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时间:2019-05-13 22:3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第一篇: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当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在此驻兵的风水宝地—金沙湾了。国家3A级旅游区——金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乌海市政府所在地海勃湾城区北14公里,占地面积2000公顷,与110国道、机场路、京藏高速公路紧紧相连。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一条彩带紧系在它的胸前,金沙湾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发展改革委员会,乌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已被乌海市政府列入“十一五”规划,并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是乌海市“十一五”期间要全面建成的唯一的一个生态旅游区。现在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成吉思汗骑马挂剑征战的雕像,它是由108块石头组成的,重108吨。他手中拿着的就是代表战神的军徽——剑状的小苏鲁锭(又作小“苏勒德”)。我们依稀可见当年成吉思汗驰骋疆场的雄姿。2002年张祥父子开发金沙湾时在湾内发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10余种30多件文物,现在乌海文物博物馆珍藏。为了纪念这位流传千古的蒙古英雄,便树起了这座雕塑。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大家顺着我的手的方向向北看,两根高高直立的象征着军徽的苏勒德旗杆,各安一支明晃晃的三叉,叉上有日月图形,这叫大苏勒德,二者中间用细绳连接,上面垂挂着红、黄、蓝、绿、白五色彩旗。这些彩旗在风中哗啦啦地飘扬,彩旗上的图案,好像有一匹骏马腾飞。那三叉中间的一股像箭头、两边形状酷似一张弓,如挽弓搭箭放射之状。你立于旗下庄严神圣,总觉得有些神秘,以为这里供奉着什么神物。其实,就是长矛、旗帜、弓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南征时,就是高举着这面旗帜,用弓箭、长矛围攻乃至消灭西夏的。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圣主,就把他的旗帜和武器仿制下来,竖于自家门前,逢年过节,必得祭拜,这是蒙古族通常希望兴旺发达与幸福吉祥的象征性活动的标志。〔坎儿井〕雕像右后方的就是中国一绝——坎儿井,具有新疆特色。大家跟我过去看看。据说当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孙悟空借用牛魔王的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上的大火,但是仍然高温难耐。人类为了生存,大概在千余年前,便在地下凿洞纳凉避暑,后来又将水引入洞内,使其成了流水的通道,便起名叫坎儿井。年代最长的一口现在吐鲁番地区火焰山一个山洞处的伯西哈千佛洞遗址中,全长18.5米。金沙湾的开拓者,独具慧眼,让它在金沙湾安家落户。把现代文明溶进了古老的井中。当你尽兴地玩过了沙漠项目后,坎儿井会消去你浑身的燥热,会把你带进清凉的世界。〔从坎儿井出来〕在我右手方这些白色的建筑就是蒙古包。金沙湾有大小20余个蒙古包,是展示蒙古民族风情最好的舞台。景区建有可供100余人住宿、相当于二星级标准的别墅式宾馆,内部装修具有蒙古特色,卫生间、闭路电视等设施齐全。另外还有十顶可供住宿的蒙古包,会让游客度过一个又一个安详的夜晚。中间这顶最大的蒙古包可容纳200多人就餐,同时欣赏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歌舞节目和民族服饰表演。来到金沙湾,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流传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给大家讲讲怎样建蒙古包: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到了现代,我们结合了古今建筑的特点建成了这种新式的蒙古包。〔走进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呶”(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云、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的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走进蒙古包,就像走进了歌舞的海洋,蒙古民族是一个音乐民族,蒙古人的一生是由歌编织而成,天有多高他们的音调就有多高,地有多广,他们的音乐就有多广,端起银杯,能唱得你忘情落泪。盛夏,高亢、悠扬的蒙古歌像淅淅沥沥的小雨沐浴着金沙湾;冬天,如春潮般的蒙古歌,牵

