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3 22: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第一篇: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堂实录

诸城市龙城中学

师: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这一专题,通过此类题目的分类训练,归纳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技能。

师: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可指诗中所描写的物与景,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下面我们按人象、物象、景象分类训练。首先来复习第一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请大家品读讲义上的例

1、例2。《观猎》要求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要求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同学们阅读这两道例题,完成这样几个问题:

1、理解诗歌的内容,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2、根据讲义提供的答案概括答案的语言格式;

3、人物形象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的?能结合诗句略加分析。

学生自读思考。

师: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细柳营”怎么理解?

师:“细柳营”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处,这里用来表明这位将军具有名将风度。

„„

师:请大家根据答案概括答题格式。

生2:“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概括了人物性格。

生3:“将军”“士大夫”概括了人物身份。

师:回答得很准确,两题答案的语言格式均为:身份+性格。大家把这点记在讲义相应的地方。

师:人物形象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生1:“鹰眼疾”“马蹄轻”,通过动作描写策马疾驰、奋力追击的情形,表现将军骑术高超、英姿飒爽的形象。

生2:“忽过”“还归”写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也属于动作描写。

师:对这首诗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

师:我补充一下,尾联与开头的紧张气氛呼应,当初风起云涌,如今风定云平,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哪位同学分析一下第二首诗?

生3:《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心理与神态描写。

师:请具体分析一下好吗?

生3:诗人登上幽州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看不到,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想到这些不免感到自己生不逢时、孤单寂寞,所以感到悲伤,不禁流下泪来。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感伤心理?

生纷纷回答:与他身世、经历有关。

师:说得好。陈子昂是一位很有政治见地的知识分子,但忠诚直谏却屡不被采纳。写此诗时正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做随军参谋。武出身高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采纳,反遭贬斥。所以如此感伤应在情理之中。

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鉴赏形象应从下面两点入手:一是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二是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板书)

生将要点记在讲义空白处。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的训练一,用我们刚总结的方法概括《从军行》中的人物形象。

生齐读《从军行》

师:有不明白的语句吗?

生1:“呼延将”如何理解?

师:呼延,是匈奴贵族四姓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生2:全诗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生3:全诗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刻画了一位勇武过人、奋勇突围的将领形象。

师:面临全军覆灭的绝境,这位将军是怎样率领士兵杀出重围的?

生4:先将敌将射杀,待敌人群龙无首、阵脚大乱之时,趁机率众杀出重围,夺路而出。

生5: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师:哪一名同学总结一下?

生6:全诗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比、智勇双全的将领形象。

师:请同学们将答案整理到讲义上。

学生整理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二类——鉴赏诗歌的物象。(板书: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情、言心声。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曾巩的《咏柳》,思考应如何把握柳这一物象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解答案来归纳解题步骤。

生齐读。思考。

生1:先把握住柳树的特点。

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生1:倚,狂。

生2:蒙,不知。

师:表现了柳的什么特点?

生2:借势猖狂、蒙蔽日月、最终受到清霜的处罚。

师:第二步呢?

生3:分析物与人之间的相同点。用柳的这些特点来喻指小人仗势欺人、欺上瞒下、最终受到正义的惩罚。

生4: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得势小人的憎恶和讽刺之情。师:大家归纳得非常好。大家把这三个步骤总结到讲义上。

(板书:

1、概括物象特征

2、分析物与人之间的相同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整理解题步骤。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上的训练二《白云泉》。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在苏州刺史任上,每天政务繁忙冗杂。他曾用这样一首小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看到白云泉自然触动他的心弦。请同学们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自己做好答案之后,小组之间交流一下。然后将每个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的答案展示出来。

学生做题,讨论。

组1:白云随风飘荡、无牵无挂,泉水自由流淌,从容自得,比喻人的闲适淡泊,展现了一位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组2:本诗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白居易自元和十年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时,繁杂的公务让他颇感烦恼和疲惫,渴望能够早日摆脱。结尾两句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师:大家把答案补充一下。

学生整理补充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三类——鉴赏诗歌的景象。(板书:鉴赏诗歌的景象)

鉴赏景象,包括对意象、意境的鉴赏。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的景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下面我们通过例4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共同探讨一下这类题型的具体操作过程。

师:此诗问题是,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可分解为几步?

