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课程的总体设置、主要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一、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目标及国内外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总结为:培养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金融、经济、法律基本理论以及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主要为金融企业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有很多应用型高校开办金融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简单翻版,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属教学型本科院校,应该突出应用型的特色。结合学院招生层次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要,学院应将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实用,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等公司从事金融管理或金融业务工作的技能性应用型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要求学生金融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二是业务素质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经济学和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处理方法与技巧操作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金融企业业务技能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金融企业的法律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的惯例和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要求的不同可分成五种:一是金融高层管理人才,主要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高层经理,如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副总经理,他们是高层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拥有较高的、较全面的金融企业管理素质;二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的高层管理者,他们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需要专才与通才教育良好的结合;三是中层管理者,他们需要有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四是基层管理者和职员,他们强调业务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五是从事金融教学和金融理论研究者,他们需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从人才发展的角度,高层管理人才往往是从基层开始起步的,因此,人才培养上不能将培养方案的设置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层次,而应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设计,培养全面的管理者。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着重培养第四种类型的人才,即金融企业的柜台业务人员。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应包括: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同财经类其他专业相比,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金融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和金融业务创新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科研、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即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金融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为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动手、动笔、动口的能力,我院在2006年就试行“精专业、重外语、强技能、考双证”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强化、提升金融外语写作与口语能力、加强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动手能力、考取金融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金融专业的技能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篇:金融事务 专业简介
金融事务 专业简介
概 况
本专业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现为昌平区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与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并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为了使学生拥有较高技能水平,学校配备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金融模拟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等。为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培养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学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发展性、适应性,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金融业第一线的应用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夯实基础知识,突出实践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参加首届北京市金融专业技能大赛即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的成绩。几年来先后研究编写了《金融专业教学案例集》、《金融专业技能指导书》等,并编排了教学辅导电教片。
专门化方向
保险:面向各类保险公司从事基层业务工作,如:内勤、保险理赔员等。会计: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银行事务:培养从事银行、证券业的基础工作人员。
主要课程
《银行基本业务知识》、《银行软件操作系统》、《银行柜员综合实训》、《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相关法规汇编》、《保险软件操作系统》、《保险综合实训》、《证券基础知识》、《会计实务》、《报税员知识》、《会计电算化》。
就业方向
出纳员、统计员、预算员、报税员、金融业电话咨询员、审计助理、税务助理、代理记账员、银行前台柜员、保险录单员、收银员、保险业务员、金融业前台接待、企事业会计、银行后台结算员。
第三篇: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
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教、学一体化”。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实行项目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推动教改的进行。
(4)教学文件的改革
我们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的资料,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修改。先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总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方案;项目式教学方案应强调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动态管理,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5)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职校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低,但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操作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
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核心就是考虑如何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当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1.课堂中教师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
“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从讲台上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2.项目的选取要适应企业的需要
汽修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操作性强,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项目式教学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院每个项目由两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名教师来自企业,他们都能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实习场地、设备,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确定实验实习项目,制作配套课件,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训练。实现了教室与工场的贴近、教师与师傅同堂、课程与设备配套、真实与虚拟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作好充分的准备。
3.教具的选择要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
在进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时,我们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把各种机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合关系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学习效果的考核应灵活多样
考试考核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
三、通力合作才能收到效果
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项目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对本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发挥创造性,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学生的特点并相应设计出教学方案。
当然,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牵扯面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能完成的。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使各科教师的理解和达成共识,必须经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开发、实训实习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全体教师的团结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方案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方案
一、背景
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高新技术。2001年 数控加工技术人才被国家列为技能紧缺型人才。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随着近几年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数控专业教学特点和课程改革思路
随着企业岗位对数控人才要求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确定数控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实用高效的教学计划,是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1、数控技术的教学特点
两 高:
专业实践性要求高——做中学、学中做。
对教师能力要求高——理论水平、实操技能、一体化教学组织能力、生产实践能力。
两 广:
CAD/CAM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数控加工技术不是简单的机床操作专业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涉及整个制造业:机械、电子、电器、汽车、模具、航空、军工等行业。
两 大:
市场人才需求大——能编程、会操机的技术工人紧缺,能设计、能熟练制定工艺、又会加工的高素质人才稀缺。
专业办学投入大——设备投入大、教学消耗大。
2、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条件和现状
学制较短,课时不足;
教学设备欠完善,实训工位不足;
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欠缺,师资不足;
教学方法有待变革,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专业课程体系亟待更新,教学评估体系亟待完善;
教学计划执行不够严格,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有待提高。