动旷野,会温暖每一位游客的心。“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有酒有肉有歌声有姑娘相伴的蒙餐以它独特的风味流传千古,给人们带来了神仙般的享受。最为著名的是全羊席。全羊席,是蒙古族接待贵宾和庆祝盛大节日宴上最高礼遇的一道菜,成吉思汗平定天下,大飨功臣,设全羊宴为乌查之宴。客人落座后,献哈达的姑娘和马头琴手鱼贯而入,唱起了热情豪放的敬酒歌。姑娘手持银碗斟上一碗醇香的美酒,客人双手接过后,要用右手无名蘸酒向空中弹三下,以示对天、地、祖先以及对主人的崇敬。主人将一只大木盘盛的全羊(烤的或煮的)摆到桌上,羊卧盘中,羊脖颈系有一根红绸。待客人观赏后,抬回厨房改刀,按照羊体结构顺序摆好,从每一件上割一点肉放在羊头上,头朝上,举向客人,诚挚地道一声:迪吉乌力贵(全羊献给您了)!这不仅是吃羊,而且是享受草原文化。〔走出蒙古包〕在蓝天白云之下,我们正前方看到的是一片沙的海洋。成群的骆驼,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就听我介绍一下蒙古族风情。〔慢慢往前走〕其实蒙古族的姑娘都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都是矫健豪放、刚强有力。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马背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筋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上桥〕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泛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酪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人变化,各族服装已进入内蒙古,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来到人工湖边〕这是个人工湖,占地15亩。是为了配合水上项目而建的。朋友们可以登上沙山,23000余亩的沙海便会一望无垠、千层万波,远眺乌海市容,可谓虎踞龙盘、形势雄伟,观黄河落日另有一番美景。从海拔1296米的高处乘坐300米长的滑索,30秒便可穿越明珠湖,到达游泳池、儿童乐园,观赏乌海绝无仅有的沙雕艺术品。参加乘坐沙漠越野车、沙地摩托、蒙古马拉车、沙漠滑翔伞、骑马、射箭等活动。滑沙是一种最简单而又十分有趣的旅游项目,当你赤裸着双脚爬上海拔1296米的沙山再乘坐滑板向下滑行时,那种惬意的感觉,像是被大海的波涛抛出的水珠,轻快而白由地享受着生命跃动的快感。骆驼是最古老、最有力的运输工具,只要给他喂上一把盐,它可以不吃不喝走七天。骑骆驼漫游沙海,沙丘像大海的波涛,但它没有声音,只有叮咚叮咚的驼铃声,让你在宁静中享受人生的岁月。剩下的朋友在湖边边休息边听我讲故事怎么样?金沙湾这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源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1226-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远征西夏途经桌子山下的山湾,看到湾后有雄伟的高山作为屏障,湾前黄河奔腾,两座金色的山丘坐落在山湾里,使这位英雄赞叹不已,于是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点将布兵,并挑选了一名技艺高超,名叫约勒道日玛的铁匠从山中挖宝、从黄河取水,为其铸造兵器、甲胄。铁匠为成吉思汗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便把这片神奇的宝地赐给了铁匠,并命名此山为乌仁图什山(意为巧匠的铁砧子);因铁砧子面平如桌,俗称桌子山。铁匠有一儿子叫海若布刀亥,生的犹如雄狮般英武、剽悍,武艺高超,力大无穷。一日,成吉思汗率部下到一个小山包后面视察,发现一只老鹰正撕碎肉块喂养一个小女孩,人们大为惊讶,成吉思汗认为此鹰是天神,是保佑人类的神鹰,为敬仰神鹰便在小白旗上绘制了神鹰图,并将小白旗绑在苏勒德旗杆上,称之为查干苏勒德。此山包得名为神鹰山。民间百姓常拿肉食上山祭献神鹰,并求神鹰保佑平安。神鹰曾经喂养过的小女孩,已长成了美丽漂亮的少女。有一天少女上山求神鹰保佑天下苍生平安,突然七只狼将少女团团围住,碰巧被海若布刀亥遇见,海若布刀亥赶走了狼群。从此两人相亲相爱。铁匠只因少女是汉人不许成亲。海若布刀亥便终身未娶,少女也终身未嫁。直至百年以后,在少女被救、海若布刀亥与狼群搏斗的地方长出两棵树,一棵为沙霸王,一棵为沙冬青,两棵树紧紧相连在一起,后人称之为情人树。藏语海若布,意为雄狮;蒙古语刀亥,意为湾。二者合起来即意为雄狮之湾。海勃湾得名,即源于“海若布”之谐音加上“刀亥”之意。后人因此湾沙色金灿辉煌,便起名叫金沙湾。〔金沙湾〕金沙湾正如民间所传,东靠山、西看河,是一块风水宝地。相

