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XX钢铁集团公司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各位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今天在炼钢厂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常务副总裁XXX作了《XX钢铁集团公司科技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很好,实实在在把XX钢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讲得很清楚,把新XX钢铁未来的蓝图描述十分详细。
会上,长治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局长XXX对XX钢铁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今天的会上,还对8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这些项目是公司广大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但代表了科技方向,代表了XX钢铁科技工作的整体发展趋势。
刚才,XXX、XXX两位厂长分别就他们的工作范围及下一步工作设想谈了体会。会上,集团公司还下发了《XX钢铁“十一五”科学技术工作纲要》、《XX钢铁2006年度降本增效技术攻关项目》等一系列科技工作文件。
今年,集团公司准备拿出一千万元科研经费,用于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研究。最近,技术中心也在起草有关科研表彰办法的文件,其中规定对有科研贡献,并取得一定成绩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XX钢铁的精英,是XX钢铁的发展骨干。借此机会,我想谈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只有凝结更多的脑力劳动的产品,才是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高附加值的产品。
也许有人会问,XX钢铁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了以H型钢为主导产品的结构钢是对还是错?对于这样的选择有什么依据?我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问题。
一、XX钢铁目前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差距。
目前,钢铁市场激烈竞争,在钢材价格下调,原燃料价格上涨的形势下,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去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1400万吨。附加值低的产品没有市场。
有人说企业利润的高低取决于管理,XX钢铁产品利润不高是因为管理上的问题。确实,XX钢铁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漏洞,近几年来,集团公司一直在抓管理、堵漏洞。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可以堵的漏洞已经在减少,依靠管理能拿回来的利润已不多了。XX钢铁要发展进步,只有依靠管理、技术人才优势,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完成产业调整的任务。
新XX钢铁已经建立,但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有人认为,XX钢铁把主导产品螺纹钢造成精品后,也能产生高附加值。分析当前的钢铁形势,山西有十多家螺纹钢生产企业,有些钢厂生产的产品和我们生产产品一样,这样导致竞争的加剧。
海鑫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设备不比XX钢铁的设备落后,产品的质量一点都不含糊,在太原市场,XX钢铁的产品卖的好一点,但在西安,XX钢铁的产品卖不过海鑫,甚至卖不过酒钢。XX钢铁要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二、结构用钢市场的潜力有多大?
进行产品定位时,首先要看产品未来的发展潜力。XX钢铁在进行产品定位时也研究市场。据统计,2004年全国生产结构用钢1200万吨,其中一次性生产热轧型钢占到15%,在结构用钢中有50%都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H型钢。随着社会的进步,结构用钢的用途越来越多,钢结构产品前景广阔。过去我们住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土坯盖,后来发明了钢筋混凝土,但是钢筋混凝土有它致命的弱点,由于自重太大,建筑物不能太高,跨度也不能太大。但结构钢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在中国的著名城市,高大的建筑都用结构钢,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深圳的帝王大厦、武汉的建设银行等高层建筑都应用钢结构,随着中国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这种钢结构建筑的数量还会增加。
50年前,每一个美国人都梦想有一套大房子,10年前几乎所有美国人的梦想都实现了,完成他们梦想的支撑就是钢结构。钢结构住宅能耗将是现在住房的1/4到1/2,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美国的钢结构住房是给穷人造的,因为它可以节约30%的费用,由于中国经济落后,钢结构住宅离我们还很遥远,但XX钢铁搞钢结构方向是对的,很有市场潜力。
三、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人才。
XX钢铁的未来关键靠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XX钢铁要想快速发展,需要肯动脑筋,能自主创新、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只有这些人才的拉动,我们才能快速发展进步。
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公司出台了很多政策,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人才辈出的氛围,现在炼铁、炼钢、轧钢、煤化工、水泥等方面的专家都有,各厂要重视培养自己的专家。专家无非就是把别人用来娱乐的时间用来工作,过去人们认为劳模就是吃苦耐劳,现在不一样了,劳模不一定是吃大苦,耐大劳的,而是做学问的。脑力劳动是更辛苦的劳动,我们的产品里,凝结劳动越多,尤其是脑力劳动越多的时候,附加值才会越高,产品质量才会越好,企业的效益才会越好,员工的生活水平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篇:在XX钢铁集团公司设备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以经济管理为杠杆 以技术管理为手段 开创“十一五”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新局面
在XX钢铁集团公司设备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炼铁厂召开集团公司设备工作会议,目的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十五”期间设备工作得失,研究确定 “十一五”设备工作思路,明确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高效运行、低故障率的技术装备,以保证生产顺行、产品质量提高和
生产成本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向大会做设备工作报告。
一、“十五”时期设备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五”时期,是XX钢铁生产经营、技改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设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提升了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十五”时期,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化企业的目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先后建成投产了年产60万吨复热式捣鼓焦炉、200平方米烧结机、1080立方米高炉和65吨转炉及配套的2万立方米制氧机等工程,年产60万吨H型钢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技术装备水平符合行业政策。钢铁生产达到200万吨以上的规模,新增高炉生产能力占生铁总产量的41.5%,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在这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院自主完成项目设计,长锻自主设计制造烧结机、环冷机、无料钟炉顶、铸铁机、转炉炉体等成套机械设备,电气公司自主完成自动化控制编程系统,建筑公司参与工程建设安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竞争能力得以体现。
响应政策,适应市场,加快了淘汰落后和节能环保的步伐。淘汰落后技术装备是实现节能环保的一个必然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相关的节能技术,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循环技术为重要支撑。“十五”期间相继淘汰100立方米高炉、小58型焦炉、横列式轧机等装备,暂时关停1×28m平方米烧结机、3×6000立方米制氧机组,先后实施小球烧结、高炉喷煤、轧钢加热炉燃料结构调整、炼钢污泥回收利用等,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率。建成120万吨矿渣超细粉水泥生产线,年利用高炉水渣44万吨。建成16.5万m3高炉煤气柜,高炉煤气新增用量7亿m3,利用焦炉煤气1.88亿m3,吨钢能耗达降到909公斤标煤。同时,本着实事求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我们在国内同行率先应用复热式捣鼓焦、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烧结机尾陶瓷管除尘等技术装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更新观念,发展壮大,战略合作与并购重组实现大突破。
