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22:4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第一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红色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2平时考核实践论文一部电影——《金陵十三钗》,在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落幕。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生,还没资格就人性与平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说点什么。毕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也就更有限了,所以,争取一个个机会,给他人一点点启发何尝不好!

对于这部电影,我不想过多强调日本军人的残酷罪行,仅仅南京大屠杀一例足矣。《金陵十三钗》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电影。电影从头到尾以一个教会女学生的回忆来贯穿,影片开始是一口南京口音的普通话的旁白。接着是日本军人的屠杀暴行以及国军残余部队和日本坦克的激烈巷战,场景十分惨烈。最后以主人公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为故事的开始,他们一起逃到了一个天主教堂里面避难。接着是国军幸存者和14个风尘女子的进入,整个故事就在教堂里展开。

据说张艺谋的这部电影筹备了4年之久,总投资更是达到6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影史以来投资最大、空前绝后的一次。但愿这部电影应该也会有很好的响应和回报。太多的就专看影片名字而言,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部电影是南京秦淮河畔的十三个妓女用生命挽救一群女学生的生命赞歌!这十三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却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朽的闪光点,熠熠生辉!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的电影,整个影片都贯穿着善良、救赎和爱的主题。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很多人物而感动。我感动于国军士兵的英勇就义,我感动于浦生的可怜身世,我感动于豆蔻的天真可爱,我感动于约翰的恻隐之心,我感动于汉奸父亲的爱女之心,我感动于陈乔治最后的男扮女装,舍命救人。我为那秦淮十二钗舍命代替学生勇赴日军庆功宴而感动。十二个女子齐唱《秦淮景》,妩媚而旖旎,悲哀而决绝,慷慨赴死,不减一分颜色,于是,再回过头去看她们一开始的泼皮无赖,醉生梦死,和女学生之间的针对打闹,更是唏嘘,更是喟叹,很多人都潸然泪下。不觉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金陵十三钗》以小见大,把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再配上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声效,真真切切地将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里痛苦死去的同胞们,勾起人内心无限的悲哀和感慨!相信经过这部影片的热潮,使得更多年轻的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情景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当然,仅有一部《金陵十三钗》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这类能够警醒民族的史诗,能够充分展现人性善恶,还原昔日金陵痛史。

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要掉了伤疤忘了痛,要时常保持戒心,关心国际时事和他国对我们的态度,尤其是日本,一个不知自省的民族,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是需要居安思危。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深感责任之重大。“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已替我们验证。我们的今天,是当年那些无畏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记得在纪伯伦的《先知》里面看过这么段话:“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我想,她们,原来的金陵十三钗,现在也应当和女学生们,和上帝融为了一体。

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啊。

让我来,唱一首秦淮景呀,细细呀。

道道来,唱给诸公听。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瞻园里,堂阔宇深。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

第二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在一个教堂里,身份悬殊的他们聚在了一起,秦淮河女人世俗而妖娆,女学生干净稚嫩。同样是十三岁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境遇,十三岁时的她们都是美丽的,十三岁时却让她们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活着就意味着耻辱,那么还是死比较痛快吧。她们为了自己十三岁时的遗憾,拯救了她们的十三岁。

情节中充满着对比与冲突。像学生们朴素的蓝色棉袍和端庄的举止与十三钗鲜艳华丽的服饰和摇曳多姿的步态以及随性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灰色的教堂与彩色玻璃色彩上的对比,外面的枪炮声与教堂的安静的对比。打破这种对比的是日军的进入,平静没有了,带来了血腥,也带来了人性的碰撞。到最后,十三钗和米勒,包括书娟的父亲孟先生都完成了自已的救赎。也许把场景放在教堂,也有宗教意义上的含义。在这个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在战争的阴影的笼罩下,人性的善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十三钗代替女学生赴虎穴,米勒放弃自私心去营救学生们,豆蔻为了让濒死的男孩听到她的琵琶付出了生命,陈乔治男扮女妆代替女学生。

