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朋友们,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是兴安盟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从扎赉特旗政府所在地音德尔镇沿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向西北走20公里,便可饱览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之秀色。绰尔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河流,嫩江最大支流,兴安盟七条河流之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整个扎赉特旗,在旗境内流程200多公里,是扎赉特人的母亲河。绰尔河两岸山地、丘陵、草原变化有序,风光明丽,景色宜人。绰尔河上的茂力格尔大桥和省际大通道大桥跨河横卧,雄伟壮观。绰勒水利枢纽工程(绰勒水库)位于绰尔河中游茂力格尔大桥上游150米处,工程总投资2.8亿元,施工总工期3年,2001年11月1日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融灌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流坝、水电站四部分组成。水库面积3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230.5米,总库容2.6亿立方米,主坝全长1620米,坝最高处20米。该工程于2006年10月之前全部竣工。在距茂力格尔大桥北侧零公里处,是建设中的绰勒水库旅游区。旅游区占地约为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为3.5万平方米。旅游区上段为绰尔河中游低山丘陵区,沿河两侧有宽广的阶地和河谷平原,牧草茂密;下段为绰尔河下游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旅游区分为水上娱乐区、度假别墅区、草原民族风情区、田园风景区和综合服务区5个区域,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同时回忆60多年前那血雨腥风的岁月和那场在这里进行的歼击日寇的战斗,受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旅游区现已开发的三个景点是——茂力格尔大桥:位于绰勒水库境内。1981年,111国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茂力格尔大桥落成。茂力格尔大桥横跨绰尔河,雄伟壮观。桥长455.5米,两岸引线长6公里,桥面净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桥。这里的山水美景、草原风光和雄伟的大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水上娱乐景区:开展划船、垂钓、水上运动,观光水上乐园等。休闲餐饮度假区:主要包括天府园山庄、神山宾馆基地、玫瑰园休闲度假村、云柳休闲饭庄等。绰勒水库周围自然风景最为优美。两岸峰峦叠翠,林木葱茏,花草繁盛,栖息繁衍着多种珍禽异兽,远眺似天然公园。朋友们,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确实是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垂钓的好去处,我们这就去身临其境、体验一番吧。
第二篇:白音锡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白音锡勒草原生态旅游区位于锡林浩特市郊东南52公里处,属典型草原,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区内水草丰美、植被繁茂,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植被类型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中国科学院在此设有“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定点进行科研工作。本区域被国际上确认为欧亚大陆典型草地样板,每年都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从事科研。以白音锡勒草原为核心区的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单位。1997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草地类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入“五大王牌旅游精品”之一。白音锡勒草原之所以如此美丽,与它的形成、区域地质基础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该地区的草原类型多样、结构典型。主要的自然景观有扎格斯台淖尔、杨桦林区、沙地云杉林区、哈布其拉峡谷、熔岩台地。人文景观有英纯血马场、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研究站、草原赛马场等。独具特色的系列景观和广袤无垠的草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草原绿色王国。扎格斯台淖尔碧波荡漾,湖水一尘不染,就像仙境中的瑶池一般。透过清澈的湖水,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嬉戏:有鲫鱼、草鱼、鲢鱼,还有河蟹、高白龟等。这里最有名气的还属“三道鳞”鱼,它不仅个儿大体肥,而且肉质鲜美。生活在这草原“明珠”里的鱼,营养丰富自不必说,其未曾污染更受人们的青睐。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每年还有大量的海鸥、天鹅来此栖息、哺育后代呢!天然杨桦林距离扎格斯台淖尔约4公里,林地面积60余平方公里,属天然次生林。