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团队活动个人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活动个人报告
刘明航 20100514347
时至期末,经过一学期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教育方式的改革与人文情怀的增加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的全方位提高。以前上课,总感觉是被动的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授课,主动的在课后进行知识的消化与扩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讲——练——考的模式,让学生机械的进行学习。也因为这样,大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很难在考试后于我脑海中留下印象。本学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吴博老师的教学方式的革新,让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机会与能力的全面展示,能够在一种自主学习,自主开发的主动模式下,最大程度的激发我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探讨与学习。这学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再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开展了时间跨度较长的实践活动。吴博老师通过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五个项目小组,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对实际案例的考察,在期末的时候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我与小组其他成员选取了工作分析的选题,开始了对于本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最开始,对于工作分析,我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仅仅从字面所代表的含义去揣摩这个重要环节的内涵,认为它只是对于一个工种或者一类工作的性质,作用分析。然而,当我真正通过教材以及网络进行深入的了解时,才发现了工作分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吴博老师曾对我们小组说道,工作分析是其他小组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的确如此,工作分析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是在对企业一切问题进行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可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设计、招聘录用、绩效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多个领域应用,因此,对于这项工作只能说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工作不到位,那对组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在了解到自身责任之艰巨后,我们开始对小组内成员进行任务的分工。
我与本小组其余两位成员负责对锅炉工的工作分析。对于锅炉工的这个职位,我对它还是有一定的浅显的了解。以前我们住家的旁边便有一个摩托车器械厂,我有时会跟随在里面工作的亲属进去,经常看见有锅炉师傅在锅炉旁进行锅炉作业,他们会在一个时间段后对仪表进行抄录,检查各种压力值,这就是我对锅炉工最客观的认识。但是,工作分析所要求的深度远远不及如此,只有切身的进行调查后才能给出最为准确,客观的工作分析。在我们锅炉工工作分析这个小组内,我们再次对工作进行了细分,而我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
对于资料,我觉得网上的模版显得太过通用或者不全面而缺乏针对性,我希望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来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案例里面显示的是某高级技校锅炉工,对于对锅炉工的调查,我是通过父亲的渠道来收集资料。父亲就职于重庆南岸区长江工业园xx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负责人长期从事人才招聘,我想对于这个项目,他的话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在周末带我进入公司锅炉房进行了实地的参观,请拥有三级锅炉操作资质锅炉工侯师傅给我讲了关于锅炉工的一些相关知识。例如,他告诉我招聘锅炉工一定要注明操作锅炉的额定工作压力范畴,要注明操作的类型,是蒸汽锅炉,还是热水锅炉,或者有机热载体锅炉,类型不一样,对于锅炉工的操作水准就不一样。而这些知识,都是我通过网络所不能有效获取的重要的知识。接下来,我将收集整理的资料传
给本小组的其余两名同学,由他们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工作说明书的撰写。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认识到调研走访的必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我也深化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理解,深化了社会实践能力,也深化了对于劳动人民的更为亲切而客观的认识。当然,吴博老师的点评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没有亲自对技校的锅炉工进行调查,为接下来的招聘增加了一定的不准确性,锅炉工有共性,也有根据述职单位的不同而产生个性,这是我没有考虑到的。总之,我个人对于我们小组的付出持肯定态度,为个人的成长感到高兴。最后,非常感谢吴博老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我们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第二篇: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通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制度管理方面:
主要反映在罚款制度和扣款等方面,职工认为罚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本身没错误,如果以罚代管,如像检查卫生罚款、质量问题罚款、上下班问题罚款等等都是很愿意接受,现在很多职工对任何问题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机械和麻木的心态工作,丧失了工作的热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怕被罚款,带着被处罚的心态工作,工作中有怨气,来新工人后会对其错误的引导,甚至说丧气话,促使了新工人离开。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罚款,带着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而这种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职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源头入手相应解决才能达到管理目的。
3、工资方面:
工人因为自身工资的问题,对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别是对车间管理的工资持很大意见,他们有的甚至这么讲:“干活的是我们,挣钱的是他们”“挣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等等,总之是意见很大,加上去年今年物价上涨,更是增加了员工发这个牢骚的共性,继而相互埋怨和影响,最终使很多本来不会离开的人也离开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个人得失的比较,现在在这个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拿到的工资跟其他的同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感觉差距拉得太大了首先会有怨言,续而就选择离开,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的老员工也说出同样的话,其中有1个是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确收入差距太大的话,断然不会这么说,因为人工作时间长了,毕竟对人对物对公司都会有感情(这是我们动力设备部电工维修班的老员工,在公司4年多了,他甚至拍着胸脯说这几年在设备维修上为公司节约的钱是多少,他来办辞职手续也想离开公司,最终我以真诚开导劝其留下为公司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成绩)。
4、工作时间方面:
现在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积极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这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知道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知道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但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但是现在我们每天上班心中都是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么让我们有干劲。
小件钻孔车间主要员工是属于身残而志不残的操作工,这类员工本来应该享受政府部门的福利,然后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存在的价值,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我看来公司里有许多正常人都不如他们。所以他们是公司发展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和生援力量,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我认为要给于残疾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会不定期定时多给他们沟通,提升他们的自尊、价值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争强在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5、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6、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远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只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己在公司以及未来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起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招聘方面: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A、生源要准;B、双向合适;C、协议管理,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可以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2、培训方面:
对公司培训的实施,作为人力资源必须能够掌握适时的企业发展动向,从而能够根据员工的动态和工作中存在问题点及时提出培训的课题,形成《临时培训需求计划》,进而组织培训,实际解决管理的难点和难题,提升企业各层次员工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通过人员的《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入职跟踪发现问题题后,及时立项,组织培训《临时培训需求计划》实施。公司各部门也可以根据自己本部门的需求,及时的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临时培训需求计划》,两线控制两线提交,则必然会通过培训保证了企业思想和企业管理力的统一性和先进性,更好为企业发展提供软环境的支持和保障。
3、入职管理方面:
对一线员工和新进公司的管理者,在进厂的前期跟踪后期的入职沟通方面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召开沟通会,做到一线生产信息和基层管理信息上上通下达,能够让员工从思想上先有个疏导口,有人力资源的第二方人力布控点,不再是单纯的一线管理一线汇报,而是二线疏导两线汇报;纵向管理,横向调度,自然能够加强人员在职的稳定度和信息掌握的准确度,能够根据情况和信息及时反应、及时对应、灵活对待、把问题降到最低,在收集基本的入职信息后,根据本人的工作情况;给予员工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晋升计划,否则会错过会很多以后会成长为优秀管理者的基层管理人员,使公司丧失建立良好人才储备梯队的机会和平台。
(二)一线员工方面:
1、管理者的管理方面;
一线管理者的管理方法解决是需要通过对管理者尤其是一线管理能力的慢慢提升来解决,管理者管理方法不对,一是自身的管理水平所决定,二是公司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无力,没有学习,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引导,没有系统的培训,管理者在没有方法甚至懒的想方法的时候,就会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牺牲的是工人的利益和公司长远的发展利益,当我们的工人不再信任和配合我们管理者时,就不能能保证这个工人能忠诚的服务于企业,能安心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没有了熟练的工人,企业的良性发展又有多大的推动力,失去熟练的劳动者,就是失去了产品的质量,失去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就是失去了设备生产力的最完美发挥。人力资源中,有3:3:2:2的比例,即3成骨干工人,3成熟练工人,2成一般工人,2成新工人,这是最完美的生产力组合,是最良性的,即保证了企业发展所需的新血液,又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因此可见有稳定的一线生产员工,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否保证对企业一线员工的良好管理方法是现在能否保证一线员工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升生产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是企业的重中知重,今年行政部将加大管理层的培训力度,通过真正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做到稳定一线生产员工,为企业长期和稳定的发展提供真正的一线员工和完美的管理团队。
2、公司的罚款制度方面;