一直是烟气蒙蒙的场景,颓败而艳丽的色彩,十四个女学生、十四个秦淮河女人、一个铁血战士、一个看守教堂的小男孩、一个洋人、一个父亲、满城的日本兵······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与侵略者的可恨。

但这部电影在刻画死亡和新生时,所用到的数字很多都近乎高度精确的对应,比如:进入教堂的女学生是十四人,但有两人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死亡。而进入教堂的秦淮河妓女也是十四人,也有两人由于出外而遭遇日本兵不幸死亡。最后都是十二人。其中十二个女学生的存在已经为日本军队知晓,但十二个妓女的存在却并不为他们所知。日本军官来观看女学生教堂里的演唱的时候,由于妓女中的一员要救护一只小猫而出现在教堂正面,被认为是女学生,于是日本兵要求出席他们的庆功会的女学生共是十三人。这才有了教堂的伙计乔治的挺身而出,男扮女装地和妓女们一同走向了死亡的绝境。而贝尔扮演的米勒也是和十二个女生构成了十三个人,获得了生的机会。女性有十二人最后走向死亡和新生,构成十三钗的还有乔治和米勒。在这里都是一个男人和十二个女性走向死亡,也走向新生。死者和生者的数字正好对应。这里的数字其实并非偶然,十二和十三其实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存在。这里的十二其实是指向了基督周围的十二使徒,而这死亡和新生中的另一个人则是基督十二使徒之外的另一个使徒保罗。在基督教的文化之中,保罗的关键的地位在于他给予了基督教关键的传播的机会。他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内,却又是最为关键的使徒。这里的乔治和米勒的一死一生正是隐喻了保罗的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保罗,基督教的生命才得以展开。而由乔治的赴死,才换来了米勒带领女学生的脱险换来新生。数字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的数字既指向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却又有了来自基督教的十二使徒的概念,却又通过“十三”的数字和基督教中保罗的存在建立了一种隐喻的关联。

从这种艺术效果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历史之外的数字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电影之外的艺术,此时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精髓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扬,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之一,即:艺术。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在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命运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对于南京浩劫的理解有了更为丰富的展开的可能性。战争的历史已过去久远,但战争的记忆却仍然是我们不断回溯的。在当下我们时刻强调的“不要忘记”其实说明了我们对于记忆被时间湮没的不安,也喻示着我们对于新的时空中对过去的剧烈的擦抹的警觉。我们强化记忆的要求提醒我们战争的历史随着时间而变得遥远,对于从未经历战争的几代人,召唤记忆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真实的强调,而是对于鲜活记忆的召唤,对于历史的“活的意义”的召唤。我们并不试图将战争的经验变成书本中的记载,这种记载和研究的工作是不可能中断的,而我们的忧虑在于记忆会变得无足轻重,有责任担心过去被他人刻意地篡改和我们自己的下一代的遗忘。所以,纪念、伤悼和不断的提醒的意义在于把过去变成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的动力。记忆的作用在于将今天的合法性置之于历史记忆之中。历史赋予了我们面对未来的丰富的可能。这里其实展开了中国所具有的价值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对于中国的蒙难历史的一种再陈述,通过这种陈述中国和世界都再次获得了对于生命的命运和价值的再度的追问和思考。

第三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往过度装修的陋习,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汀•贝尔的加盟,更让表演上了一个明显台阶,这一切,令整部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最终,故事的核心,妓女们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这个抉择,其可信度仍值得商榷——它仍然像是被作者赋予的、强加的——这是这部不可谓不成功的影片,最大的遗憾。

