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持赣南采茶戏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扶持赣南采茶戏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赣州市扶持赣南
采茶戏发展情况汇报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赣南采茶戏源于赣南民间歌舞,是典型的赣州本土剧种,迄今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戏曲专家誉为我国最具乡土气息、最具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形态之一。近些年来,赣州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立足传承、大胆创新、普及推广、产业发展的思路,努力促进包括赣南采茶戏在内的赣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跨越发展,顺应了群众的热切期盼,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
需求,有力推动了赣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主要做法
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一方面立足传承赣南采茶戏的特质和精髓,另一方面在大力创新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以及推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上下工夫,极大地发掘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潜力,焕发了赣南采茶戏的蓬勃生机和旺盛创造力。
(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对赣南采茶戏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下发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把赣南采茶戏发展列入其中。市委、市政府将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列入年度工作报告,对当年赣南采茶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开展专题调研,对发展采茶戏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实施赣南采茶戏保护工程。市政府专门出台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的政策措施,从2007年起,每年定向培养60名专修赣南采茶戏的后备人才。三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给予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全额拨款的特殊政策,并全额返还该院每年近150万元演出收入,用于扶持采茶戏发展。近5年来,市财政仅拨给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专项资金就达1000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赣州地方戏保护发展基金,用于赣南采茶戏剧目抢救性发掘、整理,创作出版优
秀剧目,奖励突出贡献人才。
(二)大力推进赣南采茶戏创新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是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积极推进赣南采茶戏剧目、表现内容、艺术形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在更高起点上促进了赣南采茶戏的长足发展。一是积极推进艺术形式和剧目内容的创新。对赣南采茶戏的表现内容、剧目编排、人物刻画、表演形式、舞台效果大胆创新突破,把原来较为单一的采茶小戏发展到相声、小品、音乐剧、快板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形式,创作生产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现代生活、符合群众欣赏情趣的新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积极推进优质资源整合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演出生产方、市场中介和演员三方合作的生产方式,把艺术生产的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等生产要素进行最优配置。同时,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引导和组织市、县专业团体,采茶戏爱好者,学校多方联动,对采茶曲牌重新填词,丰富赣南采茶戏的内容。比如,将赣州有名的“三十六街七十二巷”以及八境台等景点巧妙填注到采茶戏曲牌中去,使采茶戏成为生动的赣州市情教材。近两年,我市学校创作的校园采茶戏《茶林青青》获第三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特等奖、《山花花开》获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金奖等。三是大力推进采茶戏专业院团体制机制的创新。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实行了全员聘用、全员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着力培育赣南采茶戏产业。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壮大,都需要不同程度地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采取市场运营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赣南采茶戏产业。一是大力培育和拓展赣南采茶戏市场。2006年,市财政投资近20万元,专门建起了赣南采茶戏小剧场,用于采茶戏专场演出。每场演出给予补贴,把门票维持在5元的低价位,至今已演出200多场,观众3万多人次。全市现有16个专业和综合剧院(团),每年的演出场次都在2600场以上。二是积极推动赣南采茶戏文化产品开发。引进赣州大地音像公司、楚汉音像公司等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制作发行了以“采茶神韵”VCD光盘和国家一级演员龙红的专辑《赣吟龙韵》为代表的赣南采茶戏经典曲目光碟多达二百多出、数量十万多张。目前,全市140余个赣南采茶戏和采茶曲牌被制成光碟,发行量突破400万张,不仅销往周边省市,还远销海内外客家聚居区。三是扶持发展民间剧团。目前,全市民间专业和业余剧团达200多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全年演出5000场左右,年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四)努力打造赣南采茶戏精品。没有创作的繁荣,就没有赣南采茶戏的繁荣。为此,我们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以精品创作生产带动赣南采茶戏整理上质量、上水平。一是二度创作了一批经典剧目。改编创作和重新排演了《试妻》、《钓拐》、《补皮鞋》、《睄同年》、《阿三打铁》、《双打龙凤刀》、《莲妹子》、《花灯仙子》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二是打造了一批红色题材的精品剧目。把红色题材和赣南采茶戏相结合,先后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精品剧目。大型采茶戏《山歌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及五个单项奖,并于2009年10月28日在我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参加新中国60周年献礼演出取得大成功;最新创作的大型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已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在公演后取得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称赞;采茶小戏《鸳鸯树》在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上获优秀剧目奖;采茶戏《围屋女人》、《烽火奇缘》,采茶歌舞《哎呀嘞,这片红土地》都先后获得省级奖项。三是编排了一批现实题材的现代采茶戏。新编小戏《瑶嫂•汉哥》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获