作为企业采取罚款做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典型的粗放式管理,是管理无能和管理不向细节化发展的标志,就算是采用罚款管理作为重要手段的鼻祖企业:如日韩企业,所处罚的对象也是管理者而不是工人,现在整个中国的国家制度整从粗放式管理向细节化管理过渡,交警有过去的不带头盔就罚款,到现在批评教育为主,罚款为副,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国家体制的一种导向,罚款管理模式对应的对象应该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而如果员工的素质相应的得到了提升,而管理的方式却一成不变,无疑在管理上会被动挨打,会受到消极的抵制,罚款后的恶意转嫁,损失的是公司的隐形效益和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是公司的企业风气和企业文化的损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火药桶,没有疏导只有累积,一旦爆发,企业损失更为严重(从目前公司处境来看就是这个现象,1月8日至10日先后有3名一线骨干员工到行政部办理辞职手续,最终我以肺腑之言让他们打消了离开公司的决心,这些现象让我感觉公司目前已面临着严重的人力危机,而作为公司的副总在这样的危机面前每天在做些什么呢,千篇一律过于形式,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切而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就是在犯罪,就是在损害公司的利益)。国家正在建设和谐社会,保护性、扶持性政策在向基层劳动者转移,作为企业我想我们更应该调整政策,保持生产性企业稳定很重要的因素正是来自于一线员工的稳定程度。在管理中,不是不罚,是应该以奖为主以罚为副,多罚管理者少罚作业者,出现问题后,管理的责任不能转嫁,做为管理者不去管细节,不去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不去想办法杜绝员工少犯错和不犯错,不去管理细节,这个管理者必然会被公司和时代所抛弃!管理就是管细节,管理就是搞服务,做好管理就是做好对各部门、各车间、各环节的控制、做好各流程正确实施与有效监督,这不是口号而是势在必行,没有服务型的管理,只靠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或不切实际的罚款制度管理,其管理必然导致失败,损失的是企业。
3、一线员工工资方面;
08年以来,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企业的成本在飞速上升,企业很累,可作为一线员工,如果让他单纯的从理解企业的难处和处境去改变自己的心态而好好工作,这的确是比较困难,应该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A、首先应该对现行工资的结构进行改革,加大工资制度对一线员工方面的偏移,特别是在以往的工资组成结构作调整,对工资结构中的工龄补贴、工种补贴、职务补贴、满
勤率补贴等进行修订,形成新的《工资调整方案》,偏重于留住熟练工人、骨干工人、高技能的工人、出勤率高的工人,并让工资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出体现,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奖励工序、工艺创新人员,这样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发展成为有价值、有奉献、熟练而能奉献的人。
B、对工资进行详细的分层管理,3:3:2:2(即3成骨干工人,3成熟练工人,2成一般工人,2成新工人)实际上就是6:4比例,能在6的基础上达到工资的稳定,满足了骨干和成熟工人工资的基本要求,对后4成,大多是一般工人和新工人,可以通过持续的激励机制来逐步实行其工资的晋升,再通过工作时间的改善、管理人员方式方法的提升,软硬工资同时提升,解决这个问题,并能够在晋升中,通过奖励制度的考评运作,留优除劣,运用由新工人向企业成熟工人、向企业骨干工人、向企业管理人员上升的晋级制度,通过晋级实现了个人工资的递增,同时保持企业活力和留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4、工作时间方面;
工作时间是公司员工的工作之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利用较为宽松的工作的环境和管理氛围来吸引员工,比如新厂建好后可采用三班转,首先空出必要的时间,能够有时间去培训、去学习、去休息,使软性环境和硬性环境相结合,在一定程度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提升管理方法和提升企业文化来共同达成这一目的,这样才能在现行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留住根本的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人才。
5、员工入职管理方面:
根据各管理者自身肩负的职责不同,在公司的《培训管理制度》中制定出各管理者与基层接触的时间,并对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做明确的界定,明确规定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一线走访等方式定期的了解收集相关管理信息的方法、频率和频次,这样既有各管理者的定期走访和一线深入,又有人力资源的协调汇总跟踪调查收集,必然能够解决好在职员工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根据情况对应进行变更,解决管理与基层上下不通和管理与现实严重脱轨的现象,重塑管理者的良好形象,这无疑也是企业绩效中软激励和职工在职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四、企业用人理念;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可贵之处在于它对员工在德、才、绩、效等方面的总体评价上,更主要的是,它是激励和考验员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企业发掘人才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利益和前途,也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在进行业绩考核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应分别对各类员工订立和编制客观的、不同的考评标准,科学地掌握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切实地遵循和坚持谨慎、认真、客观、公正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起到推进工作和激励员工的作用。
五、后续感言与总结
总 结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在当今市场上求生存、想在市场求发展、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人为本,极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抽去我所有的资本、拿走我所有的工厂和设备、留下我原班的人马,十年后,我依然是钢铁大王!”这句话形象的描述了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企业起根本作用的是企业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高低。我经过为期三周的调研分析,必须尽快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主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才能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等措施能真正帮企业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入公司来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有不到之处请总经理给予指正,但最终目的是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大计而着想。
特别建议:针对一直以来对洪兴企业发展做出服务贡献的老员工添设服务奖(特别是3年以上的),目前公司正式处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要关头,稳定人心增加凝聚力是当前公司首要任务,企业的发展和支柱80%来源于为洪兴企业奋斗过的老员工,他们有丰富的企业实际情况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特别要敢于请回原来为公司服务过的有经验有技术老员工从返公司。这样公司才会有稳定的一切资源来做后盾。
