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2012年7月3日在《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发布会上的致辞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发布会上的致辞
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
(2012年7月3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发布会。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二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十多家银行机构参与、数十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历时半年之久精心编撰而成。报告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发展方式、各项业务、风险管理和经营业绩等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展望,并对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专栏导读,全面展示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概貌,是银行业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披露的重要成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监会对报告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银行业不仅要认真总结,坚定信心,更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与加强自身风险防范的关系。银行业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国务院“稳增长”的有 1
关部署,着力畅通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和逆周期审慎监管政策的微观机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发挥好金融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落实稳定投资和扩大消费等相关政策,持续推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一要主动防范风险。要科学把握风险管理的客观规律,将风险防范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当前,要及时调整完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银行授信标准、客户甄别技术和信贷管理文化,创新服务方式、信贷产品、管理流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主动性。二要及早化解风险。要力争做到对风险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对潜在的重点风险和苗头性、趋势性风险隐患,要提高敏锐性,重点加强监测和管理。要坚持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二是处理好做优传统业务与开展金融创新的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美银行业过度创新和高杠杆化。对此,我国银行业要深刻总结,引以为鉴。一要扎实做优传统业务。坚持和发扬我国银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的优良传统,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改进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传统业务优化升级,实现传统业务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改善业务结构。二要审慎科学开展创新。金融创新要以改善服务、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为前提。银行业要从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出发,把握新业务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业务转型。
三是处理好追求自身业绩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市场规则和商业原则,依法合规经营,公开合理收费,不仅
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更要在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雪中送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宽市场信任基础,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社会公众的期盼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职责和服务引领作用,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共同塑造受人尊敬的企业形象和良好向上的行业面貌。
女士们,先生们,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但也应当看到,我国银行业仍处在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与时俱进,以变求存,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共同推动我国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2012年6月29日在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深化开放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在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
(2012年6月29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第二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两岸和香港的专家学者与工商界代表群英荟萃,共襄盛举,意义深远。在此,我对论坛的举办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结合本次论坛“掌握大中华圈投资贸易的开放契机”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及香港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一、以开放合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规则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等各种关系的微妙处理和平衡把握,对一个经济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发达经济体的社会资本长期“脱实向虚”、“自我循环”,使社会资源在盲目追求高杠杆、高盈利的过程中被泡沫化、被浪费,不仅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打击了投资消费信心,使实体经济和就业受到重创。
为此,在危机应对和危机后的修复中,无论是学术界、市场人士还是政策制定者,都痛定思痛,在“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平衡。尤其重要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被提上重要日程,无论是大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还是台湾提出的“黄金十年”蓝图,或是香港的未来长远规划,都把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环顾全球,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创新的深化,亚洲尤其是大中华圈仍将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竞争优势仍将保持延续。然而,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发达国家重提“再工业化”战略,再加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制造业领域的追赶,使我们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挤压”。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和香港经贸投资合作,牢牢抓住机遇,携手应对挑战。
去年十二月,大陆迎来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两岸及香港近年也围绕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大了合作力度。“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事实和经验表明,积极主动的开放策略、竞争合作的开放格局,优化了资源配臵,拓展了产业链空间,惠及了两岸及香港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开放也恰似一面镜子,在反映不断强化的国际比较优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今年以来,大陆相继出台了若干关于加强进口、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决定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进口与扩大内需相结合,拓展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深度,优化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争取实现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可以预见,在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两岸和香港经济将迎来更多、更新的开放合作发展契机。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新的开放形势下,更好地配臵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大中华圈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业被寄予厚望,义不容辞。
一是要推进服务创新。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核心推动力。银行业要改革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在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产品、服务、流程创新。在两岸及香港加强开放合作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金融产品的革新,还是新金融业态的培育;无论是自主研发支持,还是外部价值链整合;无论是高端财富管理,还是基层社区服务,金融业都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二是要优化资源配臵。金融机构要帮助企业登高望远,更上层楼,利用全球要素,优化资源配臵。一方面,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跨境开展业务,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三是要增进互利合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ECFA和CEPA框架下,随着两岸及香港经济融合加速,银行业合作也不断深化,亮点纷呈。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管高层磋商迄今已成功举办两次,议题务实,成果丰硕,两岸监管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银行业互
