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4期第10卷
作者:朱世春 舒人九 李元华 金 斌 喻建国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湖尺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系住院病人,其中男14例,女6例。发病年龄7~75(平均30)岁。首发病人15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5例。发病至摄片时间均在24小时内,尤以7~10小时最多,占60%以上。采用国产500MAX光机。中速增感屏。摄取站立及仰卧位片各一张。站立前后位及仰卧前后位、仰卧位用滤线器,站立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第三至四腰椎,距离150cm,仰卧前后位中心线对准肚脐,距离100cm。X线表现:(1)空肠上段肠曲有少量积气,右侧腹脂线欠清晰;(2)盲肠至升结肠明显积气,回肠末段于站立位有少量积气;(3)横结肠内有少量充气;(4)右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同侧腹脂线欠清晰,左髂窝范围内有散在积气。讨论 我院对20例阑尾炎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均在发病16小时(多数在10小时)内确诊,对异位者更有意义。本组1例逆时针旋转180°的阑尾炎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笔者认为:阑尾炎发病在24小时内的X线表现如下:(1)前哨征:近盲肠、回肠及升结肠的积气现象,本组20例均出现;(2)远哨征:横结肠及空肠上段之肠曲内有中度积气,特别是开始由上腹疼痛转移至右下者明显,本组7例出现此征;(3)腹脂线模糊不清和(或)受牵拉现象,本组10例有此征像;(4)骶髂关节炎性改变,表现为同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关节范围密度稍增高,有此种征像的患者,腰骶部明显疼痛,有时可出现腿痛。本组6例出现此征。(5)腰椎弯向病侧。本组只有3例有此征像。对临床拟诊阑尾炎的患者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意义在于:(1)协助临床做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2)协助鉴别诊断。
小儿化脓性阑尾炎X线表现:①局限性腹膜炎;②动力性肠梗阻,可有粘连梗阻征象;③脊柱侧弯为一辅助征象,应密切结合其它X线征象作出判断。
第二篇:X线检查对人体的何危害
胸透全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果X线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很小。近十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射量已经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胸透的放射线量在X线检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就相当于拍10次X光照片检查。但胸透检查一般也在数十秒,所以对人体的危害十分有限。成年人做一次胸透几乎没有明显危害。
儿童应慎做胸透
随着X光仪器不断改进,其放射剂量越来越小,加上胸透检查一般也在十几秒以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微小,基本可忽略。
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如体检)项目。儿童应尽量使用拍片检查。尽量用拍片检查代替胸透
胸透时所采用的电压、电流都大大弱于拍片,由于强度弱,射线不能像拍片时那样迅速穿透人体,因而经过人体的时间相对更长,被人体吸收的剂量也更多。而且,胸透的清晰度、准确性也不如拍片的效果好。但胸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一次一般6至10元)、可立即得出结论的特点。
哪些疾病检查要做胸透,如何防护
胸透主要用于检查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的大小、肋骨、胸膜、胸壁纵隔、支气管。为减少X线的损害,患者做胸透检查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做多次重复检查,特别是在胸透时不要一味地要求医生看久一点、看仔细一些。
第三篇: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析
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体征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患者临床体征或症状可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做出有效判断,结合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可100%确诊腰间盘突出症;X射线检查发现患者脊柱发生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椎间盘病变位置狭窄,可基本将其他骨科类型疾病排除;结论通过患者临床体征表现可对腰间盘突出症做出基本判断,将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充分结合,可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腰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09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发患者腰腿酸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我院在开展临床诊治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表现,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讨论临床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4.3±5.1)岁,病程6个月~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诊疗标准[1]。
1.2诊断方法
详细记录所有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并进行分析。运用X射线摄取腰椎正、侧位平片,必要时可进行侧卧位摄取,同时及行CT扫描和MRI 检查,排除腰椎肿瘤、结核、滑脱或骨折等有关疾病,进而对患者疾病类型做出准确判断。
2.结果
2.1临床体征(或症状)表现
本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腰腿酸痛、腰椎姿势异常、腰椎活动受限等,其中部分患者腰痛范围可由腰部向臀部及下肢蔓延,受累下肢神经支配区域感觉迟钝(或过敏)。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现象,直腿抬高试验反映出患者膝反射及跟腱反射能力减弱,详见表1。
2.2影像学检查
本组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X射线检查发现124患者脊柱发生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椎间盘病变位置狭窄,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并基本将其他骨科类型疾病排除;CT扫描结果显示,本组共有5例患者腰间盘表现正常,其余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诊断准确性达到96.6%;而MRI检查表明,本组患者检查结果均明确诊断患者为腰间盘突出症,准确性达到100%。见表2。
2.3突出位置