另外金工车间要加强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从目前来看已经是时候了,希望引起公司高度重视。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个人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报告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公司稳步良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会造成人员流动率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差,对薪酬不满,对工作没有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造成公司企业文化沉闷,死板,各扫门前雪的局面,从而阻碍公司发展,甚至造成经营亏损。对此做出以下分析报告。
1确定企业的战略及经营目标,并对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状况。
2提供企业内部基本人力资源信息,着重能力,业绩等各方面。
3结合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未来发展状况,从业务发展,实现企业目标和满足企业更好发展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类型及要求。
4搞清楚企业内部现在的人力资源情况,对现在有人员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要考虑企业内部人员未来的调整状况做预测分析,岗位调整,调配等。
5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继任规划等,这样使企业人员有持续性。
6确定招聘需要,并实施招聘规划,确定外部招聘的人数。与其它规划相协调,如财务规划,业务规划等。
7把制度建设完善,做好人本成本预算。
8优秀员工要给其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留住人才,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及职业发展做出分析。
9薪酬体系的设计要根据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及合法性来策划整体方案。
10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范围,考核制度,及绩效管理制度,以确保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的总结及应用。
11劳动关系方面要从招聘录用的源头就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不要为劳动纠纷埋下祸根,凡事都要落在纸面上,有凭有据,做好劳动合同及档案的管理,防止劳动纠纷案件的发生。
现社会企业以及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公司正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公司一步步成长,规模不断的扩大,业务范围发展越来好,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必将越来越多。初步了解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尤其在工作分析,人才的流失以及业绩的提升存在着问题。公司必然要走“以农养兵”政策,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必须改制以及完善。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个人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个人建议
以下是我个人在做人事工作中累积的工作经验及在考取人力资源管师二级证书的过程中在培训机构学习的总结,以示参考。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公司稳步良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做的不到位,会造成人员流动率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差,对薪酬不满,对工作没有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造成公司企业文化沉闷,死板,各扫门前雪的局面,从而阻碍公司发展,甚至造成经营亏损及倒闭。
人力资源规划流程步骤及要点:1,确定企业的战略及经营目标,并对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状况。
2,提供企业内部基本人力资源信息,可从年龄,学历,人员分布状况各方面。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合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未来发展状况,从业务发展,过去几年内人员流动情况,机构设置等方面预测为实现企业目标和满足企业更好发展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类型及要求。
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即搞清楚企业内部现在的人力资源情况,对现在有人员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要考虑企业内部人员未来的调整状况做预测分析,岗位调整或取消,调配或晋升等,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继任规划等,这样使企业人员有持续性。
5.确定招聘需要,并实施招聘规划,需求预测的全部人数减去内部可提供的人力资源数量,就等于需要向外部招聘的人数。
6与其它规划相协调,如财务规划,业务规划等。
7,制度建设完善,人本成本预算。
8,招聘风险评估,实施修正,评估及再应用。
对于在公司服务期满一年的优秀员工要给其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留住人才。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流程:1,自我评价: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及职业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2,组织评价:组织对员工个人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评估,有助于员工正确认自己并了解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
3, 提供信息:对组织内部可以提供的晋升机会,要公平的提供给每一位员工.4,提供辅导:提供职业咨询辅导,双方要沟通协商,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建议.5,建立目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协商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只有确定目标,员工才有发展方向.6制定行动计划: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不断的进行修正和评估。
招聘工作流程及要点:
1对需招聘的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和部门主管沟通并确定其工作内容,目的,职责,职能要求,确定岗位说明书。
2对需招聘的岗位进行胜任能力分析,建立岗位胜任模型,从个人能力,岗位能力,组织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社会角色,特征,动机进行分析。3招聘策略的规划:时间,地点,人员的组成,渠道的选取,招聘方法的确定。