优秀剧目奖,反映现代农村风貌、农民生活的《换亲》、《果乡情》、《会唱歌的文具盒》、《脐橙缘》、《马乡长做媒》等受到群众好评。
(五)切实抓好赣南采茶戏推广普及。赣南采茶戏源于民间,根在民间,生命力在民间。近几年,我们坚持不懈地狠抓赣南采茶戏的推广普及,努力使赣南采茶戏进入千家万户,深入百姓生活。一是从娃娃抓起,开展采茶戏进校园活动。2007年,我们在章贡区和安远县的中小学校试点,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先后召开“全市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工作会议和研讨会,将普及赣南采茶戏列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年多来,全市共有309所中小学开展了这项活动,学唱采茶戏成为全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二是创新普及形式,编排推广采茶健身操。组织专业人员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成采茶韵律操,在全市推广。近两年来,一共组织了三次全市性的采茶健身操大赛,参与群众多达十几万人,赣南采茶健身操的韵律响遍了赣州城乡的广大社区村落。
二、主要成效
经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赣南采茶戏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赣南采茶戏的普及率、知名度、影响力和发展实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
提升。
一是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群众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采茶戏、唱采茶歌、跳采茶舞、看采茶戏成为赣州独有的一种社会时尚,全市采茶戏人才队伍也进一步壮大,为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得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目前,全市共有专业和业余采茶歌舞院团216个,演职人员达6500余人。同时,由于深化了专业采茶歌舞院团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了促进赣南采茶戏良性发展的内生机制,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实力和后劲得到有效增强。
二是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这些年,赣南采茶戏多次晋京演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吴邦国、曾庆红、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过赣南采茶戏;中央电视台新视听栏目对赣南采茶戏进行了专题宣传推介;赣南采茶戏演员龙红、张曼君凭借着在赣南采茶戏表演上的深厚造诣,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龙红还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被中宣部评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以来,赣南采茶戏四次组团赴台演出,两次走出国门赴新加坡演出,都获得巨大成功,赣
南采茶戏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
三是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性文化生活。以赣南采茶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的可喜局面,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据统计,全市专业和业余采茶歌舞院
团,每年共演出场次累计达7600多场。
四是进一步彰显了赣州地域文化特色。赣南采茶戏自诞生起,就成为最具赣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今,赣南采茶戏在加快发展中有机吸收、融合了赣州丰富的红色、客家、宋城等本土文化元素,进一步成为了赣州地域特
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了赣州对外交流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五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由于现在的赣南采茶戏创作演出融合了时事政策、廉政文化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文明新风等内容,倡导了新思想、新理念、新风尚,使群众在艺术欣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农村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比如,宁都县卫东剧团40年来一直坚守农村文化阵地,自创自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采茶戏节目,传承和发展了50余个采茶戏传统剧目,多次得到中宣部、国家有关部
委的表彰。
第二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研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
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三个倡导”的形式,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书记在谈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一般用“培育”、“弘扬”和“践行”,那“涵养”又是什么意思呢?“涵养”作为名词,古已有之,例如:道德涵养;作为动词,也不乏先例,例如:“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使有一种哲学上之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涵养此等观念,不可不注重美育。”(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欲以美育涵养“三观”。今天,我们用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使其植根更深,有深度、更牢固;使其躯干更粗,有厚度、更粗壮;使其枝叶更密,能够施荫更广,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内心认同的价值信仰和自觉践行的基本规范。
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年多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明确内容到传达贯彻,从学术阐释到典型示范,从广泛倡导到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文件中、理论里深入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初步变为广大民众自觉践行的基本规范。但是,从核心价值观所承担的重要现实使命和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来看,对其内涵发掘的深度、阐释的广度以及获得的民众认同度依然有待提高。
内涵上相一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个延续不断、持续更新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重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最高价值要求、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标准高度相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统一性。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之地、扎根之土。