本组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位置发生在第4~5腰椎79例,发生率为53.4%;第5~第1骶椎间隙61例,发生率为41.2%;突出位置在第3~4腰椎8例,发生率为5.4%。具体结果详见表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程较长,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现阶段医疗水平并不能将之完全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但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近几年发病人群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人体血流速度缓慢,加之长期坐姿不良,可引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当腰椎间盘受到外伤影响或发生退行性改变时,损伤处髓核将脱落出来,进而对腰椎神经构成一定压迫,患者腰腿等处出现放射性疼痛[2]。通常,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腰腿酸痛、腰椎姿势异常、腰椎活动受限等,其中部分患者腰痛范围可由腰部向臀部及下肢蔓延,受累下肢神经支配区域感觉迟钝(或过敏)。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现象,直腿抬高试验反映出患者膝反射及跟腱反射能力减弱。
腰椎X射线检查显示患者脊柱发生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椎间盘病变位置狭窄,且椎体边缘出现唇妆增生。因此,可基本将其他骨科类型疾病排除,如骨性关节炎、骨折、腰椎结核等疾病;CT扫描可显示早期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管、硬膜囊间脂肪层消失,并显示椎管内出现椎间盘突出状块影,CT 扫描可将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直接显现出来;MRI 检查根据原子核磁成像原理,可分辨不同成分软组织及液体,并观察到患者椎间盘变性情况。但由于其成像时间较长、空间分辨率低,骨组织显示能力较CT差。本组MRI检查结果显示其准确性达到100%,略高于权威文献报道[3],考虑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选案例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患者通过X射线检查确诊,143例患者通过CT扫描明确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而148例患者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患者为腰间盘突出症。综合148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患者临床体征(或症状)可对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出准确判断,结合X线片、CT、MRI 等检验设备和仪器,可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进一步排除其他类型骨病,并明确病变突出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影像学检验也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制约,临床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开展手术或保守治疗前,应综合患者临床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进一步减少疾病误诊和漏诊现象。
参考文献:
[1]赵晓鸥,李雯,白一冰.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后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疗效比较[J].武警医学,2012,23(4):302 ~304.[2]常旭,董永锋.CT 征象与症状体征不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2,6(12):167.[3]周俊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特点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163 ~164.
第四篇:术前肺功能检查对腹部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评估进展 - 副本[模版]
综述
术前肺功能检查对腹部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评估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部外科手术的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都得到提高,但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远较心脏异常更为普遍,其患病率平均约为30%[1],是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许多腹部手术患者有吸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肺功能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因此,通过术前肺功能检测来评估判断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预测围手术期内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当重要。本文拟就肺功能检查对腹部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做一综述。腹部手术相关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
外科手术是有创治疗,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及麻醉选择等,均可能引起患者呼吸生理紊乱、有效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下降等肺功能障碍,造成轻重程度不一的术后并发症。1.1 手术方式对肺功能的影响 1.1.1 开腹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开腹手术对患者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后仰卧位、肥胖、腹水、腹膜炎等导致功能残气量(FRC)的下降,以上腹部明显;②手术影响隔肌功能,可持续术后1周时间,进一步加重功能残气量(FRC)的下降;③上腹部手术后常常呈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其肺活量(VC)和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l)可以减少50%~70%;④术后患者多呈现低氧血症[2]。
开腹手术容易出现肺容积、呼气流量的下降,膈肌功能减弱,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低通气量等改变,尤其是上腹部手术者,肺功能改变更明显,从而引起多种肺部并发症[3]。国内大量的研究表明开腹组较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多、拔管时间延长、平均住院日长;这与开腹手术的肺功能改变相符。1.1.2 腹腔镜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CO2气腹时,一方面体内过多的CO2使肺清除的负荷增加;另一方面,增高的胸腹内压力对肺有直接的影响。UmarA [4]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时,建立CO2气腹,腹腔内压力、呼吸道压力升高,可致肺顺应性降低,肺阻力明显上升,通气功能明显下降。同时建立气腹期间,腹膜吸收CO2增加,使更多的CO2进入血液,动脉血PaCO2不断升高,并持续到手术结束后,这势必降低机体的pH值。不少作者认为腹腔镜手术能降低手术后肺氧合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Hemmes Sabrine NT[5]等发现机械通气模式对术前有肺部疾病者的老年人氧合功能有很大影响,且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无肺部疾病的老年人高。1.2 手术部位对肺功能的影响