生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第一步骤。“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是第二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这是第三步。

师:能不能将每一步的要点概括一下?

生2:第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概括得很完美。如果此诗换一个题目,“请赏析此诗的意境”,答案还须如何完善?

生3:再概括表现手法。

师:这样我们就把此类题的解答分为四步。请大家整理到讲义上。(板书:

1、概括表现手法。

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我补充说明一下,描绘画面时,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学生整理记录,巩固记忆。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上的训练三07年福建卷 《武夷山中》的两道训练题。自己做答后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做题,交流。

师: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组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师:这是一个3分题,通常要分解成两个给分点,还有要补充的吗? 组2:誓死不向元朝统治者妥协的精神。

师:从哪里分析出来的?

组2:注解。

师:诗中有无体现?

组2:有,从“独立青峰野水涯”可以看出,表示他不臣服新朝政权,隐居守节。

师:分析得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

师:同学们还忽略了一点,诗的末句中“梅花”这一意象有什么意义?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生1:在这山雨过后一片寂寥的天地间,梅花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用梅花的清艳孤高表现诗人的孤傲清高、坚贞自励的情怀。

师:好!请大家回答第二个问题

组1:这句诗借景抒情,描写了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渲染了寂寥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师:答题的思路非常清晰,表述也很准确。这句既是写景,实写沉寂的山中气象,也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南宋亡国后,各地的抗元武装都被镇压,整个社会一片沉寂。已国破家亡、成为绝世孤臣的诗人只能在此借景抒怀,徒生感慨。

师:讲义后面附着《常见艺术形象类举》和《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供同学课后做拓展阅读。如果对常见艺术形象心中有数,对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了然于心,做起题来必然得心应手。

师:这节课就进行到这儿。下课!

教后反思:1、2、3、4、专题复习课选题是关键。因准备时间的仓促,因而在选题上还不够理想。如果四道例题均能选用高考题,那么典型性、示范性会更强些。在解题前应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做更深一层的分析理解,只有读懂了、读透了,答题才能避免偏差和浅薄,也才能够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素养,激发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在答案展示时,学生的参与面小,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没得到充分的展示,答题指导的针对性相对弱了。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能及时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学生思维状况。

2008年4月30日

第二篇: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

诗歌鉴赏中,我们还经常提到另一个名词术语——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景物形象: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1、景象: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典型例题1: 谒金门(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了环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绪呢!

2、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典型例题3: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模 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概说整个画面,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或这写了什么样的景

2、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典型例题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典型例题2: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解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意义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象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其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傲”、“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熟悉这些经典意象对于我们理解鉴赏诗歌意义重大。

月亮:思乡怀人 烘托情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菊花:傲霜坚强 隐逸高洁 清高脱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高尚、纯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借菊寄寓诗人精神人格品质

梅花:不畏严寒 冰清玉洁 孤傲清高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严寒中最先开放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纯净洁白,因风布远,香色俱佳)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清高守节,决不附应流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备受摧残的遭遇,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松柏:傲霜斗雪 孤直耐寒 坚贞不渝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荷莲:“不染”的高洁 谐音双关“怜”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青”即“清”。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梧桐:凄凉悲伤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长恨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芭蕉:凄凉之音 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

杨柳:惜别之情思亲之意 怀乡之思。使别离蒙上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绿杨陌上多别离。(温庭筠)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柳》)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表面是爱惜柳树,深层的却是感叹人间离别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戎昱《途中寄李二》)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李白《忆秦娥》)

