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时间:2019-05-13 21:3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第一篇: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

学习邓小平理论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并且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判断。同时,邓小平理论也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自从参加邓小平理论学习后,使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邓小平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形而上学的理解,不能断章取义,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这样运用邓小平理论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是正确、全面的。在工作中要树立明确的目标,积极学习理论实作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其次,解决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开辟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而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

守旧、不接受事物的精神态度,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与客观实际,防止我们犯“左”的错误。我们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理论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解放思想,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工作。

再次,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它的精神都体现在邓小平的原著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中。因此,反复阅读,刻苦钻研,深刻领会其著作中的内涵对我们将来的思想和行动是极其有意义的。

因此,在我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我必将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用贯穿于这一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克服和抑制唯心论、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增强觉醒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质和政治水平,把邓小平理论同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结合起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烦人

2010年5月15日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教学中心:圆梦计划 分

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课程名称_____邓小平理论_________

级_____2011秋财管1班____

专业层次_____ 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 _________

2012年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研究,随着邓小平理论本身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得到初步形成及深化。本文主要从这一主题研究邓小平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成果等简述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的。邓小平理论所以能够出现在当代中国,也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

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外国的这种革命思想也传到了中国。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夕,毛泽东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①。建党之时,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锤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特殊而复杂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在1966年,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运动里,给党、国家和人民都带来巨大灾难。这时候需要走出困境,必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所走的道路。终于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并加以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开辟新路的决策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通过这次全会,实际上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大框架,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政治保证论开始提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

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

十二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纲领。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这就是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宣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在邓小平的指示和支持下,十二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在十三大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理论上的两大突破,成为全面改革、深入发展的理论指导。十三大报告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的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② 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

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并写进了党章,强调要用这个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九个主要方面,评价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说明邓小平理论此时已形成体系,走向成熟。③

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从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到丰富发展的时期。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能够形成邓小平理论,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必将在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挥应有的威力,也将不断地得到检验、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意的科学体系。”④这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一脉相承之脉,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之脉,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脉,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之脉。毛泽东思想是这个结合的开创和胜利的阶段,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这个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新的开创和胜利的阶段。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准确定位——历史的定位和空间的定位。通过多年来国家还有大量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邓小平理论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

理论集中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为了回答该主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过程中,依次科学地回答了三个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最后归结为回答一个总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深化了对“三大规律”,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结合当代国情,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则是它的出发点。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⑤ 由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基础,邓小平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始的,是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入手的。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领导我们党破除了思想上的僵化和体制上的禁锢,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深化了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而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围绕这个主题的全面展开,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4.邓小平理论面对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对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这些观点和内容的全面展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

从以上多个方面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到邓小平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在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理论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致罗璈阶信》(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②《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会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③卢之超、李书敏:《历史巨人和他们的思想》,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页

④卢之超、李书敏:《历史巨人和他们的思想》,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任命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第三篇: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继承关系主要表现在:

1、理论基础相同

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们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逐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

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确立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成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一条红线。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的指导思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3、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确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群众路线特别重要,而“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在创立邓小平理论过程中,自觉地坚持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4、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判断政治生活是非的六条标准可以看作是四项基本原则内容的最早表述。

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概括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尽管六条标准和四项基本原则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但二者

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无论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重要的两条。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上,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都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二、发展关系表现在: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一是对思想路线作了科学完善的表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地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二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认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而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三是包含着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使改革开放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

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小平从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中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精辟的阐述,是对毛泽东思想重大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毛泽东曾主张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仍然要发展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并要求重视价值规律。邓小平以非常的理论勇气提出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市场经济,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对毛泽东关于商品经济生产理论的重大发展。

4、对外关系理论

毛泽东很重视发展对外关系,但由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际封锁、遏制的政策,使得我国无法同这些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从整体上到“文革”结束,中国仍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对外开放,发展自己,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不能动摇,我国的对外关系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对毛泽东的对外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

5、祖国统一问题

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设想,已经有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的萌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我国实际,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四篇:新徽商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徽商的经营管理思想