传,汉武帝时为征服匈奴,在湾前曾沿黄河修筑城池;岳飞征战贺兰山曾在这里驻扎,杨六郎西征时也曾在这里屯兵,西藏僧人传经曾专门走过这里。2005年,北京雍和宫住持嘉木祥图布丹及其弟子扎木斯仁朝格吉乐大师亲临金沙湾,为金沙湾施法诵经。中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夏日亲笔题书“金沙湾”。沙漠历来被视为是生命的禁区,博大而神秘,然而当你走进金沙湾登上紧锁南北的两座沙峰时,凭眺金沙湾龙虎夺珠的壮观景象,则觉一番别开生面的神韵奇境展现在你眼前。赤足爬上沙山,举目眺望,饱吸城市内少有的新鲜空气,沐浴明媚的阳光,头上蓝天白云,和风旭日,脚下无声的沙海逐浪推波、连绵起伏;东看桌子山雄伟壮观,西看古老的黄河庄严秀丽;在烈日当头、旷野无风的日子里,躺在金色的沙中,就会清除身体久积的疲劳,放松紧张的神经。沙漠特有的功能会使你身心健康,增强你生命的活力。谁能相信,7000万年前的珍稀濒危植物能在金沙湾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不知何年何月,这些珍稀植物,随着地层的演变和大自然的风雨,带着无奈的离情怨恨离开古老的地中海,横渡印度洋来到此地生根开花。金沙湾内的四合木及其家族半日花、蒙古扁桃、沙拐枣、沙霸王、冬青,千百年来,它们在风雨中摇曳,在荒漠中结伴生长,凛冽的北风奈何不了它们,炎热的骄阳下它们依然能够在开阔的荒原上顽强的生存。曾被俗称为“油柴”的年代、砍柴人的板斧、砍断它们的筋骨、牛羊曾在它们的头顶上无情地践踏,也没有使它们绝迹,它们终于盼来了科学的认可。它们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四合木被学术界称为珍贵的“活化石”、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已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先后有美、日、英、瑞士、加拿大等国的专家专程来考察。几年前,在北京花卉市场上,曾把其列为观赏植物,并每株标价达4万元。在金沙湾保护区内,四合木星罗棋布,植物大熊猫以顽强的生命力,为金沙湾添上了光彩的一笔。其他沙生植物,有终年碧绿的冬青、高大茁壮的沙霸王、艳丽飘香的半日花等珍稀沙地木本植物;沙拐枣为珍贵的沙地树种,有绿化之功能,果实还可食用;黄芪、锁阳均为珍贵的沙地药用植物,前者有补气固表功能,后者能壮阳固精;此外还有草苞鞠、棉刺、白茨、沙蒿、骆驼蓬、胡杨等珍稀保护物种。金沙湾夏天的夜晚是令人十分惬意的,你如果能在此度过一个良宵,将会使你终生难忘。凉风习习,星罗棋布的沙山灯火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体,处处散发着生命灿烂的气息。移动帐篷里情侣相伴,幽静的沙海中夫妻徜徉,幼童能毫无顾忌地戏耍,天上的星星为人们幸福地微笑。夜幕下的金沙湾将你带进美妙无比的境地,蒙古圣主的神灵会保佑你幸福安康。

第二篇: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

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1

亲爱的朋友:

您听说过沙子会唱歌吗?因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东端的罕台川西岸,东岸的孤子梁与它临川相望,一条索道临空飞架其间,形成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

响沙湾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现在正在申报5A级旅游区。响沙,蒙古语为布日芒哈,意为“带喇叭的沙丘”。响沙湾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沙高110米,宽400米,沙坡斜度约50度,沙丘呈月牙形沙湾状。沙子干燥时,从沙丘顶往下滑,沙子会发出鸣响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飞机轰鸣声,故名“响沙湾”。

响沙湾1984年开辟为旅游点。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沙漠娱乐项目,如沙漠索道、滑沙、滑沙板、沙漠卡丁车、沙漠摩托车、沙漠冲浪车、沙漠滑翔伞、骑马、骑骆驼等。另外,在这里,您还可以欣赏到独具鄂尔多斯蒙古族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表演等。

