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7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资战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资战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摩托车正时链轮概述1
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定义1
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历程2
第三节摩托车正时链轮分类情况3
第四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链分析4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4
二、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链模型分析6
第二章摩托车正时链轮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11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11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11
二、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12
三、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14
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18
第三章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生产现状分析20
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总体规模20
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能概况21
一、2012-2013年产能分析21
二、2013-2017年产能预测23
第三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量概况25
一、2012-2013年产量分析25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27
三、2013-2017年产量预测28
第四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31
第五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供需情况32
第四章摩托车正时链轮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12年价格回顾34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35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36
第四节2013-2017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37
第五章2012-2013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规模情况分析39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39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40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42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45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47
第二节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产销情况分析49 3439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51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52 第三节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财务能力分析5
5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5
5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56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58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61 第六章2013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概况65第一节2013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态势分析65第二节2013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特点分析66第三节2013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市场供需分析67 第七章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69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69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69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7
1三、替代品威胁分析7
2四、供应商议价能力7
4五、客户议价能力77 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竞争策略分析80
一、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增长潜力分析80
二、摩托车正时链轮产品竞争策略分析8
2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85第三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企业竞争策略分析88
一、2013-2017年我国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竞争趋势88
二、2013-2017年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竞争格局展望90
三、2013-2017年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竞争策略分析93 第八章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97第一节2013年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投资情况分析97
一、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97
二、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99
三、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100
四、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102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106
一、摩托车正时链轮投资项目分析106
二、可以投资的摩托车正时链轮模式109
三、2013年摩托车正时链轮投资机会11
1四、2013年摩托车正时链轮投资新方向112第三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1
5一、殴债危机下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的发展前景11
5二、2013年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116 第九章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20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集中度分析120
二、摩托车正时链轮企业集中度分析12
2三、摩托车正时链轮区域集中度分析125 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128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128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130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13
