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育材料
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育材料
错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我们经常把教材及其相关的图片、资料、录像、故事、时政看做是教学资源,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学生错误也是一种资源。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到达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正确可能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同样问题的多种解答现象,可以说错误是一种智慧的分歧,因此,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扼杀学生的错误,要含笑倾听,善于利用,挖掘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成功,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在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习水平、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第二篇:把队伍建设当作头等大事
把队伍建设当作头等大事
——台山公司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
2009年7月20日,109名应届毕业生加盟台山公司的入职仪式在阳江市隆重举行。听到公司各级管理者对大家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以及 2006届工程部员工乔实代表前几届毕业员工介绍的工作经历和成长收获时,新员工们产生了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要与核电项目一起成长,努力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岗位上练就本领
台山项目作为我国首个三代EPR项目和培养三代人才的载体,承担了集团三代核心能力建设的重任。自成立之初,公司就非常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将其作为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努力从各个方面为青年员工成长创造条件、构筑平台。
作为EPR核电工程建设的生力军,公司针对新员工的特点和潜力,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在新员工进入公司后,公司安排了各种理论和实战培训,使大家开始在岗位上接受锻炼和培养,逐渐熟悉各项工作。为了不断提升新员工的业务能力,工程部还制订了能力提升计划。如今,2006届和2007届的员工在台山项目工程建设的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逐步承担重要责任、发挥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参与台山三代核电项目,经过不同岗位的锻炼、他们将练就一身本领,掌握三代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能力。
在公司的高度重视和生产部的精心组织下,针对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公司首批操纵员已有48人,能够满足电站1号机组商运的需要,同时,生产线上的各个专业序列员工通过几年的培训和学习,也已为电站的商运和后续三代核电项目建设储备了能量。在业务实践中提升能力
2009年5月的一天,公司一个部门的周例会按计划进行。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周例会的主持人不是该处的处长、而是该处的一名业务主管。
据介绍,“轮流主持周例会”活动已进行一段时间,该处员工普遍反映良好,觉得有利于了解其他同事的工作、加强换位思考,也能提高会议主持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其他部门,类似于以上利用各种业务工作去提升员工能力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公司开展全员绩效行动以来,各级管理者探索如何让员工在实际业务中去提升自己能力的实践越来越多,也得到了员工的普遍欢迎和支持。通过这些实践,不仅员工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团队的整体业绩和工作效率、团队氛围都得到了提升,形成了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员工的能力提升和发展。(李军华)
第三篇:把工作当作生活
把工作当作生活,把管理当作习惯
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你每天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做事为了什么。你晚上的梦,早晨的语都是你的生活,你的工作最基本就是为了钱,但是真正的工作是你的一种习惯,一种梦想,一份执着。你一直坚持的那个东西才是你的工作,你在参加工作之前有没有认真考虑过为什么做这份工作,为什么你要选择它,因为这就是你的生活。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面对工作的态度,你积极向上,工作就会一帆风顺,你郁闷悲观,工作就会逆水行舟。因为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改变的是你的心态,是你的态度,是你的看法。
什么是管理?其实我们都不懂,尽管大家一直在参考各种与管理有关的书籍,但是我们不懂管理。其实管理就是一种习惯,一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国家法律的约束是管理,政府的条文规定是管理,公司的明确规定是管理,红军时代的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也是管理,我们把这些当做管理是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个当做一种习惯。还有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勤奋有些人喜欢懒惰;有些人喜欢自律,有些人喜欢随意;有些人喜欢积极向上,有些人喜欢随遇而安……就这样慢慢的就养成了一种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管理,所以管理无处不在,它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
什么是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尽管有时候不知道它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傻傻的发笑,我们会觉得快乐,梦想就是这个引发你兴奋点的东西。你的言谈举止,你的思想态度,你的生活节奏都是为了让你高兴,需要到你的兴奋点并且一直兴奋下去,这时候就是你的梦想。
作者:郑聚广
第四篇: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