关于响沙的成因,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但大部分都与藏传佛教寺庙有关。传说以前在响沙湾一带有一座喇嘛庙,里面居住着众多喇嘛。有一天,小喇嘛不服大喇嘛的管理,制造事端,鼓动喇嘛预谋造反,这时正巧云游四方的神仙张果老倒骑着毛驴经过,他听到喇嘛们大吵大闹,非常气恼,心里想:如若不一心向佛,何时才能修得正果?一气之下就将鞋里的沙子撒落喇嘛庙上空。转眼间,金碧辉煌的喇嘛庙被沙漠覆盖,喇嘛庙和作孽的喇嘛们全部埋到了黄沙下面。然而,喇嘛们毕竟是佛家弟子,他们并没有死去,因而经常在下面诵经吹号,这样沙子便会发出响声。

近年来,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沙子的鸣响问题。有人认为,沙子作响是由于该处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是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到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也有人认为,是水的蒸发形成蒸汽墙,它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恰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产生了共鸣作用;还有的人认为沙子的鸣响与沙粒的结构有关等。关于响沙成因的说法不一,目前尚无定论,至今仍是个谜,这便赋予了响沙湾更加神奇的魅力。有一位旅游界诗人饱含对响沙湾特别钟爱之情,将多次游览此处的感受吟诵成如下动人的诗篇。

游响沙湾其一其二年来久仰响沙湾,大漠风光诚壮观——欣睹沙坡呈半环。黄沙无际衔苍天。瀚海茫茫腾万浪,数行足迹通峰顶,金沙漫漫耸千山;一阵驼铃绕沙湾;踏沙何惧双足烫,游子动情痴伫立,登顶浑如赤脚仙。雄鹰展翅乐盘旋。豪兴勃发连广宇,纵然雨后沙不响,折腰笑对大自然!犹胜园林寺庙间。重游响沙湾响沙湾,瀚海茫茫风光异,河两头,沙坡上下人如流。游人如织,游乐当尽兴,景观壮神州。徜徉胜踟蹰!青天笼黄沙,归来欣然赴婚宴,大漠漫峰丘。吃羊背子喝喜酒;碧空飘红伞,弦歌悦耳诚劲美,飞人动悠悠。健舞赏心更悦目。索道凌空架,习俗真奇特,天堑变通途。民风忒淳朴。下驼背,乘滑板,一代天骄子孙旺——听沙响——声呜呜。鄂尔多斯蒙古族!这些诗作,真是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奇乐异曲,将响沙湾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籁民风巧妙地组合成一部醉人的动感画面和交响乐章。

朋友们,神奇的响沙湾难道不是您眷恋的人间胜境吗?

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2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这就是“世界罕见,中国之最”的银肯响沙,俗称响沙湾。

它位于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的东端,北距草原钢城包头市50公里,周边延绵的沙山层层叠叠,形成一幅壮观的沙海奇景。

人们常说“鄂尔多斯人能歌善舞”,甚至连沙子都会唱歌,是不是有点神奇了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莫测神奇的响沙,来领略一下它神秘面纱背后的风姿。

银肯响沙居中国各响沙之首,被称为“响沙之王”。

银肯是蒙语,汉语意思是“永久”,银肯响沙陡立于罕台河谷西岸,有清泉从坡底涌出。

响沙湾沙高110米,宽400米,依着滚滚沙丘,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度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

沙子干燥时,游客攀着软梯,或乘坐缆车登上“银肯”沙丘顶,往下滑溜,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汽车、飞机轰鸣,又如惊雷贯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这响沙声令人精神振奋,妙趣横生,于是一鼓作气从100多米高的沙山顶一直滑到沙山底下,人们不禁惊叹:这里的'沙子竟会唱歌?

当我们站在沙丘的高处放眼望去,茫茫大漠沙丘滚滚,如金波荡漾,十分壮观。

这就是内蒙古三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达16000平方公里,库布其是蒙古语,汉语为“弓弦”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库布沙漠比喻为一张弯弓,那么,我们脚下的银肯响沙(即响沙湾)就是这“弓上之弦”。

这道平地崛起的沙丘在阳光的沐浴下,起伏着优美的曲线,宛如侧卧的美女,在茫茫的沙漠中静静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静谧,无数种传说溶进沙歌里——无论是“鸣沙”、“响沙”、“哨沙”抑或近代的“唱沙”、“乐沙”等,都在这传说的迷雾中延伸拓展。

