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

时间:2019-05-13 22:3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

第一篇: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

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摘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在全球林业大环境中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为了使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动、植物分类学和分类学家的作用,搞好资源的调查;积极调动物理、化学的研究力量,努力探索资源开发特别是新药研制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同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生态与环境。

自然界是一个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其某一要素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要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野生动植物一旦遭受损害或种群灭绝,必然引起维系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的缺失和断裂,如不及时修复,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整个生态大厦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届时地球上的一切物种都难逃厄运,人类当然也不能幸免。有人把地球比作一叶“方舟”,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物种就像地球这叶“方舟”上的铆钉,物种的灭绝,犹如铆钉的脱落,当众多的物种受到伤害或灭绝的时候,地球之舟将因众多铆钉的松动和失去铆钉的连结而支离破碎,人类也必然随之遭殃。自人类诞生以来,野生动植物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现在让我们对它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寒温带至热带的各类森林、荒漠、湿地、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自然进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仅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就约有2620 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等大量物种均为我国特有。这些物种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珍贵稀缺基因资源保存和研发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类:

(1)野生植物分类

1.食用植物资源

2.药用植物资源

3.工业用植物资源

4.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植物资源

5.野生的种质资源植物

(2)野生动物分类

1.药用动物资源

2.实验动物

三.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惨遭劫难,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急剧减少人类是高智慧动物,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巨大能力和手段,可以说野生动植物的兴衰存亡主要操纵在人类手中。长期以来,人类总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把野生动植物视为可以任己宰割享用的天赐之物,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得贪婪和胆大妄为。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度破坏,已使许多野生动

植物惨遭劫难,陷入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处境。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出现危机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的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贸易活动,使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猎捕、遭破坏,野生动植物被利用的强度超出了物种自身的再生速度,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的野外数量大幅减少。我国也是野生动物濒危种类较多、濒危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四.我国从各方面着手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野生动物抢救力度不断加大,濒危状况有效缓解。“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突出了濒危野生动物的拯救和保护,实施了栖息地恢复改造和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的繁育及放归自然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未来科学研究积累了科学实验数据。具体表现为:将57%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0%多的野生大熊猫个体纳入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管理,在朱鹮、扬子鳄、金丝猴、鹤类、雉类等许多野生动物分布区强化野外巡护,反盗猎、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栖息地生境总体上逐步恢复、改善和优化,8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处于稳定或稳中有升的状况。

野生植物保护手段更加全面,物种保护成效逐渐显现,初步形成以就地保护和种源保存培育为龙头的保护格局。针对苏铁、兰科植物、西南地区高原珍稀植物、西北地区珍稀沙生植物、东北地区珍稀野生植物以及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六 大类物种实施了就地保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种源培育工作,有效保护了我国10 余种野生苏铁的主要分布区,对200余种亚热带野生兰科植物实施了就地保

护。迁地保护了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1000 多种珍稀或濒危、特有野生植物,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400 多处,成立了全国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分别收集保存苏铁类、兰科类植物240 余种和500 余种,基本完成了苏铁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植物收集保存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珍稀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和种源建设,扶持开展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和种源建设。建立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280 处,使千余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就地保护作用不断增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国家实施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力度,全国林业系统新建自然保护区336 处,新增面积364.22 万公顷,使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2035处,面积达12,352.76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7%。其中,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0 处,使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247 处,面积7701.7 万公顷,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建设区域和生态区系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开展示范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等活动,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

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稳步推进,监测防控能力较大提升。自2005 年启动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全国设立了350 处国家级、768 处省级和一大批市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布设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上万处,初步搭建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主体框架。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300处国家级监测站的初期建设,配备

了野外观察、样品采集、消毒灭菌、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设备,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创建了条件。

五.我们须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要求我国必须把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做出很大努力,但是仍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徐海初,沈以淡,《通信产品世界》

伶凤勤,娄治平,《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保护》

刘泽英,《野生动植物保护打造中国模式》

龚济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保护生物学——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

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摘要 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国家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历史、社会的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濒危 生物多样性 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法律法规 存在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刚果、马达加斯加、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一起被认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我国的物种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数目相对丰富。据统计,中国的哺乳类为世界第五位,鸟类为世界第十位,两栖类为世界第六位,种子植物为世界第三位。

2、特有物种繁多。我国辽阔的国土,古老的地质历史,多样的地貌、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境,为特有属、特有种的发展和保存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大量特有种类