新徽商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徽商的经营管理思想?(期末学习论文)——基于组织之道的视角姓名:葛永彦学号:Z01114075专业:自动化

如今,一大批“新徽商”迅速崛起,影响日益扩大。新徽商的昌盛,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这让我们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徽人都倍感骄傲!新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我们传统徽商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新徽商有着比古徽商更为开放的意识、更勇敢地创业精神,当然也创造出了比往昔更加辉煌的经济成就。以美菱、荣事达为代表的家电工业, 成为居于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之后, 中国家电业的第四极;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汽车及工程机械制造工业异军突起;以马钢、铜陵、海罗为代表的优质材料工业领跑同行业;以两淮煤炭为代表的能源工业方兴未艾;以丰源、华茂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马钢集团、海螺集团、江淮集团、巨人集团、比亚迪等,无一不是中国的领军企业!何邦喜、王传福、史玉柱、杨续喜等企业家为代表的新徽商正在将“天下徽商”变为“徽商天下”,以传奇的创业色彩,塑造着“新徽商”的新面貌。

新徽商不但带给我们很多的商业奇迹,同时也给了我们丰富的商业思想和经营理念,新徽商继承发扬了传统徽商的人经营管理思想,而明清时期徽商独特的组织优势在新徽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扬。

新徽商在在组织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徽商的形成时期利用商帮网络提供商业资本和人力上的支持

关于徽商的原始资本的来源,日本藤井宏教授将其归纳为共同资本、委托资本、援助资本、婚姻资本、遗产资本、劳动资本和官僚资本七种类型。可以看出,除了劳动资本外,其它六种都是与宗族势力的支持有密切的关联。在人力方面,徽商所雇用的伙计等大多为族人。类似“宗人从叔贾,历年滋多。”“平生其于亲族之贫者,因事推任,使各得业”之类的记载经常见于古籍之中。

二、是借助商帮网络开展商业竞争

一方面,借助遍布各地的商会和本族商人,提供准确和灵敏的市场信息,抢占先机,降低搜寻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获得高额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商会,协调统一行动形成商业垄断。徽商的垄断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地区性垄断和行业垄断。地区性垄断主要靠徽商扶持族人乡党、打击异己,最终形成徽商数量和势力上的优势,出现“十九皆徽商占籍”的情形。而在行业上,徽商则是形成卡特尔,制订统一的竞争策略,采取一致的行动,以其雄厚资本挤垮本薄利高的异邦商人。

三、借助商帮势力,增强谈判能力

随着徽商贩运规模的扩大,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仅靠一家一族的力量不足以解决运营中的问题,所以通过建立徽商会馆、发展异地商会、借助徽商商帮的力量在抵御地方势力和异邦商人的欺压,举办商业大型工程和作为众商代表,与政府交涉,提升谈判能力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会在准确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打破地方利益集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提升企业家话语权,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方面依然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四、扩展相关组织中个人、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

利用商会网络内信息的沟通提升了成员间信用程度,使成员的社会关系成本这种特定的、非市场化的资本的价值不断增值,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组织优势的进一步强化。但任何的组织都要解决其制度的供给和维护问题。在明清时期,商帮主要依靠血缘关系或者

