(有某些人或自作聪明或根本不懂认为只有10位候选人,但这是错的),何玥以近50万张得票名列第七,荣誉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12中华儿女人物。个人简介
年仅12岁的何玥,生前为金宝乡中心小学少先队员。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2012年
何玥[1]
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2012年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2]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位患重病的患者。
个人事迹
何玥曾在广东汕头一所希望小学读书,学校设有奖学金,她每年都得,所以学费几乎不用父母担心。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回到阳朔后,那所希望小学的老师还经常打电话过来叫她回去。2012年4月,做完第一次手术后的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回去的第一次考试,三科还考了250分,有一科没上90分,她还埋怨了自己很久。她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之前何玥也是跟着父母在广东汕头读小学,直到五年级才回到金宝老家读书准备升初中。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病重的日子,何玥无力地躺在床上,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但是她只要听到照顾她的叔叔、婶婶们一说到读书和学习,她总是用力睁开眼睛,甚至用手把自己的眼皮撑开。何玥是英语课代表,在病房里,还经常拉着父亲用英语对话,无奈何先生对英语一窍不通,但女儿却越说越来劲。“何玥她从小就很懂事,4岁就开始学会自己洗衣服、做饭,她懂得家里不富裕,从小就懂得节约,你给她50块钱买菜,她最多就用2块钱。”何玥的叔叔说。“她会上网看新闻,很多大人都不爱看,她看得津津有味。”据她爸说,女儿学习能力很强,在学校当班干,成绩优异,平时喜欢看书、看电视,所以好多事情懂得比大人都多。汶川地震的时候,何玥不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钱全捐出去,还让她爸妈把一个月的工资捐给灾区。生病后,学校的老师、同学来看她,还送来了2000多元的捐款,她都要父亲把捐款捐出去给别人。这次她把自己的器官无偿捐献,更是让许多大人都自愧不如。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潘医生说,小姑娘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意志力。“二次手术后,以她的身体情况,下床走路是很艰难的事,会头晕、乏力、心悸。当时我对她说,要有毅力,多走路,这样病才会好。以后每天她都要何先生扶着她,在走廊上走个两三次,很多人可能下床的勇气都没有。”
2012年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何先生上来就骂了孩子。但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8]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才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2012年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生命历程。2012年11月17日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而她的肝捐给了一位肝病患者。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1]
金宝乡中心小学六(2)班班主任何兰鲜始终记得第一次见到何玥的印象,那是一个“长着圆圆的脸蛋,眼睛透着纯真,秀气的头发透着灵气”的小姑娘。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何玥的懂事让老师记忆犹新:她知道父母在外打工很辛苦,别的同学爱买一些零食、小饰品,可她却从不乱花零用钱,父母给了她一本存折,她都是有计划地用。
何玥的好朋友刘桃兰最难忘的是,那次学校组织为患有“马凡氏综合症”的阳朔中学学生刘广宏捐款,何玥把身上仅有的10元钱全捐了出去。刘桃兰问她:“你捐这么多,回去还有车费吗?”何玥回答说,没关系,大不了走路回去。
还有一次,刘桃兰去何玥家做客,看到何玥正蹲在地上帮奶奶选金桔。刘桃兰想帮她,何玥却说,“不用了,你坐吧,来者是客”。过了一会儿,忙完手里的活儿,何玥又张罗着去烧午饭了。
在这个位于阳朔县西部的小山村里,很多留守儿童就是这样独立而坚强地长大着,刘桃兰觉得,何玥表现得比同龄人更成熟。
听到何玥捐献器官的消息后,何兰鲜很感动,但没有太多的惊讶。在一堂语文课上,课文《永生的眼睛》讲的正是作者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先后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听着老师的讲述,何玥流下了眼泪,她在采集本上工整地抄下了一段课文:“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
[9]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社会评价
组织评价
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何玥同学是党哺育成长起来的新时期优秀少先队员的杰出代表。她的先进事迹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示范引导作用,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4]
阳朔县党建网:小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2]
中国红十字会给何先航的荣誉证书上这样写道:“何玥同学,自愿在逝世后捐献器官,恩泽患者,造福社会,这种高尚的人道奉献精神,将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赞扬。”[10]
《感动中国》2012人物颁奖典礼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11] 人物评价
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潘医生:“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女孩,会有这种勇气和奉献精神,很多成年人
[2]都无法做到。”
何玥的姑姑何燕:“我家的小何玥是一个听话、懂事、孝顺、坚强的孩子,她的勇敢超出了她的年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何玥生前的同学林思奀用一首诗来纪念她,“亲爱的小伙伴/你走了/来不及道一声感谢/老师为你心痛/工整的作业/漂亮的奖状/这世界/你曾美丽走过……”[12]
藏族歌手阿兰用歌声赞美飞越雪域高原的生命传递和大爱:“当山水合二为一,眼界之间畅快呼吸,每一种给予如沐浴在春雨。珍惜呵护所有,分享无尽感激,以爱相宜,唤醒美丽。”[10]
时文朝:12岁的小女孩坦然面对生死已属难能,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这一场生命最后的告别,[11]不知敲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平凡善举,可以开启一个有爱的未来。网络热议
南宁网友“小小阿卡”说:“何玥不仅向我们生动地诠释了„生命有限、精神无限‟的人生真谛,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新时期党培育下的青少年形象。她大爱无私的精神必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桂林网友“龙猫小小”直言:“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器官捐献讳莫如深,导致器官供源紧张,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逝去。希望何玥小妹妹所诠释的生命价值,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器官捐赠的意义。”
拉萨网友“喜马拉雅山的雪”深情留言:“何玥,你的生命在西藏延续,你的爱飞越了雪山,你是我们的亲人,藏、壮、汉永远是一家!”
烟台网友“少年派之虎”这样表示:“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何玥的父亲何先航拒绝救助,分文不取;这位令人敬仰的农民工像他女儿一样伟大!”
桂林网友“一路走走看看”在网上留言说:“她只有12岁,只因为所做的一个决定,注定了她如桂林山水般清纯靓丽,我再次向她致敬,表达我个人的敬意。”
广西玉林网友在新浪网上写下了这段文字:“最美的你,献出的是人世间的博爱,令无数人敬佩;平凡的你,精神是希望的火炬,使我们自愿地传递。”
辽宁大连网友“曾经龙抬头”评价说,“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高官还是庶民,都会感动得仰视她”。
湖南衡阳网友“刘亦芬菲”感叹说:“何玥妹妹,看了关于你的新闻后,我也愿意在死后把自己的器官捐出来。”
山东烟台网友“少年派之虎”在网上留言说:“为了完成女儿遗愿,彻底做到无偿捐献,何玥的父亲——农民工何先航拒绝了救助,分文不取;他自己也填写志愿书,承诺死后无偿捐献遗体器官。这位父亲也是好样的,跟他女儿一样伟大。我要向他学习,我也准备去填写志愿书。”社会影响
[10]
[6][2]
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共青团桂林市委、市少工委号召广大青少年向何玥同学学习。全广西广大青少年要向何玥同学学习,学习她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学习她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学习她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各级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要广泛开展向何玥同学学习活动,把学习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4]
2013年1月14日下午,在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操场上举行何玥事迹首场报告会。随后,还到县各中小学校作巡回报告,以何玥的精神感召大家,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