4招聘计划的制定,所要招聘的人数,面试地点,时间及到岗时间,及所需费用的预算.实施招聘:
1,发布信息。
2.人员选拔,其主要形式有: 考试,面试,心理测试,评价中心。结构化面试有6种类型:背景型,意愿型,智能型,行为型,作业型,情景型,在面试过程中应遵循STAR原则,则:背景,任务,行动,结果。
3,对候选人做背景调查,确定候选人要在一个星期内通知。
4,录用,签订劳动合同。
企业内部招聘的优点:
1了解全面,准确性高。2,鼓舞士气,激励员工进取。3,应聘者可更快适应工作。4,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51,来源局限于企业内部,水平有限。2,容易造成”裙带关系“,或近亲繁殖。3,可能会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企业外部招聘的优点:1,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利于招到一流人才。2,新雇员能带来新思想,新方法。3,当内部有多人竞争面难以做出决策时,向外部招聘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或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4,人才现成,节省培训投资。缺点:1,不了解情况,进入角色慢。2,对应聘者了解少,可能招错人。3内部员工得不到晋升机会,积极性受到影响。
离职面谈:1,面谈前的准备工作:对面谈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分析,确定面谈目的,内容并约定时间,地点。2,实施,肯定员工的工作,以消除离职者的心理抵抗情绪,以轻松的话题导入,了解他真正离职的原因,提出建议帮他解决问题,做挽留工作。实在不能挽留的要做进一步的沟通,听取他对公司的制度的看法及个人意见及后进人员的工作建议。3,评估总结: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防类似的问题再发生到其它员工身上。
培训工作要注意的要点:
1,做好对培训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可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对培
训的需求,从组织发展层面,工作岗位需求及个人意愿出发,列出他们的共性
来制定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合理计算预算费用。
2,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要让领导重视,在各个环节给予关注,召开培训动员大
会,总经理做动员报告,人力资源部宣读培训纪律,强调培训制度及考核制度,培训考核的结果可列入绩效考评结果或进升或加薪的依据,以得到员工对培训
工作的重视及积极的态度。
3,配置专职人员管理,专职人员要与学员做好沟通工作,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并给予咨询以保证培训质量。
4,教师教材的选取,对于新员工,选择的讲师要有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表现的优秀员工,教材可选择新员工手册,也可做成DVD宣传碟片,内容要有企业文化,背景,环境,历史,规模,及企业未来发
展前景,在同行业内所处地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部门及人员组成情况,公司各规章制度等,让新员工尽快熟悉企业环境,有归属感,快速融入到岗位
工作当中去,并能让新员工感觉到自己在该公司是会有很好的发展的以提高新
员工的工作热情。
5,对于培训方法:新员工手册培训,到一定程度可集中起来做企业文化介绍,企
业经营环境,战略目标等,可采用讲授法。对于岗位工作培训,可采用分散式
培训,可采用实践法,带教法,培训结束后要对新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良
好的要对其带教人员给予经济补贴。
6,由于中层人员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特性,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工作特性避开
高峰时间段,引导用业余时间或网上学习。
7,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可选用外聘专业人士进行培训,上课时要多增加互动环节,让员工融入到课堂中去,培训教材的选取要针对性强,易学易懂。
8,对学员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进行一系列的评估。
9,培训成果转化,应用到薪酬,规划,招聘,绩效考核等方面。
薪酬管理要点
1,薪酬体系的设计要根据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及合法性来策划整体方案。2,对该公司内部各标准岗位选择15-20个来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其工作内容,职责,职能
及岗位说明书.。
3,用要素比较法来对各岗位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贡献性,重要性进行优先排列,并列出职位
等级序列表。
4,做市场调查,对该公司所属行业内的薪酬水平做市场调查,可了解该公司在这个行业内的薪酬状况及水平,可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性问题。
5,薪酬策略的确定,根据本公司的战略目标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人才策略,经营状况
及利润率,薪资的支付能力,确定薪酬水平和同行业的相比较是采用领先,跟随,还是依靠的策略。
6,确定薪酬的构架,根据确定好的薪酬策略及职位等级序列表,制定该公司各岗位薪酬的分配额度,点值,等级,幅差,及薪酬结构: 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其中岗位工资要占工资总额的75%以上,(销售岗位除外)在企业内可实行多元的薪酬类型,对管理岗位进行以岗定薪,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类型,根据公司运营情况,年底进行年终考核。对销售岗位要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固定部分低一些,幅动部分多一点,按月考核,根据其业绩考核。对研发人员以成果为导向的薪酬类型,固定部分除外,根据研发率及市场回报率再进行年终考核,这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7,确定公司的薪酬制度,对不同的岗位建立不同的津贴标准,福利标准,确定年终考核制
度及年终奖金的额度。
8,在新的薪酬体系实施前,要做好沟通宣传工作,及必要的培训工作,以得到员工的理解
支持,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9,薪酬体系的实施,修正,评估。
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绩效考核应该以每年两次,年中一次,年末一次。绩效考核方案:
1,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范围,考核制度,及绩效管理制度,以确保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
2,领导要重视,并给予绩效考核各个环节上的关注,召开动员大会,总经理做动
员报告,人事部做好绩效考核的宣传工作,让员工了解其目的,范围,原则,及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与奖金挂钩,取得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支持及重视。
3,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的领导小组,可出总经理担任,领导的重视是绩效考核成败的关键。
4,为了推行绩效考核的公平性,要成立绩效管理的工作小组及申诉小组,用于解
决考评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投诉,以推动员工参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积极性。