腹部手术根据手术部位可分为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手术后肺功能的改变与手术部位的关系密切,上腹部手术对肺功能影响显着,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下腹部手术高[6]。因上腹部手术部位临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产生的影响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另上腹部术后膈肌功能减弱,使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显着下降,术后肺容积下降持续时间较下腹部或其它手术明显延长。既往国外大样本研究剖腹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认为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会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胃十二指肠(43.2%)、结肠(34.4%)、小肠(28.9%)、肝胆胰(24.9%)、其它(23.5%)、阑尾(5%)。1.3 手术时间对肺功能的影响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患者的损伤亦随之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则随之下降,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屏障降低,感染发生可能性更高。林建贤[8]等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分为手术长时间(T≥202分钟,119例)和手术短时间(T<202分钟,213例)组,结果长时间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短时间组(16.0%比8.5%),且住院天数 [(14.26.3)天比(12.57.0)天]也较长。Shander[9]亦认为手术时间延长(>3小时)是全麻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1.4 麻醉方式对肺功能的影响
腹部手术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这两种方式。早在1992年,北京协和医院对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术后肺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患者术后肺功能均受到影响,表现为术后即刻的低氧状态和术后24小时、1周的肺功能仍未完全恢复。另腹部手术后疼痛、膈肌功能异常和呼气相腹部、下段肋间肌张力增加等因素可明显降低术后肺功能;结合麻醉的选择,对肺功能损害程度产生影响。
然而,全身麻醉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更为普遍。CanetJ[10]等人的研究表明,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证率可达5%,这些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肺梗塞、全麻期间吸入性肺炎、手术引起的气胸或者胸腔积液等[11]。老年病人全身麻醉对肺功能的影响是苏醒期间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人肺功能的退行性改变;长时间手术及机械通气影响了老年患者气道的正常纤毛运动;老年患者无力咳嗽,使得肺内的分泌物得不到有效的排出,这些都增加了术后肺不张的可能。其次腹部手术影响膈肌运动和伤口疼痛的刺激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腹式呼吸减弱,加上麻醉药残余作用的影响,老年患者肌力恢复更加迟缓,使得患者不愿呼吸或者通气量不足,均可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12]。既往研究表明,腹部手术老年患者中,术后肺功能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合并有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的改变以术后第一天最为明显,直到术后第十天仍未能恢复到术前水平。过高的潮气量,高气道压力,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均可引起机械性肺损伤[13,14].硬膜外麻醉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低于全身麻醉,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发现应用硬膜外麻醉和止痛可改善膈肌功能、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减少肺部并发症。于2012年的全国麻醉年会上,岳飞[15]提出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患者自身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
除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麻醉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外,患者自身因素也对呼吸功能造成影响,如高龄、肥胖、长期吸烟及基础肺部疾病等。患者由于个体、健康及吸烟状况的差异,其对手术的耐受力有所不同。2.1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各级呼吸中枢的功能降低,胸廓及肺组织硬化,呼吸肌收缩力减弱,小气道变窄,肺泡扩大,支气管树的叶状结构减少,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增加,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呼吸道的非弹性阻力增加,肺功能降低.老年患者手术时的通气、换气功能均大幅度受损,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呼吸功能恢复较慢;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膈肌反射和咳嗽能力减弱进而出现排痰困难、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加之老年患者对刺激的反应较差,易出现反流、误吸的不良事件,故更易继发肺部感染,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的出现。由于生理机能的减退,老年人若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死亡风险相当高[16]。因此,认识到老年人生理变化,做好术前评估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极其重要[17]。但也很多学者认为,年龄并非腹部手术的绝对禁忌,而更要注重的是患者有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而当高龄和心肺等功能不全两个因素同时存在时,更需要慎重手术,否则术后极易出现肺部并发症。2.2 吸烟
