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铁隧道局桥梁工程桩基础钻孔报价表
中铁隧道局桥梁工程桩基础钻孔报价表
根据工程需要进场钻机10台
一、冲击钻:CZ~8D型2台
CZ~7D型3台
CZ~6D型5台
单价:桩径1.0米400~450元/延长米桩径1.2米500~550元/延长米桩径1.5米550~600元/延长米 甲方承担单程运费每台钻机:5000~7000元。
二、钢筋笼加工制作每吨650元
含:电焊机、切断机、弯曲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 具体事宜以签订的合同为准。
第二篇:中铁隧道局二处成本管理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2006年工作会议经验材料
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实现责任成本可控
第一工程处杭州湾项目经理部
我项目部承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工程第8合同段,起点位于慈溪市关头村,终点位于宁波江北区长丈山村,管段跨两市两区,全长2922米,其中左线2938米,右线2905米。本工程投标降造32.88%,合同总价1.39亿元。项目由我处二公司负责施工,2004年8月30日正式开工,合同工期28个月,计划工期23个月。由于项目本身单价低,业主要求高,从一开始就面临高投入低收益的难题。为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目标,我们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实现了项目责任成本的有效可控。截至2005年底,累计完成施工产值9005万元,责任成本实现赢余,工程进度始终在全线12家单位中名列第一。在业主组织全线12家单位先后进行的6次评比中,我项目共获得优胜奖1次,第三名3次,得到了认可与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基础工作,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明确成本管理责任。我们从内部管理机制入手,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副经理及技术、设物、财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小组,—1— 合同管理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明确各自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职责,做好与项目成本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成本资料归集、传递和报送程序及相关制度,根据责任成本考核的需要设立账簿、凭证报表和分析资料,把成本责任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做到相互协调、相互监控、职责分清、横向清算,形成“谁过失,谁负责”的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从点滴做起,层层把关落实,保证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把握成本管理关键。在处系统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对项目施工责任成本预算分解后发现232.5万元的责任成本亏损,如何针对亏损制定扭亏为盈的措施,成为项目部把握成本管理的关键。我们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结合责任成本指标进行逐项分解,计算各工序单价预算费用组成,以此作为编制项目目标成本的依据。在施工图到位后,立即进行详细的工程量清理,根据施工图工程量和中标合同单价计算出合同收入,然后结合施工定额和目标成本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计算出项目计划责任成本。对比合同收入和责任成本,计算两者差异值后进行实施。如合同收入小于责任成本,则认真分析差异,平衡调整各项费用,找出最佳成本值,实现了“计划指导施工,预算核算同步”的目标。
建立成本管理机制。我们坚持责任成本预算分析制度,按可控性原则分解责任成本,作为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考核的依据。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小组监督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由项目
—2— 经理牵头,围绕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衡量,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及时调整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及时准确反映项目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做到对成本管理目标实施有效监控。特别是2005年11月份,集团公司在宁波召开了责任成本预算分析方法研讨会以后,我们更加坚定了建立预算分析机制、控制项目责任成本的信心。
二、严格过程控制,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实现
优化施组实现源头控制。为保证成本从施工之初就能够可控,我们根据项目现场策划会的要求重新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以现场施工图纸为基础,按照合同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有利于指导施工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规范性文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遵循科学性和经济性并重的原则,做到既符合合同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要求,又做到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在编制和审核过程中认真进行多方论证,从施工队伍进场、安家、临时设施的布臵安排,到施工过程中的进度与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进行多方案比较,优中选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过程中人员、资金、物资和机械设备等资源配臵进行详细计划,科学合理安排,从而在源头上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前期征地拆迁影响,红线内用地迟迟无法得到解决,我们及时调整策划会阶段目标,推迟人员、设备进场时间,既避免窝工损失,又使用于本项目的已购臵设备优先调剂到其他新上项
—3— 目,减少了成本费用。
抓住关键实现过程控制。一是严格施工管理。针对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责任成本的实际,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强化责任成本控制,树立向技术要效益的观念。技术人员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对出具的技术交底书中的工程量反复计算,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节约,严格控制工程量,确保成本费用可控。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做到一次合格,杜绝返工,避免因返工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二是严格材料管理。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严格坚持按责任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并通过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市场调查、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做到货比三家,择优并就近购料,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我们对材料储备进行控制,强调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和沉淀。三是严格设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调配,尽力减少机械台班消耗,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费用的开支,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加强租赁设备的计划管理,充分利用社会机械资源,降低机械台班价格。四是严格工费管理。我们以处《工程项目内部劳务承包指导意见书》为指导,对关头1、2号大桥下部结构和梁场、隧道左线开挖及初期支护、隧道衬砌、拌合站采用内部班组混岗作业方式,实