1、命题

1937年12月13,是南京沦陷之日。

次日,五万日军入城,废墟中的六朝古都,就此沦为这支野兽军团的肉食餐厅。从这天起,日本军人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的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就是日军入城后三天三夜发生在地狱般的南京城里,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如果不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最悲怆、最高贵的故事,那就一定是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喜欢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极端困境下的女性传奇,而向以故事短板为国人所诟病的导演张艺谋,则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嗅到了金灿灿的道德价值和商业前景。然而,任何人要想选择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今日之中国,无疑都要冒不难想象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克里斯汀•贝尔先生的一次小小的乡间旅行

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还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首先,你无法回避关于贩卖苦难的质疑,当然,即便是严谨如《辛德勒的名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这种质疑有时是比较廉价的;其次,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妓女、消费情色的嫌疑也不是完全缺乏根据,朱大可先生那篇《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即便投放时机欠妥,也不能完全看做只是空穴来风——追溯民族浩劫的恳切愿望和渲染妓女抗日的娱乐演绎,一个要求严肃、严谨,另一个却很难避免煽情,两厢之力,本身可能相互消解。张艺谋不会全无权衡,围绕在他身边的谋士们,必然也曾反复陈述当中利害,但他最后还是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故事”。那接下来,令故事可信,就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张艺谋找来国内最好的编剧之一刘恒,来为影片勾勒叙事蓝图。

一个成熟的编剧,很快会找到这个故事的支点,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其实是个类似《苏菲的选择》那样的“魔鬼交易”。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自传体小说,曾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这也许过誉了,但故事本身的确相当动人。故事主角苏菲,是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人,她的一生,完全毁于集中营里的一次痛苦的抉择:在被关押集中营期间,纳粹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作出选择,一个留下来,另一个将被送入焚尸炉,苏菲心如刀绞,在魔鬼的无理命题面前,她选择留下儿子。这个选择,没有拯救任何人,反而毁了她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备受肯定的《唐山大地震》的戏剧核心,也来自对这个典故的重组。是的,好故事,总是讲过的。

小说《金陵十三钗》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妓女和女学生,该牺牲谁?

这个故事里没有苏菲(假神父米勒实在没有资格作这样的抉择),所以在《金陵十三钗》里,纳粹和苏菲,也许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但通俗小说作者一般不会让这种无解的道德焦虑困扰自己的写作,所以,她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英雄情节”——让“十三钗”自己作出这一选择,令人物获得升华,成为拯救者、牺牲者,成为英雄。这也许是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的最大区别——通俗作品的作者乐意充当上帝之手,随意拨弄人物的行为、定夺其命运,她可能根本不爱玉墨,甚至骨子里乐于剥削她们的特殊身份,而在真正严肃深刻的作品里,作者就是苏菲,就是朗读者、就是钢琴家本人。

剧本沿用了这个手法(它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抉择既是故事的华彩,也是故事的最大陷阱和软肋。软肋在于,影片中这个高潮并非叙事的终点,而是所有叙事的起点,因为所有努力、所有功课、所有剧作技巧,都将为促成这个结果,令这个选择显得可信而做。《金陵十三钗》最终做到了可信吗?

2、人物的转变是否做到了可信?

小说家出身的编剧刘恒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剧本最让人叹服的是对白质感,他能写出一流的台词,而一流台词最大的功效,是带入感强。然而遗憾的是,在面对这个敏感题材的时候,剧本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上,却没有能够倾其全力,许多地方仍留有遗憾。有时候,这可能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命题使然。刘恒的另一个剧本《铁人》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某种原因,那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对人物(王进喜)进行更深层

挖掘,他于是只把力气花在情节、台词上,观众最终看到一个打了鸡血的王进喜,情绪饱满地过了头。《金陵十三钗》面对的问题异曲同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题不可更改,深层挖掘人物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在叙事上的终极目标,是让故事高潮、华彩乐章,妓女们做出“交换”这一选择显得动人(因为可信是做不到的),所以,之前所有叙事,统统都是精心的铺垫。