目标上同旨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而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必然符合中华民族成员普遍的心理特征和内在品格,所以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助于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有助于继续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归旨都是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实施上有助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充分考量已有的传统历史价值遗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来源于千百年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其先进人物、优秀事迹所映射出的优秀品格、价值观念,早已深置于我们民族精神基因里,得到炎黄子孙最广泛的认同和最忠实的遵循。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更能引起广大百姓共鸣,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危机 中国与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华文化是迄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屡遭阻遏、饱经动荡。
1、历史的割裂。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它势不可挡的新锐之气,和矫枉必须过正的时代风气,推倒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半个世纪后,文化大革命又以其更加势不可挡的政治狂风,彻底地扫荡了历史文化传统。这两次大的文化运动虽然时代不同、主张各异,但对传统文化却都是进行了不约而同地奋力砍削和殊途同归的坚决否定,使之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从而使得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让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洪流中的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甚至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
2、现实的挑战。当下,由中央到地方,由国内到国外,由学者到百姓,普遍重视传统文化,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就是明证。但细察之下,往往是披着国学的外衣,将经典阅读搞成僵化表演,将迂腐死板的思维定式重新包装成附庸风雅的做作,既伤害了无法对接的经典根脉,又破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被重视、渐复兴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被扭曲、被异化的现象,黄赌毒以及婚丧祭祀等旧糟粕沉渣泛起,骄奢淫逸、奢靡享乐之风大行其道,复古主义、官本位思想久盛不衰,既没有去粗取精、推陈出新,也没有去伪存真、丢弃糟粕。
3、外来的影响。应该说,中华传统文化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最终都能以其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包容品格予以吸收、同化。当今,全球化发展不可阻挡,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场全球文化的大较量中,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也必将经受长期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发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以其文化强势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抹杀我国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使国人的思想观念频受冲击,文化认同陷入困境,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甚至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都面临巨大压力。
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对于积淀和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妄自菲薄、数典忘祖甚至一棒子打死,是肯定不行的,但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那也是行不通的。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首先,要保护保存好,解决“有”的问题。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江苏跨江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吴韵汉风的悠久历史文化,让江淮大地上留存了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部门,把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系统地、完整地保护下来,是我们的首要职责。要深入实施江苏文化古籍传承工程,大力开展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尤其要全面整理吴文化、汉文化、维扬文化等江苏地域文化书籍,选择那些思想价值较高、内容真实可信的古籍,进行去伪存真、查缺补正地系统整理,编印出版《江苏古籍文献珍本丛刊》。要大力挖掘遍布各地、种类繁多的文物古迹、民俗技艺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全面实施“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十年保护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让存在江苏大地上千百年的文化遗存长久的传承下去。要尽快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工程,文化的载体过去多是纸质书籍、口头说唱、民间习俗、历史建筑等,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文化典籍、艺人演示、民间习俗等文化要素变为网络上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从而开拓文化保护保存的形式,也便于传播和学习。
其次,要转化发展好,解决“用”的问题。传统文化毕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根据需要进行自觉的转换和推动。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讲清楚”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是强调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将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把传统的价值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其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指导,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组织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理论丛书,深入研究和阐发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再次,要宣传教育好,解决“化”的问题。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生活化,融入普通百姓的思想心灵里,体现在广大群众的一言一行中,真正“活”当代人民创造新历史、谱写新文化的伟大实践中。要面向广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从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两个维度,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大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历史、哲学等文科课程中的比重,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高度重视传统民俗、节庆、家训、地方戏曲等传统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鼓励扶持各类以研究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发展,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要利用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巡演巡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形式,大力开展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知识普及活动。