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21: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第一篇: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今年春节前后,遇到一些亲戚朋友,常常谈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比较相似的感受是,人们对它期望很高,也希望它在国际影坛上能有较大反响。而看完影片之后的反应是:有感动,有哀伤,有沉思,有联想,有遗憾,有疑问,有不满,有批评。后来又听说,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推荐评选上,它没有获得提名。在比较重视华人影片的柏林电影节上,也只是作为参展放映,而没有成为参赛影片。看来,国外的电影同行、电影专家、电影评委们,对这部影片也不是很满意、很赞赏。原因何在呢?它的优点与弱点是什么?从长篇小说到电影改编,其成败得失又该如何评估……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谈一些观感和看法。

南京大屠杀,这是个很重大很悲惨很沉重很难写的题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一些影片编导者很勇敢很艰难地表现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历史浩劫,如《屠城血证》、《南京1937》、《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其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疯狂扫射、血腥残杀、威逼民众、强奸妇女的群体性大场面,使创作者和观赏者都感到很沉重很压抑,难以回避和躲闪。

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的作者严歌岺在《创作谈》中说:“它是一篇我长久以来认为非写不可的作品”。这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在多年资料搜集和酝酿探索之后,从艺术构思上尽量避免某些雷同的情节结构和表现手法,努力探寻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巧妙独特的创作构思角度,从一个少女的视角、一座教堂的场景、一群妓女的命运,用这种现代影视剧作的“三一律”来表现南京大屠杀这个重大历史题材。这是一个有新意、有特色、有深度的艺术构思。

她说:“国际上把南京大屠杀叫成‘The Rape of NanKing’,用Rape(即强奸)取代屠杀……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尊严,霸占、亵渎一国最隐秘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来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来实践残杀的……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

这种强奸的隐喻,也就具有强奸国家、强奸民族、强奸时代、强奸社会、强奸民意、强奸人心、强奸文明、强奸圣洁的深广意蕴。

从长篇小说到电影改编,因为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又要将文学描绘转化为视觉形象和动态画面,从而在人物设置、戏剧冲突、情节安排、结构布局等方面,就应该更精简、更集中、更凝练、更巧妙。导演张艺谋和编剧刘恒深谙此道,在齐心合作、苦心钻研、精心构思的二度创作中,果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人物设置更精简了,小说里的英格曼神父和副神父法比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人殡葬师约翰·米勒;厨子老顾和杂役陈乔治也简化为一个人,并将他的戏份加重,在最后时刻里乔装成女学生而英勇赴难了。戏剧冲突更集中,情节发展更合理了,妓女们与女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碰撞,日本军官的表面文雅有礼而本性残暴淫威的表现刻画得更形象更突出了。小说里的日军当天强制邀请女学生们上车而改为影片里的隔天下午四点派车来接人,从而使女生们的自杀企图,玉墨的英勇提议,妓女们的慷慨响应,陈乔治的舍身就义,殡葬师的化装打扮,形成为比较合理充分的情节高潮。又以妓女们的临别悲歌一曲演变为画龙点睛的华彩乐章,栩栩如生,楚楚动人,炫炫生辉,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幕悲惨而绚烂的牺牲!这一切,都是影片改编的成功之处。

改编中最关键最困难最着力的是使美国人殡葬师约翰·米勒成为贯穿全剧的第一号主角,并特地邀请好莱坞明星克里斯汀·贝尔来扮演。但是,又不能将他表现为高、大、全式的圣人与英雄,而要努力描绘他从一个普通殡葬师面临特殊危难情境时的心灵触动,激发出人性的正义、仁爱与刚强,化身为教堂的约翰神父,化身为女学生们的监护人,化身为反抗强暴淫威、冒险救助女性的平民英雄。这种将普通人物面临特殊考验而演变为英雄救美的传奇经历,正是好莱坞电影情节模式的典型表现与拿手好戏。《金陵十三钗》电影改编的成功与优势在这里,而其弱点和不足也恰恰因此而流露。美国人约翰不仅成功地掩护了女学生们,又成功地修好破损残缺的卡车,还成功地将十几个女学生潜藏在卡车上,更成功地闯过日军严厉盘查的封锁线,终于成功地使女学生们全部逃离悲惨地狱。这一切,似乎太顺利太轻易了,从而引发人们的怀疑与追问。