3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13
5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136 第三节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39
一、2013年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竞争分析139
二、2013年中外摩托车正时链轮产品竞争分析140
三、2013年我国摩托车正时链轮市场竞争分析1
42五、2013-2017年国内主要摩托车正时链轮企业动向145 第十章摩托车正时链轮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149第一节主要原材料149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11-2013年价格及供应情况150第三节2013-2017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151 第十一章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用户度分析153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用户认知程度153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产业用户关注因素1
54一、功能1
54二、质量157
三、价格159
四、外观160
五、服务162 第十二章2013-2017年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167第一节当前摩托车正时链轮存在的问题167第二节摩托车正时链轮未来发展预测分析168
一、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发展方向分析168
二、2013-2017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规模170
三、2013-2017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73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摩托车正时链轮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76
一、市场竞争风险176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178
三、技术风险分析18
1四、政策和体制风险18
3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184 第十三章摩托车正时链轮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188第一节摩托车正时链轮重点公司介绍188
一、**公司1881、企业简介1902、产品介绍1934、未来发展趋势196
二、**公司1981、企业简介2012、产品介绍2033、经营情况2044、未来发展趋势206
三、**公司2091、企业简介2112、产品介绍2123、经营情况2144、未来发展趋势217
四、**公司2191、企业简介2202、产品介绍2223、经营情况2254、未来发展趋势227
五、**公司2281、企业简介230
2、产品介绍233
3、经营情况235
4、未来发展趋势236239240 第十四章摩托车正时链轮地区销售分析240
一、摩托车正时链轮各地区对比销售分析
二、摩托车正时链轮重点地区一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2422、厂家销售分析24
5三、摩托车正时链轮重点地区二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2482、厂家销售分析250
四、摩托车正时链轮重点地区三销售分析
1、规格销售分析2552、厂家销售分析256
五、摩托车正时链轮重点地区四销售分析2472532581、规格销售分析2612、厂家销售分析263 第十五章摩托车正时链轮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266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26
5二、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267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268 第十六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272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010-62665210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电话订购】010-62665210 62664210
第二篇:中国摩托车行业的SWOT分析
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现状:
说起摩托车,相信没有人会陌生,早在七八十年代,那就是财富的一种象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经代替了摩托车财富的地位,但依然改变不了摩托车的具大交通作用。我国是一个摩托车生产大国,自主品牌就有几十个,摩托车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朝阳行业,但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摩托车行业也存在了许多问题:
1.出口量下滑严重
2009年,我国摩托车出口716万辆,创汇25.2亿美元,比同期分别下降38.9%和37.6%。
2.摩托车量销量减少
2009年,受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总体低迷影响,我国摩托车出口大幅下滑,使摩托车整车产销失去了原有增长动力,全年产销量低于上年。面对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摩托车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得农民对摩托车的需求不断增加。摩托车企业顺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通过加强管理,采用各种促销手段扩大销售,从而使全国摩托车产销从下半年开始恢复性上升。
3.全行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2009年,摩托车工业尽管需求不足,但随着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提高了自主品牌销售,降低了贴牌生产。单台摩托车售价普遍提高了10%左右,使全年全国摩托车整车企业实现主营收入874亿元。
(一)中国摩托车的生产能力
提到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摩托方面也一样,中国同样是世界上摩托车生产大国,早在1987年产量就可以达到5.5万辆,而今年产量可以突破1700万辆,已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出口400多万辆,创汇14亿多美元,现有生产能力达2000多万辆,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
(二)中国摩托车的出口能力
而在出口上,1988年至2008年,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全行业共出口摩托车4100多万辆。摩托车整车企业出口户数也由10余家逐年发展到2007年的87家。2002年到2008年,摩托车出口量逐年增加、同比大幅增长,全行业出口量占销售总量之比也呈逐年上升势头,有20多个品牌已大踏步走向国外
市场,不少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厂,构筑起“当地化生产”的“桥头堡”,建立起海外营销“根据地”,网络辐射周边国家市场,出口遍及世界各地。
目前,中国摩托车工业已发展成为集国有、合资、民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纵横驰骋的竞争格局。从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大国,现状呈现的,是世界上有路就有中国摩托车的骄傲。这同时也为中国摩托车发展实现成功“转身”提出了新要求,铺开了新机遇———向摩托车出口强国迈进。
摩托车整车企业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0.7%,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下降4.8%。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29.3%,利税总额26.3亿元,同比增长16.8%。