“十五”时期,集团公司结合国家改革发展和产业政策,立足XX钢铁长远发展,加快改制和重组步伐,实施对外共赢共进战略。先后与川空合作建设现代化的2万立方米的制氧技术装备;控股了原长治水泥厂,改制成立瑞盛公司;无锡雪浪换热器厂在瑞达焦业投资建成煤气净化技术装备;引进外资将原机修厂改制成瑞东公司,开发轧辊生产技术;附企与通胜焦化公司合作建设高炉锰铁生产技术装备等。立足壮大机械制造产业,XX钢铁兼并了原长锻公司,在巩固提高原有锻压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依托XX钢铁开发研制了无料钟高炉炉顶等成套冶金机械设备,提高了XX钢铁备品备件自给率。与中信重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国产首台球团辊磨技术装备。
同时,发挥XX钢铁技术、管理优势,进行管理技术对外输出,先后为长宁集团、长治飞跃、潞城瑞兴输出设备管理技术团队。对XX钢铁今后“三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开阔了视野、奠定了基础。值得纪念的是,去年年底,XX钢铁改制,实现由国有独资体制向混合所有制的转变。XX钢铁加盟成都新天通公司后,将进一步激发生机和活力,并在新天通的钢铁布阵和经营体系中,发挥特色,展示优势。
深化改革,整合资源,集中检修的优势和效率得以显现。
设备集中管理目的是整合检修资源,实现专业化、协力化和效率提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2002年6月设备集中检修以来,生产单位操作人员的责任得以进一步明确,检修单位资源配置在优化中得以提升。机电维修人员占员工比例由集中前的20%降到13%,确保了在生产能力扩充、设备台套增加的情况下,设备维检工作的正常进行:烧结循环定修由48小时降到12—32小时,高炉循环定修由12—18小时降到10—12小时,周期由2—3个月一次延长到4个月一次。轧钢、炼钢均实现动态检修,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在集团公司的技改建设中,一建、二建、电气公司和业主单位共同参与,锻炼了队伍,减少了资金外流,打破了XX钢铁技改、大修依靠外委实施的格局,也为项目的快速达产达效创造了条件。依靠机制创新,设备管理在集中中提升效率,在整合中形成优势、在磨合中不断优化,打造了优势与效率。
“十五”新增固定资产18.74亿元,新区设备投入8.2亿元。旧区设备投入2.1亿元。设备新度系数达到0.64(“九五”末0.45)。高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75%、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
与“九五”相比,烧结作业率由82.83%提高到93.45%;球团作业率由88.04%提高到90.02%;高炉综合休风率由2.26%降低到0.98%;炼钢作业率由87.87%提高到93.69%;轧钢作业率由约75%提高到84.4%。
与“九五”相比,设备修理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由6.18%降到3.63%,占制造成本的比例由5.03%降到3.07%,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由4.34%降到1.6%,吨钢修理费由76元降到59元,吨钢备件消耗由86.26元降到48.04元。
“十五”设备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应看到我们的不足:
设备基础管理仍不够扎实。〖HT〗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总资产和管理中,设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基础管理不够扎实,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还没有形成,设备故障停机现象经常发生,距离党歌董事长提出的“非计划停机零目标”的要求差距还大。
设备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HT〗钢铁生产技术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支撑着钢铁企业快速发展,也给设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设备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设备管理维修还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往往因操作不当造成故障。需要今后不断加大高技术人才培养和投入。
设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进展不均衡。市场经济条件下钢铁企业的竞争,已从产量规模、品质质量的竞争转向资源控制、成本控制的竞争。近年来,设备工作虽然进展明显,但多数管理水平仍处于不讲成本的安全运行层次,围绕高层次的既讲安全运行、更讲经济运行的设备管理研究工作乏力。目前,除炼铁厂推行“设备零故障管理”初见成效外,其他单位管理、技术创新还未有新的建树。
设备信息化管理推进较慢。
设备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马钢、邢钢、济钢等20多家企业已经取得成效,并且证明,只有设备管理信息建设与设备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本质性的飞跃,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必须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建设速度。同时,新旧两区先进装备与落后装备并存的客观现实,旧区设备更新、大修任务艰巨等,不同程度影响整体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经济技术指标的进步。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清醒认识到良好的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把设备精细化管理作为今后设备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十一五”设备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措施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变设备事后维修为预知检修,坚持设备精细化管理,追求设备运行零故障,提高设备资产运行质量。
基本原则:依靠技术进步,落实“四个事事”;坚持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坚持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坚持操作与检修相结合;坚持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工作目标:适应新的体制要求,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构建设备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模式。
工作措施:
(一)、从更新观念入手,整体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观念更新是前提。〖HT〗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又是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强化设备管理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大量事实证明,8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在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状态下发生的,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完全能有效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强化设备管理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直接途径。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要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要降低维修费和大修费,设备精细化管理就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必然载体。再次,强化设备管理是企业拓宽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一个企业,如果具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具备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就能柔性化生产、最优化经营,按照市场和客户的要求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客户。
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是关键。〖HT〗从价值规律看设备管理,什么方法最有效?我认为,能使设备资源发挥最大功效、设备资产投资回报最高的方法最有效。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趋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学习和引进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才能跨上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新台阶。炼铁厂积极探索设备零故障管理方法,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供集团公司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炼铁厂自2003年推行设备零故障管理以来,设备管理水平逐年提高,休风率由2000年的3.67%下降到2005年的0.98%,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马钢1.19%、安钢1.02%、邯钢1.11%、济钢1.21%)。炼铁厂设备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确了设备操作者是设备第一责任人、设备管理者是管理设备责任主体、维检单位是设备维检执行者的管理理念,使设备操作者、设备管理者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好、绩效如何”,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检修单位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明确了实现设备零故障先从实现设备零缺陷着手、周检计划是消除缺陷的有效办法、定修质量是消除缺陷的根本因素的预防管理思想,突出了设备的系统预防和过程控制,突出了标准化作业;明确了向设备清洁管理要效益、向备件材料修旧利废要效益、向精密诊断技术要效益、向设备攻关改造要效益、向备件和检修质量要效益的经营管理思想,杜绝了设备及备件的先天缺陷,强化了在线设备的动态监控。