对于《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我用了接近五天的课余时间将它看完。本书作者李笑来老师以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引领读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管理时间,并获得解放。作者结合自己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这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将一些简单却少有人看透的道理传递给了我,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些观点让我震惊,包括朱敏和俞敏洪为本书写的序。当我被这些简单道理点醒时,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悠然而生。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觉得心底阵阵发凉,感觉这本书就犹如一个诊断器,对我的心智彻底地检视了一番,将我的隐性心智“疾病”全都暴露无遗,它颠覆了很多我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与看法,让我多少有点难为情。说实话,我不得不承认,看完这本书,的确有点相见恨晚。尽管李笑来老师说,为昨天而悔恨是最浪费时间的,也是毫无价值的。但就在悔恨一分钟后,我又感到庆幸,庆幸我在研一看了这本书,而不是在多年后,或者几十年后,至少自己比一部分人抢先一步明白了这些道理,了解了自己真实的心智水平,懂得了如何去发展心智、运用心智来解放自己。
在第一部分“所有人的困境中”,李笑来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来自于各个方面,或神奇或可怕,或有趣或诡异,但都是基于他们对现状的思考或疑惑。最终,我的发现是,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李笑来老师“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源自于所人有共有的弱点:懒惰”。我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一些很基本、很低级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书获得解答,比如“什么是及物动词?”及某个英语单词是什么意思等。但是,也总有那么一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即便他们查阅所有的参考资料)。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一个目前并无答案却又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与老师的交流探讨,也许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
“时间恐慌症”是所有人面临过的困境,它让我们深感时间压力。“时间不够用了”的感受或恐惧,使得我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时,“没有时间了”往往也成为懒惰的借口和失败的理由。发生在我身上的类似经历也很多很多,本科的普通话考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前在准备普通话考试时,考前总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情而占用时间,等到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发生离考试已经不远了,而当前准备又不足,突然觉得通过考试的胜算
不大。此时,我就会懈怠下来,不会继续全力以赴地去准备,最后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但是,等到考试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发现考试成绩也不是太差,离达标分也就那么几分。之后,我又犯李笑来老师指出的第二种错误——为昨天而悔恨、责备。我心里会一直想,其实即便是在处理完意外事情的情况下,余下的时间也完全足以应付考试。发生在我同学身上的这种情况也不胜枚举,我们都无一例外的犯了“时间恐慌症”错误,最后自食苦果。
对于兴趣,就如作者所说,一些人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并且做得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那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在些,我想说的是,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每件事情,所以每个人的表现出有限性。又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或者说每个人自身条件、优势的不同,就会导致每个人做同一件事情的效果不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利用自身的长处或优势,去做好不同的事情,最后也就出现了大家兴趣各异的情况。
懒惰是每个人固有的人性弱点之一,而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最好工具就是纸笔。虽然从小就有人告诫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真正明白其深意的人确实不多。我是到高中时候才慢慢体会到“烂笔头”的好处。在高二以前,我都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平时在《读者》、《萌芽》等杂志上看到一些好的事例时,即便认为这些事例用在作文中充当论据,但我当时也只是多看一遍来加深记忆。直到在高一下期的语文考试中,我想用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故事来进行认证,而自己又死活想不起。在这之后,我就不再那么相信“好记性”,而更相信“烂笔头”的可靠性。为此,我专门准备了一个抄录本,分类记录平时看到的一些好的句子、事例,每周周末再把这些笔记翻阅一遍。到高三时,我的读书笔记已经写满了一个抄录本,每逢语言考试的的作文部分,都有很多现成事例供我选择,这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做读书笔记的好处。除了做读书笔记之外,我也做过金钱开销记录和任务列表。只不过我只做了一年的金钱开销记录,因为我的确没发现它对我有何意义,而做任务列表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喜欢用小的便签本来制作任务列表,好处是便签本小巧、方便携带,可以随时检查任务列表,查看是否有重要事项被遗忘。我通常根据任务的紧急性来排列任务的先后顺序,再给每项任务拟定一个完成时间,每项任务之间会预留一些时间,这样的任务列表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能较好地应对意外事情的发生。
对于计划与目标,就如作者所说,“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失败并非只有一种——半途而废,目标的不可行、不现实也是计划失败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会制定计划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履行到底。当我们不幸遭受计划失败时,我们更多地是怀疑实施步骤与手段的合理性,或是自身是否一直在坚持,而很少审视目标的可行性。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制造出一个永动机或者炼制长生不老丹,他无论怎样坚持不懈,理论上都没意义的,因为这样的目标并不现实。此外,我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即计划也不应该一层不变,计划应随变化而变化。当既定目标可靠,实施计划充分考虑到变化后,那么,接下来走向成功就更多地依赖于行动与毅力了。
