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管反思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反思小结
根据支队《反思日制度》的要求部署,我结合前阶段学习的“城管人核心价值观”、“八项不准”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自我反思、深入剖析,发现在队伍管理、执法实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亟需进一步提高、完善。
一、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性、深入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行政事务,自觉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对相关的城管制度、法律法规在工作应用中掌握得不够全面,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以至在工作中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因此,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转变,更应自觉加强学习,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全、学细、学透,以高度的政治水平和过硬的业务能力,齐心协力把一分队城管执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加强群众调研针对性、细致性。调到世博大队工作的时间不长,对一线执法工作和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知人、知事、知情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进而在工作上有时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深入辖区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辖区内的各种违法违章情况,对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工作思路,带领队伍做好后世博的市容保障工作。
三、加强队伍管理品牌性、合力性。为转变分队精神风貌不佳、工作态度闲散的状态,今后在队伍管理上要花大力气,做到每一名队员都能树立起一面旗帜,打造有申港特色的亮点服务品牌。通过结合“示范街”、“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基础上,以典型引路,不断提升队员素质、形象,以制度建队、用情感带队、靠团结强队,拧成一股绳,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塑造一支有成果、有亮点、有经验的品牌城管队伍。
2011年3月30日
第二篇:城管2011总结
勇于吃苦 敢于负责 善于管理 不断创造城市管理工作新业绩
——南通市通州区城管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南通市城管局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南通市城管局的总体部署,坚持以‚调结构、重文化、惠民生、谋幸福‛为主线,以迎‚国卫复审‛为契机,以开展‚城市管理增效年‛活动为载体,以‚示范路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11型0513‛工程,不断推进城管工作向纵深、精细方向发展,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跨越。
一、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城市管理增效年”活动为平台,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推进。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转型升级加速年、城乡统筹推进年、社会建设创新年、效能建设提升年‛,我局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开展了‚城市管理增效年‛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1、扎实推进城管惠民工程。年初,区政府下达了 ‚农
村环境卫生提升、农村户外广告规划编制、城区第二批景观创建、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完善、城区生活固废转运中心有机物无害化处置中心续建‛等五大惠民工程,计13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共处置生活垃圾173870.06吨,日均处置570余吨,达到南通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位居南通九个县(市、区)首位;农村户外广告规划编制初稿已完成;碧华中路和新金中路立面出新已竣工验收,银河中路、世纪大道北段两侧建筑物墙面正在粉刷;城区生活固废转运中心、有机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南侧标段围墙基础已完成,北侧标段已打好桩基。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预计年内按计划可全部完成既定任务。
2、积极做好“国卫复审”迎查。今年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年,作为南通市的一个区,复审主体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做到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要求更高,提出了复审一次性高分通过的目标。为此,早在年初我们就建立健全了迎查组织,制定出台了《通州区国卫复审迎查工作实施方案》,实行‚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采取会议点评、现场检查、部门联动、《简报》通报等形式,全力以赴做好迎查工作。期间,区城管办先后8次组织召开复审迎查工作推进会,迎接了南通市专项督查组的四轮共八次督查和国家专业组的暗访,制定、下发有关国卫复审文件共27份,协调解决了城区呆沟呆塘、背街后巷、油烟直排、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疑难杂症10余项。城管办协调科联合纪委监察部门先后进行了18次全面巡查,共交办问题287个,并对交办问题进行了跟踪督办。编制国卫复审简报六期,《通州大众》国卫复审专刊三期,极大地扩大了宣传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的作用,截止目前中心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39108件,处置案件38756件,处置率99.1%。
3、全力创建省级示范路。为把建设路创建为省级示范路,我们积极克服创建过程中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大力开展各项治理:一是开展建设路两侧店面门窗玻璃粘贴物的整治。采取分员、分店全面清理,共清除40余家店铺的橱窗粘贴物500余处。二是开展道路两侧车辆停放秩序的整治。今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了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确保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精细化。三是与沿街185家商户业主签订了市容环卫责任状。通过与商户交流市容管理情况,明确业主的环卫责任,落实环卫责任状考核机制,营造了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对沿街的拉杆横幅、修理摊亭进行集中整治。全部清楚拉杆与横幅,原有的书报亭、彩票亭及修理摊点全部退出主干道。五是开展沿街的出新及日常维护工作,组织环卫工人开展了沿街环境卫生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市政设施定期维护、定期清洗。六是开展了沿街户外广告、门牌店招的专项
整治。我们按照规划要求,高标准地进行户外广告整治,依法拆除破损、违规广告牌(匾)30余块,近1500平方米,同时牵头组织公安、建设等部门对沿街商户的门牌号进行了重新排定更换。七是开展夜间流动摊点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开展了夜间流动摊点专项整治10余次,依法暂扣各类违章物品120余件,说服教育摊贩500余人(次)。同时抽调专人对创建台账资料进行了统一规范整理与装订。10月20日,省住建厅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工作考核组,现场检查了建设路市容管理情况,充分肯定了我区的创建工作。
4、市容环卫管理愈加精细。今年以来共实施了六大专项治理:一是城区市容秩序专项治理。重点对占道经营、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以及第一集贸市场、商联市场、东洋桥市场、东大市场、双皮桥菜市场及校园周边秩序进行整治。其间,共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20次,清理流动摊点等各类占道违章违规行为近3万次。二是镇区容貌秩序专项治理。7个派驻镇城管执法中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占道经营、‘牛皮癣’、违法建设、集贸市场‛等镇容镇貌管理与整治工作,有力改善了各派驻镇的容貌卫生秩序。期间,共计发放宣传教育资料近2500份,整治各类占道摊点摊贩35000余起,清理‚牛皮癣‛28000余处。三是户外广告专项治理。依据《省城市容貌标准》,一方面坚持标准、严抓细查,严把户外广告审批关;
