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沁园春雪学案
目标导学案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 :备案时间: 2014年5月26日互评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互评签字:编号:(学生版)
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4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作。
批阅等次:时间:次数:
《沁园春·雪》(一课时)动。
4.自读本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解释。分()娆()逊()数()汗()沁()莽()骚()裹()惟馀: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北国: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文采: 一代天骄: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今朝:
【探究】
【基础积累】
Ⅰ.教材助读 1.题解:
“沁园春”词牌名,“雪”词的题目。
2.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3.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
I.合作探究
1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2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 3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
(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当堂训练】
1、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
第二篇:沁园春 雪 学案
《沁园春 雪》预习学案
一:明确目标,学法点拨
1:口诵心悟全词,感知内容;
2:凝神细听范读,领会感情;
3:赏读关键字词,品析语言;
4:解读作者背景,掌握灵魂。
二、基础落实
1.给划线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素裹妖娆稍逊分外 成吉思汗数 折腰风骚还看今朝
2.理解词义
莽莽:无边无际,白茫茫的一片
大河:指黄河
须:等到
红装素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
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折腰:倾倒,称颂赞美之意
风骚:指文学才华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识别黑体字字形
惟余莽莽原驰蜡象须晴日
红装素裹竞折腰俱往矣
分外妖娆如此多娇一代天骄
三、朗读思考: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词的上阕与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读上阕,学会写景
我认为(某字,某词或某句)写得好,它运用手法(修辞,动静,虚实,情景,点面,感官,色彩等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描绘了 抒发了的美景/画面/感情
4、解读下阕,由上阕咏雪转入下阕论史的过渡句是哪两句?
5、诗人是如何评价历代帝王的(抓住“惜”“稍逊”“略输” “只识”字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读毛泽东诗词,领悟伟人气吞山河,气势磅礴的风格。
第三篇:1、沁园春雪_导学案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预习准备
1、背景了解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
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稍逊.()今朝.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借此读懂全诗
惟余:莽莽:
大河:顿:
须:妖娆:
折腰:惜:
输、逊:文采、风骚:一代天骄:俱往矣:风流人物: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4、上阕以,饱含着作者
5、下阕以的表达方式为主,纵论了了。
(二)理解分析
6、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它描写出、的景象。
7、“望”字统领的内容有:
8、“惟余”强调“顿失”表明。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描绘出子,化静为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10、文中虚写的景象是 这句话的效果是。
1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
12、“惜”字统领的内容是
13、作者用“惜”字的目的是
14、本文的主旨句是
三课堂检测
15、本词上阕写景,融入了颂扬之情。
16、对北方雪景的描写逼真传神,其中既有静景描写,如”,又有动景描写,如“”,还有化静为动的,如“”。这样动静结合的作用是
17、“莽莽”“滔滔”都用叠词,作用是
18、作者评价五位帝王时的语气有何不同?四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回答问题。
(一)(二)墙角的花,空中的鸟,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笼中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19、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20、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
21、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仿写。
第四篇:沁园春 雪 教学案
1、《沁园春·雪》教案
主备:韦继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旱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学习难点】
1.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2.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自主预习案】 1.作者简介:
作者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红军准备渡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在黄河边视察地形时,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展望革命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此词。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 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3.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莽莽()
红装素裹()
折腰()....稍逊()
成吉思汗()
今朝()...分外妖娆()
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4.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
一代天 jiāo()5.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参考答案
3、qìn mǎng zhuāng zhé shāo hán zhāo fèn ráo sāo
shǔ
4、装
滔滔
娇
骄
6、(1)上片
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动:山舞银蛇,原驰(2)望
(3)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高山、原野、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面对这娇美万分的北国风光,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板书课题)
1、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效果。
(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针对学生易错字音,进行正音教学。)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诗词。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括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听录音,说说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北国雪景图
千米高的塬上
2、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望
;长城、大河、山脉、高原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品读诗词。
3.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
4.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作者在上片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 5.上片
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作者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三)赏读诗词
6.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在下片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字? 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 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这首气势恢宏的诗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拓展检测案】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屏幕投出)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能概括上阕内容的句子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②能概括全词内容的句子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 “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黄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黄河的上游下游。④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说必须在天睛时,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色。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望”的内容是“与天公试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汉”、“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③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 “驰” “银” “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1、③
2、③ 课内语段阅读。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纵观全文,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最终想赞颂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2、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沁园春 雪》教学案
《沁园春 雪》教学案
备课组:九年级语文主备人:刘梅第 1 周总第1—2 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祖国壮丽山河和诗人博大胸襟、远大抱负。
学习重难点: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突破方法: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合作探究;适当片段仿写。
每日一诗:
卜算子 咏梅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感情:咏物寓志,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表达了自己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和孤高雅洁的志趣。重点语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思想感情: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25分钟)
一、积累(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1、课外诗词:
2、字音:惟余莽莽分外妖娆沁园春数风流人物折腰思汗今朝 .........
3、字形:须晴日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竞折腰一代天骄
4、词义:
北国: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须: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折腰: 输、逊: 文采、风骚:
一代天骄:
俱往矣:
5、文常:
毛泽东: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赵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沁园春 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二、朗读,整体把握
1、有感情朗读全词,注意节奏、语速。
2、再读,思考: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并将上下阕恰当地各自分为三层。
合作交流(15分钟)
再读,分析探究
朗读上阕,思考:
1、这首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写景又有实有虚,试作分析。
2、“望”到了哪些景色?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上阙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齐读三遍,背诵。
四、作业布置:
1、掌握本课相关积累知识,完成《探究》自主学习部分;
2、背诵默写上阕。
3、积累有关“雪”的诗词名句3—5句。
诗中雪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8、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数风流人物
1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组内互查,组长汇报,师重点抽查)(5—7分钟)
1、重点字词及文常;
2、诗词背诵;
3、诗句积累。
再读,分析探究(15分钟)
朗读下阕,思考: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何内涵和作用?
2、上阙用“望”来统领下文,那么下阙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字?诗人在“惜”什么人?诗人对这几个人的态度是一样的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诗人评说这些人物的目的何在?
4、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齐读三遍,背诵
品读全词,体会精炼的语言(5分钟)
1、“望”字可否换成“看”字?为什么?
2、“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3、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探究主题及艺术特点(5分钟)
这首词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写景和议论抒情有什么特点?
美文鉴赏:(13—15分钟)
雪(11分)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选自《名家散文》祝勇文)
10.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2分)
1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2分)
12、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3分)
13、第⑤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一例加以印证。(2分)
14、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2分)
作业布置:
1、完成《探究》相关练习题;
2、背诵默写全词;
3、积累表现远大抱负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