在第四章“开拓我们的心智”中,作者提出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有体验、试错、阅读、思考等五个逐级向上的阶段。人类也正是从这五个阶段来获取知识,开拓心智的。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刻,都与其他动手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个体生命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进化的过程。语言和文字成为人类记载心智进化历程的工具。生命有限的个体则可借助语言和文字来了解前人的心智进化历程,避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体验或试错上。此外,我认为交流也是促进心智发展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和比自己心智水平高的人交流。以前,我本科选修了一门“教师发展概论”课程,那老师提出,教师除了与学生交流外,还必须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同时,我们最好只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你身边的朋友越优秀,你的进步就越快。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去了解世界,探索人生。至少,这样可以加快我们走向优秀的进程。
在效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一个人有效率的前提是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就如书中所说“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我高中有一室友,她是我们高中班上最刻苦的人。她每天都是早上6点起床,中午基本没午休,晚上宿舍统一熄灯之后,她就跑到厕所去看书,或者用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直看到深夜12点多才睡觉。她平时很少运动,连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都会被她用来看书,甚至每次吃饭,她都是跑向食堂的。但是,她的成绩并没长进,一直处于中偏下水平,高考那年她只考上了专科。后来,在高考填志愿那天,她对我说:“其实我平时也很困,上课也想睡觉,只是自己在硬撑而已。”她这种疯狂式的学习状态,不但没有效率,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这认证了书中的另一个观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因为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就好像车和车有区别一样,有的车耗油多,有的车耗油少。我对这点也深有体会。在研究生考试的准备期间,我的好几个研友可以做到一天只睡6个小时,白天还精力充沛。我出于羡慕之情,就尝试了一个月就放弃了,因为每天6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不适合我。我每天至少得睡7小时,少于这个睡眠时间,我第二天上午就会严重犯困,以致做任何事都毫无效率。因此,不能盲目减少睡眠时间。
在“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这一小节中,作者借用“时间银行”的比喻,告诉我们时间是这世界上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不过很多人爱钱,却不爱惜时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每一秒换成一元钱,那他就会非常开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成同等额度的金钱,所以每个人的时间价值呈现差异。这样,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
在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我对之前一篇名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的文章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同等条件下,人的差异并不在于时间本身(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而在于每个人对时间的分配与利用不同,从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师兄师姐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当我们每天早上对被窝依依不舍而睡懒觉时,师兄师姐们、同学、竞争对手已经独自一人到图书馆学习去了;在我们忙生活的时候,别人却在为事业奋斗;当我们轻松懒散时,别人在辛勤努力;当我们浅尝辄止时,别人却全心全意地追求;当我们心胸狭隘怨天尤人时,别人胸怀宽广勇于担当;当我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时,别人却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日差毫厘,年差千里。这也许与“性相近,习相远”有着相通之处吧。而有时,尽管努力程度一样、时间一样、效率一样,但仅仅是一个外在条件的差异,也会拉大心智水平的差距。比如财富的差异,想想富裕家庭和穷困家庭在为孩子提供的学习机会、成长环境方面的差异,就能更好地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财富就决定智商”这话了。
最后,就如作者所说: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在看完这本书,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接下来就应该为改善心智而行动了。
第五篇:把教育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
把教育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
——读《你在为自己工作》的感想
这一学期我认真研读了《你在为自己工作》,感触颇多,作为一名老师,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来做一直是我的人生追求。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件事情,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脱手。如果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而且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会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
教育是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的活动。不管未来怎样变迁,既然坐上了这把叫做“教育”的椅子,就得用心的去做,投入的去做,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教育倡导让教育充满生命的灵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充满灵动生命的教育,需要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去引导,去唤醒。这就需要教师有生命活力,是一个热爱生命,乐观向上,具有积极的情绪和阳光心态,充满青春和朝气,具有创造和个性的人。教师以阳光沐浴学生,以生命的激情点燃学生,以创造去激发学生,以个性渲染学生。阳光的教师,创造阳光的课堂,沐浴阳光的学生。
现实中有两类教师,一类是把教师当职业,这种教师把教师当作无可奈何的选择,对教师本身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什么意义和追求。这种教师只会敷衍地应付工作,对教学、对学生不会有太多的热情和投入,甚至会误人子弟。另一类是把教师当事业,他们把教育本身看作可以终身托付的事业,充满着无限的敬意和热爱,把学生的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在平凡的课堂中体验人生的轻舞飞扬,收获人生。
我们应该做后一类的教师,教育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在教育中实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