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场钢筋检查要求
进场钢筋检查要求
1、钢筋进场检查程序、内容和要求
① 凡钢筋进场前,总监应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报拟进场时间、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以便安排人员进行验收。
② 钢筋进场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原件(复印件限制使用且必须盖公章)、产品备案证原件(复印件必须盖备案企业公章)、生产许可证编号,检验钢材生产厂家是否在地条钢生产企业名录中,一经发现立即封存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③ 产品合格证应认真核对以下项目是否完整、准确。
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牌号;
生产日期、生产厂名、厂址、厂印及生产许可证编号;
具有检验人员与检验单位证章和机械、化学性能规定的技术数据;
采用的标准名称或代号;
螺纹钢筋表面必须有标志和附带的标牌;
一张合格证钢材总量不能超过60t(一个检验批)
④ 在检验产品合格证、备案证、生产许可证齐全后,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进场钢筋凡在车上有堆积成垛的必须全部卸车检验,并采取打捆抽检方法,外观检查内容:
钢筋表面有无产品标识(钢筋强度等级、厂家名称缩写、符号、钢筋规格),标识是否准确规范。
钢筋外观有无颜色异常、锈蚀严重、规格实测超标、表面裂纹、重皮等。
⑤ 外观检验合格、证件符合要求、标识准确后,由见证取样人员监督施工单位取样员现场按规定取样,取样完成后与施工单位共同送至试验室进行复试,在接到检验合格通知后(注:对不能马上出具合格报告的,应有临时报告方可予以进场,否则做好相关记录和标志予以清退。
2、钢筋加工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有无裂纹、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现象,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理,处理要求:
① 该批钢筋立即予以封存;
② 加倍抽检、复试或有必要时进行化学分析检验;
③ 如属个别现象,将问题材料清退出场;若该批次问题严重,坚决予以清退,并做好记录。
3、几点要求:
① 钢筋产品质量专项治理是国家、省、市重点检查内容,尤其是对“地条钢”要采取“严防死守”加以控制,各总监必须高度重视,现场要严加管理,凡今后项目出现钢筋被检查发现出问题,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的,总监要负全部责任,被通报1次进行警告、同时公司内部通报处理;一年内,被通报2次的总监要引咎辞职。
② 钢筋进场必须实行卸车检验,以防“夹心”,而使不合格钢材漏检过关的现象。③ 对钢材进场,总监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要指导检验工作到位。同时,要实行进场钢材一批一单制度,要单独对钢材进场形成单独记录。
第二篇:钢筋进场验收注意事项
钢筋进场验收
钢筋进场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到场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应检查以下内容并做好记录,记录单上应有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和监理验收人员签字。
1.1 钢筋进场时,其“产品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同时进场,且能代表该批钢筋。同时,钢筋的包装、标志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等应符合《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2101)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否则,钢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2 钢筋进场经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符合要求后进行外观质量检查:①钢筋表面标志和附带的标牌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有关内容必须一致,不得有不合格色标。否则钢筋必须立即退场。②钢筋的外观质量,如:不得有表面裂纹、结疤、折叠、凸块、凹坑、夹杂、锈蚀等现象。③进场钢筋的截面尺寸和表面质量应按照钢筋混凝土用钢的国家标准逐支进行检验。钢筋点数:点数需要逐支清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最终清点数量与钢筋小牌数量对比是否一致。通过以上外观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钢筋方可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验,经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 钢筋取样和委托
2.1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进场钢筋的有关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取样和送检。
2.2 所取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钢筋取样必须在卸车后进行。2.3 钢筋复试应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钢筋组成且数量不大于60吨的批次进行委托复试检验。委托单应由委托人填写,填写应规范,信息内容应齐全、准确。钢筋生产厂家、规格、标志、进场重量、“产品质量证明书”编号、炉罐(批)号、使用部位、检测内容等信息应与实际进场情况和设计文件相符。见证人员应对上述内容查验无误后在委托单上签字。
目前兰格钢筋存在风险:1.供货保证(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间断供货或不供货,注销公司)2.发票造假(两个月内出不出来)
小厂可能存在问题:直径不稳定、重量有偏差(应该在现场直接测量重量偏差,确定偏差允许范围)、对小厂租赁的场地要慎重考虑、小厂可能出现钢筋骨(肋大径小)
注意事项:1.钢筋进场应该将出库单要过来,对照进行检验、过泵 2.实验员、资料员交接时要有交接单 3.需要钢筋工长签字的 一个不能少 4.询问供应商属于几级代理商,出示相关授权书
第三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的进场验收
1.1 规范要求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3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3.1.9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 验收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 主要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试块、试件检验合格; 4 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1.2常用材料标准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08 给排水用软密封闸阀CJ/T 216-2005 给水排水用蝶阀CJ/T 261-2007 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铁制闸阀GB/T 12332-2005 给水用聚乙烯管材GB/T 13663-2000 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5037-2000 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 19472.1-2004 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 21238-2007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 1.3 实物检查要求
1.3.1 外观检查:裂纹、磕碰、划伤等。
1.3.2 重量检查:管材、管件、阀门、井盖、踏步等。1.3.3 几何尺寸:长度、厚度、内径外径、椭圆度等。1.3.4 标识:应符合该产品标准要求,同时性能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1.3.4.1永久性标识:采用浇铸或冷冲方式,如:球墨铸铁管、阀门、井盖等的标识。
1.3.4.1一般标示:采用喷涂等形式。1.4 质量保证资料检查 1.4.1 合格证明要求:
1、主要项目应符合该产品标准要求;
2、性能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1.4.2检验报告要求:
1、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
2、采用检测标准应为现行标准;
3、检测项目应包括给标准中检测内容的主要项目。
4、性能等级应与合格证明保持一致。1.4.3 出厂检验报告要求:
1、应符合该产品标准要求,可与合格证明合并。包括:化学成分分析、试件试验、水压试验、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等。
2、性能等级应与合格证明保持一致。1.5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1、产品性能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材质、公称压力、环刚度等。
2、标识、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的性能等级应一致。
第四篇:钢筋现场检查