称之为乡族关系(主要靠联姻实现),以及宗法制度来联结和维系。而现代商会制度显然不可能效仿明清商帮。所以新徽商必须找到现代商会自身制度的供给与维护的动因。

五、发挥组织优势,促进新徽商发展

要发挥新徽商的组织优势,就必须促进作为承载体的现代商会的发展,而现代商会作为市场和企业间的中间性组织的存在,其发展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作用和努力:首先,政府应坚持现代商会发展的“自组织”方针,减少越位行为的发生概率。现代商会作为中间性组织,其“自组织”功能是其成长的基本动因,“民主性、自发性”原则是其成长的活力来源。所以,政府对徽商商会发展的支持应集中于维护商会的自组织功能以及消除商会发展的制度障碍方面,而减少对商会事物和组织活动的直接干预,维护商会的民间性、自发性原则,保持徽商商会的活力,使其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推动徽商商会在规范和改革中成长。在上文提到,在促进现代民间商会发展方面政府存在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而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既使徽商商会发展无章可循,又使徽商商会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是政府缺位的主要方面。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商会应该发挥和可以发挥的职能的规定界定不清晰,商会的约束机制也不完善等。所以政府应加强社会中间性组织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再次,徽商企业家应不断增强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作为商会最基本构成的徽商企业和企业家对徽商商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徽商商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徽商群体的发展壮大。而根据新徽商调查,作为新徽商发展的中坚力量的本土系徽商企业,前5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80%,其营业额占85%。而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数量仅占浙江的1/4、江苏的1/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徽商群体内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规模依然有限,所以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与开拓意识,促进新徽商群体的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文提到的调查中显示,在文化意识方面,新徽商普遍感觉自身群体的合作意识较差。而商会的发展壮大、组织制度的供给和维护以及实际组织优势的发挥,必须需要有一批眼光长远、具有奉献精神的行业领头人发挥“领导人”作用,同时又需要组织内的中小企业遵守商会制度,配合各方利益协调,增强与各方合作,保持组织的和谐稳定。所以新徽商在促进自身企业规模和质量提升,发展壮大新徽商群体外,应更加注重合作,充分意识到现代商会和组织优势在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时代机遇,促进新徽商的发展,早日实现重振 徽商的美好蓝图。

第五篇:在现当代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孝道文化

在现当代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孝道文化?

首先,要“敬爱”

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何谓“事之以礼”,“礼者,敬也。”礼的核心是“敬”。尊敬父母和一切长辈,不仅是古代社会提倡的,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它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父母年轻时,含辛茹苦,把儿女们抚养成人;年老了,身体衰弱了,他们不求有太多物质享受,只求儿女们有一颗孝敬的心,能够愉快地安度晚年。“敬”和“爱”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爱父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在思想感情上,不能认为父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更不能认父母老了,对自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对待父母时时都应该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能以生硬的方式对父母说话;更不能大声地训斥父母。经常使他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父母要有温和的气象、愉快的脸色和委婉的面容,这才是对父母的尊敬。尊敬父母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敬在古代视为不孝。所以,《百孝图说》提倡爱亲、敬亲和悦亲,这是完全正确的,应该奉行的。

第二,要“奉养”

古代十分重视对父母的奉养,“生则养”。奉养父母是作儿女的重要义务。所谓“养”,就是要保证父母的物质生存条件,使他们不饥不寒。在我国,在城市里,原先有工作的老人,多少都有点退休工资,大部分老人,基本生活没问题。在农村,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老年农民夫妇的生活几乎儿女供养,所以,“养”在农村就成了老年生存的大问题。现在,农村不孝顺父母、奉养父母的很多,这些忤逆的儿女们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处理。当然,不是说城市里就没有奉养的问题。即使父母有生活费,他们不愁吃穿,也应该关心父母。有一个歌词上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不应该只是去吃“国务院”,而应该回家关心的生活,看他们生活得怎样?吃的东西有没有?营养怎样?在农村中,要看油、盐、柴、米等生活必须品怎样?冬天穿的衣服,盖的被褥暖不暖和等等。使父母们的物质得到尽可能满足,有条件的儿女要使父母的物质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养是最基本的,不能只养不敬,只养不敬也被视为不孝。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只把“孝”看成只是“能养”,只给父母吃穿那是不对的,在奉养的同时,必须要尊敬和爱戴。

第三,要“侍疾”