炼铁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实行全员设备管理,将操作人员与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责任融为一体,变“设备控制人”为“人控制设备”;实现管理重心转移,变“事后维修”为“预知维修”。目前,炼铁厂推行的设备零故障管理方法,虽然还处于创新探索阶段,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但是,这种跟进设备管理发展潮流,体现设备管理深层次、高境界、高水平的方法,给我们各级设备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思索。
(二)从创新工作入手,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
学习借鉴炼铁厂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全面指导“十一五”设备工作,需要各级各单位端正态度、虚心学习,寻找差距,持续改进,立足设备资源的管理,正确处理好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依靠技术管理与重视管理基础、引进管理技术与提高执行力的关系。
确保安全稳定运行。〖HT〗在完善设备操作人员是设备第一责任人、装备处是设备管理责任主体、检修单位是设备检修执行者的基础上,强化科学、规范、标准化的设备管理、操作,强化生产与设备检修计划的科学合理安排,建立设备精细化管理实施体系,明确“主管者、监管者、执行者”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工作中,要坚持操作与维护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关键设备在线更换与离线修理相结合的设备维修原则;建设基础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的设备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以岗位点检、巡检、精密点检为基础,设备分类、责任分级、重点控制的设备预知维修体系;坚持技术进步,开展设备缺陷检测和故障技术诊断工作,加强设备寿命周期研究和管理,建立设备精细化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围绕提高设备资产运行效率,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推进现场管理5S活动,促进均衡稳定、柔性化生产。
提高设备运行质量。〖HT〗对于我们这种长流程企业,加强设备经济管理,要在抓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勤算帐,算细帐,使每个岗位都要明确所管所用设备资产的投入产出,进行全程经济指标控制。要加强设备终生价值管理,在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挖掘设备潜能上做文章,在提升各生产工序生产水平和系统调控设备运行费用上做文章,在优化过程参数、对标挖潜、节能降耗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上做文章。完善新增设备的经济技术分析和后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设备先天缺陷,确保投资收益。
挖掘设备功能潜力。优化配置就是降本增效,低效闲置就是最大浪费。“十一五”,围绕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着眼工序技术经济指标进步,优化设备资产,以少量设备增量带动存量设备增值,实现工序设备能力优化、系统效益提高,实现有效资产高效化;着眼设备功能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展更新、改进和管理攻关,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比例,促进高效资产更高效;着眼设备资产经济运行,激活存量设备资产,杜绝设备资产闲置积压,实现无效资产有效化。今后,设备更新要向高效益技术装备倾斜;要充分利用1000万元的管理技术攻关费用,加强设备效率攻关;提高关键设备预警、应急方案质量;建立备件、材料供户信誉度管理评价制度,规范招标采购。确保各工序作业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吨钢能耗、设备修理费占制造成本的比例指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设备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设备挖潜的一条新路。设备精细化管理离不开设备的信息化,这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共识,也被众多的企业所重视。“十一五”期间,技改发展要推进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技术,提高冶金设备自动化装备水平。企业管理要重视引进开发设备信息系统,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率。
规范设备资产管理。装备处发挥设备专业管理的牵头作用,认真落实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规定和制度,优化设备增量配置,激活存量设备资产,杜绝设备资产闲置积压,强化资产经营功能,提高设备资产利用效率。
特别强调,要严格执行设备采购、处置的审批程序。对设备新置、报废、调拨、封存、闲置等事项,均由设备使用单位责任人确定后提出申请上报集团公司,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审准确无误后报总裁批准,递交财务公司变更账务;设备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一次设备资产盘点清查,核实帐物。对盘亏、盘赢的固定资产要详查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对设备资产损坏、流失、过期不报、盘点不准确等情况,依据设备资产价值和经济损失,合理划定各级责任者的经济赔偿,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打造学习型团队。
注重创建学习型团队,这是推动设备精细化管理逐渐深化的重要环节。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广大员工是企业先进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打造设备管理的学习型团队,要加大对操检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达到岗位素质要求,确保设备精确操检;培塑适应设备“零故障”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倡导员工在岗位上将学习、创新与奉献有机结合;推广完善各专业技能专家津贴制,通过充分激励与有效约束机制,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严格设备事故“四不放过”制度,加重重复事故责任处理,形成操检默契、环节制约、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
(三)、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产业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十一五”发展八大支柱、培育“三个方阵”的起步之年。省委省政府将通过产业引导、联合重组、技术开发、项目支持等途径,加快形成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舰队,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XX钢铁机械制造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
长锻公司要抓住机遇,拓宽发展思路,加快技术引进,通过校企联合、企企联合,提升锻压机械设备产品档次,开发冶金机械设备产品,尽快成长为XX钢铁的支柱产业。装备处要发挥新产品开发管理职能,指导长锻公司尽快形成研发生产成套冶金设备制造的能力。
建筑公司、电气公司要总结近年参与技改工程建设的经验,整合资源,确立检修是商品、软件也是商品的理念,结合钢铁、建筑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发展,系统提炼一套标准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设备维检管理体系和软件开发管理体系,打造XX钢铁设备维检专业化、协作化品牌;要走出XX钢铁,积极参与社会市场竞争。
同志们,新体制意味着新挑战、新机遇,设备管理如何适应XX钢铁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广大设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团结全体员工,依靠全体员工,以经济管理为杠杆,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坚持“四个事事”和闭环管理的原则,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打开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新局面,使设备管理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跨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各乡镇、企业、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为实现县十四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2004年全县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县科技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争取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争取无偿资金70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新建民办科研机构3家,审批技术贸易机构6家;申请专利14项,授权8项。组织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2万亩食用菌建设工程,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组织承办了全市高新技术工作调度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上,我县有2个单位、2名同志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科教兴市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县科技局还被省表彰为全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
