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撤地建市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庆撤地建市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的大喜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展望钦州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激励全市各族人民继续发扬钦州精神,更加奋
发图强,奋勇争先,为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年经风雨,弹指一挥间。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十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和市委“323”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这十年,是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有作为的十年;是我们迎难而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发展的十年;是我们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
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156.64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30.11亿元,年均增长7.65;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3.9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1.43亿元(含基金),年均增长12.67;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70亿元,年均增长14.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25.8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8.34亿元,年均增长11.43。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针对我市“工业短腿”的问题,我们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临海工业建设。在抓紧改造提升原有工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兴办一批新的临海工业项目,积极发展临海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临海工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中宏基润滑油和东油沥青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印尼金光集团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60万吨纸工程、钦州火电厂工程、8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临海工业园区路网工程、港区供水管网工程等临海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临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基本框架,投资项目逐年增加,初显成效。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一批新建和扩建的制药、编织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投产、达产,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为了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十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推进城镇化的力度,提出了建设城市的工作新思路,大力度、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面貌大大改观。县城和中心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新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进一步理顺了城区管理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突破了城市建设的体制性障碍。三是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服务、房地产和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发建设并推出了三娘湾、八寨沟、五黄岭、大卢村等旅游景区,打造了我市的旅游品牌,成为广西旅游新亮点。四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我们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清理了不合时宜的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降低门槛,优化环境,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生力军。五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临海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辉煌,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目前已建成投产码头泊位1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钦州港形成年吞吐300多万吨的能力。钦浦二级公路、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竣工使用,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港至犀牛脚一级公路、寨圩至浦北二级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同时,10万吨级深水航道、金窝水库加高扩容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金海湾东大街、永福大道、文峰路、钦江二桥、市行政信息中心等一批城市道路和城市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或正在加快建设。
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钦和人才兴钦战略,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小高地”,增强发展动力。切实抓好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着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大力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打造在全国、全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推进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了人才培养、选拨、引进和使用工
第二篇:市委书记撤地建市十周年庆典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撤地建市十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前来参加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
199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从此翻开了**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十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拼博,全市呈现出班子团结协调、对外开放扩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正在成为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高。2004年,全市实现GDp394.5亿元,比1994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7%,GDp增幅连续10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7亿元,比1994年增长6.3倍,年均增长21.9%;完成财政总收入34.8亿元,比1994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16亿元,比1994年增加15.2亿元,年均增长19.1%。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2位。
二是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产业构成由1994年的30.2:36.6:33.2转变为2004年的19.4:41.8:38.8。到2004年底,全市国有企业改革面达82.7%。一部分企业在改革后成功实现了扭亏增盈。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38.3亿元,比1994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2.9%。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优。舜华鸭业、东江渔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裕湘面业、三味食品等5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财税、金融、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改革全面推进。大力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市先后引进香港华润、三九药业、青岛啤酒、大连华录、深圳博利昌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来郴投资。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是1994年的12.5倍,年均增长29.7%;外贸进出口总额1.67亿美元,是1994年的12.8倍,年均增长30%。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新增产值过亿元的民营企业14家,民营经济增加值188.1亿元,“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经济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从1994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95元增加到8567元,增长94.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6元增加到3161元,增长2.1倍。2004年全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5243元,比1994年增长3.9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2.6平方米,分别比1994年增加21.1、10.4平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59.74%,比1994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截止2004年末,全市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7万人,十年累计脱贫人口达60万人。
四是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十年来,全市共实施重大项目450个,总投资283亿元,有效地改善了**的发展环境。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至2004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508公里,比1994年增加1888公里,全部乡镇和99%的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全市高等级公路里程达272.7公里,11个县(市、区)已有7个通了高等级公路,居全省领先地位。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中心城区大力实施“南延东进”战略,扩容提质并举,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94年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1平方公里,人口由24.3万增加到37.8万,中心城区城市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建制镇由1994年的62个发展到2004年的86个。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4年的14.9%提高到2004年的34.2 %。