在小说里,这些被掩护的女学生是经过某外国女士的理发化装,扮成染了传染病的男孩,转移到医学院病房里藏了两天,然后再偷送到南京乡下,又乘船转送到外地去。这样的描写处理,似乎更合理一些。而电影为了突出表现约翰这个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与英勇形象,也就由他来独力承担,一鼓作气地完成了。看起来似乎很痛快很动人,但这种传奇性、戏剧性以及他与玉墨之间的浪漫缠绵,令人感觉,电影编导者似乎有点过于美化美国人形象的意图与嫌疑,却因此而削弱了思想艺术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小说与电影,诚然是虚构的艺术,但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对历史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如何描写与处理,应该更小心谨慎,更注意分寸尺度的把握。如果从艺术精品的创作高度来要求,从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合理性来要求,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结合来要求,富有才华的创作者应该更加努力,精益求精,从而创造出更杰出更完美的艺术作品。

法国小说《羊脂球》、美国电影《辛德勒名单》、犹太女孩的《安妮日记》等,之所以成为令人难忘的经典,就因为在真实性、典型性、合理性上具有深厚的基础,其人物、环境、情节、细节都经得起思索推敲,从而具有充沛的艺术说服力与感染力。

第二篇: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我和媳妇走出电影院,坐上104快车回家。车上媳妇让我说说观后感。我说:“好!”我又问媳妇电影怎么样?媳妇也干脆地说:“好!”

在《金陵十三钗》公演前两天(2011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报C3版刊登,读家莲珥题为“筋骨不错,内力销欠”的文章。文章指出影片不足之处,现摘录几段:

一句话点评:小说借由战争这一极端环境对女性这一性别的思考和颂扬被人道主义与战争反思所替代,因此观者才觉得整部影片煽情太过、压抑太过、未留出口。

张艺谋肯花两个小时的银幕时间来品这故事的味道,但可惜最终也只借用了骨头,却将骨髓剔出,又填入新的作料去烹饪一道好莱坞菜单上常有的“人道主义+反战”的浓汤,实属可惜。

然而所道“可惜”者,则在于张艺谋为赶“战争史诗电影”这早非时髦的时髦而延展了电影的宽度,代价则是不得不牺牲和消减了本可深挖的原著所天然带来的厚度。

中篇原著的主要篇幅集中在女学生与秦淮女子的多次短兵相接中,她们之间复杂而暧昧的关系不断流动变化,直至高潮。

而张艺谋的这版电影虽筋骨不错,却也只能说是短一口气的战争史诗,没修炼好内功的江湖把式。

我认为,《金陵十三钗》的主题是让国人永远记住那段血的教训和对战争的反思,而不是以女学生与秦淮女子多次短兵相接为主调。

我还认为,可以对影片技巧做探讨,但不要说得那么不中听。

莲珥是专业影评,细读了严歌岺的原著,还能结合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与之对比,确实是读家。而我和媳妇是普通观众,以前都没听说过严歌岺,当然也没看过《金陵十三钗》,所以,就我们这类的观众来说,看到中国军人与日军的巷战,热血沸腾激情亢奋;看到灭绝人性的日军凌辱中国女学生,五内如焚心如刀割;看到风尘女子从逃命躲到教堂,却最终舍身相救女学生,肃然起敬泪盈眼眶。有这些就足够了。

看完电影,我感到中国必须强大,必须走强国之路,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第三篇: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自古侠女出风尘——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承认我不是真正的勇士,甚至不是勇士。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情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也许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我能够体会张纯如在写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时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虽然我屡屡下定决心,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以后绝不观看,但我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却又似藏着无数人类未知的秘密,我竭力通过下一部电影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部,大多是以纪录片或是旁观者、幸存者的采访或是历史遗留的资料片的形式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如《张纯如》(2007)、《南京》(2007)、《拉贝日记》(2009),这些影片大都十分沉重,震撼人心,从影片一开始就犹如一把尖刀刺入你的心脏,剜出一块块血肉,令你窒息。有些是以南京大屠杀为线索,讲述一个故事,或刻画一些人物形象,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南京1937》,《南京!南京!》,《五月八月》这些电影场面往往没有那么血腥,心里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和18岁以下青年也能观看。但我认为,这却没有能够正确的表达历史,对日军的暴行轻描淡写,尤其是《南京!南京!》甚至有美化日本纳粹军人之嫌。