长期吸烟会刺激呼吸道粘膜腺体增生,并使其粘液分泌大大增多,同时令纤毛柱状上皮萎缩,部分纤毛变短甚至出现运动障碍,最终导致分泌物难以排出而造成阻塞;长期吸烟还会诱发肺实质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严重损伤组织结构,甚至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另外,烟雾中大量毒素物质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降低局部的抵抗力,易导致感染的发生[18]。美国医师学会在非胸心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指南中明确指出吸烟是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9]。即使没有COPD病史,吸烟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将增加2倍,而且手术前2周内仍然吸烟的病人危险性最高。戒烟超过6个月的病人与非吸烟者的危险性相似。2.3 肥胖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BMI>27kg/m2)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已被国内外学者们所认同.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Littleton S.W[20]认为,肥胖者过多的脂肪在膈肌、胸壁和腹腔内沉积,使肺和胸壁的顺应性下降,使得呼吸肌做功增加和气道阻力增加,而肌肉内脂肪含量增加又影响到呼吸肌的工作能力,这些既妨碍呼吸深度,又影响到单位时间的呼吸频率,并且前腹壁和腹腔内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会妨碍膈肌的运动,在吸气的时候会使肺扩张减少,周围肺泡不完全开放,导致肺通气-灌注异常和低氧血症。叶泽慧、黄英[21]等认为肥胖可促进肺部炎性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的聚集,但因肥胖系一种慢性隐匿性疾病,在一定代偿范围内,并不引起肺功能的改变;随着肥胖时间的延长和负面作用的不断积累,脂肪组织在气道周围、膈肌、胸壁的过度堆积,超过机体呼吸系统的代偿能力,肥胖最终会引起肺功能的改变。Cheryl [22]等认为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和肥胖程度相关,程度越严重,相应的肺通气功能改变越明显。Astrid van Huisstede等认为,对于病态肥胖者(BMI>35kg/m2),即使腹腔镜手术前也应常规肺功能检查[23]。2.4 肺部基础疾病
术前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均使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24]。其中,COPD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COPD患者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粘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等,更易出现肺部感染。尽管如此,仍然不能仅仅根据既往肺部疾病史确定病人是手术的禁忌证,需要对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进行权衡。术前肺功能检查对腹部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评估
手术、麻醉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相互作用并影响肺功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可引起致命的PPC。如果术前通过一些简便而准确的手段评估手术风险、预测PPC的发生,将提高手术的安全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肺功能检测用于手术评估已有五十年历史,虽然早期在预计手术耐受力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上仍有争议,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术前各种心肺功能检查是可以用来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以下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前肺功能评估: ①胸部手术,②上腹部手术,③有长期吸烟史和咳嗽史,④全麻患者,⑤年龄大于70岁者,⑥有呼吸系统疾病史。
3.1 肺功能检查及指标 3.1.1 常规肺功能
肺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肺容量、弥散功能等三个方面。肺通气功能主要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肺容量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残气(RV)、肺总量(TLC)、残气比肺总量(RV/TLC);弥散功能包括: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小气道功能包括: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25)。郑劲平[25]认为肺通气功能检查既可反映肺容量的改变,也可反映气道通畅性以及气道反应性的改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采用,占到所有肺功能检查80%;其它检查如弥散功能测定、闭合气量测定、气道阻力测定、膈肌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等,可对通气功能检查作不同程度的补充。
一般认为大手术病人术前FVC<预计值的50%,FEV1<2L,或FEV1/FVC%<50%,MVV<50L/min或预计值的50%,RV/TLC>50%为高危者,术后可能延长支持呼吸时间或难以脱离呼吸机。MVV是反映呼吸储备、呼吸机肉强度和动力水平的指标,无论患者出现阻塞或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都会导致MVV下降。国外学者对单纯MVV的意义颇为重视26,认为MVV%>70%时无手术禁忌,50%~69%者应慎重考虑,30%~49%者应保守或避免手术, <30%者为手术禁忌。小气道的受损程度同样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然而国内外对小气道的指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的研究较少。3.1.2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通过血气分析可以了解病人术前通气情况、酸碱平衡、氧合状况及血红蛋白浓度,还可了解病人的肺疾患严重程度、病程的急慢性和病人肺功能的基础水平。临床上常用PaO2、SaO2、PaCO2指标进行手术前后的血气状态的比较。有研究发现,50岁以上,特别是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出现低血氧与呼吸性碱中毒较为常见。大部分学者均认为术前PaO2<60mmHg或PaCO2>45mmHg者,如果进行大手术则手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显着增加。Ninan认为运动时血氧失饱和与PPC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术前PaO2<50mmHg或PaCO2>45mmHg者增加了PPC的发生,但单一测量值不能否定手术。腹部手术患者的低氧血症可能由术后肺功能明显下降所致[27]。某些患者由于低通气状态而发生肺不张和肺炎等呼吸系统并发症。行具有高危险因素手术的患者,加强术后血气分析监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3.1.3 肺弥散功能