(一)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作重点,从做大做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入手,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进展。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年内新增凯利摩擦材料、舜天化工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纳入高新技术产业调度的企业达到7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6.19亿元,同比增长30.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2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实现产值过亿元的有山大华特、澳柯玛新能源电动车、沂蒙轴承3家企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14%。完成利税630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的比重为32.9%。全县十大利税企业中,有##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五是取得了一些高新技术成果。全年鉴定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有5项通过了省级鉴定。
(二)科技宏观管理开创新局面。一是组织召开了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市高新技术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全县科技、科普工作先进乡镇和县科技进步奖,进一步调动了全县上下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制定出台了有关科技政策文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实施意见》、《##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政策氛围更加浓厚。三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上了新台阶。编制下达了县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7项。组织参加全市重大科技计划课题竞标,有2个项目中标,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计划项目立项,申报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个,有7项列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五是加强了专利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转化。5月份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我县“##烧鸡”和“热磁保健枕”两项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获金奖。
(三)科技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途径。以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交流会等形式,帮助企业搞好合作对接,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一是组织企业参加了首届“##市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十余项。促成了舜天化工与中国科技大学,金城电子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校企的科技合作。二是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的面对面合作与交流。县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科技合作意向,组织部分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进行项目合作。进一步加强了我县企业与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快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全年仅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80余项。
(四)重点组织实施的三个工程进展顺利。一是稳步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在湖头镇进行了试点工作,目前已安装信息机71台,工程扩展到7个乡镇的66个村。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11月4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专门来我县视察了我县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二是深入组织实施了“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中“2万亩优质食用菌”项目。建立了全县食用菌发展户台帐。制定了食用菌发展意见,确定了全县食用菌发展重点品种,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团和市级食用菌专家工作站。组织举办了全县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目前,建成了山东省唯一的白灵菇工厂化生产企业一处,食用菌FD加工企业一处正在建设中,食用菌科技示范园5处。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340万平方米,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三是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根据省科技厅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目前全县共派出科技特派员37名,其中县派11名,含聘请县外科技特派员1名,乡镇派26名。领创办科技示范利益共同体30个,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构筑科技与“三农”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引导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科技宣传扎实有效。5月份成功举办了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在张庄镇举办了临沂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成果展,展出了中科院、山东大学等近年取得的科技成果百余项,促成了我县企业及社会各界与高校面对面洽谈。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年内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工作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彰。组织承办了临沂市第二届农业科技新成果展暨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科技信息发布会和全市高新技术工作调度会。加强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开通建成了沂南科技信息网站,通过网站发布信息500余条。
虽然我县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面小,规模不大。重点工作进展缓慢且不平衡,部分领导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不到位、科研队伍不健全,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严格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总结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研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和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今年全县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宣传,深入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特派员工程,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推动全县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总体目标是: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0个,新发展优质食用菌3000亩,力争5000亩。实施县以上(含县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30项。取得各级科技成果25项。新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膨胀壮大现有9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 33 %。安装信息机353台。对接下派科技特派员20名。新建科研机构8家。申请专利16项。工作中,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宏观管理水平。一是研究制定十一五全县科技发展规划。认真总结全县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实施情况,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形势,研究制定全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详细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县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在具体内容上要明确需解决的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并根据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全县长远科技发展规划作适当调整,使科技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完善考核体系。