阴坡以山杨、白桦、杏树等混交乔木为主,草高树密,林涛阵阵;阳坡则以野山楂居多,每到秋季,黄红相间,争奇斗艳。据考证,这一带在遥远的古代曾与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相连接,后因森林大火、气候变迁等原因,现仅存其残生林,而这一区域也因此具有了较高的保护、科研及观赏价值。距湖东岸不远处,生长有一片神秘的原始林,那就是著名的沙地云杉林。这片沙地云杉林面积6万平方米,生长着约1000余株沙地云杉。云杉是珍稀树种,在北方地区天然成林极为罕见,而沙地云杉属世界珍奇树种,被科学家称为“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沙地云杉其高可达28米,树龄一般在百年以上。树型似塔,杆红叶绿,四季常青,气势挺拔。现在保护区内的这片云杉林,最高的即达20米,是锡林郭勒草原上惟一残存的常绿针叶林,有植物学家称其为新树种——蒙古云杉。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研究定位站创建于1979年,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进行草原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草原生态定位站拥有土壤、植物、昆虫等多种实验室和野外生态实施样地。这里专门设立了动植物标本展览馆和陈列室。来此游玩,不仅可以欣赏到草原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能通过科研人员的介绍,学到很多植物学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草原。白音锡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内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这里有“草原长城”成吉思汗边墙(即金界壕),有“辽代边堡”四方城,还有浩勒图音苏莫(苏莫,蒙古语意为寺庙)和布里亚特苏莫两座神圣的喇嘛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还有着数不清的敖包——白音锡勒草原就有一座著名的楚古兰敖包:“楚古兰敖包”系蒙古语,意为“会盟之祭奠岗”。据资料记载,清崇德六年(1641)至康熙六年(1667),锡林郭勒五部十旗会盟于此,举行盛大的敖包祭奠仪式和“那达慕”。它位于今锡林浩特市南25公里外。现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的祭奠日,这里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届时,草原牧人用色彩缤纷的毛绳将13座敖包连结起来,然后供奉奶酪、奶酒或羊头等祭品,祈福禳灾,寄托情怀……
·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
·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第三篇:敖汉旗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朋友们,我们要去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是敖汉旗生态旅游区。根据世界保护联盟生态旅游专家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人类从身体享乐为主的旅游追求转变为以精神追求为主的生态旅游追求。联合国利用卫星遥感测控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扫描的结果是:整个东北,除小兴安岭的绿色外,能够测绘到的成片绿色就是敖汉旗的森林植被。小兴安岭的绿色是原始森林,而敖汉旗的成片绿色则是人工生态建设的成果,你很难想象这里原来竟是风沙滚滚的荒漠之地。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是赤峰市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年刮两次黄风,一次刮六个月”,这句充满诙谐的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和人们无奈的心理。建国50多年来,全旗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连续三代人坚持不懈植树种草,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取得了生态建设的可喜成就,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典型,两次全国治沙造林现场经验交流会都在敖汉旗召开。2002年,敖汉旗又被联合国授予生态建设“全球500佳”荣誉称号。当年,我国获此殊荣的仅有两处,另一处是深圳。现在来到敖汉,昔日的秃山都披上了绿装,黄沙滚滚的荒漠之地变为满目苍翠的林地草海,过去来过这里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您了解到50多年来这里的人民持之以恒治理荒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听到那无数动人的故事,您一定会为之感动得落泪;当您有幸看到男女老幼齐上阵的数万人大会战场面,您更会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
