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计免赔保险合同条款
不计免赔保险合同条款
第一条 保险责任
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投保人选择投保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车辆损失险或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计算的,或按照全车盗抢险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负责赔偿。
基本险各险种的不计免赔率特约责任彼此独立存在,投保人可选择分别投保,并适用不同的费率。
第二条 责任免除
下列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辆装载规定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二)因保险车辆实际行驶区域超出保险单的约定范围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三)因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但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而增加的免赔金额,因提供的指定驾驶人信息不真实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四)因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五)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因被保险人如不能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而增加的免赔金额;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因原配的全套车钥匙缺失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六)根据多次事故免赔特约条款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
第二篇:不计免赔责任险
不计免赔:分为基本险不计免赔和附加险不计免赔两种:
基本险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投保人选择投保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车辆损失险或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计算的,或按照全车盗抢险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负责赔偿。基本险各险种的不计免赔率特约责任彼此独立存在,投保人可选择分别投保,并适用不同的费率。
责任免除范围:下列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辆装载规定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二)因保险车辆实际行驶区域超出保险单的约定范围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三)因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但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而增加的免赔金额,因提供的指定驾驶人信息不真实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四)因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五)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因被保险人如不能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而增加的免赔金额;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因原配的全套车钥匙缺失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六)根据多次事故免赔特约条款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
附加险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投保人选择投保的附加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和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负责赔偿。附加险各险种的不计免赔率特约责任作为整体存在,投保人不可选择分别投保。
责任免除范围:下列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辆装载规定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二)因保险车辆实际行驶区域超出保险单的约定范围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三)因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但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而增加的免赔金额,因提供的指定驾驶人信息不真实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四)因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五)根据多次事故免赔特约条款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
总结:
1、不计免赔特约条款: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的投保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
2、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对应投保的险种规定的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负责赔偿。其实也就是“不计免赔险”,“不计免赔险”,正式名称为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车主只要投保了这个险种,就能把本应由自己负责的5%到20%的赔偿责任再转嫁给保险公司。由于这个附加险保障全面,而费率却相对便宜,所以一经推出就很受车主欢迎。
下列情况下,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机动车损失保险中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无法找到第三方的;
二、被保险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自行协商方式处理交通事故,但不能证明事故原因的;
三、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而增加的;
四、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而增加的;
五、投保时约定行驶区域,保险事故发生在约定行驶区域以外而增加的;
六、因保险期间内发生多次保险事故而增加的;
七、发生机动车盗抢保险规定的全车损失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未能提供《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来历凭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证明)或免税证明而增加的;
八、可附加本条款但未选择附加本条款的险种规定的;
九、不可附加本条款的险种规定的。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机动车商业保险中除盗抢险之外都可以附加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
3、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尚有四不赔:加扣免赔率、附加险免赔率、找不到第三者事故、事故责任难确定;
实际上不计免赔无非就是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全部免赔项目或额度的费用而已,视具体情况,称呼不同,承担的责任大小不同而已。
第三篇:不计免赔详细介绍
简介:
不计免赔通常指的是车辆保险中的不计免赔险:作为车损险、三责险、车上人员险、全车盗抢险和自燃险的附加险种存在(有些公司是合在一起卖的,有些公司可以分开挑选),如果不投保该险,出险时要按责任大小加扣,全责扣20%,主责扣15%,同责扣10%,次责扣5%。
不计免赔分为基本险不计免赔和附加险不计免赔两种
基本险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
基本险各险种的不计免赔率特约责任彼此独立存在,投保人可选择分别投保,并适用不同的费率。
责任免除范围
下列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辆装载规定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二)因保险车辆实际行驶区域超出保险单的约定范围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三)因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但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而增加的免赔金额,因提供的指定驾驶人信息不真实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四)因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五)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因被保险人如不能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而增加的免赔金额;保险车辆全车被盗窃,因原配的全套车钥匙缺失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六)根据多次事故免赔特约条款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
附加险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
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投保人选择投保的附加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和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负责赔偿。附加险各险种的不计免赔率特约责任作为整体存在,投保人不可选择分别投保。
责任免除范围
下列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辆装载规定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二)因保险车辆实际行驶区域超出保险单的约定范围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三)因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但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而增加的免赔金额,因提供的指定驾驶人信息不真实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四)因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
(五)根据多次事故免赔特约条款的绝对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
第四篇:无责免赔之我见
无责免赔之我见
摘要:2011年的315,出现了一个新生的词语“无责免赔”。其实开车族对林林总总的车险的不满由来已久,直到今年才开始全社会都关注到无责免赔,高保低赔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保监会才开始正式表态要展开调研讨论此事,而且迟迟不能给公众一个答复。本文就无责免赔的根据从案例和法律方面入手分析,对处理方式提出一点构想。
关键词:无责免赔 代位求偿
什么是无责免赔呢?