继续把对乡镇科技工作的考核纳入全县综合考核范围。重新修订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随着形势的发展,上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要求,原来的考核指标体系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为此,今年要对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作适应调整,增加新的考核内容,重点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及信息网络建设、科技特派员工程等内容。使考核指标更加全面,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三是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迎查准备工作。今年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年,我们要早作准备,认真总结前两年的工作,对照考核指标,进行完善,既做到事实、数据准确,又做到不遗不漏,争取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考核,力争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二)加强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去年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扩大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调动各级抓第一生产力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对全民科技意识宣传。号召全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组织好五月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面向全体公众的大规模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科技研讨、合作交流、考察学习等重要宣传活动。二是搞好科技知识培训。选择适当的时机,举办2-3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素质。同时,把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为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农民技术需求,年内组织3次以上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对农民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
(三)膨胀规模,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膨胀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是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功能逐步完善。企业特别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更加紧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已逐步成为原始性创新的基地、产学研结合的亮点和科技合作的前沿,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作用,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全国兴起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在去年召开的省市科技大会上,省市两级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切实贯彻落实省市《决定》中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开展好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围绕产业链开发新产品,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储备后劲,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年内争取研究开发10项高新技术产品。二是搞好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培育工作,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争取突破10亿元。有针对性地选择4-5家企业,按照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进行培育申报,不断扩大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是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开发新的增长点。对今年开工建设占地419亩、总投资2亿元的华盛中天(沂南)工业园;总投资1.1亿元的山东新大洋机电科技公司50万台直流电机项目等企业积极给予政策、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新建开始就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规范化培育,促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使这些企业逐步成长为经济拉动力强、财政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的调度和管理。科技部门要根据市里下达给我县的高新技术产业任务,合理地分解到各企业。今年,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调度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实行月调度,季通报管理,半年进行总结,年终加强考核。各高新技术企业及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要及时报表,科技、经济统计部门加强合作,互通信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定期分析、研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完成的企业在安排县科技计划,申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评审申报科技成果奖励方面给予支持。统计部门要对企业新产品项目,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要向上级部门汇报好,及时纳入统计范围,做到不漏、不落。确保完成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任务。
(四)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和服务,推进“科技富民”工程。要继续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一是全面推进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认真总结工程第一阶段试点经验,在全县全面组织实施,进入工程第二阶段,将工程实施面扩大到全县各乡镇,确保按照沂政办发[2004]32号文《沂南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完成信息机安装任务。同时,加强信息机的管理维护,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信息管理员管理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信息机用户进行走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时机,召开一次信息机管理员、信息机使用户座谈会,交流信息机管理维护、使用过程中好的经验,确保信息机发挥最大作用。二是重点实施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中“二万亩优质食用菌工程”。要组织好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去年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根据进度和各乡镇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发展目标,力争全县新发展食用菌5000亩。在近期即将召开的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会议上,将对各乡镇发展食用菌目标任务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各乡镇要加大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发展目标任务。要组织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市食用菌专家工作站的作用,不定期邀请专家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使食用菌生产户严格按照食用菌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扩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深加工能力。沂蒙菇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生产,争取新上2处生产车间,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山东双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FD加工出口优势,促成更多食用菌生产户与双源的合作,为双源食品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提高食用菌FD加工生产能力。三是科技特派员工程。按照《##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方案》(#发[2004]65号)要求,继续做好科技特派员的下派工作,对条件具备的,随时下派,做到成熟一个,下派一个。年内选择适当时机,组织一次已下派科技特派员座谈会,总结交流下派工作情况。各乡镇和县真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的重要意义,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只要个人提出申请,单位都要支持他们落实好政策,及时选派。
