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

时间:2019-05-13 23: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

第一篇: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

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

2014年01月08日 王子约

在公布“三定”方案8个月后,国家铁路局正式揭牌并开通政府网站。国家铁路局,是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后新组建的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管部门。

1月6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和国家铁路局局长陆东福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于当日召开组建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根据此前公开消息,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负责监管全国18个铁路局的安全生产、铁路运输市场、服务质量等。作为原铁道部“一分为三”后最迟组建的部门,国家铁路局的揭牌标志着改组后的铁路系统将全面履职。

去年,《第一财经日报》曾独家报道国家铁路局将下设七大区域铁路监督管理局,新开通的政府网站信息证实了这一消息。记者在网站“地区机构”一栏发现,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7个监管局的划分已经正式敲定。

根据当时本报获得的消息,国家铁路局机关行政编制为130名,而负责辖区内铁路监督管理工作的地区铁路监管局行政编制350名,领导职数按1正2副配备。

昨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区域铁路监管局与18个地方铁路局将“分而治之”,不存在交集的情况。区域铁路监管局的人员由公开招考、原铁路部门分流等方式组成。沈阳铁路系统人士昨日向本报透露,沈阳铁路监管局此前已经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的方式来招聘人员。目前,并未有区域铁路监管局正式亮相,但多个信源显示各大区域监管局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官方消息显示,国家铁路局机关处以上干部和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参加了6日的揭牌会议。

武汉铁路局一名人士昨日对本报称,武汉铁路监管局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到位,随着国家铁路局的揭牌,区域铁路监管局也将很快亮相。多个信源显示,即使大框架已定,但区域铁路监管局的队伍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可查阅消息,区域铁路监管局职责相同,包括监督管理铁路运输安全、铁路工程质量安全、铁路运输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相关铁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执行情况;依法组织或参与铁路交通事故和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统计、报告、通报、分析等。

其中,监督检查铁路行政许可产品和许可企业以及监督铁路运输设备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两项尤为值得关注。铁路系统饱受诟病的腐败重灾区往往集中在这两个领域。有关人士表示,成立“第三方”的监管部门,有利于铁路系统的规范和发展。

尽管各区域铁路局即将悉数亮相,但整个国家铁路局系统能否真正实现监管仍然受到质疑。记者此前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铁路局挂牌晚的原因之一是,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之间的职责划分难以厘清。从目前来看,二者所涉及的领域交叉部分甚多,且铁路局部分核心人士来自原来的铁道部,难以避免“护短”之嫌。

此外,国家铁路局作为副部级部门,如何监管“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引发争议。对此,一名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人士昨日对本报称,整个铁路系统的改革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二篇: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引争议

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引争议

在公布“三定”方案8个月后,国家铁路局正式揭牌并开通政府网站。国家铁路局,是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后新组建的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管部门。

1月6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和国家铁路局局长陆东福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于当日召开组建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根据此前公开消息,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负责监管全国18个铁路局的安全生产、铁路运输市场、服务质量等。作为原铁道部“一分为三”后最迟组建的部门,国家铁路局的揭牌标志着改组后的铁路系统将全面履职。

去年,《第一财经日报》曾独家报道国家铁路局将下设七大区域铁路监督管理局,新开通的政府网站信息证实了这一消息。记者在网站“地区机构”一栏发现,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7个监管局的划分已经正式敲定。

根据当时本报获得的消息,国家铁路局机关行政编制为130名,而负责辖区内铁路监督管理工作的地区铁路监管局行政编制350名,领导职数按1正2副配备。

昨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区域铁路监管局与18个地方铁路局将“分而治之”,不存在交集的情况。区域铁路监管局的人员由公开招考、原铁路部门分流等方式组成。沈阳铁路系统人士昨日向本报透露,沈阳铁路监管局此前已经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的方式来招聘人员。目前,并未有区域铁路监管局正式亮相,但多个信源显示各大区域监管局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官方消息显示,国家铁路局机关处以上干部和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参加了6日的揭牌会议。

武汉铁路局一名人士昨日对本报称,武汉铁路监管局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到位,随着国家铁路局的揭牌,区域铁路监管局也将很快亮相。多个信源显示,即使大框架已定,但区域铁路监管局的队伍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可查阅消息,区域铁路监管局职责相同,包括监督管理铁路运输安全、铁路工程质量安全、铁路运输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相关铁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执行情况;依法组织或参与铁路交通事故和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统计、报告、通报、分析等。