要组织创作更多传统文化题材的儿歌、动漫、影视剧、戏曲、文学等文艺作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生动形象地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新习惯、新风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中华儿女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临朐县龙泉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汇报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从内涵方面讲,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事的准则。要修身养性,通达事理,以此最为便利。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能力,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增加文化积淀,培养爱美的情趣,传承、积淀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品位、气质。
临朐县龙泉小学自2008年开始进行书香校园建设,制定了“读经典书籍,做博雅少年”的书香育人方略,提出了“书香育人,铸就理想幸福学校”的发展愿景,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律。从书香校园到今天的书香教育,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方面已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一、建设书香特色学校,氤氲传统文化
龙泉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团结协作的锐意改革精神,一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培育学生健康成长根基。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示范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潍坊市主题学习优秀示范校、市第二批活动育人课程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根基教育实验校等荣誉称号。
(一)营造书香氛围。书香校园建设从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营造开始。在校园的四周,展示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让“文苑飘香”浸润心灵。在大厅,校园北墙展示名篇名著、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论语、经典简介、毛泽东诗词及各个年级的必读必背篇目等,让“墙壁经典”彰显无穷魅力,让学校处处充满传统文化教育。
(二)创新图书管理使用模式。为方便师生阅读,提高图书利用率,2010年学校经过充分论证,本着宁“少”勿“烂”的原则在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建立起开放式图书超市,让图书从图书室“走”出来,“活”起来。2013年5月全县中小学图书报刊使用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随后又在市、县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开展书香活动,奠基幸福人生。每年举办读书节(今年已是第八届),让学生尽享读书快乐。历时两个月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有:亲子共读大赛、美文诵读演讲诵读展示、我讲主题故事比赛、读书漂流等。每学期举行大型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人人上台,学生们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最后进行集中展演,老师家长和学生同台展示,尽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让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启动经典诵读工程,给师生们提供一个展示国学经典诵读风采的舞台,学校和各班级不定期组织诵读展示活动。在师生们高涨的诵读热情的感染下,一些家长也自觉地加入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队伍中来,有的还与孩子展开了诵读竞赛,同时促进了“亲子共成长工程”的深入实施。在饶有兴趣的诵读中,提高了师生们的国学素养,打亮了师生们做人的底色。这项活动开出成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荣誉称号,《百年古韵》获市经典诵读二等奖,《木兰辞》获市经典诵读三等奖。
(四)开发书香课程
制定年级递进的阅读目标。从文学、科学、人文三方面制定各年级的总阅读目标和学期阅读目标,让老师明确阅读目标。
在年级段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出具体的阅读内容配档。除县教研室提供的必背古诗词和市教科院推荐的三十本必读书籍外,根据年级特点,共同商定需增加的必背必读古诗篇目和数量,作为各年级保底的阅读数量。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加入自己的特色。如低年级人文类。在基础书目《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的基础上,以诵读童谣、儿歌作为阅读的开始,根据节令的变迁及从《晨诵读本》上搜集一些适合孩子诵读的童谣或者儿歌。此外,还注意学科间渗透整合,尝试各学科的大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
根据前期的书香课堂经验,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课堂整合,将教师辅导下的有向阅读教学大体分为三类:阅读前期的推荐导读课、阅读中期的阅读推进课、阅读后期的交流展示课。从推荐课开始,到中期的故事会,再到最后的表演课,课型环环相扣,学习过程得以完整体现,学生在读经典中学会了做真事,做真人,并让孩子通过读一本书而爱上一类书。
4.运用发展性评价
建立阅读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读了哪些书,怎么读的,读了多久,班级共读还是自读,读后有哪些收获或感想,还想读哪些书,自我评价、老师或同伴寄语等。
加强督导评估和量化考评,将督导评估结果、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成果作为绩效考核和评优树先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开展阅读水平专项检测,并将考评、检测结果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整体考评。
至此,我们学校已是书香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显著提高,一年级保底阅读量达到10万字以上,六年级保底阅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并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成绩突出。
二、大力实施书香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从2012年开始,我们着力打造书香课堂,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连接,从书香校园逐渐过渡到书香教育。
在语文课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阅读提供指导方法和时间保障。书香课堂设计了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等,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来。这几种课型,也是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每学期教师按照推荐书目,选择需要阅读的书籍,再按照以上课型与学生层层展开阅读,并在年级之间相互共享。每个年级段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指导时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可选择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更多的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等,高年级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