—4— 行内部工费和二三项料承包,主材限额供料,每月进行核算。对路基工程和长丈山1、2号大桥采用专业承包方式。内部劳务承包单价中只包括工费、二三项料和小型机具等费用,我们对这些费用严格落实节奖超罚制度,对主材实行限额无偿供应,按消耗量节奖超罚,每月按时验收核算。五是强化分包管理。对经过业主同意的作业工序分包,我们实行严格的分包资审,做到“资审三严”,即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我们实行严格的范围界定,做到“分包三必须”,即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劳务合同,必须保证重点、难点、新点和高技术含量工程以自己的队伍为骨干,必须坚持外部劳务实行现场管理和项目与公司两级审查制度。我们严抓合格供方准入制,对分包队伍选择推行模拟招标制,对分包单价实行多级审批制,对进入项目的分包队伍依据范本签订合同,实施风险履约保证金制度,杜绝“以包代管”。我们还实行严格的合同验工控制,做到每月计量支付,阳光操作,杜绝合同纠纷,从而确保了分包工程预期利润的实现。
及时调整实现动态控制。我们在成本管理中做到工前有计划,过程有控制,单月有核算,季度有分析,对工程成本实施动态考核与控制,保证工程成本管理风险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得以化解。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月成本分析、单项工程成本分析和按季分析考核等与责任成本相关的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人、机、料管理费等项的分析,对实际成本与计划成
—5— 本比较出现的超支亏损原因进行分析,查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使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坚持跟踪考核,堵塞成本管理工作漏洞
加强动态考核。我们坚持对成本管理做到超前计划、事中控制,严格成本核算的“三同步、三归集”原则。制定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财务费等管理措施,将反映成本构成的数据、工程进度报表等按核算要求程序从施工队、工区、职能部门及时传递报送,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实现月成本核算。每月25日,由项目经理带队,责任成本管理小组所有成员和现场负责人按时到现场进行实地收方,资料签认后交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计量。同时召开月责任成本例会,对一个月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合同管理、计量支付等进行考核,对实现承包任务和成本控制目标的,及时兑现奖惩,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真正形成了企业与项目、项目与个人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转。
查堵管理漏洞。我们以项目的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项目管理和资金运行的关键环节,坚持对项目责任成本的预算和概算及其调整、设计变更、合同履行、财务收支核算等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内部监控,实行严格的督查落实制度。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我们认真配合处对项目的过程审计工作,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确立跟踪落实制度,限时整改,实现由“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转变,从实施性施组、施工、材料采购等各个环节控制开
—6— 支,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我们对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设计变更进行跟踪监督,严格按批准的施工图预算进行投资控制,严格按合同价进行计量控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确保变更的科学合理、对我方有利。我们实现了重大变更程序规范化,按工程变更审批权限上报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及时调整投资预算,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臵管理和非生产性开支等管理效益流失的渠道。另外,项目管理过程中注重党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坚持发挥党代表监督的职能,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增强了项目管理的透明度。我们通过强化内部监督,采纳改进责任成本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查堵成本管理的漏洞,提高了责任成本管理运行质量,达到了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可控的目的。
降低隐性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我们尽可能减少诸如施工扰民费、事故损失费、政府部门的罚款等项目的额外支出,杜绝因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不文明、不安全、不环保施工所带来的费用。我们还深挖项目的隐性效益,做到智慧管理,智慧经营。比如针对浙江市场的电力紧缺状况,机电部门前期调研得知工程所在地电力供应紧张,全年1/3的时间处于停电状态,如果停电期间用自发电,将使原本紧张的成本雪上加霜。我们当机立断,多方努力,从宁波市江北区接电,虽然前期要多投入25万元左右,但后期初步计算,仅施工期间宁波端比慈溪端节省电费高达350万元。我们还加大合同外验工力度,为项目最终实现责任成本盈余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7— 项目合同外验工已上报业主1112万元,正式批复397万元,待批复715万元。我们还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材料费用支出,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注意控制项目上的财务费用,科学合理的配备现场管理人员,增加了项目的隐性效益。
在集团公司和处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项目虽然在责任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项目前期策划的预期目标还有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以争取项目最终的良好收益。
—8—
第三篇:中铁局集团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中铁局集团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李家坊隧道二期工程是在原有李家坊隧道一期工程西侧新建的一条隧道,为单向双车道隧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与一期工程线位基本平行,两洞测设间距30—35m。隧道起讫桩号yk0+875~yk2+140,全长1265m;平面线型:直线,r=1500右
偏圆曲线,直线;纵坡为1.35%(1245m)和-1.5%(20m)的人字坡。隧道竖曲线变坡点里程为yk1+820。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右线平曲线要素表坐标桩点名称里程桩号(n)直圆点(zy)曲中点(zq)圆直点(yz)yk0+976.14yk1+217.81yk1+459.483339559.0533339318.7773339085.357y(e)502914.002502890.653502829.06
