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巍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魏巍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本报通讯员 夏静虹 本报记者 梁捷采访整理 发布时间: 2006-10-18 04:10 来源:光明日报小说《地球的红飘带》简介: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 为一体。
作品着重从敌我双方的最高层活动反映其长征壮举。四渡赤水,占遵义,逼昆明,渡金沙江,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峻险危急却又精彩绝伦的历史生活场景,在小说中化为鲜活生动的艺术情节,震撼人心,不仅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千难万险的真实情景,而且揭示了红军内部的激烈斗争,从而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
我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参军的,当时部队里有很多走过长征的老红军,我和他们朝夕相处,知道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这一段历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写聂帅(聂荣臻)回忆录时,我担任传记组组长,又从他口中听到很多相关故事,对那一段历史越发敬佩、仰慕。
长征其意义远远超过民族范围。中华民族有独一无二的两个“万”--万里长城和万里长征。万里长征体现了人类克服困难的最高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没有红军长征胜利留下的火种,也
就没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更没有新中国。
这样一段伟大的历史在艺术上不能空白,众多艺术工作者纷纷用各种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陈其通著有话剧《万水千山》,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李伯钊同志创作了歌剧《长征》,也搬上了舞台。但是始终没有相关小说作品。我在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感慨,作为文艺工作者,不写下这段历史就等于失职,就对不起牺牲的战士,对不起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尽管这样,我还是迟迟不敢动笔,因为这个题材太大了,我怕驾驭不了这段了不起的历史。直到晚年,想写的欲望越来越大,终于在67岁时完成这部长篇,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之前,为了搜集资料,我曾两次重走长征路。第一次走到天全县时脚受了伤,只好返回。重走长征路的收获不小,对长征又有了感性认识,沿途村庄有许多当年失散的老红军,我曾经见过一个回民装束的老太太,她当时是个连长,被敌人俘获后卖到过很多地方,现在头上还有许多伤疤。可见我们的革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对于小说的题目,我在创作时也作了很多思考,有人提议取名为《千难万险》。《地球的红飘带》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我们的长征长达二万五千里,相当于跨过了半个地球。在地图上看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走过的长征路线互相交织,就像一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远征史诗。在长征中,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和
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的共产党人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已经达到了人类精神的极致。著名诗人艾青曾经称赞这个名字起得好。
《地球的红飘带》是一部长征史,但不是史学意义上的历史,而是艺术的历史。一般的历史著作只要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就行了,而小说在创作时必须处理好艺术与史实的关系。一番考虑之后,我找到了答案--对史实进行艺术剪裁,有史笔,更有诗笔,将生活诗化。作品从湘江战役写起,一开始就进入高潮,最后以蒋介石的一声长叹结束。
长征给人民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长征作为中国人民壮丽的诗篇,作为人类英雄的赞歌,是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的。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对后世永远有鼓舞意义。
述说者:魏巍,当代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37年秋奔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团政委,解放军总政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等职。是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引起轰动。作品有:《魏巍文集》,散文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春天漫笔》、《壮行集》、《魏巍杂文集》、《魏巍散文选》等;诗集《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
诗选》;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完]
第二篇:地球的红飘带读后感
《地球的红飘带》读后感
《地球的红飘带》是一本描述红军长征的故事集,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民的史诗。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本书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感人、有人震撼、有的心酸、有的鼓舞;有些让人潸然泪下、有些使人精神振奋。
其中读到“在莽苍苍的烟雨中,行进着一致特殊的联队。几位共产党老人各有风采。毛泽东在路边久久等着产后的妻子,这次匆匆会面也不尽是酸楚。”一节。描述很平,大多是平实的对话。说到好多琐碎的小事,平凡的对话彰显出老一辈革命家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乐观的革命态度和信仰。长征途中,徐老常常利用行军路上和宿营间隙,教战士们识字读书,在异常艰难的行军途中,带给战士们知识的营养和学习的乐趣。徐老年龄最大,但他很少骑马,总把马让给体弱生病的战士和女同志。谢觉哉参加长征,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随身带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的印章。他认为,印章是红色政权的象征,不管前途多么艰难,将来总还用得着。过草地时,他把唯一御寒的毯子也扔掉了,但印章却保存着。董必武老先生在长征期间身为妇女队长的董必武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照顾好保护好30位女红军。这些女红军大都比较弱小,有的女同志还遇到怀孕、生孩子这样令人棘手的困难,董必武将这一特殊问题处理得既周到又圆满。长征是特别艰苦的,期间毛主席的爱人怀孕生子,无奈在艰苦的环境下只得将孩子寄托给当地居民。
看过这些细微的描写,我们赞叹老一辈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艰苦的环境不当不畏惧,反而更加乐观,更有追求,他们是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第三篇:《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地球的红飘带—湘江之战
几架飞机已擦着地皮猛袭过来。“轰”、“轰”几声巨响,浮桥两侧的江水里,立刻腾起高高的水柱。桥上顿时人喊马嘶,乱成一片。
敌人的轰炸不断,弄得红军只能“挨打”。这使得红军很危险那!