其中,监督检查铁路行政许可产品和许可企业以及监督铁路运输设备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两项尤为值得关注。铁路系统饱受诟病的腐败重灾区往往集中在这两个领域。有关人士表示,成立“第三方”的监管部门,有利于铁路系统的规范和发展。

尽管各区域铁路局即将悉数亮相,但整个国家铁路局系统能否真正实现监管仍然受到质疑。记者此前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铁路局挂牌晚的原因之一是,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之间的职责划

分难以厘清。从目前来看,二者所涉及的领域交叉部分甚多,且铁路局部分核心人士来自原来的铁道部,难以避免“护短”之嫌。

此外,国家铁路局作为副部级部门,如何监管“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引发争议。对此,一名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人士昨日对本报称,整个铁路系统的改革目前只是起步阶段。(第一财经日报)

■ 事实+

国家铁路局七大区域监管局划定

国家铁路局将在全国设置沈阳、西安、兰州、成都、上海、武汉、广州7个铁路监督管理局,作为地方派出机构。

七大区域铁路监管局的监管范围具体为:沈阳监管局负责哈尔滨和沈阳铁路局;上海监管局负责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西安监管局负责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铁路局;武汉监管局负责郑州、武汉铁路局;广州监管局负责广铁(集团)公司和南宁铁路局;成都监管局负责成都、昆明铁路局;兰州监管局负责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

国家铁路局大事记

2013年3月19日,陆东福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2013年4月9日,中央任命国家铁路局其他党组成员,筹建工作逐步展开。

2013年7月11日,原铁道部机关公务员完成分流,局机关召开第一次干部大会,开始边组建、边履职。

2013年12月28日,局机关迁入新址办公。2014年1月6日,国家铁路局揭牌。上海律师:http://sh.9ask.cn

第三篇:副部级监管正部级是一个伪命题

副部级监管正部级是一个伪命题

有媒体报道,今年国务院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可机构设置中仍有一些“小问题”:副部级的国家铁路局要监管可能是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要监管的企业不少和它平级……这怎么管?有公共管理专家认为:“目前来说,关系上没理顺。”

这样的逻辑,等于是说,监管机构必须比监管对象级别高。副部级企业,必须是正部级机构来监管;正部级企业,只能由国务院亲自监管,至少也得是一个平级机构负责。现在既然关系“没理顺”,似乎已经注定了监管要失败。

这种看法很不专业,如果公共管理专家也持类似观点,那就十分地荒唐可笑。政府监管的本质,就是适用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政策,对监管对象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监管须有法律依据,而监管的效力源于法律,与监管机构的级别无关,也不因监管对象的所谓级别而增损。作为监管对象的企业级别再高,也承担守法义务,必须无条件服从监管。

我们经常说,“权大一级压死人”,或者“下级服从上级”,这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现实。但低级别的政府机构“管”级别高的监管对象,其实也是常态。哪怕监管机构级别再高,具体行使监管职能的也只是其二级部门,甚至可以具体到一名处长。在中国古代,台谏机构级别很低,却可以纠察百官。真正管事的是权力,是得到授权的官员,而不是非人格的机构本身。

以为正部级才有资格监管副部级的思维,其实是有“行政级别癖”,它扭曲了政府监管效力的本质。现阶段,一些央企关乎国计民生,而且仍带有企业办社会的特征,国家赋予它们一定行政级别。这种级别享有相应的对内管理权限,也享受一定政治待遇,但与公权力是两个不同范畴。政府监管机构行使公权力,企业是其监管对象,其级别再高,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幻想权大压人,现在是一种流行病,它把公共管理的成败系于监管机构的级别上,汲汲乎级别。铁路总公司是正部级,国家铁路局作为监管者可能觉得很委曲;那些与监管对象同一级别的监管机构,可能也觉得自己级别压不住人。按照这种逻辑,副部级甚至司局级即可完成的监管,非得要“官升一级”。这正是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根源所在。

我们一直强调建设“小政府”,考诸国际经验,很多国家正是较少内阁部长控制大量低级别甚至无级别的政府机构,实现了完善的公共管理。比如我们的食药监管总局刚升格为正部级,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雇员近万人,却只是美国健康及人类服务部下辖的一个联邦机构。它的权威性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但这种权威性并非来其自行政级别,而是来自法律及其执法的高效。要把市场管好,监管机构的级别不是决定性因素。