(五)抓好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技信息服务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实际,科技部门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搞好科技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去年县科技局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生产力促进中心购置了有关设备,经过认真筹备,创建了“沂南科技网”。该“网”的开通,标志着我县实现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今年,要充分利用“##科技网”这一信息平台,全力打造网上##科技新形象。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网站维护与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及时搜集科技信息,编辑##科技动态。为发挥好网站作用,在网上,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专家信息数据库,搞好网上科技招商,将有关科技成果,招商项目进行整理,刊发在网站上面,向社会开放,寻求项目对接。同时,对基层单位,企业或个人遇到的技术难题、人才需求、科技信息,生产力促进中心将全方位搞好服务。截止目前,已发布项目信息200余条,介绍专利、产品几十个。同时欢迎全县各单位、各企业或个人积极提供信息,介绍自己的产品,达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构筑网上沂南高速,搭乘信息快车,全面提升我县地区生产力水平。
三、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是要增强机遇意识。去年,省市分别召开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科技大会。为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上级大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想路,把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把科技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求,加强领导。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今年重点组织实施的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科技特派员工程、食用菌基地建设等工程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专人抓,有专管。同时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有问题多沟通协调,有困难多研究解决,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落实《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使用好科技三项经费。今年县财政将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县科技三项费的数额,各乡镇也要根据需求,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经费数额。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要加强集成,重点引导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切实解决立项过多、经费使用分散的状况,力求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企业也要加大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资金要确保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一般企业也要达到1%以上。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广泛吸纳金融投资、风险投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注入,逐步形成良好的高科技产业融资渠道及资本市场。
四是要创造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做好科技工作,人才使用至关重要,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把发现、培养、稳定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战略任务。培养和使用好现有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养,让他们更多地承担一些科技研究开发项目,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有计划地将他们选送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争取以环境引人,以人引人,做到引得来、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得好、留得住。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工作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创造条件,加大县科技信息网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利用我县优势资源,完成县科技信息网网上特色模块的开发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农业生产搞好信息、人才、项目服务。逐步将沂南科技信息网建成集科技信息、专利信息和科技文献为一体的数据中心,为科技人员研发提供服条件。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曹新生同志
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政务通报第49期
(二○一○年五月十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们接着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的工作。刚才,市科技局肖局长总结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科技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贡献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条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市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同样,我市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星火计划、863计划、成果推广、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软科学研究等科技项目342项,争取和投入经费2646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热熔胶贴膏剂研究”、市农科所研发的“两系法超高产多抗杂交粳稻国审两优培粳选育与推广”、信阳农专研发的“蜂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等项目成果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二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我市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已初步建立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信阳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公司、信阳方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主体。先后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组建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认证河南维雪啤酒有限公司等5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维雪啤酒有限公司在全省啤酒行业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成效进一步凸显。通过实施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三年累计推出120项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面向全市推广。市农科所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糯稻2072”、小麦新品种“信阳234”等在我市部分县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近2亿元。商城县推广种植了袁隆平院士培育的“Y两优一号”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其中百亩示范区亩产达859.4公斤,创百亩核心区单产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十一五”、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以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力抓好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机械加工、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在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力争在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真正向企业倾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资助奖励、政府采购、成套设备(仪器)政府首购等手段,促进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条件,从解决好利益分配、产权归属、风险分担等核心问题入手,推进企业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要总结、宣传、推广国内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始终把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充实研发队伍,大力研发企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要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路子。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我市实际出发,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