2(二)施工工序流程
一、主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
①、平面控制测量
②、高程控制测量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④、放样衬砌断面
⑤、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序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数备注
号1双频gps全站仪rtkgps1230徕卡tcr402徕dsz2+fs14水准仪限界检测5仪bjsd-2苏光ds3卡
位台套
量35+1ppm2″2+2p1pm
3水准仪
台台套
10.01mm
11㎜
1mm
二、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
项目部工程部设测量班,隧道工区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到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测量班和工区测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工区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长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我公司实行三级复合制度,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公司精测队完成,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项目部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三)主要测量工作及内容:
①平面控制测设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正确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1)洞口投点测设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φ22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
(2)洞内导线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
②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和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隔100~15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及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100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不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初期支护完成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仰拱断面由设计高程线每隔0.5m(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
④放样衬砌断面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
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测定。并标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复合,并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
⑤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项目部采用进出口两方相向掘进,考虑出口施工条件比较好,预计贯通点为yk1+400,取yk1+400的理论坐标为贯通点,由两端导线
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误差
式中:m外—控制网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
m1—由进口计算的影响值;m2—由出口计算的影响值;mβ—由控制点放设中线时理论高度中误差;
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因本隧道贯通面处于直线段,因此中线采用折线法调整并符合《测规》表4.9.3的规定。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
(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
(2)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
(3)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按坐标平差处理;
(4)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
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
(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2)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
(3)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
(四)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在直线上每200米设一个,曲线上按曲线五大桩埋设。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在隧道边墙上绘出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五)测量资料管理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测量手簿内,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整齐、清楚,不得更改、擦改、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经纬仪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水准仪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
(六)注意事项
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及时返工。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偏差时及时调整。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一切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注明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的类型,并详细记录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
(七)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执行现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认真审核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复测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仔细核对,且须经第二人核对。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完成,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测量的外业作业必须采取多测回观测,并形成合格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重要的定位和放样,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测量环境下进行。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必须坚持先检测后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