(一)黄羊洼生态建设工程 黄羊洼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古代这里松柳浩瀚,草木丛生,常有成群的黄羊出没,因此而得名。但过度的开垦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成了赤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治理前,黄羊洼地区土地沙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吞噬农田,农牧业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正如民谣所说的:“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 黄羊洼生态建设工程始建于1989年,建设范围涉及康家营子乡、古鲁板蒿乡、双井乡、种羊场、双井林场、古鲁板蒿林场等三乡三场,沙化草场面积45万亩。建设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三年共营造草牧场防护林5.08万亩,形成50米宽的主副林带294条,总长度726公里。构成500×500和500×400米的网格877个,保护草牧场43.3万亩,占沙化面积的96.2%。从1997年开始实施二期工程,在原网格内穿加“十”字带,营造接班林,营建灌木饲料林。共建成小网格1204个,开沟造林总长度为1885公里,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黄羊洼草牧场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实现了人进沙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三乡三场粮食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平均亩产在600公斤以上,是治理前的10倍,人均占有粮食达1250公斤,成为敖汉旗主要产粮区。工程区年产饲草1.27亿公斤,可饲养草食牲畜16.93万个羊单位,现有大小畜折合10.09万个羊单位。现在,这里林带纵横、阵列整齐、大地织锦、草海无垠,目力所及,绿带连天,气势恢弘,令人叹为观止。温家宝同志在视察黄羊洼时,高度评价敖汉旗走了一条“林多一草多一畜多—肥多—粮多—钱多”之路。1996年6月,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秘书处官员卡尔·波马顿先生考察了黄羊洼治沙工程后感叹地说:“这里象法国的庄园。”
(二)黄花甸子小流域治理工程黄花甸子三十二连山流域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黄花甸子村,由32个山头相连而成,总面积1.56万亩。该流域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从1992年开始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大量人力,动巨量土石方,通过挖水平沟、鱼鳞坑蓄水存肥,植树造林,修造水平梯田,建设农田防护林带。累计治理面积1.3万余亩,治理程度达83%,总计完成造林面积达2550亩。通过多年治理,该流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三)大青山生态示范工程 大青山示范工程位于宝国吐乡东南部,属于国家重点治理区大青山小流域,共有144座大小山头,总流域面积4.2万亩。该地区山峰坡度大,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从1990年开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向荒山进军。10年累计治理荒山3.48万亩,治理程度达80%以上,造林8800亩,林带1.16万延长米,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敖汉不仅是绿色敖汉,更是人文敖汉。敖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近万年来,一直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并始终处在北方文化的中心地带。全旗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0多处,其中以敖汉命名的文化类型就有4种,如距今8000余年的中华始祖聚落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也许正是这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才赋予了敖汉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吧!朋友们,敖汉旗生态之旅定让您身心两健,终生回味无穷。
第四篇:最新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精品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美林谷位于赤峰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南部。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地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锦山46公里。距赤峰91公里。紧靠赤(峰)承(德)一公路。美林谷是一个自发形成、以原始次森林和亚高山湿地草甸为主体景观的旅游地。美林乡清初属东围场,原名默尔根乌黑难苏台。后更名默尔沟。1979年,划为革命老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林谷生态旅游区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位于喀喇沁旗美林镇内,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赤峰90公里。美林谷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形成,以原始次生林和亚高山草甸为主体景观的旅游度假胜地。
美林谷森林密布,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景色宜人,谷内野兽出没,百鸟栖息,历史上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谷内既有奇峻陡峭的山峰怪石,又有众多的山泉河流,著名的锡泊河便发源于此。她流经峡谷时汇集了景区内多处泉流,水流量达每秒0.4平方米左右。由于长期地质运动和高山流水的下切作用,该区域形成了19处坡积裙和高山湿地冲积扇,它们环形分布于背风向的山脚下,水草丰美,鸟语花香。走进这里,你便有如贴近了大自然的肌肤,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晃如走进了世外桃源。谷内最著名的景区为韭菜楼和滴水壶。自锡伯河源头沿山而上,进果树洼,上百花坡,登白桦岭,过石板天桥,便可见一楼型石峰,峰后大片冲积平原上长年生长着丛丛山韭菜,韭菜楼便因此得名。美林谷风景区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兴建,届时将成为华北地区独具神韵的自然风光旅游风景区。