另一方面对破损、破旧、过期及未经审批的违章违法广告、‚高炮‛等采取集中整治,期间,拆除户外广告601块,面积15126.45平方米;同比增长51%;四是渣土管理专项治理。我们根据管理实际,提出了实行部门联合整治的方案,报请区政府同意,10月12日,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城区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动员大会,成立了城区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动部门小组成员脱产集中办公,并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整治小组将通过‚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突出重点、长效管理,教育整改、依法查处‛三项基本原则,对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或超出核准范围、不符合标准化管理的施工工地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以及不按要求消纳建筑垃圾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在各部门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整治力度,采取集中整治与机动巡查、定点、定责、定岗管理相结合,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年共查处18起,为努力实现城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不断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五是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为有效遏止违法建设势头的蔓延。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四不‛举措,即:广泛宣传不放松、巡查监管不间断、依法查处不手软、有情操作不打折。同时注重在‚控早、拆小‛上下功夫,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尽量减少违建当事人的损失,全年,共依法查拆违法建设495起,面积43315.94平方米;与去
年同期相比,拆违数增长25%,面积增长340%。六是环卫保洁专项治理。今年,我们以全面提升环卫作业质量为目标,努力做到‚五个延伸‛,即:管理范围由主次干道向后街后巷延伸,根治脏乱差的‚顽症‛;管理触角由主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解决‚老大难‛问题;管理时段由正常班向全天候延伸,填补干道保洁的‚空档‛;管理模式由突击型向长效型延伸,把长效管理落到实处;管理质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延伸,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其间,开展环卫专项整治25次,共清理各类杂物、无主垃圾近350吨,日常清运生活垃圾共5.4万余吨。
(二)以城乡统筹管理为重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稳步前进。
我们在总结去年全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优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农村、集镇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1、农路、河道、绿化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共完成县乡河道疏浚9条(段),疏浚总长度30公里,疏浚总土方60万立方米,通过南通市整体验收;对全区19条县道和7条区管乡道共计4.5万平方米路面进行维修;完成南通市下达的成片造林任务。
2、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保洁)员到位1970名,购置垃圾桶17771只、果壳箱1327
个、三轮保洁车1519辆、垃圾收运车287辆,新建二级转运体系中的固定集中收集点1127处。全年处置生活垃圾20.76万吨,日均处置570余吨,与去年相比,增加 万吨,增幅 %。在南通市每月考核中我区一直名列前茅。7月23日,国家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专题调研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予以高度评价。9月27日,南通市‚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
3、镇容村貌秩序管理进一步深化。出台《关于在全区各镇(区、园)建立集镇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通城管委“2011”4号),相继在各地组建镇管委及其办公室,形成了城管、工商、公安、环卫等部门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采取‚定人员、定路段、定职责、定岗位‛的‚四定‛原则,深入推进镇容、交通、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我们坚持每月派员到各镇(区)、村(居)进行暗访。暗访检查时,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将每次检查的问题汇总、梳理、分类,制成表格,连同照片一起交办给相关责任单位和镇,要求责任主体限期整改到位,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我们积极帮助各镇分析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问题解决的办法,指导下一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针对薄弱环节,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印发《交办单》183份,制作《工作简报》9期,召开工作例会5次。
4、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在推进城乡环境长效管理的
同时,我们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在通州电视台、通州大众报、中国通州网等媒体上公布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全区群众的批评与监督,在‚通州区党政信息网‛通报各地每月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成绩排名,并在通州电视台开播《农村环境半月谈》节目,通过镜头曝光‚脏乱差‛。此外,每季度我们组织各镇(区)分管领导、镇管办、长效办主任,召开农村环境暨集镇长效管理现场点评会,到随机抽取的镇(区)进行现场观摩和工作交流;在区政府每月工作例会上,点评各地城乡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达标村(居)‛创建工作。
5、奖补力度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们进一步提高农村、集镇环境长效管理‚以奖代补‛力度,仅农村环境卫生方面考核补助经费就达2800万,是去年的3.5倍,每季度由区长效办、城管办考核后,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兑现发放至各地,补助经费统一由区财政专户支出,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三)以规范执法行为为抓手,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和综治平安建设水平。
1、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以城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教育为主线,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除局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亲自授课外,我们还适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局辅导,特别是将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纳入重点学习内容,坚持‚每月学一法‛、‚每月一考核‛、‚年终一评比‛,同时开展‚送法到基层‛活动,抽调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员深入派驻镇,指导帮助其执法文书的制作和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通过有的放矢的学习与培训,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升。今年,我局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06至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规范行权工作,提高办案质量。根据区政府的要求,今年我们再次对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权利事项进行清理和统计,截止目前,我局网上运行权力事项102件,形成办件数738件。对网上运行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采取集中辅导、邀请技术专家现场解决等方式进行梳理,促进了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良好发展,实现了行政权力百分之百在网上运行、行政权力百分之百公开率。并从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入手,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行政决策、执法责任、案卷评查、评议考核、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其他重大行政行为方面的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城管执法的每一个标准,细化城管执法的每一个环节,规范城管执法的每一个行为,做到有章可依、职责明确,违反必究、责任到人。