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明确表达了他的质疑,质疑主要是针对核心人物的这种转变,“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多德•麦卡锡对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美国人米勒和妓女玉墨)的转变,都表示难以认同,我个人倒认为,米勒的转变恐怕更仓促一些,而玉墨的转变倒是有迹可循、基本成立。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不少于五层的铺垫:

第一层铺垫,是日本士兵第一次冲进教堂,面对妓女们可能暴露,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们得以保全,而女学生们却因此而险遭强奸(当中一个更坠楼身亡),对玉墨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恩。

第二层铺垫,是李教官和玉墨的一次对话,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正是为了掩护这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死,对玉墨来说,这是同龄人的一个临终嘱托。这是义。

第三层铺垫,是米勒的转变,米勒这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这个局外人,为了这群孩子,都能有此义举,让玉墨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有机会幸存,这让她们的牺牲有了意义。这是价值。

第四层铺垫,是米勒向玉墨坦白寻琴弦女子的惨死,这让玉墨心悸,她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也在这个年纪,所以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受此凌辱、虐杀。这是情感基础。

第五层铺垫,就是书娟带孩子们爬上钟楼,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了她的抉择。这是迫切性。

所以,玉墨的转变和选择,是说得通的。她的选择,乃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任何一个成人在那样一个现场,为了孩子,都有可能这样做。说不通的,是其他女人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我们看不到她们身上有这种层层递进的铺垫,所以剧本巧妙地安排了次日临上车前小蚊子的恐惧、反悔情节,这是个极有必要的补丁。但补丁只是补丁。也有女性观众敏锐地觉察到,妓女们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作者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所以,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仍然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这是整个剧作,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并没有做到可信。

此外,米勒的转变,显然就更缺乏说服力了。日本兵第一次冲进教堂企图强奸女学生,米勒的挺身而出是可信的,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当他外出寻找两个妓女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南京却选择放弃的时候,情节处理就有些草率。当然,我们都记得,米勒后来在玉墨面前吐露心声,他告诉玉墨,自己的女儿如果活着,是12岁,正是和女学生们一样大的年纪。但这样就足够吗?这也是个补丁。在叙事中,补丁的特点是,不补,就露个破绽,补,则说明这里曾经有个破绽。

相比米勒由“坏”到“好”的转变,他的痛苦与纠结尤显更轻,特别是他还刚刚目睹了两个女人被虐杀的血腥场景(相信这个场景所营造的真实感会令所有观众不寒而栗),我很难接受他会简单默许“自己所爱的女人”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却无崩溃迹象——这种崩溃,想象一下如果玉墨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友,应该都是不难体会的。

多德•麦卡锡有个词用地十分恰当:不可思议。

但由于剧本整体完成地实在很顺畅,至少在电影院里呆坐的这145分钟里,我们来不及考虑这些,你只能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跑动,在恐惧和压抑中,对一切信以为真。

3、真正好的电影,不会只停留在故事层面

真正好的电影,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绝不会只停留在故事的第一层面。

十三个妓女为了救十三个女学生,慨然赴死,这是典型东方古典价值观的故事,而这命题本身是不可信的,尤其放置在背景过于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

历史画面之上。如果不能做到深沉,就绝不要露出轻佻的马脚。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已经在咬牙克制,但零星之处,毫无必要地渲染扭动的屁股、灿烂的旗袍……特别是《秦淮景》段落对于幻觉场景的处理,恶趣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局部地区爆发。

总体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通俗作品,面对这个异常严肃的题材,张艺谋很认真,却不够克制,剧本很精彩,但在许多层面远没有达到完美,而视觉呈现上,更有些不周之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仍然无法遏制自己的某些趣味,让我对张艺谋……真的很挠头。