2009年,全国摩托车累计出口744.9万辆,同比下降35.8%;完成出口创汇30.6亿美元,同比下降36.4%。全市摩托车累计出口216万辆,同比下降38.6%,完成出口创汇8.2亿美元,同比下降37.9%。
二、SWOT战略分析
(一)摩托车行业的机会
1、广阔的农村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近9,000万辆,千人占有率仅90辆,远远低于其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摩托车市场需求量大,摩托车更新和升级换代的潜在需求量相当可观,而在2008年的经融危机中,中国为了尽早走出经融危机,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而摩托车正好也在这规划之中,这是摩托车行业很好的一个机会。此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小排量摩托车的需求量大,因为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间时期,相对对摩托车的需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南美洲、非洲、东南业已成为新兴市场。
2、品牌优势
2007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摩托车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列的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中,居然有近30家企业的产销量增长率接近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如此可想,现在正是摩托车品牌的一个寒冬期,谁能坚持进行改革谁就能走到最后。而与此相反,如大长江、五羊一本田、建设、嘉陵等优势企业的产销仍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特别是像大冶、鑫源、望江等“二线品牌”更是显
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内产量前十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由2000年的48.2%上升到了2007年的66.5%,行业裂变的趋势明显。
3、国家的税收政策
2009年增值税实施转型,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对企业税负就有一定的减轻。说白了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该政镱实施后,企业税收负担自然就减轻,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4、摩托车行业门槛提高
2008年7月1日,新的排放标准国Ⅲ开始实施。2009年7月1日,国Ⅲ的实施范围将从新上目录的车型扩大到所有在售车型。国Ⅲ不仅是一个排放标准,更是一个技术标准。新国标的实行,不仅预示着市场将进一步向具有技术基础和制造实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而且也将加快摩托车行业整合重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二)摩托车行业的威胁
1、替代品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摩托车行业的许多替代产品给摩托车带来了威胁。由其是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禁、限摩托车趋势不断蔓延,市场上不规范的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对摩托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和冲击。其中,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其功能实际上相当于电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因不用上机动车牌照、无车辆购置附加费、价格低、骑行方便、使用成本较低等因素,不仅在城镇和平原地区拥有较大市场需求,而且在一些对交通总量实行适度控制的城市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新型小汽车的出现,国家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解禁,使一些摩托车的潜在消费群体转向购买小排量经济型汽车,摩托车的潜在市场被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吞并”,传统摩托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萎缩。
2、竞争者的威胁
目前,全国有独立产品的摩托车生产企业100多家。从品牌上来看,目前一线主流品牌主要有:合资品牌大长江、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等。本土品牌包括钱江、宗申以及隆鑫等;二线品牌主要包括三铃、豪进、天马等:三线品牌包括以贴牌生产和拼装为经营方式的中小食业。
3、供应商体系弱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生产摩托车时就非常重视供应商体系的建设,在行业内创造性地采用协作生产模式,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国内一流的供应商平台。近年来,随着摩托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压力增大,在议价方面的能力较差。
(三)摩托车行业的优势
1、技术优势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摩托车行业始终坚持“产品创造市场,品牌创造效益,技术创造机会”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新产品,追求技术领先。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由市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系统、制造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组成,贯穿研发、生产、配套、品质控制、销售等各个部门在其中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摩托车行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品牌优势
百年厚重的历史积淀了摩托车行业独特的品牌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摩托车行业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一度引领和带动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壮大。
(四)摩托车行业的劣势
l、市场定位不明确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就把农村市场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在农村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系统,实现了摩托车行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然而,仅在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并不能支撑起领导者的形象。
2、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摩托车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完善,新品种车数量少,缺乏一种能赢得领导者形象的顶级产品,导致其市场单一,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3、企业经营机制老化,市场适应力差
摩托车行业沉淀、积累了太多的传统,日益僵化的管理体制,落后的观念和低下的效率使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适应市场的能力差。
第三篇:中国摩托车行业的SWOT分析
摩托车下乡swot分析
(一)摩托车行业的机会
1、广阔的农村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近9,000万辆,千人占有率仅90辆,远远低于其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摩托车市场需求量大,摩托车更新和升级换代的潜在需求量相当可观,而在2008年的经融危机中,中国为了尽早走出经融危机,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政策,而摩托车正好也在这规划之中,这是摩托车行业很好的一个机会。并且国家支持国内品牌3下乡,并且带有补助,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3下乡的品牌这几年在乡下都得到热捧!
