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时间:2019-05-13 22:3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阳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阳节》。

第一篇:重阳节

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这一天中,人们要登高山,插茱萸,来思念远在天边的亲人。

关于重阳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唐朝有个大诗人,有一次,他独自去远方,到了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他想:现在我的兄弟一定在插茱萸,当他们看到少了我一人,心里应该很难过。于是,诗人便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诗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位作家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

重阳节并不像春节那样热闹,也不想国庆节那么隆重,它和中秋节一样,是节日中最情深意重的,因为它们有一样的习俗:盼团圆,保平安,思念亲人。俗话说的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这种情深意重的节日,便形成了爱的结晶,爱的源泉。正是这种情深意重的节日才会把我们的社会变得那么美好。我爱重阳节,更爱我们这个社会给了我亲情的温暖。

第二篇: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最早见于《易经》中记载:“以阳爻为九”,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两九相重为“重九”;九月初九是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屈原有《远游》诗中“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重阳节风俗。

重阳节俗起源于汉代。传说河南的汝河中有瘟魔散布瘟疫,使两岸死了不少人。有个叫桓景的人入山求道,拜仙人费长房为师,得授降妖青龙剑和一些法术。某日,费长房通知他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将作殃祸民,你可携此急速下山,带领众人登高避祸。”说着,又交给他一包茱萸子、一壶菊花酒,让他分发给众人分别佩戴和饮用。桓景遵师嘱一一照办,并持青龙剑将瘟魔刺死;众人遂得以平安逃过劫难。此后,每逢九月初九这天,人们纷纷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插茱萸庆贺,形成了重阳节的风俗。在汉代,人们在重阳日饮菊花酒祓除不祥,谓之“秋祓”。晋代,在重阳日观赏菊花,称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到郊外“籍野饮宴”(即:野餐),因不便带饭,故带蒸糕食之,后称“重阳糕”。长期相沿成习,形成重阳节。

九月正值黄金季节,丰收之时,人们置身高处,极目远眺,将绮丽风光尽收眼底,不禁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因此,重阳登高,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齐人月令》中也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可见自古至今,人们对重阳登高和放风筝这些风俗都是非常喜爱的。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喝重阳酒 “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 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第三则: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蜀中九日(唐)王勃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九日作(唐)王缙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茱萸香堕,紫菊气,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韦安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 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

重阳无雨一冬晴。

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

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

第三篇:重阳节

重阳节

一、简介:

2014年10月2日,星期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今年也是我国第二个老人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二、由来:

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三、典故: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四、诗赋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五、过节形式: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

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六、社工准备如何开展

(一)1.组织长者制作重阳糕,并派送到社工的2个养老院和睦邻大使服务对象。

(二)2..组织健康长者登上白云山,到山上后开展团建游戏。

第四篇:重阳节

开头: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天是所有老人们的节日。今年的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第一个老人节,老人节是重阳节的别称,在这一天中,都会推行敬老活动,让晚辈们多尽一份孝心,让老人们多一份微笑。在敬老院,当你看着一位位老人们幸福的表情,当你在他们的床旁看着他们点头道谢,当你在临走时看着他们微笑,你将知道,你的祝福,会令老人们发自内心的快乐。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结尾:

这一次的班会已经临近尾声,相信大家对重阳节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儿女的孝心对于老人们来说,是高过一切,因此,最后希望大家回家都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打一个电话,对他们说一声:“节日快乐!”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十分快乐。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重阳节

爱在重阳 雏鹰行动

——迎旭小学重阳节感恩活动倡议

亲爱的队员们:

今年的10月13日,既是少先队建队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1989年,我们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使它成为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孝敬长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如何付诸行动去敬老爱老呢?为展现迎旭小学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营造敬老、亲老、侍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队员们提出倡议:“送上四个一,让夕阳更灿烂。”

1、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关爱老人,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请少先队员们为老人倒杯茶、敲敲背、洗洗脚、唱支歌„„让老人们都能感受到真情和爱心;

2、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了解爷爷奶奶的童年,体会其中的辛酸,珍惜美好的今天,更加尊敬和孝顺长辈。

3、为老人制作“感恩卡”。

通过自制贺卡,把浓浓的情结融入精美的卡片中,呈上最真挚的祝福与爱。

4、和老人合一张影

通过与爷爷奶奶合影,表达对老人的喜爱之情、孝敬之心。

队员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天下的老人们能拥有一个灿烂美好的夕阳而献上我们一份诚挚的爱心吧!也让这个重阳节因为我们的感恩而变得更加温馨和美好!同时,我们也倡议:不管是在重阳节,还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为、敬老的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

下载重阳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阳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阳节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

    重阳节文档

    聚财塔村重阳节敬老座谈会致辞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玲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是农历9月初9的好日子,风和日丽、五谷飘香,秋高气爽、我们在这齐聚一堂,共同欢......

    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据说汝南一带瘟魔为害。汝南人桓景拜道长为师,学救人的法术。一天,道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那天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

    重阳节

    重阳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

    重阳节

    诵清明诗歌、扬民族文化 ——重阳节诗文朗诵主题班会 桃源小学 牟兰 一、古诗引入介绍“重阳节”。 1、全班朗诵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重阳节

    参观活动:重阳节的来历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具体风俗习惯,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 2.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准备: 请家长提醒幼儿......

    重阳节

    重阳节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

    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小学老人节活动总结 在金桂飘香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重阳节。因为10月16日要参加区教职工运动会,所以将庆重阳活动提前到10月9日进行。学校领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