我记得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年老的詹姆斯•瑞恩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二战阵亡将士墓地,在米勒上尉的白色墓碑前,他满含热泪,恳求妻子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个一稿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情节和台词,是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改动中最动人的一笔。而《金陵十三钗》,缺少这种醇厚的东西。书娟对“妓女姐姐们”的牺牲缺少一个明朗的态度,最后窗口的定格画面,只传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对十三岁的女学生书娟来说,这也许足够,但对电影、对这部电影的亿万观众,这并不足够。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盖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在《苏菲的选择》里,你清楚地看到、感受到母亲的灵魂之痛,而《金陵十三钗》你看不到作者的这种痛苦,更看不到这种痛苦达到了更深层次,所以,它无法和《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相提并论,就很正常了。但是,也许对于一

部“张艺谋电影”来说,它必须得到某种肯定,因为这显然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如果这是一个新起点,张艺谋就值得我们期待。

第四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定稿)

好片是经得住考验的,好导演是经得住诋毁的

来自豆瓣 :冰婷

还是想说几句,关于《金陵十三钗》。

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中国人没拿过,就能说中国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吗?我们多数时候是自己要硬往西方价值观的套子里钻。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突然间有很多问题。关于人性,关于日本人,关于战争。我拉着某人给我讲历史,为什么南京最惨,后来中国怎么赢的。好像自己白学了历史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概念淡化到竟然忘了这场战争打了 8 年。

《南京南京》上映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时间去看了,当时还是一个人去的。虽然有亮点——江一燕扮演的妓女很出色,但总体我是轻松地心情看完的。事后内心未起任何波澜。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导演在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观影时,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的纠结中,以致于把他的手都掐疼了。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当时觉得这些公然藐视她们的男人很可恶,男人重命,女人却是重情。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活着既难又屈辱的,不是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灵纯洁的孩子。电影中设计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这些被逼良为娼的女人们,13 岁的时候都是纯真烂漫的女孩,就像教堂里的女学生一样。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玉墨的表演不用多说,一代秦淮头牌的风情,全在她举手投足间。即便站立在姐妹们中间,一眼就能把气质不凡的她辨认出来。贝尔演活了一个半混混的入殓师如何转变为高尚的神父。床戏并非观众想象的那样,完全是剧情需要,感情发展到那一步,很自然的几秒钟。剧中香艳的脱衣画面也仅限于预告片中的那些,除了那几秒之外,没有更多露骨的描写。冲着香艳床戏去的观众肯定会失望了。

关于原著和电影谁更出色的问题。我觉得任何看过原著的人,公正地评价,电影比小说要出色得多,这个差距不是一点。可以印证关于改编的那句话:“三流的小说拍出一流的电影。” 在老谋子还 没买严歌苓小说版权 的时候,我就看过原著,短短的中篇,很普通,在严歌苓作品中算是中下等水平。小说除了在妓女替换女学生和书娟的视角这两个方面对电影有绝对的贡献之外,其它情节和细节设置纯粹就是编剧的匠心了。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对于我这种长期习惯看英音中字的观众很是顺耳,呵呵,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 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评分,毫不意外,虚假的低,7.6分。

我说它虚假的低,是因为豆瓣上基本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随意给一星评价的人多半是根本没看过电影的。豆瓣高分电影多数是国外电影,国内除了少数被禁或者特立独行的迎合愤青口味的,比如《让子弹飞》能拿到相对高的分数之外,优秀国产电影一般会被压低,而垃圾电影还能占据一定位置。原因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好的东西,非要说不好。生怕不能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水准。因为宣传的需要,总有一些枪手专门负责在豆瓣上攻击别人的电影,追捧自己的作品。