设机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已有14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8家分行和8家代表处。4家陆资银行在台设立2家分行和2家代表处,后续工作正在本着双向互动、互利互惠的原则扎实推进。内地与香港早在2003年就签订了银行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监管磋商频繁,合作紧密,互设机构和业务发展迅速,态势良好。15家港资银行在内地设立机构资产总额已接近人民币8000亿元,占外资银行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内地银行在香港也设立了24家分行或附属机构,均运行平稳,为双方经贸往来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互利共赢的典范。展望未来,两岸及香港银行业进一步共享发展机遇,共创市场空间,走合作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是要加强风险防控。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银行业监管当局,守住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是我们的天职。在两岸及香港经济金融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下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不断总结探索,确保安全稳健。
女士们,先生们,两岸和香港,血缘相亲,商缘相连。两岸及香港经济的开放与融合,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也帮助实体经济振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把握机遇,深化合作,共创双赢,推动两岸及香港经贸繁荣再上新台阶,共同期待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
6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单位交通银行牵头,20余家成员银行参与撰写。其主要报告点:
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银行业经
营环境复杂多变。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未来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短期增长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改革红利的释放以及稳增长政策空间仍然充裕,有助于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总体上看,投资等因素有助于支撑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物价涨幅不高,但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房地产市场调整、融资成本高企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加之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都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略偏向宽松,加大定向调整和结构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以稳定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要调控方向,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监管机构将在持续落实“巴塞尔协议III”、支持“三农”、设立民营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开放。银行业将顺应监管政策变化,以内部经营思路的更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配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强化,全面推动转型发展。
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特色化经营初显成效。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总体保持稳健运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拨备整体较为充足。但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及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等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面临流动性短期波动增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等挑战。面对多重压力和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快了战略转型和经营模式转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表内外协同推进,做大社会融资总量;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多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紧密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助力中国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努力做好城镇化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履职能力建设;调整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精简总行部门,进一步提高总部运营管理效率;推进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省直分行将管理与经营并重,省辖分行则以利润和经营为中心。同时积极加强新型渠道建设,通过自助渠道、移动渠道、微信银行等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尝试探索特色化经营,制订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如政策性银行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为重点、大型商业银行着眼于不断提升跨境、跨业综合服务能力、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专业化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本地经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三农”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渐趋形成。
三、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结构逐步优化。中国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资产总额突破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7%,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
势。大、中、小银行资产份额进一步向均衡方向发展,非信贷类资产占比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略有回升但整体稳定。受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影响,人民币贷款利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银行业将加快资产业务转型,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加快资产业务创新,夯实资产业务发展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改革深化、转型升级、市场竞争的要求,确保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银行业对公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继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重点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去产能政策目标的实现。新增公司贷款占比进一步下降,并趋于稳定;公司贷款结构持续优化,短期贷款占比上升;行业信贷结构更加合理、房地产贷款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信贷增速进一步加快;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增速趋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稳步提升。
继续加大以大零售为重要方向的业务经营转型力度,在资本配置、资源配置、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断满足零售业务发展需要,个人贷款等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个人贷款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新增个人贷款规模和增速稳步提高;个人住房贷款份额增加明显,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增加,个人消费贷款短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信用卡规模和用信率进一步提升,但逾期风险有所上升。
四、负债增速明显放缓,存款理财化倾向加强。受国内外复杂宏观经济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2013年总负债增速大幅回落。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达141.18万亿元,增幅为12.99%,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各类机构负债增速有所分化,人民币对公存款增速略微上升,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小幅回落;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稳步发展,并呈现波动性,个人活期存款占比持续小幅下降;负债成本变动有所分化,存款“理财化”趋势增强。同时,外币存款总额增长明显放缓,各类外币存款增长趋势分化。2014年,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速使得对资金的竞争更为激烈,互联网金融与大资管发展分流资金,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对负债业务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业将加快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吸收存款能力,通过推动客户重心“下移”,扩大负债业务来源渠道。
非存款类负债业务进入调整期,同业存放增速大幅下降,拆入资金增速持续下降,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步伐放缓,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增速放缓,向央行借款快速增长。随着同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债券市场的加快发展,银行业将更加积极地拓展同业拆借、回购、金融债等业务。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规模将明显扩张,银行负债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
五、中间业务全面提速,运行特点凸显转型方向。2013年,银行业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增速和占比一致回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但受环境及自身因素的限制,大型、股份制两大类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之间存在差异,二者各具优势。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额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和占比优势进一步显现。中间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项目发展速度和收入占比出现明显变化,导致其在同业中的排名发生相应变化。总体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多项业务发展较快和新型业务发展较快的局势未发生根本变化。