电影《金陵十三钗》我感觉特别震撼人心,其震撼的地方在于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

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但是,电影的主体并不是单纯的回顾那一段痛苦的历史,而是刻画了12名秦淮河的风尘女子(本来是14名,被日军杀害2名)为了12个教堂女学生(本来是13人,一人因反抗日军暴行从楼上摔下死亡)免遭侵华日军摧残挺身而出的感人故事。

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导演和编剧对于风尘女子的描写进行了装饰和美化,历史上,确实有类似的故事,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剧情大概是外国传教士领着一群中国人逃难,其中有男女老少,女学生,也有妓女。但在路中遭到日军的堵截,他们强行要扣留下一部分女性,当然,禽兽的日军跟想要留下女学生,在外国传教士严正交涉下,日本兵同意只留下人群中的性工作者(妓女),在此万分紧急的关头,人群中的十几名妓女为了保全大家,最中还是从中站了起来.......影片中,导演采用了极度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演绎,使得如此沉重题材的电影给人们在苦涩和沉痛之余带了稍许的调味。比如,一名风尘女子为了给即将死去的伤兵(她觉得他长得像她的弟弟)谈一首完整的曲子,竟和一名为了拿丢失了耳坠的女子一起冒着生命危险重新跑回青楼去拿琴弦,结果,琴弦拿到了,却不可避免的碰到了日本兵,其后果之惨烈我不愿再回忆。但实际上,这只是浪漫主义的故事情节,事实中,那时人们躲命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演绎这个电视和电影中常常见到的感人情节呢,这就是电影的艺术性所在吧。

还有,在12名风尘女子为了代替12名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时,12名妓女换穿女学生的校服时,却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由于女学生的校服太小,而妓女的胸又太大,因此大家的校服都拼了命的往里拉也扣不上扣子,于是,妓女头牌玉墨下令大家,撕窗帘,缠胸部,改衣服,这一戏剧性的情节不仅使得妓女们放声大笑,相互开起玩笑,也令现场的观众忍俊不禁。这表现了妓女们乐观的精神和善于打情骂俏的本性,在我看来也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体现,马上就要奔赴刑场了,战战兢兢是肯定的。但若真是这样,电影就不是电影了,也就没有观赏性了。

电影的男主角约翰和玉墨的邂逅也颇让人值得玩味。约翰不是传教士却最终扮演了神父的角色。他出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外国流氓、混世魔王加情场老手。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本来的恻隐之心却让他的人生角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最终成了保护女学生的神父。他和玉墨的邂逅、调情到后来的爱慕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约翰和玉墨的调情,对话颇具韵味,既有美国式的幽默,又有法国的浪漫,有点给人以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感觉,然我不得不佩服老谋子导演水平的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本文详见:

擅建者行的藏金阁

第四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在一个教堂里,身份悬殊的他们聚在了一起,秦淮河女人世俗而妖娆,女学生干净稚嫩。同样是十三岁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境遇,十三岁时的她们都是美丽的,十三岁时却让她们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活着就意味着耻辱,那么还是死比较痛快吧。她们为了自己十三岁时的遗憾,拯救了她们的十三岁。

情节中充满着对比与冲突。像学生们朴素的蓝色棉袍和端庄的举止与十三钗鲜艳华丽的服饰和摇曳多姿的步态以及随性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灰色的教堂与彩色玻璃色彩上的对比,外面的枪炮声与教堂的安静的对比。打破这种对比的是日军的进入,平静没有了,带来了血腥,也带来了人性的碰撞。到最后,十三钗和米勒,包括书娟的父亲孟先生都完成了自已的救赎。也许把场景放在教堂,也有宗教意义上的含义。在这个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在战争的阴影的笼罩下,人性的善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十三钗代替女学生赴虎穴,米勒放弃自私心去营救学生们,豆蔻为了让濒死的男孩听到她的琵琶付出了生命,陈乔治男扮女妆代替女学生。

一直是烟气蒙蒙的场景,颓败而艳丽的色彩,十四个女学生、十四个秦淮河女人、一个铁血战士、一个看守教堂的小男孩、一个洋人、一个父亲、满城的日本兵······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与侵略者的可恨。