2、品牌优势
2007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摩托车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列的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中,居然有近30家企业的产销量增长率接近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如此可想,现在正是摩托车品牌的一个寒冬期,谁能坚持进行改革谁就能走到最后。而与此相反,如大长江、五羊一本田、建设、嘉陵等优势企业的产销仍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特别是像大冶、鑫源、望江等“二线品牌”更是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行业内产量前十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由2000年的48.2%上升到了2007年的66.5%,行业裂变的趋势明显。
3、国家的税收政策
2009年增值税实施转型,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对企业税负就有一定的减轻。说白了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该政镱实施后,企业税收负担自然就减轻,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4、摩托车行业门槛提高
2008年7月1日,新的排放标准国Ⅲ开始实施。2009年7月1日,国Ⅲ的实施范围将从新上目录的车型扩大到所有在售车型。国Ⅲ不仅是一个排放标准,更是一个技术标准。新国标的实行,不仅预示着市场将进一步向具有技术基础和制造实力的优势企业集中,而且也将加快摩托车行业整合重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
(二)摩托车行业的威胁
1、替代品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摩托车行业的许多替代产品给摩托车带来了威胁。市场上不规范的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对摩托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和冲击。其中,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其功能实际上相当于电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因不用上机动车牌照、无车辆购置附加费、价格低、骑行方便、使用成本较低等因素,不仅在城镇和平原地区拥有较大市场需求,而且在一些对交通总量实行适度控制的城市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新型小汽车的出现,国家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解禁,使一些摩托车的潜在消费群体转向购买小排量经济型汽车,摩托车的潜在市场被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吞并”,传统摩托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萎缩。
2、竞争者的威胁
目前,全国有独立产品的摩托车生产企业100多家。从品牌上来看,目前一线主流品牌主要有:合资品牌大长江、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等。本土品牌包括钱江、宗申以及隆鑫等;二线品牌主要包括三铃、豪进、天马等:三线品牌包括以贴牌生产和拼装为经营方式的中小食业。
3、供应商体系弱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生产摩托车时就非常重视供应商体系的建设,在行业内创造性地采用协作生产模式,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国内一流的供应商平台。近年来,随着摩托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压力增大,在议价方面的能力较差。
(三)摩托车行业的优势
1、技术优势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摩托车行业始终坚持“产品创造市场,品牌创造效益,技术创造机会”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发新产品,追求技术领先。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由市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系统、制造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组成,贯穿研发、生产、配套、品质控制、销售等各个部门在其中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摩托车行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品牌优势
百年厚重的历史积淀了摩托车行业独特的品牌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摩托车行业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而且一度引领和带动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壮大。
(四)摩托车行业的劣势
l、市场定位不明确
摩托车行业从一开始就把农村市场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在农村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系统,实现了摩托车行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然而,仅在农村摩托车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并不能支撑起领导者的形象。
2、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摩托车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完善,新品种车数量少,缺乏一种能赢得领导者形象的顶级产品,导致其市场单一,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3、企业经营机制老化,市场适应力差
摩托车行业沉淀、积累了太多的传统,日益僵化的管理体制,落后的观念和低下的效率使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适应市场的能力差。
第四篇: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铝型材作为建筑领域和机械工业领域里重要的应用材料,其全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迅猛增长,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经过长达近1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铝型材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展现出了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全球及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
全球铝型材产销情况。从产能分布来看,2009年全球可生产铝型材的国家和地区约95个,生产企业约2200余家,其中中国的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比重超过50%,位列第一。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及铝型材用途不断扩展,全球铝型材的消耗量由2001年约869万吨增长至2009年约15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预计2012年,全球铝型材消费量将达约1669万吨。
从地区来看,2001~2009年全球主要地区消费量呈现出不同走势,中国消费量比例迅速上升,而欧洲和北美洲呈现出下降趋势。截至2009年,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比达到47%,而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分别仅占21%、8%、6%,中国已经发展为铝型材的消费大国。