银肯响沙的传说很多,但大都分传说都与藏传佛教寺庙有关。

传说之一是:有500名喇嘛正在召庙中奏乐祭典,忽然狂风骤起,漫天的飞沙走石将召庙埋没。

传说之二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驴驮着沙袋子不慎解口,一夜之间沙子埋没了这里的一座寺庙。

人们滑沙听到的鸣沙的响声,好像是喇嘛们在地下奏乐和诵经的声音,这个传说的普遍性代表了当地蒙古族聚集所产生的文化效应。

传说沙下埋着一座叫“银肯召”的召庙,真的有没有银肯召这座召庙呢?这是一个谜。

游客们可以通过在银肯响沙游览期间欣赏到蒙古族歌舞,静静地感受民族宗教、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那么,沙子为什么会响呢?至今对世人来说还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也正因为这个谜,赋予了响沙湾神奇的魅力,迎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

传说固然美丽,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等,都试图科学的解释响沙的成因。

对于旅游者来说,猎奇和自然的亲近,以及观赏是必不可少的心境,对于沙漠,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蕴藏沙海深处的美,浩瀚无垠的响沙大漠,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纯净的沙子既没有顽石也没有杂尘,沙丘的形态各异。

您可以穿着沙袜徒步或乘着骆驼走进沙漠深处,祭敖包、观沙湖,体味辽阔大漠带给您的宁静与宽广;您也可以踏着沙撬、踩着滑板,或坐下来顺着沙山往下滑,一边聆听响沙的声音,一边享受返老还童的轻松与无忧;或是到沙山底下开卡丁车、骑骏马、坐羊拉车,当一回现代羊倌,别提多滑稽。

观沙漠日出,赏大漠晚霞,在沙漠中探险,燃起沙漠篝火,观赏沙雕,或在沙漠中打靶、射箭、跳伞,甚至尽情地在沙海中滚爬……这里成了人们返朴归真的乐园。

响沙大漠如梦如画,晨曦时波光粼粼,五彩纷呈,夕阳下大漠孤烟,美不胜收。

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那一份让灵魂宁静的温馨。

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3

响沙湾旅游区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距包头市以南50公里处,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

这里沙丘连绵分布,景色壮观,嫩黄色的沙漠,一望无垠,景区内有东西500米长的沙湾,呈弯月状,沙丘高度110米,坡度为40度,从沙丘顶部滑下,沙子会发出轰鸣声,形成著名的“响沙”奇观,是罕见的自然景观。除此以外,在这里骑骆驼、玩滑翔伞等项目都将让你兴奋难忘。

在这里滑沙,真是件最惬意不过的事了,坐在沙丘上,双腿前伸,用力下滑时,耳畔会响起“嗡嗡”的轰鸣声,随着下滑速度的加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令人惊异不已。骑骆驼沙海探奇则是另一种体验,在摇曳不定的驼背上,明丽的蓝天、白云、黄沙都悠远无边,让人有一种神游物外的不真实感。