3、强化综平建设,提高维护力度。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责任,狠抓信访接待
这一基础性工作,全年共受理信访和投诉件1426(次),办理行政许可669起,无一起投诉、诉讼,行政执法无变更、无败诉。全年未发生一起南通市以上的越级上访事件,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与金沙镇开展平安共建活动,想方设法为其排忧解难;强化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好‚三防‛工作,加强执法人员与环卫工人机械作业安全教育,确保了安全无事故。
4、积极办好议案,提高城管形象。今年我们办理的建议、提案共计39件,其中主办24件,协办15件。为扎实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我局及时召开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交办会,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具体承办人。局主要领导主动走访代表与委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邀请各协办单位的相关人员来局就建议、提案问题进行座谈,讨论研究建议提案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坚持做到情况不明不答复,内容不实不答复,措施不力不答复,没有面商不答复,未经审核不答复。通过承办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升了城管队伍的整体形象。
(四)以强化队伍管理为基础,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湛、执法规范、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城管队伍的目标,狠抓四项举措,全面提升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1、加强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提升思想素质。以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内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建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开通了网上学习专栏,组织竞赛评比,活动的开展有力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二是提升文化素质。我们积极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大力倡导继续教育,尽最大可能推行知识更新,在今年上半年的江苏省公务员招考中,我局有17人报名参加了考试,12人进入了面试,8名同志被录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管队伍文化素质的逐步提升。
2、强化作风建设,提升队伍的工作效能。一是完善制度抓落实。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实行了网上签到和指纹打卡上下班制度,局党组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局长室每周一次的办公会,执法大队每周一次的情况分析会及每日的点评制度雷打不动,数字中心完善了‚两员‛管理与考核办法,局督查考核科对各单位制度落实情况以《督查简报》的形式及时予以通报。全年共出简报期,查出各类问题件,整改率100%。上半年,我们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完成了事业单位25个相似正副股级职位的竞岗,下半年,我们又组织开展了中层干部人才选拔‚后备库‛活动,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转变作风抓整改。今年以来,我们以践行《廉政准则》,推进‚两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围绕‚勇于吃苦、敢于负责、善于管理‛的通州城管精神,通过‚春训‛的形式展开讨论,开展了‚勤奋在岗位、廉洁记心中、效能见行动‛主题活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旬活动;局领导以‚5〃10思廉日‛为主题,组织大家进行廉政专题教育,邀请区纪委、南通市城管局纪委的领导来局辅导,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廉政准则》知识测试;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才艺展示‛和‚同读廉政书籍共抒廉政情怀‛的读书教育活动,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一批警示教育片,观后有讨论座谈、有心得体会;缅怀革命先烈,抒发情怀;同时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发放队伍建设征求意见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意见表2000份,邀请行风监督员‚把脉‛城管工作,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做优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人人签定廉政承诺书,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政、勤政意识显著增强。三是注重效能抓品牌。我们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开展了惠民城管品牌的创建,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采取宣传发动、品牌申报、创建实施、建立长效机制等四个阶段,力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路及南通市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等,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能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
3、开展创先争优,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一是把服务民
生作为创先争优的首要目标。今年,我们把创先争优的重点放在城管惠民进万家这一服务品牌的建设上,我们一方面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开展扎扎实实的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另一面着眼于服务民生。年初,局党组慰问了特困下岗职工和帮扶对象,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政策、送去关怀;3月8日,局妇委会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走访慰问了城管特困服务对象、部分特困环卫工人及部分贫困学生,捎去广大城管妇女同志的一片爱心;6月上旬,我们又开展了‚三解三促‛集中走访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锦华带领党组成员一班人,深入基层,走访农户,走进田间察民情、解民困,排民忧,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期间,共走访了4个村居,6家企业,83户党员和群众,慰问贫困户、困难党员29户,送上慰问金4400元,先后召开座谈会7次,已解决和正在解决有关问题12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5条。上半年,在区级机关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与演讲比赛活动中,我局分别获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6月份,我局被区委组织部、区级机关工委、区总工会联合表彰为2008至2010结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与此同时,我局还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把培育典型,作为创先争优的创新方法。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发起了开展向城区一线环卫工人学习、向身边优秀党员学习的活动,唱响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主旋律,营造学先
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了城管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亮点工程‛。上半年,城区一线环卫工人被树为全区学习的典型,同时全局有三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劳模。驻行政审批中心城管窗口全年有人次获‚服务之星‛,两次获评‚红旗窗口‛。
4、利用媒体效应,营造和谐城管氛围。一是做优《通州城管》专刊及《城市管理》简报。坚持每月出版2期专刊、每周至少一期简报,及时将城管典型经验、最新动态及城管重点工程完成情况第一时间向区领导、各部门及广大市民反映,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及市民群众的对城管工作的支持,全年共编发《城市管理》简报52期,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城区电子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高炮‛的宣传效应;二是加强与本地媒体联系,提高用稿量。今年以来,我们更加注重当地网络、报社、电台等媒体单位的联系沟通,局领导走进中国通州与网友直接对话,直接‚999民生热线‛,倾听群众的心声。三是完善信息报送制度。我们把信息宣传工作列入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全年局OA网录用各单位的信息近1000篇,区级以上网络、报刊等媒体录用稿件300余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城市管理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管