换句话说,政府监管靠法治。法治确立,获得法律授权的监管机构就有了权威,至于它是何种级别,其实并不重要。既然政府监管机构淡化了级别观念,把某些企业定为部级、副部级就没有道理了。监管对象没有级别,监管机构的级别除了满足官员的官瘾,也就没有太大管理学意义。政府正可以大量压缩机构、降低机构级别,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所谓“小政府”也就立起来了。

第四篇: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3-3-11 4:56:53来源:2013年03月10日 08:02:5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霍小光 崔清新)根据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我国将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近些年,我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但也存在政企不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有必要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方案提出,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同时,不再保留铁道部。

考虑到铁路仍处于建设发展重要时期,同时承担很多公益性任务,方案提出,国家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发展,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价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公益性线路和运输补贴机制。同时,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后,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调度指挥铁路运输,实行全路集中统一管理,确保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确保重要运输任务完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服务。

第五篇: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等 【发布文号】交运发〔2016〕227号 【发布日期】2016-12-21 【生效日期】2016-1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运发〔2016〕2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财政厅(局)、邮政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财务局,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铁路局: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运输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推进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质降本增效为中心,以促进运输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运输企业协同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政策环境,有效激发运输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好更优的运输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形成企业与政府共同发力、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运输企业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

深化改革、营造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大力消除影响公平竞争、妨碍创新的制度束缚,打破市场分割壁垒,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

协同协作、统筹推进。加强政策协同和统筹协调,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有效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能落地、见实效,推动运输行业创新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格局,运输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运输企业,服务国家“三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任务

(四)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协同创新。

促进产业联动发展。鼓励运输企业打破单一产业界限,促进运输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推动运输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跨界融合。引导运输企业与现代农业、现代物流、邮政快递、商贸流通企业无缝衔接,优化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流程,打造全链条、立体式交通物流体系,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鼓励运输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流程再造,不断提高供应链效率。推进运输企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开发旅游直通车、景区小交通、站场旅游集散、邮轮等运游结合产品,拓展新型旅游公共服务。引导航运企业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交易等现代金融,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航运服务业发展。

促进企业联盟发展。鼓励运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企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一体化整合、网络化发展、系统化集成。推进冷链物流联盟发展,促进冷链运输与冷链产业协调联动,推动冷链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联盟发展,整合共享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优势资源,推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网络化、规范化运营,提升危险货物运输组织化程度和安全运营水平。推进接驳运输联盟发展,整合接驳运输资源,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道路客运网络化经营和集约化发展。推进多式联运联盟发展,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合作平台,推动市场资源整合、装备标准协调、组织模式创新和业务运营合作,促进多式联运竞合协作与共享发展。

促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推动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统筹运输方式间运力、班次对接,引导运输企业开展空铁、公铁、公水等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加快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提高联网售票二级以上客运站覆盖率。推广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网络购票、实名制购票,鼓励第三方综合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发展,引导联程运输票务一体化发展。推进重点水域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建设。推行跨方式异地候机候车、行李直挂等服务,推进跨方式出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和便捷查询,提升公众出行效率。

(五)鼓励支持运输企业组织创新。

推进运输企业“双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形成创业与创新、线上与线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格局。推进运输企业众创,支持创客空间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构建企业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激发全行业创业创新热情。推进运输企业众包,支持交通出行、无车承运、快件投递等领域服务众包,运用互联网技术高效对接供需信息,促进分享经济运输服务模式发展。推进运输企业众扶,鼓励大中型运输企业、行业协会和企业联盟,通过生产协作、搭建桥梁、共享资源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货源、车源、信息、技术等扶持。推进运输企业众筹,通过实物众筹、股权众筹等方式,更加灵活地满足产品开发、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拓宽运输企业创业创新投融资渠道。

推进客运组织方式创新。推动形成高速、普速合理匹配的多层次铁路客运组织体系,提升铁路客运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进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探索长途客运班线节点运输模式。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发展定制班车、定制包车、商务专线、校园专线、小型包车等多样化客运服务模式,引导城市公交企业发展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接驳公交、通勤班车等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促进公路客运班车运输小件货物有序发展。扩大邮轮、游艇等水上高端客运服务供给,延伸邮轮产业链条和服务功能,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高速化、舒适化发展。