豆瓣的评分对于参考国外电影很有帮助,因为不涉及国内导演,也不会红了或者毁了自己人,大家都还算公正。牵涉到同类了,就特别不饶人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评论到处都是,各种奇葩。佩服众网友现在 YY的水平,一篇把大牌导演全数同性恋了一把的评论竟然能博得最多的支持和评价。不由得感慨,现在李毅吧的粉丝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早晨起来看新闻说,角逐最佳外语片的除了《金陵十三钗》之外,还有伊朗电影《分离》。《分离》是我看十三钗之前今年评价最高的电影,很朴素,但是很深刻。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不带民族偏见地看,依然觉得《金陵十三钗》胜算更高。在中国观众眼里,十三钗是不耻的,因为我们的文化还没熏陶到民众懂得尊重边缘群体的人性光辉,大家看到的多数是南京大屠杀,是佟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是大片的场面和气派。就在我那一场,两三百人几乎满座,很多男人都没有一点肯定十三钗的牺牲,反倒是频繁大声讥讽她们的身份。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棒子把人打死,妓女就是妓女,她永远不会比女学生纯洁。

可是,我想借用剧中她们抢厕所之争时说的一句话:姑奶奶倒要看看你是哪里比我干净。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己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我一直想有个导演把严歌苓的长篇《扶桑》拍成电影,那是我认为的她所有作品中最动人最深刻的一部。可惜因为题材敏感,主角是美国华人社区的中国妓女,充斥着第一波华人移民时期的暴力和色情纠纷,估计国内是不会有导演能拍的。国外导演也得要有十足的勇气,因为这个妓女扶桑,用她女性的包容和爱,让一个白人男孩爱上了她。后来有一天我认真研究中国神话渊源的时候,发现扶桑这个词初指地名,传说中天空有十个太阳,本来每天一个太阳上班,另外九个就歇息在扶桑之上。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严歌苓笔下的扶桑,是白人男人和华人男人的港湾,肉体和精神停靠的地方。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金陵十三钗》和《扶桑》,都是严歌苓对她们的赞歌。有评论说,奥斯卡大片都关注人性,关注边缘的人性光辉,老谋子是讨好奥斯卡。可是我想说,难得咱们的电影中高扬了平等和尊重的旗帜,为什么一定要觉得自家人的觉悟就是为了讨好那不看见摸不着的西方价值观呢?我们对自己为什么不能够自信点?别人拍的出来《辛德勒名单》《生死朗读》,我们为什么不会有自己的《金陵十三钗》。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后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

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PS:原本只是习惯性地,看完电影之后就随手写一下个人的想法,从来不指望有人会读,更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评论。下面的留言每一条我都认真地看了。感谢很多人中肯的批评,我写文章的时候确实很容易有失偏颇,因为只会考虑自己大脑里的想法,跟着感觉走,没有多想这样写会给读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谢谢大家的留言!(16日)

PPS:这两天亲自验证了豆瓣上的各种诋毁,本来坚持不改原文的,以为大家能宽容一点,理解我这篇文章只是一己之见,并无要左右别人观点或者强调地域差异的意思,结果还是被揪出来了不饶恕,所以我删了那句无心之失。对不起!

有人也许又会跳出来说,还不断的改贴,可见是枪手什么的。。我已经不想在意了,我只想做我自己,同样的,我还是坚信,身正不怕诋毁,因为我不是枪手,也不是什么电影学院的硕士,大家真的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学校学英语的。这篇文章首先是发在我个人QQ空间上的,然后才是放到豆瓣上。当我把豆瓣的各种留言给家人好友看时,他们大笑,你收了老谋子多少钱了?我觉得我只能华丽丽地回答:我送了老谋子两张电影票的收入。

希望大家不要再给我这篇日志留言了,大家的支持我心领了。让它被碾过去吧。从平凡中来,回到平凡中去。有批评指正可以豆邮给我。(17日)

解释几个大家评论的比较多的内容:

1.很多人说中国人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我是学英语文学的,你们说的高行健我并不是不知道。因为他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了,是法国籍才拿的,所以我没将他算做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他个人的政治遭遇大家都喜欢谈论,但是我还是认为评价作家主要看他的作品本身,建议读完至少一部代表作之后再来说他值不值得被认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中国流亡作家”,文学史上伟大的流亡作家很多,哪个国家都有,但是最终不是靠政治遭遇说话,而是靠作品本身。