理的标准与广大市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有差距,为此我们将今后的工作不断克服不足,进一步创新思维,全力攻克城市管理的热点与难点,始终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做实、做优、做强城市管理工作。
二、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实施好‚12型0513‛城管工程:
‚0‛——围绕‚富民、安民、惠民、为民‛主线,主动贴近人民,做到服务大局‚零距离‛。
‚5‛——实施‚五大‛城管惠民项目:
1、转运站渗滤液预处理工程
近年来,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关心下,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由于目前,各转运站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COD排放浓度在250mg/L-300mg/L之间,达不到100mg/L这一处置标准,不能直接将转运站渗滤液接入污水管网中。因此,为把这一民生工程继续做好、做实,并结合生态区创建要求,我们拟在城区和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九座)安装监测系统,添置渗滤液预处理设备等,使其达到COD排放标准。
2、城区环卫设施提升工程
我局负责的城区清扫保洁面积为585万平方米,按照
8000平方米配一名保洁员的国家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城区共需731名保洁员,而目前我们仅有506名,缺少225名。虽然我们采取加班加点等措施全面保障城区环卫保洁工作,但由于环卫作业车辆少等原因,大量清扫保洁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一线环卫工人来完成,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我们将依照11万平方米配一辆环卫作业机扫车的标准(共需16辆,已有6辆,还缺10辆),通过逐年购置环卫机械作业车辆和相关环卫设施、设备的办法,解决当前城区环卫工人数量不够和机扫作业率低的问题。
3、城区第三批景观路创建工程
09年以来,我们对城区道路两侧立面出新进行了整体规划。去年已对人民中路、建设路实施了沿街建筑立面出新,今年正在对新金中路、银河中路、碧华中路、世纪大道北段进行出新改造。明年将按照《通州城区路段沿街建筑包装出新设计方案》,对城区交通北路、通海路东侧、新金西路、公园中路等路段沿街建构筑物立面进行出新,预计出新面积将达3万多平方米。同时我们还将按照市容示范路创建标准和要求,对碧华东路申报省级示范路,对新金中路、银河中路申报南通市级示范路。另外,我们根据市容管理和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复查要求,计划将城区建设路等14条全长约
18公里的主干道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进行外包,实行市场化运作。
4、东大市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东大市场既是通州对外的门户,又是通州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通州新城区的商贸中心,人流、车流、客流量多。但目前,由于东大市场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市场内部经营秩序较乱,市场周边环境较差,不仅影响到通州对外的整体形象,而且成为通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扣分点。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将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市容、交通、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求通过整治,并纳入长效管理。
5、数字城管二期拓展工程
近年来,我们在城区建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提高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上报、交办、处置能力,使通州城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推广上述城市管理模式,使集镇管理工作‚数字化‛,我们初步采取先行试点的办法,将区数字城管向七个派驻城管执法中队的镇延伸,及时有效地处理集镇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强化镇容、经营、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完善区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应用软件功能,不断提升城、镇管理工作
效率。
‚1‛——切实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镇、辐射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区容貌形象。积极探索集镇管理新模式,堵疏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将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管部门业务统一指导的范畴,在现有基础上创出亮点,凸显精品,促进集镇、农村发展,打造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3‛——推行城管效能、技能、体能‚三能‛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姿态优良的城管队伍,把执法为民的思想贯穿于执法工作和自身建设的全过程,提高行政执法‚艺术性‛能力,提高规范行政执法的能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工作斗志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去。
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激发一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全局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奋力拼搏,为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南通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局
二0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第三篇:反思城管制度
1、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
2、组织起草本市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和措施。
3、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
4、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5、负责本市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
6、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系统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工作。
7、承办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办的其它事项。一方面来看,城管人员被泼尿的、被刀子捅的、被围攻殴打的比比皆是,人民网4月18日转发的《法制日报》的一篇题为《城管屡遭暴力抗法执法改革试点12年仍难全国立法》的文章一开篇就用事实说话,描述了城管人员们在执法中的悲惨遭遇:
4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一名城管执法人员在对违章车辆拍照取证时,遭到车主殴打,致使其腰一椎爆裂性骨折。
3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城管大队东铁营分队在查抄一无照水果摊时,再次遭遇暴力抗法,并引发百余名路人围观,周边交通一度中断近4个小时。
3月2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一名城管队员执法时,被一名商贩连扎三刀,小贩弃车逃离现场,受伤的城管队员则被送入医院治疗。
针对城管执法近年来屡遭暴力抗法且程度越来越严重的事实,该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原因何在?经过调查论证得出结论:原因在立法的缺少,即城管缺少法律的保护。要解决城管屡遭暴力抗法的问题,就要加强立法,对城管的地位和执法加以保护。
而另一方面,网络上爆炒的城管殴打小商贩,抄没经营工具,那一件件令人愤怒,令人义愤填膺的画面却不时的撞击着我那脆弱的神经。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绝大多数网民们共有的念头“城管这个机构应该取消”。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再考虑一步,这就是如果取消了城管制度那么这个城镇的持续怎么来维护?我们是不是能够接受那些杂乱的占道经营者,喜欢那些乱竖乱立到处摆放的广告招牌?容忍那街道上一滩滩经营后留下的垃圾?