银行业中间业务运行与当前运行环境具有紧密联系,表现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多元业务条线共同发展,电子化技术的不断渗透和机构合作力度增强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与银行业在多种外部压力下谋求转型的发展方向密切相联。2014年,银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通过推动事业部制实施或利润中心改革、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加大海外发展力度等措施促进中间业务进一步发展。
六、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加强,风险状况总体平稳,但部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特征明显。2013年,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资本较为充足,整体拨备水平较高,信用风险管理处于较好水平。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特征明显,光伏、钢铁、船舶、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快,新增不良贷款分布则依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等区域,企业信用风险相对集中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在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明显,案件治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企业的不良贷款可能继续增长。房地产、融资平台相关贷款应予以高度关注;流动性总体平稳,不会爆发大规模流动性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汇率弹性增强、资本流动频繁,市场风险压力趋于上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形势,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制度建设、优化流程、创新工具等多方面加以应对,保持风险水平的总体稳定。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加大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贷款管理和清收处置力度。不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优化市场风险计量及监控的方法、流程和工具,明确市场风险管理目标,提升对单类业务、单类资产组合的整合管理能力。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分析、计量和研判,建立更为全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提高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在文化建设、制度流程、管理工具创新等方面砥砺前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细化,监测和管控力度加大,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七、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盈利能力面临持续挑战。2013年,受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和金融脱媒持续深入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规模增长逐步回归常态的背景下,净息差有所下降。尽管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所回升,成本收入比也进一步下降,但依旧难改利润增长与资产质量同步承压的态势。2013年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2014年,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趋缓将成为新常态,净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到9%左右。升息资产增速保持平稳,仍将是拉动银行业盈利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负债拓展仍存在较大的压力;净息差稳中略降,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经营成本小幅下降。
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质量持续提升。2013年,中国银行业在自律规范、丰富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产品创新、维护公众权益、展现行业风采、检视自身问题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服务改进,展现了一系列新的亮点。服务能力持续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稳步提高,网点功能和服务细节更加完善,惠及社
会各层面及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如服务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网点布局需要进一步均衡、服务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2014年,中国银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打造责任银行,有效支持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惠及广大社会层面,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热心公益事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国银行业将坚持以服务经济增长、服务社会公众为主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开拓创新,践行社会责任承诺,继续提升银行价值,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0-2011》在南京发布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0-2011》在南京发布
2011年06月09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6月9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在南京开幕。在开幕式上,举办了《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0-2011》发布仪式,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出席并致辞。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副省长李云峰、张卫国,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市长季建业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
王超指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是在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等部门指导下完成的,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探索了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服务外包研究报告。《报告2010-2011》的发布,将有助于中外各界朋友了解和研究中国服务外包,加强服务外包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王超表示,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并面临新一轮调整周期。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在今后几年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为我国继续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王超强调,中国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为智力密集型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已确定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从财政、税收、金融、电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国不仅对港台、日韩等近岸市场具有传统优势,也越来越受到欧美发包商的青睐。2010年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已达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3%。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环境良好、前景广阔。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园区、培训机构代表共500余人参加发布仪式。
第五篇:何黎明: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的讲话
何黎明: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1-01-20 来源:研究室 作者:佚名
标签: 物流发展 物流企业 物流行业 物流运作 物流园区
专题导航
2010年物流业十件大事及2011年物流业走势分析
2010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2010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0更是业界翘首以待的“物流元年”,如今,已从年头走至年尾,201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出炉,冷链物流十件大事、物流技术装备业的十大新闻都可以看到2010年物流业的 [详细]
摘要: 转变方式提高质量努力开创“十二五”物流业发展新局面,何黎明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发表了讲话,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就我国物流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及发展思路谈几点看法。
转变方式提高质量
努力开创“十二五”物流业发展新局面
——我国物流业“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二O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各位来宾、同志们:
(2011年1月)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就我国物流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及发展思路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物流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较快增长。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可达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分别增长21%和16.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可望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左右,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物流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物流产业地位确立和提升的五年。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