(二)力争在制造业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攻克一批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要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整合全市有效科技资源,围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下大力气研发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市科技资金要加大对研发先进制造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培育如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亚洲新能源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化工有限公司这样荣获“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三)力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重在自主,贵在转化。我们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推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当前,科技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转化速度太慢,分散了科技资源,弱化了科技实力,2009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不足4000万元。今年,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发挥中央、省驻信科研院所的作用,他们实力强、水平高,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一大批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力争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千方百计为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落实引进博士的政治生活待遇。要抓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较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特别要注意培养一批创新意识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计划,吸引和集聚产业科技创新急需的人才。
(五)力争在创建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加大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和项目支持力度,建立一个增长性、有效性、多元性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区)两级政府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中超收分配,都要体现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基地、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形成更加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结构。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信用体系等有效手段,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水平。四是加强对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建立科技项目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推荐、引进和监督等工作,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要在落实科技为民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一是要加强涉及民生的关键技术攻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重点研究突破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技术、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服务。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激励科技进步与创新要有新举措
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本地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机构改革后的科技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科技综合管理职能作用。企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企业经营者科技进步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推进科技进步工作的政策、办法和举措,努力形成推进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是努力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有关政策,促进我市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全市科技资源,逐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科研环境。
三是切实发挥好科技对魅力信阳建设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医学医疗、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先进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安全等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实施百万市民科学素养提高工程、农民星火培训计划,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和设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快种养殖技术和新品种、农业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型信阳建设,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繁荣发展全市科技事业,为魅力信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马小平
(2010年1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扬州市委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研究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结部署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为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刚才,孙主席、褚局长分别作了科技、科协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取得新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是:获得“六个第一”、实现“四个突破”。“六个第一”是:全年农业科技项目立项数、上争资金数位列全省领先、扬州第一;中小企业获国家、省中小型创新基金和工业支撑项目立项数、上争资金数位列全省领先、扬州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历史新高,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总数达33家,位列扬州第一;武坚镇被命名为“江苏省高压电气产业专业示范镇”,扬州地区仅此一家;长青农化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扬州唯一获批的院士合作项目;全年共申请专利1200件,连续四年保持扬州第一。“四个突破”是:江都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升级为省中心;全年共获批省级以上研发项目31项,门类齐全,首次出现社会发展项目;产学研合作层次提升,全年开展重大产学研活动达6次,实施的5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中院士项目达5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30%。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市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科技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地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三是科技创新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多、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以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我市科技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压力,但同时也蕴含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态势日益严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贸易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导致我市众多企业市场份额萎缩,新产品开发及推广放缓,盈利水平下降,迫使我们要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选择借助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省、扬州市及时制定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把加快自主创新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为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科技创新的现实要求日益紧迫。