注:本施工测量方案由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黄石市李家坊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解释。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黄石市李家坊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中铁隧道局集团玉磨铁路3标
中铁隧道局集团玉磨铁路3标
一、工程概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玉磨铁路向北通过昆玉线进入昆明,向南通过拟建中老铁路经琅勃拉邦至万象,继续南下经曼谷至新加坡,构成泛亚铁路的中通道。
玉磨铁路三标,线路穿越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新平和元江三县,标段内扬武隧道、立新隧道、月牙田隧道均为一级高风险隧道,其中扬武隧道长14.835公里,为标段最长隧道,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地质极其复杂,施工风险极高。
玉磨铁路三标项目合同工期50.2个月,合同总价17.07亿元人民币。项目经理部设5个分部、2个加工厂、3个混凝土搅拌站,5个分部下设14个施工架子队承担工程施工任务。截至目前,项目参建人员总人数为2066人:其中管服人员509人,作业班组人员1577人,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按项目策划要求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线站前三标起讫里程:D1K45+359.35~D1K72+628(罗里隧道出口施工段起点至月牙田隧道2号斜井施工段终点,不含大开门河双线大桥490.2m),全长26.78km。主要工程内容为“四隧三桥”,分别为田房隧道(长0.18km)、新平隧道(长14.835km,设6座横洞+1座斜井)、立新隧道(长5.317km,设1座横洞+1座斜井)、在月牙田隧道中段(总长6.82km,2座斜井,出口段1.772km由站前4标负责施工)至本标段终点、法土山双线大桥(长185.25m)、扬武双线中桥(长87.03m)、立新寨四线特大桥(长952.6m)。本标段隧道共25.380km,占标段长度的94.77%;桥梁总长1244.88m,占标段长度的4.57%。
二、完成情况
工程完成情况(截止2018年5月25日):田房隧道设计180米,完成180米。完成比例100%,新平隧道设计量14835米,完成3040米,完成比例20.4%,立新隧道设计量5317米,完成1673米,完成比例31.4%。月牙田隧道设计5048米,完成2419米,完成比例48%。辅助坑道设计9102米,已完成6984米,剩余2118米,完成比例76.7%。目前新平隧道1#平导、2#平导、5#横洞、6#横洞暂未进入正洞施工。开累完成产值79258万元。
三、重难点情况
项目施工条件艰苦,隧道地质复杂,扬武-青龙厂大断裂与隧道线路方向基本平行,并位于隧道线路附近,且次生诸多小断层对隧道影响较大。围岩主要为炭质页岩和板岩,黑色、灰黑色和灰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质较软,部分岩体原岩的结构和构造已完全破坏,呈松散体状,遇水极其容易泥化,富水呈饱和流体状。
新平隧道穿越8条深大活动性断层,且新平隧道与扬武-青龙场大断裂相伴而行,该断裂带宽达300余米。受地震和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破碎、岩性多变,差异性岩体对工程施工极为不利。隧道地质表现为滑坡、泥石流、突泥、涌水、溜坍、流砂、岩溶等,地质在全线最为复杂,施工难度全线最大。新平隧道于2016年4月破土动工,450多个日夜,凝聚了中隧人坚韧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品质,斗转星移,记载了工程人与复杂地质斗争的艰辛与辉煌。新平隧道在施工中频频遭遇突泥、涌水、涌砂、溜坍、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施工以来发生20次突泥、涌水,突泥量达5000余方,涌砂量达4000方,高峰期涌水量达419方/小时,发生溜坍100余次,溜坍量近15000余方,支护变形已成常态,高频发的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施工中要不断克服突泥、涌水、涌砂、溜坍、变形等诸多施工难题,施工组织异常艰辛。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项目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施工前期反复讨论研究定制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使质量问题在每道工序作业中都能得以有效控制,为隧道掘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施工过程始终秉承“标准、标准、还是标准”的管理理念,遵从“讲质量、保效益、重安全”的标准化理念,把握“防溜止坍九项措施”和“安全质量管控双40条”,从结构、中线、空洞防治等方面严把工程质量关。严守安全质量红线,在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
四、宣传思路方面 1.获得云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获得云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李平)。
2.日常坚持开展劳动竞赛。
3.劳模典型朱家良、劳模创新工作室人员培养。4.树立人物典型、感动三标人物(权正全、李旭东、孙永松等)。
5.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克服突泥涌水,保质保量)。6.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科技成果。(功法、工艺、非标设备等)7.民族团结线、联合当地政府开展路地共建,与滇南指挥部、地方检察院及其他标段联创共建。
8.施工节点宣传(新平隧道各辅助坑道和正洞交汇以及破千米里程宣传,立新隧道、月牙田隧道施工节点)。
9.立新寨双向四线特大桥上部结构全部竣工。10.法土山四线特大桥上部结构全部竣工。
11.主题党日、质量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等相关信息。
第五篇:关于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摘要:分析了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造成质量事故的影响因素,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从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装、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提高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同时介绍了解决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加快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控制
混凝土桩基础具有质量好、承载能力高、造价低、施工简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桩基施工从钻孔到混凝土灌注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周密的安排和严谨的操作,尤其是施工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桩基的工程质量,施工中会出现断桩(全断面夹泥、孔洞)和缺陷桩(离析、蜂窝、缩颈等),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及围护结构的安全。
一、钻孔施工中常见的事故
1.孔位出现偏差
桩位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桩位坐标时失误,由于施工中测量人员计算错误,审核不细导致出现工程事故,所以在桩位放样前测量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仔细核算,确保准确无误。
2.停钻换机造成偏位
桥梁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对不同的地质应选择相应的钻机。对第四纪河床冲积层(砂土、粘土、黄土、淤泥)一般采用回旋钻机,对风化岩层、河床砂砾石层一般采用冲击式钻机,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地层不均匀)含大块孤石的砂土层,采用冲击钻与回旋钻配合钻孔或采用地质岩芯钻机,换机中钻机就位偏差造成孔位偏差。
