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间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办法
【引用】车间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办法2011-02-16 13:37:39|分类: 矿物知识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dongbing6900《车间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办法》
1.焊接作业工具要符合质量标准,焊炬、控制阀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器要灵敏有效,气体软管耐压合格、无破损。
2.氧气钢瓶、溶解乙炔气钢瓶不得靠近热源、禁止倒置,溶解乙炔气钢瓶不得卧放,钢瓶内气体用完后必须留有余压。
3.中压乙炔发生器的安全附件要灵敏可靠。
4.乙炔发生器(或溶解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6m),与明火点应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
5.高压电源线及管线下禁止放置乙炔发生器和溶解乙炔气钢瓶
6.气瓶需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7.气瓶要专用,严禁串用,代用,混用。
8.特殊气体的钢瓶要用特殊专用的减压器,严禁违反规定改变减压器安装结构和方法。
9.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使用时要上好减压器,拧紧固定密封帽不得漏气。开阀时要慢慢开启,以防止加压过速产生高温。对于盛装可燃气体的钢瓶尤其注意防止静电。开阀时不能用钢瓶扳手敲击瓶阀,以防产生火花。氧气瓶的瓶阀和其他附件上都禁止沾染油脂。
10.开启钢瓶阀门时要注意安全。应该先检查减压器阀门是否松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减压器的防爆出口不许直对操作者。开气时应该先开钢瓶后慢慢开减压器阀。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门后关闭减压器阀。
11.防止气瓶受剧烈震动,碰撞,冲击。气瓶的瓶帽及防震圈应佩带齐全。搬运,装卸气瓶时应轻轻装卸。
第二篇:氧气、乙炔使用问题整改措施
氧气、乙炔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世标认证检查组对奉节县西部新区第一小学工地进行了专项检查,用气方面,乙炔、氧气未分开集中存放。未进行动火审批。针对存在的问题,企业负责人和项目部落实整改措施如下:
一:在工地适当位置建氧气、乙炔瓶储存室各一个,分开存放。
二: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用角铁制作钢架,将气瓶固定。
三: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动火前,经审批后,方可动火。
四:制定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安全和使用安全管理规定如下:
1、氧气、乙炔瓶进场后应分开放置,严禁在同一处存放,存放处必须保证空气畅通,气瓶不得接触油污,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2、用完的氧气、乙炔空瓶应做明标记。并分开摆放。
3、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同车运输,运输前应旋紧瓶帽。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运输过程中应检查氧气乙炔瓶的防震圈是否配备齐全、合格。
4、气瓶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严禁靠近热源,乙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准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两气瓶间距为5m,与明火间距为10m,使用中必须配备氧气瓶帽、防振圈、压力表、回火阀,现场配备灭火器。
6、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氧气、乙炔。
7、气瓶严禁抛掷或剧烈滚动,不得安放在可能产生火星的电气设备。
8、室外使用必须做好防晒防淋,严禁在太阳下暴晒。冬天使用气瓶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属敲击瓶阀。
9、氧气、乙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瓶阀,使火自行熄灭,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灭火器。切忌“严禁用铺盖法进行灭火”。
10、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取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1、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气瓶、胶管状态,有无漏气现象,并保持喷口畅通。
12、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1.5kgf/cm2),输气流速每瓶不得超过1.5~2m3/h。
13、气瓶内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尽,氧气瓶应留有0.2MPa(2kgf/cm2)的剩余压力;乙炔气瓶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剩余压力。
重庆创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28日
第三篇:煤矿氧气、乙炔验收管理办法
煤矿氧气、乙炔验收管理办法
为加强氧气、乙炔的到货验收、储存保管、运输使用的管理工作,堵塞漏洞,消除事故隐患,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到货检验
1、物资到货由保管员通知质检员、计划员到现场参与验收,必要时通知矿企管科、党群科、保卫科参与验收,验收时必须依据订购合同或送货通知单,计划外或合同外物资一律不得验收入库。
2、检验人员依检验规定进行检验,并将供应商、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验收日期、检验人员等填入物资到货质量验收记录本内。
3、氧气瓶压力不得低于12 MPa,乙炔瓶压力不得低于1.5MPa。
4、检验人员依检验规定进行检验,并将供应商、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验收日期、检验人员、钢瓶检测报告等填入物资到货质量验收记录本内。
5、物资检验确认质量、数量无误后,质检员填写检验记录,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到货单必须三方签字,三方任何一方不见实物不得签字。
6、质量检验的不合格品,要及时通知采购员退货,并将交货质量情况及质量检验处理情况登记于供应商交货质量登记卡内,作为对供应商考核的依据。
7、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样的色环,必须符合GB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并在瓶体上以明显字样注明产权单位和充装单位。氧气瓶瓶体涂浅蓝色,黑色字样标记;乙炔气瓶瓶体涂白色,红色字样标记。
8、氧气、乙炔到矿后必须在当日验收完毕,凡发现质量、进货渠道、价格有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办理退矿手续,不得滞留在库。
9、质检员做好入库物资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0、物资到货验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因玩忽职守、弄虚作假使企业经济受到损失的交矿党群科处理。
二、运输和装卸
1、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碰;
2、瓶内气体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厢)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或与瓶内气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不得与气瓶一起运输;
3、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免曝晒。
4、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严禁烟火。运输工具上应备有灭火器材;
5、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条例的规定。
三、储存保管
1.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4、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
四、使用
1、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入库和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气瓶;