第三篇:响沙湾旅游区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您听说过沙子会唱歌吗?因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东端的罕台川西岸,东岸的孤子梁与它临川相望,一条索道临空飞架其间,形成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响沙湾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现在正在申报5A级旅游区。响沙,蒙古语为布日芒哈,意为“带喇叭的沙丘”。响沙湾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沙高110米,宽400米,沙坡斜度约50度,沙丘呈月牙形沙湾状。沙子干燥时,从沙丘顶往下滑,沙子会发出鸣响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飞机轰鸣声,故名“响沙湾”。响沙湾1984年开辟为旅游点。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沙漠娱乐项目,如沙漠索道、滑沙、滑沙板、沙漠卡丁车、沙漠摩托车、沙漠冲浪车、沙漠滑翔伞、骑马、骑骆驼等。另外,在这里,您还可以欣赏到独具鄂尔多斯蒙古族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表演等。关于响沙的成因,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但大部分都与藏传佛教寺庙有关。传说以前在响沙湾一带有一座喇嘛庙,里面居住着众多喇嘛。有一天,小喇嘛不服大喇嘛的管理,制造事端,鼓动喇嘛预谋造反,这时正巧云游四方的神仙张果老倒骑着毛驴经过,他听到喇嘛们大吵大闹,非常气恼,心里想:如若不一心向佛,何时才能修得正果?一气之下就将鞋里的沙子撒落喇嘛庙上空。转眼间,金碧辉煌的喇嘛庙被沙漠覆盖,喇嘛庙和作孽的喇嘛们全部埋到了黄沙下面。然而,喇嘛们毕竟是佛家弟子,他们并没有死去,因而经常在下面诵经吹号,这样沙子便会发出响声。近年来,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沙子的鸣响问题。有人认为,沙子作响是由于该处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是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到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也有人认为,是水的蒸发形成蒸汽墙,它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恰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产生了共鸣作用;还有的人认为沙子的鸣响与沙粒的结构有关等。关于响沙成因的说法不一,目前尚无定论,至今仍是个谜,这便赋予了响沙湾更加神奇的魅力。有一位旅游界诗人饱含对响沙湾特别钟爱之情,将多次游览此处的感受吟诵成如下动人的诗篇:游响沙湾其一 其二年来久仰响沙湾,大漠风光诚壮观——欣睹沙坡呈半环。黄沙无际衔苍天。瀚海茫茫腾万浪,数行足迹通峰顶,金沙漫漫耸千山; 一阵驼铃绕沙湾;踏沙何惧双足烫,游子动情痴伫立,登顶浑如赤脚仙。雄鹰展翅乐盘旋。豪兴勃发连广宇,纵然雨后沙不响,折腰笑对大自然!犹胜园林寺庙间。重游响沙湾响沙湾,瀚海茫茫风光异,河两头,沙坡上下人如流。游人如织,游乐当尽兴,景观壮神州。徜徉胜踟蹰!青天笼黄沙,归来欣然赴婚宴,大漠漫峰丘。吃羊背子喝喜酒;碧空飘红伞,弦歌悦耳诚劲美,飞人动悠悠。健舞赏心更悦目。索道凌空架,习俗真奇特,天堑变通途。民风忒淳朴。下驼背,乘滑板,一代天骄子孙旺——听沙响——声呜呜。鄂尔多斯蒙古族!这些诗作,真是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奇乐异曲,将响沙湾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籁民风巧妙地组合成一部醉人的动感画面和交响乐章。朋友们,神奇的响沙湾难道不是您眷恋的人间胜境吗?

第四篇:敖汉旗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朋友们,我们要去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是敖汉旗生态旅游区。根据世界保护联盟生态旅游专家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人类从身体享乐为主的旅游追求转变为以精神追求为主的生态旅游追求。联合国利用卫星遥感测控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扫描的结果是:整个东北,除小兴安岭的绿色外,能够测绘到的成片绿色就是敖汉旗的森林植被。小兴安岭的绿色是原始森林,而敖汉旗的成片绿色则是人工生态建设的成果,你很难想象这里原来竟是风沙滚滚的荒漠之地。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是赤峰市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年刮两次黄风,一次刮六个月”,这句充满诙谐的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和人们无奈的心理。建国50多年来,全旗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连续三代人坚持不懈植树种草,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取得了生态建设的可喜成就,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典型,两次全国治沙造林现场经验交流会都在敖汉旗召开。2002年,敖汉旗又被联合国授予生态建设“全球500佳”荣誉称号。当年,我国获此殊荣的仅有两处,另一处是深圳。现在来到敖汉,昔日的秃山都披上了绿装,黄沙滚滚的荒漠之地变为满目苍翠的林地草海,过去来过这里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您了解到50多年来这里的人民持之以恒治理荒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听到那无数动人的故事,您一定会为之感动得落泪;当您有幸看到男女老幼齐上阵的数万人大会战场面,您更会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