肺弥散功能(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是反应肺换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评价肺泡与肺毛细血管间气体交换能力,其测量值明显下降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性增加。尤其对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者存在弥散功能障碍达25.8%[28]。郑劲平[25]认为当DLCO%<40%预计值时,需谨慎估计手术的危险性,包括动脉血气分析、心肺运动试验及同位素肺扫描等来进一步评价手术的风险。3.1.4 脉冲震荡技术
脉冲震荡技术(Impulse oscillometry,IOS)是在强迫振荡技术(Forced Oscillations Technology,FO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定呼吸阻抗的新的肺功能检测技术。通过呼吸总阻抗及其组成部分(粘性、弹性和惯性阻力)的特征性改变反映病人平静呼吸时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配合不佳者和肺功能差的重症患者的术前评估。国内多项研究认为IOS较常规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测定等更为敏感[29],能够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进而为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尚无脉冲震荡技术与腹部手术风险的相关研究。3.2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
常规肺功能只是评估手术耐受力的初筛检查,其指标不能反映整个心肺和氧传递系统的功能储备。另外,心肺功能在负荷增加时可以相互影响和代偿,而上述指标亦无法反映这种关系。因此,要确保手术的安全,需有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国外运动心肺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用于腹部手术风险评估相当普遍,大多数学者认为运动心肺试验可以用来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通过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携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钟通气量(VE)等来评价心肺脏器对运动的反应。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CPE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课题。国外早期经过对大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CPET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证明无氧阈值(AT)对确定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至关重要。近年,EACPR和AHA也认为相对最大携氧量(VO2max)而言, AT(无氧阈)更能反映肌肉线粒体利用氧的能力[30]。AT的测定反映循环系统维持氧运输的能力,且与患者的用力无关。它关系到围手术期ATP有氧代谢内环境的稳定。Goodyear等也认为术前AT>11ml/kg/min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费用[31]。另一方面,毛友生[32]等还认为,V02max/pred≥70%组与<70%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公斤摄氧量结果更有助于患者风险分层和手术风险预测。当VO2max>20ml/min/kg,心肺并发症的风险很小;当VO2max<15ml/min/kg,手术后常常出现并发症。4 展望
术前肺功能检查,对决定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措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及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判断手术可行性和决定手术范围的主要依据,应注意不能仅凭其单一结果决定是否手术。应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尤其应重视患者的体力活动耐受情况,必要时联合心肺运动试验等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选取灵敏度及特异度都高的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简易及精确的肺功能预测方程以纠正国内外术前肺功能预测指标使用意见的不统一,将有利于国内外医学界腹部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篇: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平片病例篇(一)(共)
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平片病例篇
(一)宾大庆(璧山县中医院放射科
402760)
编者言:工作之余,在此总结平时遇到的一些病例,和大家一起学习。水平有限,望各位同僚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在此说明一下:本文参考书籍(X线诊断学·第二版-荣独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例一:内生软骨瘤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可以看到右手环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质破坏,其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影,且骨质欠连续。余未见异常。
据文献,软骨瘤又称内生软骨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好发年龄是20~30岁。好发于四肢短骨,其X线表现有:肿瘤一般为中心性生长,周围骨质菲薄,内可见数个小房,有沙粒样钙化,骨质多呈膨胀性生长。需与骨囊肿、神经纤维瘤病鉴别。
病例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软骨炎)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所见双侧股骨头骨质密度增大,其内可见小的低密度透光区分布,股骨头变扁塌陷。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线清晰可见(本例病人系外伤入院)。双侧髋关节亦受累。
据文献,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需要与髋关节结核、克丁病、退行性关节病鉴别。
病例五:成骨肉瘤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所见左侧股骨近端(干骺端)骨质破坏,大部分表现为致密高密度影,周围软组织受累,坐骨棘可见瘤骨分布。
据文献,骨肉瘤是多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病于20岁左右,多发下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其肿瘤性骨样组织为透X线的组织,其穿破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可出现各类骨膜反应。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型三型。本例为成骨性骨肉瘤。成骨性骨肉瘤常发生于干骺端,以骨质增生为主伴轻度骨破坏。肿瘤本身和周围新生骨密度很高,边缘有时候呈毛刷状或针状。其在肺部的转移灶常表现为高密度的结节影像。
谢谢各位,先写到这里。期待下一篇早日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