无责免赔是车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无责免赔”条款具体指:当保险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根据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负事故责任比例相应承担赔偿责任,其后如果保险车辆一方无事故责任,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当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有责任时保险公司才会赔偿。这导致了无责方索赔无门,或使得事故方主动多承担责任以获得高比例赔偿的现象,引发了舆论的诟病。
这样的案例俯拾即是。常师傅是沈阳的一位旅游大巴司机,2008年他驾驶大巴拉着游客从大连返沈,在沈大高速公路营口段,与一辆从中央分隔带冲过来的大货相撞。车上几位游客受伤,其中一人脾摘除。常师傅的车被严重损坏,经价格认定中心鉴定,车损为14.5万元。对方肇事司机(也是车主)当场死亡。交警部门很快做出责任认定书,认定对方酒后无证驾驶,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对方车主已死,家里没有赔偿能力,车也没保险。但常师傅为自己的车买了全保险,于是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没想到保险公司却以保车辆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为由,拒绝赔付常师傅修车费用。
买了保险出了事故却得不到赔偿。这样看似荒诞的故事却在我们的保险业内成了潜规则,无责方只能自认倒霉。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是,本来没犯错的乖孩子,也因为利益的驱使,开始“变坏”,串通各方让保险公司承担责任。这样一来,不仅颠倒了事情的原本真相和责任方,保险公司也因此蒙受损失。这相信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意看到的。
以上是我们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无责免赔显然不合理。从学术的角度看,无责免赔又有没有其合法性呢?
首先,就保险学角度考虑,保险的四大原则之一的损失补偿原则中有一条派生原则叫做代位求偿,也称代位追偿。它是指当保险标的因遭受保险责任事故而造成损失,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对此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我们有权利让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向全责方保险公司追偿。
既然我们有权利,保险公司拒绝的理由何在?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坦言,若投保车主在事故中无责,可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由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向全责方保险公司追偿。但目前《保险法》没有规定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代位求偿申请必须接受的义务。保险法的空白造成了保险公司钻空子,被保险人的权利受到损失。于是,本来顺理成章的赔偿,转变成能否代位求偿要看保险公司的心情的窘境。
也有专家指出代位求偿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是保险公司的义务。国内大多数财险公司是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出于多年行业事故处理惯例考虑不执行代位追偿。况且车险案件数量巨大,如果启动代位追偿将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及赔付压力,同时,由于不同保险主体之前的理赔管理模式不同,对于跨区域保险公司之间的代位赔偿难度很大。如果事故纠纷发展到起诉到法院的程度,代位追偿引来的后果就有可能是呆账坏账。保险公司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代位追偿会提高公司运营成本。他们的观点是:目前代位追偿是一种附加服务,而不是义务。这大概就是无责免赔大行其道保险公司的说辞吧。
同时,在合同法中也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也就是说,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有悖于《合同法》,无责免赔不符合《合同法》的要求。
但是这样的矛盾在保监会没有研究得出结论之前仍然存在,怎样缓解这一僵局呢。针对这一突出的矛盾,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代位求偿权的转让而得到缓解,甚至解决的。所谓代位求偿权,是指财产保险中,当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法应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公司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法》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无责车主可以先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从而将相关的追赔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但实际上,这一车主的权利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社会推出了一份关于《机动车辆损失险代位求偿索赔指引》的意见征求稿。在这份指引意见中,有这么一条说明:“如果责任对方怠于请求的,被保险人可以按照《保险法》第65条的规定直接向责任对方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人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并将向责任对方请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保监会近期也已表态,目前正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车损险“代位求偿权”的标准和流程等,通过简化流程、单证、运用电子化技术等手段,为事故双方理赔提供方便。可见为了留住客户,缓解矛盾,增加竞争力,保险公司也正在不断努力修正这一霸王条款。
我们既然看到了保险业的诚意,就有了对未来完全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希望。虽然无责免赔还未得到解决,相信保监会会给大众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的。
参考文献:
1、姚海明 《保险学》2005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马洪 《经济法概论》2007第四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赔 款 转 让 协 议
赔 款 转 让 协 议
甲 方:
电话:传真:
乙方:
电话:传真:
鉴于:
甲方已向乙方购买汽车座椅带,合同号为:(以下简称“合同”),各方经充分协商,就合同项下赔款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且在合同有效期内,对于甲方向买方代码为NGA/079164的买方的出口项下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甲方授权乙方将按照合同规定理赔后应付给甲方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丙方,且同时乙方在上述出口项下的赔偿责任终止。
二、甲方承诺:
1、未经丙方书面同意,不撤销、不变更本协议第一条的授权。特殊情况下确需撤销或变更的,应事先取得丙方的书面同意,由丙方出具有权签字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撤销或变更授权的通知,交乙方签收后生效。
2、未经丙方书面同意,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单方面解除合同。
三、乙方承诺:
1、未经丙方书面同意,不接受甲方任何单方面的对本协议的撤销或变更的请求。
2、收到甲方和丙方联合签署的书面同意文件后,在不损害乙方权益的前提下,按照上述同意文件的内容,对本协议做相应的撤销或变更。
3、按照本协议第一条的规定,将应付给甲方的赔款直接支付到丙方指定的账户。
4、若未按本协议的规定将本协议第三条第3款中规定的赔款支付给丙方,并给丙方造成实际损失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在本协议第一条授权范围内,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由甲方行使索赔权;甲方如需转让该索赔权,须签署书面转让协议。
五、本协议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和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字人:
年月日
乙方: (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字人:
年月日
丙方: (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字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