蝉:餐风饮露 品行高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刘删《咏蝉诗》)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戴叔伦《画蝉》)杜鹃:“望帝啼鹃”哀怨凄悲 “不如归去”乡愁思归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 莎行》以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行不得也,哥哥 ” 旅途艰险 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

鸿雁: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贫乐》)

乌鸦:衰败凄凉 恐怖惊惶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 《隋宫》)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猿猴:哀鸣凄切 悲凉伤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登高》)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江水》)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冰雪:晶莹剔透 心志忠贞 品格高尚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沙鸥:清新明快 飘零伤感

舍南舍北皆春水,单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水:愁思绵绵 情丝不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羌笛:凄切孤苦 边塞离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中军置酒宴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长亭南浦 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禾黍:昔盛今衰 痛惜伤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经》)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箕子《麦秀歌》)

其它: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不我好仇。(殷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深夜(秋夜):愁思怀旧

乡村: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朴美好、安逸宁静,思归厌俗

山林、空山:闲适隐逸、宁静安乐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

古人:追慕、自愧自叹(常见古人:姜太公、吴王、廉颇、汉皇、班超、祖逖、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谢安等)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常见古迹:大运河、秦淮河、北固山(亭)、金陵、朱雀桥、乌衣巷、姑苏台、赤壁、台城、岳阳楼等)

诗词常用典故及意义

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郭沫若同志读叶剑英的诗后,和诗一首:“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

鸿雁 《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双鲤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青鸾 《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类似的还有三径、五柳等)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许浑 《溪亭二首》:“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犹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

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类似的还有阳关、长亭、南浦、柳岸等)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途中晓发(崔曙)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风骚 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雕虫 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丈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南园十三首(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雕虫: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辽海:指辽东地区,因濒临渤海,故称,唐时这里常发生战争。

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杜康 《说文解字》说:古代的杜康发明制作了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白居易《萱草》:“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国维《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二)人物形象:

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

(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鉴赏方法: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注意细节)

分析思路: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表现出的意义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饮着清醇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蝉因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吹送。诗人借写蝉的声音能传的很远来说明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名声也自然会流传四方。)

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秋蝉的凄叫有气无力,更勾起狱中人的深深思绪,怎忍受那黑鬓薄翼的蝉儿,竟对我这白发之人不停地悲泣。寒露浓重已使你有翅难飞,秋风强劲又把这叫声无情倦去。没有人相信你居高饮洁的纯正,又有谁替我表白这耿耿心迹。)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本来是居高处难以得温饱,却偏偏白费精神日夜鸣,天欲晓声嘶力竭叫不出,身边树照样碧绿不动情。官职小任人摆布无归处,望田园杂草丛生与人平。感谢你的叫声令我猛醒悟,我也全家清贫与蝉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是患难人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典型例题1: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解答: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如何展现?)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及报国无门的感慨。(意义)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解析: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有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的环境。[寒冷、寂静(或:冷峭)]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第三篇: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方法点拨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考纲解读

三、高考导航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B、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当作一个人来描写。C、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天比喻成古人。D、运用了对仗的手法,词义词性两两相对。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盛赞秋天的美好,反映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B、借托鹤飞云霄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C、既描绘了秋高气爽,鹤飞云霄美景,又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秋自喻,以春喻人,表达了强烈的自信。

四、鉴赏诗歌形象

(一)鉴赏诗歌形象的目标

(二)诗歌形象的含义

(三)人物形象鉴赏:

1、人物形象的含义

2、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把握人物形象。例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简要赏析“我”的形象特点:

方法二: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例 题: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的地方。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意象的鉴赏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例题: 台 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全诗描绘了哪些意象?(2)、抒发了什么情感?