钢筋现场检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都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钢筋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热轧钢筋的外观检查要求:从每批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规定。
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实验要求:同规格、通炉罐(批)号的不超过60T钢筋为一批,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项指标)和冷弯实验(以规定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检查冷弯性能)。如有一向实验不符合规定。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实验。如有一个试样不符合,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应降级使用。
冷轧钢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钢筋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级别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50T,每批钢筋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每盘或捆均有标牌,每批抽取5%(但不少于5盘货5捆)进行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和重量偏差的检查。检查结果如其中有一盘或一捆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筋逐盘或逐捆检查。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捆)进行检查,从每盘任一锻截去500MM以后取两个试样,一个做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实验,另一个做冷弯实验。检查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盘(捆)钢筋不合格。
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进行检查时,所得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刚劲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点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注值的比值,当按一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1.25当按二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4
第五篇:脚手架进场安全检查
脚手架进场安全检查
脚手架管进场检查
进场碗扣式脚手架、扣件式脚手架管及配件必须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不符合要求的脚手架管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1)碗扣式脚手架进场检查
①进场脚手架要有使用材料说明、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
②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φ48×3.5mm,钢管壁厚3.5 mm;
③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理干净;
④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⑤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⑥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家标示应清楚。
(2)扣件式脚手架管进场检查
①脚手架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②脚手架管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
③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④扣件应作防锈处理;
模板、脚手架搭设、使用时安全检查
(1)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2)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3)混凝土输送管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4)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5)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6)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7)底座应准确安放在定位线上;
(8)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等不同径的钢管混合使用;
(9)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10)扣件或碗扣是否松动,及时紧固; 3 模板脚手架拆除时安全检查
(1)拆除脚手架时,四周应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2)大模板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3)拆除无固定支架的大模板时,应对模板采用临时固定措施;
(4)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
(5)拆除的对拉螺栓、连接件及拆模使用工具必须采用妥善保管和放置,不得随意散放在操作平台上,以避免吊装时坠落伤人;
(6)起吊大模板前应先检查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所有对拉螺栓、连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须在确认模板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 1 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1)搭设场地应平整,立杆下面需垫木垫板。
2)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3)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4)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定立杆位置。
5)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6)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 l步的纵向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7)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字形脚手架应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边长≥20m的周边脚手架,亦应适量设置抛撑。
8)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9)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10)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的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1)脚手板或其它铺板应铺平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
1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 100~200mm之间。
13)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承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14)长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木脚手板为1.0m;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承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每隔15~20m;坡道的两端;其它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15)装设连墙件或其它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着变形。
16)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17)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脚手架的使用规定
1)作业层每1m2架面上实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以下的规定值或施工设计值:施工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结构脚手架采取3kN/m2;装修脚手架取2kN/m2。
2)在架板上堆放的标准砖不得多于单排立码3层;砂浆和容器总重不得大于1.5kN;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脚手架搭设、验收、使用、拆除一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