5,公司要确定考评的周期,可一年两次为周期,一般公司可采用加权量表法的考
评方法。
6,在制定各岗位的考核指标时,要与员工及职能部门做好沟通,按岗位职责,主
要工作内容制定出各岗位的KPI指标,并坚持SMART原则,即:目标明确,可量化,要可实现性,与工作有关联性,要有时效性,另外KPI指标的确定要以定量为主,定性指标权重尽可能小一些,并进行多违度考核,考核指标标准要明确。
7,在考评实施之前,要对考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考评的方法及原则, 公平
性,信度,效度,经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让考评人同掌握被考评人员的考核指标及标准,考评人员应当由不同背景的人员组成,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与我相似,晕轮,过分苛刻的误差。
8,考评结果要告知被考评人员,并与被考评人员做好反馈面谈。
9,将考评结果应用到A酒店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提高及成长,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的总结及应用。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也很重要,决定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成败与否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面谈的方案:
1,收集面谈者的绩效考核的资料。
2,确定面谈的目的,内容及计划并约定好时间,地点。
3,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在沟通过程中要多倾听面谈者的问题,并鼓励对方多说,要肯定面谈者的成绩,不可批评。
4,双方对于考核结果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沟通,并给予咨询,辅导,提出希望和
建议。
5,双方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及目标。
6,对于此次面谈内容做记录,存档,可用于劳动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招聘,人
力资源规划,培训等领域。
劳动关系方面要从招聘录用的源头就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不要为劳动纠纷埋下祸根,凡事都要落在纸面上,有凭有据,做好劳动合同及档案的管理,防止劳动纠纷案件的发生。
具体处理细节要视具体案例来定,总之以维护企业最大化利益为准。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知道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和作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竟然不知道该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泉州某企业的总经理认为:企业首先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组织,而这组织是要靠人来推动发展的,但绝对不是过分依赖个人能力,而是组织流程,人力资源就是要起到研究如何实现企业目标的核心作用。他告诉笔者:“我们提倡把人力资源工作触及到每个部门,即一个合格的主管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主管。”
我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是现代企业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之一,在全球化和高度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中,要想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流程性职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实施战略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培训工作;二是绩效考核;三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认同感。
培训工作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管是新人,还是老员工,统一思想、与时俱进,都是企业管理所要求的一部分。在此次调查中,一个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科学的培训将不断提高企业经理和员工的个人技能,促进他们适应技术和经济环境的飞速变革,提高处理更新、更具挑战性任务的能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认为,要做好培训工作首先要对受训者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最好是设计问卷,也可以与受训者直接沟通,作为需求调查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更有针对性得有的放矢,为避免走进培训误区。
绩效考核是促进工作效率,减少内耗的主要措施之一。关于绩效考核,目前很多企业认为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该是关乎整个企业,绩效管理应成为部门经理、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工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笔者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部门。但涉及到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完成。由于绩效考核面比较广、现成案例比较多,在这里笔者重点谈六点注意事项:一是:绩效考核的目的要明确;二是:考核实施工作要分步骤进行;三是:考核指标或要素的选取和设计工作要根据实际需求;四是:关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改革要慎重;五是:绩效考核的配套组织体制要健全;六是:要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思想。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因此,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地认识人、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凝聚人、造就人、培养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人才是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因而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而要把品德、知识、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以人为本,必须努力营造尊重人的社会环境。要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为人创造最大价值提供最优条件,要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和观念,营造出一种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最大价值。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细致、非常系统的工程,必须因企业而异、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理论只能作为思想指导,切莫按部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