2.《金陵十三钗》有很多个版本,很多人说我说它是个中篇有错,我想说明,我看的是最早的版本,当时还没有被严歌苓修改,是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的。三年前我买了严歌苓当时市面有售的所有作品,她是我一直以来最喜爱的华裔作家,不存在诋毁她的动机,但并不意味着我要认可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大家读过她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其实她很多作品都是在重复说着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评论一个作家的某一个作品在她所有作品中的地位,你没有读完这个作家,是不能随便下定论的。我是在读完了她的作品之后,才说十三钗(中篇)只是她作品中的中下等水平。我没有看过她后来修改的版本。事实上,我们很难说严歌苓的修改版没有受过其它编剧的影响,毕竟修改版是在张艺谋开始改编她的作品之后。PS:我当时说中篇是十几页,因为人在外地,手头没有书本身,是凭印象说的,确实不严谨,在此道歉。感谢某位豆瓣好友指出是90页。

3.小说和原著的比较问题。文学作品和电影本身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喜欢某一种方式,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也常常会发现,某些小说比改编的电影优秀,某些电影比改编的小说更好,这都是个人感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可非议。我想说的是,看别人的评论的时候,能不能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来看待个人发表的孰优孰劣的看法。你可以赞同或者反对我的观点,我也可以赞同反对你的观点,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4.从大家的留言中,我常常发现很多人以为我盲目追捧张艺谋。《三枪》是个好电影吗?不是。《活着》是个好电影吗?是。那么,张艺谋到底是好导演还是垃圾导演呢?我不认为作品好坏和个人优劣需要进行严格的对应。我们可以喜欢作品,不一定要喜欢创作者本人。可以喜欢他的某一部作品,但不代表这种喜欢就要喜欢他的全部作品。同样地,可以讨厌他的某些作品,但不妨碍我们喜欢他的下一部作品。就作品论事比就人论事容易的多。该骂的骂,该赞的赞,不进行人身攻击。真心不要一棒子打死人,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吧?用当前的作品来评价导演的表现,本身就是对导演的尊重。我们都在进步变化中,更何况导演也是人?他要往好

第五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初次看《金陵十三钗》是在高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看的。全班都是在一种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看完的,甚至有一些女同学在轻声啜泣。如今第二次观看,我的心情却还是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

《金陵十三钗》虽然没有如《南京!南京!》那般全景式的描写南京大屠杀,但《金陵十三钗》这种以小见大的格局,把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再配上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声效,真真切切地将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它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里痛苦死去的同胞们,勾起人内心无限的悲哀和感慨!

对于《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它蕴含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思考是很有价值,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回顾以前那些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确实有过不少,而且相信未来还将有继续有更多的电影人来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段,不可泯灭的一段。《金陵十三钗》通过复杂的故事,宏大的背景,以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比,将人和人性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细细回想影片中的镜头,总是能够带给我们震撼。有悲壮的,有绚丽的,有梦幻的,这些镜头的表现在情感上深深的调动起了观众们情绪,令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在本部影片里,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击的镜头就属于精彩片段之一。故事中,当豆蔻和香兰捡起琴弦时,日军却突然出现,不得已豆蔻和香兰跑进了翠喜楼,日军仍然穷追不舍。待到豆蔻和香兰跑上楼梯,日兵放枪发射,结果香兰中弹倒地。而就在日兵追过香兰时,香兰突然拽住了日兵的腿,想延缓日兵追捕豆蔻的脚步。但是日兵却对香兰狠下毒手,并继续追捕豆蔻。最终豆蔻藏身不住被发现,迫不得已只能跳河逃生。哪知日兵竟然跟随豆蔻沉入水底,在水中豆蔻终究落入日兵的魔爪中。这个耗时将近十分钟的精彩镜头可说是是本片中的点睛之笔,或者说给本片视听语言技巧起到了一个升华的重要镜头。这个镜头不仅把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捕的场面和情绪表达的极为生动到位而且紧张紧凑,并且以日兵视角为主观镜头,显现了当时他们追捕豆蔻的残忍场面,加强了观众们的情绪,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原貌,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观众从主观镜头中得到很强烈的感受,让我们以日军的视点去看我们自己的同胞是如何被逼上死路,如何被残忍地杀害,不由得心中弥漫着悲哀。