2009年3月,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发布。《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确定了“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九项重点工程和十条政策措施。《规划》的发布实施,提振了业内人士的信心,提升了物流业的地位。
第二,物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需求加快增长,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
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升级,工业物流运行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工业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改造,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功能。一是分离分立。如,上海安吉汽车物流、淮矿现代物流等,将企业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二是合资合作。如,青岛啤酒招商物流、芜湖安得物流等,由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组建物流公司。三是全面外包。如,海信集团将海信电器的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管理。柳州桂中海迅派员进厂,接管了多家汽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管理系统。
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商贸物流加快发展。一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增加储存、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如中国物资储运、五矿物流、广东欧浦钢铁物流等,形成了贸易加物流的新模式。二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系统。如苏宁、国美等,构建和完善自身物流网络。三是网购物流“爆炸式”增长。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达4500亿元,比5年前增长22倍,国内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四是农业和农村物流集中释放。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超对接”等政策的实施,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的物流需求较快增长。
第三,物流企业加速成长
各类企业深化兼并重组。一是合并重组。如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中外运与长航集团等。二是并购重组。如美国联邦快递对大田、荷兰天地对华宇、美国联合包裹对中外运的股权并购等。三是转型重组。如铁路系统的三大专业公司、地方交运集团等。通过兼并重组,行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规模迅速壮大。
物流企业核心群体初步形成。2009年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5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6%。所有5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亿元,其中9家企业超过百亿元,中远集团超过千亿元。从2005年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认证工作。到2010年年底,全国已拥有A级物流企业1061家。
专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一是运输、仓储、货代、快递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如公路货运的天地华宇、佳吉、德邦等,铁路货运的远成、八达等,快递市场的顺丰等。二是围绕企业需要的专业化物流融合发展。如汽车、家电、电子、医药、烟草、图书等行业,基本上形成了物流配套服务能力。三是各类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越库配送、保税物流、邮政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
供应链管理有新的发展。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和分销业务,流通企业延伸物流和金融服务。如,浙江物产集团为造船厂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开滦物流开展煤炭供应链服务;物美集团参与社会化物流服务;联想集团、利丰集团等,引导上下游企业,打造采购、生产、分销及物流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在重大社会事件中表现突出。如,在北京奥运物流、上海世博物流、广州亚运物流和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抢险救灾中,物流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物流、军事物流的研究和实践取得新的进展。
第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类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年均增长27.7%。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加大对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综合运输体系初具规模。到2010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398.4万公里,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发展到7.4万公里,五年新增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9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8358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2.4万公里,五年新增和改善4181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774个,五年建成661个。定期航班机场达176个,五年新增35个。
物流园区(基地、中心)等物流设施发展较快。北京空港、上海西北、浙江传化、山东盖家沟、上海外高桥、苏州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园区显示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铁道部规划建设的18个铁路物流中心,已有9个建成投用。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化工危险品库、液体库、冷藏库、期货交割库、电子商务交割库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快速发展。
第五,物流信息化运用和技术创新取得实效
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已有70.5%的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物流企业通过与客户的信息共享、流程对接,加快融入客户供应链体系。在整合海关、交通、商检、质检等电子政务服务的基础上,出现了应用网上交易、金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应用开始普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和进出库安防系统等方面开始应用。
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得到推广。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包装、自动拣选等专用物流装备广泛应用;条码技术、智能标签技术、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得到推广;冷藏、配送等专用车辆需求旺盛,叉车、托盘、货架、自动拣选、自动化装备等专用设备加快更新换代。
第六,物流行业基础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一是统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2006年起,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制定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中物联会同国家发改委、统计局,进行了“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较全面地掌握工业企业、商贸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物流发展状况和物流成本变化趋势,发布“中国50强物流企业”名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从2006年开始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成为反映我国经济趋势的先行指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五年来,按照立项计划编制完成的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总计约110项。2010年,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发布的《2009—2011年物流标准专项规划》,提出了13个重点物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项目规划。
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在教育部大力支持和中物联积极推动下,目前全国已有378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学生突破100万人。到2010年底,已有超过20万人参加了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其中12万人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高级物流师、物流师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四是物流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已经连续举办9届,累计参会超过5000人次,交流各类研究成果近3000件,一批成果被政府或企业采纳。2002年设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8年来共有194个项目获奖。
五是行业评选表彰制度相继建立。如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奖励制度已经建立,并进行了首次评选表彰。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实验基地,信用体系评级和产学研基地等评选制度有序推进。
六是行业协会工作得到加强。全国性物流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省区市协会普遍建立并开展工作,部分地州市也开始建立协会,物流协会工作网络逐步形成。
第七,物流业对外开放迈开新的步伐
外商外资全面进入。2005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物流服务领域全面开放。五年来,国际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加紧布局,我国物流市场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在某些领域,如国际快递、远洋运输和物流地产等方面,有的外资企业已占据明显优势。
区域物流扩大交流与合作。东盟—中国自贸区启动,东北亚加强物流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物流合作。2003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8年台湾与大陆实现“大三通”,2010年大陆与台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开始实施,两岸四地物流合作进入实施阶段。