但这部电影在刻画死亡和新生时,所用到的数字很多都近乎高度精确的对应,比如:进入教堂的女学生是十四人,但有两人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死亡。而进入教堂的秦淮河妓女也是十四人,也有两人由于出外而遭遇日本兵不幸死亡。最后都是十二人。其中十二个女学生的存在已经为日本军队知晓,但十二个妓女的存在却并不为他们所知。日本军官来观看女学生教堂里的演唱的时候,由于妓女中的一员要救护一只小猫而出现在教堂正面,被认为是女学生,于是日本兵要求出席他们的庆功会的女学生共是十三人。这才有了教堂的伙计乔治的挺身而出,男扮女装地和妓女们一同走向了死亡的绝境。而贝尔扮演的米勒也是和十二个女生构成了十三个人,获得了生的机会。女性有十二人最后走向死亡和新生,构成十三钗的还有乔治和米勒。在这里都是一个男人和十二个女性走向死亡,也走向新生。死者和生者的数字正好对应。这里的数字其实并非偶然,十二和十三其实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存在。这里的十二其实是指向了基督周围的十二使徒,而这死亡和新生中的另一个人则是基督十二使徒之外的另一个使徒保罗。在基督教的文化之中,保罗的关键的地位在于他给予了基督教关键的传播的机会。他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内,却又是最为关键的使徒。这里的乔治和米勒的一死一生正是隐喻了保罗的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保罗,基督教的生命才得以展开。而由乔治的赴死,才换来了米勒带领女学生的脱险换来新生。数字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的数字既指向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却又有了来自基督教的十二使徒的概念,却又通过“十三”的数字和基督教中保罗的存在建立了一种隐喻的关联。

从这种艺术效果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历史之外的数字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电影之外的艺术,此时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精髓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扬,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之一,即:艺术。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在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命运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对于南京浩劫的理解有了更为丰富的展开的可能性。战争的历史已过去久远,但战争的记忆却仍然是我们不断回溯的。在当下我们时刻强调的“不要忘记”其实说明了我们对于记忆被时间湮没的不安,也喻示着我们对于新的时空中对过去的剧烈的擦抹的警觉。我们强化记忆的要求提醒我们战争的历史随着时间而变得遥远,对于从未经历战争的几代人,召唤记忆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真实的强调,而是对于鲜活记忆的召唤,对于历史的“活的意义”的召唤。我们并不试图将战争的经验变成书本中的记载,这种记载和研究的工作是不可能中断的,而我们的忧虑在于记忆会变得无足轻重,有责任担心过去被他人刻意地篡改和我们自己的下一代的遗忘。所以,纪念、伤悼和不断的提醒的意义在于把过去变成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的动力。记忆的作用在于将今天的合法性置之于历史记忆之中。历史赋予了我们面对未来的丰富的可能。这里其实展开了中国所具有的价值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对于中国的蒙难历史的一种再陈述,通过这种陈述中国和世界都再次获得了对于生命的命运和价值的再度的追问和思考。

第五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往过度装修的陋习,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汀•贝尔的加盟,更让表演上了一个明显台阶,这一切,令整部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最终,故事的核心,妓女们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这个抉择,其可信度仍值得商榷——它仍然像是被作者赋予的、强加的——这是这部不可谓不成功的影片,最大的遗憾。

1、命题

1937年12月13,是南京沦陷之日。

次日,五万日军入城,废墟中的六朝古都,就此沦为这支野兽军团的肉食餐厅。从这天起,日本军人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的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就是日军入城后三天三夜发生在地狱般的南京城里,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如果不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最悲怆、最高贵的故事,那就一定是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喜欢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极端困境下的女性传奇,而向以故事短板为国人所诟病的导演张艺谋,则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嗅到了金灿灿的道德价值和商业前景。然而,任何人要想选择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今日之中国,无疑都要冒不难想象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克里斯汀•贝尔先生的一次小小的乡间旅行

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还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首先,你无法回避关于贩卖苦难的质疑,当然,即便是严谨如《辛德勒的名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这种质疑有时是比较廉价的;其次,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妓女、消费情色的嫌疑也不是完全缺乏根据,朱大可先生那篇《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即便投放时机欠妥,也不能完全看做只是空穴来风——追溯民族浩劫的恳切愿望和渲染妓女抗日的娱乐演绎,一个要求严肃、严谨,另一个却很难避免煽情,两厢之力,本身可能相互消解。张艺谋不会全无权衡,围绕在他身边的谋士们,必然也曾反复陈述当中利害,但他最后还是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故事”。那接下来,令故事可信,就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张艺谋找来国内最好的编剧之一刘恒,来为影片勾勒叙事蓝图。