(2)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变化
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优势:
中职毕业生:三年的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习
企业学徒工:三个月的机床操作岗位培训
企业招聘员工要求:
第一是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二是专业技术水平;
企业反映中职学生比较欠缺的是:检测技能、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改思路
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实践为教学主线,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办学方向:以企业数控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合理设置专业专门化方向,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课程内容:适应数控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注重CAD/CAM一体化技术应用教学,提升专业办学层次。
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专业、小专门化”课程架构。
三、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合理的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
1、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范围:机械、电子、电器、汽车、模具等制造企业。
职业领域:生产、服务、管理。
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规格层次: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的(中级)数控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2)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3)专业能力: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技术,能合理选取数控加工的相关要素,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成本效益意识。
(4)学习能力:具有收集、阅读专业技术资料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5)创新能力: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
(6)职业资格:取得本专业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能力
专业基本能力:
(1)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技能;
(2)识图和绘图能力:具有一定的识图、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能熟练使用二维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
(3)机床操作与维护能力:了解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具有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日常维护保养。
专业核心能力:
(1)手工编程与加工能力:熟练掌握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的加工与编程技术;
(2)自动编程与加工能力:具有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
(3)生产实践能力:熟悉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能分析、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4)质量与品质意识:了解企业数控加工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具有加工工艺实施、数控设备日常管理和加工质量检测的基本能力。
4、专业专门化方向和就业岗位
(1)专业专门化方向和就业岗位
数控编程加工技术就业岗位:
1)普通机床操作与加工
2)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
3)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与加工
4)数控加工工艺实施与程序编制
5)数控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数控车(铣)床操作工中级证
CAD/CAM一体化技术 就业岗位:
1)计算机辅助绘图
2)数控加工工艺实施与程序编制
3)工业产品设计
4)技术档案管理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中级程序员证。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1)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实施与程序编制
2)数控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编程与操作
3)模具CAD/CAM技术
4)模具制造装配
5)模具生产现场管理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模具制造工中级证
(2)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设置说明
1)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和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要求,由低至高设置了数控编程加工技术、CAD/CAM一体化技术、模具数控加工技术三个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
2)数控编程加工技术方向为本专业教学的一般要求。
3)CAD/CAM一体化技术方向是为了适应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发展
(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数控工艺员的要求),同时引导和提升我省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层次。
4)模具数控加工方向为本专业的较高教学要求,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模具制造岗位工作的要求,使学生的专门化技能对岗位的针对性更强。
5)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就业方向选择专业专门化方向,学校也可以根据本地企业数控技术应用情况和产品生产要求,设置专业专门化方向,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四、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模块式专业课程结构;专业课时比例偏重于实训教学,专业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确保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把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职业资格考试衔接起来;注重专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五篇: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辅修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证券投资学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投资决策,涉及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内容由下列三大块构成:
1、证券投资的背景,包含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的主体与客体介绍;证券市场环境等。
2、证券投资的价值分析,包括债券价值分析、普通股价值分析、普通股基本分析等。
3、证券投资理论,以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几大理论构成。
教材:韩德宗朱晋主编,《证券投资学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
货币银行学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含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金融机构体系构成和银行的一般理论及业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教材:作者:曹龙骐.书名:金融学.(2003版次).出版地:北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年7月
国际金融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国际金融学以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国际收支的平衡和调节问题;2.汇率和外汇问题;3.国际储备问题;
3.国际金融市场问题;4.国际债务问题;5.国际资本流动问题;6.国际货币制度问题。
教材:钱荣堃主编,陈平,马君潞编著,《国际金融》(最新修订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是研究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规律的科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其经营原则;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掌握商业银行服务的定价;掌握商业银行筹措资本策略;掌握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其控制策略,为今后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金融技术分析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技术分析是通过图表和指标分析以不定期判断金融市场价格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诸如波浪理论、道氏理论,并能熟练掌握价格分析的基本技术如趋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初步掌握资金的分配与运用以及时机选择的技巧,并可具备运用技术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分析与操作的能力。
教材:蒋美云.金融市场技术分析.(2006年第1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年1月
金融信息系统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金融信息系统是的一门计算机应用型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金融信息系统基本框架、柜台业务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资金清算系统、银行卡网络、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金融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使学生成为既精通银行业务、又擅长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教材:张卓其.电子银行.(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2期货学原理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作为金融衍生产品,期货、期权以其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基本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在金融市场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该课程将在介绍期货期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运用期货期权工具在充斥风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的基本技巧。
教材李一智主编,期货期权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项目评估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项目评估是研究拟投资(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其效益、费用之间关系的一门技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投资项目与项目评估、市场分析与项目规模评估、建设条件与技术评估、筹资分析与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与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以及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等。
教材:简德三.投资项目评估.(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银行会计总学时:48学分:3
简介:银行会计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金融理论和会计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运用会计方法,来计量、记录和管理银行各项业务,评价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整个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该课程的核算方法和理论在实务上要以财政部会计制度和银行行内制度、银行电子化进程随时调整。
教材:吕德勇、韩俊梅.商业银行会计学.(第1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保险学概论总学时:32学分:2
简介:保险学主要介绍保险与风险的基本内涵和类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的特征、主客体和基本条款,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政策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主要业务内容,保险监管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教材:施建祥主编,《保险学》(一版二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