2、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抓意象的特殊内涵。例题: 明君词(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注]明君:王昭君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联通过“拥”“暗”写出了边塞早晨雾气弥漫,大漠黄昏落日暗淡之景。B、第四联赋予明月以人情,抒写出昭君对汉地无尽思念和在胡地的孤寂哀愁。C、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名族融合的真诚向往。

D、这首诗歌咏的是王昭君初别汉宫远赴塞外的悲怨离情。

3、把握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例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的静寂。B、诗人将静和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构成动人的意境。C、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

D、全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幽远的山月夜图,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五)、小结

五、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两题。

梅花(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写听说梅花被早上的风吹开。B、次句写观赏已开的梅花。

C、第三句的“何方”,是“什么地方”之意。

D、末句希望每株梅前都有个放翁,以便尽情欣赏梅花之美。(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点出“梅花”,有点题之妙。B、次句写出红梅盛开,画面广阔。C、第三句提出问题,表达愿望。

D、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2、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 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A、前两句写花开。“影”指杏花在池中的倒影。杏花临水,岸上的杏花和池中倒影都占尽春光。B、后两句写落花。意思是杏花被春风吹落,如雪飘飞,坠入池中,也绝对胜过委身泥中任人践踏。C、前两句主要写景,用的是比喻。后两句主要是抒情,用的是拟人,后两句写落花如人一样失意,表现落花那种失意时,宁肯受贬斥也绝不甘心受辱的品格。

D、这是一首咏物写志的诗。诗人借咏杏花,含蓄地表现自己志洁行芳,义不可辱的高贵品质。

3、请简要赏析下面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备考资料:古典诗词意象特有的情感内涵

1、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月亮是思乡念亲的代名词。

2、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 以折柳表惜别。

3、长亭: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4、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5、班马: 班马为离群之马,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6、芳草: 喻离恨

7、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8、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9、杜鹃鸟: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在一起。

10、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1、猿啼: 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12、流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13、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4、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15、蝉: 以蝉喻品行高洁。寒蝉又是悲凉的同义词

16、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7、松柏: 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8、梅花: 寄托高洁的品格。

19、莲:“莲”与“怜”谐音,借以表达爱情。

20、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21、鸿雁: 诗人常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22、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23、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23、楼兰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考点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此要求我们可以看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前提,是基础。只有正确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其中的艺术魅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高考考点,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高三的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已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

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训练学生的整体鉴赏诗歌能力和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较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等特点,本节课将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总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训练、互动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的目标。

【媒体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软件、实物投影仪

第四篇:鉴赏诗歌形象

2014年高考冲刺试题宝典

数学专题试题 英语作文预测 语文作文预测 理综模拟试题

练习(书P226)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描写、说明、抒情

描写方式: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心理、景物描写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有直抒胸臆、即景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等。

(二)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象征、映衬、对比、比兴、铺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意象组合(列锦)、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联想想象、借古讽今、白描勾勒、浓墨重彩、卒章显志等

(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双关、借代、夸张、对比等

(四)结构技巧: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等。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的这种手法③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技巧+分析+情感)练习:

1、(2014四川南充模拟)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1)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2014浙江,13)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写法的差异。(5分)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类型:(1)对内容主题的评价(2)对思想感情的评价(3)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1)山水田园诗

代表诗人: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王维、孟浩然等

内容: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借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的农人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感情:热爱山水,钟情自然;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厌恶官场,渴望归隐;抒发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2、边塞征战诗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辛弃疾等

内容:描写边塞军旅生活、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感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销国家的豪情;状写戍边将士浓浓的思乡之情、家中思妇的孤寂惆怅;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赞叹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民间风俗等。

3、咏物抒怀诗

内容: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寄寓了诗人的情怀和志向。

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感情:如:

梅——孤高不群、矢志不渝;菊——高洁淡雅

4、咏史怀古诗

内容:诗人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反映对现实的关注、怀古伤今。

感情:描绘昔盛今衰之景,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手法:借古讽今、对比等

5、赠友送别诗

感情: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思念、劝勉、祝福;表达分别时的离愁别

绪、依依不舍,想象分别后的孤寂、惆怅落寞等

6、羁旅思乡诗

内容: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

感情:表达羁旅之苦、宦游之艰;抒发绵绵乡愁、对亲人的思念感念;抒发仕途不平、客居他乡、怀才不遇、郁郁而不得志的忧愤之情。

7、即事抒怀诗

内容:诗人因某件事的发生而抒发自己的感慨。

感情:忧国忧民、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鹤山。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疾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伟大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陷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3、思想怀人(羁旅之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不舍、勉励)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悠闲;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昔盛今衰的感慨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本诗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答题模式:点明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练习:

1、(2012四川,12)

子规 元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相传为古蜀帝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其他题型: 分析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3下载券

下载

想免费下载本文? 立即加入VIP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高考60天 高考复习必备,699元/套 快..www.xiexiebang.com 震撼!《2015年高考复习》复习30天,高..www.xiexiebang.com 今日推荐

60份文档

2015年研究生复试指导

赢在复试——考研复试必胜4堂课

2015考研复试英语面试通关大全 2015考研复试调剂流程图

48份文档 春季养生

春季男性必吃的12种食物

男性常搓九部位补肾又健脑

春季养生及疾病预防知识

216份文档

2015全国两会专题

傅莹:“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污染表示“零容忍”

俞正声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环境治理成两会建言热门:宁要绿水青山 您的评论

240发布评论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201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第五篇: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形象复习专题教案

复习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归纳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复习的方法:以课文和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形象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复习步骤及内容:

一、明考点

考试说明规定: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由下面诗词引出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提问:请你谈谈下列诗词中所刻画的形象。

苏轼《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学生谈论,老师归纳: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也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即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它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三、对诗中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一)切入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诗歌例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二)答案组织范式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

(三)实战演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案:(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五、写景诗歌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一)意象类切入点

1、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

2、概括意象特点。

3、提示作者情感。诗歌例析

2004年全国卷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 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描写了日暮乱鸦图,结合全诗分析一下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案:李诗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李诗用乌鸦喧嚣、烦乱的叫声渲染氛围,用乌鸦的归反衬人的不归,引起思妇的烦乱和相思。)

岑诗由听觉引起。一片聒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萧条景象。在对比中抒发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1、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多指意境或氛围特点)。

2、描绘诗中画面(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3、剖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意境类切入点

诗歌例析(也可以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组织模式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三)实战演练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进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在万籁俱寂的夜深,秋露轻盈无迹,打湿庭中桂花。全诗营造寂静、空灵、清美的意境,将思乡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六、咏物诗物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参照咏物诗)

1、抓物象的特点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诗歌例析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实战演练

早 梅(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分析诗人笔下的“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幽香四溢,素艳芳洁。(2)第一联用对比手法,以万木来反衬早梅不畏严寒的品格。第三联从嗅觉和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出早梅内蕴幽香、外显素艳的姿色和风韵。抒发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抒发作者的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下载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篇(教案) 学习要点: 1. 了解诗歌中常见意象; 2. 学习如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学习内容: (一)鉴赏意象 一.【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合集]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教学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 2.鉴赏诗词的具体......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

    一、鉴赏诗歌形象 教案设计 【教学时间】9月17日------26日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教学重难点】 1.......

    教案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范文)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一、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鉴赏评价”部分有两条: (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教案

    篇一:2014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案】【学习目 标】 1、了解考纲和考点; 2、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 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4、掌握古代诗歌鉴......

    2014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高三语文 主备人:李忠谊 时间:10.16-10.18 【学习目 标】 1、了解考纲和考点; 2、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 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4、掌握......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探究诗歌形象)教案 授课人:姜仁斌 一. 教学要点: 1. 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 2. 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的分类。 3. 了解古典诗歌形象的分析方法及表达方式。(教学重......

    诗歌鉴赏中形象(学生)

    3、分析人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作品的形象有何特点? 提问变式: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