一个成熟的编剧,很快会找到这个故事的支点,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其实是个类似《苏菲的选择》那样的“魔鬼交易”。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自传体小说,曾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这也许过誉了,但故事本身的确相当动人。故事主角苏菲,是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人,她的一生,完全毁于集中营里的一次痛苦的抉择:在被关押集中营期间,纳粹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作出选择,一个留下来,另一个将被送入焚尸炉,苏菲心如刀绞,在魔鬼的无理命题面前,她选择留下儿子。这个选择,没有拯救任何人,反而毁了她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备受肯定的《唐山大地震》的戏剧核心,也来自对这个典故的重组。是的,好故事,总是讲过的。

小说《金陵十三钗》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妓女和女学生,该牺牲谁?

这个故事里没有苏菲(假神父米勒实在没有资格作这样的抉择),所以在《金陵十三钗》里,纳粹和苏菲,也许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但通俗小说作者一般不会让这种无解的道德焦虑困扰自己的写作,所以,她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英雄情节”——让“十三钗”自己作出这一选择,令人物获得升华,成为拯救者、牺牲者,成为英雄。这也许是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的最大区别——通俗作品的作者乐意充当上帝之手,随意拨弄人物的行为、定夺其命运,她可能根本不爱玉墨,甚至骨子里乐于剥削她们的特殊身份,而在真正严肃深刻的作品里,作者就是苏菲,就是朗读者、就是钢琴家本人。

剧本沿用了这个手法(它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抉择既是故事的华彩,也是故事的最大陷阱和软肋。软肋在于,影片中这个高潮并非叙事的终点,而是所有叙事的起点,因为所有努力、所有功课、所有剧作技巧,都将为促成这个结果,令这个选择显得可信而做。《金陵十三钗》最终做到了可信吗?

2、人物的转变是否做到了可信?

小说家出身的编剧刘恒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剧本最让人叹服的是对白质感,他能写出一流的台词,而一流台词最大的功效,是带入感强。然而遗憾的是,在面对这个敏感题材的时候,剧本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上,却没有能够倾其全力,许多地方仍留有遗憾。有时候,这可能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命题使然。刘恒的另一个剧本《铁人》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某种原因,那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对人物(王进喜)进行更深层

挖掘,他于是只把力气花在情节、台词上,观众最终看到一个打了鸡血的王进喜,情绪饱满地过了头。《金陵十三钗》面对的问题异曲同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题不可更改,深层挖掘人物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在叙事上的终极目标,是让故事高潮、华彩乐章,妓女们做出“交换”这一选择显得动人(因为可信是做不到的),所以,之前所有叙事,统统都是精心的铺垫。

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明确表达了他的质疑,质疑主要是针对核心人物的这种转变,“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多德•麦卡锡对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美国人米勒和妓女玉墨)的转变,都表示难以认同,我个人倒认为,米勒的转变恐怕更仓促一些,而玉墨的转变倒是有迹可循、基本成立。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不少于五层的铺垫:

第一层铺垫,是日本士兵第一次冲进教堂,面对妓女们可能暴露,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们得以保全,而女学生们却因此而险遭强奸(当中一个更坠楼身亡),对玉墨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恩。

第二层铺垫,是李教官和玉墨的一次对话,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正是为了掩护这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死,对玉墨来说,这是同龄人的一个临终嘱托。这是义。

第三层铺垫,是米勒的转变,米勒这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这个局外人,为了这群孩子,都能有此义举,让玉墨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有机会幸存,这让她们的牺牲有了意义。这是价值。

第四层铺垫,是米勒向玉墨坦白寻琴弦女子的惨死,这让玉墨心悸,她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也在这个年纪,所以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受此凌辱、虐杀。这是情感基础。

第五层铺垫,就是书娟带孩子们爬上钟楼,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了她的抉择。这是迫切性。

