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种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各种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于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各部门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犯罪,各种法律关系都有与之对应的标准。详细列举每一部规范伤残等级鉴定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他们分别适用的范围。
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2.《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3.《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对其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程度的鉴定
4.《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
5.《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6.《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
7.《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是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8.《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9.《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的评定
1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含“造成严重残疾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损伤程度评定
11.《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适用于除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适用其他有关鉴定标准以外的所有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
12.《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13.《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
第二篇: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A35-199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维、赵新才、黄小
七、王世其、宋鸿。
正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评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the injured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伤残impairment
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废。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伤残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2.3评定assessment
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2.4评定人assessor
办案机关依法指派或聘请符合评定人条件,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
2.5评定结论assessment conclusion
评定人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伤残评定标准,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
2.6评定书assessment report
评定人将检验结果、分析意见和评定结论所形成的书面文书。
2.7治疗终结 treatment finality
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评定总则
3.1评定原则
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3.2评定时机
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
3.3评定人条件:
评定人应当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
3.4评定人权利和义务
3.4.1评定人权利
a)有权了解与评定有关的案情和其他材料;
b)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c)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要求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
d)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评定。
3.4.2评定人义务
a)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检验和记录;
b)正确及时地作出评定结论;
c)回答事故办案机关所提出的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d)保守案件秘密;
e)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回避原则的规定;
f)妥善保管提交评定的物品和材料。
3.5评定书
3.5.1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
3.5.2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3.6伤残等级划分
第三篇:劳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劳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劳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 社会交往降低,伤残鉴定《劳动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流动受限;
c 断续工作;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相关法律知识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及相应的赔...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中我这属于几级
如果是属于工伤,可依照国务院375号令:《工伤保险条例》处理。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四篇:2014年最新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2014年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目录1伤残分类
▪ 一级伤残
▪ 二级伤残
▪ 三级伤残
▪ 四级伤残
▪ 五级伤残
▪ 六级伤残 ▪ 七级伤残
▪ 八级伤残
▪ 九级伤残
▪ 十级伤残
2鉴定标准
▪ 工伤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鉴定
▪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3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
1伤残分类编辑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2鉴定标准编辑中国的伤残鉴定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以下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实用的五种鉴定标准,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鉴定标准。[1]工伤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
【适用范围】工伤职业病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06年5月1日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
【适用范围】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发布单位】公安部
【实施日期】2002年12月1日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鉴定
【鉴定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
【适用范围】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伤残程度评定。
【发布单位】卫生部
【实施日期】2002年9月1日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不实,最高法院未颁布)
【鉴定标准】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5)
【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实施日期】2005年5月1日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鉴定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适用范围】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含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
【发布单位】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
【实施日期】2004年11月10日
3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编辑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其等级划分依据是:
1、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4、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b.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6、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7、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d.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8、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活动受限; c.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d.社会交往受约束。
9、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2]参考资料
1.八级伤残鉴定标准(最常见最实用的五种标准).百度百科 .2011-09-21 [引用日期2012-10-22] .
2.如何认定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中国交通事故赔偿网 [引用日期2013-07-8] .词条标签:工商,交通事故,残疾,鉴定,医疗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图册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754539次
编辑次数:12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0-16
创建者:司法鉴定咨询
第五篇:手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手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手功能完全丧失,鉴定为伤残五级,手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鉴定为伤残六级。
一拇指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七级。
烧伤部位要根据治疗后全身的瘢痕面积来进行鉴定得到伤残等级。
待伤情治疗稳定后,申请伤残鉴定,鉴定时会综合各部位存在的残疾程度得到伤残等级,请以鉴定结论为准获得相应的赔偿。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4、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盛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伤残鉴定《手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3款、第32条。
(八)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1、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