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理工大学2013-4]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解读及中国梦
弘毅讲坛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系列学术报告讲座之一百三十四
报告题目: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解读及中国梦
报告人:谢非重庆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主持人:周娜
时间:2013年4月17日星期三下午16:30开始
地点:国际学术报告厅(博园六会议室2教104)
组织单位:研究生处
承办单位:管理学院
报告人简介:谢非,重庆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教授,重庆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国家留学基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日本立命馆大学行政管理研修生。历任重庆理工大学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办主任。任中国市场学会会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会员、重庆市政府科普专家,市政府CIS专家,重庆理工大学MBA教学指导专家组成员、《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主要成果:出版《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等专著2部;《风险管理原理与方法》等教材4部,近年在《管理工程学报》、《科技管理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完成《科研院所实现股份制发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省部级课题9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我国企业汇率风险承受能力研究》项目1项。获省部级社科奖3项。谢非博士曾任广东太阳神集团、乐百事集团营销策划顾问,重庆四维股份有限公司顾问,亚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风险管理研究方向带头人)。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与!
第二篇:中国梦解读
中国梦
时代解读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
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
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大动力源
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所谓“共同支点”,首先应考察梦想的动力源。既然是一个梦想,那么它必然是关乎人们尚未实现但又在努力争取实现的事情,并由此催生强烈的奋斗动机和动力。
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强烈而迫切的,这也从宏观角度有力解释了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才33年的中国,却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进步。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托起“中国梦”的众志成城。
富强三部曲
20世纪下半叶,中国能否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能否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历史给予回答: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
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警示与内涵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国强是民富的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民富则是国强的内生动力。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影响意义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
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中国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以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篇:中国梦解读
中国梦解读
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多次强调并深刻阐述中国梦,充分体现了肩负国家和民族重任的使命担当,完整展示了统筹中国和时代发展全局的战略智慧。中国梦系列观点提出以来,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各方面突显强大推动力,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一、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中国梦”是以一系列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思想、新观点,它不是对现有研究成果单一层面的阐释或论证,而是涉及国家、民族和人民多个层次,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体梦的综合体现。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梦是以国家、民族、人民为主体的共同的梦,是以富强、振兴、幸福为目标的共同的梦,它把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的价值追求统一了起来,把党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统一了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统一了起来。有了这样的认知认同,我们就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
认真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用人民的力量凝聚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
二、中国梦的基本范畴
首先是政治范畴。中国梦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个政治愿望的集中体现。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比艰辛而漫长的奋斗。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特别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其次是社会范畴。中国梦既是中国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世界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机遇。这已经被事实所证明,也
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再次是历史范畴。在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中,中国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不同的实现途径,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中国梦同样具有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价值特征。认识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我们把握现在、放眼未来,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中国梦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现阶段的中国梦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对于人民来说,就是达到中等发达的生活水平。这一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台阶,是今天中国梦的初步实现,又是未来中国梦的更高的起点。
具体来说,中国梦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丰富内涵:1.经济富强;2.政治民主;3.文化繁荣;4.社会和谐;5.生态文明;6.安居乐业;7.病有所医;8.学有所教;9.法治社会;10.人生出彩。
四、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1.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视野。一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空间;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三是中国梦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改革和各项建设的必然要求。
2.为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新坐标。首先,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人民群众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创造历史的强大动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梦。其次,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价值支撑。中国梦彰显了公平正义尤其是机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必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再次,中国梦蕴涵着攻坚克难的宽广道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追求的高度统一,决定了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理想与路径的统一。
3.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首先,中国梦是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
作贡献的统一。中国在有效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以自身繁荣稳定给各国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能量。其次,中国梦是推进中华文明与丰富社会主义文明的统一。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结下的实践之果,我们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必须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密钥”。再次,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共享战略机遇与共同应对挑战的统一。中国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梦的大力实践必将促进各国取长补短、互惠互利,使人类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五、实现中国梦必备的条件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六有”:
其一、有路,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道路的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是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
其二、有魂,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三大能量,即能够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深刻把握发展的大趋势,使“中国梦”的实现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其三、有底,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础和可靠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三大能力,即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成大事、融合发展干大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我们的发展就是融基本经验与客观规律于一体、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国情于一体、融现实与未来于一体的发展。