我国的植物物种种类丰富,特有性高,但特有物种分布很不均匀,且植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对植物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以被子植物为例,我国约有4000多种被子植物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列入濒危保护的植物约1000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44000多种,昆虫约15万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但有些地方对土地过度地开发,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贵动物已濒临灭绝,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以野生动物为例,在世界受危动物中,中国受危兽类和鸟类的种数都排在前三名。受危的兽类有128种,鸟类有183种,爬行类有96种,两栖类有29种,鱼类有92种。很多动物的灭绝,要归因于它们的生活环境所遭到的人为的大规模破坏,包括天然林被大量的采伐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动物的适栖生境遭到严重破坏。不法分子的乱捕滥猎,也对野生动物构成巨大威胁。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野生动物的贸易量和狩猎量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全国每年大约出口的野鸟就达200万只。如此大的捕杀压力,使野生动物在中国正在毫不含糊的逐渐消失。近年来,社会上还出现了团伙偷猎走私藏羚羊和猎隼的现象,对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破坏很大。以猎隼为例,猎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不法之徒将其捕获偷运到中东等地,牟取暴利。所以,人类活动是导致野生动物的受危和灭绝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正在无情地蚕食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成为动物保护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最初是科学家们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建立时,主要选择天然原始森林。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展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原则也从最初的绝对禁猎、禁伐向分区严格保护、适当开展科学实验和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自保护区数量已达1800多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14%;预计到203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将达到2000个,占国土面积的16.8%,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将达2500个,占国土面积的18%,使85%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重点抢救大熊猫、虎、藏羚羊、普氏原羚等15类物种,恢复、保持其种群数量。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力争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使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2004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资源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规划到2030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200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有效保护濒危状况严重、起源于中国的80~100个重要农业野生植物物种。

2、我国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 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行为,达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目的。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20多部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部分重要法规得到重新修订,如《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法》、《林业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从1993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环境保护法执法大检查”等活动,严格检查各地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执行情况,促使各地政府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破获了一批盗猎、走私野生动物的大案、要案,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推动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建立了各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管理制度,包括捕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行特许猎捕证制度,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实行采集证制度,出售、收购、利用、出口、引进野生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的批准。近年来,国家每年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加强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转基因生物体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对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外来物种进入国内。

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宣传教育与物种保护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1983年,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也日趋壮大。截止1998年,全国地县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达400多个,会员总数达4万多人。协会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筹集资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

向公众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知识,使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濒危现状、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将会带动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目前,电视专题节目、影像资料、科普图书、学校开设的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民众对生态环境及物种保护的有关知识及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等,都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4、组织拯救工程

为保护和繁育濒危珍稀物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相继建立了14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如大熊猫繁育基地、麋鹿苑、野马繁育中心等。中国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稳定在1000只左右,人工繁殖成功已达42只。朱鹮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其中野生种群达53只。20世纪80年代初从野外引进的700多只扬子鳄,现已发展到10000多只。新疆野马从18匹发展到290多匹。高鼻羚羊发展到39只。人工饲养的猕猴存栏数,现已达1300余只。其他如东北虎、金丝猴、羚羊、丹顶鹤、红腹锦鸡等1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也通过人工繁育成功而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在世界濒危物种拯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组织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

近十年来,为了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国家有关部门还大力开展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包括对大熊猫、华南虎、麝、亚洲象、熊、蛇、豹猫、猞猁等动物的专项调查,掌握了若干大宗贸易物种的野外资源状况。在全国范围设立的鸟类环志站点,多年来共环志的各种鸟类达9万多只。《野生动物保护法》把“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列入其中,充分说明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从1995年组织开展到2000年完成的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对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6、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签订了6项双边保护协定(议定书),并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我们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经过我国的不懈努力,一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栖息环境不断改善。稳中有升的陆生野生动物约占55.7%,资源消耗严重和濒危度较高的18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达到野外种群稳定标准的占71%,红豆杉、兰科植物、苏铁等保护植物科群不断扩大,有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在植物园、树木园等培育基地得到良好的保护。但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比较严重。目前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法律不完善,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生态补偿政策不合理,虽然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但难度大,进展缓慢。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矛盾突出。

3、人力资源匮乏。植物、动物分类方面人才奇缺,特别是能从事野外调查的年青科研人员更少。

4、公众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现象还是有发生。

5、资金缺乏。野生动植物保护、恢复工作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新的额外资金。

虽然我国在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但我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在公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履行<生物多样特性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 2005年11月第一版

2、《动物保护概论》(第三版)陆承平主编 2009年9月第三版

3、《动物生态学》 冯平、高讳、盛连喜主编 2005年7月第一版

4、《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 徐宏发、张恩迪主编 1998年9月第一版

5、《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张恒庆、张文辉主编 2009年9月第二版

第三篇: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四大功能,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大力培育、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具有十 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化,为野生动 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从而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领土广阔,全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除此之外,我国有许多特有的野生动物,其中:特有的兽类86种,鸟类80种,两栖类163种,爬行类126种。例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 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为我国特有动物;全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 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约1.7万余种,如水杉、银杉、台湾杉、百山祖冷杉、珙桐、银杏、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类。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困境