衰老是人生的必然过程,这是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的命运,人当然也一样。人衰老了,必然会病多。孔子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要记住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长寿的父母高兴,一方面也要为父母的高龄而担忧。人老了,到风烛残年的时候,很容易生病。父母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即时为父母治病。要精心的熬药、喂药。熬的汤药和送药丸的水,一定亲口嚐一嚐,看温度是否合适,以免烫伤父母。民间有“熬汤药,必先嚐”的训导。父母重病的时候,除非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儿女们一定要轮流守候在父母的身旁,有新的情况要即时处理,同时多给父母一些精神上的关怀。佛教把“死”当作“八苦”之一,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父母在临终前,总想见到自己所有儿孙,有的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停地吃着自己儿女的名字。儿女们守候在父母的身旁,多给一些临终关怀,让平和、带着微笑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

第四,要“承志”

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可谓孝也。”陆游的《示儿诗》说明,陆游希望他的后人一定实现国家的统一,“王师平定中原,家祭勿忘告乃翁”,这种充满高度爱国热情的父志,是完全应该继承的。当然,社会生活是多样的,不一定每个的父母都留遗志要求儿女们去完成,但是,有的父母确实有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儿女们却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这样的父志往往都是大事情,儿女们要去作的。当然也可能是局部的只与家庭的关,只要是有益于社会的,都应该去实现。如果是狭隘的、自私的或者非法的“父志”,就不应该去继承了。有大志留给儿女们去继承的人,他一定是大有利于国家的人。

第五,要“立身”

所谓“立身”者,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的、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在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的运动员的父母,爱到乡亲邻里爱戴和政府官员的接见或拜访,受到电视记者的采访,这难道自豪和光荣的事情吗?凡为国家民族建了功,立了业的人,给父母带来了荣耀,这也就是对父母的孝,而且是很有价值的孝。相反,走入邪途,身陷圄囵,不顾父母之养,也给父母精神上带来学生的负担、耻辱或负罪感,使父母白白养了一个不肖之子,能说对尽到了孝道吗?古人说的人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对父母应该奉行的孝道。

第六,要“谏诤”

孔子主张子女要顺从父母,但不是绝对的服从。父母有过错还得要谏诤,“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焉得为孝乎?”在今天,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平等的,父母有不对之处、或错误之处,要提出来。服从的只能是道德、法律与真理,如果父母作了不道德的事情,犯法的事情或者与常理相背谬的事情,一定要进行劝谏,劝其改正,这才算是对父母的“孝”;否则,顺从父母就是陷父母于不义,或违法的境地,就是不孝。今天的社会生活准则是道德与法律,不论是作父母,还是作儿女的,都应该遵守道德与法律,儿女所服从的、顺从的只能道德与法律。

第七,要“送葬”

就是儒家提倡的“没(死)则葬”。世界上,所有的人死了,都要安葬。只是葬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火葬,有天葬,有水葬等。人从自然中来,最回归到自然界去,这是很合符逻辑的。汉民族实行土葬,叫做入土为安。通过一定方式把亲人安葬起来,是人类良知、理性的表现,怎能把亲人的遗体抛之荒野,让豺狼虎豹、鸟兽虫蚁去噬食呢?送葬是十分必要的。儒家倡导“葬之以礼”,把送葬看得十分重要,提倡“厚葬久丧”,为葬礼设计了种种繁礼缛节,儒家葬礼的那一套几乎都过时了,不值得提倡与弘扬。但是,为父母送葬这一基本人生过程,还是合理的,应当加以继承。同时。儒家还提倡“丧则观其哀”,致丧的应该重在哀上。“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生则孝,丧则哀,这才是真正的孝子。有的人父母在生不孝,当其父母死后则撕心裂肺似的大哭,这样的人旁人不以为他是真正的孝子。民间说,“在生不孝,死了流狗尿(眼泪像狗尿一样不值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送葬要有更文明的方式和过程。将亲人的遗体火化后存入塔陵或埋入公墓,是现代文明的安葬方式。为此,塔陵成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得到了发展,这是移风易俗所必须的。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人认人死了,他的灵魂还存在,需要到阴间过人一样的生活,因此,不少的农村不仅为老人大修墓穴,而且还为自己也修好墓穴,这是不值得提倡的。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安葬亲人,安葬父母是必要的。

