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许可证办证需资料
露天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资料
一、受理条件
1、《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2、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名称核准通知书)
3、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采矿规模不得小于3万吨)
4、主要负责人(姓名必须和采矿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一致,不一致的必须有委托材料)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包括复训记录)
5、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复印件(包括年检记录)
6、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缴纳并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证明材料。(主要是风险抵押金的证明)
7、社保局的工伤保险(一般都是保一年,注意保险有效期)
8、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合格的检测检验报告。
9、和医院等签署的救护协议;
10、爆破作业人员证照(复训记录);
11、从事爆破作业的矿山需与爆破公司签订的爆破协议复印件;
12、规章制度;
13、安全距离按国家安监总局39号令执行;
14、矿山现场照片(全景、近景各一张);
(一)新建矿山还需:
(1)验收文件(砂石场是县安监局验收:安全预评价评审意见、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安全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审查意见);
(2)《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开采设计》、《安全验收报告》。
(二)延期申办的还需:
(1)需提供新采矿许可证前一个采矿许可证(即办理前一个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采矿证)的复印件,如两个采矿许可证规模发生变化就按新申办处理重新履行安全设施设计“三同时”;
(2)需要县级安监局出据的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证明;
(3)《安全现状评价》(或六个月内取得的三级以上标准化建设证书)和《安全专篇》。
(三)变更申请的还需:
(1)《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变更后及变更前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有的是名称核准通知书);
(3)变更后及变更前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采矿规模不得小于3万吨);
(4)变更后及变更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第二篇:重庆辐射安全许可证办证资料
关于委托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二〇一〇年十月)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环保部有关规定,以及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监管,推动区县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辐射环境监管水平,市环保局已将全市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工作委托给了各区县(自治县)环保部门。为规范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全面推动许可审批工作,市环保局制定了我市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请各环保部门参照执行,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批把关,并确保辖区内辐射工作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的要求。
一、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4、《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辐射安全许可证办事指南》(市环保局网上公示);
5、《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委托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渝环发[2010]84号)。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和北部新区分局办理所在地辖区内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工作。超出委托许可范围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仍按规定由市环保局或环保部审批颁发。
辐射工作单位有多个辐射工作场所或者使用多种放射源、射线装置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只需申请办理一个辐射安全许可证。
辐射工作单位因使用不同类别的放射源、射线装置等多种辐射活动需要同时分别向区县环保局、市环保局或环保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市环保局或环保部审批颁发。
三、申请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辐射工作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辐射工作单位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和负责辐射安全防护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3、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有满足辐射防护和实体保护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
4、放射源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5、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仪等;
6、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辐射监测方案等;
7、建立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或措施;
8、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9、其他有关辐射安全要求条件。
四、许可证申请材料
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时,应当备齐如下材料:
1、《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经审批备案的环境影响登记表或环境保护申报表;
4、辐射防护安全与环保管理领导小组成立文件,并明确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5、辐射管理专职人员学历证明复印件(要求理工科专科及以上学历),申请表内填报的辐射工作人员的专业证书或学历证书复印件(因故无法提供的需单位出具证明);
6、申请所含项目的辐射环境监测报告以及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监测报告结论需符合有关标准和辐射安全要求)或符合环保部门要求的其它证明材料。如没有监测报告,可以向环保局出具承诺书,承诺你单位将在两年内请有辐射监测资质的单位对你单位的(辐射装置名称)进行辐射监测。
7、建立的相关管理制度材料,包括:放射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源安全保卫制度、台帐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辐射安全防护监测方案等;
8、建立完善的、有针对性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或措施;
9、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论盖章页,如暂不能提供需向环保部门书面提交健康体检的承诺);
以上材料要求2份打复印装订成册并加盖单位公章。
五、申报及审批 按照环保部有关规定,辐射工作单位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应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网址http://rr.mep.gov.cn)。为体现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建议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可采取将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或核技术利用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与《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纸质件)同时上报审批的方式,即建设项目环评、辐射安全许可程序同时进行。
各环保部门在接到网上系统和纸质件双重申请后,开始进行审查和审批工作。若为同意许可审批,要求在纸质件审批的同时登陆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在网上确认审批登记后打印许可证。
六、许可证管理
辖区内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申办辐射安全许可的种类为“使用”,范围为放射源类别(正本)、放射源的核素名称、类别、总活度或活度与枚数(副本)和射线装置类别(正本)与数量(副本),以及许可使用的地址、场所(位置);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正本与副本具有同等效力。
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包括上述许可证的申办及其许可证的变更、重新办理、延续和注销等许可审批及其监督管理工作。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均由所在地区县环保部门承担,各区县环保局应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许可管理相关工作。
(一)许可证变更
辐射工作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提供以下有关材料:
1、许可证变更申请报告(表);
2、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3、变更企业或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还应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4、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原发证机关审查同意变更申请后,换发许可证,其许可证相关内容变更,但许可证的编号和发证时间不变。
(二)许可证重新申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证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许可证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1、改变许可证规定的活动的种类或者范围的;
2、新建或者改建、扩建使用设施或场所的。重新办理许可证的,保留许可证编号不变。
(三)许可证延续
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1、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
2、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监测报告;
3、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4、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原发证机关应当自受理延续申请之日起,在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前,按照本程序第五条的规定审查同意后,换发许可证,并使用原许可证的编号;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许可证注销或部分注销
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部分注销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由原发证机关核查合格后,予以部分注销或者注销许可证。
提供下列材料:
1、许可证注销或部分注销申请报告(表);
2、注销或部分注销相关证明资料;
3、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五)许可证补发
辐射工作单位因故遗失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到省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持公告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七、有关建设项目管理