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去”。到2009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458亿美元,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累计营业额达3400亿美元。国内物流企业跟随制造和商贸企业及工程承包“走出去”。如,中外运长航海外业务有新的拓展,顺丰速运逐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布点。中远物流在核燃料和废料物流、工程物流和会展物流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八,物流业政策环境有所改善
“十一五”时期,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对物流业重视程度提高。一是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了由38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落实《规划》工作小组,制定了《部门分工方案》。二是多渠道设立专项资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制订落实专项规划。《规划》中提出的7个专项规划,已有3个发布实施,其余接近完成。四是各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组织开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作;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扩大物流企业税收试点;铁道部积极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交通运输部开展物流信息化和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工信部组织编制《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国家邮政局制定部门规章,规范邮政快递市场;海关总署开展出口货物分类通关试点改革;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物流项目提供战略性融资服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了税收、交通、投融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等六个方面的“60条”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
与此同时,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份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大部分省市建立了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一些省市政府还成立了主管物流工作的常设机构。许多省市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法规,出台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物流行业广大企业和员工的辛勤工作,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相关行业协会的努力与推动,离不开各类教学研究机构的钻研与探索,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物流业相关的政产学研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表示深深的敬意!
各位来宾、同志们:“十一五”时期,是全国物流行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也是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上艰苦探索的五年。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有以下深刻体会:
——必须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市场化。物流业是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是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推进产业物流社会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必须培育专业物流企业。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只有物流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物流产业的升级,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化、社会化物流需求。加快培育物流企业,是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必须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综观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对各种物流资源和要素不断整合和集约的过程。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要以资源整合为手段。资源整合,是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方法。
——必须坚持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现代物流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整合形成的新型服务业。在创新中产生,也要在创新中发展。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必须强化行业基础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要能够用统计数据来准确描述,用行业标准来规范运作,用培训教育体系来培养人才,用技术创新体制来推进产业升级,用理论研究来指导行业发展。各项行业基础工作,是行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必须形成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合力。物流业是基础性产业,又是涉及诸多部门的复合型产业,必须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应该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搞好服务,合力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适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物流业发展的助推器。
各位来宾、同志们:我国物流业在“十一五”时期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竞争力不够强。衡量物流业运行效率的指标——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我国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跨国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服务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较大差距。
二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物流网络完整性、协调性、配套性差,整体效率不高。物流市场主体庞杂,企业集中度低,诚信体系缺失,竞争秩序失范等问题比较严重。物流企业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物流运作方式与资源、能源和土地消耗及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不平衡性较为普遍。普通仓储、公路普货运输等传统服务供大于求,供应链一体化的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较慢;城市物流相对发达,农业和农村物流相对落后;国际货物贸易发展很快,但服务贸易滞后;物流资源整合不足,物流业和相关产业互动性不强;应急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环节比较薄弱。
四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没有根本性好转。土地、燃油、人力成本等各项物流要素普遍短缺,成本持续攀升,而物流服务价格上升空间有限。多数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状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
五是相关政策有待落实。《规划》提出的具体政策落实不够,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尚未贯彻到具体的经济管理环节,现行体制设计和政策思路与物流业运作模式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二、我国物流业“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新的形势。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物流业发展将面临新课题。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仍将处于总量扩张期,增速将以平稳为总的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来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减轻社会经济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的压力。因此,“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变的关系,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
第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物流需求将出现新变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物流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精益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需求将会有新的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物流需求将会成为新的亮点。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居民消费服务需求将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快递配送等新型业态将加快发展。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物流需求,对物流的成本、速度、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三,新的开放战略和新的竞争环境,物流企业将面临新挑战。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物流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物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配套的物流服务网络。内外资物流企业同样面临全球化竞争,市场竞争将从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更高层面展开。物流市场兼并重组将持续发生,中小物流企业谋求新的市场定位,超大规模物流企业或物流企业联盟将会形成。同时,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要变化、资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入,土地价格的上涨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传统物流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物流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第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区域物流将形成新格局。
产业集聚和转移带来大宗商品、原材料流量和流向变化。钢铁、汽车、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集聚,与之相匹配的物流平台将发生转移,形成新的“物流带”。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扩张,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加快发展,将促进物流业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加强合作,相邻城市同城化趋势,将会产生新的“物流圈”。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日用工业品下乡形成的“双向物流”网络将成为重点建设内容。