其四、有人,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当下中国,人人都是主人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其五、有备,指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其六、有党,指中国梦的实现要有党的引领。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
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国梦最终将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六、实现中国梦遵循的方针原则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一些方针原则。
1.国家、民族和个人前途命运相统一的方针原则。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们必须把个人和国家、民族用“中国梦”这个共同的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防止把中国梦仅仅理解为“国家梦”、“民族梦”,而非“国人梦”的误区。
2.“三个共享”相统一的方针原则。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享”也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只有坚持好这三个“共享”,把握好这三大“机会”,中国梦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梦想成真”。
3.“三个自信”相统一的方针原则。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不断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个自信”,才能在不断坚定自信的基础上,增强自觉,实现自强。
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实现中国梦主要有“三大途径”:
第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想力量。理想信念是人们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动调整,是对终极目标的确认与追求,决定了人们对生存状态、生存观念、生存价值的感悟和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在金钱、权力和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理想信念迷茫甚至缺失。如果小范围的理想信念偏失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成为海市蜃楼。可以说,理想信念教育之途,也是“中国梦”的实现之路。
第二,加强人才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素质,是一个民族强盛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人才教育,一要注重方向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加强马克思主义
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二要把握规律性。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如果不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成长差异,教育将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三要以人为本、贴近现实。要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个人自我完善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
第三,发扬实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保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国家梦、民族梦靠奋斗、靠实干去实现,个人梦也要靠奋斗、靠实干去实现。我们只有坚守信仰、求真务实,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才能真正把美好梦想变为美好现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满腔的政治热情积极行动起来,同心同德,砥砺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国梦解读
中国梦解读
编者按“梦”被评为“2012中国汉字”。在过去的2012年,很多人的梦想实现了,还有不少人的梦想在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紧紧依靠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人民的梦”。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凝聚未来中国的力量之五
周人杰
2012年12月12日08:2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分享
连日来,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共鸣;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激情涌动。正如南开大学学子所言,“以前常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我们对现实充满信心,对梦想满怀憧憬。”
瞩望未来,“中国梦”该是一幅怎样的动人映象?
70多年前,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预言:“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70多年后,“活跃跃的创造”早已远超先烈勾勒的愿景,“日新月异的进步”更让世界惊叹。“中国梦”的茁壮,丰满着个人的梦想。
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接近,但最后的这段距离,无法轻松越过。“中国梦”照亮的,既是民族国家的共有理想,也有亿万中华儿女个人价值的实现。“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国强”与“民富”的共同企盼,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正如十八大强调的,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是国家之梦的应有内容,也是个人之梦的实现途径。反过来,缺少公平,必然影响甚至摧毁梦想的抵达。“中国好声音”让平民一鸣惊人,靠的是公平选拔,而名校中寒门学子的锐减又让人担心阶层的固化;自媒体时代权利意识的觉醒令人欣慰,但“异地高考”的问题让人揪心于公平。现代化的足音越是临近,“公平”在梦想时代的地位便日益彰显。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需要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衡、规则的透明。当生存权不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发展权不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三种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转换、城乡按相同人口
不再割裂人群,人们的心态才能理性平和,人们的奋斗活力才能汹涌迸发,人们的前途命运才能自己掌握。当认识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进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有章可循到有章必循,从权利的保障到权力的监督,社会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遥望奥林匹斯山上的法治文化,象征正义的女神忒弥斯蒙着双眼、手持天平与利剑,正告世人公平不但要以天平来衡量,更要靠利剑去保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就要努力克服乃至消除不公平现象。以法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我们必将用公平正义托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凝聚未来中国的力量之五
周人杰
2012年12月12日08:2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分享
连日来,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共鸣;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激情涌动。正如南开大学学子所言,“以前常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我们对现实充满信心,对梦想满怀憧憬。”
瞩望未来,“中国梦”该是一幅怎样的动人映象?
70多年前,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预言:“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70多年后,“活跃跃的创造”早已远超先烈勾勒的愿景,“日新月异的进步”更让世界惊叹。“中国梦”的茁壮,丰满着个人的梦想。
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接近,但最后的这段距离,无法轻松越过。“中国梦”照亮的,既是民族国家的共有理想,也有亿万中华儿女个人价值的实现。“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国强”与“民富”的共同企盼,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正如十八大强调的,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是国家之梦的应有内容,也是个人之梦的实现途径。反过来,缺少公平,必然影响甚至摧毁梦想的抵达。“中国好声音”让平民一鸣惊人,靠的是公平选拔,而名校中寒门学子的锐减又让人担心阶层的固化;自媒体时代权利意识的觉醒令人欣慰,但“异地高考”的问题让人揪心于公平。现代化的足音越是临近,“公平”在梦想时代的地位便日益彰显。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需要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衡、规则的透明。当生存权不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发展权不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三种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转换、城乡按相同人口
不再割裂人群,人们的心态才能理性平和,人们的奋斗活力才能汹涌迸发,人们的前途命运才能自己掌握。当认识到“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进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有章可循到有章必循,从权利的保障到权力的监督,社会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遥望奥林匹斯山上的法治文化,象征正义的女神忒弥斯蒙着双眼、手持天平与利剑,正告世人公平不但要以天平来衡量,更要靠利剑去保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就要努力克服乃至消除不公平现象。以法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我们必将用公平正义托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
第五篇:中国梦 解读
解读“中国梦”
一、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习近平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二、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习近平表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还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三、如何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三个必须: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