如果没有了城管那么这块工作有谁来完成?不需要城管,在马路上贴几个通知就能解决的问题吗?需要有人来管,那么叫谁来管?人民解放军?人家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可能管!武装警察?人家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也不可能管。人民警察?那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不会管;工商局倒是应该管,但是他们没有这么一个队伍,再建一个队伍估计也就是换了名字的城管。街道老太太们来管?估计效果不会太好。
今天,我们见到了城管队伍太多的“强”,不由得我们不反思施行十年之久的城管制度。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宣武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自那以后,城管有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尚方宝剑,职权一天天扩大,举凡市容环卫、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秩序、市政、公用事业、城市节水、停车管理、施工现场、城市河湖等等,都有其可管辖之处。然而,这些职权行使的法律依据却始终处于模糊地带,一些地方的城管主要依靠红头文件而非法律条文来“执法”。这就造成了部分城管队员的错觉,自以为权力很大,无所不管,而不把法律和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当成一回事,依赖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却不知这只能加剧社会矛盾。或许这便是部分城管队员掉入违法陷阱的因由吧。
这样的因由却提醒我们,是到了该好好建设文明城管、和谐城管并好好反思城管制度的时候了。
城管制度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产生的。城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政府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工作,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集中到城管部门,由城管部门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侵犯公民权益、影响执法效率和政府形象的问题。
然而,今年来城管暴力伤人事件频出,甚至发展到公然殴打他人致死的严重事件。这足以说明城管执法权尽管有法可依,但城管制度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一些环节上积累起了越来越严重的弊端,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城管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暴力。今年来,部分城管暴力事件频出,事件中的城管人员在使用暴力时目无法纪,经常肆意殴打执法相对人,不经任何法律手续占有相对人的财务,造成相对人严重的人身伤害,酿成民怨,正因为如此,废除城管的呼声才会越来越强烈。
2、城管队伍扰乱国家正常的法律秩序。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属于法律创制的政府序列,国家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约束。而城管队伍是各地基于城市管理需要,自行创设的行政机构,法律层面上的地位尚未明确,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约束,只能靠自我约束和自觉,这种现象无疑将会对国家现有的法律秩序造成影响和冲击。
3、城管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没有行使使命,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城管的存在导致了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对于社会存在的某些矛盾,不是本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正确的解决,而是将问题简单化,将其交予城管进行临时性、突击性解决,不疏导,反压制,这样就激化了社会矛盾,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4、以罚代管现象普遍存在。城管的职责本应以管理城市、服务城市为主,罚款仅仅是其手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案例证明城管往往以罚代管,只要交了罚款就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发展到固定摊位、门店定期每月缴纳罚款,如同交“保护费”一般。有利可图之事争相罚,无利之事避而远之。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管被赋予了过大的权力,本来是由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管理活动变成由一家承担,同时,在权力被扩张时却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最终导致了城管暴力执法的简单粗暴。
改革城管制度的基本思路:
首先,缩减城管部门的执法权。有些地方的城管部门不甘于已经集中到手的权力,不断争取扩充权力范围,试图把他们认为该管的事项都统统管理起来。如此“一家独大”的局面,助长了城管人员擅权滥权的冲动。目前,城管部门的职权涉及范围多达14个方面,近300项。因此,适当缩减城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势在必行,必须要将某些领域的执法权交换给相关管理部门行使。第二,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制约城管部门的执法权。无人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城管人员在执法时使用暴力的倾向。因为如果没有监督,即使在工作中存在暴力伤人的问题,往往也是会不了了之。第三,加强对城管部门工作人员的道德培养、法律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其认识到,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第四,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对弱势群体给予应有的体察和关怀。这一点在对待流动摊贩时尤为重要,政府要为他们设计存身之法,同时增强城管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关于城管和谐执法的思考论文
城管执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性化执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和社会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作应有的贡献。作为城管人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和谐执法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已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城管和谐执法的现实意义
(一)城管和谐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城管执法部门是构建法制社会、法制政府的重要载体,其执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我国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城管执法肩负着依法履行城管执法职责、解决矛盾冲突、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持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职责。执法的目的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文明执法展现城市形象,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城管和谐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也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做好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城管综合执法必须摒弃过去“重管理、轻人性”的执法模式,通过“为民、亲民、爱民”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城管和谐执法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客观需要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诸多内在因素外,城市的综合治理、城市的治安状况等,也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后劲。因此,城管部门和谐执法、文明执法对于城市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全面提高城管执法水平,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也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城管和谐执法的主要因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城管执法工作总体上是和谐的。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城市,使城管综合执法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可从内、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影响城管和谐执法的内部因素
1、城管执法体制尚不完善,为城管和谐执法带来体制上的障碍。我国城管执法起步较晚,虽然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等原因,许多城市成立了城管执法机构,但国家至今尚未有专门机关统一进行管理。目前从各省、市情况看,城管执法机构基本由省、市政府政府主管,但职责不统一,处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状态。由于其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极大地制约了城管综合执法的发展。
2、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迟滞了城管综合执法的进程。城管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多大十几部,处罚项目达百余项,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纵观全国情况,城管执法机构组建时间普遍较短,而现有的城管执法人员多来自城管监察队伍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如市政、园林、规划、建筑、人防等),由此带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虽然各地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但执法人员的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的需要。而执法人员中还有极少数徇私枉法、野蛮执法者,严重地损害了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
(二)影响城管和谐综合执法的外部因素
1、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进行城管执法的依据散见于十部法律法规之中,且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法律法规间互相冲突的现象。加之城管执法机构的职能是从原来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中剥离出来的,职能交叉等现象严重存在,难以形成执法合力。而相关部门揽权握责,也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和阻力。
2、执法环境不好,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在城市管理中由于没有从理念上解决管理的根本问题,因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管理而管理、“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方法普遍存在。在执法过程中,流动商贩与执法人员间的关系常被称之为“猫鼠关系”,就是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的直接表现。对于部分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员的小本经营,如执法不慎,相关法规极易演变为暴力抗法事件。