虽然,我国在野生动植物数量上让世人瞩目、羡慕。但是,如今中国的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 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极度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过度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的贸易活动使大量野生动植物遭到捕杀、破坏。第二,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石油时代的继续发展,全球气候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类型的变异和瓦解。第 三,我国人口压力逐渐增大,大量占用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第四,我国公民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普遍缺乏,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或者随意破坏其栖息地第五,生物入侵也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与消失的重要因素,我国主要是外来草本植物的入侵,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和谐,使 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与丧失。

三、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许许多多的威胁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来说都是挑战。由于我国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已经造成了大量野生物种 的灭绝,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得补救措施,使这一严峻形势的得到一些缓和。

一.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二.大力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质量和水平;三.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

四.开展重要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保护策 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施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

六.建立起资源培育、合理利用的产业框架,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的恶劣趋势。

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成效 主要表现在:

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我国 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 全信息交换机制,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国家协调机制。2.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 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包括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

目前,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成效。第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

第二,濒危物种拯救成效显著

第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断加强已在野生动物重点区域设置 第四,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利用形成规模

五、展望未来

希望通过我们一步步的努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我们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全国野 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野生动物保护法》 《农业科技 与信息》 2008 年第 19 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5 年 01 期 《林业科 技管理》 2003 年 01 期 《中国植物志》

《中国动物志》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 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 1 】龚继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J] ·野生动物,2004(5): 51-52 ·

【 2 】 穆静秋· 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措施 [J] · 林业调查规划,2006(1): 79-82 ·

【 3 】 唐志强,李亮· 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J]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4): 20-22 ·

【 4.6 】 樊金拴,葛文官,邢跃进·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 [J] · 林 业调查规

划,2008(33):4 ·

【 5 】 王惠英·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J] · 陕西林业,2007(4): 29 ·

第四篇:野生动植物保护复习题

我们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上能做什么?

自然保护中的最大问题就是要控制人类的开发行为。

国际法是由参加国保证实施的,对各参加国具有约束力。

国家法是由各国政府制定并强制实施的,对制定国国内的人民有普遍的约束力。你对鲸类动物知道多少?为什么要保护它?

世界上共有80多种鲸类动物,分布在地球所有海洋和五大河流里。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鲸类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厄运。捕鲸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即使是使用最现代化的技术,杀死一条鲸鱼也要半个多小时。鲸鱼的流动性很强,属于全世界,不属于那些想捕杀它们的人和国家,为此,国际法给予它们很特殊的地位。1986年开始则禁止对所有的鲸鱼进行捕杀,直到IWC作出新的决定。

你觉得这些国际性法律对保护动物的有效性如何?假如你是缔约国成员的代表,你会怎么做?

保护与开发矛盾吗?

医药保健行业对鹿茸的需求能被取代?

野生变家养真的能保护梅花鹿?

猎麝取香

捕到野生成年雄麝后,将腺囊连皮割下,将毛剪短,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毛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

养熊业的引种是否会危及野生种群的生存?

取胆汁是否属于虐待动物行为?

熊胆产品的开发是否会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进而需要兴建更多的养熊场?

蛇的颈部细而短,不明显,是神经血管集中的地方,民间有把此处叫做“七寸”之说。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和其他国家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

分析各个国家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状况不同的原因及启示

第五篇: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既取得的主要成绩又存在一些问题,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成绩、问题、对策。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构建和谐社会 , 实现社会和谐 , 建设美好社会 , 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 , 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 而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 , 资源相对不足 ,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时薄弱 , 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 , 坚持科学发展观 , 善待自然 ,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但由于保护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 导致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 ,人类的过度开发直接或间接地摧毁了许多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此外 , 污染、疾病以及地球气候变暖 , 也是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的重大因素。生态环境也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中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得天独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弥补因人类生存和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损失的时候。取得的主要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 757个,总面积1.33亿hm2,已占国土面积的13.20%,到201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将达到1 8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达到16.14%;组织实施了拯救工程,一些濒危物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主要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先后建立了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400多处珍稀植物种质种源基地,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湿地保护受到重视,管理工作初见成效我国现有湿地面积6 600多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2 60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0%;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广泛开展资源调查,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资源调查工作,多次组织进行了专项和综合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调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物种数目相对丰富。据统计,中国的哺乳类为世界第五位,鸟类为世界第十位,两栖类为世界第六位,种子植物为世界第三位。

2、特有物种繁多。我国辽阔的国土,古老的地质历史,多样的地貌、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境,为特有属、特有种的发展和保存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大量特有种类