从应用领域来看,建筑行业仍然是铝型材应用的主要领域,远远超过其他领域消费量,消费量逐年上涨,截至2009年占总消费量的63%以上。分地区看,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2009年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消费平均比重已经超过50%,而中国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消费量仅32%,工业领域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
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中国铝型材产量由2001年的171.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29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9.8%。2009年我国建筑铝型材和工业铝型材产量分别是496万吨和233万吨。2010年中国铝型材产销量将超过1000万吨,其中建筑铝型材消费量可望突破600万吨,而到2012年中国铝型材产销量预计将达到约1440万吨。
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及其对铝型材行业的影响
在建筑及房地产领域。近年来国内快速增长的建筑及房地产业是最大的铝型材消费领域,约占国内铝型材消费总量68%。在建筑铝型材的分品种消费领域中,铝合金门、窗、幕墙型材又占其主体部分。
《2009年中国城市住宅发展报告》指出,2005年底,中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6.11平方米。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居住目标预测研究报告》中提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35平方米”。因此,未来较长时间内,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住宅。据建设部预计,自2005~2020年,我国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按照2011~2020年共新增建筑面积200亿平方米计算(测算时按照门窗面积占房屋建筑面积15%,我国门窗材质约有55%使用铝合金,每平方米门窗需要8公斤铝建筑型材),则2011~2020年新增住宅对铝建筑型材的年均需求为132万吨。
旧有建筑更新、改造对建筑铝型材的需求,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5~35平方米时,该国旧有建筑更新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我国从目前至2020年都将处于该阶段。以我国现有各类建筑面积450亿平方米为例,每年约有10%即45亿平方米的建筑需改造,大约折合6.75亿平方米的门窗,按55%的门窗材质为铝合金计算,每年约需建筑铝型材约297万吨。
随着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大规模建设,建筑铝型材产业的规模效应显现,使得建筑铝型材价格逐渐降低,良好的性价比使得建筑铝型材在我国农村广泛应用。预计到2015年,新农村和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的比重将与城市新增建筑面积相当,达约35亿平方米,至少可为建筑铝型材带来约100万吨的新增市场空间。
在工业领域。目前,我国工业铝型材占铝型材总应用量仅约本的铝型材消费结构中,工业耗用比例分别达到为的差异反映出我国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生产、开发和应用方面不足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产品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约30%上升到未来10年内,工业材占铝型材总应用量的比重将接近
铝型材在工业领域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业设备制造业、耐用消费品业(含轻工业
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
建筑铝型材消费量仍将长期需求旺盛。受益城市化进程加快、旧有建筑改造更新铝型材消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型材消费的主要市场。预计未来几年
工业铝型材消费量将快速增长展中国家,未来20~30年,正是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在我国现有的为91%。
针对工业铝型材在整个铝型材产品中比重过低的现状提出了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铝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材比例达到7:3。
同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轻量化、电子电力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用领域不断拓宽,中、高强度的工业铝型材、管棒材的需求正快速增长。未来几年我国工业铝型材的消费量在铝型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将逐年上升约30%上升到2015年的45~50%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最大推动力。根据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技术改造、研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30%;而同期欧洲、北美和日60%、55%和40%,远高于我国。消费结构,预示着我国工业铝型材5~10年,中国工业铝型材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15年的45~50%左右,而根据我国政府的相关规划70%。(包括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业)等,分别在我国铝型材应用中占比约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将逐渐成为铝,建筑铝型材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中高端产品成为主流。中国作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124个产业部门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铝制品,国家相关部门对铝型材消费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加工材比重,使工业型材与建筑型,在铝型材产品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加强高性能专用铝材生产工艺的研发,在铝型材)、装备和机械10%、10% 而铝型材;支持技术含量和,鼓励引导,。,建筑,比重,国家和12%特别是国内二三线城市、铝型材在我国工业应左右
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对技术改造的企业在发行股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铝加工行业粗放型、附加值低的现状逐步改变,跨越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开始进入了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依靠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行业内部整合力度将不断加大,一些产品定位中低档市场且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面临市场、资金、成本、能耗、技术等多方面的压力,逐渐被市场淘汰。一部分生产工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能力强、管理先进的企业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行业内部整合,铝型材企业重组兼并将加快,企业将向着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开发、质量、管理能力、销售服务等综合实力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产品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建筑节能领域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因此,具有优良节能效果的隔热铝合金产品应用空间广泛。产品为代表的节能铝型材产品将保持