三、构建和谐城管执法新模式
营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创业和发展环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对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构建和谐城管执法的根本要求,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使城管综合执法工作迈向正规化
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是搞好城管综合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城管执法体系,以避免因体制断层而造成的各自为政、令出多门的混乱局面,形成全国城管综合执法一盘棋。对此,一是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改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城管执法无法可依的状况;二是要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问题。修改现行的法律、规章中。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符合或不相适应的内容。三是要抓紧制定统一的城管执法法律、规章,改变目前的城管执法缺乏法律规范和错位的现状应避免各种法律、规章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四是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城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从根本上构建和谐城管执法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宣传,提高城管执法的社会认知度
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知度,直接反映城管执法的社会基础。因此,政府和城管执法部门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对城管综合执法的宣传力度,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贯穿执法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强化全民普法教育,使公众了解城管执法。通过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城管执法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探索城管综合执法新模式
城管执法队伍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之间的关系。在执法中,应充分考虑相对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以妥善解决困难为主。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坚持“执法就是服务”的宗旨,切实改变“执法就是处罚”的旧观念,不断强化“为民、亲民、爱民”理念,在执法过程中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如在执法中对轻微的违法行为,实行“首犯不罚”,告知相对人违法的事实与危害,讲明其行为导致的后果,从而使当事人自觉接受和配合城管执法工作。
(四)打造城市综合执法的过硬团队 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史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城管综合执法起步晚,社会认知度较低,且工作性质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把城管执法工作与党史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灵活应对城管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执法人员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城管综合执法事业。
二是要逐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党史的政策的学习,夯实政治基础;要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执法能力;系统地学习城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会在复杂的执法环境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是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执法队伍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对少数害群之马必须严肃纪律,坚决清除,绝不姑息,以保持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的纯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就要求城管执法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和谐城管执法之路。
总之,城管执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性化执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和社会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作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反思城管制度
1、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
2、组织起草本市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和措施。
3、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
4、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5、负责本市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
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
6、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系统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工作。
7、承办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办的其它事项。一方面来看,城管人员被泼尿的、被刀子捅的、被围攻殴打的比比皆是,人民网4月18日转发的《法制日报》的一篇题为《城管屡遭暴力抗法执法改革试点12年仍难全国立法》的文章一开篇就用事实说话,描述了城管人员们在执法中的悲惨遭遇:
4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一名城管执法人员在对违章车辆拍照取证时,遭到车主殴打,致使其腰一椎爆裂性骨折。
3月23日,北京市丰台区城管大队东铁营分队在查抄一无照水果摊时,再次遭遇暴力抗法,并引发百余名路人围观,周边交通一度中断近4个小时。
3月2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一名城管队员执法时,被一名商贩连扎三刀,小贩弃车逃离现场,受伤的城管队员则被送入医院治疗。
针对城管执法近年来屡遭暴力抗法且程度越来越严重的事实,该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原因何在?经过调查论证得出结论:原因在立法的缺少,即城管缺少法律的保护。要解决城管屡遭暴力抗法的问题,就要加强立法,对城管的地位和执法加以保护。
而另一方面,网络上爆炒的城管殴打小商贩,抄没经营工具,那一件件令人愤怒,令人义愤填膺的画面却不时的撞击着我那脆弱的神经。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绝大多数网民们共有的念头“城管这个机构应该取消”。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再考虑一步,这就是如果取消了城管制度那么这个城镇的持续怎么来维护?我们是不是能够接受那些杂乱的占道经营者,喜欢那些乱竖乱立到处摆放的广告招牌?容忍那街道上一滩滩经营后留下的垃圾?
如果没有了城管那么这块工作有谁来完成?不需要城管,在马路上贴几个通知就能解决的问题吗?需要有人来管,那么叫谁来管?人民解放军?人家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可能管!武装警察?人家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也不可能管。人民警察?那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不会管;工商局倒是应该管,但是他们没有这么一个队伍,再建一个队伍估计也就是换了名字的城管。街道老太太们来管?估计效果不会太好。
今天,我们见到了城管队伍太多的“强”,不由得我们不反思施行十年之久的城管制度。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宣武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自那以后,城管有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尚方宝剑,职权一天天扩大,举凡市容环卫、城市规
划、道路交通秩序、市政、公用事业、城市节水、停车管理、施工现场、城市河湖等等,都有其可管辖之处。然而,这些职权行使的法律依据却始终处于模糊地带,一些地方的城管主要依靠红头文件而非法律条文来“执法”。这就造成了部分城管队员的错觉,自以为权力很大,无所不管,而不把法律和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当成一回事,依赖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却不知这只能加剧社会矛盾。或许这便是部分城管队员掉入违法陷阱的因由吧。
这样的因由却提醒我们,是到了该好好建设文明城管、和谐城管并好好反思城管制度的时候了。
城管制度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产生的。城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政府开展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工作,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集中到城管部门,由城管部门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侵犯公民权益、影响执法效率和政府形象的问题。
然而,今年来城管暴力伤人事件频出,甚至发展到公然殴打他人致死的严重事件。这足以说明城管执法权尽管有法可依,但城管制度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一些环节上积累起了越来越严重的弊端,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城管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暴力。今年来,部分城管暴力事件频出,事件中的城管人员在使用暴力时目无法纪,经常肆意殴打执法相对人,不经任何法律手续占有相对人的财务,造成相对人严重的人身伤害,酿成民怨,正因为如此,废除城管的呼声才会越来越强烈。
2、城管队伍扰乱国家正常的法律秩序。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属于法律创制的政府序列,国家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约束。而城管队伍是各地基于城市管理需要,自行创设的行政机构,法律层面上的地位尚未明确,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约束,只能靠自我约束和自觉,这种现象无疑将会对国家现有的法律秩序造成影响和冲击。
