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老子的《道德经》有感
《我与国学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
天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示,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多么得博大精通,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一定要将国学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永远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二篇: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利用假期在此拜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恪守教师操守。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净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这一点不独老子认识到了,佛家的大师也认识到了。《心经》里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意思是说,把这些器官的感觉当成是空的,就没有花花世界的干扰了,也就没有感受、想望、追求和感知了。所以放弃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追求,就从根本上摒除了色香味触的诱惑。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
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三、恪守教师操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道德经》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时时反思自己。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无私的关爱学生、满腔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第三篇:读《老子》(《道德经》)有感(仲东东)
读道德经有感
姓名:仲东东 班级:11软嵌1 学好:20110508124
道家哲学的本质在于尊重,强者对弱者的尊重,人对自然的尊重,那才是真正的无为。这种博大的哲学观,可以说本身就超越了现在大多数的主流哲学。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我认为其实“道德经”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那几千字也没有什么意义。那几千字的内容,所阐述的道理也不是最值得我们去读的。
因为老子之所以说那几千个字,是他想要我们从那几千个字里感悟到“道”的端倪。“道”是无法说清楚的,他只能用那几千个字来体现出“道”端倪,从而让我们体会、感悟他所谓的“道”。其实那些用来体现“道”的端倪的几千字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体会到“道”的端倪。
“道”将你的七情六欲,你所观察到的色彩,你所听到的声音,你所闻到的气味……所有的一切有名称的东西,融合、融和成为了“无”。你原先的所有的有名称的东西,全部变的像水一般,然后又被太和的“道”揉和为了“无”的球体般状态。自那以后,你的任何一个原有名称的东西都变成了其中的一点。不闪光,但却依然存在。“道”不会磨灭你的情感,她只会把你的情感变得平淡如水。从此的你就会很变的很恬然,变的无为。你会突然明白,原来所谓的情感,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牵拌罢了。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
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
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
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昔之得一者”
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由此可见,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
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通过提出美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等道出了上述看起来是对立概念的一体性。辨证思想的精髓旨在指出了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即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一体两面,而且两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和相互转换的。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是绝对的。其中,事物两面的依存、对立和转换是绝对的,而事物两面的依存方式、对立的程度以及转换的方式和时机则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老子在第二章中在指出了事物的辨证特征后,最想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人们在做人和做事时都不要主观妄为,而要按照事物的规律——顺其自然。人们必须要懂得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人和做事后都必将会有结果,但结果如果符合了人们的预期也却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有功,结果不符合人们的预期也不代表这个人失
败,关键要看这个人是否是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行事。一个人如果能够秉持按照事物规律做人和做事,并且不以成功而喜、也以失败为悲,这个人就是一个符合“道”的人。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就会因无为而无败,因无执而无失。
老子多次讲到无为而无不为。但人们要想深刻领悟如何能够通过无为而做到无不为的道理却不是一件易事。人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无为”的核心和实质是顺其自然,“无不为”的核心和实质则是顺其自然后的结果,即“无为”是因,而“无不为”则是果。而其中的难点在于人们不知道如何做到“无为”,也就无法造这个“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常处于有为有执的状态,难得有清净无为的状态,何况无为无执并非是指人们不去做任何事。“无为”难在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而不妄为要求人们要懂得事物的规律是什么。这就是问题的真相!所以,要向成为得“道”之人,就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一个人在没有学懂做人与做事事的规律时,其妄为则是必然的!所以,一个人得道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事物规律的过程,离开学习事物的规律,也就阻断了提升人生境界的道路。
人们难以按照事物规律做人和做事的另一个难点则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摆脱
自己的主观想法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所以,圣贤才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修身的重要性。小人比圣人容易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圣贤和君子要克制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服从事物的规律,而小人则可以为所欲为。
总而言之,人们之所以很难掌握辨证思想的根本原因不是辨证思想难于理解,而是人
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人们如果按照事物的辨证规律去做就要损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且世上多数人都是如此,也就有了所谓“法不责众”的效应。所以,行君子和圣贤之道难矣,甚至是难于上青天!好在没有人强迫一个人去做圣贤和君子,一个人愿意做什么人都是自己决定的。古圣先贤们只是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世人罢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
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
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第四篇:读老子《道德经》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电气11李一鸣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
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老子关于政治及社会哲学的一些看法。
《道德经》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道德经》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道德经》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道德经》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z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第五篇: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
看到很多关于老子的道德经注释,本人感觉有好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有很多陷入个人知识化或字面化注解,而非基于对道本质的理解,本人基于个人基督信仰观点(仅限于本人个人信仰观点而已,并不代表所有),陆续写点自己的注解或解释,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由于本人各方面更为有限,所以下面写的文字只是个人心得而已,相当于学习笔记或者读后感之类,充其量也仅供交流参考,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人以为的那种状态;“道”的名字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字;道看不见,所以好像没有,但存在于天地之始;道确实存在,道就是天地万物的孕育者(或“创造者”);从虚无的角度讲,我们虽看不见,但可以体验到他的奇妙;从实有角度来看,可以看到他的奥妙;“无”或“有”这两者,同出一源只是名字不同,这种相同实在是玄妙,真是玄妙而又玄妙,众多奇妙的源头。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解】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于是就有了: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一条永恒的法则。因此智慧的人,应按照顺其自然规律的观点对待世事,不要人为地刻意做为,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要顺应天道,不要加入过多自己的倾向,做成一些事也不要以自居大功。人如果不以功自居而归功于天,也就不会患得患失,读后感《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解】
不要过分推崇强者,可使人不争强好胜,弱肉强食;不要过分推崇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要提倡那些能引出人贪欲的观念,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智者的治理原则是:心怀谦卑,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不要提倡那些打打杀杀的斗争心志,加强人的内在精神和骨气,长久地使人摆脱那些无谓的学说和无益的知识,没有贪婪的欲望。让人知道不敢妄为造事,不为自己私欲私利,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解】
“道”无形无相,却可闻可知,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深远啊!象万物的祖宗。消磨了他的锋锐,消除了他的纷扰,调和了他的光辉,隐散于世间,就隐没了啊,就好像没有;但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恰似上帝之先。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
注解:
优秀的人听道,勤勉的遵行;一般人听道,若有若无,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俗陋之人听道,大声嘲笑,真道经常被人耻笑。所以说:真道是明的,世人却以为昏暗;在道里常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道”是独一无二的,却有三个位格,创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成为新的和谐体。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们却用这些字眼称呼自己。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它反而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而遭受贬低。这是教导人的话,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悍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教导我们的道当做父亲的教导一样。
●第五十七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治理天下的诡计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的技巧智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法令泛滥混乱过于严厉,盗贼(反抗者、违反者)则越多。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