(一)黄羊洼生态建设工程 黄羊洼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古代这里松柳浩瀚,草木丛生,常有成群的黄羊出没,因此而得名。但过度的开垦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成了赤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治理前,黄羊洼地区土地沙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吞噬农田,农牧业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正如民谣所说的:“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 黄羊洼生态建设工程始建于1989年,建设范围涉及康家营子乡、古鲁板蒿乡、双井乡、种羊场、双井林场、古鲁板蒿林场等三乡三场,沙化草场面积45万亩。建设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三年共营造草牧场防护林5.08万亩,形成50米宽的主副林带294条,总长度726公里。构成500×500和500×400米的网格877个,保护草牧场43.3万亩,占沙化面积的96.2%。从1997年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在原网格内穿加“十”字带,营造接班林,营建灌木饲料林。共建成小网格1204个,开沟造林总长度为1885公里,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黄羊洼草牧场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实现了人进沙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三乡三场粮食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平均亩产在600公斤以上,是治理前的10倍,人均占有粮食达1250公斤,成为敖汉旗主要产粮区。工程区年产饲草1.27亿公斤,可饲养草食牲畜16.93万个羊单位,现有大小畜折合10.09万个羊单位。现在,这里林带纵横、阵列整齐、大地织锦、草海无垠,目力所及,绿带连天,气势恢弘,令人叹为观止。温家宝同志在视察黄羊洼时,高度评价敖汉旗走了一条“林多一草多一畜多—肥多—粮多—钱多”之路。1996年6月,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秘书处官员卡尔·波马顿先生考察了黄羊洼治沙工程后感叹地说:“这里象法国的庄园。”

(二)黄花甸子小流域治理工程黄花甸子三十二连山流域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由32个山头相连而成,总面积1.56万亩。该流域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从1992年开始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大量人力,动巨量土石方,通过挖水平沟、鱼鳞坑蓄水存肥,植树造林,修造水平梯田,建设农田防护林带。累计治理面积1.3万余亩,治理程度达83%,总计完成造林面积达2550亩。通过多年治理,该流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三)大青山生态示范工程 大青山示范工程位于宝国吐乡东南部,属于国家重点治理区大青山小流域,共有144座大小山头,总流域面积4.2万亩。该地区山峰坡度大,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从1990年开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向荒山进军。10年累计治理荒山3.48万亩,治理程度达80%以上,造林8800亩,林带1.16万延长米,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敖汉不仅是绿色敖汉,更是人文敖汉。敖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近万年来,一直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并始终处在北方文化的中心地带。全旗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0多处,其中以敖汉命名的文化类型就有4种,如距今8000余年的中华始祖聚落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也许正是这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才赋予了敖汉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吧!朋友们,敖汉旗生态之旅定让您身心两健,终生回味无穷。

第五篇:最新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精品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美林谷位于赤峰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南部。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地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锦山46公里。距赤峰91公里。紧靠赤(峰)承(德)一公路。美林谷是一个自发形成、以原始次森林和亚高山湿地草甸为主体景观的旅游地。美林乡清初属东围场,原名默尔根乌黑难苏台。后更名默尔沟。1979年,划为革命老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位于喀喇沁旗美林镇内,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赤峰90公里。美林谷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形成,以原始次生林和亚高山草甸为主体景观的旅游度假胜地。

美林谷森林密布,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景色宜人,谷内野兽出没,百鸟栖息,历史上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谷内既有奇峻陡峭的山峰怪石,又有众多的山泉河流,著名的锡泊河便发源于此。她流经峡谷时汇集了景区内多处泉流,水流量达每秒0.4平方米左右。由于长期地质运动和高山流水的下切作用,该区域形成了19处坡积裙和高山湿地冲积扇,它们环形分布于背风向的山脚下,水草丰美,鸟语花香。走进这里,你便有如贴近了大自然的肌肤,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晃如走进了世外桃源。谷内最著名的景区为韭菜楼和滴水壶。自锡伯河源头沿山而上,进果树洼,上百花坡,登白桦岭,过石板天桥,便可见一楼型石峰,峰后大片冲积平原上长年生长着丛丛山韭菜,韭菜楼便因此得名。美林谷风景区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兴建,届时将成为华北地区独具神韵的自然风光旅游风景区。

(一)韭菜楼

韭菜楼风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山形东北平缓,西南陡峭,主峰海拔1860米。由于山高林茂,泉水从山脚处冒了出来,顺沟而下,一路上汇聚着其它山泉,形成了滚滚奔腾的河流,这就是锡伯河的源头。清代,韭菜楼属木兰围场。因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从康熙皇帝开始,木兰围场辟为习武狩猎、避暑游玩场所,现在在韭菜山顶有时还可以见到残瓦碎陶、箭簇矛头等遗物。