我国的植物物种种类丰富,特有性高,但特有物种分布很不均匀,且植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对植物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以被子植物为例,我国约有4000多种被子植物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列入濒危保护的植物约1000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44000多种,昆虫约15万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但有些地方对土地过度地开发,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贵动物已濒临灭绝,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以野生动物为例,在世界受危动物中,中国受危兽类和鸟类的种数都排在前三名。受危的兽类有128种,鸟类有183种,爬行类有96种,两栖类有29种,鱼类有92种。很多动物的灭绝,要归因于它们的生活环境所遭到的人为的大规模破坏,包括天然林被大量的采伐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动物的适栖生境遭到严重破坏。不法分子的乱捕滥猎,也对野生动物构成巨大威胁。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野生动物的贸易量和狩猎量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全国每年大约出口的野鸟就达200万只。如此大的捕杀压力,使野生动物在中国正在毫不含糊的逐渐消失。近年来,社会上还出现了团伙偷猎走私藏羚羊和猎隼的现象,对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破坏很大。以猎隼为例,猎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不法之徒将其捕获偷运到中东等地,牟取暴利。所以,人类活动是导致野生动物的受危和灭绝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正在无情地蚕食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成为动物保护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最初是科学家们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建立时,主要选择天然原始森林。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展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原则也从最初的绝对禁猎、禁伐向分区严格保护、适当开展科学实验和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自保护区数量已达1800多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14%;预计到203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将达到2000个,占国土面积的16.8%,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将达2500个,占国土面积的18%,使85%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重点抢救大熊猫、虎、藏羚羊、普氏原羚等15类物种,恢复、保持其种群数量。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力争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使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2004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资源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规划到2030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200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有效保护濒危状况严重、起源于中国的80~100个重要农业野生植物物种。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牺牲资源作为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倒卖走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时发生,一些地方有组织的盗猎走私活动十分猖狂;有“高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80年代末以来遭到大规模武装盗猎,损失在10万头以上,目前种群数量已锐减到4万余头,而且现在每年仍有1万头左右惨遭屠杀,这个古物种正走向灭绝。盗猎者的目的是为了从每头藏羚羊身上获取150g左右的上等羊绒,这种羊绒织成的精美披肩在国际黑市上零售价高达5 000至30 000美元。侵占、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现象非常突出,濒危物种的恢复进展缓慢,部分物种减少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植物养殖培植和开发利用尚处在自发的、分散的状态,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造成如上事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动物保护观念淡薄。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一些养殖场为了获取动物皮毛大肆繁殖动物甚至从社会上收购流浪动物,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在取皮过程中大量采用残忍的活体取皮手段, 许多药用动物的活体取药、取角和胆汁等等。

3、体制上的缺陷。既然动物保护是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是有益于所有人的公益事业, 公共部门就应该尽可能的负起职责, 但现实中却事与愿违

4、法制上的因素。首先动物保护法律不健全, 我国的动物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早, 如1950 年的!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及后来陆续颁布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环境保护法(试行)》、《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 但是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驯养动物保护法。

5、观念上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 较之我国大部分公众, 动物福利观念的启蒙还相当晚。.我国野生动的保护措施

我国政府把保护野生动物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作出了巨大努力。1988年11月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总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名录规定保护的动物达335种;1993年全国人大、国务院组织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大检查,就出动4万多人,检查了3000多个集贸市场和3万多个饭店、宾馆和部分林区、自然保护区,查出违法案件4304起。国家为保护濒危物种,林业部门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立4600公顷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451处,使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明显增加。建立濒危动物拯救中心。积极参加并认真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和协定。对药用濒危物种代用品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4、对策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正在围绕加强野外资源保护,需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从政策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本着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在重要区域抢救性地抓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保护点,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的保护网络体系;加强极度濒危物种的繁育拯救,确保物种不灭绝。对陷于极度濒危的物种,还要强化种质和基因保存;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强化管理。根据调查结果,提升一批物种的保护级别,确定一批重要湿地,强化保护。加强资源监测,及时掌握重点资源变化动态。强化利用管理,防止不合理的利用刺激对资源的破坏;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立法工作。加强基层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下载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5篇模版)

    我 国 野 生 动 植 物 保 护 现 状 及 对 策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介绍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我国......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简报(大全5篇)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简报范文(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简报,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发行日期、保密等级和编号。你知道......

    保护野生动植物倡议书(5篇材料)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举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倡议书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保护野生动植物倡议书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2011年度总结

    岳阳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站2011年度 工 作 总 结 2011年,岳阳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站在省厅和市局的支持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年工作重心紧紧围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工作总结

    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也是市政府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一年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加强教育,强化管理,积......

    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

    陕西韩城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 范世强(.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韩城 715401) 摘要:简述了陕西韩城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森林......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为活动对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的破坏与威胁日趋严重。天然林面积不断减少、农田土地沙化和退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水质......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感受(合集5篇)

    绿色续航 我叫××××,毕业于××××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年××××月参加工作,现工作于××××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工作三年以来以青山为伴,倚松涛为畔,在这浩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