五是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了电子信息、能源、有色金属、医药食品、机械化工、新型建材、旅游等七大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了华润鲤电、柿竹园、钻石钨、郴电国际、长烟**分厂等十大标志性工业企业,为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华录数码、高斯贝尔、冷杉空调、恒维电子等企业落户**。华录数码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省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到2004年底,全市电力装机218万千瓦,比1994年增加19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38万千瓦,比1994年增加113.2万千瓦。华润鲤鱼江电厂顺利投产,2004年上缴税金1.8亿元。总投资54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华润鲤鱼江电厂B厂已开工建设。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在**设立了示范基地。小水电龙头企业郴电国际在沪市成功上市。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钻石钨制品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钨加工基地。永兴县无中生有,通过收购废渣、废料、废液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2004年生产白银1820吨,黄金7吨,白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被授予“中国银都”称号,与“中国金都”山东招远相映成辉。医药食品加工产业来势看好,长沙烟厂**分厂联合工房改造后已形成卷烟40万大箱/年生产能力,2004年实现税收5.7亿元。机械化工产业稳步发展,郴化集团综合生产能力居全省第二,华湘化工主导产品pVC糊树脂市场占有量居全国第三。建材产业规模扩大,东江金磊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不到一年时间建成,速度之快,质量之好,成为全国同行业之最。旅游产业异军突起,2004年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6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210倍和221倍。**旅游成为全省乃至中南地区的一匹“黑马”。**市、资兴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粤港澳“后花园”魅力正在显现。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8.28%。随着湘南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组建,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历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等事业蓬勃发展,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制,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平安**”,实现了经济繁荣下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七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十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牢固树立,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涌现了胡昭程、盘振玉、何贵平、新华乡党委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形成了高速高效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十年奋斗历程,十年辉煌成就。**撤地建市的十年,是我们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的十年;是我们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的十年;是我们战胜困难、奋力拼博的十年;也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一致的结果;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唯发展为大的结果;是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果;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提高干部素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再次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多年来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建市十年来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经济质量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化”进程还不够快,经济发展后劲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大,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党的建设仍需加强,党风、政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等。辉煌的业绩已载入史册,新的创造寄望于明天。如今,我们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肩上担子更重,身上责任更大。我们一定要勇立时代潮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重任。
一是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靠近粤港澳,区位优势明显,必须奋力抢抓新一轮世界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一点一线”区域率先加快发展的机遇以及我市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的机遇,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努力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增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战略。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努力提高发展水平。要坚持“既抓传统产业,更抓现代科技;既抓地下矿业,更抓地上加工;既抓人无我有,更抓无中生有”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突出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能源、有色金属、医药食品、机械化工、新型建材等六大优势产业,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尽快把**建设成为全国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全国出口加工基地、华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大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是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盘活国有资本,激发企业活力,把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加快形成“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基本经济格局。要积极推进以资本、土地、技术、人才为重点的要素市场改革,使各种生产要素都能通过市场有序流动、优化配置。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团结、保护、促进的舆论环境,大力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全市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四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缩小城乡差别。尤其要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要始终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大力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技术监督、动植物检疫防疫等五大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原则,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发展的速度与加强稳定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五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回首过去,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程灿烂辉煌。让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为把**建设成为“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街道庆七一周年纪念会议讲话(精)
街道庆七一周年纪念会议讲话
同志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庆祝会议,这既是我们庆祝建党X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全面加强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街道各项工作积累精神动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刚才,庄重地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表彰了4个先进党支部34名优秀共产党员和6户街道级文明家庭49位文明市民,我代表XX街道党委,对纳新的党员同志,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共产党、文明家庭和文明市民同志们表示热烈地祝贺!愿你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再接再厉,勤恳奉献,创造出更佳的工作成绩!下面根据街道党委的研究意见,我讲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今天,又有名新党员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街道的党员总数达到了人,也是街道做好各项工作的胜利之本,约大多数党员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街道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今后我们要继续以社区党建为总抓手,以“实践三个代表,争创一流社区”为总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要认真学习党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非凡是wenmi.net纳新的党员同志们,更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不但要在形式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入党,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心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篇在重要时刻发表的十分重要的讲话,高属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规律新的熟悉和总结,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履行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光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街道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的实践,积极实践“三个代表”,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外地的成功做法,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党建活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锤炼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失去了低级越味的人,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奉献。
二、抓好各类文明创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我们XX街道地理位置非凡,因此,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地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我们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突出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注重良好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的培育和引导,不断巩固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要突出抓好社区建设活动,提升街道社区治理城市为民服务的能力,要强化机关效能监察,树立良好的为政形象,要进一步完善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抓住典型,突wenmi.net出重点,表彰先进,全面进步,要抓好机构改革的后期工作,不断优化人员和机制,充分发挥机构改革的效益;要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范围,扩大专业化服务队伍,从为居民解决实