自锡伯河源头沿山而上,是果树洼,它的果树主要以山丁子、山梨树为主。这些果树极有特色:远看是完整的一棵,有蘑菇形、蒙古包形、彩云形的树冠;近瞧,却是几十棵的一丛,内高外低,最外围的弯下腰来甘当陪衬,可谓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再往前走是百花坡,这里盛开的鲜花主要有石竹子花,浅黄色的癞毛子花,还有纯紫色的高乌头花,蓝白色的山苏子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过了百花坡转过阳坡小洼,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修长挺拔的白桦树,这就是著名的白桦岭。

走出白桦岭,我们看山梁上立着的一块长有双耳的奇石,说明韭菜楼的主峰就要到了。从山下仰望,山顶呈平台状,南北各有一峰,南高北低。北峰脚下的骆驼石、石门岩、椅子石等景观,与对坡林海中的几处石丘隔谷相望,天然成趣。

北峰顶部有处醒目的石岩,一东一西,对峙而卧,东岩伟岸奇崛,西岩小巧别致,上边有两个石笋,似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所以被称为情侣石。

最美当属南楼风光,走过弯曲的小路,直奔高十几米、长五十余米的石峰,就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桥。天桥宽不到一米,窄不盈一尺,对人的胆气既是一种压抑又是一种挑战。

过天桥不远处,在悬崖峭壁上,有一天然洞穴,叫做鸳鸯洞,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对不甘父母之命的恋人,不畏世俗,携手逃人这深山,毅然跨过天桥,隐人林间,靠野菜野果在这鸳鸯洞内度过一个甜蜜而美好的蜜月。

在距南楼北峰一里之遥的地方。生长着一片片的山韭菜和筒葱,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韭菜楼就是因在楼顶似的山巅生长着田园里的韭菜而得名。

(二)滴水壶

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米,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滴水壶一年四季,变幻莫测,春秋两季,滴水不止,一里之处就可听到叮咚悦耳、有韵有致的滴水声。夏季的滴水壶最为壮观,此时滴水壶水量充沛,形成了小瀑布,从崖顶上一泻而下。这珠玑的组合,水流的跌落,虽没有忽闻雷声殷前川的雄姿盖世,却有温柔是我力是我的生动秀美。远远望去,洁白水帘,飘飘然然,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好一幅美妙的水景图,让人陶醉。冬季滴水壶则结成数丈冰挂,似壁银帘,重新回归渲泄后的平静和爆发后的沉默中。滴水壶的四周也充满生机和惊奇,滴水壶川沟谷狭长,宽约30米,周围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针阔树种繁多,秋霜过后,黄、绿、紫、红,各色纷呈,绚丽多彩。

滴水壶最让游人刺激的一景要属壶顶部的那块巨石,它凌空悬卧,似坠似落,路人从下面的公路经过后,无不出一身冷汗,无不长嘘一口大气,啧啧惊叹,惊乎险乎!

下载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导游词(最终定稿)

    亲爱的朋友,当你乘坐的汽车告别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位于蒙、宁交界处的西鄂尔多斯草原,距银......

    长流水生态旅游区导游词[推荐阅读]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灵武长流水生态旅游区。我叫×××,是我们今天的导游。很高兴认识大家,并有幸与各位结伴共游长流水。来到长流水,相信大家都是兴致勃勃,游意昂然。长流......

    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您到过恩格贝吗?恩格贝是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恩格贝生态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兰乡境内,地处库布其沙漠的东端,距东胜120公里,距包头50公里,总面积30......

    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导游词(5篇)

    亲爱的朋友,当你乘坐的汽车告别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位于蒙、宁交界处的西鄂尔多斯草原,距......

    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朋友们,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是兴安盟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从扎赉特旗政府所在地音德尔镇沿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向西北走20公里,便可饱览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之秀色。 绰尔河是内蒙......

    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您到过恩格贝吗?恩格贝是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恩格贝生态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兰乡境内,地处库布其沙漠的东端,距东胜120公里,距包头50公里,总面积3......

    宁夏长流水生态旅游区导游词(五篇范例)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灵武长流水生态旅游区。我叫×××,是我们今天的导游。很高兴认识大家,并有幸与各位结伴共游长流水。来到长流水,相信大家都是兴致勃勃,游意昂然。长流......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导游词大全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被称为“沙漠绿色大峡谷”的国家4A级旅游区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这里距科左后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25公里,距沈阳市200公里。大青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