推进货运组织方式创新。引导铁路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全品类物流、全流程服务,开发小运转、快速循环、城际间等多频次多样化的集装箱班列服务产品,打造铁路运输快件示范线。支持货运企业重点发展跨区域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等主题性甩挂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城市配送模式,推动甩挂运输与城市配送协同发展。支持轻资产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其向无车承运人、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等经营主体转型。支持交通运输与农村商贸、供销、邮政快递等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推广“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节点发展模式。引导运输企业拓展农村物流服务,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覆盖乡村的农村物流网络。推进港口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保税区、内陆港联动发展,提升港口在物流链中的集聚效应和枢纽功能。推动港口物流联盟发展,促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引导航运企业加快构建全球海运网络,优化航线布局,加强船舶调度,实现吨位共享、舱位互租、航线联营。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发展跨境寄递业务。支持组建国际化、规模化的混合所有制航空物流公司。

(六)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技术创新。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激励政策,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运输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力争达到2.5%。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在运输行业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加快铁路、公路运输装备技术升级,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快速客运机车、快捷货车、新型轨道结构、列控系统、高铁地震预警、高铁安防预警等新装备新技术在铁路的推广应用,推进标准化、集装化、厢式化运载单元、标准化托盘等装载单元和起重尾板等装卸辅助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促进厢式化、模块化、轻量化等先进车型的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船舶装备。

(七)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服务创新。

大力推行精益服务。引导运输企业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运输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提升运输服务,实现服务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服务效益更佳。把精益服务理念贯穿运输服务全过程,鼓励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无痕化服务,精确细分目标客户市场,按需求分层次提供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公众差异化、多样化运输服务需求,提升公众服务体验。

大力发展“互联网+”运输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便捷交通,鼓励运输企业依托或打造跨地域、跨方式的互联网综合出行平台,为公众出行提供交通导航、网上购票、网络约租、智能停车、电子支付等智慧出行服务;应用车联网、船联网等物联网技术,建设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全面支撑便捷交互、故障预警、运行维护、动态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公众出行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支持运输企业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对接效率;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大力发展“互联网+”汽车维修,鼓励O2O模式的汽车维修服务发展,引导汽车维修配件供应电商平台化发展,为公众提供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电子健康档案、故障诊断、维修保养、汽车救援、配件追溯等服务,满足公众个性化、高品质维修服务需求。

(八)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制度创新。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运输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增加促进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供给,增强运输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创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制度,促进企业本质安全。

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鼓励运输企业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方向引导和品牌培树作用,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运输服务品牌。鼓励运输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九)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统筹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优化完善铁路、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提高基础设施衔接水平。大力推进铁路进港、无水港、公路货运场站专用通道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沿海沿江主要港口集疏港铁路与高等级公路、铁路枢纽场站外联公路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完善枢纽节点的多方式集疏运体系。支持铁路、公路运输主动相互对接运输两端业务,强化对铁路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接驳和集散服务,构建铁路干线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紧密衔接的全程运输链条。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要求,建设功能完备、换乘高效、出行便捷的综合客运枢纽和布局合理、能力匹配、衔接顺畅的货运集疏运体系,提高旅客转运和货物集散效率。依托铁路、港口、民航物流基地,配套建设公路集散分拨中心、邮(快)件分拨处理中心,打造具有铁、公、水、航、邮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

(十)推动财税金融政策创新。

积极协调税务部门,推动道路、水路客运电子客票纳入电子税务范畴。切实落实个体运输业户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增加交通运输行业进项税抵扣,合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推动落实大型运输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统一申报缴纳。继续落实针对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车辆的通行费优惠政策。对国内定期定线运行的客运班线车辆通行费可推行月票或年票制,实行大客户优惠。鼓励金融机构为运输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拓宽运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十一)推进运输行业管理创新。

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运输行业管理创新。清理精简阻碍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职业资格认定和经营许可资质认定,不断激发运输市场活力。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不断降低创业创新制度性成本。创新行业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重点加强行政审批事项、职业资格许可取消和下放地方管理后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运输市场监管效能。大力发展“互联网+”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加快建成互通共享的网上服务平台,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推进实现网上办理。

(十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全面清理和修改阻碍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规定。完善运输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快递条例》出台,推动《铁路法》《港口法》《民用航空法》《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修订,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道路运输法》《多式联运法》立法前期研究。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统筹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的协调发展,发挥标准对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十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引导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推进实施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善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运输企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各地要充分认识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进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创新发展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

年12月21日

2016

下载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