所以,玉墨的转变和选择,是说得通的。她的选择,乃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任何一个成人在那样一个现场,为了孩子,都有可能这样做。说不通的,是其他女人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我们看不到她们身上有这种层层递进的铺垫,所以剧本巧妙地安排了次日临上车前小蚊子的恐惧、反悔情节,这是个极有必要的补丁。但补丁只是补丁。也有女性观众敏锐地觉察到,妓女们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作者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所以,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仍然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这是整个剧作,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并没有做到可信。

此外,米勒的转变,显然就更缺乏说服力了。日本兵第一次冲进教堂企图强奸女学生,米勒的挺身而出是可信的,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当他外出寻找两个妓女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南京却选择放弃的时候,情节处理就有些草率。当然,我们都记得,米勒后来在玉墨面前吐露心声,他告诉玉墨,自己的女儿如果活着,是12岁,正是和女学生们一样大的年纪。但这样就足够吗?这也是个补丁。在叙事中,补丁的特点是,不补,就露个破绽,补,则说明这里曾经有个破绽。

相比米勒由“坏”到“好”的转变,他的痛苦与纠结尤显更轻,特别是他还刚刚目睹了两个女人被虐杀的血腥场景(相信这个场景所营造的真实感会令所有观众不寒而栗),我很难接受他会简单默许“自己所爱的女人”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却无崩溃迹象——这种崩溃,想象一下如果玉墨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友,应该都是不难体会的。

多德•麦卡锡有个词用地十分恰当:不可思议。

但由于剧本整体完成地实在很顺畅,至少在电影院里呆坐的这145分钟里,我们来不及考虑这些,你只能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跑动,在恐惧和压抑中,对一切信以为真。

3、真正好的电影,不会只停留在故事层面

真正好的电影,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绝不会只停留在故事的第一层面。

十三个妓女为了救十三个女学生,慨然赴死,这是典型东方古典价值观的故事,而这命题本身是不可信的,尤其放置在背景过于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

历史画面之上。如果不能做到深沉,就绝不要露出轻佻的马脚。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已经在咬牙克制,但零星之处,毫无必要地渲染扭动的屁股、灿烂的旗袍……特别是《秦淮景》段落对于幻觉场景的处理,恶趣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局部地区爆发。

总体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通俗作品,面对这个异常严肃的题材,张艺谋很认真,却不够克制,剧本很精彩,但在许多层面远没有达到完美,而视觉呈现上,更有些不周之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仍然无法遏制自己的某些趣味,让我对张艺谋……真的很挠头。

我记得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年老的詹姆斯•瑞恩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二战阵亡将士墓地,在米勒上尉的白色墓碑前,他满含热泪,恳求妻子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个一稿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情节和台词,是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改动中最动人的一笔。而《金陵十三钗》,缺少这种醇厚的东西。书娟对“妓女姐姐们”的牺牲缺少一个明朗的态度,最后窗口的定格画面,只传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对十三岁的女学生书娟来说,这也许足够,但对电影、对这部电影的亿万观众,这并不足够。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盖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在《苏菲的选择》里,你清楚地看到、感受到母亲的灵魂之痛,而《金陵十三钗》你看不到作者的这种痛苦,更看不到这种痛苦达到了更深层次,所以,它无法和《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相提并论,就很正常了。但是,也许对于一

部“张艺谋电影”来说,它必须得到某种肯定,因为这显然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如果这是一个新起点,张艺谋就值得我们期待。

下载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定稿)

    好片是经得住考验的,好导演是经得住诋毁的 来自豆瓣 :冰婷 还是想说几句,关于《金陵十三钗》。 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初次看《金陵十三钗》是在高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看的。全班都是在一种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看完的,甚至有一些女同学在轻声啜泣。如今第二次观看,我的心情却还是低沉到......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血洗山河,天地恸哭,尸体成流,家国破碎。 时隔这么多年,鲜红的画面早已凝固,在中国的五千年大地上铺陈刺目古老的血迹。 而这部电影,如同有声的史......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商女亦知亡国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文【墨轩】因为是张艺谋执导的最新作品,又因为是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所以我一直在关注《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的最新发布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张艺谋的又一篇力作《金陵十三钗》,给这个娱乐至死时代的人们麻木而又脆弱的心上掐了一把,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人性的表现终于脱离了以往抗战片儿刻意突出中国人的无畏和勇气,而......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震撼,悲壮,深思,人性的一次又一次悲剧中的华丽绽放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