第五,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物流运作将出现新模式。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将会在“十二五”期间显现。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网和水运网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将会极大地改善物流运作条件。特别是高速铁路网形成,客货分线后,铁路运能将会集中释放,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成为可能。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物流信息化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可视化、透明度提高,一批企业有可能向数据中心转型。以托盘为核心的单元装载方式更加普及,托盘共用系统上线运行。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将稳步提升。
第六,日益紧张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物流发展方式必将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规模持续增大,能源资源消费继续增加,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巨大。物流业能源消耗比重高,节能减排任务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将难以为继,物流发展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三、我国物流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二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提出如下基本思路:
第一,谋划中长期发展战略,注重提升发展
在抓紧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争取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体现,并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划2011—2020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我们建议,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由注重基础建设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转变。根据经济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大力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积极培育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并以A级物流企业国家标准促使企业提升发展,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整合优化物流设施设备,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管理、服务和技术创新有新的突破。物流市场环境得到优化,行业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下降。物流业在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基础。
第二,推动产业物流社会化,促进融合发展
努力整合工业、商贸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需求,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分立物流职能,整合外包物流业务,推进工业物流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重视商贸物流配送系统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增加物流功能,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发展农产品进城,农资、农机和日用工业品配送下乡的服务方式,改善农业和农村物流条件。鼓励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金融企业加强合作,融合发展,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培育物流企业群体,加快集约发展
加大物流企业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分离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支持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壮大企业规模与实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物流领域。支持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在专业服务领域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扶持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发展。加快物流企业评估工作进度,不断扩大A级物流企业覆盖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
第四,整合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协调发展
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衔接和配套。扩大铁路和水路干线运输比重,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城市配送的功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根据货运中转、商品配送和生产需要,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加强铁路、机场、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等物流节点设施建设,通过整合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效能。国家应该像对待供水、供电和城市公交系统那样,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重视区域、城乡和国际物流,推动集聚发展
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积极推进不同地区物流领域交流与合作,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注重农村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和农资物流。围绕产业园区、商贸园区、物流园区布局物流功能,推动物流集聚区发展。扩大物流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构建与周边国家和其它国家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增加货物贸易中的物流服务比重。为我国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工程企业“走出去”提供物流服务,逐步建立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物流体系。
第六,推广应用新技术,追求创新发展
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密切关注新兴技术、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应用的步伐。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物联网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支持物流业一体化运作。逐步增加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制定符合物流企业实际的高科技企业认定标准,形成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七,转变物流运作模式,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物流企业加快选用节能环保车辆、新能源汽车和物流设施;加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优化运输组织,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扶持发展集装单元技术,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允许中置轴挂车列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提高货车运行效率;加强绿色物流检查与评价,运用政策杠杆,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应急物流,尽快形成应急物流体系。通过开展回收物流、逆向物流,优化废弃物、返退货的收集、运输、循环利用、最终处置方法,加快构建低环境负担的循环物流系统。
第八,加强行业自律和基础工作,保证健康发展
着力做好行业基础性工作。继续完善行业统计制度,加强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统计调查工作。有序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按规划做好物流标准制定和已有标准的宣贯工作。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信用资源整合和共享。完善物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坚持物流业市场化改革和体制创新,着力构建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加强物流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搞好行业自律。从保护产业公平竞争和国家经济安全出发,研究制定物流产业安全的相关规则。
第九,努力营造体制和政策环境,争取优先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近两年来,许多地方和部门局部性的政策都在推进,但整体情况不够理想。一直困扰物流业发展的许多政策问题亟待解决。如,物流运作环节税率不统一,税负偏高的问题;仓储类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不堪重负的问题;城市交通管理与物流业发展的矛盾问题;执法标准不一,物流企业罚款负担重的问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和融资问题;物流企业异地设点受阻,各类资质无法统一使用、税收不能统一核算的问题;在网络化经营和“走出去”中遇到的问题等等。主要原因是,现行政策思路不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的发展趋势,物流业的产业地位难以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落实。
为此,业内企业迫切要求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合力,为物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物流业立法问题,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我相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下,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我国物流业一定能够转变方式,提高质量,开创“十二五”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物流基础。
各位来宾、同志们:传统的兔年春节即将到来。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物流行业的同志们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事业进步,吉祥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