涉及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应 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管理办法的程序规定和要求进行环评、“三同时”管理。
(一)Ⅳ、Ⅴ类放射源的新、改、扩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首先办理项目申报(填报环境保护申报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环评审批(备案),Ⅳ、Ⅴ类放射源使用单位方可申办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源转让(入)审批,放射源转让完成即申办放射源转让备案、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放射源及其设备方可使用、项目方可投入运行。
(二)Ⅲ类射线装置的新、改、扩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遵循项目申报(填报环境保护申报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环评审批(备案),及竣工环保验收的程序规定,经验收合格后再行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办,取得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各区县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管、采取措施保证所有涉及Ⅳ、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每个项目有申报(登记)、有检查、有验收、有许可。
八、其他事项
(一)各区县环保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和我局文件要求,将委托许可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等予以公告,公示许可证颁发、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有关情况,并按要求适时上报市环保局。
(二)使用放射源单位具有法人或负责人资质、拥有符合许可条件要求的辐射工作场所的,方可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 源使用单位注册地址与辐射工作场所不在同一地址的,由工作场所所在区县环保部门受理、核发其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源使用单位在多个区县拥有固定的辐射工作场所使用放射源的或其子公司(无法人资质)分布于不同区县而使用放射源的,分别由当地环保局审批颁发许可证,需注明子公司及使用地名称。
(三)放射源分类详见《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射线装置分类详见《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
(四)辐射安全许可证办事指南、辐射安全许可相关表格、资料请登录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政府公众信息网查看、下载。
(五)重庆市环保局核安全处负责本意见的解释和对区县环保部门许可审批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各区县环保部门开展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性指导。
重庆市环保局核安全处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办证目录
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办证申请材料及要求
企业全生产许可证过期进行延期时,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同时在网上进行申报:
1、湖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申请表。
2、企业简介。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目录及文件。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对安全用品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总(分)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审批制度、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测与测量管理制度、现场文明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和防护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等。
5、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安全资金投入计划及实施情况证明文件。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劳动防护服装,并提供实物购臵发票、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资料。
6、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及人员名单。
7、主要负责人(A类)、项目负责人(B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类)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名单及证书(复印件)。
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持证人数,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不少于3人;劳务分包企业不少于2人。
企业项目负责人(B类)持证人数不少于企业资质标准规定的项目经理人数。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1)持证人数,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不少于3人。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不少于2人。劳务分包资质不少于2人。
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2)持证人数,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按项目负责人(B类)持证人数1:1配备;劳务分包企业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人,200人以上的不少于3人。
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提供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同时持有安全员岗位证,并提供安全员岗位证书(复印件)。
8、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操作资格证书(复印件)。(1)特种作业人员配备按以下人数执行:
(2)特种作业不分等级企业,特种作业人员10名。(3)劳务分包企业人数配备: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未办理的证件,可由跨专业的特种作业人员考核主管部门发证。
我省建筑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作业人员包括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六种类别。企业应根据其资质业务承包范围和施工特点配备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
9、本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考核记录。
10、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若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按新证办理时还需提供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有关证明)。
企业必须依法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办理工伤保险(若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办理时,还需提供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提供社会保险登记表、办保险人员名单、缴纳保险费票据等有效证明文件。
11、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机具、主要检测工具合格证明。企业应提供设备、机具清单及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机具、主要检测工具的产品合格证、检测合格证明(复印件)。
12、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企业应根据其资质业务承包范围,针对本企业施工特点可能会导致的职业病种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企业应根据其资质业务承包范围及施工特点,详细列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事故易发部位、环节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4、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应本着事故发生后有效救援的原则,提供救援方案、救援组织人员详细名单、救援器材、设备清单和救援演练记录。
(资料中提供的所有复印件必须审核原件)
第四篇:安全生产许可证资料
一、关于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有关工作
(一)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严格按照《河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冀建法[2010]93号)第四、五条要求和顺序并参考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材料示范目录(附件四)整理资料。资料要装订成册,申报时要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批大厅交验所有证件、凭证原件。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资料,应提供本公司下发的正式文件。
(三)建筑施工企业每年要对本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企业安全培训教育材料要提供至申报许可证之日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考核记录以及考试样卷等相关资料。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主要包括:
1、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2、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和推广;
3、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用具、防护服装和设施;
4、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费用;
5、应急救援的演练支出及其他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在安全投入计划、实际安全生产投入台帐、实物投入清单中应体现以上内容并提供本购买发票、产品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资料。
(五)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通知(建质[2008]91号)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下列要求,并应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总承包企业中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3人。专业承包企业中一级资质不少于3人,二级和二级以下资质企业不少于2人。同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数应不少于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总数的10%。劳务分包资质序列企业不少于2人。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企业需提供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公司正式文件。
(六)建筑施工企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需经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按规定进行复审,且复审合格、记录完整。总承包类施工企业应具备四个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即建筑电工、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建筑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架子工。专业承包和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根据本企业资质内容配备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养老保险需提供养老保险手册、养老保险对账单、月结算表、缴费票据等相关证明材料。