3、城管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没有行使使命,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城管的存在导致了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对于社会存在的某些矛盾,不是本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正确的解决,而是将问题简单化,将其交予城管进行临时性、突击性解决,不疏导,反压制,这样就激化了社会矛盾,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4、以罚代管现象普遍存在。城管的职责本应以管理城市、服务城市为主,罚款仅仅是其手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案例证明城管往往以罚代管,只要交了罚款就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发展到固定摊位、门店定期每月缴纳罚款,如同交“保护费”一般。有利可图之事争相罚,无利之事避而远之。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管被赋予了过大的权力,本来是由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管理活动变成由一家承担,同时,在权力被扩张时却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最终导致了城管暴力执法的简单粗暴。
改革城管制度的基本思路:
首先,缩减城管部门的执法权。有些地方的城管部门不甘于已经集中到手的权力,不断争取扩充权力范围,试图把他们认为该管的事项都统统管理起来。如此“一家独大”的局面,助长了城管人员擅权滥权的冲动。目前,城管部门的职权涉及范围多达14个方面,近300项。因此,适当缩减城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势在必行,必须要将某些领域的执法权交换给相关管理部门行使。第二,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制约城管部门的执法权。无人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城管人员在执法时使用暴力的倾向。因为如果没有监督,即使在工作中存在暴力伤人的问题,往往也是会不了了之。第三,加强对城管部门工作人员的道德培养、法律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其认识到,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第四,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对弱势群体给予应有的体察和关怀。这一点在对待流动摊贩时尤为重要,政府要为他们设计存身之法,同时增强城管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关于城管和谐执法的思考论文
城管执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性化执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和社会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作应有的贡献。作为城管人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和谐执法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已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城管和谐执法的现实意义
(一)城管和谐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城管执法部门是构建法制社会、法制政府的重要载体,其执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我国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城管执法肩负着依法履行城管执法职责、解决矛盾冲突、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持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职责。执法的目的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文明执法展现城市形象,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城管和谐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也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做好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城管综合执法必须摒弃过去“重管理、轻人性”的执法模式,通过“为民、亲民、爱民”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城管和谐执法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客观需要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诸多内在因素外,城市的综合治理、城市的治安状况等,也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后劲。因此,城管部门和谐执法、文明执法对于城市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全面提高城管执法水平,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也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城管和谐执法的主要因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城管执法工作总体上是和谐的。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城市,使城管综合执法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可从内、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影响城管和谐执法的内部因素
1、城管执法体制尚不完善,为城管和谐执法带来体制上的障碍。我国城管执法起步较晚,虽然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等原因,许多城市成立了城管执法机构,但国家至今尚未有专门机关统一进行管理。目前从各省、市情况看,城管执法机构基本由省、市政府政府主管,但职责不统一,处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状态。由于其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极大地制约了城管综合执法的发展。
2、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迟滞了城管综合执法的进程。城管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多大十几部,处罚项目达百余项,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纵观全国情况,城管执法机构组建时间普遍较短,而现有的城管执法人员多来自城管监察队伍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如市政、园林、规划、建筑、人防等),由此带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虽然各地城管执法部门加大了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但执法人员的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的需要。而执法人员中还有极少数徇私枉法、野蛮执法者,严重地损害了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
(二)影响城管和谐综合执法的外部因素
1、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进行城管执法的依据散见于十部法律法规之中,且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法律法规间互相冲突的现象。加之城管执法机构的职能是从原来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中剥离出来的,职能交叉等现象严重存在,难以形成执法合力。而相关部门揽权握责,也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和阻力。
2、执法环境不好,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在城市管理中由于没有从理念上解决管理的根本问题,因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管理而管理、“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方法普遍存在。在执法过程中,流动商贩与执法
人员间的关系常被称之为“猫鼠关系”,就是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的直接表现。对于部分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员的小本经营,如执法不慎,相关法规极易演变为暴力抗法事件。
三、构建和谐城管执法新模式
营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创业和发展环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对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构建和谐城管执法的根本要求,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使城管综合执法工作迈向正规化
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是搞好城管综合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城管执法体系,以避免因体制断层而造成的各自为政、令出多门的混乱局面,形成全国城管综合执法一盘棋。对此,一是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改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城管执法无法可依的状况;二是要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问题。修改现行的法律、规章中。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符合或不相适应的内容。三是要抓紧制定统一的城管执法法律、规章,改变目前的城管执法缺乏法律规范和错位的现状应避免各种法律、规章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四是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城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从根本上构建和谐城管执法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宣传,提高城管执法的社会认知度
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知度,直接反映城管执法的社会基础。因此,政府和城管执法部门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对城管综合执法的宣传力度,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贯穿执法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强化全民普法教育,使公众了解城管执法。通过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城管执法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探索城管综合执法新模式
城管执法队伍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之间的关系。在执法中,应充分考虑相对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以妥善解决困难为主。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坚持“执法就是服务”的宗旨,切实改变“执法就是处罚”的旧观念,不断强化“为民、亲民、爱民”理念,在执法过程中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如在执法中对轻微的违法行为,实行“首犯不罚”,告知相对人违法的事实与危害,讲明其行为导致的后果,从而使当事人自觉接受和配合城管执法工作。
(四)打造城市综合执法的过硬团队