(一)韭菜楼
韭菜楼风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山形东北平缓,西南陡峭,主峰海拔1860米。由于山高林茂,泉水从山脚处冒了出来,顺沟而下,一路上汇聚着其它山泉,形成了滚滚奔腾的河流,这就是锡伯河的源头。清代,韭菜楼属木兰围场。因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从康熙皇帝开始,木兰围场辟为习武狩猎、避暑游玩场所,现在在韭菜山顶有时还可以见到残瓦碎陶、箭簇矛头等遗物。
自锡伯河源头沿山而上,是果树洼,它的果树主要以山丁子、山梨树为主。这些果树极有特色:远看是完整的一棵,有蘑菇形、蒙古包形、彩云形的树冠;近瞧,却是几十棵的一丛,内高外低,最外围的弯下腰来甘当陪衬,可谓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再往前走是百花坡,这里盛开的鲜花主要有石竹子花,浅黄色的癞毛子花,还有纯紫色的高乌头花,蓝白色的山苏子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过了百花坡转过阳坡小洼,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修长挺拔的白桦树,这就是著名的白桦岭。
走出白桦岭,我们看山梁上立着的一块长有双耳的奇石,说明韭菜楼的主峰就要到了。从山下仰望,山顶呈平台状,南北各有一峰,南高北低。北峰脚下的骆驼石、石门岩、椅子石等景观,与对坡林海中的几处石丘隔谷相望,天然成趣。
北峰顶部有处醒目的石岩,一东一西,对峙而卧,东岩伟岸奇崛,西岩小巧别致,上边有两个石笋,似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所以被称为情侣石。
最美当属南楼风光,走过弯曲的小路,直奔高十几米、长五十余米的石峰,就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桥。天桥宽不到一米,窄不盈一尺,对人的胆气既是一种压抑又是一种挑战。
过天桥不远处,在悬崖峭壁上,有一天然洞穴,叫做鸳鸯洞,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对不甘父母之命的恋人,不畏世俗,携手逃人这深山,毅然跨过天桥,隐人林间,靠野菜野果在这鸳鸯洞内度过一个甜蜜而美好的蜜月。
在距南楼北峰一里之遥的地方。生长着一片片的山韭菜和筒葱,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韭菜楼就是因在楼顶似的山巅生长着田园里的韭菜而得名。
(二)滴水壶
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米,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滴水壶一年四季,变幻莫测,春秋两季,滴水不止,一里之处就可听到叮咚悦耳、有韵有致的滴水声。夏季的滴水壶最为壮观,此时滴水壶水量充沛,形成了小瀑布,从崖顶上一泻而下。这珠玑的组合,水流的跌落,虽没有忽闻雷声殷前川的雄姿盖世,却有温柔是我力是我的生动秀美。远远望去,洁白水帘,飘飘然然,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好一幅美妙的水景图,让人陶醉。冬季滴水壶则结成数丈冰挂,似壁银帘,重新回归渲泄后的平静和爆发后的沉默中。滴水壶的四周也充满生机和惊奇,滴水壶川沟谷狭长,宽约30米,周围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针阔树种繁多,秋霜过后,黄、绿、紫、红,各色纷呈,绚丽多彩。
滴水壶最让游人刺激的一景要属壶顶部的那块巨石,它凌空悬卧,似坠似落,路人从下面的公路经过后,无不出一身冷汗,无不长嘘一口大气,啧啧惊叹,惊乎险乎!
第五篇: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当你乘坐的汽车告别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位于蒙、宁交界处的西鄂尔多斯草原,距银川市58公里,距鄂托克前旗旗政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70公里,西靠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东依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大汗行宫是依据蒙古历史记载和鄂尔多斯民俗文化仿建而成的。“大汗”指成吉思汗,“行宫”就是行进中的宫殿,因为成吉思汗征战时代的宫殿是搭建在大型勒勒车上的大蒙古包,故此得名。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由行宫区、综合娱乐区和生态区组成。行宫区的主体建筑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大蒙古包,以成吉思汗征西夏为历史背景,由5个圆形包和8个方形军帐组成蒙古吉祥数字13,并一字排开,宛如草原上展翅的雄鹰。综合娱乐区的旅游活动项目有:骑马、射箭、摔跤和驾驶沙地摩托车。游客可亲身感受大汗行宫艺术团表演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礼仪迎宾、鄂尔多斯婚礼、歌舞及篝火晚会等。
生态区中生长着上百种牧草和灌木,其中以沙蒿、沙蓬、马莲、甘草、沙葱、苜蓿为多。近两年来,这里已建设成为以优质甘草为主、以优良牧草和沙地旱生珍稀植物为辅的中蒙药材基地,沙葱和紫花苜蓿作为绿色食品也深受人们喜爱。在大汗行宫,还可以观赏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风光、享受鄂尔多斯风味食品,聆听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动人传说,饱览成吉思汗的遗物遗存,领略蒙元军事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