彭德怀指挥隐伏在江岸上的轻机关枪向敌机猛烈的射击,敌机被迫飞高了。渡江的红军更加沉着地向前行进。
老革命家的临危不乱使得战士信心百倍。
地球的红飘带—飞夺泸定桥
其余的人,有的抓着一边的铁索攀缘前进,有的伏下身子,骑着两根光溜溜的铁索,两只手抓着向前移动。敌人的子弹从对面噼啪扫过来,人们显得顾不上它,因为比子弹更摄人心魂得倒是下面震耳欲聋的激流。
这里体现出红军过泸定桥时的艰难。只要稍不留神,就会从上面掉入湍急的泸定河中。
读后感
这本书令我感触万千,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最终因付出重大代价,才换来了长征后的胜利。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途中是崎岖的山路、陡峭的山崖、冰封的雪山、茫茫的草地,还有湍急的河流〃〃〃〃〃〃在这严酷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冒着生命的危险,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爬雪山,过草地,用双脚走的道路开创了革命的新天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国民党的军队把桥上大部分的板子都拆掉了,一人只有一块板子,只要稍不留神,就回掉到泸定河中,但是红军过去了,这是敌人万万想不到的。可是,那时有多少红军战士的鲜血流入河中!
这条“红飘带”带我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它领这我走了一次“长征”路。
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学会了面对挫折,不怕困难。从中我懂得了凡事都要有毅力;从中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从中我懂得了对待学习要刻苦农力,坚持不懈。
我认为,一个人就应该有像红军一样无坚不捶的精神。《地球的红飘带》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他让我了解了长征,了解了红军,还有他们的精神。
第四篇:读地球上的红飘带有感
读《地球上的红飘带》有感
艰苦的长征就像那鲜艳的红飘带一般,悬挂在历史长河中那样闪耀,引人注目。就像魏巍所著的那一本《地球上的红飘带》在我的脑海中总是那样特别。
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是魏巍在这本书中题写的卷首语。没有那些长征途中的烈士们,哪有现今的中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这些革命英雄们用鲜血捍卫了我们的祖国。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着。好不容易走到泸定桥的他们却不料敌军已做好埋伏,将桥上的木板抽掉,只剩下铁链,想要阻止我军北上。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他们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不料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就在这最后关头,我军的勇士们鼓起勇气,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我军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毅力才能够完成。长征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那十万红军用生命和鲜血立下的里程碑,闪烁震撼灵魂的光辉,一股强悍的力量在我的血液中流淌,鼓舞我前进。
长征留给后世的是无价的精神财富。中国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是人间罕见的;他们所显示的勇敢和坚毅,是人类美好品质最辉煌的范例。也许现在的我们不会遇到长征那样的艰辛,但红军长征的精神值得我们牢记,去学习。
《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本书让我又进一步了解了长征历史,铭记了那些烈士们决定性的历史故事。让长征精神在我们的心中开花、结果,共同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读后感《红飘带狮子王》读后感
坚持—
《红飘带狮子王》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看完了由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一部作品,《红飘带狮王》。
这个故事中的主角红飘带在一开始,十分的瘦弱,就连落到大象粪中的肉也要吃的津津有味。后来,他遇见了他的救星—蜂腰雌狮,由于蜂腰雌狮的坚持,才让他有内心的崛起,后来成为了威震草原的狮王。
蜂腰雌狮,是红飘带十分重要的一个人,是蜂腰雌狮坚持不懈的在一旁给他加油,她让他从瘦弱变成强大,从四处游荡到了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从卑微的流浪狮到威震天下的一代狮王,在这过程中,她十分辛苦,一开始她不仅要打猎,还要看守领地。她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出一只视雌雄为平等的狮王,最后在她的努力下,终于把红飘带培育成了狮王,可是红飘带却依然持续着杀幼的狮王的习俗。
这篇文章中,蜂腰雌狮的坚持是最为打动我的,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红飘带艰难的从失败的巨大阴影中走出来,鼓起勇气和狮王黄巨鬃决一死战。
她这么努力的帮助他,只是因为想让他成为狮王后不再杀死幼狮。可惜,她的努力到最后却白费了,于是,她离开了红飘带,回到了他原先的领地——葫芦荒地来培养一只可以真正做到雌雄平等的一代狮王。
蜂腰雌狮有那么坚持的意志,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培养出一只视雌雄平等,不杀死幼狮的狮王来的。