2、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线源;
3、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
4、夏季应防止曝晒;
5、严禁敲击、碰撞;
6、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子电焊引弧;
7、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8、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9、严禁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10、严禁瓶对瓶直接倒气。
五、事故处理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单位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四篇:2012年石化厂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为规范氧气、乙炔瓶安全使用,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避免出现氧气、乙炔安全事故,特制定该办法:
1、氧气、乙炔瓶进场后应分开放置,严禁在同一处存放,存放处必须保证空气畅通,气瓶不得接触油污,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2、用完的氧气、乙炔空瓶应做明标记。并分开摆放。
3、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同车运输,运输前应旋紧瓶帽。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运输过程中应检查氧气乙炔瓶的防震圈是否配备齐全、合格。
4、气瓶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严禁靠近热源,乙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准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两气瓶间距为5m,与明火间距为10m,使用中必须配备氧气瓶帽、防振圈、压力表、回火阀,现场配备灭火器。
6、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氧气、乙炔。
7、气瓶严禁抛掷或剧烈滚动,不得安放在可能产生火星的电气设备。
8、室外使用必须做好防晒防淋,严禁在太阳下暴晒。冬天使用气瓶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属敲击瓶阀。
9、氧气、乙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瓶阀,使火自行熄灭,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灭火器。切忌“严禁用铺盖法进行灭火”。
10、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取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1、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气瓶、胶管状态,有无漏气现象,并保持喷口畅通。
12、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1.5kgf/cm2),输气流速每瓶不得超过1.5~2m3/h。
13、气瓶内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尽,氧气瓶应留有0.2MPa(2kgf/cm2)的剩余压力;乙炔气瓶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剩余压力。
为保证您和他人的健康,请遵守以上相关要求,并相互监督纠正。
石油化工设备厂
2012-5-11
气焊作业中气瓶及其他组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瓶在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防止脆裂爆炸。在搬运过程中要使用汽车或橡胶轮胎的手推车,近距离搬运答应采用徒手倾斜滚动的方法运输。严禁肩扛、拖拉或使用手、脚在地面上直接滚动气瓶。
二、防止气瓶受热或着火。气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夏季白天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有遮阳设施。储存气瓶的栅栏应远离材堆、油脂、木棚等轻易起火的场所,防止由于易燃物着火导致气瓶爆炸。气瓶使用时应距离明火10米以上。
三、气瓶使用时其他注重事项。
①使用氧气瓶前,操作者应仔细检查自己的双手、手套、工具、减压器等有无沾染油脂,凡沾染油脂的,必须脱脂后方可使用。
②乙炔瓶和氧气瓶在使用过程时两瓶间隔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应卧放,乙炔瓶需竖立放置。
③乙炔气瓶在使用时要注重固定,防止倾倒,一旦倾倒,必须竖立静止20分钟后再连接减压器使用。
④氧气瓶、乙炔瓶严禁与油脂、易燃物接触,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⑤氧气瓶、乙炔瓶内的气体不能全部用完,氧气瓶至少剩0.1~0.15MPa,乙炔瓶剩0.2~0.3MPa。这是因为气瓶无余压后,可能使油脂及其他与瓶内充装介质发生化学发应或形成爆鸣气体的物质进入瓶阀,甚至进入瓶内。轻易造成气瓶爆炸。
四、其它组件的安全注重事项。
① 各种气体专用的减压器,禁止换用或替用。
② 压力表要完好无损,以便随时把握气瓶内的压力大小,避免余压过低。
③ 禁止使用棉、麻绳或一般橡胶等易燃物料作为氧气减压器的密封垫圈。不准在减压器上挂任何物件。
④ 氧气和乙炔胶管不得互相混用和代用。依据国家标准规定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黑色。
⑤ 乙炔瓶上胶带前必须安装阻火器,防止气瓶回火爆炸。
第五篇: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制度
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制度
1、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以下规定:
1、氧气、乙炔瓶应实行分类存放,距明火10m,两瓶相距5m。
2、气瓶必须指定专人管理,每次下班前应详细检查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可靠,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规定。
3、禁止敲击、碰撞。
4、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烧烤。
5、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易燃性的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m。
6、夏季要防止日光暴晒。
7、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瓶内低于50KPa时不能继续使用,并在瓶身上标上用完记号。
8、开闭气阀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气瓶侧面,用专用工具慢慢开启或关闭。
2、运输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撞击。
2、气瓶装置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车装运气瓶一般应横向摆放,头部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3、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
4、车上禁止烟火。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车上应备有灭火器材。
5、易燃品、油脂和带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剂气瓶同车运输。
6、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3、储存气瓶符合下列规定:
1、旋紧螺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也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高压气瓶堆放不得超过二层。
2、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必须分室储存,并在附近存有灭火器材。
4、对气瓶附件的要求:
1、瓶阀应有防护装置,如气瓶戴瓶帽,瓶帽上必须留有泄气孔。
2、气瓶上应佩戴两个防震圈。
5、气瓶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1、本单位使用的各类气瓶,由供应部门和单位安质部门负责全面管理。
2、使用气瓶的单位应责成专人管理、使用、运输、储存、充装。技术检验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以上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