第八,要“追念”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祭之以礼”,而“祭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祀父母关键是要“崇敬”和“守时”,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其形式就是祭祀。在民间祭祀祖先,有几个固定的时间,他们的生日,此外还必须祭祀的是除夕,上元、中元,清明上坟等。按照一定方式,在特定的时候祭祀父母、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应该是必要的。其方式可以多样,现在有不少人们用传统的方式,烧钱化纸,清明上坟。在城市里,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清明去扫一次墓。有的人,在过世父母生日的时候,在家备些是酒菜,吃饭时在席桌上摆上碗和筷子,告诉家人今天是什么日子,表示对父母的追念。这也是一种追念的方式,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儒家强调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种追念的方式。对于儒家那种繁琐的祭祀仪式以及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今天已经不宜提倡,但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追念和先辈,总是应该的。那些对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发明家以及民族英雄,在他们的诞辰时,都要召开纪念大会,以表示对他们的追念。对于父母和先辈们的追念,也就是应该的、必要的。

以上说的“尊敬”、“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送葬”、“追念”等八个方面,应该是我们今天必须提倡和实行的孝道文化观念。自解放以来,人们的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以及怎样“孝”,因而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甚至有杀害父母,杀害爷爷奶奶的事情,也不少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的事。这一切说明,今天是需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提倡和创建现代孝道文化的时候了。

“孝”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伦关系。父母爱子女曰“慈”,儿女爱父母曰“孝”。父慈子孝是父子之间天经地义的人伦道德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也是人性之使然。“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尽心上》)父不慈,子不孝,都是人性丧失的必然结果。韩非子曾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父子不相爱,以及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是不仁。“夫仁者,施于君谓之忠,施于谓之孝”(《三国志·魏书》),“孝”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即使提倡“性恶论”的荀子,也是讲“孝”的。在他看来,父子之间这种血缘亲情是不能用邪恶来替代的,这种最基本的仁爱之心是常存的。韩非子虽然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纯粹是一种利害关系,但是,他也公然讲仁德,提倡“欣然爱人”。这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是不能否认的,何况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亲情呢?天地之间父母对子女爱是最无私的,最广大的;儿女长大成人了,回报父母的爱也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有理性、有智慧、有道德,人除了有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一个真正的他不只追求吃饱穿暖,他还追求人格的完满,追求理想的实现。在精神需要中,道德需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面。“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需要是要使人的各种需要协调统一的需要,是人的存在与发展对一定的内在理性秩序的依赖关系。”⑤道德需要是人的精神的内在需要,它是用来调节人的其他种种需要的需要。它可划分为:他律的道德需要,即义务;自律的道德需要,即良心;自由的道德需要,即自由。“所谓道德自由是以行为的自觉自愿为特征的”,“道德自由的需要是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⑥因此,对于孝这种道德,最基本的它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也应该是良心的需要;更应该一种自觉,是一种心悦诚服地、出自内心的爱去孝顺父母。孝道不同社会公德,孝子应该在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上去实现对父母的“孝”,这是合符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

以上是我们对儒家孝道文化所作的初步探讨。我们应该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弘扬孝道文化的问题,要肃清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余毒,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科,学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要充分认识到吸收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继承、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和谐县市所必须的,更是构建和谐中国所必须的。

中国传统孝道的两重性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客观分析中国传统孝道的消极作用 孝道文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消极的一面也是突出的:

1、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2、不平等性。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3、封建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4、保守性。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中国传统孝道断层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出现了断层,孝道观念淡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御用文化的“改造”,已经成为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消极作用极为突出,集中表现在愚民性、不平等性、封建性和保守性等方面。第二,“五四运动”以来,在反帝反封建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核进行科学的、理性的研究和探讨很不够,出现良莠不分、矫枉过正的问题。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左”的思想对意识形态的长期影响,禁锢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十年浩劫,对孝道文化进行了全面批判和全盘否定,使人们难以正确对待孝道文化的合理内核。尽管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断层,但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下载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