另外,影片最后“十三钗”离开教堂“慷慨赴义”的时候,“英雄”中的小蚊子出人意料地跳出来,耍赖似的大喊道“我不是女学生,我不是女学生!”众人含泪将她拉到车上,正是因为这最后的看似极不和谐的一镜头,我才觉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伟大电影。因为这最后的一幕把电影上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从普通的爱国情怀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每一个人都会恐惧,尤其是在面临生死抉择之前更是如此。张艺谋导演从小蚊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将人类灵魂深处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了出来,可谓是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之处。

当然,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刻画同样也是极具魅力和张力的。那内心坚强,勇敢细腻的十三钗,那本是围观者后来却共进退的“神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金陵十三钗的人物形象来讲,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这场战争,使得这部战争历史不再是阴冷死亡的色调。就如女学生所描述的,有了十三钗这群女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秦淮河的脂粉香气,她们欢闹的姿态和唱出的小曲仿佛能让人忘记严酷的战争。不得不承认她们虽然轻浮自甘堕落却有着更加坚强的内心,自小身世飘零,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悲哀无奈,可是走到哪里都在尽情挥洒着乐观泼辣的性格,在战争的蹂躏下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而且保护了别人。

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书中的大道理。在赴宴前晚,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里,恐怕更是无比复杂的,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取舍,太多的不能放下。但是,她们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经预知的悲剧。没有人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无助的女学生被小日本摧残,坚强的人尽可能保护弱小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不受到伤害。这样拯救也是对自己的拯救,拯救了神父死去的女儿和玉墨十三岁的曾经。最后,她们跟着玉墨走了,为的恐怕不仅仅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改写,还有对纯洁岁月的青春怀恋,还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

男主人公约翰也是本片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人性善恶的一种折射。影片中,他原是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还要来中国战场淘金的殡葬师,那时的他怯懦、贪婪、好色。但随着与女学生、十三钗们的一同遭遇日兵残暴的侵略,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在环境最苛刻的时候,他决定去救女学生,最终成为众人的神父,真正意义上的神父。特别是后来他的同行泰瑞问他,要不要离开中国时,约翰迟疑了一小会儿,郑重地说了句“再见,泰瑞”,这足以将人性善恶深处的灵魂充分展现出来,刹那间震撼住我们的心灵,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探讨的影片。影片故事和人物,真真实实地展现当时的场景,尽可能的将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展露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断式的表现,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张艺谋导演至今以来最好的一部。可以这样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相信经过《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的热潮,使得更多年轻的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情景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当然,仅有一部《金陵十三钗》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这类能够警醒民族的史诗,能够充分展现人性善恶,还原昔日金陵痛史。

下载《金陵十三钗》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陵十三钗》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血洗山河,天地恸哭,尸体成流,家国破碎。 时隔这么多年,鲜红的画面早已凝固,在中国的五千年大地上铺陈刺目古老的血迹。 而这部电影,如同有声的史......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商女亦知亡国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文【墨轩】因为是张艺谋执导的最新作品,又因为是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所以我一直在关注《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的最新发布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张艺谋的又一篇力作《金陵十三钗》,给这个娱乐至死时代的人们麻木而又脆弱的心上掐了一把,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人性的表现终于脱离了以往抗战片儿刻意突出中国人的无畏和勇气,而......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震撼,悲壮,深思,人性的一次又一次悲剧中的华丽绽放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关于日本的侵略战,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有太多的痛苦和噩梦。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时无刻不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一道深深的伤疤,久久的烙印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一: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一部非常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整部片子由很多“对比”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