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史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城管综合执法起步晚,社会认知度较低,且工作性质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把城管执法工作与党史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灵活应对城管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执法人员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城管综合执法事业。
二是要逐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党史的政策的学习,夯实政治基础;要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执法能力;系统地学习城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会在复杂的执法环境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是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执法队伍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对少数害群之马必须严肃纪律,坚决清除,绝不姑息,以保持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的纯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就要求城管执法部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和谐城管执法之路。
总之,城管执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性化执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和社会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作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
文章标题: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
不论对于执法者,还是行政相对人,“暴力”都不该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暴力的强制手段,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剥夺公民财产的行为,永远应该受到最严格的限制,并依宪法和法律而行,依司法程序而行。与此同时,对已经形成共识并正在探索实践的制度创新,不宜轻率否定、随意抛弃,更不能指靠多用强制手段来支撑旧格局。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下简称城管执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最大、经济最为平稳、快速发展的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城镇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急剧增大,城市流动人口急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矛盾也愈来愈多,越来越繁杂。然而,由于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加之各行政机关“为己争利”的思想,致使城市管理过程中“七八顶大盖帽围着一个破草帽”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或执法空档现象屡见不鲜,各部门“分兵把守,各管一摊”的行政管理体制已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城市管理执法中存在的上述难题,国家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原则,部署实施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改革。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现状
城市管理执法改革后,以前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空档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但是,由于执法权力相对集中,矛盾也就相应集中,主要反映在城管执法依据不足、城管执法手段单
一、城管执法程序不严、城管执法暴力倾向严重、城管执法责任脱节、城管执法经费匮乏、城管执法队伍不强、执法理念滞后、执法环境不佳等等问题。以上种种矛盾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城管执法者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暴力冲突不断、城管执法者随意扣押相对人财物、“砸摊子”、“抢车子”等粗暴、野蛮执法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造成了城管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紧张,大大损害了公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制约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然而,我们所见到了上述现象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能、责任发生了横向转移,但由于原有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和其他职能并未随之转移,这就导致了城管执法机构获得的权力、人员编制和经费是有限的,而管理职责和义务却是无限的,由于缺少必要的强制手段和防护装备,城管执法人员既没有人身安全保障,也缺乏执法权威,以致出现北京城管执法人员李志强被小贩剌死这样极端的案例。尽管城管执法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又并非简单的只言片语可以厘清,但社会舆论往往同情弱者,因此,对城管执法过程中不当行为的无情指责、各种争执的演变就成为了“最弱势群体”与“最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恩怨”纠缠。面对城管执法中的上述“两难”局面,政府相关人物和部门、城管执法人员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呢?
三、对城管执法现状的几点反思
㈠更新城市管理理念
城市管理者应当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摒弃“一刀切”、“简单化”的管理理念,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比如针对小商小贩,可以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进行分类管理,设定不同层级的限制进行管理,比如分为禁止区、限制经营区和开放区,让管理相对人在张弛有度的制度框架内自由选择,而不是让这些“弱势群体”为政府的“管理缺位”而埋单。事实上,很多国际化的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中,街头的小摊、小贩和流浪者都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景在城市的缝隙中生存,而不是被完全推出城市,因为管理者没有这样的权力,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㈡反省执法目标
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暴力的强制手段,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剥夺公民财产的行为(如城管执法中动辄就没收工具、扣押财物等),永远应该受到最严格的限制,并依宪法和法律而行,依司法程序而行。应当明确,城管执法的目的不是与其他部门争利,更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了使城市的运行更为流畅,使城市生活的人能够感觉更加和谐;不是以暴力将小摊小贩赶出城市,而是更加“善意”地进行管理,使管理者乐于按政府制定的规则活动。因为一个法治政府如果允许它的执法者可以随意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此尤指财产权),那么这样的执法行为不但不符合法治精神,而且与法治政府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
㈢创新执法机制
现行的城管执法机构,其职能都继受于其他部门,且缺乏法律保障,因而显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影响了执法效果,解决此问题必须创新执法机制。如原有执法机构的有些职能多由综合执法机构行使更便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就应彻底交由城管执法机构。并且在职权转移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编制、人员的转移,否则就会导致机构的膨胀,从而加重社会的负担,这也与综合执法机构的建立初衷相悖。同时,还应重视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比如城管执法遇到暴力抗法时,可与公安部门进行“联动式执法”。当然,机制创新的
目标是为了建立更加便民、高效、有权威的综合执法体制。
㈣完善城市管理配套政策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城管执法机构强制性管理是不够的,各种配套社会政策都必须跟进。如当前政府推行的消除“零就业家庭”、低保等解决了低收入人群、下岗职工的生计问题。对无照商贩流动经营问题,政府要考虑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如天水市有几十万城市人口,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菜市场只有四、五个,以致马路当市场,菜贩满街跑的现象屡禁不止,也不可能禁止,这就与城市发展很不协调;同时,也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办照成本,为其办理经营执照,最终将其纳入城市管理的正常范围。
总之,市民要生存,城市要管理,经济要发展,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解决城市管理发展中的新问题往往都找不到现成答案,这需要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同时,一个文明社会的秩序应建立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上的秩序,而不能为了秩序而去剥夺一些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只有这样,社会的运行才能和谐,法治社会的目标才能在正常的运行轨道上逐步得以实现。
《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bn
5目标是为了建立更加便民、高效、有权威的综合执法体制。
㈣完善城市管理配套政策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城管执法机构强制性管理是不够的,各种配套社会政策都必须跟进。如当前政府推行的消除“零就业家庭”、低保等解决了低收入人群、下岗职工的生计问题。对无照商贩流动经营问题,政府要考虑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如天水市有几十万城市人口,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菜市场只有四、五个,以致马路当市场,菜贩满街跑的现象屡禁不止,也不可能禁止,这就与城市发展很不协调;同时,也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办照成本,为其办理经营执照,最终将其纳入城市管理的正常范围。
总之,市民要生存,城市要管理,经济要发展,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解决城市管理发展中的新问题往往都找不到现成答案,这需要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同时,一个文明社会的秩序应建立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上的秩序,而不能为了秩序而去剥夺一些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只有这样,社会的运行才能和谐,法治社会的目标才能在正常的运行轨道上逐步得以实现。
《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管综合执法现状及反思。b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