际问题入手,抓好虚功实做的文章;要抓好各类评选树优活动,激发干群的创业热情;要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切实抓好为民服务工程的落实工作,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三、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半年已到,我们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成绩不容乐观,我们要正视现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强化措施,在下半年里,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街道招商引资任务数的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动员街道上下,全力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去,加强街道招商办的力量,要继续强化领导帮包制度,明确责任,加压促进,定期搞好招商引资的情况高度工作,时刻绷紧招商引资这根弦,要全力抓好下半年市、区组织的两项大型外出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一批较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建设,要强化“一岗双责”观念,街道上下全体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奖励兑现力度,表彰奖励招商引资的功臣人员,让有功者受益,让无功者眼红。要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工作,转变重签约轻落实的现象。鼓励大家踊跃地走出去。要不断开拓思路,拓宽领域,放开眼光,联络众多的外商来街道投资兴业。
四、转变作风,精诚团结,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全面进步街居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果断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非凡反对大而化之、华而不实的作风,努力形成转变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正确导向。要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要深钻细研,对工作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韧劲,全身心地投入,保证件件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减少会议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善于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说服教育和示范服务的方法组织动员群众,治理社会经济活动。要搞好团结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团结是胜利之本,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成绩。街道上下要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支持、相互维护,一条心,一股劲,一把号、一个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在街道上下营造干事业的环境,大力支持、鼓励、保护敢抓敢管的干部、真抓实干的干部,形成千方百计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任何单位、任何部门的工作都不能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都不答应干扰、阻碍经济发展。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尽其力,各显其能,共同推动街道经济的大发展。让我们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街道庆七一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欢迎阅读街道庆七一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第四篇:在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的大喜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展望钦州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激励全市各族人民继续发扬钦州精神,更加奋发图强,奋勇争先,为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年经风雨,弹指一挥间。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十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和市委“323”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这十年,是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有作为的十年;是我们迎难而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发展的十年;是我们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
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市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156.64亿元增加到~年的330.11亿元,年均增长7.65%;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3.91亿元增加到~年的11.43亿元(含基金),年均增长12.67%;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70亿元,年均增长14.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25.80亿元增加到~年的68.34亿元,年均增长11.43%。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针对我市“工业短腿”的问题,我们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临海工业建设。在抓紧改造提升原有工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兴办一批新的临海工业项目,积极发展临海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临海工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中宏基润滑油和东油沥青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印尼金光集团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60万吨纸工程、钦州火电厂工程、8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临海工业园区路网工程、港区供水管网工程等临海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临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基本框架,投资项目逐年增加,初显成效。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一批新建和扩建的制药、编织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投产、达产,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为了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十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推进城镇化的力度,提出了建设城市的工作新思路,大力度、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面貌大大改观。县城和中心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新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进一步理顺了城区管理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突破了城市建设的体制性障碍。三是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服务、房地产和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发建设并推出了三娘湾、八寨沟、五黄岭、大卢村等旅游景区,打造了我市的旅游品牌,成为广西旅游新亮点。四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我们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清理了不合时宜的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降低门槛,优化环境,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生力军。五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临海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辉煌,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目前已建成投产码头泊位1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钦州港形成年吞吐300多万吨的能力。钦浦二级公路、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竣工使用,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港至犀牛脚一级公路、寨圩至浦北二级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同时,10万吨级深水航道、金窝水库加高扩容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金海湾东大街、永福大道、文峰路、钦江二桥、市行政信息中心等一批城市道路和城市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或正在加快建设。
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钦和人才兴钦战略,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小高地”,增强发展动力。切实抓好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着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大力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打造在全国、全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推进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了人才培养、选拨、引进和使用工作的力度,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按照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抓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国有产权从一般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职工身份的置换(“两个置换”)为重点,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结构优化,着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我们按照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要求,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加快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我们把对外开放置于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制定和完善对外开放的思路与措施,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不断探索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明确了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千
方百计扩大引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好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改善投资环境年”和万人评议机关等活动,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市招商中心,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型企业纷纷来我市洽谈投资,我市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初步形成。同时,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的机遇,努力构建钦州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促进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加大投入,落实政策,确保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狠抓重大疫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群防群控网络,确保了我市无传染性重大疫病发生,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得到保证。积极有效地强化“打、防、控”一体化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狠抓政法队伍建设,有效地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我市“打、防、控”一体化经验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推广。不断加大排查调处各类矛盾和纠纷的力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吸取教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整改,促进生产安全形势好转。