通过读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不断提高,书香课堂的开展,让老师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天地。这期间,老师们的课堂可谓百花齐放,有绘本课、儿歌诵读课、科普阅读课、经典诗词诵读课等。如儿童诗诵读课程,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或吟或诵或唱或舞金子美玲的儿童诗,学生脸上写满阳光。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慢慢受到感染,学生开始有了写诗的热情。他们建立了丑小鸭班级博客,用诗人的眼光观观察生活,用诗人的胸怀感受生活,他们的笔下开始流淌诗意。
2014年3月,在我校举办了全县书香研讨会。甘肃、广西、青岛、临沂等地教师代表到我校参观书香教育,研讨书香课堂,多次在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观摩会、主题学习实验校及教师论坛上介绍书香教育开展情况。先后承办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观摩会、全国中小学生态语文研修会议分会场和潍坊市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区域推进现场观摩研讨会议的分会场,做了书香教育工作汇报和经验成果介绍。《潍坊教育》《潍坊日报》《大众日报》等相继对我校书香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书香教育的经验做法两次获县政府成果奖。
无论是“书香校园”“书香课程”还是“书香教育”,其核心都是为了让学生“快乐读书,幸福成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形象化、活动化和常态化。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真正让师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幸福快乐成长。
三、依托传统节日文化,挖掘育人资源
(一)进行育人课程开发。按照传统节日的时间点编排,把春节、仲秋节等传统节日,从节日来历、风俗、礼仪、传说、故事、诗词、名作及活动方案设计等几部分系统整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编写活动育人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地方特色,在每个节日的后面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比如:“走进端午”主题活动设计。教师围绕 “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通过屈原的故事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创新德育途径,丰富活动形式。除在语文、思品、艺术等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外,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传统节日教育。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国旗下的讲话、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浓郁节日氛围,达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目的。如中秋节期间,利用国旗下讲话,以“团结、团圆、庆丰收”为主题,通过开展的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晨读、班会课、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诵读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灵活地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大力宣传展“中秋节”的由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活动。传统节日教育,在主题实践活动中逐步加以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有了进一步了解,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增强,育人效果显著。
活动育人课程《传统节日文化探究》获县一等奖。《走进春节》在潍坊市“互联网百度搜索”教案评选中获二等奖。
第四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热点链接】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武亦姝、彭敏、陈更等诗词“达人”成了年轻人的追捧对象,也成了万千父母培养孩子的“榜样”。
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古诗词闯关测试游戏。游戏过程犹如一场诗词联句擂台赛,还会根据你的答题情况给出结果评价,如“明天让家长来一趟”“语文老师已在厕所哭晕”等等。在省直机关上班的诗词爱好者林先生说:“这种测试游戏很有趣,不仅能让人感受诗词之美,还带动大家学诗词,挺好的。”
诗词类图书销售火爆。2月14日,记者走访郑州市的松社书店、阅开心书店、中原图书大厦等多家书店后发现,古诗词鉴赏类的图书销售量大幅增长。新乡市新华书店总经理杜宏甫说,新乡市新华书店仅一家门店诗词类销售品种就由26类增加到76类,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2%,销售册数增长252%。
【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公教育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
中公教育
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操作性。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制定和完善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代表人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海内外人士按规定授予功勋荣誉或进行表彰奖励。
3.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在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互联网、交通、旅游、语言文字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施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
4.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生产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
中公教育
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充分尊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中公教育
第五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总结
石虎中心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
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品德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此外,我们还积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课程。如《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大学》等,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清明节期间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四、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古诗词》、《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主线。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的“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做出努力。
石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