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6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0%、40%和30%。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跃升,传统的发展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我们要抓住抵御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把经济调优调高调强,赢得发展空间,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趋利避害,化危为机,着力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成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对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今年的工作,孙主席、褚局长已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就重点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1、高点定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早转型、快升级,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优势。一要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加强汽车船舶、特钢、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引进和研发相关产业的高端产品,促进技术和产业链的高端延伸。二要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围绕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措施的实施,抓紧落实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智能电网与环保产业等项目,积极推进上下游产业整合,形成有特色产品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的高新产业群体。三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针对水泥机械、电力器材等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以信息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运用数字技术加快产品设计、工艺改进流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2、突出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活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提高支柱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产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高质量建立一批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规模以上企业每年按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比例提取研究开发专项经费。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大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加大品牌扶持与激励力度,逐步实现向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转变。要利用当前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及扬州市出台的促进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土地、电力、资金等政策扶持,挖掘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3、整合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融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有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着力打造科技资源的集聚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高新产品的产出地。要大力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组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我市支柱产业以及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面向社会的研发、设计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让、产品设计等服务活动。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以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为主的公共研发平台,集成多学科研发优势,提高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一、二、三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组建技术开发联合体或建立战略联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优化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落实科技创新各项政策,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加快江都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立项、工商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和优惠政策落实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要积极构建区域间、行业间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要组织动员市内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学习和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技术,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科技等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技术咨询、项目上争等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保驾护航。
三、统筹兼顾,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工作的新标杆 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是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合力推进。
一要把领导干部作为决定因素。各镇、各部门要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全市加快发展、奋起赶超的关键举措来抓,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目标考核机制,把促进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大力倡导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新风尚,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优的氛围。
二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工作。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为建设创新型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要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科技部门要与人事等部门通力协作,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引进符合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着力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金融危机后的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三要把科技投入作为持久动力。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竞争力。各镇要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看长远,算大账,对新技术、新产业,政策上再宽一些,扶持力度再大一些,使之尽快发展壮大。全市广大企业要充分认识技术的价值,舍得投入,提足技术开发资金,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和外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通过直接投资、间接融资、金融创新等手段,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良好机遇。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进步,为开创全市科学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