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在国家强调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分巨大。
以汽车为例汽车减重的最佳材料。据美国铝业的研究数据辆汽车重量减轻目前,全球汽车平均用铝量已由欧洲铝业协会预测
铝型材在新能源环保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快速增长,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太阳能和优点,在这些行业逐渐得到大量应用。
全行业的产业重组升级成为趋势。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提高加工行业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重复建设的情况年10月颁布的《铝工业准入条件》明确了新建铝加工项目的准入条件属消耗指标,加强环境保护工行业投资规模件。
目前,中国铝合金挤压材行业已经跨越了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国内铝合金型材生产厂家数已从顶峰时期的1200多家减少至逐渐被淘汰,未来行业的重组整合将成为大的趋势。
现阶段在技术研发、25%,据测算,汽车自重若减轻1吨的话,就可以节约,到2015年欧洲地区汽车用铝量将有望达到,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将控制铝合金型材加,规范行业的无序竞争680余家,一大批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档次低的小型铝型材加工厂已品牌、幕墙等围护结构传热能耗则占了建筑能耗的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由于铝产品具有质轻、价格低、可回收性的特点,铝型材在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未来市场十10%,可相对减少,以24亿升的燃料。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80年初的50公斤,我国新能源环保产业以年均LED ,为注重产品品质、节能降耗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条管理、渠道和资金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行业重组的主,据国家住建部估算,建筑能20%~50%。2010~2015年,以隔热铝合金型材 ,6~8%的燃油消耗,而铝制品无疑是50万辆公共汽车计算,如果用铝代钢,使每/辆上升到107公斤/辆,增长1.14倍。据200公斤/辆。20%以上的速度,而铝型材由于具有导热好、自重轻等,近年来国家针对铝合金型材,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调整政策。2007,并规定相关能耗、金,进入了依靠 被门窗、等产业
导企业,以规模、技术、品牌、管理和服务为主的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日渐重要。
第五篇:2014年中国石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中国石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一些城市房价有所下降,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明年国家仍不会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多数城市会继续执行限购政策。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表示,虽受到房地产结构调整影响,2013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不错,但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比较艰难,石材企业将作出产业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迎来石材行业整合时期
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时期,石材企业争相进入房地产市场,也因此盈利。但是在如今高端项目减少,需求相对减少的时候,石材企业所处境遇有所不同。大型石材企业与国内的知名品牌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固定的合作关系使得他们今年的业绩稳定。中小企业的处境相对艰难,订单减少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石材协会邹会长表示,工程市场的变化孕育了石材行业整合的机遇。
石材企业也在积极地寻找出路。部分企业正在争取上市,获得资金支持,扩大公司规模。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异地发展成为企业转型的主攻方向。首先,石材企业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装备水平、环保水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其次,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全国对石材的需求量巨大,一批企业开始异地发展,石材产业出现了从东向西、从南向北转移的趋势。石材产业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生产集散基地,开始向环渤海地区、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发展集散中心,方便全国布局。再其次,企业开始挖掘家装业的潜力,填补了市场空白。家装市场空间大,目前石材在全国约有4亿平方米销量,但瓷砖销量将近80亿平方米。石材欲进入家装市场,要在产品上做到规格化、标准化,推行体验式营销,使消费者可直接选材。中国石材协会邹会长也表示希望石材企业看请家装市场潜力,鼓励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家装市场。石材行业迎来整合时期,企业应积极调整迎合市场
近来关于石材行业的前景趋势,众说纷纭。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石材行业还是乐观的,产量和销售量都在增长,而且增幅不小。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10%,但是从第二季度末开始,石材生产经营出现下行趋势。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增速逐月放缓。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石材开采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2.9亿元,增长25%;利润率8.0%,基本持平。
专家表示,虽受到房地产结构调整影响,2013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不错,但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比较艰难,石材企业将作出产业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一、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直线下滑,尤其是别墅这样的高端物业市场缩水,对石材行业产生影响,但是在业绩上并没有明显的显示。2013年石材行业的总体生产经营形势与去年相比有所好转,但随着市场的变化,部分企业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尤其是大理石加工企业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