(七)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含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和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用工关系的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需提供工伤保险费率核定表、工伤保险费缴费有效票据等证明材料。工伤保险费应当提供自申报之日起本所有凭证。
(八)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河北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建筑业企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意见》(冀建质〔2003〕532号)要求,为建筑施工现场从事施工的所有作业人员(包括正式工、合同工、农民工、临时工等)和管理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建筑施工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要求提供自上及申报截止申报之日所有在建工程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证明文件;新取得施工资质,尚未承揽工程的企业,由所属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出具有效证明。
建筑施工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相关资料一律装订在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材料的最后,并上传至审批系统。
二、关于“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有关工作
(一)项目负责人申请参加安全生产考核时,项目负责人应首先取得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或建造师注册证书;对项目负责人数量要求低于2人或不作具体要求的专业承包企业以及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应有相应的项目负责人,申请安全生产考核时,可不提供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或建造师注册证书,但需提供公司任命文件。建筑施工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总承包二级、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企业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项目负责人的数量不少于企业资质中规定应配备项目负责人的数目;总承包三级企业具有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项目负责人不少于3人,专业承包三级企业(除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考核合格的项目负责人不少于1人外)考核合格的项目负责人应不少于2人。
(二)已取得考核合格证书的企业“三类人员”岗位类别发生变化时,应重新申请新岗位类别(A类、B类、C类)的安全生产考核,取得相应类别的考核合格证书后,方能任职;C类人员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能兼职;A类和B类可以互相兼任,但兼职人员应同时通过A类和B类安全生产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同一个人在不同建筑施工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时,应同时在所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施工企业申请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
(三)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所有“三类人员”必须经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
(四)考核申报资料要确保与网上申报到审批系统的资料完全一致。资料中提供的复印件应清晰、完整。
三、加强安全生产许可动态监管
(一)建筑施工企业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之日6个月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委托企业工商注册地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复核,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的法律规章和相关标准进行复核,并在10日内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反馈复核结果。复核的内容详见河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复核表(附件二),复核内容中任何一项与申报材料不符均视为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或降低安全生产条件,责令企业停工整改,并视情节轻重提请省住房和省建设厅暂扣或吊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建筑施工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增证、补证变更及“三类人员”补证、变更的程序是:企业通过加密锁登陆河北建设网→“网上办公”→“质安处”→“建筑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管理系统”→“在线申报”。在线申报成功后,要在10个工作日内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网上申报材料予以退回,需重新申报。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直接延期的,工伤保险证明要注明人数和起止期限,并将直接延期申报表和附件纸质材料统一装订成册。
(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要在10日内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理重新核定申请,继续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将依照《河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四)建筑施工企业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应当在变更后10日内,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逾期不办理的,企业工商注册地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复核。
(五)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延期工作的通知》(建质[2007]201号)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园林绿化等不属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范围的企业,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将不再予以受理。
第五篇:申请生产许可证程序及需资料
一、先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上申报
下载《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二、填报
三、上报给潍坊市质监局,潍坊市质监局上报给省质监局,或潍坊市质监局不予受理,直接上报到省质检局。省级部门进行审查,许可机关实地核查,完成对申请人的实地核查和产品抽样工作,并向申请人发出实地核查结论告知书。再次,检验机构完成检验工作后,应当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四、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将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名单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
生产者必须在取得生产许可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一、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
(二)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厂房设施;其卫生管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四)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等生产条件;
(五)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符合有关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六)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
(七)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出厂检验能力;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要求;
(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申请人应当向生产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许可机关)提交生产许可申请。
三、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书;
(二)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关生产工艺文本;
(四)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和厂房设施、设备布局平面图复印件;
(五)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设施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清单,检验设备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清单;
(六)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文本;
(七)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八)生产所执行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文本;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四、许可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生产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理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等规定情形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四)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五)申请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五日内一次性告知予以补正的材料及要求,并向申请人发出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逾期不告知的,视为受理;
(六)申请事项属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生产许可申请,并向申请人发出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
许可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五、许可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对申请人是否具备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必备生产条件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对申请的资料、生产场所进行实地核查以及产品质量检验。
六、许可机关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应当组织核查组。核查组由二至四名有资质的核查人员组成,核查组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并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
七、许可机关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应当制定实地核查计划,并于核查五日前向申请人发出实地核查通知书。
实地核查工作一般不超过二日。