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党管武装工作,促进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和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推进依法治市进程,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活动,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努力为加快钦州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钦州知名度,树立钦州新形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以“树立新形象,争当好市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抓好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联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力量、整体推进,形成了“百里文明生态长廊”、“百里文明海疆”等区域性精神文明创建重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抓好文化精品生产,推出了《真情三人行》和《我爱警察》等一批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精品,其中《真情三人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在前头、做在基层、做到干部群众的心坎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干部群众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干事业。
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十五大、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我们着眼于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着重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增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一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不断巩固“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成果,灵山县被评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集体。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和社区的党建工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先进作用得到新的体现。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积极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重点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钦州特色、符合钦州发展的新路子,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是: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十年来,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在推进钦州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符合钦州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提出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和“323”工作思路,推动了钦州实现跨越发展。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努力推动钦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扭住发展不放松,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全面推动钦州各项事业的发展,使钦州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逐步向现代化的临海工业城市迈进。
3、坚持体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体制创新为先导,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管理机制等,使钦州的各项事业不断保持了生机和活力。并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结合起来,确保了各项事业在改革中前进,在扩大开放中不断发展。
4、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十年来,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既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各级领导干部,充分依靠各县区、各部门的领导班子,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开拓奋进,又坚持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支持和鼓励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5、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十年来,我们始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高标准地建设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设施,做到两副担子一起挑,两个文明一起上,两个成果一起拿。坚持以一流的党建促一流的发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钦州建市走过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深深感到,钦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中央和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各级领导对钦州的改革发展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指导;离不开国内外各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他们积极参与钦州的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离不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为钦州的发展倾注了力量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中共钦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所有关心、支持钦州建设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传承历史谱新曲,励精图治铸华章。今天是地级钦州市建市10周年纪念日,标志着我们这个千年古州与时俱进,从此步入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钦州开发开放要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发展未有穷期,发展任重道远,发展要有新思路。从“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到加快实现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三大目标,描绘了钦州今后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拿起接力棒,开始新长征。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把钦州市建成临海工业城市,把钦州港建成临海工业港的战略决策,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第一要务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围绕全面提高钦州的城市竞争力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要通过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百项工程”建设三大会战,推进一条大航道及其大港口的建设,“一江两岸”为轴心的城市建设,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娘湾的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行业、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经济,全面提高钦州城市竞争力。要突出抓好临海工业发展,加快工业化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狠抓安全生产,大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带领下,通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同志们、朋友们,回头看,思变化之源;向前走,探奋进之路。我们肯定成绩,但不能骄傲自满;总结经验,也不能不看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不足孕育机遇。当前,全国各地都在乘势而上,你追我赶,加快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因为我们前有标兵,别人走一步能做到的,我们要敢于走两步、走三步;因为我们后有追兵,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发展,而且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一流。我们提出加快实现钦州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的三大目标,不仅给钦州的广大干部群众施展才华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更给关心和支持钦州建设的各位工商界的朋友发展壮大事业以无限的商机,我们热忱欢迎有胆识、有远见的投资者前来投资置业。我们相信,大家在钦州一定能梦想成真。
“碧海连天远,天涯净是春”。让我们携起手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共同铸造钦州的新辉煌!钦州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常德撤区建市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在常德撤区建市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常德撤区建市2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600万常德人民的一大喜事,也是常德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首先,我很高兴地代表中共常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常德军分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常德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解放军驻常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常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德行署建省辖常德市,从此揭开了常德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团结带领下,600万常德人民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与时俱进的崭新篇章,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常德正在快速崛起,阔步前进。
大江东去,岁月流金。常德20年的艰苦创业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华彩乐章,常德2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20年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铭刻着常德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前进足迹,凝聚了历任领导、各级干部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智慧和心血,得到了省直单位、兄弟市州、友好城市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20年的沧桑巨变,充分印证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英明正确,充分展示了常德人民与时俱进、奋发争先的澎湃豪情。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记取,责任更加重大。
抚今追昔,登高望远。20年创造的物质财富,为常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积累的精神力量,为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0年风雨兼程,20年探索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常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实干、艰苦创业。
朋友们,同志们,辉煌的成绩已经载入史册,美好的未来需要共同创造。当前,常德正处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未来的前进征途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宏伟的蓝图必将变成现实,常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