3.塌孔
塌孔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事。其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有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进尺困难或不进尺,钻机负荷明显增加,若处理不及时将埋钻或造成废孔。当地区水位变化太大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水头相对稳定。发现塌孔.判明坍塌位置.分析塌孔原因,针对坍塌的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如果坍塌的水量较小可继续钻孔,回填砂和黏质土混合物到塌孔处以上lm~2m继续钻孔。随时注意坍塌数量的变化。若塌孔不能控制,立刻拆除钻机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由于清孔或钢筋骨架吊入造成塌孔时,应立即停止清孔或将钢筋骨架吊出,利用钻孔机具搅动添加泥浆护壁,同时将坍塌物清理干净,待塌孔稳定后重新清孔和安装钢筋骨架。
二、施工工艺
1.钻孔
(1)采用上海探矿机械厂GPS-20型钻机,正循环施工。调整钻头中心与测放好的桩位中心对中,确保钻机就位时钻杆垂直。
(2)报请监理人员检验,同意之后方可开钻。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钻进。
刚开始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简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ITI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
(3)钻孔过程中每1h~2h检测一次泥浆指标,注意及时调整,使其符合规范要求。每钻进2m~3m检查孔径、竖直度,同时注意土层变化,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若与勘察设计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要请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经判明后再继续钻孔,合理调整钻进速度与钻压等参数。采用减压法钻进,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钻头回转平稳,减少斜孔、扩孔和弯孔的发生。接、卸钻杆的动作要迅速、安全,争取在尽快时间内完成,以免停钻时间过长,增加沉淀。
(4)钻孔中保持孔内的泥浆面(水头)高度,若突然发生泥浆面降低或升高,应立即将钻头提出孔外,向有关人员汇报,查明原因,分析判断发生的情况后再继续钻进。
2.清孔
(1)钻进达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终孔检查(孔深、孔径、倾斜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第一次清孔。
(2)清孔时必须注意保持水头高度为1.5m~2.0m,同时必须控制好泥浆指标,避免因泥浆相对密度下降导致塌孔。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3)在导管安装完毕后,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不符合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三、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列举如下。
1.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防治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这种地层一般最好取芯检验。如不能钻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至微风化岩时,钻头不蹩钻,主要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原因: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桩底沉渣量过大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防治措施:(1)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和测锤(2)一次清孔后,如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3)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再利用导管进行,即准备一个接头,一头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在接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能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2.钢筋笼上浮
原因:(1)当砼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且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砼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2)由于砼灌注钢筋笼且导管埋深
较大时,其上层砼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砼与钢筋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砼从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防治措施:(1)灌注砼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砼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砼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砼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
断桩原因:(1)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一是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砼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二是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砼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2)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3)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引发断桩。
防治方法:(1)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2)尽可能提高砼浇注速度:一是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二是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3)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灌注水下砼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和缺陷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四、结语
桩基是整个桥梁的命脉所在,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复杂,干扰因素多,施工难度大。在施工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按照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的要求,选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控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