八、核查人员进行实地核查,不得刁难企业,不得索取、收受财物,不得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申请人应当配合核查组的实地核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延长核查时间的,应当及时向许可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九、核查组应当按照核查计划以及规定的许可条件、程序等要求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做出如下处理:
(一)实地核查合格的,按照规定抽取和封存样品,由申请人依法送交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二)实地核查不合格的,不再进行产品抽样。
拒绝核查或无正当理由不予配合,导致实地核查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实施的,视为实地核查不合格。
第十五条 实地核查工作应当由核查组组长填写实地核查记录,由核查人员签字并经申请人确认。
第十六条 许可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实地核查和产品抽样工作,并向申请人发出实地核查结论告知书。核查不合格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承担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承担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具备法定资质并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发布名录。
第十八条 检验机构完成检验工作后,应当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申请人,一份送许可机关,一份检验机构存档。
第十九条 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申请人可以自接到检验报告之日起五日内向原许可机关提出复检申请。
复检应在原检验机构以外的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机构进行,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原检验机构承担。
第二十条 许可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如下处理:
(一)申请人符合发证条件的,依法作出准予生产许可的书面决定,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
(二)申请人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生产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许可期限。
第二十一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将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名单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 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需要增加产品品种的,应当依照本规定提出申请。原许可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对申请增加的产品品种组织审查。
第二十三条 在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生产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的,生产者应当及时向原许可机关提出审查申请,原许可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组织审查。
第二十四条 生产者名称等发生变化而生产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未发生较大变化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应当在变更后一个月内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生产许可变更申请。原许可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五条 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的,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规定,原许可机关根据规定重新组织审查。
第二十六条 许可机关应当将办理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有关资料及时归档。档案材料的保存期限为五年。
第二十七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有效期届满,生产者需要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六个月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换证申请。
逾期未申请换证或申请不予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自有效期届满之日起失效。
第二十八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
证书应当载明生产者名称、住所、生产地址、食品添加剂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发证机关(加盖公章)等内容。
第二十九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格式和编号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第三十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遗失或者损毁,生产者应当及时向原许可机关提出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并同时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原生产许可证书遗失和作废声明。原许可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补证手续。
第三十一条 许可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退回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交申请书;退回许可申请的,许可机关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许可自然终止。
第三十二条 生产者要求终止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向原许可机关提交申请书;原许可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十三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撤销、撤回、注销,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和编号。
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者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生产许可证书和编号
第三章 生产者质量义务
第三十五条 生产者应当对出厂销售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第三十六条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使用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及生产设备。
第三十七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等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好以下生产管理记录:
(一)生产者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二)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和清洗消毒记录;
(三)生产者质量管理制度的运行记录,其中包括原辅材料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过程控制记录、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
上述记录应当真实、完整,生产者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产品保质期超过二年的,保存期限应当不短于产品保质期。
第三十八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规格和净含量;
(二)生产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三)成分或者配料表;
(四)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或安全使用期限;
(五)贮存条件;
(六)产品标准代号;
(七)生产许可证编号;
(八)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九)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标准规定必须标注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九条 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不真实、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认识读。
有使用禁忌或安全注意事项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第四十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包装并保证食品添加剂不被污染。
第四十一条 受他人委托加工食品添加剂的,受委托生产者应当具有委托生产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委托加工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按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外,还应标明受委托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 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者应当依法实施召回。
生产者应当将食品添加剂召回和召回产品的处理情况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第四十三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管理情况自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控制等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许可或者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第四十五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添加剂生产者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做好记录。
第四十六条 对生产者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有二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监督检查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
第四十七条 对生产者实施监督检查应当重点检查生产者质量管理制度的运行记录,核实生产者自查报告的疑点问题;并依法对生产者实施召回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被监督检查的生产者应当指定工作人员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举报生产许可审查人员、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向投诉举报者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生产者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等规定,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条 生产者违反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款、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二条等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依据本规定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所规定的实施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的划分,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规定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在本规定施行前公布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